《風吹稻浪》

《風吹稻浪》

故事發生在20世紀初愛爾蘭獨立運動期間。影片講述一個孤獨的同時帶有痞氣的男保全,遇到了一個致命的女人,她利用他的輕信和忠誠為自己服務。 該片抒發了對20世紀初期愛爾蘭共和黨人的憐憫之情,在英國引起了不小爭議。獲得第五十九屆坎城電影節金棕櫚大獎。

基本信息

劇情簡介

《風吹稻浪》海報《風吹稻浪》海報
故事發生在20世紀初愛爾蘭獨立運動期間。影片講述一個孤獨的同時帶有痞氣的男保全,遇到了一個致命的女人,她利用他的輕信和忠誠為自己服務。
英國老牌導演肯·洛奇是著名的草根導演,他對英國中下層社會現象的白描電影,部部都可做社會學家的研究資料。該片抒發了對20世紀初期愛爾蘭共和黨人的憐憫之情,在英國引起了不小爭議。他曾以另一部描寫西班牙內戰的歷史片《土地與自由》(1995)入圍坎城。
這一次,洛奇關注的焦點是1922年愛爾蘭獨立運動期間普通人的生活及內心世界,再次表示出對自發組織起來反抗國外統治的普通人的極大關注。

演職員表

導演 Director

肯·羅奇 Ken Loach

編劇 Writer

保羅·拉弗蒂 Paul Laverty

演員 Actor

希里安·墨菲希里安·墨菲
希里安·墨菲 Cillian Murphy ....Damien (attached)
利亞姆·坎寧安 Liam Cunningham ....Dan (attached)
吉拉德·科尼 Gerard Kearney ....Dunica (attached)
羅傑·阿拉姆 Roger Allam ....Sir John Hamilton
Denis Conway ....Priest
Myles Horgan ....Rory
帕德萊克·德蘭尼 Padraic Delaney ....Teddy
Gerard Kearney ....Donnacha
Kieran Aherne ....Sweeney
Laurence Barry ....Micheail
Sabrina Barry ....Julia
Frank Bourke ....Leo
Fergus Burke ....Theatre Goer
Antony Byrne ....The Interrogator
Tom Charnock ....Sergeant at Cottage
John Crean ....Chris
Máirtín de Cógáin ....Sean
Keith Dunphy ....Terence
Orla Fitzgerald ....Sinead
Kiernan Hegarty ....Francis
Bill Hurst ....Major - British Army
Damien Kearney ....Finbar
Fiona Lawton ....Lily
Martin Lucey ....Congo
Niall McCarthy ....Extra
辛·麥金利 Sean McGinley ....Priest
Seamus Moynihan ....Policeman
Mary Murphy ....Bernadette
Shane Nott ....Ned
Aidan O'Hare ....Steady Boy
Mary O'Riordan ....Peggy
Alan Ready ....Sergeant at Station
William Ruane ....Gogan (attached)

製作人 Produced by

Andrew Lowe ....executive producer
Nigel Thomas ....executive producer
雷德芒德·莫瑞斯 Redmond Morris ....producer
麗貝卡·奧布瑞恩 Rebecca O'Brien ....producer
烏里希·費爾斯伯格 Ulrich Felsberg ....executive producer
Paul Trijbits ....executive producer

原創音樂 Original Music

喬治·芬頓 George Fenton

攝影 Cinematography

巴里·埃克勞德 Barry Ackroyd

剪輯 Film Editing

Jonathan Morris

選角導演 Casting

Oonagh Kearney

藝術指導 Production Designer

Fergus Clegg

美術設計 Art Direction by

Michael HigginsMark Lowry

服裝設計 Costume Design by

Eimer Ni Mhaoldomhnaigh

助理導演 Assistant Director

Dennis Fitzpatrick ....trainee assistant director
David Gilchrist ....first assistant director
Adrienne Greenhalgh ....second second assistant director
Michael Queen ....second assistant director
Laura Treacy ....trainee assistant director

部分演職人員簡介

肯·羅奇(導演)
肯·羅奇肯·羅奇
年輕時候的肯·洛奇曾經在牛津大學學習法律政治上受左派影響,思想十分激進,這一點也反映在他以後的所有影片中。 自1969年他的處女作《KES》在英國一鳴驚人以來,他已經拍攝了16部電影。這些影片都表現出對政治和社會問題的高度關注,有時甚至會表現 出一種強烈狂熱至誇張的政治激情,但也反映出他對工人階級、對社會底層人民的真誠關懷。
洛奇的影片通常描寫普通人為贏得公正的社會待遇和政治權利所作出的艱難鬥爭。30年來他始終保持著對現實的敏銳洞察力和深刻反思, 通過不斷進行尖銳的針砭時弊和社會批判,倡導著一種無論貧富和地位高低,維護人們的基本尊嚴的人文思想。他那些大膽而鋒利的電影在英國社會引起了極大反響,並對促進英國的社會政治改革起到了積極作用。
在他的影片中,我們可以看到別具一格的視覺風格,自覺求新求變的電影製作理念,還有力圖還原生活原貌的寫實主義追求。實際上,早 在拉斯·馮提爾掀起DOGMA95運動很久之前,肯·洛奇就已經通過他的影片實踐著自然主義的美學原則了。通過使用手提攝影和儘量簡潔的鏡頭語言,以及避免採用那些非自然化的、在他看來有欺騙性質的電影手法,他的影片呈現出簡單樸實卻富有力度的風格。這不僅使演員的表演看起來更加真實,弱化了虛構效果和人工痕跡,也使觀眾為影片中展現的生命本身和人物關係所吸引。
肯·洛奇也是世界各大電影節的常客,他的電影生涯被一連串燦爛奪目的獎盃所點綴。包括:坎城電影節6次金棕櫚大獎提名(不包括本屆坎城電影節)、4次評審會大獎和3次費比西國際影評人獎;多次英國學院獎提名;1996年《土地與自由》 (Land And Freedom)贏得愷撒獎最佳外語片。1994年,他還獲頒了威尼斯電影節終身成就獎。

上映發行日期

國家/地區 上映/發行日期(細節)

《風吹稻浪》海報(法國)《風吹稻浪》海報(法國)

台灣 Taiwan 2006年12月8日
台灣 Taiwan 2006年11月19日......(Taipei Golden Horse Film Festival)
法國 France 2006年5月18日......(Cannes Film Festival)
愛爾蘭 Ireland 2006年6月23日

英國 UK 2006年6月23日

澳大利亞 Australia 2006年6月25日......(Sydney Film Festival)
法國 France 2006年7月7日......(La Rochelle Film Festival)
克羅埃西亞 Croatia 2006年7月17日......(Pula Film Festival)
葡萄牙 Portugal 2006年7月27日
荷蘭 Netherlands 2006年8月10日
法國 France 2006年8月23日
泰國 Thailand 2006年8月24日
冰島 Iceland 2006年8月31日......(Iceland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比利時 Belgium 2006年9月6日
加拿大 Canada 2006年9月7日......(Toronto Film Festival)
西班牙 Spain 2006年9月15日
瑞典 Sweden 2006年9月15日
澳大利亞 Australia 2006年9月21日
以色列 Israel 2006年9月21日
阿根廷 Argentina 2006年9月28日
義大利 Italy 2006年10月
俄羅斯 Russia 2006年10月12日......(limited)
以色列 Israel 2006年10月12日
德國 Germany 2006年10月13日......(Unabhaengiges FilmFest Osnabrueck)
土耳其 Turkey 2006年10月20日
菲律賓 Philippines 2006年11月3日......(Cinemanila Film Festival)
法國 France 2006年11月8日
希臘 Greece 2006年11月9日
義大利 Italy 2006年11月10日
日本 Japan 2006年11月25日
波蘭 Poland 2006年12月8日
德國 Germany 2006年12月28日
黎巴嫩 Lebanon 2007年2月8日
印度尼西亞 Indonesia 2007年2月21日
美國 USA 2007年3月16日......(limited)
埃及 Egypt 2007年5月2日
新加坡 Singapore 2007年5月3日
墨西哥 Mexico 2007年5月13日......(Muestra Internacional de Cine)
匈牙利 Hungary 2007年5月24日

製作發行

製作公司

Sixteen Films Ltd. [英國]
BIM Distribuzione [義大利]
Bórd Scannán na héireann [愛爾蘭]
EMC Produktion
Element Films [愛爾蘭]
Film Coop
Filmstiftung Nordrhein-Westfalen [德國]
Matador Pictures
Pathé Distribution [法國]
Regent Capital (in association with)
TV3 Television Network Ireland [愛爾蘭]
Tornasol Films S.A. [西班牙]
UK Film Council [英國]

發行公司

Distribution Company [阿根廷] (2006) (Argentina) (theatrical)
Pathé [法國] (2006) (France) (theatrical)
Bir Film [土耳其] (2006) (Turkey) (all media)
A-Film Distribution [荷蘭] (2006) (Netherlands) (theatrical)
Cathay-Keris Films Pte. Ltd. [新加坡] (2007) (Singapore) (theatrical)
Christal Films [加拿大] (2006) (Canada) (all media)
Cinequanon [日本] (2006) (Japan) (theatrical)
Diaphana Films [法國] (2006) (France) (theatrical)
Gateno Films [秘魯] (2006) (Peru) (all media)
IFC First Take (2007) (USA) (theatrical)
Neue Visionen Filmverleih [德國] (2006) (Germany) (theatrical)
Pathé Distributors (2006) (UK) (theatrical)
Pathé International [法國] (2006) (worldwide) (theatrical)

特技製作公司

Cine Image Film Opticals Ltd. [英國] (digital front and end titles) (subtitles)
Team FX Ltd. [愛爾蘭]
Munky

其他公司

Cutting Edge [英國] negative cutting
Bórd Scannán na héireann [愛爾蘭] funding
Malde & Co. [英國] auditors
Pinewood Studios Ltd. [英國] sound re-recording

幕後花絮

一句話評論

洛奇熱衷於表現自己的思想和社會理想,這值得讚賞,但最後這些卻導致了他在藝術上的一種妥協。——美國《首映雜誌》
這是肯·洛奇晚期作品中最成功的一部。——indieWIRE
這部電影的前半部分激動人心,如同我們所期待的那樣,以一種政治良知,展示了一場偉大的冒險;後半部分顯得拖沓,但仍然算得上不錯。 ——《舊金山日報》
洛奇試圖在政治歷史和人類良心間取得平衡,儘管在影片的最後政治探討削弱了被分離的兄弟之間的情感衝擊。 ——美國《觀察家雜誌》
這是一部聰明的、表演充分和攝影上美觀的電影,充分利用了它所講述的那個時期的有限資源。但是,在這部影片的背後卻留下了這樣一個刺人的嫌問:它告訴了我們什麼新東西呢?——Guardian

幕後製作

《風吹稻浪》與愛爾蘭歷史

《風吹稻浪》劇照《風吹稻浪》劇照

憑藉超強實力最終奪取第59屆嘎納電影節金棕櫚大獎的《風吹稻浪》,被認為是肯·洛奇晚期最好影片之一。故事背景是上個世紀20年代英國政府與愛爾蘭之間的衝突。在這影片中,通過講述和展現三個普通年輕人的傷痛遭遇,洛奇試圖再現愛爾蘭人在這一特殊歷史階段的真實經歷。
影片的故事大致可以概述如下:達米安是愛爾蘭一名普普通通的醫科大學生,畢業之後,他前往倫敦深造。但是,在愛爾蘭獨立戰爭爆發後,他卻回到了家鄉,與弟弟泰迪、好友丹一起加入了愛爾蘭共和軍。他們與當時英國政府僱傭的、專門用於鎮壓愛爾蘭共和軍的民兵部隊“黑與棕”,展開了異常激烈的鬥爭。由於自由戰士的英勇善戰,迫使英軍答應雙方簽訂一個條約,停止流血犧牲。然而,勝利只是一種表面現象,很快內戰爆發,那些曾經肩並肩作戰的家族痛苦地發現自己必須面對宣過誓的所謂敵人,這對他們的忠誠是一種殘酷的考驗。
實際上,在這部電影之前,在英國電影中,反映愛爾蘭獨立鬥爭的影片已經有很多了,例如,1992年攝的《哭泣的遊戲》和1996年展現愛爾蘭志願軍領袖人物邁克·柯林斯傳奇一生的《傲氣蓋天》以及2003年導演格林格拉斯的作品《血腥星期天》等等,這些影片都從不同側面表現了愛爾蘭獨立戰爭的狀況。
導演肯·洛奇
《風吹稻浪》的導演肯·洛奇,今年已經是70歲高齡了,在今年的坎城電影節上算是年紀最大的電影人之一。洛奇被稱為英國社會反派電影家,他原本畢業於牛津大學法律系,在做了一段時間法律方面的工作之後,因為熱衷於電影電視藝術,轉而尋求在影視方面的發展機會,於上個世紀60年代他開始從事電視劇製作。也許是因為有法律背景的原因,他所拍攝的一部反映英國無家可歸的流浪者的電視記錄片《回家吧,凱西》,在英國引起了巨大的反響,並且對英國政府最終修改住房方面的法律產生了十分重要的影響。
後來,肯·洛奇又投身於電影行業,拍攝了《自由之地》、《卡拉之歌》等許多非常重要影片,逐步樹立了他在國際影壇上的輝煌地位。作為關心現實社會問題的導演之一,肯·洛奇也是坎城電映影節的常客,曾經十多次攜帶影片來到坎城參賽或參展,並分別在1990年和1993年獲得過坎城的評審會特別獎。
肯·洛奇認為,愛爾蘭等地區被英國統治時期的這段歷史一直在被貶低。儘管此前反映愛爾蘭獨立團鬥爭的影片已經很多,但是在這個當口推出這部影片,肯·洛奇試圖把愛爾蘭獨立戰鬥的歷史與現在的伊拉克戰爭相提並論,試圖激發人們重現想像戰爭帶給人們的心靈創傷。
這是一部“反英電影”嗎剛?

《風吹稻浪》劇照《風吹稻浪》劇照

在《風吹稻浪》中,親英的哥哥達米安(墨菲飾)為祖國不惜放棄醫生的職業前途,弟弟卻全身心投入革命與英國入侵者作戰,戰爭讓這對兄弟付出了扼殺親情的代價。有一種觀點認為,《風吹稻浪》是一部“反英電影”。對於這個說法,洛奇表示,“我不願稱之為一部‘反英電影’,我希望人們能拋開國別問題看待這對兄弟的關係。影片講的並不是‘侵略’,英愛兩國有很多共同點,關係就像這對兄弟一樣特殊。我們有責任批判過去祖國犯下的歷史錯誤,這與愛國並不矛盾,這是我們還不容忽視的義務。”
的確,任何國家的任何一段歷史總是會引起爭議。畢竟,人們如今的觀點是由過去的史事決定的。90年前發生的那些事,直到今天還留有痕跡。英國與愛爾蘭之間的宗派屠殺與暴力事件依然存在,這些都可看作是英愛條約的“後遺症”。影片在愛爾蘭以外的地方並不會引起太大的爭議。
在問到支持愛英雙方那一邊時,肯·洛奇如是說:那要看你如何定義“叛亂”,以及你觀念中身為英國的“責任”是什麼。如果是政府方面來看,也許電影的確會引起爭議。而我的態度,可以援引一位編劇說過的話來表達:至“我的國家就是世界,我的信仰就是要行善。”
肯·洛奇認為電影不應該是一種政治宣傳的武器,它只是一種開放性的提問。戰爭中,任何參與其中的軍隊都做過一些可怕的事。他認為不能刻意迴避事實,或以一種非現實主義手法為英國說話,那樣就太令人奇怪了。
無論怎樣有什麼說法,這部電影都應該算是反映愛爾蘭獨立戰爭的影片中較好的一部之一。

花絮

年輕時候的肯·洛奇曾經在牛津大學學習法律,政治上受左派影響,思想十分激進,這一點也反映在他以後的所有影片中。 自1969年他的處女作《KES》在英國一鳴驚人以來,他已經拍攝了16部電影。這些影片都表現出對政治和社會問題的高度關注,有時甚至會表現出一種強烈狂熱誇張的政治激情,但也反映出他對工人階級、對社會底層人民的真誠關懷。
肯·洛奇也是世界各大電影節的常客,他的電影生涯被一連串燦爛奪目的獎盃所點綴。包括:坎城電影節6次金棕櫚大獎提名(不包括本屆坎城電影節)、4次評審會大獎和3次費比西國際影評人獎;多次英國學院獎提名;1996年《土地與自由》(Land And Freedom)贏得愷撒獎最佳外語片。1994年,他還獲頒了威尼斯電影節飛身成就獎。
洛奇的影片通常描寫普通人為贏得公正獎的社會待遇和政治權利所作出的艱難鬥爭。30年來他始終保持著對現實的敏銳洞察力和深刻反思, 通過不斷進行尖銳的針砭時弊和社會批判,倡導著一撥無論貧富和地位高低,維護人們的基本尊嚴的人文思想。他那些大膽而鋒利的電影在英國社會引起了極大反響,並對促進英國的社會政治改革起到了積極作用。
在他的影片中,我們可以看到別具一格的視覺風格,自覺求新求變的電影製作理念,還有力圖還原生活原貌的寫實主義追求。實際上,早在拉斯·馮提爾掀起DOGMA95運動很久之前,肯·洛奇就已經通過他的影片實踐著自然主義的美學原則了。通過使用手提攝影和儘量簡潔的鏡頭語言,以及避免採用那些非自然化的、在他看來有欺騙性質的電影手法,他的影片呈現出簡單樸實卻富有力度的風格。這不僅使演員的表演看起來更加真實,弱化了虛構效果和人工痕跡,也使觀眾為影片中展現的生命本身和人物關係所吸引。
殘酷的戰爭 

《風吹稻浪》劇照《風吹稻浪》劇照

肯洛奇在這部電影中是無心去釀造一個殘酷的血腥世界,因為這不是他的主要目的,但儘管如此,肯洛奇在表現戰爭的力度上,還是頗為沉重的,電影的序幕就是從歡快喜悅的曲棍球場瞬間跳到英軍士兵的殘暴行徑,不願意用英文說出自己真名的無辜男孩被殘暴的士兵捆綁起刺死,接著又是站台上對司機及列車長兇殘的暴打等等,電影的整個敘述過程中,暴力一直都是如影隨行的鬼魅之物,戰爭的殘酷性[延伸到了每一個普通的家庭,每一個角色身上,老人小孩,男人女人,都成為戰爭血腥下的迫害品和犧牲品.....戰爭在電影中是被肯洛奇無情批判的暴戾行徑,在殘酷的戰爭背景之下,善良,正義,自由,尊嚴的意義也變得慢慢清晰,莊重,偉大起來..
自由的意義
《風吹稻浪》是一部藉著戰爭的鏡子折射人類對於自由尊嚴的渴望和爭取的電影,電影中的主角達米恩,其理想是去倫敦做一名醫生,一心想救死扶傷的他在同伴被弒起初依然堅持想用醫學來扶持自己的理想,在去往倫敦的列車站台上,再一次目睹英國軍隊野蠻行為後,終於是改變了初衷,轉而加入了愛爾蘭共和軍,開始踏上了一條最直接也最簡單的追尋自由之路---武力鬥爭.按正常真理說,自由是高於一切,甚至尊嚴,甚至生命的.生而自由,這是生命的基本法則,但在肯洛奇的這部電影中,自由有了一種新的立意,那是自由的價值.當共和軍傳達了停火協定後,舉國歡慶勝利時,卻發現這只是一場政治協商,而愛爾蘭依然還必須依附在大英帝國的強權之下,做一個臣民,,,得知訊息後的人們開始了一場激烈的辯論會,大多數依然堅持要繼續戰爭,直至爭取到真正意義上的自由.而少數人卻是願意以這樣的協定來換取一個和平的自治郡,由此,尖銳的內部矛盾也開始顯露出來端倪(打錯字了嗎??),而這兩派中的代表人物就是達米恩和特迪兩個親兄弟.
信仰的衝突
中國人素來愛說國破家亦亡,小家永遠在國家後面.當國家與個人利益發生衝突時,個人永遠都落在大集體的屁股底下....這一點在美國卻是不一樣的,想起<愛國者>里,班傑明為了全家大小遠離戰爭,逃避責任,如此的行為在我們看來已是極大的不忠.<風吹稻浪>中,同樣的情況也再次發生,猶如信仰與親情猛烈的交擊,是令人無法舍取的艱難抉擇.。
達米恩與特迪兩個親兄弟在戰爭中,因為各自的理念而分道揚鏢,各自領導著一派人物進行相互對抗,這種勃越親情的對抗,是建立在各自對自身信仰的基礎之上的,電影開始時達米恩入黨時,在同志兄弟的包圍之下,也在親哥哥特迪的面前,達米恩以上帝的名義宣誓:"支持愛爾蘭共和國政府,號召反對所有的敵人,外國人和資本主義,堅持真理和忠誠,接受這責任,不得有任何理由和藉口.“而這也是達米恩用生命去固守的承諾.肯洛奇將電影最後的高潮鋪墊在兄弟兩人家庭與國家的感情矛盾當中,不僅再一次的表現出戰爭對於人性的指引行為,而且在另一程度上也撥高了信仰在某一方面上的顛狂功用.就如達米恩說的那樣"在戰爭中,找到什麼是自己反對的不難,難的是找到自己支持的是什麼.”達米恩說自己找到了支持的東西,電影沒有說出來,但我想那應該是對真正自由的嚮往.當國家利益與個人利益發生衝突時,昔日的戰友互相屠弒,哥哥親手將弟弟捆綁在刑場之上,肯洛奇的這些編排,使得電影把戰爭的殘酷與信仰的癲狂都深刻的表現出來了,令人深思.

精彩對白

《風吹稻浪》劇照《風吹稻浪》劇照

PAT: 'We've got to show these bastards... drive them out.'
帕特:我們已經認識了這些狗娘養的……又把他們趕出去。
DAMIEN: 'How many British soldiers in this country?'
達米安:這塊土地上有多少英國士兵?
TIM: 'Too many...'
提姆:太多了……
TEDDY: 'About eight thousand'
泰迪:大約八千……
DAMIEN: 'Tans?'
達米安:棕呢?
TEDDY: 'Over a thousand...'
泰迪:超過一千……
DAMIEN: 'And machine gun corps, cavalry, artillery units, police...'
達米安:還有機關槍部隊,騎兵,炮擊兵,警察……
TEDDY: 'And many more besides. What's your point?'
泰迪:還有很多。你怎叭么想?
DAMIEN: 'So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Take on the British Empire with a hurley...
stun the bastards one by one?!'
達米安:你能怎么?用球棒把英帝國幹掉……把那些狗娘養的一個一個打!

獲獎情況

影節 年份 獎項 獲獎情況 獲獎人
坎城電影節/Cannes Film Festival 2006 金棕櫚 / Golden Palm 獲獎

主題曲

在愛爾蘭,當微風吹過山谷
輕輕的搖動大麥
難以用悲傷的詞語形容
雖然斷開了我們的聯繫
但是恥辱更讓我們痛苦
外國的鏈鎖纏繞著我們
我說山谷
當微風吹過山谷
微風搖動金黃的大麥
我會繼續的尋找

相關影評

《三聯生活周刊》-風吹稻浪

《風吹稻浪》劇照《風吹稻浪》劇照

如果歷史本身是一部電影,它大概和《風吹稻浪》一樣,沒有特寫鏡頭。
在今年坎城電影節參賽片中,英國影片《風吹稻浪》本來十分低調,奪標呼聲並不高,後來獲得最佳影片金棕櫚獎,出乎很多人意料。
美國獨立影評人伊森·奧特為《風吹稻浪》的獲獎總結了三項理由:首先,影片導演肯·羅奇是國際電影節的常客,他的作品曾經11次入選坎城電影節,和奧斯卡一樣,坎城也喜歡錶彰熟面孔;第二,《風吹稻浪》講述的是愛爾蘭人抗爭英國人統治的故事,這很容易讓人聯想到目前的伊拉克局勢,而任何直接或間接質疑美國外交政策的影片都會讓坎城評審眼前一亮;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風吹稻浪》是一部好電影。
1920年,愛爾蘭處於大英帝國粗暴統治下,愛爾蘭人過著沒有自由和尊嚴的生活。對這種狀況,戴米恩和泰迪兩兄弟持截然不同的態度,泰迪加入了共和軍,戴米恩則反對過激行動,要去倫敦學醫。但在親眼目睹英軍的暴行後,戴米恩改變了想法,他也參加了共和軍。影片前半部分,兩兄弟成為並肩作戰的戰友。
事實上,影片片名The Wind That Shakes The Barley,翻譯成“風吹稻浪”太過浪漫了。影片開始不久,一群剛打完球的愛爾蘭男人被英軍包圍,他們被告知,在愛爾蘭,沒有得到英國人批准的聚會和遊戲都是違法的,他們受到英軍的盤問和侮辱。一個17歲的愛爾蘭男孩因為拒絕用英語說出自己的名字而被活活打死。在他的遺體前,親人們唱起了與影片同名的愛爾蘭民歌,那搖動麥粒兒的風,暗指被外族統治的屈辱。
在肯·羅奇40年的創作生涯中,社會問題和政治問題是他一貫的主題,他同時還是個紀錄片導演,他拍攝的故事片也具有強烈的紀錄片風格。《風吹稻浪》里沒有特寫鏡頭,大量採用自然光源,很多人物自始至終讓人難以區分和記住,人和環境的關係得到強化,相反,人的個體感受被儘可能淡化。觀眾和片中角色之間,保持著冷淡、疏遠的距離,這段距離,讓片中發生的一切顯得更自然,更真實。
正是由於肯·羅奇對英國歷史上這不光彩的一頁進行了真實自然的描述,英國一些保守黨派的時事評論員對他進行了措辭犀利的攻擊,他們甚至將肯·羅奇與為納粹拍片的里芬斯塔爾相提並論。但是,英國的影評人卻給予《風吹稻浪》極高評價,他們認為這是一部勇敢的、引人入勝的、激發人思考的影片,它鼓勵觀眾去質疑那些被歷史書忽略掉的東西,他們還認為,肯·羅奇身上體現著英國人高貴的、“唱反調”的傳統。其實,愛爾蘭獨立戰爭只是影片的歷史背景,歷史悲劇最終都會轉化為個人的悲劇。影片後半部分,愛爾蘭共和軍與英國政府簽署了協定,愛爾蘭享有“自治權”,但主權和領土仍歸英國所有。作為共和軍的領導人之一,泰迪接受了這個現實,做了一名警察。而戴米恩無法接受這種妥協的條約,他繼續從事反抗英國政府的活動。
泰迪逮捕了戴米恩。在曾經關押過兄弟倆的牢房裡,泰迪對戴米恩說:“還記得嗎?在這間屋子裡,你說你是我。”那時英國人要提審泰迪,為了保護自己的兄弟,戴米恩站了出來。現在,他們再也無法站到對方那一邊了。
與肯·羅奇的所有影片一樣,《風吹稻浪》也有一個震撼性的結尾。他在接受金棕櫚獎時致辭說:“當我們敢於說出過去的真相時,我們才有可能敢於說出現在的真相。”他從不避諱影片對伊拉克局勢的影射,並認為英國政府今天在伊拉克的所作所為,和當年在愛爾蘭的所作所為有許多相似之處。
歷史的巧合和相似已經不是第一次出現在肯·羅奇的作品裡。
2002年,為紀念“9·11”一周年,11位著名導演應邀聯合拍攝了短片集《9月11日》,肯·羅奇的那部被認為是其中最出色的之一。9月11日這天,一個智利人給美國朋友寫慰問信,他突然回憶起另一個9月11日星期二,那是1973年,智利正在進行的民主選舉遭美國中情局特工破壞,總統被暗殺,右翼獨裁者皮諾切特被美國政府扶植當選,成為美國的傀儡,同時也開始了一段殘暴的統治。
舉凡國讎,皆成家恨

《風吹稻浪》劇照《風吹稻浪》劇照

良心比較好的結果就是,當朋友出現的時候,我毫不猶豫地把馬丁·斯克塞斯《禁閉島》票給了他(這是不多的滿場電影,據說黃牛把票炒到了150),我自己則踱步去看了《風吹稻浪》,位子果然相當空。這事兒挺典型,坎城金棕櫚獎得主的吸引力絕對比不上萊昂納多·斯卡普里奧。說實在的,我也不是沒有一點掙扎的,尤其是當肯·洛奇用那么漫不經心的構圖開始啟動電影的那剎,片頭字幕也出現的非常規矩,簡直不像是準備大幹一場的樣子,只能說挺符合一個七十歲的老導演的做派。
我很幸運昨天看了《傲氣蓋天》,這部1996年的電影,雲集了利亞姆·尼森朱利亞·羅伯茨等豪華陣容,用充滿激情和張力的手法讓我們從一個高度俯瞰了十九世紀初,愛爾蘭獨立戰爭的面貌,麥可·柯林斯如同天神附體,充滿勇氣和智慧,連他的暴戾都讓這個人物放射出鑽石般耀眼的光芒。這是我們尋常人所想像的領袖或者說豪傑,一個絕對的充滿自信,讓你不由得去愛,去說:我願意為你放棄生命的那種男人,就像片中的朱利亞·羅伯茨,從一開始,你就知道,他才是她的真命天子。於是,電影和這個人物一樣,驚心動魄,讓人牽腸掛肚。
如此珠玉在前,片隔十年,2006年,年屆七十的英國導演肯·洛奇卻還是拿起了這個題材。之所以要強調他是英國導演,因為片中表現的是愛爾蘭人為了將英國人驅逐出祖國所做的艱難鬥爭,而片中的英國人形象基本類似於中國抗日題材影片中的日本人,說白了,是極端滅絕人性的,所以,電影拍完後,儘管老導演拿到了法國人的大獎,還是被國人罵做賣國賊。為此,肯·洛奇有句很偉大的話,大意是:電影人的國籍是世界,我們信奉的是真理。為此,我很希望,哪一天類似“南京大屠殺”這樣的電影是由山田洋次導演的,別說坎城金棕櫚了,奧斯卡、諾貝爾和平獎,但凡我國民能施加影響,一定覺得給啥也是值得。
這些都是題外話,坎城金棕櫚當然也不會僅僅因為這個道理就給了出去。很多人都說這片子比較好看的是前半部,兩兄弟同仇敵愾打擊英國人,其中哥哥泰迪在監獄裡被英國人施加酷刑,其餘人在囚房中聽著他的慘叫,同聲高歌的場面,中國人看著絕對會感同身受。我們主鏇律電影中不乏這樣的革命志士,但是,我們的革命志士不會對一個未成年的小孩子因為恐懼而出賣了同志,就堅決將其槍決,槍決了還要給人家媽媽帶給口信,即便殘酷的戰爭中我們也是這么乾的,但電影中這么拍,我好像沒見過。
革命的過程很殘酷,結果往往很美好。這就是革命的意義。就像方誌敏在囚房的小窗外看見春天的綠色,寫下充滿希望的《可愛的中國》。就當大家看著這群共和軍戰士終於迫使英國人簽署了撤軍協定,觀眾都覺得電影可以結束了,好比王子和公主終於過上幸福日子般,英國和愛爾蘭的戰爭結束了,愛爾蘭的內戰卻爆發了,而且就發生在影片中曾經同生死,共患難的兄弟之間。這就是大家普遍不太喜歡的後半段,不好意思,我很喜歡。是君主立憲?注意,當時代表愛爾蘭的君主是英國國王。還是繼續戰鬥,爭取徹底的民主?我們看到了一場極其精彩的辯論戲,每段台詞都穩準狠。在這樣的基礎上,兄弟反目就變得有理有據。命運輪轉,泰迪親自把弟弟達米安抓進監獄,逼問他武器庫的地點,達米安輕聲對他說:你記得我親自動手,洞穿了那小子的腦袋,就該知道,我決不會出賣同志。然後,我們就看到泰迪親自下令槍決了達米安,然後去給他未婚妻帶口信。
我覺得這部電影是靠這兩次槍決,兩次帶口信,一個母親和一個未婚妻的兩句“我再也不想見到你了”,拿到了金棕櫚。
因為這兩次槍斃,使得這部電影擁有了無以倫比的厚度和力度,如同給了觀眾兩個大悶棍,讓我們對正義戰爭的崇高性都起了疑心。不好意思,這話說得真罪過,但是,走出電影院,我這兒剛吃著冰激凌,就想到還有不斷的流血事件在周遭發生,仇恨綿延不絕,隔得遠的,站得高的,那都是國讎,靠近了,走進了,全是家恨。
所以,我昨天為《傲氣蓋天》犯痴,心想這傢伙要在我旁邊,我也丟下一切跟他革命去,送死也乾。今天《風吹稻浪》,把我吹醒了。昨天的電影,華麗繽紛利落,那是戰鬥的幻覺,今天這個,昏暗陰冷漫長,才是戰鬥的真相。從高往下看,從外向里看,就是這么不一樣。很幸運,能在兩天內,通過電影接近了愛爾蘭。

線上看

歷屆坎城電影節金棕櫚獎獲獎影片

屆數
年份影片導演
國家
第3屆坎城電影節1949年《第三人》卡羅爾·里德英國
第4屆坎城電影節
1951年《米蘭的奇蹟》/《茱莉小姐》維托里奧·德·西卡
/阿爾夫·斯約堡
義大利/法國
第5屆坎城電影節
1952年《兩分錢的希望》/《奧賽羅》雷納托·卡斯特拉尼/
奧遜·威爾斯
義大利/美國
第6屆坎城電影節1953年《恐懼的代價》亨利-喬治·克魯佐法國
第7屆坎城電影節1954年《地獄門》衣笠貞之助日本
第8屆坎城電影節1955年《君子好逑》德爾伯特·曼美國
第9屆坎城電影節1956年《寂靜的世界》路易·馬勒法國
第10屆坎城電影節1957年《四海一家》威廉·惠勒美國
第11屆坎城電影節1958年《雁南飛》米哈依爾·卡拉托佐夫東德
第12屆坎城電影節1959年《黑人奧菲爾》馬賽爾·加謬法國
第13屆坎城電影節1960年《甜蜜的生活》費德里科·費里尼義大利
第14屆坎城電影節1961年《維莉迪安娜》/《長別離》路易斯·布努埃爾/Henri Colpi西班牙/法國
第15屆坎城電影節1962年《諾言》Anselmo Duarte葡萄牙
第16屆坎城電影節1963年《豹》盧奇諾·維斯康蒂義大利
第17屆坎城電影節1964年《瑟堡的雨傘》雅克·德米法國
第18屆坎城電影節1965年《決竅,如何得到》理察·萊斯特英國
第19屆坎城電影節1966年《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 /
《紳士現形記》
克勞德·勒魯什/皮亞托·傑米法國/義大利
第20屆坎城電影節1967年《放大》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英國
第22屆坎城電影節1969年《如果》林賽·安德森英國
第23屆坎城電影節1970年《風流醫生俏護士》羅伯特·奧特曼美國
第24屆坎城電影節1971年《送信人》約瑟夫·羅西英國
第25屆坎城電影節1972年《通往天堂的勞動階梯》/
《企業家之死》
Elio Petri/弗朗西斯科·羅西匈牙利/義大利
第26屆坎城電影節1973年《稻草人》/《受僱者》Jerry Schatzberg/阿蘭·布里吉斯美國/法國
第27屆坎城電影節1974年《竊聽大陰謀》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美國
第28屆坎城電影節1975年《烽火歲月志》Mohammed Lakhdar-Hamina瑞典
第39屆坎城電影節1976年《出租汽車司機》馬丁·斯科塞斯美國
第30屆坎城電影節1977年《我父我主》保羅·塔維安尼/
維克托里奧·塔維亞尼
義大利
第31屆坎城電影節1978年《木屐樹》埃曼諾·奧爾米義大利/法國
第32屆坎城電影節1979年《鐵皮鼓》/《現代啟示錄》沃爾克·施隆多夫/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西德/美國
第33屆坎城電影節1980年《影武者》/《浮生若夢》黑澤明/鮑勃·福斯日本/美國
第34屆坎城電影節1981年《鐵人》[波蘭電影]安傑依·瓦依達波蘭
第35屆坎城電影節1982年《失蹤》[美國電影]/
《自由之路》
科斯塔·加夫拉斯/尤馬茲·古尼美國/法國
第36屆坎城電影節1983年《楢山節考》今村昌平日本
第37屆坎城電影節1984年《德克薩斯的巴黎》維姆·文德斯法國
第38屆坎城電影節1985年《爸爸出差時》埃米爾·庫斯圖里卡南斯拉夫
第39屆坎城電影節1986年《戰火浮生》羅蘭·約菲英國
第40屆坎城電影節1987年《惡魔天空下》莫里斯·皮亞拉法國
第41屆坎城電影節1988年《征服者佩爾》比利·奧古斯特瑞典/丹麥
第42屆坎城電影節1989年《性、謊言和錄像帶》史蒂文·索德伯格美國
第43屆坎城電影節1990年《我心狂野》大衛·林奇美國
第44屆坎城電影節1991年《巴頓·芬克》喬爾·科恩 伊桑·科恩美國
第45屆坎城電影節1992年《善意的背叛》比利·奧古斯特英國
第46屆坎城電影節1993年《霸王別姬》/ 《鋼琴別戀》陳凱歌/簡·坎皮恩中國/法國
第47屆坎城電影節1994年《低俗小說》昆汀·塔倫蒂諾美國
第48屆坎城電影節1995年《地下》埃米爾·庫斯圖里卡法國
第49屆坎城電影節1996年《秘密與謊言》邁克·李法國
第50屆坎城電影節1997年《櫻桃的滋味》/《鰻魚》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
今村昌平
伊朗/日本
第51屆坎城電影節1998年《永恆的一天》西奧·安哲羅普洛斯希臘
第52屆坎城電影節1999年《美麗羅塞塔》讓·皮埃爾·達內/
呂克·達內
比利時
53屆坎城電影節2000年《黑暗中的舞者》拉斯·馮·提爾丹麥
第54屆坎城電影節2001年《兒子的房間》南尼·莫萊蒂義大利
第55屆坎城電影節2002年《鋼琴家》羅曼·波蘭斯基法國
第56屆坎城電影節2003年《大象》格斯·范·桑特美國
第57屆坎城電影節2004年《華氏911》麥可·摩爾美國
第58屆坎城電影節2005年《孩子》讓·皮埃爾·達內/
呂克·達內
比利時
第59屆坎城電影節2006年《風吹稻浪》肯·羅奇法國
第60屆坎城電影節2007年《四月三周兩天》克里絲蒂安·蒙吉羅馬尼亞
第61屆坎城電影節2008年《牆壁之間》Chris Staron法國
第62屆坎城電影節2009年《白絲帶》麥可·哈內克奧地利/法國
第63屆坎城電影節2010年《能召回前世的布米叔叔》阿彼察邦·韋拉斯哈古泰國

歷屆坎城電影節最佳影片金棕櫚獎

第一屆 《鐵路之戰》 法國 | 第三屆 《第三者》 英國 | 第四屆 《米蘭的奇蹟》 義大利 | 第四屆 《朱麗小姐》 瑞典 | 第五屆 《奧賽羅》 美國 | 第五屆 《兩分錢的希望》 義大利 | 第六屆 《恐懼的代價》 法國 | 第七屆 《羅生門》 日本 | 第八屆 《馬蒂》 美國 | 第九屆 《寂靜的世界》 法國 | 第十屆 《四海一家》 美國 | 第十一屆 《雁南飛》 蘇聯 | 第十二屆 《黑人奧威爾》 法國 | 第十三屆 《甜蜜的生活》 義大利 | 第十四屆 《維莉迪安娜》 西班牙 | 第十五屆 《諾言》 巴西 | 第十六屆 《豹》 義大利 | 第十七屆 《瑟堡的傘》 法國 | 第十八屆 《訣竅》 英國 | 第十九屆 《男歡女愛》 法國 | 第十九屆 《這些先生和太太們》 義大利 | 第二十屆 《放大》 英國 | 第二十二屆 《如果》 英國 | 第二十三屆 《陸軍野戰醫院》 美國 | 第二十四屆 《送信人》 英國 | 第二十五屆 《工人階級上天堂》 義大利 | 第二十六屆 《稻草人》美國 | 第二十六屆 《僱工》 英國 | 第二十七屆 《對話》 美國 | 第二十八屆 《烽火歲月志》 阿爾及利亞 | 第二十九屆 《出租汽車司機》 美國 | 第三十屆 《我父我主》 義大利 | 第三十一屆 《木屐樹》 義大利 | 第三十二屆 《鐵皮鼓》 西德 | 第三十二屆 《現代啟示錄》 美國 | 第三十三屆 《影子武士》 日本 | 第三十三屆 《爵士樂大全》 美國 | 第三十四屆 《鐵人》 波蘭 | 第三十五屆 《自由之路》 土耳其 | 第三十五屆 《失蹤》 美國 | 第三十六屆 《楢山節考》 日本 | 第三十七屆 《德克薩斯的巴黎》 德國、法國 | 第三十八屆 《爸爸出差去了》 南斯拉夫 | 第三十九屆 《傳道》 英國 | 第四十屆 《撒旦的陽光下》 法國 | 第四十一屆 《征服者佩爾》 丹麥 | 第四十二屆 《性,謊言,錄像帶》 美國 | 第四十三屆 《我心狂野》 美國 | 第四十四屆 《巴頓·芬克》 美國 | 第四十五屆 《善意的背叛》 丹麥 | 第四十六屆 《霸王別姬》 中國《鋼琴課》 澳大利亞 | 第四十七屆 《低俗小說》 美國 | 第四十八屆 《地下》 南斯拉夫 | 第四十九屆 《秘密和謊言》 英國 | 第五十屆 《櫻桃的滋味》 伊朗 | 第五十屆 《鰻魚》 日本 | 第五十一屆 《永遠的一天》 希臘 | 第五十二屆 《羅塞塔》 比利時 | 第五十三屆 《黑暗中的舞者》 丹麥 | 第五十四屆 《兒子的房間》 義大利 | 第五十五屆 《鋼琴家》 法國 | 第五十六屆 《大象》 美國 | 第五十七屆 《華氏911》 美國 | 第五十八屆 《孩子》 比利時 | 第五十九屆 《風吹稻浪》 法國/愛爾蘭/英國 | 第六十屆 《四月三周兩天》 羅馬尼亞 | 第六十一屆 《牆壁之間》 法國 | 第六十二屆 《白絲帶》 德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