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城國際電影節

坎城國際電影節

坎城國際電影節(英文:Cannes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法文:Festival De Cannes),亦譯作坎城國際電影節,創立於1946年,是當今世界最具影響力、最頂尖的國際電影節,與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柏林國際電影節並稱為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也稱世界三大國際電影節,最高獎是“金棕櫚獎”。坎城國際電影節每年定在五月中旬舉辦,為期12天左右,通常於星期三開幕、隔周星期天閉幕。其間除影片競賽外,市場展亦同時進行。電影節分為六個單元:“正式競賽”,“導演雙周”,“一種注視”,“影評人周”,“法國電影新貌”和“會外市場展”。自開辦以來,坎城電影節始終堅持其創立初衷即推動電影節發展,振興世界電影行業,為世界電影人提供國際舞台。除了對電影節初衷的堅持,電影節也準備好接收新的概念想法。在過去的幾十年里,電影節在保有其核心價值的基礎上,也一直在進步發展,他們致力於發現電影行業新人並且為電影節創造一個交流與創造的平台。 2018年,經坎城組委會同意,坎城電影節首次設立“坎城中國電影榮譽大獎”單元 。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創辦初期

20世紀30年代末,法國有感於當時德國義大利高漲的法西斯主義氣焰,特別是德國宣傳部長約瑟夫·戈培爾在1936年大力運作萊尼·里芬斯塔爾(LeniRiefenstahl)拍攝當年的柏林奧運,之後便成為1938年的紀錄片《奧林匹亞》(Olympia),強勢入圍1938年的威尼斯電影節並還奪下最佳外國影片“穆索里尼獎”;於是法國公共行政及藝術部長尚·傑伊(JeanZay)接受菲利普·艾藍傑(PhilippeErlanger)的建議,決定在坎城創立新的國際電影節;第一屆電影節全名為“國際電影節”(Festivalinternationaldufilm)。選擇坎城是因為那邊氣候舒適。
1939年6月,路易·盧米埃爾(LouisLumière)擔任第一屆“國際電影節”主席,第一屆電影節自9月1日進行到9月30日。
1939年8月開始,美國片商米高梅(MetroGoldwynMayer)用豪華郵輪載著好萊塢明星如TyronePower、賈利·古柏(GaryCooper)、Annabella、NormanShearer、GeorgeRaft來到坎城辦派對、慶宴,一時之間吸引不少影迷駐足。但是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電影節隨即宣布取消;9月3日法國、英國對德國宣戰。

二戰之後

圖
1946年9月20日在法國外交部、教育部、電影聯合會支持下由法國藝術行動協會再辦坎城電影節,這是實實在在的第一屆。第一屆坎城電影節是在坎城的一家舊賭場舉辦。後由法國工業部
和商業部共同組織。
自1946年第1屆坎城國際電影節以來,1948年跟1950年因財政困難停止舉辦。但是在1949年,電影節在新的大樓“電影節大樓”(Palaisdesfestivals)舉辦;法國人亦稱之為“紅地毯大樓”。
1968年5月19日第21屆坎城國際電影節因為受到“五月風暴”的影響被迫中斷。前一天5月18日,評審之一路易·馬盧辭職,楚浮、克勞德·貝黎(ClaudeBerri)、尚-蓋布里耶·艾比柯寇(Jean-GabrielAlbicocco)、克勞德·勒路許(ClaudeLelouche)、羅曼·波蘭斯基(RomanPolanski)跟讓·呂克·戈達爾衝進“電影節大樓”的大廳,堅持要中斷影片的放映,目的是要“跟罷工的學生、勞工站在一起”。

正式定名

一直到2002年,電影節才把官方名稱定為“坎城電影節”(FestivaldeCannes)。
2018年5月,坎城國際電影節被國際電影製片人協會(FIAPF)指定為新設立的電影節委員會首批成員。

歷屆回顧

歷屆坎城國際電影節回顧
第1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第2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第3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第4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第5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第6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第7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第8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第9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第10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第11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第12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第13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第14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第15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第16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第17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第18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第19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第20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第21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第22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第23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第24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第25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第26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第27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第28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第29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第30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第31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第32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第33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第34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第35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第36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第37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第38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第39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第40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第41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第42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第43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第44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第45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第46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第47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第48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第49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第50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第51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第52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第53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第54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第55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第56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第57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第58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第59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第60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第61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第62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第63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第64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第65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第66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第67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第68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第69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第70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第71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第72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歷屆獲獎

金棕櫚獎

2018年(第71屆):《小偷家族》是枝裕和
2017年(第70屆):《自由廣場》魯本·奧斯特倫德
2016年(第69屆):《我是布萊克》肯·洛奇
2015年(第68屆):《流浪的迪潘》雅克·歐迪亞
2014年(第67屆):《冬眠》努里·比格·錫蘭
2013年(第66屆):《阿黛爾的生活》阿布戴·柯西胥
2012年(第65屆):《愛》麥可·哈內克
2011年(第64屆):《生命之樹》泰倫斯·馬力克
2010年(第63屆):《能召回前世的布米叔叔》阿彼察邦·韋拉斯哈古
2009年(第62屆):《白絲帶》麥可·哈內克
2008年(第61屆):《課室風雲》勞倫·岡泰
2007年(第60屆):《四月三周兩天》克里絲蒂安·蒙吉
2006年(第59屆):《風吹麥浪》肯·羅奇
2005年(第58屆):《孩子》讓·皮埃爾·達內、呂克·達內
2004年(第57屆):《華氏911》麥可·摩爾
2003年(第56屆):《大象》格斯·范·桑特
2002年(第55屆):《鋼琴家》羅曼·波蘭斯基
2001年(第54屆):《兒子的房間》南尼·莫萊蒂
2000年(第53屆):《黑暗中的舞者》拉斯·馮·提爾
1999年(第52屆):《美麗羅塞塔》讓·皮埃爾·達內、呂克·達內
1998年(第51屆):《永恆的一天》西奧·安哲羅普洛斯
1997年(第50屆):《櫻桃的滋味》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鰻魚》今村昌平
1996年(第49屆):《秘密與謊言》邁克·李
1995年(第48屆):《地下》埃米爾·庫斯圖里卡
1994年(第47屆):《低俗小說》昆汀·塔倫蒂諾
1993年(第46屆):《霸王別姬》陳凱歌、《鋼琴別戀》簡·坎皮恩
1992年(第45屆):《善意的背叛》比利·奧古斯特
1991年(第44屆):《巴頓·芬克》喬爾·科恩、伊桑·科恩
1990年(第43屆):《我心狂野》大衛·林奇
1989年(第42屆):《性、謊言和錄像帶》史蒂文·索德伯格
1988年(第41屆):《征服者佩爾》比利·奧古斯特
1987年(第40屆):《惡魔天空下》莫里斯·皮亞拉
1986年(第39屆):《戰火浮生》羅蘭·約菲
1985年(第38屆):《爸爸出差時》埃米爾·庫斯圖里卡
1984年(第37屆):《德克薩斯的巴黎》維姆·文德斯
1983年(第36屆):《楢山節考》今村昌平
1982年(第35屆):《失蹤》科斯塔·加夫拉斯、《自由之路》SerifGören,尤馬茲·古尼
1981年(第34屆):《鐵人》安傑依·瓦依達
1980年(第33屆):《浮生若夢》鮑勃·福斯、《影武者》黑澤明
1979年(第32屆):《鐵皮鼓》沃爾克·施隆多夫、《現代啟示錄》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1978年(第31屆):《木屐樹》埃曼諾·奧爾米
1977年(第30屆):《我父我主》保羅·塔維安尼、維克托里奧·塔維安尼
1976年(第29屆):無
1975年(第28屆):《烽火歲月志》MohammedLakhdar-Hamina
1974年(第27屆):《對話》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1973年(第26屆):《稻草人》傑瑞·沙茨伯格、《受僱者》阿蘭·布里吉斯
1972年(第25屆):《工人階級上天堂》艾利歐·培特利、《企業家之死》弗朗西斯科·羅西
1971年(第24屆):《送信人》約瑟夫·羅西
1970年(第23屆):《陸軍野戰醫院》羅伯特·奧特曼
1969年(第22屆):《如果》林賽·安德森
1968年(第21屆):無
1967年(第20屆):《放大》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
1966年(第19屆):《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克勞德·勒魯什、《紳士現形記》皮亞托·傑米
1965年(第18屆):《決竅,如何得到》理察·萊斯特
1964年(第17屆):《瑟堡的雨傘》雅克·德米
1963年(第16屆):《豹》盧奇諾·維斯康蒂
1962年(第15屆):《諾言》安塞爾莫·杜阿特
1961年(第14屆):《長別離》HenriColpi、《維莉迪安娜》路易斯·布努埃爾
1960年(第13屆):《甜蜜的生活》費德里科·費里尼
1959年(第12屆):《黑人奧菲爾》馬賽爾·加謬
1958年(第11屆):《雁南飛》米哈依爾·卡拉托佐夫
1957年(第10屆):《四海一家》威廉·惠勒
1956年(第9屆):《寂靜的世界》路易·馬勒、雅克-伊夫·古斯多
1955年(第8屆):《君子好逑》德爾伯特·曼
1954年(第7屆):《地獄門》衣笠貞之助
1953年(第6屆):《恐懼的代價》亨利-喬治·克魯佐
1952年(第5屆):《奧賽羅》奧遜·威爾斯、《兩分錢的希望》雷納托·卡斯特拉尼
1951年(第4屆):《米蘭的奇蹟》維托里奧·德·西卡、《茱莉小姐》阿爾夫·斯約堡
1949年(第3屆):《第三人》卡羅爾·里德
1947年(第2屆):無
1946年(第1屆):《相見恨晚》大衛·里恩、《伊麗斯和上尉的心》阿爾夫·斯約堡、《失去的周末》比利·懷爾德、《瑪麗婭·康德萊西婭》費南德斯·埃米里奧、《沒有翅膀的男人》FrantisekCáp、《貧民窟》ChetanAnand、《大地將變成紅色》BodilIpsen,LauLauritzen、《寶石花》AleksandrPtushko、《鐵路戰鬥隊》雷內·克萊芒、《為我譜上樂章》華特·迪士尼、《最後的機會》LeopoldLindtberg、《偉大的轉折》弗雷德里克·厄姆勒、BorisChirskov、《羅馬,不設防的城市》羅伯托·羅西里尼、《田園交響樂》讓·德拉努瓦、《法爾比克》GeorgesRouquier、《217註冊證》米哈伊爾·羅姆

最佳導演獎

2018年(第71屆):保羅·帕夫利克夫斯基《冷戰》
2017年(第70屆):索菲亞·科波拉《牡丹花下》
2016年(第69屆):奧利維耶·阿薩亞斯《私人採購員》、克里斯蒂安·蒙吉《畢業會考》
2015年(第68屆):侯孝賢《刺客聶隱娘》
2014年(第67屆):貝尼特·米勒《狐狸獵手》
2013年(第66屆):阿瑪特·艾斯卡蘭特《赫利》
2012年(第65屆):卡洛斯·雷加達斯《柳暗花明》
2011年(第64屆):尼古拉斯·溫丁·雷弗恩《亡命駕駛》
2010年(第63屆):馬修·阿馬立克《巡演》
2009年(第62屆):布里蘭特·曼多薩《基納瑞》
2008年(第61屆):努里·比格·錫蘭《三隻猴子》
2007年(第60屆):朱利安·施納貝爾《潛水鐘與蝴蝶》
2006年(第59屆):亞利桑德羅·岡薩雷斯·伊納里圖《通天塔》
2005年(第58屆):麥可·哈內克《隱藏攝像機》
2004年(第57屆):托尼·加列夫《流亡》
2003年(第56屆):格斯·范·桑特《大象》
2002年(第55屆):林權澤《醉畫仙》、保羅·托馬斯·安德森《狂野之愛》
2001年(第54屆):喬爾·科恩、伊桑·科恩《缺席的人》、大衛·林奇《穆赫蘭道》
2000年(第53屆):楊德昌《一一》
1999年(第52屆):佩德羅·阿莫多瓦《關於我母親的一切》
1998年(第51屆):約翰·保曼《將軍》
1997年(第50屆):王家衛《春光乍泄》
1996年(第49屆):喬爾·科恩、伊桑·科恩《冰血暴》
1995年(第48屆):馬修·卡索維茨《怒火青春》
1994年(第47屆):南尼·莫萊蒂《親愛的日記》
1993年(第46屆):邁克·李《赤裸裸》
1992年(第45屆):羅伯特·奧特曼《幕後玩家》
1991年(第44屆):喬爾·科恩、伊桑·科恩《巴頓·芬克》
1990年(第43屆):帕維·龍根《計程車司機布魯斯》
1989年(第42屆):埃米爾·庫斯圖里卡《流浪者之歌》
1988年(第41屆):費爾南多·索拉納斯《南方》
1987年(第40屆):維姆·文德斯《柏林蒼穹下》
1986年(第39屆):馬丁·斯科塞斯《下班後》
1985年(第38屆):安德列·泰西內《情陷夜巴黎》
1984年(第37屆):貝特朗·塔維涅《鄉村星期天》
1983年(第36屆):羅伯特·布列松《錢》、安德烈·塔科夫斯基《鄉愁》
1982年(第35屆):沃納·赫爾佐格《陸上行舟》
1981年(第34屆):無
1980年(第33屆):無
1979年(第32屆):泰倫斯·馬力克《天堂之日》
1978年(第31屆):大島渚《愛之亡靈》
1976年(第29屆):伊托·斯柯拉《驚恐、污穢、邪惡》
1975年(第28屆):米歇爾·布洛爾特《命令》、科斯塔·加夫拉斯《特別法庭》
1974年(第27屆):無
1973年(第26屆):無
1972年(第25屆):米克洛斯·楊索《紅色讚歌》
1971年(第24屆):無
1970年(第23屆):約翰·保曼《最後的萊奧》
1969年(第22屆):格勞貝爾·羅沙《職業殺手安東尼奧》、沃依采克·雅斯尼《一切善良的市民們》
1968年(第21屆):無
1967年(第20屆):費倫茨·科薩《一萬個太陽》
1966年(第19屆):謝爾蓋·尤特凱維奇《列寧在波蘭》
1965年(第18屆):利維烏·丘列伊《吊死鬼的森林》
1964年(第17屆):無
1963年(第16屆):無
1962年(第15屆):無
1961年(第14屆):優麗亞·索琳茲娃《烽火連天》
1960年(第13屆):無
1959年(第12屆):弗朗索瓦·特呂弗《四百擊》
1958年(第11屆):英格瑪·伯格曼《生命的邊緣》
1957年(第10屆):羅伯特·布列松《死囚越獄》
1956年(第9屆):謝爾蓋·尤特凱維奇《奧塞羅》
1955年(第8屆):謝爾蓋·瓦西里耶夫《GeroitenaShipka》、朱爾斯·達辛《男人的爭鬥》
1954年(第7屆):無
1953年(第6屆):無
1952年(第5屆):克里斯蒂安·雅克《勇士的奇遇》
1951年(第4屆):路易斯·布努埃爾《被遺忘的人》
1949年(第3屆):雷內·克萊芒《馬拉帕加之牆》
1947年(第2屆):無
1946年(第1屆):雷內·克萊芒《鐵路戰鬥隊》

最佳男演員獎

2018年(第71屆):馬爾切洛·豐特《犬舍驚魂》
2017年(第70屆):傑昆·菲尼克斯《你從未在此》
2016年(第69屆):沙哈布·侯賽尼《推銷員》
2015年(第68屆):文森特·林頓《市場法律》
2014年(第67屆):蒂莫西·斯波《透納先生》
2013年(第66屆):布魯斯·鄧恩《內布拉斯加》
2012年(第65屆):麥斯·米科爾森《狩獵》
2011年(第64屆):讓·杜雅爾丹《藝術家》
2010年(第63屆):埃里奧·傑曼諾《我們的生活》、哈維爾·巴登《美錯》
2009年(第62屆):克里斯多福·瓦爾茲《無恥混蛋》
2008年(第61屆):本尼西奧·德爾·托羅《切·格瓦拉》
2007年(第60屆):朱利安·蕭貝爾《潛水鐘和蝴蝶》
2006年(第59屆):塞米·鮑亞吉拉、伯納德·布蘭卡恩、羅什迪·澤姆、賈梅爾·杜布茲、薩米·納塞利《光榮歲月》
2005年(第58屆):湯米·李·瓊斯《艾斯卡達的三次葬禮》
2004年(第57屆):柳樂優彌《無人知曉》
2003年(第56屆):伊敏·托普拉克、穆扎菲·奧德梅爾《遠方》
2002年(第55屆):奧利弗·古爾邁《兒子》
2001年(第54屆):伯努瓦·馬吉梅《鋼琴教師
2000年(第53屆):梁朝偉《花樣年華》
1999年(第52屆):埃馬紐埃爾·肖特《人,性本色》
1998年(第51屆):彼得·穆蘭《我的名字是喬》
1997年(第50屆):西恩·潘《她是如此可愛》
1996年(第49屆):帕斯卡·杜奎奈、丹尼爾·奧圖《第八日》
1995年(第48屆):喬納森·普雷斯《卡林頓》
1994年(第47屆):葛優《活著》
1993年(第46屆):大衛·休里斯《赤裸裸》
1992年(第45屆):蒂姆·羅賓斯《幕後玩家》
1991年(第44屆):約翰·特托羅《巴頓·芬克》
1990年(第43屆):傑拉爾·德帕迪約《大鼻子情聖》
1989年(第42屆):詹姆斯·斯派德《性、謊言和錄像帶》
1988年(第41屆):福里斯特·惠特克《菜鳥帕克》
1987年(第40屆):馬塞洛·馬斯楚安尼《黑眼睛》
1986年(第39屆):米歇爾·布朗《晚禮服》、鮑勃·霍斯金斯《蒙娜麗莎》
1985年(第38屆):威廉·赫特《蜘蛛女之吻》
1984年(第37屆):阿爾弗雷多·蘭達、FernandoRabal《聖嬰》
1983年(第36屆):吉昂·馬利亞·沃隆特《馬里奧·里奇之死》
1982年(第35屆):傑克·萊蒙《失蹤》
1981年(第34屆):烏戈·托格內吉《一個可笑人物的悲劇》
1980年(第33屆):米歇爾·皮寇利《虛無縹緲》
1979年(第32屆):傑克·萊蒙《中國綜合症》
1978年(第31屆):強·沃特《榮歸》
1977年(第30屆):費爾南多·雷依《埃莉莎,我的愛》
1976年(第29屆):何塞·路易斯·戈麥茲《巴斯瓜爾厄一家》
1975年(第28屆):維托里奧·加斯曼《女人香》
1974年(第27屆):傑克·尼科爾森《最後的細節》、查爾斯·博耶《史塔維斯基》
1973年(第26屆):吉安卡羅·吉安尼尼《愛與無政府》
1972年(第25屆):讓·雅南《我們不願互訴衷曲》
1971年(第24屆):里卡多·庫喬拉《薩可與方齊迪》
1970年(第23屆):馬塞洛·馬斯楚安尼《妒忌夢》
1969年(第22屆):讓-路易斯·特林提格南特《焦點新聞》
1967年(第20屆):奧戴德·科特勒《一個男孩的三天》
1966年(第19屆):帕爾·奧斯卡森《飢餓》
1965年(第18屆):特倫斯·斯坦普《收藏家》
1964年(第17屆):安塔爾·帕傑爾《雲雀》、薩羅·烏爾濟《被誘惑被遺棄的女人》
1963年(第16屆):理察·哈里斯《超級的男性》
1962年(第15屆):拉爾夫·理察森、傑森·羅巴茲、迪恩·斯托克維爾《長日入夜行》、穆雷·梅爾文《甜言蜜語》
1961年(第14屆):安東尼·博金斯《何日君再來》
1959年(第12屆):布拉福德·迪爾曼、迪恩·斯托克維爾、奧遜·威爾斯《強制》
1958年(第11屆):保羅·紐曼《漫長的炎夏》
1957年(第10屆):約翰·奇茲米勒《和平谷》
1955年(第8屆):斯賓塞·屈塞《黑岩喋血記》、尼古拉·格里岑科、鮑里斯·比秋科夫、帕維爾·卡道奇尼科夫、尼古拉·謝爾蓋耶夫、鮑里斯·科科夫金、鮑里斯·安德列耶夫、謝爾蓋·盧克亞諾夫、阿勒克塞·巴塔洛夫、瓦吉姆·梅德維傑夫、謝爾蓋·庫里洛夫《大家族》
1952年(第5屆):馬龍·白蘭度《薩巴達萬歲》
1951年(第4屆):麥可·雷德格瑞夫《白朗寧版本》
1949年(第3屆):愛德華·羅賓遜《陌生人之屋》
1946年(第1屆):雷·米蘭德《失去的周末》

最佳女演員獎

2018年(第71屆):薩瑪爾·葉斯利亞莫娃《小傢伙》
2017年(第70屆):黛安·克魯格《憑空而來》
2016年(第69屆):傑克琳·喬斯《羅莎媽媽》
2015年(第68屆):魯妮·瑪拉《卡蘿爾》、艾瑪紐爾·貝克特《我的國王》
2014年(第67屆):朱麗安·摩爾《星圖》
2013年(第66屆):貝熱尼絲·貝喬《過往》
2012年(第65屆):克里斯蒂娜·弗盧圖爾、考斯米娜·斯特拉坦《越過群山》
2011年(第64屆):克爾斯滕·鄧斯特《憂鬱症》
2010年(第63屆):朱麗葉·比諾什《合法副本》
2009年(第62屆):夏洛特·甘斯布《反基督者》
2008年(第61屆):溫妮塞斯·德·奧利維拉《越線》
2007年(第60屆):全度妍《密陽》
2006年(第59屆):布蘭卡·波蒂洛、尤漢娜·柯博、達茲·萊姆波瑞娃、佩內洛普·克魯茲、卡門·毛拉、蘿拉·杜納絲《回歸》
2005年(第58屆):漢娜·拉斯洛《自由地帶》
2004年(第57屆):張曼玉《清潔》
2003年(第56屆):瑪麗-喬西·克羅茲《野蠻的入侵》
2002年(第55屆):卡蒂·奧廷寧《沒有過去的男人》
2001年(第54屆):伊莎貝爾·於佩爾《鋼琴教師》
2000年(第53屆):比約克《黑暗中的舞者》
1999年(第52屆):艾米莉·德奎恩《美麗羅塞塔》、賽芙琳·卡尼爾《人,性本色》
1998年(第51屆):娜塔莎·雷尼埃、艾洛迪·布歇《兩極天使》
1997年(第50屆):凱西·伯克《切勿吞食》
1996年(第49屆):布蘭達·布萊斯《秘密與謊言》
1995年(第48屆):海倫·米倫《瘋狂的喬治王》
1994年(第47屆):維爾娜·麗絲《瑪戈皇后》
1993年(第46屆):霍利·亨特《鋼琴別戀》
1992年(第45屆):佩尼拉·奧蓋斯特《善意的背叛》
1991年(第44屆):伊蓮娜·雅各布《兩生花》
1990年(第43屆):克里斯提娜·楊達《審訊》
1989年(第42屆):梅麗爾·斯特里普《黑暗中的吶喊》
1988年(第41屆):琳達·姆夫西、喬迪·梅、芭芭拉·赫希《隔離的世界》
1987年(第40屆):芭芭拉·赫希《羞怯的人》
1986年(第39屆):費爾南達·托里斯《永遠或永不愛我》、芭芭拉·蘇科瓦《羅莎·盧森堡》
1985年(第38屆):雪兒《面具》、諾瑪·阿萊昂德羅《官方說法》
1984年(第37屆):海倫·米倫《卡爾》
1983年(第36屆):漢娜·許古拉《皮耶拉的故事》
1982年(第35屆):亞德維加·揚科夫斯卡-切斯拉克《另一個天堂》
1981年(第34屆):伊莎貝爾·阿佳妮《四重奏》《迷戀》
1980年(第33屆):阿努克·艾梅《虛無縹緲》
1979年(第32屆):莎莉·菲爾德《諾瑪蕾》
1978年(第31屆):吉爾·克雷伯格《不結婚的女人》、伊莎貝爾·於佩爾《維奧萊特·諾齊埃爾》
1977年(第30屆):莫妮克·梅居爾《攝影師馬丁》、謝莉·杜瓦爾《三女性》
1976年(第29屆):瑪麗·托洛斯克《德里夫人您在哪裡?》、多米尼克·桑達《遺產》
1975年(第28屆):瓦萊麗·佩萊恩《列尼傳》
1974年(第27屆):瑪麗-若斯·納特《舞會的小提琴》
1973年(第26屆):喬安娜·伍德沃德《雛鳳吟》
1972年(第25屆):蘇珊娜·約克《幻象》
1971年(第24屆):吉蒂·溫《毒海鴛鴦》
1970年(第23屆):奧塔維亞·皮科洛《麥泰洛》
1969年(第22屆):瓦妮莎·雷德格瑞夫《絕代美人》
1967年(第20屆):比亞·戴格瑪克《鴛鴦戀》
1966年(第19屆):瓦妮莎·雷德格瑞夫《摩根》
1965年(第18屆):薩曼莎·艾加《收藏家》
1964年(第17屆):安妮·班克羅夫特《太太的苦悶》、芭芭拉·蓓麗《天倫淚》
1963年(第16屆):瑪麗那·維拉迪《女王蜂》
1962年(第15屆):凱薩琳·赫本《長日入夜行》、麗塔·塔欣厄姆《甜言蜜語》
1961年(第14屆):索菲婭·羅蘭《烽火母女淚》
1960年(第13屆):瑪麗娜·墨蔻莉《痴漢艷娃》、讓娜·莫羅《如歌的行板》
1959年(第12屆):西蒙·西涅萊《金屋淚》
1958年(第11屆):芭布洛·約爾特·阿夫·奧納斯、英格里德·圖林、畢比·安德森、伊娃。達爾貝克《生命的邊緣》
1957年(第10屆):茱莉艾塔·瑪西娜《卡比里亞之夜》
1956年(第9屆):蘇珊·海沃德《傷心淚盡話當年》
1955年(第8屆):葉卡捷琳娜·薩維諾娃、伊婭·阿列比娜、拉瑞莎·科倫伯格、葉琳娜·杜布朗拉沃娃、薇拉·庫茲涅佐娃、克拉拉·盧奇科《大家族》
1952年(第5屆):李·格蘭特《偵探的故事》
1951年(第4屆):貝蒂·戴維斯《彗星美人》
1949年(第3屆):伊莎·米蘭達《馬拉帕加之牆》
1946年(第1屆):米歇爾·摩根《田園交響樂》

活動設定

單元設定

電影節的活動分為六個單元:“正式競賽”、“導演雙周”、“一種特別關注”、“影評人周”、“法國電影新貌”、“會外市場展”。有兩組評審委員分別評審長片和短片,“正式競賽”的部分由各國電影文化界人士組成,其人選都是頗有聲望的導演、演員、編劇、影評人、配樂作曲家等,而其中一名擔任主席。非競賽部分以提拔新人為主,其中”導演雙周”及“一種特別關注”發掘了不少頗具潛力或業有成就的導演。
主競賽單元:主競賽單元是坎城電影節主要的環節,也就是決定金棕櫚大獎歸屬的頒獎單元,金棕櫚獎前身為“金鴨獎”。“金棕櫚獎”乃是坎城電影節的最高大獎,相當於奧斯卡方面的“最佳影片”,因其獎盃為金制棕櫚枝,故稱“金棕櫚”——這是由於坎城這座法國南部的濱海城市,在金銀兩色的沙灘上到處種植著高大挺拔的棕櫚樹。從1946年第一屆坎城國際電影節開始設定。
導演雙周:坎城電影節“導演雙周”單元被稱為導演專業單元,1968年由法國新浪潮電影主將特呂弗在坎城創辦,以抵制當時正日趨商業化的坎城國際電影節。1969年革新過後的坎城電影節接納了“導演雙周”,由法國導演協會主辦,成為該電影節最純粹、最具創新及探索精神的一個單元。2002年伍仕賢導演的電影短片《車四十四》成了入選坎城電影節“導演雙周”單元的首部華語短片。
一種關註:“一種關注”單元誕生於1972年,與主競賽單元大師雲集不同,這個單元旨在介紹國際新晉影人帶來的“原創性和不同”的作品。
影評人周:“影評人周”誕生於1962年,是坎城電影節引入“法國全國評論家協會”的力量後創立的第一個次生單元,被稱為坎城電影節的“大女兒”,到今年剛好是五十大壽。“影評人周”單元設有單獨獎項,參加該單元展映和競賽的影片必須是導演執導的首部或第二部長片或短片,有些類似與其他電影節設立的“處女作獎”。
短片單元/電影基石:坎城“短片單元”是坎城官方正式競賽單元之一,“電影基石”則是1998年由主席吉爾·雅各布創立的學生作品單元,只是它們“共用”同一批人組成的評審團。
正式單元:
正式競賽長片【主競賽單元】(Longsmétragesencompétition)
正式觀摩長片【非競賽展映單元】(非競賽,Longsmétrageshorscompétition)
一種特別關注單元(Uncertainregard),1978年成立
正式競賽短片(Courtsmétragesencompétition)
電影基金會(Cinéfondation),1998年成立
短片角落(ShortFilmCorner),2004年成立
平行單元
國際影評人周單元(LaSemainedelacritique),1962年成立
導演雙周單元(LaQuinzainedesréalisateurs),1969年成立
坎城中國電影榮譽大獎,2018年成立

獎項設定

官方競賽單元獎項
1、金棕櫚獎(GoldenPalm)
“金棕櫚獎”前身為“電影節大獎”(GrandPrixduFestivalInternationalduFilm),乃是針對參加“主競賽單元”的20餘部影片評選出的坎城電影節最高獎。
亞洲首部獲得金棕櫚作品是1953年日本導演衣笠貞之助前輩的《地獄門》,華語電影唯一一部榮膺金棕櫚獎的影片為陳凱歌的《霸王別姬》(1993年,與澳大利亞女導演簡·坎皮爾執導的《鋼琴課》並列)。
2、評審會大獎/評審團大獎(GrandPrix)
僅次於“金棕櫚”的電影節第二高獎,相當於主競賽單元影片的“第二名”。與1967年設立,在此之前“評審團特別獎”(SpecialJuryPrize)是電影界的第二高獎。曾用名“評審團特別大獎”、“評審團大獎”。
3、評審會獎/評審團獎(PrixduJury)
不同於上述獎項,評審會獎(評審會特別獎)屬於非常設獎項,地位類似“xx榜中榜”的傳媒推薦獎,頒獎原因往往是個別評審因偏愛而為其爭取的特殊表彰。
4、最佳導演、影帝、影后、編劇獎
與奧斯卡獎的設定區別在於:
第一、坎城的演員獎,無主角、配角之分;
第二、坎城的編劇獎,無原創、改編劇本之分。
5、短片金棕櫚獎(ShortFilmPalmed'Or)
由“電影基石”單元評審團針對入圍“短片單元”的數十部作品評出,這些作品的長度通常都在20分鐘以下。
其他單元獎項
1、一種關注大獎(PrixUnCertainRegard)
“一種關注”單元誕生於1972年,與主競賽單元大師雲集不同,這個單元旨在介紹國際新晉影人帶來的“原創性和不同”的作品。該單元的最高獎“一種關注大獎”設立於1998年,而自2005年起,法國的“安盟-甘”集團(Groupama-Gan)每年向這一獎項的獲獎者提供3萬歐元的獎金。
2、電影基石獎(Cinéfondationprizes)
坎城“短片單元”是坎城官方正式競賽單元之一,“電影基石”則是1998年由主席吉爾·雅各布創立的學生作品單元,只是它們“共用”同一批人組成的評審團。每年從來自世界各地電影高校的報名的兩千多部短片和眾片中挑選出參賽作品,旨在發現和提攜新的血液。評審團將評出“電影基石”單元的一二三等獎,而獲獎者幾乎都能保證其之後的第一部故事長片能夠參展坎城電影節。
3、金攝影機獎(Camérad'Or)
“金攝影機獎”是針對於坎城的所有單元包括“主競賽”、“影評人周”、“導演雙周”和“一種關注”單元展出的長片處女作進行評選的獎項,意味著它其實是坎城的“最佳處女作獎”。
4、影評人協會獎,又稱“費比西獎”(FIPRESCIPrizes)
“費比西獎”不屬於坎城電影節官方頒出的獎項,而是由“國際影評人協會”(FédérationInternationaledelaPresseCinématographique)主辦。該機構1930年在比利時布魯塞爾創立,比坎城的歷史還要悠久,目前擁有世界上50多個國家地區的成員。不僅是坎城,多倫多、威尼斯和華沙國際電影節上也都常設有“費比西獎”,用來獎勵協會眼中最具有進取心的電影作品。
5、國際影評人周獎(InternationalCritics'WeekPrizes)
“影評人周”誕生於1962年,是坎城電影節引入“法國全國評論家協會”的力量後創立的第一個次生單元,被稱為坎城電影節的“大女兒”,到今年剛好是五十大壽。該單元主要展出尚不為人所熟知的世界各地新人導演的第一或者第二部作品,過去的五十年中,從肯·洛奇到阿莫多瓦、弗朗索瓦·歐容、吉爾莫·德爾·托羅、弗朗索瓦·歐容、安德里亞·阿諾德等人,他們都是從這裡開始為世界所認識的。
每年,被邀請參加“影評人周”的資深媒體人、影評人在看完影片後打分,最終通過得分高地決出“大獎”(GrandPrix)獲得者。此外,該單元還設有最佳劇本(SACD)和發行支持(ACID)獎。“影評人周”為期10天,比主競賽單元提前一天結束,因為也是坎城最早揭曉的獎項。
6、天主教人道獎(PrizeoftheEcumenicalJury)
從名稱就可以看出,該獎項的特別之處,通常由6名信奉天主教的電影人、媒體人組成的評審團選出,頒發給那些“通過關注人類自身的苦難、失敗以及希望來揭示人性神秘的深度同時又擁有藝術價值”的作品。除了坎城之外,像德國的柏林電影節、瑞士洛迦洛、加拿大蒙特婁以及捷克的卡羅維發利等電影節也會每年頒發這一獎項。自1978年設立以來,“天主教人道獎”的得獎影片大多來自歐洲國家。
7、同志棕櫚大獎,又稱“酷兒金棕櫚”(QueerPalm)
與柏林的“泰迪熊”(TeddyBear),威尼斯的“同志獅”(QueerLion)相類似,坎城電影節自2010年起也有了自己專門LGBT同志電影獎項,而它的首屆獲獎者是由格雷格·阿拉基執導的美國電影《大爆炸》(Kaboom)。該獎項針對電影節期間所有單元展出的同性戀、雙性戀和變性人相關主題的影片,由獨立的評審團進行評選。
8、金眼睛獎,即最佳紀錄片獎。
9、金馬車獎
“金馬車獎”是“導演雙周”於2002年創設的終身成就獎,由法國導演協會評選,目的是表彰“純粹的電影天才”,獎項名字來源於法國電影宗師讓·雷諾瓦的傑作《金馬車》。

獲獎次數

金棕櫚獎獲獎次數
美國 18次
義大利 12次
法國 9次
英國 8次
日本 5次
丹麥 4次
比利時、前蘇聯、瑞典、聯邦德國、塞爾維亞和黑山 2次
阿爾及利亞、巴西、中國、捷克斯洛伐克、希臘、印度、伊朗、墨西哥、紐西蘭、波蘭、西班牙、瑞士、土耳其 1次

華語電影

至今唯一獲金棕櫚獎的華語電影《霸王別姬》至今唯一獲金棕櫚獎的華語電影《霸王別姬》
1959年,台灣話劇界元老田琛的《盪發與聖女》成為第一部正式參加坎城金棕櫚獎角逐的中國影片。
李翰祥(台灣導演):1960《倩女幽魂》、1962《楊貴妃》、1963《武則天》入圍”金棕櫚獎“。《楊貴妃》因富麗堂皇的宮廷布景和服飾奪得最佳內景攝影色彩獎,成為第一部在坎城獲獎的華語電影。
1964年,唐澄的水墨動畫《小蝌蚪找媽媽》獲得第17屆坎城電影節榮譽獎。
1975年,胡金銓《俠女》奪得僅次於金棕櫚獎和評審團大獎的最高綜合技術獎,將中國武俠電影推向了世界。
1983年岑范《阿q正傳》成為首部入圍坎城主競賽單元的大陸影片。
1990年,張藝謀《菊豆》獲得首屆路易斯—布努埃爾獎。
1993年,陳凱歌《霸王別姬》獲“金棕櫚”大獎,侯孝賢《戲夢人生》獲評審團獎。
1994年《活著》獲評審會大獎1994年《活著》獲評審會大獎
1994年,張藝謀《活著》獲得評審團大獎,葛優獲最佳男主角(首位華人坎城影帝)。
1995年,張藝謀《搖啊搖,搖到外婆橋》獲第48屆坎城最高技術大獎。
1997年,王家衛《春光乍洩》入圍主競賽單元,奪得最佳導演獎(王家衛成為首位獲得坎城最佳導演的華人導演)。
1999年,陳凱歌《荊軻刺秦王》獲得坎城最高技術大獎。
2000年,王家衛《花樣年華》獲得坎城最佳藝術成就獎(杜可風、李屏賓、張叔平),梁朝偉榮膺坎城影帝,姜文的《鬼子來了》獲評審團大獎,楊德昌的《一一》獲最佳導演獎。
2001年,侯孝賢《薔薇的名字》、蔡明亮《你那邊幾點》獲坎城技術大獎。
2002年,伍仕賢的電影短片《車四十四》成為首部入選坎城電影節“導演雙周”單元的華語短片,廖琴《哭泣女人》獲“一種特別關注”特別提名獎。
2004年張曼玉獲坎城影后2004年張曼玉獲坎城影后
2004年,張曼玉憑藉法國電影《清潔》斬獲坎城最佳女主角桂冠(首位華人坎城影后,首位亞洲坎城影后)。
2005年,鞏俐獲得“坎城特別大獎”。
2005年,王小帥《青紅》獲得評審團獎。
2006年,王家衛成為第一個擔任坎城評審團主席的華人。王超《江城夏日》獲“一種特別關注”單元大獎。
2007年,王家衛的英語新片《藍莓之夜》入圍“金棕櫚獎”主競賽單元,同時成為開幕影片,這也是坎城電影節六十年來第一次以華人導演的電影作為開幕影片。
2009年,《春風沉醉的晚上》梅峰獲最佳編劇獎(繼王小帥《左右》柏林獲獎後中國編劇第二次在國際A類電影節獲得編劇獎)
2010年,王小帥《日照重慶》入圍“金棕櫚獎”主競賽單元。
2013年,賈樟柯的《天注定》獲得最佳編劇獎。
2015年,坎城電影節"導演雙周"單元宣布,“金馬車獎”授予中國導演賈樟柯(第一位華人導演獲該獎);台灣導演侯孝賢執導的《刺客聶隱娘》奪得最佳導演。
2017年,邱陽的短片《小城二月》獲得中國首座短片“金棕櫚”獎。
2018年,中國導演魏書鈞短片《延邊少年》獲評審團特別提及獎。
華語電影歷屆主競賽單元獲獎情況
1962年(第15屆) 最佳內景攝影色彩獎:《楊貴妃》李翰祥
1975年(第28屆) 技術大獎:《俠女》胡金銓
1990年(第43屆) 路易斯-布努埃爾獎:《菊豆》張藝謀
1993年(第46屆) 金棕櫚獎:《霸王別姬》陳凱歌 評審團獎:《戲夢人生》侯孝賢
1994年(第47屆) 評審會大獎:《活著》張藝謀 最佳男演員獎:《活著》葛優
1995年(第48屆) 技術大獎:《搖啊搖,搖到外婆橋》張藝謀
1997年(第50屆) 最佳導演獎:《春光乍泄》王家衛
1999年(第52屆) 技術大獎:《荊軻刺秦王》屠居華
2000年(第53屆) 評審會大獎:《鬼子來了》姜文 最佳男演員獎:《花樣年華》梁朝偉 最佳導演獎:《一一》楊德昌 最佳藝術成就獎:《花樣年華》杜可風、李屏賓、張叔平
2001年(第54屆) 技術大獎:《千禧曼波之薔薇的名字》侯孝賢、《你那邊幾點》蔡明亮
2004年(第57屆) 最佳女演員獎:《清潔》張曼玉
2005年(第58屆) 坎城特別大獎:鞏俐 評審團獎:《青紅》王小帥
2009年(第62屆) 最佳編劇獎:《春風沉醉的夜晚》梅峰
2013年(第66屆) 最佳劇本獎:《天注定》賈樟柯
2015年(第68屆) 金馬車獎:賈樟柯 最佳導演獎:《刺客聶隱娘》侯孝賢
華語電影主要獎項獲獎情況
金棕櫚獎 1993年(第46屆):《霸王別姬》陳凱歌
最佳男演員獎 1994年(第47屆):《活著》葛優 2000年(第53屆):《花樣年華》梁朝偉
最佳女演員獎 2004年(第57屆):《清潔》張曼玉
最佳導演獎 1997年(第50屆):《春光乍泄》王家衛 2000年(第53屆):《一一》楊德昌 2015年(第68屆):《刺客聶隱娘》侯孝賢

中日韓入圍

中日韓三國曆年入圍“主競賽單元”影片
中國
1959:盪發與聖女 1960:倩女幽魂 1962:楊貴妃 1963:武則天 1975:俠女 1982:阿Q正傳 1988:孩子王 1990:菊豆 1991:邊走邊唱 1993:霸王別姬、戲夢人生 1994:活著、獨立時代 1995:搖啊搖,搖到外婆橋、好男好女 1996:風月、南國再見,南國 1997:春光乍泄 1998:海上花、洞 1999:荊軻刺秦王、天上人間 2000:鬼子來了、一一、花樣年華 2001:千禧曼波、你那邊幾點 2002:任逍遙 2003:紫蝴蝶 2004:2046 2005:青紅、最好的時光、黑社會 2006:頤和園 2008:二十四城記 2009:春風沉醉的夜晚、復仇 2010:日照重慶 2013:天注定 2015:山河故人、刺客聶隱娘 2018:江湖兒女
日本
1952:暴風中的男人、源氏物語、波 1953:核子彈下的孤兒、大佛開眼 1954:地獄門、濁流 1955:近松物語、千姬 1956:活人的記錄、幻之馬 1957:米、Shiroi sanmyaku 1958:雪國 1959:白鷺 1960:鍵 1961:弟弟 1962:化鐵爐的街 1963:切腹 1964:砂之女、一個人的太平洋 1965:怪談 1968:黑貓 1969:日本之青春 1971:暗之中的魑魅魍魎 1972:沉默 1974:卑彌呼 1975:死者田園祭 1978:愛之亡靈 1980:影子武士 1983:楢山節考、戰場上快樂的聖誕節 1985:三島由紀夫傳、再見箱舟 1986:馬克斯,我的愛 1987:女銜、親鷥白道 1988:暴風山岡 1989:黑雨 1990:死之棘 1993:奏鳴曲 1995:寫樂的感官世界 1997:鰻魚 1999:菊次郎的夏天 2000:御法度、人造天堂 2001:距離、月之沙漠、赤橋下的暖流 2003:沙羅雙樹、光明的未來 2004:無人知曉、攻殼機動隊Ⅱ 2005:痛擊 2007:殯之森 2010:極惡非道 2011:朱月之花、一命 2012:如沐愛河 2013:如父如子、稻草之盾 2015:海街日記 2017:光 2018:夜以繼日、小偷家族
韓國
2000:春香傳 2002:醉畫仙 2004:老男孩、女人是男人的未來 2005:劇場前 2007:密陽、呼吸 2009:蝙蝠 2010:詩、下女 2012:在異國、金錢之味 2016:小姐 2017:那之後、玉子 2018:燃燒

華影獎情

中國電影市場的發展僅次於美國位居全球第二,影片的質量卻並沒有同步前進。國際三大電影節上的主競賽和重要競賽單元,中國導演的身影越來越少,2016年在坎城則徹底消失。坎城選片負責人蒂耶里·弗雷茂證實2016年報名的中國影片數量不在少數,可惜入圍名額有限。他表示可以直接反映坎城電影節和中國關係密切的參數——坎城市場的中國公司註冊人數,以及電影創作者、電影報導記者的人數不斷增加,則從另一側面表明了坎城和中國越來越緊密的聯繫。

歷屆之最

歷屆坎城國際電影節獲獎之最
第一位獲得金棕櫚獎的女導演
簡·坎皮恩 紐西蘭籍女導演於1993年第46屆憑藉《鋼琴課》將金棕櫚大獎收入囊中,此外還於1986年憑《果皮》獲得第39屆短片金棕櫚獎,成為唯一一名同時獲得金棕櫚大獎與短片金棕櫚獎的導演。
獲得最佳導演獎的女導演
優麗亞·索琳茲娃 1961年第14屆憑《烽火連天》獲得最佳導演獎。
索菲亞·科波拉 2017年第70屆憑《牡丹花下》獲得最佳導演獎。
第一位也是目前唯一一位獲得金棕櫚獎的中國導演
陳凱歌 中國導演陳凱歌於1993年第46屆憑《霸王別姬》獲得最佳影片金棕櫚獎,也是截止目前唯一一位獲得過金棕櫚獎的中國導演(包括華語影人),與之同時獲得金棕櫚獎的是紐西蘭籍女導演簡·坎皮恩執導的《鋼琴課》,這也是坎城歷史上罕見的“雙黃蛋”。
獲獎最多的導演(3次最佳導演獎、1次金棕櫚獎、1次評審團大獎)
科恩兄弟 喬爾·科恩與其弟伊桑·科恩先後於1991年第44屆《巴頓·芬克》、1996年第49屆《冰血暴》、2001年第54屆《缺席的人》三度獲得最佳導演獎,此外還於1991年第44屆《巴頓·芬克》獲得金棕櫚獎、於2013年第66屆《醉鄉民謠》獲得評審團大獎。[22]
獲得兩次金棕櫚獎的導演(雙金棕櫚俱樂部)
阿爾夫·斯約堡 先後於1946年第1屆《伊麗斯和上尉的心》、1951年第4屆《朱麗小姐》兩度獲得電影節大獎(金棕櫚前身)。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先後於1972年第25屆《對話》、1979年第32屆《現代啟示錄》兩度獲得金棕櫚獎。
今村昌平 先後於1983年第36屆《禉山節考》、1997年第50屆《鰻魚》兩度獲得金棕櫚獎。
埃米爾·庫斯圖里察 先後於1985年第38屆《爸爸出差去了》、1995年第48屆《地下國度》兩度獲得金棕櫚獎,此外還於1989第42屆憑《流浪者之歌》獲得最佳導演獎。
比爾·奧古斯特 先後於1988年第41屆《征服者佩爾》、1992年第45屆《情天未老》兩度獲得金棕櫚獎。
達內兄弟 讓·皮埃爾·達內與呂克·達內先後於1999年第52屆《美麗羅塞塔》、2005年第58屆《孩子》兩度獲得金棕櫚獎。此外還於2008年第61屆《羅爾娜的沉默》獲得最佳編劇獎、2011年第64屆《腳踏車少年》評審團大獎。
麥可·哈內克 先後於2009年第62屆《白絲帶》、2012年第65屆《愛》兩度獲得金棕櫚獎,此外還於2005年第58屆憑《隱藏攝像機》獲得最佳導演獎,之前還於2001年第54屆憑《鋼琴教師》獲得評審團獎。
肯·洛奇 先後於2006年第59屆《風吹麥浪》、2016年第69屆《我是布萊克》兩度獲得金棕櫚獎,此外還於1990年第43屆《神秘的備忘錄》、1993年第46屆《石雨》、2012年第65屆《天使的一份》三度獲得評審團獎。
擔任過坎城國際電影節評審團主席的女演員(10位)
奧莉薇·黛·哈佛蘭(1965年第18屆)、索菲亞·羅蘭(1966年第19屆)、米歇爾·摩根(1971年第24屆)、英格麗·褒曼(1973年第26屆)、讓娜·莫羅(1975年第28屆&1995年第48屆)、弗朗索瓦絲·薩岡(1979年第32屆)、伊莎貝爾·阿佳妮(1997年第50屆)、麗芙·烏曼(2001年第54屆)、伊莎貝爾·於佩爾(2009年第62屆)、簡·坎皮恩(2014年第67屆)[26]、凱特·布蘭切特(2018年第71屆)
兩次獲得最佳女主角的女演員
瓦妮莎·雷德格瑞夫 先後於1966年第19屆憑《摩根》、1969年第22屆《絕代美人》兩度獲得最佳女主角獎。
海倫·米倫 先後於1984年第37屆憑《卡爾》、1995年第48屆憑《喬治王的瘋狂》兩度獲得最佳女主角獎。
伊莎貝爾·於佩爾 先後於1978年第31屆憑《維奧萊特·諾齊埃爾》、2001年第54屆《鋼琴教師》兩度獲得最佳女主角獎。
芭芭拉·赫希 先後於1987年第40屆憑《羞怯的人》、1988年第41屆憑《分離的世界》(也稱《隔離的世界》)兩度獲得最佳女主角獎,也是唯一一位蟬聯影后的女演員,不過第二次獲獎時是與同片的其他兩位女演員喬迪·梅與琳達·姆夫西。
兩次獲得最佳男主角的男演員
傑克·萊蒙 先後於1979年第32屆憑《中國綜合症》、1982年第35屆憑《大失蹤》兩度獲得最佳男主角獎。
馬塞洛·馬斯楚安尼 先後於1970年第23屆憑《匹薩一角》、1987年第40屆《黑眼睛》兩度獲得最佳男主角獎。
最年輕的影帝/影后
柳樂優彌 2004年第57屆年僅14歲的日本演員柳樂優彌憑《無人知曉》擊敗中國男演員梁朝偉獲得最佳男演員獎,成為坎城影史上最年輕的影帝。
喬迪·梅 1988年第41屆年僅13歲的英國演員喬迪·梅憑藉《分離的世界》與同片的另兩位女演員芭芭拉·赫希、琳達·姆夫西一起獲得最佳女演員獎,成為坎城影史上最年輕的影后。
唯一榮獲金棕櫚獎的紀錄片
《華氏911》 麥可·摩爾的《華氏911》於2004年第57屆獲得金棕櫚獎,從而成為歷屆上唯一一部榮獲金棕櫚獎的紀錄片。
首位獲得金馬車獎的華人導演
賈樟柯 2015年5月14日晚舉行的2015年坎城導演雙周開幕式上,中國導演賈樟柯被授予“金馬車”獎,成為獲得這一榮譽的首位華人導演。“金馬車獎”是坎城導演雙周2002年設立的終身成就獎,由法國電影導演協會負責評選,目的是表彰“純粹的電影天才”,獎項的名稱源自法國電影宗師讓·雷諾瓦作品《金馬車》。此前,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大衛·柯南伯格、吉姆·賈木許等知名導演曾獲得這一殊榮。
首位獲得榮譽金棕櫚獎的女性影人
阿涅斯·瓦爾達 2015年在第68屆坎城電影節閉幕典禮上,將頒發榮譽金棕櫚獎給阿涅斯·瓦爾達。僅伍迪·艾倫於2002年、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於2009,以及貝納多·貝托魯奇於2011年領到這份坎城電影節董事會頒發的至高獎項,頒發給作品享譽全球,卻從未獲得金棕櫚獎的導演。阿涅斯·瓦爾達是首位領到該獎座的女性導演:她以傳奇性的幽默感發表感言:“我的電影從來沒像他們的賣座!”

華人評審

主競賽單元
評審團主席 2006年(第59屆): 王家衛
評審團成員 1997年(第50屆): 鞏俐 1998年(第51屆): 陳凱歌 2001年(第54屆):楊德昌 2002年(第55屆):楊紫瓊 2003年(第56屆): 姜文 2004年(第57屆):徐克 2005年(第58屆):吳宇森 2006年(第59屆):章子怡 2007年(第60屆): 張曼玉 2009年(第62屆): 舒淇 2011年(第64屆):杜琪峯、施南生 2013年(第66屆): 李安 2014年(第67屆):賈樟柯 2017年(第70屆): 范冰冰 2018年(第71屆): 張震
一種關注單元
評審團成員 2013年(第66屆):章子怡
短片單元
評審團主席 2005年(第58屆):楊德昌 2007年(第60屆):賈樟柯 2008年(第61屆):侯孝賢
評審團成員 2009年(第62屆):章子怡
電影基石單元
評審團主席 2007年(第60屆):賈樟柯 2008年(第61屆):侯孝賢
評審團成員 2009年(第62屆):章子怡

獎座

金棕櫚獎金棕櫚獎
作為電影盛典無可爭議的標誌,最新的金棕櫚獎座由卡羅琳-舍費爾(CarolineScheufele)於1998年在時任電影節主席皮埃爾-維奧(PierreViot)的邀請下重新設計。
自2014年起,金棕櫚獎座便採用符合倫理道德標準的“公平採礦”認證金原料製作,賦予金棕櫚獎座環保的寓意。
2017年坎城電影節迎來70周年之際,為紀念此盛事,為坎城製作金棕櫚獎座的瑞士珠寶品牌蕭邦創作了一座帶鑽石的奢華版金棕櫚獎座。
2017年全新的金棕櫚獎座其上點綴的鑽石原料來自經責任珠寶委員會(ResponsibleJewelleryCouncil,RJC)認證的供應商,如星塵一般鑲嵌在標誌性的棕櫚葉上,映襯著纖巧精緻的葉柄,綻放灼灼光華。這座富有傳奇色彩的電影聖杯煥發全新華彩,將再次成為所有人的心之所向。
金棕櫚的每一英寸都是高級珠寶創作匠心的具現。葉柄末端呈小巧的心形,微風輕拂,輕柔的葉片隨之曳動,仿若倏忽間經久定格。棕櫚葉由118克經“公平採礦”認證的18K黃金打造而成,置於祖母綠形切割的水晶底座之上。此臻美細節令每一個金棕櫚獎座都變得獨一無二,因為大自然母親從未創造過兩塊完全一樣的水晶。五位工匠大師需花費不下40個小時的手工雕琢,方可打造出這座電影節最令人夢寐以求的臻寶傑作——金棕櫚獎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