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旦的陽光下》

《撒旦的陽光下》

法國電影《撒旦陽光下》是根據喬治·伯納諾斯小說改編,以討論宗教信仰為命題的故事片。導演:莫里斯·皮亞拉,主演:傑拉爾·德帕迪約、桑德里娜·伯奈爾、莫里斯·皮亞拉等。由Connoisseur Video(電影公司)發行,於1987年9月2日上映。該片當年獲坎城影展金棕櫚獎。

基本信息

簡要概述

電影海報電影海報
本片根據喬治·伯納諾斯小說改編,以討論宗教信仰,即什麼是神聖,什麼是邪惡為主題。導演皮亞萊特自稱是無神論者,但本片卻對宗教信仰的闡述沒有其他好萊塢電影那般善惡分明。雖然影片一經播出後遭到了不少觀眾的噓聲,影片的欣賞價值不是太高,但還是獲得了坎城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導演皮亞萊特的電影總是給人一種不太親切的陌生感,對於他那種反潮流、反觀看的美學個性,也許真的就只有了解他這個人,才能更好地感受他的電影。不過導演皮亞萊特不斷追求電影的人生遭遇,更像是一部濃縮了的法國新電影史。

劇情介紹

●故事發生在1926年,在阿爾多瓦的一個小村莊裡,16歲的穆謝特殺死了對她始亂終棄的情人,儘管所有人都認為死者是自殺身亡的,但是少女還是感覺自己有必要將自己的罪行向村裡的神父多尼桑懺悔。多尼桑儘管有老神父莫努·賽格萊的熱心指導,但是他還是對自己的職責有著懷疑,儘管被當地人看成是聖人,但是他始終認為自己看到的是撒旦,他和穆謝特有著怪異而不潔的關係,甚至到最後迫使穆謝特自殺,但是不久之後老神父也發現多尼桑在懺悔亭中死去……
● 主角是一名神父,他偶遇一個賣馬人,懷疑對方是魔鬼化身;而他認識的另一個人是懷孕少女,而且是殺人犯。由此他深信控制人類行為的不是上帝,而是魔鬼。神父的思想和行為究竟是受到上帝感召,還是出於自身的道德尊嚴?他時時刻刻受到精神的痛苦折磨。

影片特點

《撒旦陽光下》確是一部致難明了的宗教電影,它是那么靠近聖靈的真相,又那般責斥著主流世道中變味的聖諭。全片充滿了稠密而隱晦的對話,以及頗具舞台化格律的精確調度;在色調上則呈現出時而陰冷時而明麗的異質氣息。那個關於上帝和撒旦之間的危險悖論一度藉由神甫之口說出;由此,讓人開始相信,撒旦有著與上帝一樣的面孔和本能。

影片評價

●影片是一則神秘主義的寓言,它曾如此執重地喚醒了西方人心頭的焦慮:這個世界究竟是由上帝主宰,還有由撒旦主宰?倘若說這是一個兩相平衡的悖論,或而很多人會覺得惶惑不安。對於篤信宗教的子民們而言,這部電影終究太過絕望了。
●影片中的神甫多尼桑以自我鞭笞來苦修,聖諭的昭示一寸寸牽連起內心的苦痛,一如撒旦陽光下至為黑暗的瞬間。他說,“當我與你在一起時一切都好,而獨處時則一無是處,我就像數字零,只有和其他數字在一起時才有價值。”固然,每個人都有獲取與他物親近的權力;而深究神甫言語中的“其他數字”,卻似乎沾染了些許詭秘的神性。我們曾一度以為,於神甫而言,這種“神性”唯能是瞻仰上帝的肅嚴之光,卻殊不知,還有可能是魔鬼撒旦的一個吻。
●影片竟如此極力地關涉了上帝與撒旦的互斥性念想,太多宗教的氣息穿腸過肚般蕩滌於膠片中,像一場粘膩而稠密的深度思考。

影片資料

【中文片名】撒旦陽光下
【外文片名】SouslesoleildeSatan
【更多中文片名】惡魔天空下/在撒旦的陽光下
【更多外文片名】UnderSatan'sSun/UndertheSunofSatan
【導演】莫里斯·皮亞拉
【編劇】喬治·貝爾納諾斯/莫里斯·皮亞拉
【製作人】丹尼爾·托斯坎·杜普蘭蒂爾
【國家/地區】法國
【對白語言】法語
【色彩】彩色
【混音】立體聲
【攝製格式】35mm
【洗印格式】35mm
【影片類型】劇情

參演演員

傑拉爾·德帕迪約GérardDepardieu....Donissan
桑德里娜·伯奈爾SandrineBonnaire....Mouchette
莫里斯·皮亞拉MauricePialat....Menou-Segrais
AlainArtur....Cadignan
YannDedet....Gallet
BrigitteLegendre....Mouchette'sMother
Jean-ClaudeBourlat....Malorthy
讓-查理斯通·博夫特Jean-ChristopheBouvet....HorseDealer
PhilippePallut....Quarryman
MarcelAnselin....BishopGerbier
YvetteLavogez....Marthe
PierreD'Hoffelize....Havret
CorinneBourdon....Child'sMother
ThierryDer'ven....Sabroux
Marie-AntoinetteLorge....Estelle
BernardDeGouy....M.deVamin
YoleneDeGouy....MmedeVanin
ClaudineGauthier....Believer
ThierryArtur....Priest
GhislainBoitrelle....Coachman
RaymondeJacquot....parishioner
弗里德里克·奧伯汀FrédéricAuburtin....YoungPriest
EdithColnel....MmeLambelin
DelphineWestrelin....FarmHand
VincentPeignaux....Child
FrançoiseDisle....Sinner
FabienneDeleforge....ChildofMary
YolaineDeGelas....ChildofMary
AnneDuquennoy....ChildofMary
KarineLambert....ChildofMary
CaroleLoth....ChildofMary
NathalieLourtil....ChildofMary
SabrinaVervacke....ChildofMary
Marie-PauleVienne....Pilgrim
ClaudyWidczinski....Pilgrim
AnneCassagnou....Pilgrim
GuillaumeDhoye....Pilgrim
JérômeDhoye....Pilgrim
FranckDhoye....Pilgrim
DavidDhoye....Pilgrim
克勞德·貝里ClaudeBerri....LedocteurGallet
阿蘭·蓋音AlainCuny....Saint-Marin

獲獎情況

本片榮獲1987年坎城電影節第四十屆金棕櫚獎

發行製作

【製作公司】
FilmsA2[法國]
FlachFilm[法國]
CentreNationaldelaCinématographie(CNC)[法國]
SoficaCréations[法國]
EratoFilms[法國]
ErbographCo.
SoficaInvestimage[法國]
ActionFilms
【發行公司】
ConnoisseurVideo[英國](CzechRepublic)
AsociaceCeskýchFilmovýchKlubu(ACFK)[捷克](CzechRepublic)
AlvoradaVídeo[巴西](Brazil)(VHS)
AliveFilms(1989)(USA)(subtitled)

導演資訊

1
【莫里斯·皮亞拉】
莫里斯·皮亞拉1925年8月21日生於法國奧維爾涅(Auvergne)省的小鎮古尼亞(Cunihat)。自幼喜愛畫畫,1944年考入大學學習建築,以為可以藉此繼續繪畫,但他的繪畫天才遭到老師的否定。後來迷上了電影,他跟新浪潮一代的許多導演一樣沒有受過專業電影教育,拍電影完全源自對電影的愛。他的電影總是給人以一種不太親切的陌生感,對於他那種反潮流、反觀看的美學個性,只有了解皮亞拉這個人,才能更好地感受他的電影。皮亞拉不斷追求電影的人生遭遇,幾乎是一部濃縮的法國新電影史。

上映時間

【國家/地區上映/發行日期(細節)】
法國France1987年9月2日
加拿大Canada1987年9月13日......(TorontoFilmFestival)
美國USA1987年10月3日......(NewYorkFilmFestival)
美國USA1989年2月10日
捷克CzechRepublic2003年7月......(KarlovyVaryFilmFestival)
電影海報

影片劇照

1
1
1
1

視頻欣賞

歷屆坎城電影節最佳影片金棕櫚獎

第一屆 《鐵路之戰》 法國 | 第三屆 《第三者》 英國 | 第四屆 《米蘭的奇蹟》 義大利 | 第四屆 《朱麗小姐》 瑞典 | 第五屆 《奧賽羅》 美國 | 第五屆 《兩分錢的希望》 義大利 | 第六屆 《恐懼的代價》 法國 | 第七屆 《羅生門》 日本 | 第八屆 《馬蒂》 美國 | 第九屆 《寂靜的世界》 法國 | 第十屆 《四海一家》 美國 | 第十一屆 《雁南飛》 蘇聯 | 第十二屆 《黑人奧威爾》 法國 | 第十三屆 《甜蜜的生活》 義大利 | 第十四屆 《維莉迪安娜》 西班牙 | 第十五屆 《諾言》 巴西 | 第十六屆 《豹》 義大利 | 第十七屆 《瑟堡的傘》 法國 | 第十八屆 《訣竅》 英國 | 第十九屆 《男歡女愛》 法國 | 第十九屆 《這些先生和太太們》 義大利 | 第二十屆 《放大》 英國 | 第二十二屆 《如果》 英國 | 第二十三屆 《陸軍野戰醫院》 美國 | 第二十四屆 《送信人》 英國 | 第二十五屆 《工人階級上天堂》 義大利 | 第二十六屆 《稻草人》美國 | 第二十六屆 《僱工》 英國 | 第二十七屆 《對話》 美國 | 第二十八屆 《烽火歲月志》 阿爾及利亞 | 第二十九屆 《出租汽車司機》 美國 | 第三十屆 《我父我主》 義大利 | 第三十一屆 《木屐樹》 義大利 | 第三十二屆 《鐵皮鼓》 西德 | 第三十二屆 《現代啟示錄》 美國 | 第三十三屆 《影子武士》 日本 | 第三十三屆 《爵士樂大全》 美國 | 第三十四屆 《鐵人》 波蘭 | 第三十五屆 《自由之路》 土耳其 | 第三十五屆 《失蹤》 美國 | 第三十六屆 《楢山節考》 日本 | 第三十七屆 《德克薩斯的巴黎》 德國、法國 | 第三十八屆 《爸爸出差去了》 南斯拉夫 | 第三十九屆 《傳道》 英國 | 第四十屆 《撒旦的陽光下》 法國 | 第四十一屆 《征服者佩爾》 丹麥 | 第四十二屆 《性,謊言,錄像帶》 美國 | 第四十三屆 《我心狂野》 美國 | 第四十四屆 《巴頓·芬克》 美國 | 第四十五屆 《善意的背叛》 丹麥 | 第四十六屆 《霸王別姬》 中國《鋼琴課》 澳大利亞 | 第四十七屆 《低俗小說》 美國 | 第四十八屆 《地下》 南斯拉夫 | 第四十九屆 《秘密和謊言》 英國 | 第五十屆 《櫻桃的滋味》 伊朗 | 第五十屆 《鰻魚》 日本 | 第五十一屆 《永遠的一天》 希臘 | 第五十二屆 《羅塞塔》 比利時 | 第五十三屆 《黑暗中的舞者》 丹麥 | 第五十四屆 《兒子的房間》 義大利 | 第五十五屆 《鋼琴家》 法國 | 第五十六屆 《大象》 美國 | 第五十七屆 《華氏911》 美國 | 第五十八屆 《孩子》 比利時 | 第五十九屆 《風吹稻浪》 法國/愛爾蘭/英國 | 第六十屆 《四月三周兩天》 羅馬尼亞 | 第六十一屆 《牆壁之間》 法國 | 第六十二屆 《白絲帶》 德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