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櫻桃的滋味》

《櫻桃的滋味》

《櫻桃的滋味》伊朗語對白,中英文字幕。該片是伊朗大導演阿巴斯電影生涯的頂峰之作,洋溢著無與倫比的詩歌情懷和哲學思考。

基本信息

劇情介紹

一個面色疲憊的中年男人巴迪(Homayoun Ershadi 飾)厭棄了生命,準備自殺。他在一棵櫻桃樹下挖了一個坑,然後開著車在德黑蘭郊外轉悠,他的目的只有一個,那便是尋找一位適合的人,等待他自殺之後,幫他收屍。一路上他分別遇到了阿富汗人、庫德人、土耳其人、囚犯、士兵。巴迪以閒話家常似的口吻與他們攀談自身的家庭、工作、以及經濟生活的狀況;有時,還邀請他們上車,載他們一程。但他們都由於種種原因拒絕了他,有的因為恐懼,有的出於宗教上的顧忌,有的則基於人道主義上的考慮。

巴迪陷入了絕望,無奈之中,他只好去找這名工人的阿富汗老鄉,他是一名神學院的學生。由於阿富汗正在打仗,他只能背井離鄉來伊朗學習古蘭經。在談話中,巴迪得知這名學生是在靠暑假乾苦力掙來的錢交學費,於是便問他想不想借這個機會掙一筆錢,從而可以安安心心地去學習。

在了解了巴迪的意圖後,神學院學生非但沒有接受他提供的工作,反而用可蘭經的教義來勸說他放棄自殺的念頭,因為在經書上寫著,殺人與自殺都是對神的褻瀆和違背。看到他執著的神態,巴迪只好開車將他送回到工地。

最後一位坐上巴迪的車的是名叫巴格里(Abdolrahman Bagheri 飾)的老人,在聽清了巴迪的意圖後,他開始一路勸說巴迪多去想想生活的意義。老人說他也曾有過自殺的念頭,當年他帶著一根繩子去樹林裡上吊,當他好不容易把繩子拴在樹枝上時,他的手恰好碰到了樹上的櫻桃。櫻桃甜美的滋味使他放棄了原來的想法,從此他也覺得日出日落竟然是如此之美。

巴迪默默地將巴格里送到了他工作的自然歷史博物館前,仍然希望老人明天清晨來洞穴找他。老人表示,為了他患貧血而無錢治病的孩子,他願意接受巴迪的請求,但他更希望巴迪不要這樣做。

送走老人,巴迪仍然感到不放心,他又跑進博物館裡找他,已經換上工作服的老人滿臉不快地走了出來,讓巴迪只管放心地回去。

巴迪在夕陽中一直坐到天黑。夜晚,他從家裡開車出來,來到了那棵樹前,躺在了洞穴里,晚上,他獨自躺在大傘一樣的櫻桃樹下,仰望著茫茫夜空,漸漸露出了平靜的微笑,發現生命的滋味宛如櫻桃般美好。

上映日期

法國 1997年5月

美國1997年9月28日

義大利1997年10月10日

西班牙1997年12月11日

巴西1997年12月26日

韓國1998年1月1日

日本1998年1月31日

瑞士1998年2月6日

葡萄牙1998年2月13日

新加坡1998年4月18日

墨西哥1998年4月23日

冰島1998年5月20日

英國1998年6月5日

德國1998年7月16日

阿根廷1998年8月13日

匈牙利1998年9月17日

荷蘭1998年10月29日

瑞典1998年11月27日

挪威1999年3月5日

伊朗1999年4月30日

丹麥1999年8月13日

芬蘭2000年10月27日

印度尼西亞2000年11月12日

希臘2004年11月19日

製作發行

製作公司:

1.AbbasKiarostamiProductions

2.CiBy2000[法國]

發行公司:

1.MongrelMedia[加拿大](Canada)

2.ArgentinaVideoHome(AVH)[阿根廷](Argentina)(video)

3.RCVFilmDistribution[荷蘭](Belgium)

4.PrimerPlanoFilmGroupS.A.[阿根廷](Argentina)

5.人造眼[英國](Argentina)(video)

6.AtalantaFilmes[葡萄牙](Portugal)

7.CultFilmes[巴西](Brazil)(DVD)

8.ZeitgeistFilms[美國](1998)(USA)(subtitled)

9.CriterionFilmCorp.[美國](1999)(DVD)

10.VértigoFilmsS.L.[西班牙](Spain)

影片視點

《櫻桃的滋味》《櫻桃的滋味》

本片是阿巴斯電影在中國最有名的一部,當時恰好是藝術電影廣收門徒之時,阿巴斯剛剛進入中國藝術電影影迷們的視野,而正好這部《櫻桃的滋味》也獲得了坎城電影節金棕櫚大獎,於是推波助瀾之下,這部《櫻桃的滋味》和阿巴斯的名字,也一時之間成了“藝術電影”的代名詞。《櫻桃的滋味》也確實是阿巴斯最成熟、最具“藝術”氣質的一部影片。儘管影片依舊帶有阿巴斯的平和沖淡的藝術風格,但畢竟與此前的很多影片著重紀錄性,甚至是紀錄性壓倒戲劇虛構的方式有著不小的區別。首先是影片開始的長鏡頭,雖然鏡頭單調得甚至有些乏味,但畢竟還是帶著很強的懸念。而影片中不斷出現的關於死亡與人生的哲學說理,也一反阿巴斯少言寡語靠逼真甚至真實紀錄取勝的影片風格。還有那個著名的主人公結局,躺在地穴中生死不明,關於生死的終極思考,在這個開放式的結局裡更加打開了觀眾的心靈和思考。當然,影片的結局再一次顛覆了剛剛開放式的結局,一切又再次從頭來過,影片中關於生命與死亡的思考,在結局的一瞬間突然變得無關緊要了,生命和死亡的思考在現實面前變得那樣虛無。阿巴斯建構起一切,又在瞬間將之粉碎。正所謂“不破不立”,觀眾在阿巴斯的顛來倒去之間,對生命與死亡的思考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導演簡介

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 Abbas Kiarostami

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

阿巴斯·基阿羅斯塔米1940年6月22日生於伊朗首都德黑蘭。1987年,樸素的兒童題材影片《何處是我朋友的家》第一次讓他得到了西方世界的承認,在瑞士洛迦諾國際電影節上拿回了大獎。1991年的作品《生活在繼續》成為阿巴斯首次攜與參展紐約電影節之作,在坎城電影節上獲得羅西里尼人道主義精神獎和金攝影機獎。1997年,思索生死問題的哲理影片《櫻桃的滋味》為阿巴斯贏得了更大的聲譽,於坎城影展上奪得金棕櫚大獎。阿巴斯成為伊朗首位獲此殊榮的導演。1999年他推出了《隨風而去》,榮獲威尼斯電影節評審會大獎。阿巴斯·基阿羅斯塔米堪稱當今世界影壇少有的大師,他善於從平凡的事件中揭示人類最深的情感。包括戈達爾在內的眾多的著名電影導演對他都推崇倍至。黑澤明稱基阿羅斯塔米的作品“無與倫比”, 同時庫亞斯塔米也被與德·西卡(Vittorio De Sica)、艾里克·羅默爾(Eric Rohmer)等前輩電影大師相提並論,因為他的電影有著自己獨特的風格、簡約的語言與深刻的觀念並存。”

幕後製作

《櫻桃的滋味》表現了尋找死亡時發現生命的奇妙歷程,探討了在“限制和自由的矛盾中”對生死的看法,以其深刻的哲學思考,在世界影壇引起轟動,摘取了1997年坎城國際電影節金棕櫚大獎。影片即將結束時,是一個固定機位的鏡頭,長時間地對著躺在墳墓里百感交集的主人公的臉,隨著電閃雷鳴,主人公隱約的淚光在黑暗中斷續閃現,淅瀝的雨聲調節著萬籟無聲的畫面,營造出莊嚴的儀式感。隨後,出現了長時間的黑畫面,讓人思考:他會願意放棄如櫻桃般的生活嗎?容易流於枯燥單調的哲學思考與美麗櫻桃凝成一體,可謂風格獨具。就在觀眾陷入深深思考之時,阿巴斯忽然用顆粒粗糙的記錄片影像解構了之前花足心思營造的一切意象:攝影機、導演入畫,告訴觀眾這只是拍戲。對於這樣的結尾,看法不一,見仁見智。這無疑於阿巴斯的簽名,霸氣十足,充分體現了他任意主宰電影的手段。也有人對此結尾無法忍受,覺得阿巴斯是在“親手搞壞他的電影”。

精彩對白

《櫻桃的滋味》《櫻桃的滋味》

士兵:麻煩?什麼麻煩?我不想這樣做。太晚了……我想回去了。我不想被牽扯進這樣的事情里。

巴蒂先生嘆了一口氣,轉身看著那個土坑。然後他又嘆了一口氣,轉身向士兵,聳聳肩。

巴蒂先生:你不想朝這個坑裡填個鍬土?現在,我真的需要你,否則我不會求你的……你想讓我求你嗎?你想嗎?

士兵:噢,不,您憑什麼求我?

過了一會兒,可以聽到風聲。

巴蒂先生:那是為什麼呢,是“有需要”嗎?“幫助”人是什麼意思?“幫助”人並不是非得要報酬的,可是我還是給你錢的……我幫助你……你不是需要錢嗎?不是這樣嗎?

士兵:是嗎?二十萬,這還不夠嗎?

士兵:不是這個意思……我是不想為您做這件事……不是錢的問題。

巴蒂先生轉身看了一眼那土坑,然後轉向士兵。

巴蒂先生:你就不能向坑裡填個鍬土嗎?

士兵:不是不能……可是我不能向人身上填土,不能把土撒在人的腦袋上。怎么能朝人身上撒土呢?

士兵:是。

巴蒂先生:要是你明白的話就下車,過來看看……你明天早上6點再來這裡的時候……你的兵營是在那邊不是嗎?從兵營到這裡只用20分鐘就行了……你叫我兩次:“巴蒂先生!”要是我回答,你就抓住我的手把我從裡面拉出來。你就能得到那筆錢。要是我不回答你……你下來。你下車!下來,到這邊來看看!真主讓我需要你,可是你卻不想幫助我!你不想幫助我嗎?接你不會去埋活人的!現在,人們在這裡埋葬了……幾十個人。就在我們談話期間,人們已經埋葬了好幾十個人。你從來沒有見過掘墓人嗎?

巴蒂先生的右側近景,他看著路面,雙眼飽含淚水。

神學院學生:好吧,我理解您。不過,自殺可不是件好事,因為根據《聖訓》……我們的12個伊瑪目(指某些伊蘭國家元首的稱號或伊斯蘭教教長——譯者)以及《可蘭經》都批評了自殺行為,認為人是不該自殺的。……人的身體是神賦予的。人不應該折磨自己的身體。我理解您,可是無論從什麼角度來說,自殺都……

巴蒂先生:你說得對……可是,我跟您說過……我不需要說教。要是想聽說教的話,……我就去找一位已經完成學業的、經驗更加豐富的人來對我進行說教。我只是請求您用您的雙手幫我一個忙。

神學院學生:我這雙手是為執行神的正義之舉的。而您想做的事情……我感到不是正義的。

巴蒂先生:我知道自殺是一種重大的罪孽。……可是,活得不幸福也是一種罪。當人活得不幸福的時候,他就會給別人帶來痛苦,這難道不是罪孽嗎?給別人帶來痛苦,這不是罪孽嗎?給家庭帶來痛苦……給朋友帶來痛苦……給自己

帶來痛苦……這難道不是罪孽嗎?我給你帶來痛苦,這不是罪孽,而我要自殺,這難道是罪孽嗎?

神學院學生:您說得對,給自己的親朋好友帶來痛苦確實也是一種罪孽。

巴蒂先生:我認為神是寬厚的,他如此偉大,以致於不忍心看到他的造物痛苦。上帝是如此寬厚,他不可能強迫人活著。這就是為什麼他賦予人這種可能性的原因。你從來沒有考慮過人生的意義嗎?

影片賞析

《櫻桃的滋味》《櫻桃的滋味》

本片伊朗語對白,中英文字幕。 該片是伊朗大導演阿巴斯電影生涯的頂峰之作,洋溢著無與倫比的詩歌情懷和哲學思考。它雖以自殺為主線,卻並不是為了表現厭世,片中每一個拒絕埋葬巴迪的人都代表著一種活下去的理由。

整部影片的四百多個鏡頭,只有最後的十幾個鏡頭我們才看到花朵的五顏六色,樹木草叢的鬱鬱蔥蔥,而這些大自然的本真色彩在這之前都被阿巴斯用濾鏡濾去,只有一片灰黃,這種令人壓抑窒息的主觀色彩與主人公一心求死的灰色心境相得益彰,令人叫絕。

自殺者需要的正是這樣的幫助,一種理解,一種支持,所以,自殺先生找到了生活的價值,他甚至又找到長者說,請他到時用石頭砸他,以確保他沒有睡著,這個細節實際上已經表現了他希望活下去。而即使這樣,他仍要晚上去深坑躺下也是要體驗一種生活,也是信守承諾,既然你叫別人到這裡來幫你,總不能失約吧?阿巴斯在這部電影中很好的把握著節奏,事實上,片子沒有什麼複雜的劇情,完全單線進行,而大部分都是人物的對話,但是於平淡中又將故事逐步推向高潮,從一個簡單故事的人物對話中闡述生活的哲理,這確實是了不起的本事,本片能榮獲1997年的坎城金棕櫚也是實至名歸。

除了雋永的台詞,本片值得一體的還有畫面的色調,一種金黃色的暖色調在電影中很能表現生活的一種溫和的感覺,也表現著生活的“曖昧”之感,你可以擁抱她,投入進去,盡情品嘗生活的滋味;你也可以遠離她,在無聊、痛苦中彷徨。“你是否喪失了所有希望?當你早晨醒來是否曾仰望天空?在拂曉時分,你難道不想看著太陽冉冉升起?金鴻相映的餘暉,你不想再看了嗎?你見過月亮嗎?你不想再見到星星嗎?那滿月之夜,你不想再看一次?你向就此闔上雙眼?選擇正確的路吧!……你要拒絕所有一切?你要放棄所有一切?你要放棄去品嘗櫻桃的滋味,千萬不要,作為你的朋友,我懇求你!”長者對一個想要自殺的人的發問,也值得當我們感到生活出了問題時去細細體會。

影片評價

影片的主人公巴迪,一位面色陰鬱的中年人,似乎再也無法找到一個繼續活下去的理由,於是自然的,他選擇了死亡,在生命的列車抵達終點之前提前下車。雖然他做出了這個選擇,但他並不是個草率的人,這從他對身後事的考慮上可以看出。他想到死後要么是親人收屍、斂葬,這對他們來說或多或少要造成痛苦,起碼是不安;要么曝屍野外,讓沒有頭腦的低等動物果腹。這些巴迪先生都不願意,於是他為自己的死亡做了一個異於常人的安排:在一棵櫻桃樹下挖個坑,前一天晚上吞下大量安眠藥,然後到坑裡躺下,第二天早晨,讓人來到坑邊叫他兩聲,若仍能回答,則將自己救起;若悄無聲息,不管睡得太沉或真的死去,則用20鍬土將其掩埋,然後這個人就可以得到巴迪先生留給他的20萬里亞爾(伊朗貨幣單位)。所有的計畫都很周密,--包括用多少鍬土。現在巴迪先生只要找到一個幫助他完成計畫的人,於是他開著汽車在茫茫人海中尋覓。影片就從這裡開始。

主人公開著汽車尋尋覓覓,這在阿巴斯的影片中不是第一次,《生命在繼續》中主人公也開著車不停詢問路人兩個孩子的訊息,他擔心他們在地震中喪生。兩部形式上類似?"汽車電影"在主題上卻恰恰相反,《生命在繼續》主人公尋找的是生的希望,而《櫻桃的滋味》中這位巴迪先生卻在尋找死的希望。他為什麼選擇死亡?影片沒有說。作為電影導演,基亞羅斯塔米尊重主人公的自由意志和隱私:他沒有進入主人公的寓所里拍攝,沒有試圖探究主人公到底是出於什麼原因而打算自殺,在沒有對其行為動機做出判斷的情況下就賦予了他選擇死亡的權力。他解釋說:"在上帝和社會準則看來,選擇死亡是人類能夠擁有的唯一特權,因為我們生命中的一切在我們出生時幾乎都已注定:我們的出生日期和地點,我們的父母,我們的家,我們的國籍,我們的文化……"可是人無法選擇自己的出生,這一最初選擇的不自由是決定性的。你可以自由地呼吸空氣、享受陽光,擁有後現代工業文明創造的一切便利。從出生到死亡,你在這段或長或短的時間內,可以在所處制度的許可下"自由"地生活,憑自己的意願選擇朋友、婚姻、工作等等,可是這能說明在出生之外,我們就是自由的嗎?答案是否定的。決定性的不自由揭下了這一切"自由"的虛偽面具,--從一開始,我們就是生命的奴隸。我們強調的種種"自由"不過是排解無奈、掩飾絕望的自我安慰。這其中最具欺騙性的就是,我們可以自由選擇死亡。--如阿巴斯為我們虛構的故事。阿巴斯把這個假設做到了極致,主人公巴迪是一個為死而死的人--沒有過去,我們不了解他的出生,以及他出生後的所有事情。一個沒有過去的人我們才能認可他的自由,--阿巴斯沒有再好的選擇了。但即使這樣一個人,他也無法自由地選擇死,否則他何必為安排自己的後事而大費周章?所以與其說他是在尋找一個助他完成自殺的幫手和見證人,不如說他需要一個溝通者--一個對他的行為做出評價的人。

這樣一來,不由得人們對他的死亡動機產生懷疑,而且阿巴斯還或隱或顯地強調著這些疑點。影片開始的約十分鐘裡,巴迪開著車在一個勞務市場內轉悠,很多急於尋找工作的人上前搭訕,他一一回絕了。按理說,這些人應是他的首選,他們只看重工資,不會計較乾什麼。巴迪卻不找他們,那么他找了些什麼人呢?一個士兵,一個神學院學生和一個博物館標本製作師。仍是個孩子的士兵被巴迪的想法驚呆了,顯然他認為巴迪瘋了,所以在驚恐中逃之夭夭;接下來是神學院學生,如果巴迪真的要找個自殺的幫手,那么他的這個選擇是錯到家了,伊斯蘭教禁止自殺,他卻找一個《古蘭經》的虔誠捍衛者幫自己自殺,結果可想而知;最後的標本製作師更像一位哲學家,他說的道理雖淺顯,但足以拯救巴迪瀕臨絕望的心靈,聽聽他的話,每一句都打動人的心靈:

你感到絕望是嗎?你不想再看看黎明時分金燦燦的太陽嗎?你看到過月亮嗎?你不想再看看星星嗎?你想閉上自己的眼睛嗎?另一個世界的人還想到這個世界上看看呢,你倒想跑到另一個世界去!……你不想再喝點兒泉水嗎?你不想用這水洗洗臉嗎?……夏天有夏天的水果,秋天有秋天的水果,春天和冬天也都有那時的水果。沒有一個做母親的能夠為自己的孩子把如此多的水果都儲存在冰櫃里,做母親的為自己的孩子做的事情不會像神為他的造物做的事情那么多。你想否定一切嗎?你想放棄一切嗎?你想放棄櫻桃的滋味嗎?別這樣,我是你的朋友,我求你別這樣!……"面對這種心靈的溝通,主人公臉上死亡的憂鬱不再那么濃重,他開始注意夕陽的美。在他仔細地量了體溫,特意加了外套,坐著計程車--注意,他曾許諾將錢放在自己的車上,讓掩埋他的人帶走,而此時卻乘計程車去,如果不是騙局,那么只可能是他已經改變主意了!--來到自己的"墳墓"中躺下,在閃電的剎那照射下,巴迪的眼睛裡閃爍著晶瑩的淚光。之後長時間的黑畫面,導演將思考的時間留給了觀眾,我們有足夠的時間去猜測巴迪的選擇。其實一切都很清楚,誰都不願放棄櫻桃的滋味,不願放棄如櫻桃般甘美的生活。這應當是巴迪,還有我們,所有人的選擇!

我們認同作為個人有選擇死亡的自由,僅此而已,因為這件事情的可操作性極低。自從我們被動地出生,作為一個生命體存在於這世界那一刻起,死亡就在某個地方等待我們。種種生存體驗和個人歷史將死亡的意義解釋得很特殊,人們更多選擇迴避,而不是坦然面對它。即使像巴迪先生這樣可以忽略其歷史與身世的人也無法自由地行使結束生命的權力。阿巴斯的意圖是想說明,所謂"自由"地選擇死亡只存在理論上的意義。多么令人絕望的結論!阿巴斯說有人篤信,自由選擇死亡的剎那生命從此為自己掌控,在瞬間得到永恆。事實卻令人失望……"我們隱約看見存在主義的幽靈在阿巴斯的話里閃現。因為出生,我們有了選擇死亡的權力,又恰恰因為出生後的經歷,我們努力放棄這個權力。這個悖論使我們陷入永恆的絕望。我們可以是悲觀主義者,但活著不能沒有希望。懷著這樣想法的阿巴斯用一顆櫻桃將我們從這永恆絕望中解救出來。

其實我們身邊有些很簡單的東西,就可以洞穿人生的無奈,比如阿巴斯的這顆"櫻桃"。櫻桃之輕與生命之重,因著阿巴斯的詩意想像而聯繫在一起,令人產生無限遐思,他將濃濃的人文關懷借著這種神奇水果的清甜甘美沁入每一位觀眾的心裡。阿巴斯藉助其風格獨具的鏡頭語言、影像畫面和視聽元素完成了這一想像。

使用長鏡頭拍攝的全景畫面一直是阿巴斯的偏愛,在一個長達4分鐘的靜止長鏡頭中,巴迪的車在環形的盤山公路上緩慢移動,畫外傳來那位標本製作師蒼老的聲音,仿佛來自天際。山路的意象一次又一次不斷盤鏇著出現在我們眼前,或許人生就是這樣漫長而痛苦,但阿巴斯覺得我們不該因此而放棄,即使一條路不通,還可以再有選擇。這個鏡頭結束前,老人將巴迪引上另一條路,巴迪說:"我不認識這條路。"老人說:"可是我知道這條路,它更長,更美好,也更漂亮。我在這個沙漠裡已經摸索了35年了。"這位歷經生活滄桑,睿智而善良的老人將巴迪引向了新生之路。在這個場面-段落鏡頭裡,所有元素都被我們盡收眼底,我們欣慰地看著巴迪轉向了一條"更長更美好"的路,--生命在繼續。在拍攝這些大全景畫面時,阿巴斯極講究構圖的層次,光影的和諧,如影片即將結束時的一個大全景鏡頭,後景是美麗的落日和夕陽下寧靜安詳的城市,前景是主人公巴迪,他的臉上不再有死亡的氣息,而是深深的對生的眷戀。整幅畫面穩定細膩,像一幅超現實主義的繪畫,體現導演兼具了畫家的敏感和詩人的氣質。

整部影片的四百多個鏡頭,只有最後的十幾個鏡頭我們才看到花朵的五顏六色,樹木草叢的鬱鬱蔥蔥,而這些大自然的本真色彩在這之前都被阿巴斯用濾鏡濾去,只有一片灰黃,這種令人壓抑窒息的主觀色彩與主人公一心求死的灰色心境相得益彰,令人叫絕。

影片的最後幾個鏡頭裡,導演阿巴斯不可思議地出現在銀幕上。這段用手提攝影機拍攝的粗糙畫面仿佛是阿巴斯給自己電影的簽名,同時也是在提醒觀眾,"永遠不要忘記我們正在觀看的是一部影片。即使在看似非常真實的時刻……"--又一個阿巴斯式的狡黠。

一部好電影的魅力在於意味的不可窮盡和氣韻的無法言說。對於《櫻桃的滋味》,我們只能說:阿巴斯“櫻桃”,在這乾枯冷漠的世界散發出的清香無可抵擋;阿巴斯的電影,使我們在永恆的絕望中得到救贖。

伊朗電影一覽

當代伊朗電影以其獨特的影像風格而獨樹一幟。在世風喧囂浮躁,在我們的感官被充滿暴力、色情的電影刺激得遲鈍麻木的今天,伊朗電影卻返璞歸真,以近乎手工作坊式的製作,以清新質樸、恬淡溫暖又充滿哲理的影像風格,以友誼、寬容、愛、和睦相處這些久違的主題重新撥動我們的心弦。它的興起印證了一句名言:越是民族的便越是世界的。

歷屆坎城電影節最佳影片金棕櫚獎

第一屆 《鐵路之戰》 法國 | 第三屆 《第三者》 英國 | 第四屆 《米蘭的奇蹟》 義大利 | 第四屆 《朱麗小姐》 瑞典 | 第五屆 《奧賽羅》 美國 | 第五屆 《兩分錢的希望》 義大利 | 第六屆 《恐懼的代價》 法國 | 第七屆 《羅生門》 日本 | 第八屆 《馬蒂》 美國 | 第九屆 《寂靜的世界》 法國 | 第十屆 《四海一家》 美國 | 第十一屆 《雁南飛》 蘇聯 | 第十二屆 《黑人奧威爾》 法國 | 第十三屆 《甜蜜的生活》 義大利 | 第十四屆 《維莉迪安娜》 西班牙 | 第十五屆 《諾言》 巴西 | 第十六屆 《豹》 義大利 | 第十七屆 《瑟堡的傘》 法國 | 第十八屆 《訣竅》 英國 | 第十九屆 《男歡女愛》 法國 | 第十九屆 《這些先生和太太們》 義大利 | 第二十屆 《放大》 英國 | 第二十二屆 《如果》 英國 | 第二十三屆 《陸軍野戰醫院》 美國 | 第二十四屆 《送信人》 英國 | 第二十五屆 《工人階級上天堂》 義大利 | 第二十六屆 《稻草人》美國 | 第二十六屆 《僱工》 英國 | 第二十七屆 《對話》 美國 | 第二十八屆 《烽火歲月志》 阿爾及利亞 | 第二十九屆 《出租汽車司機》 美國 | 第三十屆 《我父我主》 義大利 | 第三十一屆 《木屐樹》 義大利 | 第三十二屆 《鐵皮鼓》 西德 | 第三十二屆 《現代啟示錄》 美國 | 第三十三屆 《影子武士》 日本 | 第三十三屆 《爵士樂大全》 美國 | 第三十四屆 《鐵人》 波蘭 | 第三十五屆 《自由之路》 土耳其 | 第三十五屆 《失蹤》 美國 | 第三十六屆 《楢山節考》 日本 | 第三十七屆 《德克薩斯的巴黎》 德國、法國 | 第三十八屆 《爸爸出差去了》 南斯拉夫 | 第三十九屆 《傳道》 英國 | 第四十屆 《撒旦的陽光下》 法國 | 第四十一屆 《征服者佩爾》 丹麥 | 第四十二屆 《性,謊言,錄像帶》 美國 | 第四十三屆 《我心狂野》 美國 | 第四十四屆 《巴頓·芬克》 美國 | 第四十五屆 《善意的背叛》 丹麥 | 第四十六屆 《霸王別姬》 中國《鋼琴課》 澳大利亞 | 第四十七屆 《低俗小說》 美國 | 第四十八屆 《地下》 南斯拉夫 | 第四十九屆 《秘密和謊言》 英國 | 第五十屆 《櫻桃的滋味》 伊朗 | 第五十屆 《鰻魚》 日本 | 第五十一屆 《永遠的一天》 希臘 | 第五十二屆 《羅塞塔》 比利時 | 第五十三屆 《黑暗中的舞者》 丹麥 | 第五十四屆 《兒子的房間》 義大利 | 第五十五屆 《鋼琴家》 法國 | 第五十六屆 《大象》 美國 | 第五十七屆 《華氏911》 美國 | 第五十八屆 《孩子》 比利時 | 第五十九屆 《風吹稻浪》 法國/愛爾蘭/英國 | 第六十屆 《四月三周兩天》 羅馬尼亞 | 第六十一屆 《牆壁之間》 法國 | 第六十二屆 《白絲帶》 德國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