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龜也會飛》

《烏龜也會飛》

“烏龜也能飛”是伊朗導演巴曼戈巴第的第三部劇情片。同屬庫德族人的巴曼,企圖透過影片,將散居在土耳其及伊拉克國界的庫德族人的磨難與掙扎,以及語言文化,帶給全世界。這部片子參加過許多國際影展,且如同巴曼之前的電影,同樣是透過質樸與親近土地的抒情體,反映戰爭的殘酷、流離失所、及剝奪。而由於兒童的不矯揉造作、天真與脆弱,使得兒童成為這部片的主角,大人反而成了配角。故事裡兒童的遭遇令人心碎,而導演巴曼在這個部分又毫不修飾地真實呈現,使得這部電影愈發沉重。這是一部笑中有淚的電影;而殘酷不僅是主題,更是方法。如同片中不斷重複出現兒童站在懸崖邊緣的畫面,影片在絕望的邊緣甦醒,令人關切接下來會如何發展。

基本信息

劇情簡介

《烏龜也會飛》烏龜也會飛

他們的小孩都是這樣長大的……說的是在西亞各國邊境流徙的庫德族苦難民族。美軍攻伊前夕。「衛星」去給長老安裝天線,好接收美伊戰況。衛星是個十三歲小孩,靠一點科技知識,成了戰地孤兒的孩子王。這兒的孩子,另一生計就是去拆地雷!斷臂小難民來到村里挑戰衛星的地位,衛星卻愛上他妹妹,可是這個愁眉不展的女孩,原來掩埋了驚天地泣鬼神的傷痕。巴曼戈巴第獲獎無數的作品往往帶有伊朗電影所無、原始但殘酷的美。亦悲亦喜的罕見筆觸,書寫出孩子特強的生命力。女孩直迫莎翁悲劇的命運,是戰地迄今最慘痛的吶喊。
伊拉克電影“烏龜也會飛”是以伊拉克的前海珊政權鎮壓庫德族人為背景。美國軍隊的到來,對於逃避海珊鎮壓的庫德族難民,固然是一個喜訊。不過,遺下來的大量孤兒,背負了失去雙親、因誤觸地雷而傷殘,甚至被伊拉克士兵虐待強暴等等的悲慘遭遇。他們的故事,世人又了解多少?

影片看點

《烏龜也會飛》 劇照《烏龜也會飛》 劇照

影片裡極少看見軍火的對抗,追殺,殘暴的血肉模糊,可帶來的震撼如同用針穿過手指直接在指甲上繡出一抹紅花。這部電影給人的感覺就是灰色,卻是下雨後的那種灰白。純淨,透徹有點憂傷與無奈。非職業演員的孩子們的表現,雖老成但不失天真,足見導演教戲的功力。比較前部“醉馬時刻”,“烏龜也會飛”在戲劇性的安排上更上了層樓;戰火無情,但人本善的天性,是生存的依K,也是生命的希望。在戰火之外,導演巴曼戈巴第藉由“烏龜也會飛”來提醒觀影者,尊重和關懷生命!
一開始就以女孩的自殺來預言這將是一個無望的世界。於是,滿山的地雷,和滿山的難民。當那個孩子被討厭他的母親—--穿紅色衣服的女孩沉到了深深的水低,女孩也跳懸崖自殺後,一切都絕望。
孩子代表希望,即使孩子是一個“畸形”,是一個孽種。可是就是這樣一個畸形的希望,也不能保全。那個年輕的女孩也是希望,她的一身紅色的衣服是希望的象徵,可是當孩子被她親手殺死後,她也跳懸崖死去。於是,所有的希望都破滅。在一個陷入戰爭的國家,當連那個畸形的希望都不能夠保住的時候,一切都結束了。
當戰爭即將到來的時候,“衛星”用自己的一條腿暫時保全了孩子的生命。可是,當戰爭終於開始後,孩子被她的母親給沉到了深深的水底。即使是有著預言能力的男孩還是沒有能夠預言到希望會破滅。一個陷入戰爭的國家,希望注定是要破滅的,一個能預言未來的斷臂男孩和一個樂觀獨立的男孩兩個人都沒有能力也不能阻止住希望的破滅。
女孩是“衛星”的希望。她是他的初戀。那種朦朧的初戀即使是即將要來臨的戰爭----災難也不能阻擋。“衛星”一直不懈的追求,可是女孩一直拒絕,因為她自卑-----她被那些殺害她父母的人強姦而且生了一個孽種。於是,她一直在拒絕在迴避“衛星”的追求。當女孩死後,一直以來是孩子王而且有著很強很強獨立意識的“衛星”也喪失了希望,最後站在坦克來來往往的路上不知道自己該去的方向。

《烏龜也會飛》 劇照《烏龜也會飛》 劇照

悲傷的基調里注定希望的破滅。一個有著預言能力的男孩、一個孽種、一個絕望的女孩(也是母親)、那些依靠挖地雷為生的孩子們和那些惶惶不可終日的難民當家園喪失後,一切希望都喪失。戰爭是殘酷而又沒有希望的戰爭。戰爭中的那些人都是不會飛的烏龜。每個人內心都是絕望。
整部片子都是在預言中開始和發展的。那些細膩的細節讓人震撼。當那些預言全部實現的時候,整個伊拉克都已經陷入了絕望之中。在炮殼處理場,那個小孩子把兩隻小烏龜放在一個小水池裡,預言他最後死亡的結局。那個絕望的穿紅衣服的小女孩---小母親幾次想要自殺的行動也是為最後真正的死亡做鋪墊,做預言。
那個男孩說:黎明到來後一切都會結束,可是一切都沒結束。275天后,災難更加的深重。
烏龜也會飛?那是不可能的。笨重的烏龜永遠不會飛翔,那只是一個滿懷希望的幻想。烏龜注定呆在深深的水底不見天日。
《會飛的烏龜》烏龜到底是不是指缺少雙臂的哥哥?有一個在水裡探看小孩子溺死的屍體時候這個預言家不斷揮動的殘臂使他看起來很像一隻烏龜,影片的結尾這只會預言的“烏龜”是否真的飛上了天?
烏龜到底又是不是指那個小孩子呢?幼小的生命,有疾病的大眼睛,他笑的最快樂的時候是跟媽媽和舅舅在一個水窪旁邊,他將手上的兩隻烏龜啪地扔進水坑裡。這個原本就不該來到這個世界的孩子最終飛上了天,是在水中上的天堂。
烏龜可不可能是指那個小女孩呢?堅強卻又脆弱,承擔著碩大的壓力,背著堅硬的殼,一步一步艱難地走著,她的殼是她的孩子,是戰爭帶來的殼,是所有痛苦的源泉。但是當烏龜脫掉它的殼的時候也是它死的時候。
最後,烏龜會不會是“衛星”?他的責任是給村子裝衛星,照顧村子裡所有的小孩子,帶他們幹活帶他們逃難,也背起抵抗戰爭襲擊的反擊。最後預言家帶話給“衛星”257天以後,這個地方會有新的變化。
而影片的開始,是美伊戰爭爆發幾周前。

影片拍攝

《烏龜也會飛》 劇照《烏龜也會飛》 劇照

該片以故事的結果做為開頭,也不能說是倒敘:特寫一個女孩的臉,深紅色的長裙下堅定的腳步。然後鏡頭拉遠,大角度的仰拍:灰藍色的天,高高矗立的懸崖,天上的雲層顯地移動,呈現出冷色調的壓迫感。接著特寫腳的跳躍……
導演似乎很喜歡用中景的大角度仰俯拍,很少用特寫。比如“衛星"與女孩的相遇,就是女孩背著一個小孩仰起臉看著正在裝衛星的“衛星”,使原本就矮小的女孩更加瘦弱,而她背上背著的孩子更加突兀。後來才知道原來這個小孩不是她的弟弟而是她的孩子,被美國大兵輪姦後生出的孩子,而且小孩天生眼疾。小女孩的哥哥雙手被炸斷,卻是個預言者,他每一次預言的透露都會給這個三口之家帶來厄運。
一般電影裡的語言多多少少會帶有導演自己的思想,比如有一段是“衛星”排遣一群小孩子去幫拆地雷這活的,就選了幾個孩子,村里人問到,怎么這些小孩都大部分都是少胳膊的,“衛星”高聲回答到,這是我們的精英他們少了胳膊都敢繼續幹活,他們才是不怕地雷的。還有反映這個小村莊淳樸的畫面,不管是小孩子哇哇大哭時被女孩親,還是“衛星”後來被炸斷腿後哭泣著被老人們親,讓人有種溫暖的安慰,仿佛回到了小時候,痛的時候親一下就會好的,一切就都會過去的。

媒體影評

《烏龜也會飛》 劇照《烏龜也會飛》 劇照

紐約時報NEWYORKTIMESByA.O.SCOTT
●洛杉磯每日新聞報LADAILYNEWSFilmCritic影評
有些電影畫面會縈繞腦海,久久不能散去。在伊朗大導演巴曼戈巴第的最新巨作“烏龜也會飛”裡面,一名失去雙手的小男孩,沿著地面匍匐前進,小心卻也不專業地用嘴巴挖出一枚地雷。在這部關於戰火下的兒童的電影裡,還有許多其它難以抹滅的畫面。而在哥巴帝的戲劇中,更無時無刻不充滿令人心痛的深刻畫面。“烏龜也會飛”反映出不管政權如何轉變,都無法幫助被遺棄的小孩及失去國家的文化從每日生活掙扎裡面解放,甚至他們內心深處的陰影,也不斷隨著他們的悲慘遭遇而擴大。這部號稱是後海珊時代的伊朗的第一部電影,更加證明巴曼戈巴第的偉大藝術成就。
電影文摘FILMJOURNAL
當巴曼戈巴第在導演“烏龜也會飛”的水下鏡頭時,剛好看到一隻烏龜用瘦小的腿,背負著沉重的殼,很平順、不費力地從眼前爬過,讓他聯想到他的庫德族同胞身上所背負的世代以來的流離遷徙與種族屠殺,就如同龜殼一般緊黏住庫德族人。
●世界獨立<影片WorldIndependentFilm>
伊朗導演巴曼戈巴第的電影如同被施了超現實的魔咒。在令人緊張的冷靜中,他的電影引導西方世界的觀眾進入一個他們怯於承認,但卻真實存在的世界。混和了絕對的美感、恐怖的現實及夢幻與神奇的元素,組成令人困擾的整體。

影片背景

《烏龜也會飛》 劇照《烏龜也會飛》 劇照

巴曼、戈巴第是伊朗庫德裔在德黑蘭接受他的電影教育。但自從2000年從《醉馬時刻》這部片開始,他為了編寫記錄庫德族人因為沒有自己的國家而四處被全副武裝國家軍隊捕捉的命運,經常在這最危險邊界庫德斯坦很(本片拍攝地)進進出出無數次。雖然這部片發生時間點剛好是美國攻打伊拉克同時間,但和所有最好的片子一樣,超越政治意涵。戈巴第精準的運用片中主角小孩子的觀點且對於他們政治觀點也從未發生過。但政治事務卻發生在他們身上
在所有角色最讓人吸引目光的是一位15歲名叫衛星的小孩索倫,他帶領了一群住在土伊邊境難民營里的孤兒,讓他們從事生死邊緣的拆地雷工作,目的只是餵了填飽肚子。他們把埋在邊界的地雷挖出來賣給城鎮活躍的軍火市場,更醜陋的,衛星知道這些人可以賣給聯合國軍隊,進而從中獲取千倍於他所得到的報酬也無可奈何。
衛星很期盼美軍的到來,的確他也想著能踏上美國運用它的精力和商業頭腦帶給他的成就,就在他買了一個大衛星碟盤後,部落的長者也尊他為科技代表人,請他也幫他們裝。自然地他也會裝出幾句少的可憐的英文詞句炫耀他在新聞廣播聽到布希宣布攻打的話。”他說要下雨了”衛星說著。
如果說衛星是個將美國樂觀主義描述為強大不可抵抗的力量,那么剛來到難民營這位和他年齡相仿的漢高夫卻是堅持東方神秘色彩及宿命論的人。他由於拆地雷而失去他的雙手(幸好還有牙齒)。他說他能夠預測未來並且證明他能解救卡車上那些小孩。和他一起旅行來的是那令人無法忘懷美麗的姊姊亞格琳、還有據稱是他們弟弟剛學會走路但眼盲的小孩里加,他不是在其它年長小孩的背上不然就是用繩子被綁在腳踝上。起初漢高夫像似為了和衛星爭奪領導地位還發生過一場有趣的打架,你可以看到一個沒有手的男孩用它那專業的頭猛撞攻擊那位過分自信的對手。到後來因為衛星愛上了亞格琳,他經常用它那台裝飾美國風的腳踏車帶她到處閒晃並訴說著這個地方的習俗。
漸漸地,我們了解到其實里加是亞格琳所生的,是因為被伊拉克士兵強暴所生的,這種恥辱使得她逐漸地感到絕望,並將小孩或她自己給隔離起來。
終於美軍到來了對於有熱情期待的衛星及極有洞察力的漢高夫兩人,他們宣布那些從直升機丟下來的傳單,上面寫著”不公平、不幸及苦難將結束,我們將帶走你門的傷痛”,它又是一份美式樂觀自我性格感動人心的展示,但此時此刻的衛星已經學到戰爭的傷痛並不是美國軍隊所能帶走的。

得獎記錄

《烏龜也會飛》 劇照《烏龜也會飛》 劇照

2005年代表伊朗競逐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第七屆台北電影節觀摩片
柏林影展兒童電影水晶熊獎
聖塞巴斯汀影展最佳影片
芝加哥影展評審團特別獎銀雨果獎
義大利羅馬影展觀眾特別獎
墨西哥現代國際影展和平獎
加拿大廣播聽眾票選獎
挪威國際影展黎明獎
舊金山亞裔影展觀眾票選最佳劇情片
蒙特婁新電影影展貝爾格勒國際作者影展最佳攝影獎
司法漢兒童影展國際兒童票選最佳劇情片
哥本哈根電影節觀眾大獎
第52屆聖賽巴斯汀影展金貝殼獎 -
第52屆聖賽巴司斯汀影展評審獎最佳劇本
第40屆芝加哥影展評審團特別獎銀雨果獎
第33屆蒙特婁新電影影展加拿大廣播聽眾票選獎
第28屆巴西聖保羅影展觀眾特別獎
第5屆東京Filmex影展評審團特別獎
第5屆東京Filmex影展agnesb.觀眾獎
義大利羅馬Asiaticafilmmediale影展觀眾特別獎
貝爾格勒國際作者影展最佳攝影獎
第19屆美國佛羅里達州羅得岱堡國際影展賓士最感人獎
挪威tromso國際影展黎明獎
第13屆荷蘭鹿特丹影展觀眾票選首獎
2005柏林影展特別佳作
2005柏林影展和平電影獎
2005墨西哥現代國際影展和平獎
墨西哥現代國際影展觀眾票選獎
2005瑞士Fribourg國際影展觀眾票選獎
2005瑞士Fribourg國際影展E-Changer獎
第23屆舊金山亞裔影展,觀眾票選最佳劇情片
第15屆非洲、亞洲、拉丁美洲影展
丹麥Nat影展觀眾票選及發行獎
第29屆香港國際影展SIGNIS獎
伊朗電影之家最佳導演獎
第19屆伊司法漢兒童影展國際組首獎
第19屆伊司法漢兒童影展最佳導演獎
第19屆伊司法漢兒童影展評審票選伊朗電影
第19屆伊司法漢兒童影展國際兒童票選最佳劇情片
第19屆伊司法漢兒童影展伊朗電影協會最佳劇情片
 

伊朗電影一覽

當代伊朗電影以其獨特的影像風格而獨樹一幟。在世風喧囂浮躁,在我們的感官被充滿暴力、色情的電影刺激得遲鈍麻木的今天,伊朗電影卻返璞歸真,以近乎手工作坊式的製作,以清新質樸、恬淡溫暖又充滿哲理的影像風格,以友誼、寬容、愛、和睦相處這些久違的主題重新撥動我們的心弦。它的興起印證了一句名言:越是民族的便越是世界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