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飛的海龜》

《會飛的海龜》

《會飛的海龜》關於戰爭的美國劇片,是全球獲獎無數感動千萬人心一部笑中有淚的生命血淚史,是伊朗導演巴曼戈巴第的第三部劇情片,是以伊拉克的前海珊政權鎮壓庫德族人為背景,講的是在西亞各國邊境流徙的庫德族苦難民族。

基本信息

《會飛的海龜》會飛的海龜

他們的小孩都是這樣長大的......說的是在西亞各國邊境流徙的庫德族苦難民族。美軍攻伊前夕。“衛星”去給長老安裝天線,好接收美伊戰況。衛星是個十三歲小孩,靠一點科技知識,成了戰地孤兒的孩子王。

這兒的孩子,另一生計就是去拆地雷!斷臂小難民來到村里挑戰衛星的地位,衛星卻愛上他妹妹,可是這個愁眉不展的女孩,原來掩埋了驚天地泣鬼神的傷痕。巴曼戈巴第獲獎無數的作品往往帶有伊朗電影所無、原始但殘酷的美。亦悲亦喜的罕見筆觸,書寫出孩子特強的生命力。女孩直迫莎翁悲劇的命運,是戰地迄今最慘痛的吶喊。

伊拉克電影烏龜也會飛”是以伊拉克的前海珊政權鎮壓庫德族人為背景。美國軍隊的到來,對於逃避海珊鎮壓的庫德族難民,固然是一個喜訊。不過,遺下來的大量孤兒,背負了失去雙親、因誤觸地雷而傷殘,甚至被伊拉克士兵虐待強暴等等的悲慘遭遇。他們的故事,世人又了解多少?

基本資料

《會飛的海龜》會飛的海龜》

原 片 名:Lakposhtha ham parvaz mikonand
外文別名:Turtles Can Fly
中 文 名:會飛的海龜
出品年代:2004
首映日期:2005年2月(美國)
MPAA級別:PG-13級
IMDB連結:http://imdb.com/title/tt0424227/
IMDB評分:8/10 (452 votes)
國家:伊朗/法國/伊拉克
類別:劇情/戰爭
導演:巴曼.戈巴第 Bahman Ghobadi
主演:Soran Ebrahim .... Satellite
Avaz Latif .... Agrin
Saddam Hossein Feysal .... Pashow
Hiresh Feysal Rahman .... Hengov
Abdol Rahman Karim .... Riga
Ajil Zibari .... Shirkooh
演員:Soran Ebrahim .... Satellite
Avaz Latif .... Agrin
Saddam Hossein Feysal .... Pashow
Hiresh Feysal Rahman .... Hengov
bdol Rahman Karim .... Riga
Ajil Zibari .... Shirkooh
地區:法國,伊朗
發布組:DMT

故事梗概

《會飛的海龜》《會飛的海龜》

非職業演員的孩子們的表現,雖老成但不失天真,足見導演教戲的功力。比較前部醉馬時刻,烏龜也會飛在戲劇性的安排上更上了層樓;戰火無情,但人本善的天性,是生存的依靠,也是生命的希望。在戰火之外,導演巴曼戈巴第藉由「烏龜也會飛」來提醒觀影者,尊重和關懷生命!

影片背景:巴曼、戈巴第是伊朗庫德裔在德黑蘭接受他的電影教育。但自從2000年從醉馬時刻這部片開始,他為了編寫記錄庫德族人因為沒有自己的國家而四處被全副武裝國家軍隊捕捉的命運,經常在這最危險邊界庫德斯坦很(本片拍攝地)進進出出無數次。雖然這部片發生時間點剛好是美國攻打伊拉克同時間,但和所有最好的片子一樣,超越政治意涵。戈巴第精準的運用片中主角小孩子的觀點且對於他們政治觀點也從未發生過。但政治事務卻發生在他們身上。

在所有角色最讓人吸引目光的是一位15歲名叫衛星的小孩索倫,他帶領了一群住在土伊邊境難民營里的孤兒,讓他們從事生死邊緣的拆地雷工作,目的只是餵了填飽肚子。他們把埋在邊界的地雷挖出來賣給城鎮活躍的軍火市場,更醜陋的,衛星知道這些人可以賣給聯合國軍隊,進而從中獲取千倍於他所得到的報酬也無可奈何。

衛星很期盼美軍的到來,的確他也想著能踏上美國運用它的精力和商業頭腦帶給他的成就,就在他買了一個大衛星碟盤後,部落的長者也尊他為科技代表人,請他也幫他們裝。自然地他也會裝出幾句少的可憐的英文詞句炫耀他在新聞廣播聽到布希宣布攻打的話。”他說要下雨了”衛星說著。

如果說衛星是個將美國樂觀主義描述為強大不可抵抗的力量,那么剛來到難民營這位和他年齡相仿的漢高夫卻是堅持東方神秘色彩及宿命論的人。他由於拆地雷而失去他的雙手(幸好還有牙齒)。

他說他能夠預測未來並且證明他能解救卡車上那些小孩。和他一起旅行來的是那令人無法忘懷美麗的姊姊亞格琳、還有據稱是他們弟弟剛學會走路但眼盲的小孩里加,他不是在其它年長小孩的背上不然就是用繩子被綁在腳踝上。起初漢高夫像似為了和衛星爭奪領導地位還發生過一場有趣的打架,你可以看到一個沒有手的男孩用它那專業的頭猛撞攻擊那位過分自信的對手。到後來因為衛星愛上了亞格琳,他經常用它那台裝飾美國風的腳踏車帶她到處閒晃並訴說著這個地方的習俗。

漸漸地,我們了解到其實里加是亞格琳所生的,是因為被伊拉克士兵強暴所生的,這種恥辱使得她逐漸地感到絕望,並將小孩或她自己給隔離起來。

終於美軍到來了對於有熱情期待的衛星及極有洞察力的漢高夫兩人,他們宣布那些從直升機丟下來的傳單,上面寫著”不公平、不幸及苦難將結束,我們將帶走你門的傷痛”,它又是一份美式樂觀自我性格感動人心的展示,但此時此刻的衛星已經學到戰爭的傷痛並不是美國軍隊所能帶走的。

藝術風格

《會飛的海龜》《會飛的海龜》

《會飛的海龜》是後薩達姆時代伊拉克的第一部電影,出自伊朗庫爾德裔導演巴曼·戈巴迪之手。雖然同樣是戰爭大背景下的悲劇,該片卻將故事的主角放在一群孩子身上。他們雖然無權對戰爭進行任何決定,但戰爭的結果卻落在了他們的身上。成人們為攫取利益而製造的戰火是無情的,但孩子們純淨的眼神里透出的是善良的天性,而後者是生存的希望。一群完全沒有表演經驗的孩子,能夠將富於濃重悲劇色彩的角色演繹得天真但不稚嫩,老成而非世故,這也為本片贏得了本年度世界影壇多個大獎。

戈巴迪是冷靜的,冷靜得令人膽寒,引領著根本沒有“苦難”這一概念的發達國家觀眾進入他們既無法想像、又怯於承認,但又真實存在的世界……被炸斷雙臂的漢高夫匍匐著,小心翼翼地用嘴起出一枚地雷,並為又多了幾個子的收入而欣喜。觀眾們卻看得早已心碎。影片最後,漢高夫和被炸瘸了的“衛星”相扶著拾起美軍丟下來的傳單。上邊赫然寫著“我們將帶走你們的傷痛”。可不管勝利者是誰、政權如何轉變,被遺棄了的孤兒和亡命輾轉地流浪,他們的傷痛早已滲入骨血,誰又能帶走?

影片從始至終都沒有正面的刻畫戰爭,沒有血肉模糊,也沒有驚心動魄。導演只是不動聲色地藉著孩子們的眼光導引冷峻的鏡頭,孩子們一顰一笑舉手投足間竟奇蹟般煥發出難以名狀的美感,而潛藏這美感之後的悲哀與這美感所導引的生命力就悄悄印在人們的心裡。庫德導演在面對殘酷主題時平靜甚至帶點幽默的敘事方式。

幕後花絮

《會飛的海龜》《會飛的海龜》

非職業演員的孩子們的表現,雖老成但不失天真,足見導演教戲的功力。比較前部《醉馬時刻》,《烏龜也會飛》在戲劇性的安排上更上了層樓;戰火無情,但人本善的天性,是生存的依靠,也是生命的希望。在戰火之外,導演巴曼戈巴第藉由《烏龜也會飛》來提醒觀影者,尊重和關懷生命!

影片背景:巴曼、戈巴第是伊朗庫德裔在德黑蘭接受他的電影教育。但自從2000年從《醉馬時刻》這部片開始,他為了編寫記錄庫德族人因為沒有自己的國家而四處被全副武裝國家軍隊捕捉的命運,經常在這最危險邊界庫德斯坦很(本片拍攝地)進進出出無數次。雖然這部片發生時間點剛好是美國攻打伊拉克同時間,但和所有最好的片子一樣,超越政治意涵。戈巴第精準的運用片中主角小孩子的觀點且對於他們政治觀點也從未發生過。但政治事務卻發生在他們身上。

在所有角色最讓人吸引目光的是一位15歲名叫衛星的小孩索倫,他帶領了一群住在土伊邊境難民營里的孤兒,讓他們從事生死邊緣的拆地雷工作,目的只是餵了填飽肚子。他們把埋在邊界的地雷挖出來賣給城鎮活躍的軍火市場,更醜陋的,衛星知道這些人可以賣給聯合國軍隊,進而從中獲取千倍於他所得到的報酬也無可奈何。

衛星很期盼美軍的到來,的確他也想著能踏上美國運用它的精力和商業頭腦帶給他的成就,就在他買了一個大衛星碟盤後,部落的長者也尊他為科技代表人,請他也幫他們裝。自然地他也會裝出幾句少的可憐的英文詞句炫耀他在新聞廣播聽到布希宣布攻打的話。”他說要下雨了”衛星說著。

如果說衛星是個將美國樂觀主義描述為強大不可抵抗的力量,那么剛來到難民營這位和他年齡相仿的漢高夫卻是堅持東方神秘色彩及宿命論的人。他由於拆地雷而失去他的雙手(幸好還有牙齒)。他說他能夠預測未來並且證明他能解救卡車上那些小孩。和他一起旅行來的是那令人無法忘懷美麗的姊姊亞格琳、還有據稱是他們弟弟剛學會走路但眼盲的小孩里加,他不是在其它年長小孩的背上不然就是用繩子被綁在腳踝上。起初漢高夫像似為了和衛星爭奪領導地位還發生過一場有趣的打架,你可以看到一個沒有手的男孩用它那專業的頭猛撞攻擊那位過分自信的對手。到後來因為衛星愛上了亞格琳,他經常用它那台裝飾美國風的腳踏車帶她到處閒晃並訴說著這個地方的習俗

漸漸地,我們了解到其實里加是亞格琳所生的,是因為被伊拉克士兵強暴所生的,這種恥辱使得她逐漸地感到絕望,並將小孩或她自己給隔離起來。

終於美軍到來了對於有熱情期待的衛星及極有洞察力的漢高夫兩人,他們宣布那些從直升機丟下來的傳單,上面寫著”不公平、不幸及苦難將結束,我們將帶走你門的傷痛”,它又是一份美式樂觀自我性格感動人心的展示,但此時此刻的衛星已經學到戰爭的傷痛並不是美國軍隊所能帶走的。

影評

《會飛的海龜》《會飛的海龜》

《會飛的海龜》是伊朗導演巴曼戈巴第的第三部劇情片。同屬庫德族人的巴曼,企圖透過影片,將散居在土耳其及伊拉克國界的庫德族人的磨難與掙扎,以及語言文化,帶給全世界

這部片子參加過許多國際影展,且如同巴曼之前的電影,同樣是透過質樸與親近土地的抒情體,反映戰爭的殘酷、流離失所、及剝奪。而由於兒童的不矯揉造作、天真與脆弱,使得兒童成為這部片的主角,大人反而成了配角。故事裡兒童的遭遇令人心碎,而導演巴曼在這個部分又毫不修飾地真實呈現,使得這部電影愈發沉重。這是一部笑中有淚的電影;而殘酷不僅是主題,更是方法。如同片中不斷重複出現兒童站在懸崖邊緣的畫面,影片在絕望的邊緣甦醒,令人關切接下來會如何發展。

有些電影畫面會縈繞腦海,久久不能散去。在伊朗大導演巴曼戈巴第的最新巨作烏龜也會飛裡面,一名失去雙手的小男孩,沿著地面匍匐前進,小心卻也不專業地用嘴巴挖出一枚地雷。在這部關於戰火下的兒童的電影裡,還有許多其它難以抹滅的畫面。而在哥巴帝的戲劇中,更無時無刻不充滿令人心痛的深刻畫面。烏龜也會飛反映出不管政權如何轉變,都無法幫助被遺棄的小孩及失去國家的文化從每日生活掙扎裡面解放,甚至他們內心深處的陰影,也不斷隨著他們的悲慘遭遇而擴大。這部號稱是後海珊時代的伊朗的第一部電影,更加證明巴曼戈巴第的偉大藝術成就。

當巴曼戈巴第在導演《會飛的海龜》的水下鏡頭時,剛好看到一隻烏龜用瘦小的腿,背負著沉重的殼,很平順、不費力地從眼前爬過,讓他聯想到他的庫德族同胞身上所背負的世代以來的流離遷徙與種族屠殺,就如同龜殼一般緊黏住庫德族人。

伊朗導演巴曼戈巴第的電影如同被施了超現實的魔咒。在令人緊張的冷靜中,他的電影引導西方世界的觀眾進入一個他們怯於承認,但卻真實存在的世界。混和了絕對的美感、恐怖的現實及夢幻與神奇的元素,組成令人困擾的整體。

得獎記錄

《會飛的海龜》《會飛的海龜》

1、2005年代表伊朗競逐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2、第七屆台北電影節觀摩片
3、柏林影展兒童電影水晶熊獎
4、聖塞巴斯汀影展最佳影片
5、芝加哥影展評審團特別獎銀雨果獎
6、義大利羅馬影展觀眾特別獎
7、墨西哥現代國際影展 和平獎
8、加拿大廣播聽眾票選獎
9、挪威國際影展黎明獎
10、舊金山亞裔影展 觀眾票選最佳劇情片
11、蒙特婁新電影影展 貝爾格勒國際作者影展 最佳攝影獎
12、司法漢兒童影展 國際兒童票選最佳劇情片
13、哥本哈根電影節 觀眾大獎 

獲獎記錄

《會飛的海龜》《會飛的海龜》

1、第52屆聖賽巴斯汀影展金貝殼獎  
2、第52屆聖賽巴司斯汀影展評審獎最佳劇本
3、第40屆芝加哥影展評審團特別獎銀雨果獎
4、第33屆蒙特婁新電影影展加拿大廣播聽眾票選獎
5、第28屆巴西聖保羅影展 觀眾特別獎
6、第5屆東京Filmex 影展評審團特別獎
7、第5屆東京Filmex 影展 agnes b.觀眾獎
8、義大利羅馬Asiaticafilmmediale影展觀眾特別獎
9、貝爾格勒國際作者影展最佳攝影獎
10、第19屆美國佛羅里達州羅得岱堡國際影展 賓士最感人獎
11、挪威 tromso國際影展黎明獎
12、第13屆荷蘭鹿特丹影展觀眾票選首獎
13、2005柏林影展 特別佳作
14、2005柏林影展 和平電影獎
15、2005墨西哥現代國際影展 和平獎
16、墨西哥現代國際影展 觀眾票選獎
17、2005瑞士Fribourg 國際影展觀眾票選獎
18、2005瑞士Fribourg 國際影展 E-Changer獎
19、第23屆舊金山亞裔影展,觀眾票選最佳劇情片
20、第15屆非洲、亞洲、拉丁美洲影展
21、丹麥Nat影展觀眾票選及發行獎
22、第29屆香港國際影展SIGNIS獎
23、伊朗電影之家最佳導演獎
24、第19屆伊司法漢兒童影展國際組首獎
25、第19屆伊司法漢兒童影展 最佳導演獎
26、第19屆伊司法漢兒童影展 評審票選伊朗電影
27、第19屆伊司法漢兒童影展 國際兒童票選最佳劇情片
28、第19屆伊司法漢兒童影展 伊朗電影協會最佳劇情片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