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月亮》

《半個月亮》

《半個月亮》是由巴赫曼·戈巴迪導演的影片。它講述了伊拉克一位音樂家和另一位要去演出的音樂人和他的兒子結伴同行,那些在伊朗、伊拉克和土耳其周圍的國境地帶痛苦的的遊牧生活讓他們體驗的死亡的危險的故事。

基本信息

劇情介紹

《半個月亮》精彩劇照《半個月亮》精彩劇照

在薩達姆·海珊(SaddamHussein)下台後,伊拉克一位音樂家在尋找他的妻子的途中認識了另一位要去演出的音樂人Mamo和他的兒子。他們結伴同行,但旅行並不順利。那些在伊朗,伊拉克,和土耳其周圍的國境地帶痛苦的的遊牧生活讓他們體驗的死亡的危險。

幕後花絮

《半個月亮》精彩劇照《半個月亮》精彩劇照

巴赫曼·戈巴迪(BahmanGhobadi)於1969年2月1日出生於伊朗班納,位於伊朗西北部的庫德人自治區,他自己是也是一名庫德人,十二歲時他的家庭搬遷到庫德人自治區的省會,戈巴迪在那裡學習並最終在伊朗廣播大學獲得電影導演藝術學士學位。

畢業後在大的電影製片廠工作一段時間後,戈巴迪轉而開始拍攝8mm的短片。他拍攝的紀錄片《霧中生活》(LifeInFog)獲得了無數的獎項與讚譽,他還作為伊朗大導演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AbbasKiarostami)參與拍攝了《風帶著我來》(TheWindWillCarryUs),2000年他拍攝了自己的第一部長片《醉馬時刻》,這也是第一部伊朗庫德人拍攝的電影。影片以伊朗古老遊牧民族在現代環境下的生存狀態為主題,風格大氣寫實,曾經獲得坎城電影節金攝影機獎。他的長片《NimehMahorNweMang》則講述了庫德人區的一支樂隊的故事。影片的陣容匯集了伊朗電影界的許多大牌人物。而他的作品《會飛的烏龜》(TurtlesCanFly)講述了一個庫爾德村莊為了確定美軍結束伊拉克戰爭而努力尋找一個衛星電視天線的故事,獲得了2004年西班牙聖塞巴斯蒂安電影節最高榮譽金貝殼獎。除了執導電影以外,戈巴迪還在伊朗著名女導演莎米拉·瑪克瑪爾巴夫的名作《黑板》(Blackboards)中出演主要角色。他也創辦了自己的電影公司Mii電影公司。這是一個致力於伊朗多民族多文化的電影推廣的公司。

戈巴迪在聖塞巴斯蒂安電影節獲獎後曾說過:“我願意把這個獎盃送給電影中的那些孩子們,獻給這個世界上所有庫德人,獻給伊朗所有為電影失業而獻身的人們。”

伊朗電影一覽

當代伊朗電影以其獨特的影像風格而獨樹一幟。在世風喧囂浮躁,在我們的感官被充滿暴力、色情的電影刺激得遲鈍麻木的今天,伊朗電影卻返璞歸真,以近乎手工作坊式的製作,以清新質樸、恬淡溫暖又充滿哲理的影像風格,以友誼、寬容、愛、和睦相處這些久違的主題重新撥動我們的心弦。它的興起印證了一句名言:越是民族的便越是世界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