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中國傳統自然療法]

刮痧[中國傳統自然療法]

刮痧是以中醫經絡腧穴理論為指導,通過特製的刮痧器具和相應的手法,蘸取一定的介質,在體表進行反覆刮動、摩擦,使皮膚局部出現紅色粟粒狀,或暗紅色出血點等“出痧”變化,從而達到活血透痧的作用。因其簡、便、廉、效的特點,臨床套用廣泛,適合醫療及家庭保健。還可配合針灸、拔罐、刺絡放血等療法使用,加強活血化瘀、驅邪排毒的效果,刮痧具有調氣行血、活血化瘀、舒筋通絡、驅邪排毒等功效,已廣泛套用於內、外、婦、兒科的多種病症及美容、保健領域。尤其適宜於疼痛性疾病、骨關節退行性疾病如頸椎病、肩周炎的康復;對於感冒發熱、咳嗽等呼吸系統病證臨床可配合拔罐套用;對於痤瘡、黃褐斑等損容性疾病可配合針灸、刺絡放血等療法;還適用於亞健康、慢性疲勞綜合徵等疾病的防治。

基本信息

療法起源

背部刮痧示意圖背部刮痧示意圖

刮痧療法的雛形可追溯到舊石器時代,人們患病時往往會本能地用手或石片撫摩、捶擊體表某一部位,有時竟使疾病獲得緩解。通過長期的發展與積累,逐步形成了砭石治病的方法。砭石是針刺術、刮痧法的萌芽階段,刮痧療法可以說是砭石療法的延續、發展或另一種存在形式。隨歷史之發展,刮痧未能像針灸等療法一樣得以系統發展,而是流於民間。

清代《痧脹玉衡》王庭《序》中所說:“先是鄉人用糞穢感痧,例制用錢蘸油而刮,然行之大都為婦人,為名醫所不及”。

刮痧最初適應證僅為痧證,痧證的記載較早見於宋代王榮《指述方瘴瘧論》稱之為“挑草子”。元代醫學家危亦林的《世醫得效方》對痧證的描述:“乙腹絞痛、冷汗出,脹悶欲絕,俗謂攪腸沙”。

在明代醫書中,多沿用了危氏的說法,但將“沙”字變為了“痧”。如明代張鳳逵在《傷暑全書》中載有“絞腸痧”一症。清(康熙年間)郭右陶《痧脹玉衡》使痧病的證治始備,在痧病病源方面《痧脹玉衡。痧原論》中指出:“症先吐瀉而心腹絞痛者,痧從穢氣發者多;先心腹絞痛而吐瀉者,從暑氣發者多;心胸昏悶,痰涎膠結,從傷暑伏熱發者多;遍身腫脹,疼痛難忍,四肢不舉,舌強不言,從寒氣冰伏過時,郁為火毒而發痧者多。

《痧脹玉衡》將痧病分為遍身腫脹痧、悶痧、落弓痧噤口痧、角弓痧、撲鵝痧、傷風咳嗽痧、痘前痧脹等45種痧病痧病主要由於氣候因素如夏日暑氣炎蒸,燥氣熾灼,間或淫雨謅綿,忽而烈日蒸曬,所釀不正之癘氣,流於天地間,人在氣交之中,觸其毒者,無論男女老幼皆可能染病。痧病的盛行季節,以夏、秋為最,春次之,冬極少見。

痧病主要特徵有二:是一痧點,二是酸脹感。痧病主症多現頭昏腦脹,胸煩鬱悶,全身酸脹,倦怠無力,四肢麻木,甚則厥冷如冰。入氣分則作腫作脹,入血分則蓄為瘀;遇食積痰水,結聚而不散,則脘腹痞滿,甚則噁心嘔吐。

痧病治療方面《痧脹玉衡·刮痧法》指出:“背脊頸骨下、及胸前脅肋、兩背肩臂痧,用銅錢蘸香油刮之。頭額腿上痧,用棉紗線或麻線蘸香油刮之。大土腹軟肉內痧,用食鹽以手擦之”。清代論述痧病的專著日漸增多如葉桂《溫熱濕痧三種》,陳延香《中暑痧症療法》,韓凌霄徹痧要編》,王凱《痧症全書》,沈金鰲《痧症燃犀照》,王士雄《吊腳痧證》、《絞腸痧證》,歐陽調律《痧法備旨》,胡風昌《痧症度針》等數十種專著。

歷史記載

元明時期,已有較多的療法記載,以瓷勺刮背,驅散邪氣,至清代,有關刮痧症,不僅在《理論駢文》等著作中有記載,而且還出現《七十二種痧症救治法》等專著,對刮痧療法的理論和操作做了全面系統的描述。面部刮痧對提升面部、頸部皮膚有顯著功效,更是眼袋、黑眼圈,斑點痘痘等常見的皮膚問題良好的解決方案,在各大中醫美容機構成為主要治療美容手段臨床套用。

常用工具

常用的刮痧用具包括刮痧板和刮痧油。

1.刮痧板

(1)牛角類①特點與功效牛角類刮痧板臨床上尤以使用水牛角為多。水牛角味辛、鹹、寒,辛可發散行氣、活血消腫;鹹能軟堅潤下;寒能清熱解毒、涼血定驚。且質地堅韌、光滑耐用、原料豐富、加工簡便;②注意事項忌熱水長時間浸泡、火烤或電烤;刮痧後需立即把刮板擦乾,塗上橄欖油,並存放於刮板套內。

(2)玉石類①特點與功效玉石具有潤膚生肌、清熱解毒、鎮靜安神、辟邪散濁等作用。其質地溫潤光滑,便於持握,因其觸感舒適,適宜面部刮痧;②注意事項用完後要注意清潔;避免碰撞;避免與化學試劑接觸。

(3)砭石類①特點與功效砭石採用的材質是泗濱浮石,這種石材含有多種微量元素,紅外輻射頻帶極寬,可以疏通經絡、清熱排毒、軟堅散結,並能使人體局部皮膚增溫,用於刮痧的貶石刮痧板邊厚小於3mm;②注意事項因砭石可能含有有害物質,購買時需認真辨別真偽,購買經國家權威部門檢測不含有害物質的砭石。

刮痧工具的材質不固定,形式多樣,許多日常用具均可以作為刮痧工具使用:如銅錢、銀元、瓷湯勺、嫩竹板、棉紗線、蚌殼等,現在還有了樹脂、矽膠等現代材料所製成的刮痧工具。

2.刮痧油

(1)液體類①特點與功效主要有涼開水、植物油(如芝麻油、茶籽油、菜籽油、豆油、花生油、橄欖油)、藥油(如紅花油、跌打損傷油、風濕油)等,不僅可防止刮痧板劃傷皮膚,還可起到滋潤皮膚、開泄毛孔,活血行氣的作用。另外,還可以選用具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通絡止痛等作用的中草藥,煎成藥液,根據病情選用;②注意事項刮痧油宜避火使用和保存;皮膚過敏者禁用,外傷、潰瘍、瘢痕、惡性腫瘤局部禁用。

(2)乳膏類①特點與功效選用質地細膩的膏狀物質,如凡士林、潤膚霜、蛇油、扶他林乳膏等。亦可將具有活血化瘀、通絡止痛、芳香開竅等作用的中藥提取物製備成乳膏劑使用;②注意事項避光,陰涼乾燥處保存;宜根據病情需要選擇適當的刮痧介質,如扶他林乳膏有鎮痛、抗炎作用,用於風濕性關節疾病療效較好。

臨床套用

1.操作要點

(1)充分暴露刮拭部位,在皮膚上均勻塗上刮痧油等介質;

(2)手握刮拭板,先以輕、慢手法為主,待患者適應後,手法逐漸加重、加快,以患者能耐受為度。宜單向、循經絡刮拭,遇痛點、穴位時重點刮拭,以出痧為度。

(3)可先刮拭背部督脈和足太陽膀胱經背俞穴循行路線,振奮一身之陽、調整臟腑功能、增強抗病能力;再根據病情刮拭局部阿是穴或經穴,可取得更好療效。

(4)刮痧後囑患者飲用溫開水,以助機體排毒驅邪。

2.用途

刮痧具有調氣行血、活血化瘀、舒筋通絡、驅邪排毒等功效,已廣泛套用於內、外、婦、兒科的多種病症及美容、保健領域。尤其適宜於疼痛性疾病、骨關節退行性疾病如頸椎病、肩周炎的康復;對於感冒發熱、咳嗽等呼吸系統病證臨床可配合拔罐套用;對於痤瘡、黃褐斑等損容性疾病可配合針灸、刺絡放血等療法;還適用於亞健康、慢性疲勞綜合徵等疾病的防治。

3.注意事項

(1)刮痧後1~2天局部出現輕微疼痛、癢感等屬正常現象;出痧後30分鐘忌洗涼水澡;夏季出痧部位忌風扇或空調直吹;冬季應注意保暖。

(2)刮痧療法具有嚴格的方向、時間、手法、強度和適應證、禁忌證等要求,如操作不當易出現不適反應,甚至病情加重,故應嚴格遵循操作規範或遵醫囑,不應自行在家中隨意操作。

(3)有出血傾向、皮膚高度過敏、極度虛弱、嚴重心衰的患者均應禁刮或慎刮。

預防保健

1.感冒刮痧療法

採用穴位(風池、太陽、大椎、風門、肺俞、夾脊等穴)刮痧法,將紅花油或萬花油塗擦於穴位局部皮膚上,操作者用手緊握刮痧板從上至下刮拭,用力宜均勻柔和,痛甚處應反覆重刮,每次治療時間約15分鐘。刮拭出痧後再給飲溫開水或生薑汁糖水以發汗解表。隔日治療1次。

2.黃褐斑刮痧療法

先清潔皮膚,再均勻塗抹潤膚乳,按照額頭、眼周、面頰、口周、鼻部、下頜的順序,用面部刮痧板依次從面部中間向兩側沿肌肉紋理走向或順應骨骼形態單方向刮拭,在色斑、痛點處採用壓力大速度慢的手法。然後按揉太陽、印堂、迎香、顴髎、承泣、四白、承漿、大迎、頰車及黃褐斑部位。刮拭速度宜緩慢柔和,力度均勻平穩,以皮膚潮紅為度,不要求出痧。每周2次,4周為一療程。

操作方法

刮痧法

刮痧刮痧

最為常用的一種方法。刮痧部位通常在背部或頸部兩側,根據病情需要,有時也可在頸前喉頭兩側,胸部、脊柱兩側,臂彎兩側或膝彎內側等處。也可按照病情需要,選擇適合的部位。病人取舒適體位,充分暴露其被刮部位,並用溫水洗淨局部,通常採用光滑的硬幣、銅勺柄、瓷碗、藥匙、有機玻璃紐扣或特製的刮板,蘸取刮痧介質(如刮痧油、冷開水、香油或中藥提取濃縮液等,既可減少刮痧時的阻力,又可避免皮膚擦傷並增強療效),在體表特定部位反覆刮動、摩擦。按手法又分為直接刮法和間接刮法。

(1)直接刮法指用熱毛巾擦洗被刮部位的皮膚,然後均勻塗上刮痧介質,用刮痧工具直接接觸皮膚,在體表的特定部位反覆進行刮拭,直到皮下出現痧痕為止。

(2)間接刮法在刮拭部位上放一層薄布類物品,然後再用刮痧工具在布上問接刮拭。此法有保護皮膚的作用,主要用於兒童、高熱或中樞神經系統感染開始出現抽搐者、年老體弱和某些皮膚病患者。

撮痧法

根據手法又可分為夾痧法、扯痧法、擠痧法、拍痧法及點揉法。

(1)夾痧法:又稱揪痧法,在民間稱之為“揪疙瘩”。是指在患者的待刮拭部位塗上刮痧介質,然後施術者五指屈曲,將中指和食指等彎曲如鉤狀,蘸刮痧介質後夾揪皮膚,把皮膚和肌肉夾起然後用力向外滑動再鬆開,一夾一放,反覆進行,並連續發出“巴巴”的聲響。在同一部位可連續操作6~7遍,被夾起的部位就會出現痧痕,造成局部瘀血,使皮膚出現血痕的除痧方法。施行本法時不需要任何器具,只需用手指即可。

揪痧療法靈活,可根據病情選擇施治部位,頭痛、發熱、身體乏力,自己可以給自己揪,是一種非常實用的自我療法。

具體方法如下:患者伏案而坐或取俯臥位,充分暴露施治皮膚,揪痧者將中指和食指彎曲成鉤狀,蘸冷水後,用食、中兩指的第二指節側面相鉗去夾揪皮膚,常發出響聲,“揪疙瘩”之名由此而來。夾揪時要隨夾隨壓隨擰,然後急速鬆手。由於外力的夾、壓、擠,可將皮下毛細血管夾破,使血液滲出組織問,造成局部瘀血;一般在局部夾揪6~10次左右,以皮膚出現血痕為度。

如果病情較重,夾揪的力量要大,直至皮膚形成紅斑。揪痧時,由於夾痧的作用,對皮膚有較強的牽拉力,故常可引起局部和全身反應,使施治處皮膚潮紅,且稍有痛感,但痧被揪出、局部出現瘀血後,患者周身舒展。本法適用於皮膚張力不大的頭面部及腹、頸、肩、背部等處。

(2)扯痧法:在患者的一定部位或穴位上,以大拇指與食指用力提扯患者的皮膚,使扯痧部位表皮出現紫紅色或暗紅色的痧點,以達到治療疾病的方法,稱為扯痧療法。扯痧療法在我國民間流傳久遠,每當感受暑濕引起痧症或不適,常用手指將患者的皮膚反覆捏扯,直至局部出現瘀血為止。

扯痧時患者坐位或臥位,充分暴露局部皮膚。施術者用拇指腹和食指第二指節蘸冷水後,扯起一部分皮膚及皮下組織,並向一側牽拉擰扯,然後急速放開還原。也可用拇、食、中三指的指腹夾扯皮膚,依上述手法連續地向一定的方向擰扯,重複往返數次,以所扯皮膚處發紅為止,如病症較重時,扯拉的力量可加大,直至皮膚出現紅斑。扯痧對皮膚有較強的牽拉力,故常可引起局部和全身機體反應,扯拉病人局部可有疼痛感,扯後周身有鬆快舒適感。

此法主要套用於頭部、頸項、背部及面額的太陽穴和印堂穴。方法簡便,容易掌握,容易施用,效果較好。

(3)擠痧法:對因痧引起的疾患,用兩手或單手大拇指與食指互相擠壓皮膚,連續擠出一塊塊或一小排紫紅痧斑為止的治療方法,叫做擠痧療法。

操作方法為:患者坐位或臥位,施術者用兩手或單手大拇指在施治部位做有規律、有秩序的互相擠壓,直至局部皮膚出現“紅點”為止。依病施治,“紅點”可大可小,一般要求大如“黃豆”,小似“米粒”。

(4)拍痧法:指用虛掌拍打或用刮痧板拍打患者身體某部位,一般為痛癢、脹麻的部位。

(5)點揉法:指用手指在患者身體的一定部位或穴位上進行點壓,同時做圓形或螺鏇形的揉動,是點壓與指揉的複合手法。該法不屬於刮痧手法而屬於按摩手法,在治療和保健中常與刮痧法配合套用,可起到增強療效和彌補刮痧療法不足的作用。在刮痧治療中主要用於頭面部、腹部、肢體關節及手足部。

挑痧法

指刮拭者用針刺挑病人體表的一定部位,以治療疾病的方法。本法主要用於治療暗痧、宿痧、郁痧、悶痧等病症。

挑痧前須準備75%酒精,消毒棉簽和經過消毒處理的三棱針、中縫衣針1枚,或916號注射針頭1個。刮拭者先用棉簽消毒局部皮膚,在挑刺的部位上,用左手捏起皮肉,右手持針,輕快地刺人並向外挑,每個部位挑3下,同時用雙手擠出紫暗色的瘀血,反覆多次,最後用消毒棉球擦淨。

放痧法

又稱刺絡療法,是以針刺靜脈或點刺穴位出血,而達到治病的施治方法。

治療時病人取舒適體位,充分暴露其施治部位。如在靜脈放痧時,應先將患者左臂近心處用布帶或止血帶捆緊,要求患者握掌。然後,在局部用碘酒棉球消毒皮膚,再用75%酒精脫碘,然後針刺放血。在穴位放血時,可根據病情需要,經皮膚消毒後,用三棱針或縫衣針直接點刺。

放痧法可分為瀉血法和點刺法。與挑痧法基本相似,但刺激性更強,多用於重症急救。

(1)瀉血法:消毒被刺部位,左手拇指壓其下端,上端用橡皮管紮緊,右手持消毒的三棱針、縫衣針或注射針頭對準被刺部位靜脈,迅速刺入脈中0.5mm深後出針,使其流出少量血液,以消毒棉球按壓針孔。此法適用於肘窩、胭窩及太陽穴等處的淺表靜脈。

(2)點刺法:針刺前擠按被刺部位,使血液積聚於針刺部位,常規消毒後,左手拇、食、中三指夾緊被刺部位,右手持消毒的三棱針、縫衣針或注射針頭對準被刺位迅速刺人皮膚l~2mm深後出針。輕輕擠壓針孔周圍,使其少量出血,然後用消毒棉球按壓針孔。此法多用於手指或足趾末端穴位。

作用

刮痧刮痧

現代科學證明,刮痧可以擴張毛細血管,增加汗腺分泌,促進血液循環,對於高血壓、中暑、肌肉酸痛等所致的風寒痹症都有立竿見影之效。經常刮痧,可起到調整經氣、解除疲勞、增加免疫功能的作用。刮痧施術於皮部對機體的作用大至可分為兩大類。

預防保健作用

刮痧療法的預防保健作用又包括健康保健預防與疾病防變兩類。刮痧療法作用部位是體表皮膚,皮膚是機體暴露於外的最表淺部分,直接接觸外界,且對外界氣候等變化起適應與防衛作用。健康人常做刮痧(如取背俞穴、足三里穴等)可增強衛氣,衛氣強則護表能力強,外邪不易侵表,機體自可安康。若外邪侵表,出現惡寒、發熱、鼻塞、流涕等表證,及時刮痧(如取肺俞、中府等)可將表邪及時祛除,以免表邪不祛,蔓延進入五臟六腑而生大病。

治療作用

刮痧療法的治病作用可表現在以下方面:

活血祛瘀:刮痧可調節肌肉的收縮和舒張,使組織間壓力得到調節,以促進刮拭組織周圍的血液循環。增加組織流量,從而起到“活血化瘀”、“祛瘀生新”的作用。

調整陰陽:刮痧對內臟功能有明顯的調整陰陽平衡的作用,如腸蠕動亢進者,在腹部和背部等處使用刮痧手法可使亢進者受到抑制而恢復正常。反之,腸蠕動功能減退者,則可促進其蠕動恢復正常。這說明刮痧可以改善和調整臟腑功能,使臟腑陰陽得到平衡。

舒筋通絡:肌肉附著點和筋膜、韌帶、關節囊等受損傷的軟組織,可發出疼痛信號,通過神經的反射作用,使有關組織處於警覺狀態,肌肉的收縮、緊張直到痙攣便是這一警覺狀態的反映,其目的是為了減少肢體活動,從而減輕疼痛,這是人體自然的保護反應。此時,若不及時治療,或是治療不徹底,損傷組織可形成不同程度的粘連、纖維化或疤痕化,以致不斷地發出有害的衝動,加重疼痛、壓痛和肌肉收縮緊張,繼而又可在周圍組織引起繼發性疼痛病灶,形成新陳代謝障礙,進一步加重“不通則痛”的病理變化。

信息調整:人體的各個臟器都有其特定的生物信息(各臟器的固有頻率及生物電等),當臟器發生病變時有關的生物信息就會發生變化,而臟器生物信息的改變可影響整個系統乃至全身的機能平衡。

通過各種刺激或各種能量傳遞的形式作用於體表的特定部位,產生一定的生物信息,通過信息傳遞系統輸入到有關臟器,對失常的生物信息加以調整,從而起到對病變臟器的調整作用。這是刮痧治病和保健的依據之一。如用刮法、點法、按法刺激內關穴,輸入調整信息,可調整冠狀動脈血液循環,延長左心室射血時間,使心絞痛患者的心肌收縮力增強,心輸出量增加,改善冠心病心電圖的S-T段和T波,增加冠脈流量和血氧供給等。

排除毒素:刮痧過程(用刮法使皮膚出痧)可使局部組織形成高度充血,血管神經受到刺激使血管擴張,血流增快,吞噬作用及搬運力量加強,使體內廢物、毒素加速排除,組織細胞得到營養,從而使血液得到淨化,增加了全身抵抗力,可以減輕病情,促進康復。

使用工具

常見刮痧工具

1、苧麻、麻線、棉紗線團;

2、銅錢、銀圓;

3、瓷碗、瓷調羹、木梳背;

4、小蚌殼;

5、檀香木、沉木香刮板、牛角板等等。另外,還有水、油、潤膚劑等輔助材料。

面部刮痧專用工具

面部刮痧板魚形刮痧板

根據人體面部生理結構設計的面部專用刮痧板。長約12厘米,最寬約3.5厘米,最厚約0.3厘米。牛角精製而成,外型似魚,符合人體面部的骨骼結構,便於刮拭及疏通經絡。魚形刮痧板常用兩隻,左右手各一隻配合使用。面部刮痧是以鼻樑為中線,用好輕鬆刮痧板分別向左右兩側刮拭,從上到下,由內向外,先刮前額部,再刮兩顴,最後刮下頜部。因為面部有六條經絡通過,穴位密布,通過刮拭可以疏通經絡、促進氣血循環。刮痧時用力要輕,以不出痧為度,可一天數次,經常刮拭。刮後面部會有熱烘烘的感覺,這是氣血運行的正常反應。面部經常出現的問題如暗瘡、色斑、皺紋、黑眼圈等,用面部刮痧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面部刮痧不僅能改善面部血管的微循環,同時對眼、鼻、口腔、面部也能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

補瀉手法

刮痧療法分為補法、瀉法和平補平瀉法。補和瀉是相互對立、作用相反又相互聯繫的兩種手法,其與刮拭力量的輕重、速度的快慢、時間的長短、刮拭的長短、刮拭的方向等諸多因素有關。

補法:具有以下特點的刮法為補法。

(1)刺激時間短、作用淺,對皮膚、肌肉、細胞有興奮作用;

(2)作用時間較長的輕刺激,能活躍器官的生理機能;

(3)刮拭速度較慢;

(4)選擇痧痕點數少;

(5)刮拭順經脈循行方向;

(6)刮拭後加溫灸。

瀉法:具有以下特點的刮法為瀉法。

(1)刺激時問長、作用深,對皮膚、肌肉、細胞有抑制作用;

(2)作用時間較短的重刺激,能抑制器官的生理機能;

(3)刮拭速度較快;

(4)選擇痧痕點數多;

(5)刮拭逆經脈循行方向;

(6)刮拭後加拔罐。

平補平瀉法:介於補法和瀉法之問,具體有3種。

(1)刮拭按壓力大,速度慢;

(2)刮拭按壓力小,速度快;

(3)刮拭按壓力及速度適中。

適應症

內科病症:感受外邪引起的感冒發熱、頭痛、咳嗽、嘔吐、腹瀉以及高溫中暑等,急慢性支氣管炎、肺部感染、哮喘、心腦血管疾病、中風后遺症、泌尿系感染、急慢性胃炎、腸炎、便秘、腹瀉、高血壓、糖尿病、膽囊炎,各種神經痛、臟腑痙攣性疼痛等,諸如:神經性頭痛、血管性頭痛、三叉神經痛、胃腸痙攣和

刮痧刮痧

失眠、多夢、神經官能症等病症。

外科病症:以疼痛為主要症狀的各種外科病症,如急性扭傷,感受風寒濕邪導致的各種軟組織疼痛,各種骨關節疾病,坐骨神經痛,肩周炎,落枕,慢性腰痛,頸椎、腰椎、膝關節骨質增生等病症。

兒科病症:營養不良、食欲不振、生長發育遲緩、小兒感冒發熱、腹瀉、遺尿等病症。

五官科病症:牙痛、鼻炎、鼻竇炎、咽喉腫痛、視力減退、弱視、青少年假性近視、急性結膜炎等病症。

婦科病症:痛經、閉經、月經不調、乳腺增生、產後病等。

保健:預防疾病、病後恢復、強身健體、減肥、養顏美容、消斑除痘、延緩衰老等。

注意事項

1.要了解病情,辯證施治,審病求因,確定刮拭的部位。
2.根據病人的虛實、寒熱、表里、陰陽採取手法。
3.婦女懷孕者,腹、腰、骶部禁刮。
4.小兒臼門未合者禁刮。
5.皮膚有感染瘡療、潰瘍、瘢痕或有腫瘤的部位禁刮。
6.下肢靜脈曲張者,宜由下而上採取相應手法。
7.血本低下者(容易出血)、病危的人要謹慎刮試。
8.不要面向電風扇刮痧、儘量避風。
9.不要使用其他的代用品刮痧(如銅錢、塑膠晶、瓷器、紅花油,好得快)。[2]
10.頭部,面部不必抹油,保健刮可著衣刮拭,治病出痧。必須使用專門的刮痧油。
11.刮完在痧退後再刮痧,平時可以補刮,以加強退痧作用。
12.刮痧時,有一定量的毛細血管出血,滲到附邁組織,然後再行吸收,這是增加抵抗力的一種方法。13.怕疼的人,可先泡熱水澡或熱敷再刮痧,以減少疼痛。
14.刮痧後,會使汗孔擴張,半小時內不要衝冷水澡,可洗熱水澡,邊洗邊刮無妨。
15.刮痧後喝一杯熱(溫)開水,以補充體內消耗的津液,促進新陳代謝,加速代謝產作的排出。
16.根除頑症,除刮痧,排毒(服用清腸食品)外,還要針對性地調理(樂多壽系列,迪芬斯系列)。17.刮痧不必強出痧。
18.保健刮痧,不必抹油,不必刮出痧來,從頭到足每個部位,第條經脈,都刮拭8次,每天3-10分鐘,自然達到強身健體,延年益壽了。

工具、體位:刮痧板由水牛角製成,形狀為長方形,邊緣鈍圓。背部刮痧取俯臥位,肩部取正坐位。刮拭後會出

現青紫色出血點。

適應症:感冒、發燒、中暑、頭痛、腸胃病、落枕、肩周炎、腰肌勞損、肌肉驚攣、風濕性關節炎等病症。

刮痧禁忌症:

1.孕婦的腹部、腰骶部,婦女的乳頭禁刮。

2.白血病,血小板少慎刮。

3.心臟病出現心力衰竭者、腎功能衰竭者,肝硬化腹水,全身重度浮腫者禁刮。

4.下肢靜脈曲張,刮拭方向應從下向上刮,用輕手法。

5.凡刮治部位的皮膚有潰爛、損傷、炎症都不宜用這種療法,大病初癒、重病、氣虛血虧及飽食、飢餓狀態下也不宜刮痧。

其他資料

不適宜的人群

1.患有皮膚潰瘍等皮膚病:因為刮痧要刮皮膚表層,若有潰瘍,容易破裂感染,加重病情。

2.患有血友病或白血病:由於刮痧會使局部充血,血小板少者應慎刮。

3.需要刮痧的部位有外傷:比如手臂挫傷、背部破皮或腿部骨折等。

4.孕婦:特別是腹部、腰骶部等部位不能刮痧,否則容易引起流產。

5.心力衰竭、腎功能衰竭、肝硬化腹水或全身重度浮腫等患者:這些人刮痧易對身體造成更大的傷害。

6.下肢靜脈曲張患者:此類人群最好不刮痧,若要刮痧也應謹慎,刮拭方向應從下向上,手法儘量放輕。

治療感冒

感冒臨床以鼻塞、流涕、噴嚏、咳嗽、頭痛、惡寒、發熱、全身不適為特徵。本病包括現代醫學的上呼吸道多種感染性疾病,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病毒及細菌感染所引起的上呼吸道急性炎症。

1).刮拭順序:

(1)脊背與肩胛(2)胸部(3)上肢

2).主要經穴:

風池(膽經);大椎(督脈);風門(膀胱經);中脘(任脈);孔最(肺經);合谷(大腸經);足三里(胃經)。

3).說明:

感冒首先刮拭督脈,因為督脈總督一身的陽經,先刮督脈有助於疏通其他的經脈。督脈上的大椎穴為手足三陽經與督脈交會的重要腧穴,有利於疏通全身的陽經。

刮痧對感冒有效,特別對發熱、鼻塞、咽喉疼痛、頭痛症狀的改善明顯。

感冒流行期,可用平補平瀉法刮拭足三里,每日一次,可有較好的預防效果。

刮痧後,應多飲熱水,以助發汗退熱。

減肥

當人體脂肪過度積聚,體重超過正常標準20%以上者即稱為肥胖。但必須區分單純性與繼發性肥胖兩類。所謂單純性肥胖指不伴有顯著的神經、內分泌形態及功能變化,但可伴有代謝調節過程障礙,這一類肥胖在臨床上較為常見。繼發性肥胖指由於神經、內分泌及代謝疾病,或遺傳、藥物等因素引起的肥胖。刮痧減肥主要是針對單純性肥胖而言。

單純性肥胖肥胖可以發生於任何年齡,但以40歲以上者占多數,女性發病率較高,尤其是絕經期後。輕度肥胖常無症狀。中度肥胖者常畏熱多汗,易於疲勞,呼吸短促,頭暈頭痛,心悸,腹脹,下肢浮腫。極度肥胖可產生肺泡換氣不足,出現缺氧,及二氧化碳瀦留,從而引起胸悶氣促,嗜睡狀態,嚴重者可導致心肺功能衰竭。本病易伴發冠心病、高血壓病、糖尿病、痛風、膽石症、骨關節退行性病變、婦女月經量減少,甚至閉經。中醫認為肥胖的原因不外虛實兩種,其中以痰濕與氣虛較為多見,這是符合“肥人多痰濕”“肥人多氣虛”的理論的。痰濕內蘊者表現為形體胖大,食納較多,善食甘美肥膩,胸悶脘痞,平素多痰,倦怠惡熱,舌胖苔厚,脈弦滑。氣虛者可見體肥,少氣懶言,動則汗出,怕冷,面浮肢腫,食納較差,神疲嗜臥,舌淡苔白,脈細弱。應注意還有許多患者屬虛實兼見者。無論虛實均可從調理脾胃入手,因為肥胖症多因脾胃功能失調,水谷精微不得輸布痰濕脂濁內聚所成。

1).刮拭順序:

(1)背部(2)胸腹部(3)上肢(4)下肢

2).主要經穴:

肺俞、脾俞、腎俞(膀胱經);膻中、中脘、關元(任脈);孔最至列缺(肺經);曲池(大腸經);豐隆(胃經);三陰交(脾經)

3).說明:

減肥刮痧力度要適中,每天刮1-2次,若按力大,刮拭時間長,必須塗刮痧油保護皮膚。肥胖的局部可經常刮拭,促其被動運動,加強新陳代謝,消除局部的水分和脂肪。

一般認為刮痧治療單純性肥胖較繼發性易治,單純性肥胖又以食慾過強者較體質原因而肥胖的效果為好。年齡較小時就過早發胖,到成年仍肥胖者效果較差。病程短,年齡相對較輕者療效較好。肥胖程度大的一般見效較快,體重下降幅度較大。

刮痧減肥的同時應囑患者加強體育鍛鍊,注意合理飲食,少食高脂、高糖、高熱量的食物,多食蔬菜水果。節食減肥不宜急於求成,盲目減少飲食,否則急劇限制飲食,嚴重者可失水、電解質紊亂、酮中毒,甚至心肌梗塞、腦血栓形成。

刮痧祛斑

刮痧祛斑需要材料:水牛角板,紅花油

方法:刮痧治療使用水牛角板,沾取紅花油進行。

刮痧部位:肝鬱型黃褐斑:選擇肝俞、太沖、血海、足三里,

脾虛型黃褐斑:選擇胃俞、脾俞、足三里、血海,

腎虛型黃褐斑:選擇腎俞、照海、足三里、血海。

十種刮痧的禁忌症狀

1、接觸性皮膚病傳染者忌用刮痧,因為這會將疾病傳染給他人。

2、有出血傾向者,如糖尿病晚期、嚴重貧血、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和血小板減少患者不要刮痧,因為這類患者在刮痧時所產生的皮下出血不易被吸收。

3、凡體表有癤腫、破潰、瘡癰、斑疹和不明原因包塊處禁止刮痧,否則會導致創口的感染和擴散。

4、急性扭傷、創傷的疼痛部位或骨折部位禁止刮痧,因為刮痧會加重傷口處的出血。

5、過度饑飽、過度疲勞、醉酒者不可接受重力、大面積刮痧,否則會引起虛脫。

6、眼睛、口唇、舌體、耳孔、鼻孔、乳頭、肚臍等部位禁止刮痧,因為刮痧會使這些黏膜部位充血,而且不能康復。

7、精神病患者禁用刮痧法,因為刮痧會刺激這類患者發病。

8、有嚴重心腦血管疾病、肝腎功能不全、全身浮腫者。因為刮痧會使人皮下充血,促進血液循環,這會增加心肺、肝腎的負擔,加重患者病情,甚至危及生命。

9、孕婦的腹部、腰骶部禁用刮痧,否則會引起流產。婦女的乳頭禁刮。

10.夏季刮痧時,應迴避風扇直接吹刮試部位。刮痧出痧後30分鐘以內忌洗涼水澡。前一次刮痧部位的痧斑未退之前,不宜在原處進行再次刮試出痧。刮痧出痧後最好飲一杯溫開水(最好為淡糖鹽水),並休息15~20分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