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振寧

楊振寧

楊振寧(1922年10月1日),生於中國安徽合肥三河鎮,現安徽省合肥市肥西縣,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教授,香港中文大學博文講座教授。1942年畢業於西南聯合大學物理學系,1944年在西南聯合大學(清華大學研究院物理研究所)研究生畢業,1945年考取清華大學後赴美留學,在芝加哥大學深造,獲博士學位。歷任芝加哥大學講師、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研究員、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教授兼物理研究所所長,是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美國科學院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俄羅斯科學院院士、教廷宗座科學院院士、巴西科學院院士、委內瑞拉科學院院士、西班牙皇家科學院院士、英國皇家學會會員等。1949年,與恩利克·費米合作,提出基本粒子第一個複合模型。1956年與李政道合作,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恆理論”,共同獲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2002年擔任邵逸夫獎評審委員會主席。2015年9月3日,楊振寧參加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閱兵禮。2017年2月,楊振寧正式轉為中國科學院院士。2018年4月,擔任西湖大學校董會名譽主席。

基本信息

人物經歷

早年經歷

楊振寧楊振寧
1922年10月1日生於安合肥(今屬肥西縣)。4歲時,母親開始教楊振寧認字,1年多的時間楊振寧學了3千個字。

1938年夏,楊振寧以高二學歷報名參加統一招生考試,以出色的成績被西南聯大錄取。

1944年,楊振寧在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研究生畢業,碩士論文導師是清華大學王竹溪教授。1942年,20歲的楊振寧畢業於昆明的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本科論文導師為北京大學吳大猷教授。

留學海外

楊振寧楊振寧
1945年,楊振寧得到庚子賠款獎學金去了美國考就讀於芝加哥大學

1948年獲芝加哥大學哲學博士學位,博士論文導師是愛德華·泰勒教授。

1949年,楊振寧進入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進行博士後研究工作,開始同李政道合作。當時的院長奧本海默說,他最喜歡看到的景象,就是楊、李走在普林斯頓草地上。

1954年楊振寧和已故的米爾斯提出了一個稱為非阿貝爾規範場的理論結構。

1956年,楊振寧和李政道共同發表了一篇文章,推翻了物理學的中心信息之一——宇稱守恒基本粒子和它們的鏡像的表現是完全相同的。

1957年,楊振寧與李政道因共同提出宇稱不守恆理論而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他們兩個人是最早獲得諾貝爾獎的華人。

1958年當選“中央研究院”院士。

1962年楊振寧與李政道分道揚鑣。楊振寧拒絕談論是什麼原因使得他們的關係變得緊張的。他說:“這是我生命中最令我感到遺憾的事情。我要說,這是一個悲劇。”他們兩人已經有幾十年沒有講話了。

加入外籍

1964年,楊振寧成為美國公民。

此前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時仍為中國公民。

1965年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1966年起任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艾伯特·愛因斯坦講座教授兼理論物理研究所所長。

1971年夏,楊振寧回國訪問,是美籍知名學者訪問新中國的第一人。1977年他和梁恩佐等人在波士頓創辦了“全美華人協會”,促進中美關係。

1982年,出任香港中文大學物理系榮譽講座教授。

1986年,返國參加中研院院士會議,出任香港中文大學博文講座教授。

1993年,當選英國皇家學會會員。

1994年,榮獲美國費城富蘭克林學院頒發之波維爾(Bower)獎。

1994年,與首位華人菲爾茲獎得主丘成桐教授創立香港中文大學數學科學研究所,兩人同任所長。

1995年應聘擔任國立華僑大學名譽教授。1996年,獲清華、交通兩所大學頒授榮譽博士學位。1997年出任清華大學高等研究中心榮譽主任。同年獲頒香港中文大學榮譽理學博士學位。

1999年5月21日正式退休,石溪分校同日將理論物理研究所命名為“楊振寧理論物理研究所”,同年被該校授予一等榮譽博士學位。

1999年,楊教授決定將其大量文章、信札、手稿及獎章慷慨捐贈予香港中文大學,當中包括著名的諾貝爾獎章,設於港中大校園的楊振寧學術資料館因而成立。

2002年擔任邵逸夫獎評審委員會主席。此外楊振寧還獲得俄羅斯科學院院士、教廷宗座科學院(羅馬教皇學院)院士以及巴西科學院、委內瑞拉科學院和西班牙皇家科學院等多個歐洲和拉丁美洲科學院的院士榮銜,以及多家大學的榮譽博士學位。

回國定居

2003年底回北京定居;並曾先後獲得中國科學院、美國國家科學院、英國皇家學會、俄羅斯科學院、台灣中央研究院、教廷宗座科學院(羅馬教皇學院)以及多個歐洲和拉丁美洲科學院的院士榮銜,和多家大學的榮譽博士學位。

2004年11月,受聘海南大學特聘教授。

2009年,楊振寧居於北京清華大學,清華園照瀾院裡的一棟別墅是他的寓所“歸根居”,同時身兼廣東東莞理工學院名譽校長。

2012年6月30日,楊振寧在清華大學慶祝90歲生日,並獲得了校方贈送的刻有其重大貢獻的黑水晶一尊。

2012年9月15日,香港中文大學舉行一系列活動恭賀楊振寧教授九秩榮慶,包括科普講座、學術研討會及祝壽晚宴,以表達大學同仁對楊教授的尊敬和愛護。楊教授攜夫人翁帆出席活動,接受中大師生及親朋好友的祝賀。

2013年10月15日,楊振寧做客西南聯大講壇。

2014年12月24日,82歲高齡的楊振寧與28歲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翻譯系碩士班學生翁帆再一次步入婚姻殿堂。

2015年3月19日,被授予台灣大學名譽理學博士學位。

2015年3月31日,在北京清華大學向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楊振寧教授頒授2014年度榮譽博士學位,楊振寧表示非常榮幸得到澳大最高的榮譽,特別是在成長了70多年的清華大學接受學位。

2015年9月19日,由香港求是基金會主辦、中國科技大學承辦的”2015求是獎頒獎典禮“在中國科技大學先進技術研究院舉行。基金會顧問楊振寧攜夫人翁帆參加,楊振寧現場致辭謝幕。

2017年2月,已放棄外國國籍成為中國公民的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楊振寧正式轉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2017年8月26日,95歲的楊振寧正式恢復中國國籍,成為中國公民。

主要成就

學術成果

相變理論

楊振寧楊振寧
統計力學是楊振寧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他在統計力學方面的特色是對紮根於物理現實的普遍模型的嚴格求解與分析,從而抓住問題的本質和精髓。1952年楊振寧和合作者發表了3篇有關相變的重要論文。第一篇是他在前一年獨立完成的關於2維Ising模型的自發磁化強度的論文,得到了1/8這一臨界指數。這是楊振寧做過的最冗長的計算。Ising模型是統計力學裡最基本卻極重要的模型,但是它在理論物理中的重要性到20世紀60年代才被廣泛認識。1952年,楊振寧還和李政道合作完成並發表了兩篇關於相變理論的論文。兩篇文章同時投稿和發表,發表後引起愛因斯坦的興趣。論文通過解析延拓的方法研究了巨配分函式的解析性質,發現它的根的分布決定了狀態方程和相變性質,消除了人們對於同一相互作用下可存在不同熱力學相的疑惑。這兩篇論文的高潮是第二篇論文中的單位圓定理,它指出吸引相互作用的格氣模型的巨配分函式的零點位於某個複平面上的單位圓上。

玻色子多體問題

起源於對液氦超流的興趣,楊振寧在1957年左右與合作者發表或完成了一系列關於稀薄玻色子多體系統的論文。首先,他和黃克孫、Luttinger合作發表兩篇論文,將贗勢法用到該領域。在寫好關於弱相互作用中宇稱是否守恆的論文之後等待實驗結果的那段時間,楊振寧和李政道用雙碰撞方法首先得到了正確的基態能量修正,然後又和黃克孫、李政道用贗勢法得到同樣的結果。他們得到的能量修正中最令人驚訝的是著名的平方根修正項,但當時無法得到實驗驗證。不過,這個修正項隨著冷原子物理學的發展而得到了實驗證實。

楊—Baxter方程

20世紀60年代,尋找具有非對角長程式的模型的嘗試將楊振寧引導到量子統計模型的嚴格解。1967年,楊振寧發現1維δ函式排斥勢中的費米子量子多體問題可以轉化為一個矩陣方程,後被稱為楊—Baxter方程(因為1972年Baxter在另一個問題中也發現這個方程)。1967年,楊振寧還寫了一篇於翌年發表的文章,進一步探討了此問題的S矩陣。後來人們發現楊—Baxter方程在數學和物理中都是極重要的方程,與扭結理論、辮子群、Hopf代數乃至弦理論都有密切的關係。楊振寧當年討論的1維費米子問題後來在冷原子的實驗研究中顯得非常重要,而他在文中發明的嵌套Bethe假設方法次年被Lieb和伍法岳用來解出了1維Hubbard模型。Hubbard模型後來成為高溫超導的很多理論研究的基礎。

1維函式排斥勢中的玻色子在有限溫度的嚴格解

楊振寧楊振寧
1969年,楊振寧和楊振平將1維δ函式排斥勢中的玻色子問題推進到有限溫度。這是歷史上首次得到的有相互作用的量子統計模型在有限溫度(T>0)的嚴格解,這個模型和結果後來在冷原子系統中得到實驗實現和驗證。

超導體磁通量子化的理論解釋

1961年,通過和Fairbank實驗組的密切交流,楊振寧和Byers從理論上解釋了該實驗組發現的超導體磁通量子化,證明了電子配對即可導致觀測到的現象,澄清了不需要引入新的關於電磁場的基本原理,並糾正了London推理的錯誤。在這個工作中,楊振寧和Byers將規範變換技巧運用於凝聚態系統中。相關的物理和方法後來在超導、超流、量子霍爾效應等問題的研究中廣泛套用。

非對角長程式

1962年,楊振寧提出“非對角長程式(off-di-agonallong-rangeorder)”的概念,從而統一刻畫超流和超導的本質,同時也深入探討了磁通量子化的根源。這是當代凝聚態物理的一個關鍵概念。1989到1990年,楊振寧在與高溫超導密切相關的Hubbard模型里找到具有非對角長程式的本徵態,並和張首晟發現了它的SO(4)對稱性。

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恆

對稱性是物理學之美的一個重要體現,是20世紀理論物理的主鏇律之一。從經典物理以及晶體結構,到量子力學與粒子物理,對稱性分析是物理學中的有力工具。楊振寧對粒子物理的諸多貢獻表現出他對對稱性分析的擅長。他往往能準確利用對稱性,用優雅的方法很快得到結果,並且突出本質和巧妙之處。1999年,在石溪(StonyBrook)的一次學術會議上,楊振寧被稱為“對稱之王(LordofSymmetry)”。
1950年,楊振寧關於p0衰變的論文以及他和Tiomno關於β衰變中相位因子的論文奠定了他在此領域中的領先地位。1956年,θ-τ之謎是粒子物理學中最重要的難題,當時普遍討論宇稱是否可以不守恆。楊振寧和李政道從θ-τ之謎這個具體的物理問題走到一個更普遍的問題,提出“宇稱在強相互作用與電磁相互作用中守恆,但在弱相互作用中也許不守恆”的可能,將弱相互作用主宰的衰變過程獨立出來,然後經具體計算,發現以前並沒有實驗證明在弱相互作用中宇稱是否守恆。他們更指出了好幾類弱相互作用關鍵性實驗,以測試弱相互作用中宇稱是否守恆。吳健雄於1956年夏決定做他們指出的幾類實驗中的一項關於60Coβ衰變的實驗。次年1月,她領導的實驗組通過該實驗證明在弱相互作用中宇稱確實不守恆,引起全物理學界的大震盪。因為這項工作,楊振寧和李政道獲得1957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時間反演、電荷共軛和宇稱三種分立對稱性

因為質疑弱相互作用中宇稱是否守恆的論文預印本,所以Oehme於1956年8月致信楊振寧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稱(P)、電荷共軛(C)、時間反演(T)三個分立對稱性之間的關係的問題。這導致楊振寧、李政道和Oehme發表論文57e,討論P、C、T各自不守恆之間的關係。此文對1964年CP不守恆的理論分析有決定性的作用。

高能中微子實驗的理論探討

1960年,為了得到更多弱相互作用實驗信息,利用實驗物理學家Schwartz的想法,李政道和楊振寧在理論上探討了高能中微子實驗的重要性。這是關於中微子實驗的第一個理論分析,引導出後來許多重要研究工作。

CP不守恆的唯象框架

1964年,實驗上發現CP不守恆後,引發出眾多亂猜其根源的文章。楊振寧和吳大峻沒有理會那些脫離實際的理論猜測,而作了CP不守恆的唯象分析,建立了後來分析此類現象的唯象框架。這反映了楊振寧腳踏實地的作風,也明顯顯示出他受到的Fermi的影響。

楊—Mills規範場論

1954年,楊—Mills規範場論(即非阿貝爾規範場論)發表。這個當時沒有被物理學界看重的理論,通過後來許多學者於20世紀60年代到20世紀70年代引入的自發對稱破缺觀念,發展成標準模型。這被普遍認為是20世紀後半葉基礎物理學的總成就。
楊振寧和Mills的論文,從數學觀點講,是從描述電磁學的阿貝爾規範場論到非阿貝爾規範場論的推廣。而從物理觀點上講,是用此種推廣發展出新的相互作用的基礎規則。

在主宰世界的4種基本相互作用中,弱電相互作用和強相互作用都由楊—Mills理論描述,而描述引力的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也與楊—Mills理論有類似之處。楊振寧稱此為“對稱支配力量”。楊—Mills理論是20世紀後半葉偉大的物理成就,楊—Mills方程與Maxwell方程、Einstein方程共同具有極其重要的歷史地位。

規範場論的積分形式

楊—Mills理論還把物理與數學的關係推進到一個新的水準。1970年左右,楊振寧致力於研究規範場論的積分形式,發現了不可積相位因子的重要性,從而意識到規範場有深刻的幾何意義。

規範場論與纖維叢理論的對應

1975年,楊振寧和吳大峻發表了論文75c,用不可積相位因子的概念給出了電磁學以及楊—Mills場論的整體描述,討論了Aharonov—Bohm效應和磁單極問題,揭示了規範場在幾何上對應於纖維叢上的聯絡。這篇文章裡面附有一個“字典”,把物理學中規範場論的基本概念準確地“翻譯”成數學中纖維叢理論的基本概念。這個字典引起數學界的廣泛興趣,大大促進了數學與物理學以後幾十年的成功合作。

論文著作

論文:大約300篇發表於《物理評論》《物理評論通訊》等
著作:
《論文選集與後記1945-1980》(英文),(佛里門公司,1983)
《楊振寧文集》(中文),(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
《曙光集》(中文),(簡體版,北京三聯書店;繁體版,八方文化創作室,2008)
此外,還有《對弱相互作用中宇稱守恆的質疑》《基本粒子發現簡史》《讀書教學四十年》《科學、教育和中國現代化》《科學的品格》《新世紀的科技》《20世紀的物理學》《對稱與物理》等。

個人生活

家庭成員

父親 楊武之,1896-1973,數學家、教育家,原西南聯大教授
配偶 原配:杜致禮,杜聿明長女,2003年10月過世。 現任:翁帆,1976年7月出生,廣東外語外貿大學高級英語翻譯專業碩士研究生,2004年結婚。
子女 長子:楊光諾,1951年出生,美國電腦工程師。 次子:楊光宇,1958年出生,美國化學家。 女兒:楊又禮,1961年出生,美國醫生。

父子矛盾

楊振寧楊振寧

楊振寧加入美國國籍時,他的父親,一位更老一輩的知識分子對此不能接受,發表聲明與之斷絕關係,並且到死也沒有原諒楊振寧。楊振寧在訪談中提到,這是他一輩子的遺憾。新中國成立後,他未能像鄧稼先等人那樣回國效力。

繼配翁帆

楊振寧和翁帆楊振寧和翁帆
2004年12月24日,82歲高齡的楊振寧與28歲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翻譯系碩士班學生翁帆再一次步入婚姻殿堂。2011年6月底,楊振寧接受採訪,自曝求婚秘聞。曾被爆翁帆懷孕的假訊息。

2014年10月,結婚十年後,楊振寧接受採訪時表示,不宜要孩子,因為我一直在想,如果我不在了,翁帆一個人帶著一個或者兩個孩子,那將是很困難的事。翁帆則表示,順其自然吧。

自曝求婚

2011年6月底,由學者江才健撰寫、更為全面講述楊振寧人生的書《規範與對稱之美——楊振寧傳》面世,在和小自己54歲的翁帆結婚引發的喧囂之後,楊振寧再次成為關注的焦點。在一次訪談節目中,楊振寧自曝向翁帆的求婚。

社會任職

1966年,任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艾伯特·愛因斯坦講座教授兼理論物理研究所所長。

1982年,出任香港中文大學物理系榮譽講座教授。

1995年,應聘擔任華僑大學名譽教授。

1997年,出任清華大學高等研究中心榮譽主任。

2004年11月,受聘海南大學特聘教授。

2009年,兼任廣東東莞理工學院名譽校長。

2018年4月,擔任西湖大學校董會名譽主席。

人物軼事

群英薈萃

《晨曦集》《晨曦集》
楊振寧本科畢業獲理學學士學位後,考入本校研究院理科研究所物理學部(清華大學物理研究所)讀研究生。讀研究生期間,楊振寧住在聯大昆中北院研究生宿舍。與他同室居住的有凌寧、金啟華和顧震潮,黃昆和張守廉也偶爾來住幾天。這些中華民族未來的精英們聚於一起,在陋室里交談切磋,結伴探索著科學的奧秘。

楊門長子

作為楊家長子,楊振寧為鼓勵弟妹多念書,還訂出了一些頗為吸引人的規則:一天之中,誰念書好、聽母親的話、幫助做家務、不打架、不搗亂就給誰記上一個紅點,反之就要記黑點。一周下來,誰有三個紅點,誰就可以得到獎勵——由他騎腳踏車帶去昆明城裡看一次電影。

名師高徒

楊振寧讀聯大物理學系時,給他上一年級普通物理課的是擅長實驗的物理學家、清華大學趙忠堯教授,上二年級電磁學課的是著名學者、清華大學吳有訓教授,上力學課的是在廣義相對論等方面頗有研究的著名學者、清華大學周培源教授等。

但對楊振寧來說,除了物理系直接教他的這些教授們外,父親楊武之對他的影響也是相當大的。楊振寧在學校里,遇有不懂的問題、碰上難以處理的事,總是經常跑到數學系辦公室向父親請教。

楊振寧還多次說過:“在聯大給我影響最深的兩位教授是吳大猷先生和王竹溪先生。”1942年,楊振寧本科畢業時,選了《用群論方法於多原子的振動》作畢業論文,並請吳大猷做論文導師。楊振寧在研究生院讀書時,受王竹溪教授的教育和引導,對統計物理髮生了興趣。1944年研究生畢業時,楊振寧請王竹溪教授作碩士論文的指導老師,在其指導下又非常成功地寫出了碩士論文,《超晶格》即為其中的一部分。1983年王竹溪教授不幸逝世,楊振寧發來唁電說:“我對統計物理的興趣即是受了竹溪師的影響。”楊振寧還回憶道:“以後四十年間,吳先生和王先生引導我走的兩個方向——對稱原理和統計力學——一直是我的主要研究方向。”

楊振寧在研究生院期間聽了馬仕俊教授的課後,開始注意“場論”,並對變形物體熱力學也非常感興趣。

1957年12月10日,35歲的楊振寧和31歲的李政道因共同在美國《物理評論》上發表《對弱相互作用中宇稱守恆的質疑》一文登上了斯德哥爾摩諾貝爾獎領獎台。其前,楊振寧寫信給吳大猷,感謝吳先生引導他進入對稱原理和群論的領地,並說後來包括宇稱守恆在內的許多研究工作,都直接或間接地與吳先生15年前介紹給他的那個觀念有關。

宗教信仰

否認撰文談佛教與科學
2014年初,網路上流傳一篇題為《楊振寧:佛教與科學是徹底相容的》的文章,並且杜撰出楊振寧的言論:“科學的盡頭是哲學,哲學的盡頭是宗教”,然而經過細緻調查,沒有在任何演講集和傳記裡面發現類似言論,最後發現是一個叫楊振華的人在佛教期刊上說的,屬於以訛傳訛。

楊振寧早在2011年夏天接受香港《大公報》記者專訪的時候就曾經公開表述:“本人從來沒有讚揚過佛教和其他一切宗教,宗教和科學並沒有兼容性。”“如果哲學尚有可取之處,宗教基本一無是處。”關於題為《楊振寧:佛教與科學是徹底相容的》的文章,2014年1月3日楊振寧做出公開聲明,此文非其所作。

批評玄學
楊振寧反對玄學,提倡現代科學觀,對易經做出過批評,認為“《易經》影響了中華文化中的思維方式,而這個影響是近代科學沒有在中國萌芽的重要原因之一”。

2004年9月3日,楊振寧在人民大會堂做了題目是《<易經>對中華文化的影響》的演講,歸納起來大概有五種道理:第一,中國的傳統是入世的,不是出世的。換句話就是比較注重實際的,不注重抽象的理論架構。第二,科舉制度。第三,觀念上認為技術不重要,認為是“奇技淫巧”。第四,中國傳統裡面無推演式的思維方法。第五,有天人合一的觀念。

獲獎記錄

所獲獎項

序號 獲獎情況 獲獎年份
1 諾貝爾物理學獎 1957
2 費米獎 1979
3 潤福德獎 1980
4 奧本海默紀念獎 1981
5 美國國家科學獎章 1986
6 莫斯科大學獎 1992
7 班傑明.富蘭克林獎 1993
8 鮑爾獎 1994
9 愛因斯坦獎 1995
10 中國國際科技合作獎 1995
11 俄國波哥柳波夫獎 1996
12 昂薩格獎 1999
13 教皇學術獎 2000
14 費薩爾國王國際科學獎 2001
15 影響世界華人盛典—終身成就獎 2006
16​ 馬塞爾·格羅斯曼獎​ ​2015

榮譽稱號

1958年,當選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
1965年,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1993年,當選英國皇家學會會員。
1994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1996年,獲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兩所大學頒授榮譽博士學位。
1997年,獲頒香港中文大學榮譽理學博士學位。
1999年,被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授予一等榮譽博士學位。
2015年3月,被台灣大學授予名譽理學博士學位。
2015年3月,被澳門大學授予2014年度榮譽博士學位。2017年2月,已放棄外國國籍成為中國公民的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楊振寧教授正式轉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此外,楊振寧還獲得俄羅斯科學院院士、教廷宗座科學院(羅馬教皇學院)院士以及巴西科學院、委內瑞拉科學院和西班牙皇家科學院等多個歐洲和拉丁美洲科學院的院士榮銜,以及多家大學的榮譽博士學位。

人物動態

2015年9月3日,楊振寧參加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閱兵禮。

人物影響

1957年諾貝爾獎獲得者合影1957年諾貝爾獎獲得者合影

1997年5月25日,中國科學院江蘇省人民政府宣布,國際小行星中心根據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提名申報,將該台於1975年11月26日發現,國際編號為3421號小行星正式命名為“楊振寧星”。

1999年5月,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將理論物理研究所命名為“楊振寧理論物理研究所”。

人物語錄

“我們一定要明白自己的主業是什麼,不要因為眼前的利益迷失了自己人生的方向。每一個畫家、音樂家都有他自己的風格。也許有人以為科學是研究事實的,與文藝不同,事實上二者是一樣的。拿物理學來講,物理學的原理有它的結構,這個結構有它美妙的地方。而每個物理學工作者對於這個結構不同的美妙的地方會有不同的感受。正因為大家有不同的感受,所以每位工作者就會發展他自己獨特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方向。也就是說會形成他自己的風格。”

人物評價

清華大學前校長顧秉林對楊振寧作出了高度評價,“楊先生是我國科學工作者的一面旗幟”。顧秉林透露,他任校長時楊振寧推薦了著名計算機專家姚期智來清華任教,為後來清華引進大量高端人才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他還把在清華的工資都捐了出來,用於引進人才和培養學生。”
中國科學院院士葛墨林說,“很多人學問很大,脾氣也比較大一點,而楊先生,你跟他什麼都可以說。”,“楊振寧是位尊重人的忠厚長者,什麼事都可與他辯論。”葛墨林認為,南開理論物理研究室的師生,不僅在學問上受惠於楊振寧,人品、學風上也受益頗多。楊振寧“寧拙毋巧,寧朴勿華”的要求,影響極大。
中科院外籍院士聶華桐:楊先生是非常實在的一個人,他做的工作都是扎紮實實的,講求實際效果,實實在在,這是他的一個性格。但通常一個非常實在的人往往容易缺乏想像力;同樣地,一個想像力非常豐富的人又不容易很實在,往往容易變得想入非非,想些不切實際的事情。可是楊先生一方面很實在,另一方面又有十分豐富的想像力,這是他很重要的一個特點。楊先生另外一個很突出的品質,就是誠實。一般來講,誠實往往是指人與人之間相處的那種誠實,在這個意義上講楊先生當然是誠實的。他對人坦誠,不會虛假的一套。可是我覺得更重要的是他對自己誠實。
三聯書店總編輯李昕:楊先生被一些網民批評,很重要的原因在於他的言論總是為中國辯護,為當前的社會現實辯護,為中國的改革發展辯護。這些人可能並不了解,楊先生的愛國,是愛到骨子裡的,而且是一貫的,永遠不變的。我在與楊先生的接觸中,無論談論什麼話題,他都從不迴避,願意正面“接招”,而且敢於直言。這可能和他作為科學家的思維方式有關,他不喜歡繞圈子。當然談論中國的社會現實,不免會涉及陰暗的方面,楊先生並不否認問題的存在,但是他對未來總是抱有信心,話語間自覺不自覺地為中國的進步和發展辯護。楊先生習慣性地為中國的進步而辯護,已經成為他性格的一個部分。這與他從小接受父親的愛國主義思想影響有關,也與他作為華人在美國長期受到歧視的境遇有關。或許,他也有局限性、片面性;或許,在複雜的時代背景下,他的某個觀點不免帶有幾分“天真”;或許,他的判斷也不一定都是準確的。你可以不同意他的觀點,你可以不接受他的任何影響,但是,你不應該懷疑他的真誠。
作家江才健:楊振寧1957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對於中國人來說,是一件有標誌意義的事。中國一向自視為天朝大國,但是1840年鴉片戰爭被西方的“堅船利炮”打敗,自此一蹶不振,信心大失。楊振寧的獲獎,如他自己所說,是“幫助改變中國人自覺不如人的心理”,不但影響許多年輕學子投身物理,他後來的思言行止,也對中國人的學術文化帶來深遠影響。
楊振寧是中美關係鬆動後回國探訪的第一位美籍華裔科學家。在積極推動中美文化交流和中美人民的互相了解;在促進中美兩國建交、中美人才交流和科技合作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貢獻。(人民網評)
有人說楊振寧是20世紀中繼愛因斯坦和費米之後,第三位具有全面的知識和才能的“物理學全才”,是華人當中知名度最高的當代科學家之一。曾任布洛克海文國立實驗室主任的實驗物理學家薩奧斯說:“楊振寧是一位極具數學頭腦的人,然而由於早年的學歷,他對實驗細節非常有興趣。他喜歡和實驗學家們交談,對於優美的實驗極為欣賞。”美國物理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賽格瑞(E.Segre)推崇楊振寧是“全世界幾十年來可以算為全才的三個理論物理學家之一”。(網易評)
作為中國首位諾貝爾獎得主,楊振寧在中國政界、學術界一直受到極高的尊崇。(騰訊評)
楊振寧對數學的美妙的品味照耀著他所有的工作。它使他的不是那么重要的工作成為精緻的藝術品,使他的深奧的推測成為傑作。這使得他對於自然神秘的結構比別人看得更深遠一些。(物理學家戴森評)
楊振寧是一位極具數學頭腦的人,然而由於早年的學歷,他對實驗細節非常有興趣。他喜歡和實驗學家們交談,對於優美的實驗極為欣賞。(曾任布洛克海文國立實驗室主任,實驗物理學家薩奧斯評)

世界各國的華裔名人

華裔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界定華僑、華人在國外所生的子女、孫子女等後代。外籍華人,漢語中通常對居住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大陸、香港特區和澳門特區、台灣省等地)以外,並擁有所在地國籍或其他國家(指中國及僑居國以外的國家)國籍的華人,稱為“外籍華人”。
曹燕靈 | 王進 | 丁肇中 | 錢秀玲 | 畢傳有 | 林加者 | 王舫 | 黃鎮鑫 | 顧毓秀 | 戴思傑 | 於長庚 | 沈炳光 | 黃任芳 | 林瓔 | 卓一龍 | 廖宗林 | 冰凌[旅美作家] | 讓·平 | 黃順舸 | 單聲 | 譚盾 | 王小選 | 陳永栽 | 趙啟民[華裔精英] | 張翎 | 洛子豪 | 董鼎山 | 陳省身 | 胡知宇 | 張純如 | 李惠英 | 黃嚴輝 | 李勝利 | 焦立中 | 李金友 | 梅培德 | 李自健 | 唐裕 | 陳香梅 | 鄧月薇 | 王濱 | 趙寶昌 | 鄺友良 | 何福基 | 馬前溪 | 翁以煊 | 蔡大生 | 施華民 | 陳婉妍 | 宋永華 | 趙小蘭 | 梅光達 | 黃家定 | 俞燕蕾 | 馬友友 | 趙春翔| 何天送 | 關美珍 | 簡悅威 | 陳家海 | 黃華享 | 顧杭滬 | 余金晃 | 陳之彬 | 劉光華 | 王阿蓮 | 王曉東 | 葉星千 | 李開復 | 王若專 | 陳鏡明 | 李高 | 凌志慧 | 何大一 | 郭再源 | 秦天瓔 | 黃若 | 楊振寧 | 貝聿銘 | 趙無極 | 周文中 | 陳嘉庚 | 伍冰枝 | 黃錦波 | 殷兆基 | 楊向中 | 馮元禎 | 陳阡蕙 | 朱棣文 | 楊培東 | 康景軒 | 邱德拔 | 鞏俐 | 李連杰 | 湯唯

美國百人會名人

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名單

歷屆諾貝爾獎華裔科學家

諾貝爾獎 (Nobel Prize) 創立於1901年,它是根據瑞典化學家諾貝爾的遺囑及其部分遺產作為基金創立的。主要獎項包括:生理學或醫學獎、物理學獎、化學獎、和平獎和經濟學獎。諾貝爾獎包括金質獎章、證書和獎金支票。
科學——科學家 >>>回到科學頻道
楊振寧安徽合肥人。著名美籍華裔科學家、物理學大師、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
李政道美籍華裔物理學家。1926年11月25日生於上海,抗戰時期在國立浙江大學(當時在貴州省)和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學習。
丁肇中美國科學院院士,研究方向是高能實驗粒子物理學,包括量子電動力學、電弱統一理論、量子色動力學的研究。
朱棣文華裔科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1948年2月28日出生在美國密蘇里州的聖路易斯。
崔琦美籍華人物理學家,199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崔琦出生於中國河南省寶豐縣,1951年隻身遠赴香港,之後崔琦在香港培正中學接受教育。
李遠哲台灣教育家、台灣科學家、台灣化學家,皇民化運動期間被父母改名為岩里哲夫,台灣新竹市人。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以及國立中山大學名譽理學博士。
錢永健美國科學院院士,醫學院院士 。祖籍浙江杭州,1952 年出生於紐約市一個“工程師之家”,成長於新澤西Livingston。
高錕男,英國籍華裔物理學家,1933年11月4日生於中國上海。曾任香港中文大學校長,被稱為“光纖之父”。

曾獲諾貝爾獎的華人

姓名出生地國籍獲獎年份所獲獎項備註
李政道1926年生於上海美國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獎時31歲
楊振寧1922年生於安徽美國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獎時35歲
丁肇中1936年生於美國美國197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獎時40歲
李遠哲1936年生於台灣美國1985年諾貝爾化學獎獲獎時50歲
丹增嘉措(十四世達賴喇嘛)1935年生於西藏中國1989年諾貝爾和平獎獲獎時54歲,中國政府拒絕承認
朱棣文1948年生於美國美國199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獎時49歲
崔琦1939年生於河南美國199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獎時59歲
高行健1948年生於江西法國2000年諾貝爾文學獎獲獎時52歲
錢永健1952年出生於紐約美國2008年諾貝爾化學獎獲獎時56歲,錢學森的堂侄。
高錕1933年生於上海英國200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獎時76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