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以和

卓以和

卓以和,1937年生於北京,電機工程學家。現任美國朗訊科技公司(AT&T公司)貝爾實驗室半導體研究室主任、半導體研究所所長、教授。 1955年赴美,1960年畢業於美國伊利諾斯大學,1961年、1968年先後獲該校碩士、博士學位。美國科學院院士(1985)、美國工程院院士(1985)、美國科學與藝術院院士(1989)、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1996)。

基本信息

人物經歷

卓以和 卓以和

1949年赴港,曾就讀於培正中學。1955年赴美留學

1968年獲伊利諾伊大學博士學位,現任美國貝爾實驗室半導體研究所副所長。

1985年獲選為美國科學院院士。

1993年獲頒美國科學家最高榮譽的國家科學獎章。

1996年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研究領域

卓以和 卓以和

卓以和教授是國際公認的分子束外延、人工微結構材料生長和在新型器件研究領域的奠基人與開拓者。對Ⅲ-V族化合物半導體、金屬和絕緣體的異質外延和人工結構的量子阱、超晶格及調製摻雜微結構材料系統地開展了大量先驅性的研究工作。卓以和又領導美國貝爾實驗室實驗室半導體研究所的合作者,開創性地研製成功量子阱級聯式新型雷射器,被認為是半導體雷射器發展中的又一個里程碑。

對於如何進行發明和創新,卓以和認為說“我在貝爾實驗室作了37年研究,每當進入貝爾實驗室大門時都看到貝爾肖像上的幾行字:別每天都在一條路上走,有的時候也應該跳到樹林裡去,你會發現很多從來沒看見過的東西。”他說,“作科研、搞發明創造也要進行冒險探索。”

卓以和舉例說:“很多成功的革新者就像冰球運動員一樣,運動員要把握球的趨向:球往哪兒跑,運動員要往哪兒去;還有從統計學上來講,如果你不射門的話,球永遠不會進。但要預測科技發展趨勢並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比方說,1943年IBM總裁Thomas watson預測:這個世界大概需要5台計算機;而現在全球有多少計算機?1949年,還有人預測:計算機到最後可能會減少到1噸半重;現在最輕的計算機重量是多少?1981年,比爾·蓋茨預測:個人計算機存儲空間640K就足夠了;現在家用計算機存儲空間有多大?能否預測精確並不重要,關鍵是他們的預測方向是對的,並能按照這個方向去探索。”

生活愛好

卓以和還是美國科學與藝術院院士,中科院研究生院教務長蘇剛在介紹他時說:“卓先生的成功有很多秘密,他最大的愛好是藝術,他把藝術家的敏感和想像力完美地融匯進精確細緻的科學研究中。他有深厚的中國傳統文化的根基,同時又在美國得到嚴格的科學訓練。聽卓先生說,他成功的秘訣就在於把東方人的耐心與西方的技術結合了起來。”

卓以和 卓以和

卓以和認為:“藝術其實和科學、工程都有很密切的聯繫。比方說,土木工程專家在造橋樑時,一定要有很好的藝術觀念,這樣的橋造出來才漂亮。同樣,在我開始作分子束外延研究時,一樣離不了藝術的支持。”

談到中國傳統文化時,卓以和說:“我剛到美國的時候,覺得在美國的中國學生多數是最用功去學習和考試的,但是在上課的時候卻很少發問,覺得不好意思。但這種文化在美國常常是會吃虧的。很多美國人說,中國人會做事,可是不用給他升職,因為中國人不會和別人交流。但是,現在這種情況已經改變了:我在旅館時,學生們一直拉著我問個不停,我覺得這是中國文化的進步。”

卓以和認為要在學業上取得成功,“要有充足的自信心,並堅持向著你的目標努力才能使你的工作成功;要保持樂觀精神,多看一下每一件事的正面。另外,還要做你喜歡的事,這樣才能在做事的過程中找到樂趣。”

獲得榮譽

1985年獲選為美國科學院院士,1996年6月7日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曾於1993年獲頒美國科學家最高榮譽的國家科學獎章。卓以和教授對中國發展分子束外延技術極為關切,給予了關鍵性指導;與中國同行建立了深厚友誼,對促進中美兩國學術交流,提高中國在國際學術界的地位和影響作出了重要貢獻。1996年6月7日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2009年2月11日,美國專利商標局(USPTO)公布本年度入選“全國發明家名人堂”的名單,卓以和,連同另外14名在世或已故科學家齊齊登上名人堂。美國“全國發明家名人堂”由官方機構美國專利商標局(USPTO)及美國智慧財產權法協會於1973年成立,連同今年10位在世及5位已故的入選者在內,已有多達404位發明家成功登上名人堂。過去亦曾有其他華人入選名人堂,包括“計算機大王”王安。

人物評價

卓以和是國際公認的分子束外延、人工微結構材料生長和新型器件研究領域的奠基人與開拓者。他用新材料成功研製出10多種極為重要、性能優異的新型微波高速電子儀器及光電子儀器,多次領先同儕。最近10年間,分子束外延研究獲得長足發展,在雷射、醫學檢測、環境分析、半導體製造等方面得到廣泛套用,令卓以和在2007年再次獲頒美國國家科學獎章及國家技術獎章。卓以和被譽為“分子束外延技術之父”,他發明的半導體材料廣泛套用於手提電話、CD或DVD播放機等產品,助他屢獲殊榮。

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名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