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再源

郭再源

郭再源正值盛年,是印尼華商中的佼佼者,當地華人一般習慣稱他為阿源。郭再源喜歡穿草綠色的短袖套裝,頭髮也是整齊的短寸,看上去象一位能征善戰的將軍。他祖籍福建漳州,是第二代印尼華人。

基本信息

簡介

郭再源,50齣頭,正值盛年,是印尼華商中的佼佼者,當地華人一般習慣稱他為阿源。郭再源喜歡穿草綠色的短袖套裝,頭髮也是整齊的短寸,看上去象一位能征善戰的將軍。他祖籍福建漳州,是第二代印尼華人,至今在家鄉還有不少親友。

慈善義舉

他分析印尼華人在每次政治危機時屢受衝擊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華族與其他族群的經濟地位差距太遠,生活困難的人們在動盪時極易受煽動而向華人發泄不滿。因此他認為加入慈濟,通過慈善活動來改善印尼華人和其他族群的關係是一件功德無量、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郭再源十分認同慈濟進行慈善活動時堅持的“直接”和“重點”的原則,也就是直接幫助那些最需要幫助的人群。“直接”的另一層含義是慈濟人不光要出錢出力,而且要深入下去,到最苦最髒的民間去,這樣才能體會印尼底層民眾的生活疾苦。郭再源滿臉真摯地說:“這就要求我們放下自己的身段,下去看望了解那些生活在泥胚屋裡、缺乏潔淨水源、每日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的印尼原住民,知道他們的艱辛與苦難,也就不難理解他們為什麼會在政治動亂時把怨憤發泄到生活相對富足的華人身上。”

2002年初,雅加達遭遇前所未有的洪水襲擊,北部沿海地區成為澤國。水災過後,郭再源參加慈濟的賑災活動,親身體驗了災民的苦難,深有感觸。慈濟數十年來搞國際賑災,經驗非常豐富,在受災地區先抽水、清掃,再消毒、義診,對可能發生的疫病進行防治,慈濟的幫助受到災民們的熱烈歡迎。

紅溪河改造

紅溪河是雅加達著名的貧民窟之一,岸邊居民把生活污水和垃圾都傾倒到河裡,他們居住的簡易棚戶都快搭到了河中間,整個紅溪河成了一條黑乎乎的臭水溝。如何才能改變紅溪河貧民的生活是郭再源一直在思索的問題。2002年3月正式加入慈濟後,郭再源開始籌劃一個大型的慈善項目。他帶頭捐資,募集巨款,用於建設大愛村,使幾千戶紅溪河居民能夠搬入乾淨整潔的公寓。大愛村工程真正體現了印尼華族紮根當地社會,取之於斯,用之於斯,關愛原住民族的互助精神。由此,工程在用地和施工等方面得到了雅加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如今,大愛村社區一期工程早已竣工,共有1100戶紅溪河居民搬進了新居。社區內有很好的配套設施,有醫院、娛樂中心、中學和國小,還有運動場。郭再源說,慈濟有一個五年計畫,不僅要幫助這些人解決生活問題,更重要的是要幫助他們提高教育文化水平,使他們能慢慢自立。慈濟有10名義工,長期居住在大愛村,負責培訓、監督這1100戶居民,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一起維護大愛村的清潔衛生。一期工程耗資1000萬美元,每年另外需要30萬美元的維護費用。因為郭再源是印尼的大地產商,所以正好由他親自管理大愛村的施工建設,以杜絕貪污腐敗的發生,保證工程質量。二期工程也於不久前開工,第一批為600戶,以後還有第二批1000戶,規模超過一期工程。

華人問題

郭再源 郭再源

在談到印尼的華人問題時,郭再源的心情顯得有些沉重。他說,在紅溪河那樣的地區居住的印尼原住民,他們的生活完全沒有希望,所以就象一顆顆定時炸彈,在社會遭遇政治或經濟動盪時,非常容易被人煽動引爆,隨時會將怨憤引向華族,以發泄他們對貧富差異現狀的不滿。但是,當他們搬進大愛村的新居,真正體驗到慈濟跨越種族和膚色的大愛關懷後,對華人的看法發生了改變,對以實際行動幫助他們的華族充滿了感激之情。郭再源說,慈濟願意和印尼其他慈善團體、宗教團體一起合作,讓不同信仰的人們為了印尼族群的和睦、避免排華的悲劇再次發生而共同努力,通過一系列實實在在的工作去改變印尼政府和印尼原住民對華族的看法,讓他們不斷感受到來自華族的關愛,使他們不會在政治動盪時輕易地受到挑唆便把泄憤的矛頭指向華人。

郭再源指出,在印尼原住民的腦子裡,他們認為華族在過去的幾十年里只是從印尼獲取了大量的財富,而並沒有為這個國家和人民作出過太大的貢獻。印尼一旦有事,有錢的華人就往國外跑。郭再源認為動盪的根源正是在於貧富的分化,因此他希望通過慈濟的活動來改變原住民對華族的印象和看法。他說,華族應該手連手、心連心地來解決這一歷史遺留的問題,真正融入到印尼社會中去。而大批參加慈濟活動的華人企業家也只有在深入到印尼貧民的生活環境中去,才能了解他們的悲慘境遇和疾苦,才能領悟到政治動盪時華人成為替罪羊的深刻社會原因。

郭再源說,慈濟的精神就是“大愛化解仇恨”。慈濟通過向貧民和本地宗教學校發放大米,推動其他企業團體一起來獻愛心,使原來比較極端的伊斯蘭經學院的師生們能正確認識華族,逐步消解他們的敵意,慢慢成為華族的朋友。在爪哇的一個習經院,那裡有700多名孤兒和3000多名窮人的孩子,這些孩子們以習經院為家,吃住在那裡,還享受免費的教育。慈濟每個月向他們提供50噸大米和其他生活與學習用品。每當慈濟人送去大米時,習經院的回教長老就對會召集所有的學生,告訴他們說:“孩子們,你們可要永遠記住這些身穿‘藍天白雲’的人,是他們送來了糧食,撫養你們長大,對於他們的幫助你們永生不能忘記。”郭再源說,有過這樣經歷,受到這樣教育的孩子,他們長大後還會排華嗎?他堅信,只要播下善因的種子,一定會有善果的回報。

家人支持

郭太太就不但非常支持再源先生參加慈濟活動,而且自己也積極參與進來。夫婦二人在從事慈濟的善舉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樂,他們夫唱婦隨、舉案齊眉的故事也在印尼華人社會中傳為佳話。郭再源有4個子女,孩子們也非常支持父母參加慈濟的事業。他經常用佛家的因果報應來教育自己的孩子,引導他們向善,去幫助那些困難的人們。經過20年的開拓發展,郭再源的商業王國覆蓋銀行、地產、建築等諸多領域,但日程繁忙的他卻每天都抽出1個小時以上的時間到慈濟處理各種事務。雖然出錢出力出時間,但是郭再源感到生活非常充實,慈濟的工作帶給他無窮的樂趣和滿足。“付出無所求”,郭再源在從事慈濟的兩年里,領悟了許多哲理。他不在意別人對他做慈濟的評價,他認為只要自己心裡歡喜,被幫助的人感到滿意就行了。

世界各國的華裔名人

華裔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界定華僑、華人在國外所生的子女、孫子女等後代。外籍華人,漢語中通常對居住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大陸、香港特區和澳門特區、台灣省等地)以外,並擁有所在地國籍或其他國家(指中國及僑居國以外的國家)國籍的華人,稱為“外籍華人”。
曹燕靈 | 王進 | 丁肇中 | 錢秀玲 | 畢傳有 | 林加者 | 王舫 | 黃鎮鑫 | 顧毓秀 | 戴思傑 | 於長庚 | 沈炳光 | 黃任芳 | 林瓔 | 卓一龍 | 廖宗林 | 冰凌[旅美作家] | 讓·平 | 黃順舸 | 單聲 | 譚盾 | 王小選 | 陳永栽 | 趙啟民[華裔精英] | 張翎 | 洛子豪 | 董鼎山 | 陳省身 | 胡知宇 | 張純如 | 李惠英 | 黃嚴輝 | 李勝利 | 焦立中 | 李金友 | 梅培德 | 李自健 | 唐裕 | 陳香梅 | 鄧月薇 | 王濱 | 趙寶昌 | 鄺友良 | 何福基 | 馬前溪 | 翁以煊 | 蔡大生 | 施華民 | 陳婉妍 | 宋永華 | 趙小蘭 | 梅光達 | 黃家定 | 俞燕蕾 | 馬友友 | 趙春翔| 何天送 | 關美珍 | 簡悅威 | 陳家海 | 黃華享 | 顧杭滬 | 余金晃 | 陳之彬 | 劉光華 | 王阿蓮 | 王曉東 | 葉星千 | 李開復 | 王若專 | 陳鏡明 | 李高 | 凌志慧 | 何大一 | 郭再源 | 秦天瓔 | 黃若 | 楊振寧 | 貝聿銘 | 趙無極 | 周文中 | 陳嘉庚 | 伍冰枝 | 黃錦波 | 殷兆基 | 楊向中 | 馮元禎 | 陳阡蕙 | 朱棣文 | 楊培東 | 康景軒 | 邱德拔 | 鞏俐 | 李連杰 | 湯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