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大學

海南大學

海南大學位於海南海口市。是海南省唯一一所省部共建綜合性重點大學,農業部和海南省等共建高校,海南省唯一擁有國家級重點學科、博士授權點、博士後工作站、免試推薦研究生資格的高校。目前海南大學有海甸、城西和儋州三個校區,海甸校區為主校區,校園總占地面積5200餘畝(約341.5萬平方米)。本校建校於1958年,1966年撤銷,1974年復校,1984年海南農業專科學校、海南醫學專科學校、海南師範專科學校、合併組建海南大學,2007年8月14日,原華南熱帶農業大學與原海南大學合併為海南大學。截至2014年4月,海南大學有海甸、城西和儋州三個校區,海甸校區為主校區,校園總占地面積5200餘畝(約341.5萬平方米)。學校在校生40000餘人,其中全日制學生35000餘人(博士研究生170餘人,碩士研究生3300餘人,本科生33000餘人),成人學歷教育學生3300餘人,在職研究生1380餘人,在校留學生240餘人,培養留學生1500餘人。

基本信息

學校簡介

海南大學東門海南大學東門
海南大學是2007年8月14日批准,由原華南熱帶農業大學與原海南大學合併而成的海南省屬綜合性大學、重點大學,是教育部與海南共建的高校。原華南熱帶農業大學(前身為華南農學院海南分院)創建於1958年,1966年撤銷,1973年復校,與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前身為“華南特種林業科學研究所”)緊密結合,共同取得了豐碩的科研成果,培養了大批的農業科技人才,成為我國熱帶農業科教基地,為熱區區域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原海南大學創建於1983年,建校以來為海南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培養了大批各類專業人才,2006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被評為優秀,並獲教育部批准成為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

學校歷史

海南大學的辦學歷史可以上溯到新中國成立以前。1946年瓊山農業職業學校創建,後改名為海南農業學校。
1947年11月,海南農業學校改建為私立海南大學,私立海南大學成立。

1947年初,由宋子文、陳策、顏任光等具有社會影響力的仁人志士發起,聯合一些瓊籍愛鄉僑胞等共同創辦了私立海南大學,開啟了海南歷史上創建高等教育的先河。學校在前後三年多的辦學時間裡,艱苦創業,傳承文明,追求新知,為當地培養了近2000多名套用型人才。私立海南大學於1950年停辦、合併,其部分辦學資源分散於原南方大學、原海南師專等。

雖然學校創辦的歷史很短,但先輩們矢志振興海南教育的壯舉和遠見卓識為後人創辦高等教育留下了許多寶貴的精神遺產。按照當時中央政府的行政規定,私立學校必須經過主管教育行政機關核准開辦,否則不準招生。但由於建校心切,私立海南大學董事會於1947年秋成立後,未經立案,即於當年11月招生開學,到第二年5月才擬妥檔案,申請立案,這件事情,卻險些讓剛剛成立的海大失去辦學資格 。
1948年9月7日,國民政府教育部準予立案,但要求修改某些條文措辭。1948年12月17日,海大董事會經由廣東省教育廳再次呈交備案材料,至此董事會立案問題算是完全解決了。但對於海南大學本身的立案,教育部仍不肯放鬆審查。
1949年6月,國民政府教育部派督學阮康成赴海大視察。國民政府教育部阮康成視察至8月完後指出[1]並提交教育部報告:擴大本島招生數。阮康成指出,當時的私立海南大學學生以外地人為主,本島學生僅占四分之一。因此他建議,應設法多收本島學生及華僑子弟,“以宏設校初衷”。
應重農醫發展。當時海南島急需人才,尤以農醫最為迫切。因此阮康成建議,應著重發展農醫二學院。而文理學院的教育系及數學系僅學生一二名,形同虛設。阮康成提議,不如暫時停辦。
圖書儀器待添置。當時私立海南大學的圖書僅一萬餘冊,其中多數為文學類,字典、百科全書等尤其缺乏。而儀器方面,僅夠普通實驗用,研究性工作無法開展。
1949年8月中旬,教育部正式批准海大立案。

1950年4月,海南島解放,隨即私立海大解散 。1951年私立海南大學(醫學院)參與合併組建海南醫科專門學校,後發展為海南醫學院。

1957年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農業學校創建
1961年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農業學校(畜牧獸醫專業)併入廣東省海口農業學校
1966年廣東省海口農業學校更名為廣東省海南行政區農業學校
1968年文化大革命爆發,廣東省海南行政區農業學校停辦
1974年廣東省海南行政區農業學校復校
1977年海南行政區農業學校大專班創建(合署)
1980年廣東省海南行政區農業學校(合署)、海南行政區農業學校大專班合併組建海南行政區農學院,海南行政區農學院改建為海南農業專科學校
1984年海南農業專科學校、海南醫學專科學校、海南師範專科學校、合併組建海南大學
1986年海南大學(原海南師範專科學校部分)改建為海南師範學院
1989年海南大學(醫學部,原海南醫學專科學校部分)改建為海南醫學院
1958年,在海南儋州市寶島新村成立了華南亞熱帶作物科學研究所和華南熱帶作物學院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華南熱帶作物學院撤銷,1973年復校,
1983年5月,位於海口海甸島上,原海南大學成立。在原海南師範專科學校、海南醫學專科學校和海南農學院的基礎上合併而成的,初設師範部、醫學部、農學部
1986年和1989年,師範部和醫學部相繼獨立,脫離海南大學並分別成立海南師範學院和海南醫學院
1996年華南熱帶作物學院升格為為華南熱帶農業大學
2007年8月14日,由華南熱帶農業大學與原海南大學合併組建為海南大學,海南大學的歷史以原華南熱帶農業大學的創建時間為起點(1958年)。

規模建設

師資力量

學校現有在編教職工2431人,其中專任教師1596人,高級職稱人員900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346人。兩院院士3人,國家教學名師1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人,中國科學院“百人計畫”入選者1人,全國傑出專業技術人才1人,國家級突出貢獻專家3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0人,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人選6人,海南省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2人。此外,還聘請了“兩院”院士、世界“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歐元之父”蒙代爾、“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楊振寧、博螯亞洲論壇秘書長龍永圖等310多名國內外著名專家學者擔任兼職或客座教授。

學院設定

序號 學院 專業名稱 辦學地點
1 材料與化工學院 化學工程與工藝 海甸校區
2 材料科學與工程
3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4 套用化學
5 生物工程
6 海洋學院 海洋科學
7 藥學(新增專業)
9 水產養殖學
10 環境與植物保護學院 環境科學
11 植物保護
12 植物保護(農藥方向)
13 機電工程學院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14 機械電子工程
15 車輛工程
16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17 交通運輸(汽車運用工程方向)
18 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
19 自動化
20 農學院 生物科學
21 生物技術
22 農業資源與環境
23 動物科學
24 動物醫學
25 農學
27 食品學院 食品科學與工程
28 食品質量與安全
29 土木建築工程學院 建築學
30 土木工程
32 工程管理
33 信息科學技術學院 數學與套用數學
34 信息與計算科學
35 電子信息工程
36 通信工程
37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38 信息安全
39 網路工程
40 園藝園林學院 風景園林
41 設施農業科學與工程
42 園林
43 園藝
44 園藝(花卉與景觀設計方向)
45 藝術學院 視覺傳達設計
46 繪畫
47 服裝與服飾設計
48 音樂表演(聲樂方向)
49 音樂表演(器樂方向)
50 舞蹈編導
51 服裝與服飾設計(服裝表演方向)
52 法學院 法學 海甸校區(一年級城西校區)
53 經濟與管理學院 會計學
54 會計學(註冊會計師方向)
55 金融學
56 國際經濟與貿易
57 工商管理
58 財務管理
59 農林經濟管理
60 人力資源管理
61 市場行銷
62 物流管理
63 經濟統計學
64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65 旅遊學院 會展經濟與管理
66 酒店管理
67 旅遊管理(旅遊規劃與景區管理方向)
68 旅遊管理(套用外語方向(英、日))
69 旅遊管理(旅遊信息管理方向)
70 市場行銷(旅遊市場行銷方向)
71 市場行銷(電子商務方向)
72 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
73 馬克思主義學院 思想政治教育
74 人文傳播學院 漢語言文學
75 漢語國際教育
76 廣告學(網路傳播方向)
77 戲劇影視文學(影視編導方向)
78 外國語學院 英語
79 經貿英語
80 俄語
81 日語
82 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 行政管理
83 土地資源管理
84 公共關係學
85 套用科技學院(儋州校區) 俄語(商務俄語方向) 儋州校區

校園設施

學校現有海甸、儋州和城西三個校區,海甸校區為主校區,校園總占地面積5200餘畝,校舍建築面積130萬平方米,圖書館藏書314餘萬冊,建有體育館、田徑場、游泳池、籃球場、排球場和網球場等完備的場館服務設施。
海南大學圖書館屬海南省建省十周年的重點文化教育項目,它由海甸總館、儋州校區和城西校區兩個分館及19個二級館組成,館舍面積總計43632平方米。其中海甸館33106平方米,儋州分館6500平方米,城西校區分館面積2300平方米,19個二級館面積總計1726平方米,全校生均圖書館舍面積1.41平方米。全校圖書館共有閱覽座位4587個,海甸館有3704個,儋州校區和城西校區分館合計閱覽座位200個,19個二級館有閱覽座位503個,多媒體閱覽座位180個。

交流合作

學校與境外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80多所知名高校建立了校際關係,現有“1+2+1”、“2+2”、“3+1+1”等多種形式的聯合培養計畫,每年選派上百名優秀本科生、研究生前往美國、英國、法國、加拿大、新加坡、俄羅斯、日本等國家和台灣地區的高校學習深造。學校實施“請進來”戰略,邀請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阿爾費羅夫教授等100餘位境外著名專家學者來校講學和交流;實施“走出去”戰略,大力資助教師和管理幹部出國(境)留學、訪問交流、參加國際會議和開展科研合作;實施校際交換學生項目、中外人才培養合作項目和學生海外高技能培訓、專業實習和暑期帶薪實習項目;學校利用理事會平台,聘請海外僑領、企業家、政府官員和著名學者擔任理事會成員,積極吸納各方力量,促進學習各項事業的發展。學校作為國務院僑辦批准設立的首批全國22家華文教育基地之一,先後培養留學生近3000餘名;面向國內在加深與天津大學對口支援合作基礎上,與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南開大學、中國農業大學、武漢大學、南昌大學、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等高校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合作;與海口市、省科技廳、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等建立了更加緊密的合作關係。

校區簡介

海甸校區
海南大學海甸校區位於海口市海甸島上,占地3000餘畝。分為教學區,學生區,教工區,旅院區,為一本生源就讀主校區。其被譽為“海甸島人民公園”,是整個海甸島內最大的單位。校區西門是世紀大橋,直通橋西教師區,再往西就是美麗的海口灣。北門附近有著名的白沙門公園和瓊州海峽海灘。南門附近是海口市教育局和海南廣播電視大學海甸校區。東門對面為海口市人民醫院。
住宿:學校內有學生宿舍24棟,教師宿舍76棟.教學樓11棟,二級學院樓7棟。
餐飲:校內有學生食堂七個,合計餐廳16個,第一、二、三、四(麵食餐廳)五、六、七號學生食堂、清真食堂、複合餐廳、西餐廳等,此外還有水吧、私營咖啡廳、西餐廳、中西混合餐廳等。
交通:校區內有單行道7處,三岔路口30個,十字路口21個,校內保全崗亭8個。此外還有便利的校車服務系統,每次乘坐需要一元。
儋州校區
海南大學儋州校區是原華南熱帶農業大學校區。位於海南西部素有“詩鄉歌海”之稱的儋州市,毗鄰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院區,校區面積占地1700餘畝,截止2012年9月,校區在校學生人數4000餘人。
地址:海南省儋州市寶島新村。郵政編碼:571737
城西校區
海南大學城西校區主要開展套用本科教育。城西校區
與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海口院校區緊連一體,並作為學院的主校區,占地約500畝,截止2012年9月,校區在校學生人數2800人。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龍華區學院路4號。郵政編碼:571101

學校文化

校名

海南大學校名是由原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在1984年視察海南大學時親筆為學校題寫。

校訓

海納百川,大道致遠

“海納百川”
“海納百川”,語出東漢許慎《說文解字》:“海,天池也,以納百川者。”“納”,容納也。“百川”,江河湖澤之統稱也。“海納百川”,言海之淵深,可容納一切江河湖澤之水,狀胸懷、氣度之寬廣。析言之,凡三層意蘊:其一,昭示雍容大度之量。海大胸懷寬廣,博採眾長,在專業、學科等領域力倡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不同學術思想、學術風格、學術觀點皆能兼容並包,和而不同。其二,昭布招賢納士之心。海大敬賢禮士,任人唯賢,殷切期盼八方賢才加盟,在育人治學、服務社會等領域,建功立業,共創輝煌。其三,昭告樹人育才之願。海大尊師重道,心繫子衿,全力為莘莘學子營造良好的成長成才環境,熱忱歡迎天下青年才俊來瓊求學問道,指點江山,歷練人生,成就棟樑。
“大道致遠”
“大道”,正道也,語出《禮記•禮運》:“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致遠”,實現遠大目標,語出《文子•上仁》:“非淡漠無以明德,非寧靜無以致遠。”“大道致遠”,謂行止唯有合乎正道,方能通達無礙。析言之,凡三層意蘊:其一,為人之道。海大師生應稟承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自覺踐行“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核心價值觀,修身齊家,興國安邦,做有益於國家與人民之人。其二,為師之道。海大教師應具備崇高的道德品格、開闊的學術視野、深厚的專業學養、科學的教學方法,深明大義,自重自愛,自覺成為學校科學發展的中流砥柱。其三,為學之道。海大學子應稟承先賢時彥求真務實、鍥而不捨的治學精神,勵學競業,銳意進取,將自己塑造成具有高尚品德、廣博知識、強健體格、堅韌意志的國家棟樑之才。
要之,“海納百川、大道致遠”充分體現了海大的文化和精神,以其恢宏大氣營造著催人奮進的精神境界;以其無限的外延和內涵,發人深省,令人回味。她歷久彌新,啟迪陶冶了一代代“海大人”,鼓舞著他們為實現海南騰飛和國家強盛不斷貢獻力量。

校花

海南大學的校花是-鳳凰花。鳳凰木(Delonixregia),豆科鳳凰木屬的植物。原生非洲馬達加斯加。野外屬瀕危物種。在海南大學海甸校區和儋州校區為常見的觀賞品種落葉喬木。

校徽

校徽由中英文校名、海水紋、椰樹、“HN”外文字、創辦年份等要素組合而成,整體造型採用國際著名學府普遍使用的象徵權威教育機構的盾牌形狀,設計風格簡潔大方、嚴
校徽校徽
謹高雅、清新自然,具有時代感和國際化特色,易於傳播。
抽象的海水紋圖和椰樹淺影體現了海南的熱帶區位優勢,彰顯了學校“熱帶、海洋、特區、旅遊”的辦學特色,在視覺上也增加了校徽的層次感、節奏感和空間感;校徽中心位置代表“海南”的外文字“HN”穩重有力地抓住了客群的視覺,字母H、N左右重疊交融而成,被漸行漸遠的海水托起,既反映了兩校合併的歷史淵源,又蘊含了“海納百川、大道致遠”的校訓精髓。
校徽主色調採用校色“海大藍”單色設計,代表廣闊海洋和藍天,象徵著科技、嚴謹、理性和智慧;彰顯了海大的治學態度和大學精神,與學校的整體文化融為一體。

知名校友

姓名 簡介
曾毓莊 農業部農墾司司長,高級工程師,中國熱帶作物研究會副理事長。
符氣浩 原海南省政協副主席,民革海南省委主委,第八、九屆全國政協委員,第二屆海南省政協常委,第八、九屆民革中央委員、第十屆民革中央常委
呂飛傑 博士生導師,原國務院扶貧辦副主任,中國農業學院院長、黨組書記、中共十五大代表、候補中央委員。第十屆全國政協委員。
鄭小波 博士生導師,教授,原南京農業大學校長,江蘇省第十屆人大代表。
陳章良 曾獲得“賈烏德·海珊”青年科學家獎,我國著名的熱帶生物學專家,曾任北京大學副校長、中國農業大學校長等職,全國政協常委,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副主席
楊貞標 美國馬里蘭大學博士後,加州大學植物科學系教授,現任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研究員,中國農業大學特聘專家,長江學者,08年成為中央“千人計畫”特聘專家。
姚樹潔 諾丁漢大學當代中國學學院院長,諾丁漢大學孔子學院院長,著名華人經濟學家,經濟學教授,聯合國開發計畫署和世界銀行經濟顧問。
葉德 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植物生理與生物化學學術帶頭人,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博士後,博士生導師,長江學者,先後主持國家基金委重點項目、國家重點基礎研究規劃(973計畫)項目等多個科研項目。
劉康德 海南大學黨委書記,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園藝所所長;海南省科技廳副廳長;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華南熱帶農業大學黨委書記。
林辰濤 長江學者,中國農業科學院博導,加州大學終生教授,在《Nature》、《Science》、《PNAS》、《Plant Cell》等國際著名刊物上發表論文多篇。受聘為湖南大學生命科學研究院學科帶頭人。
鄭服叢 海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環境與植物保護學院院長。為國務院第六屆學位委員會學科組成員, 農業部南亞熱帶作物病蟲害監測防控項目牽頭專家,熱帶作物學會植保專委會主任。
林位夫 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現任中國橡膠研究所副所長,國際橡膠研究與發展委員會(IRRDB)理事。
黃茂芳 1957年出生,研究員,博士研究生導師;現任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所長。
盧江 康奈爾大學博士後,國家“千人計畫“引進學者,北美葡萄育種協會主席,中國園藝學會葡萄與葡萄酒分會會長顧問,佛羅里達州園藝學會副主席。中國農業大學教授
何朝族 新加坡國立大學分子農業生物學院Res博士後,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生命科學學部教授,中科院“百人計畫”成員,中科院微生物所植物基因組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博導,現任海南大學農學院院長與國家重點(培育)實驗室主任
王慶煌 博導,現任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院長、國家重要熱帶作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 海南省第四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
王法仁 海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原海口市市長
劉國道 研究員; 現任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副院長,博士研究生導師。
李開綿 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熱帶作物品種資源研究所黨委書記,博士研究生導師
趙松林 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椰子研究所所長,碩士研究生導師。
何帆 博士後學者,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所長、國際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 《世界經濟》編輯部主任。商務部WTO司顧問,中央電視台財經頻道特約評論員、新華社特約觀察員、 世界經濟論壇(達沃斯)青年全球領袖、北京大學等高校兼職教授。
張樹珍 研究員,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熱帶生物技術研究所課題組長(PI),國家甘蔗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 《Sugar Cane International》編委,國際糖業科技協會(IAPSIT)理事,海南省生物工程學會、 海南省遺傳學會理事,博士研究生導師。
易克賢 突出貢獻優秀專家;熱帶農業科學院環境與植物保護研究所所長,博士研究生導師,國家麻類產業技術體系崗位專家。
肖傑 海南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辦公廳黨組成員;中共海南省瓊海市委書記、海南省科學技術廳廳長、黨組書記、曾任海南省農業廳廳長、黨組書記,兼任海南省農業科學院黨委書記,三沙市首任市長。
韓燕 畢業於油畫系,是首屆博鰲論壇的形象代言人,06年亞洲小姐中國內地賽區亞軍。
溫洋 曾任廣東省吳川市副市長。現為九三學社中央委員會委員,廣東省政協常委,廣東省中華職業教育社副社長。
朱名宏 經濟學博士,美國加州州立大學訪問學者。現為廣州市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黨組成員,經濟學研究員。
邱小強 農業部南海區漁政局副局長
王振中 英國劍橋大學植物科學系博士後,研究員。華南農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植物病理學會副理事長、廣東省植物病理學會理事長、廣東省青年科學家協會常務理事等職。
周而勛 華南農業大學教授,博導。華南農業大學熱帶亞熱帶真菌研究室主任,美國植物病理學會外籍會員。
李吉順 作家,書法家。著作《長路》 ,《天眼》等
江秉華 美國密西西比州立大學生化與分子生物學系博士,美國西維吉尼亞大學MBR腫瘤中心及微生物免疫與細胞生物學系副教授。
蔣菊生 博士學位,研究員。現任海南省農墾科學院院長,中國生態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天然橡膠協會常務理事。
譚基虎 海南省教育廳副廳長,兼任中國農業技術經濟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高等農業教育後勤研究會常務理事。
潘秋紅 博士後,中國農業大學教授,《中外葡萄與葡萄酒》編委。
張金文 甘肅農業大學農學院教授,博導,農學院副院長,甘肅省作物遺傳改良與種質創新重點實驗室副主任。
董英山 作物種質資源首席研究員, 博導。現任吉林省農業科學院副院長,農業部東北作物基因資源與種質創製重實驗室、 農業部植物新品種測試中心 主任,吉林省政協第十屆委員
崔璐 海南海聖源旅行社有限公司董事長
陳宏峰 溫州市副市長,溫州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吳地林 擅長版畫、水彩畫。現任海南農墾報主任主編。
很北 作家,原名王碩,曾出版個人詩集《椰島抒情》,現為吉林省作家協會會員
符成彥 昌江黎族自治縣人民政府副縣長
陳成 曾任海南省海洋廳廳長,海口市長,海南省副省長。現為海南省政協副主席。
薛志才 寧波大學法律研究所所長
陳章輝 廈門福信集團董事長兼總經理
王凌雲 作家,筆名一行,任教於雲南大學哲學系。
劉明輝 為82級校友,愛伲集團創始人,董事長。愛伲集團為國家重點龍頭企業,星巴克亞太地區唯一合作夥伴。
韓懿瑩 著名電競解說,GTV人氣最高的女主持。前星際爭霸2職業選手,並擅長DOTA、魔獸爭霸、LOL等,曾多次獲得國際賽事的冠軍,被國內玩家稱為“MISS大小姐”,2013年7月參與江蘇衛視《非常了得》。
陳烈貴 84級法學專業,先後創辦了海南金桃李實業有限公司、海南中嘉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海南凝聚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並擔任公司董事長。於2014年1月向海南大學校友會捐贈一百萬人民幣。

學校領導

現任領導

職務 姓名
黨委書記 劉康德
校長,黨委副書記 李建保
黨委副書記、副校長 周兆德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陳封椿
副校長 刁曉平、何忠平、傅國華、曹陽、胡新文

歷任領導

姓名 簡介
顏任光 (1947-1948 )著名物理學家、教育家。
范會國 (1948-1949)中國數學學會第一屆常務理事,中國最早研究複變函數論的學者之一。
梁大鵬 (1949-1950)留美博士著名政治學者,教授。
何康 (1957-1978)農學家,原農業部部長、黨組書記,中國科協副主席。
於光 (1978-1981)原海南區黨委農場部部長、海南農墾局黨組副書記。
黃宗道 (1981-1991)橡膠栽培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研究天然橡膠栽培的主要奠基人之一。
呂飛傑 (1991-1994)中國農業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
余讓水 (1994-1998)農業學家。
王慶煌 (1998-2007)熱帶農業學家,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院長。
譚世貴 (2002-2007)著名青年法學家。
李建保 (2007)材料科學學家,中國十大傑出青年。

2009中國大學法學100強

法學包括法學、馬克思主義理論、社會學、政治學、公安學等5個學科類,共有12個本科專業。 據國務院學位辦公室發表的統計數據,我國大學授予的法學學士占學士總數的4.97%,授予的法學碩士占碩士總數的7.63%,法學博士占博士總數的4.15%。另據教育部高校學生司發布的博士生導師資料統計,在全國大學40110名博士生導師中,有1639名是法學博導,占博導總數的4.09%。
中國人民大學
北京大學
中國政法大學
武漢大學
清華大學
吉林大學
復旦大學
中山大學
廈門大學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西南政法大學
南京大學
南開大學
浙江大學
華中師範大學
華東政法大學
山東大學
北京師範大學
南京師範大學
華東師範大學
湘潭大學
蘇州大學
雲南大學
暨南大學
中央民族大學
四川大學
東北師範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
華南師範大學
外交學院
重慶大學
湖南師範大學
西北政法大學
上海大學
湖南大學
煙臺大學
蘭州大學
陝西師範大學
廣西民族大學
黑龍江大學
中南民族大學
首都師範大學
天津師範大學
深圳大學
西南財經大學
廣西師範大學
遼寧大學
河北大學
山西大學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湖北大學
安徽大學
揚州大學
南京財經大學
中國海洋大學
中南大學
同濟大學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
上海財經大學
西安交通大學
西南大學
寧波大學
鄭州大學
河南大學
瀋陽師範大學
廣東商學院
福建師範大學
甘肅政法學院
上海師範大學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
江西師範大學
上海外國語大學
寧夏大學
西北師範大學
安徽師範大學
東北大學
華僑大學
浙江工商大學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河北師範大學
海南大學
武漢理工大學
大連海事大學
西北大學
新疆大學
華東理工大學
浙江師範大學
青海民族學院
電子科技大學
溫州大學
華中農業大學
東北財經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陝西理工學院
長春理工大學
中央財經大學
河海大學
雲南民族大學

2009中國大學農學50強

農學包括植物生產、草業科學、森林資源、環境生態、動物生產、動物醫學、水產等7個學科類,共有16個本科專業。

海南大學一覽表

中國211工程大學

地區學校數量所處省市學校
華北地區
30所
北京:清華大學 | 北京大學 | 中國人民大學 | 北京交通大學 | 北京工業大學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北京理工大學 | 北京科技大學 | 北京化工大學 | 北京郵電大學 | 中國農業大學 | 北京林業大學 | 中國傳媒大學 | 中央民族大學 | 北京師範大學 | 中央音樂學院 |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 北京中醫藥大學 | 北京外國語大學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 中國政法大學 | 中央財經大學 | 華北電力大學 | 北京體育大學
天津:南開大學 | 天津大學 | 天津醫科大學
河北:河北工業大學
山西:太原理工大學
內蒙古:內蒙古大學
華東地區30所上海:上海外國語大學 | 復旦大學 | 華東師範大學 | 上海大學 | 東華大學 | 上海財經大學 | 華東理工大學 | 同濟大學 | 上海交通大學
江蘇省:南京大學 | 東南大學 | 蘇州大學 | 南京師範大學 | 中國礦業大學 | 中國藥科大學 | 河海大學 | 南京理工大學 | 江南大學 | 南京農業大學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山東省:山東大學 | 中國海洋大學 | 中國石油大學
浙江省:浙江大學
安徽省: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安徽大學 | 合肥工業大學
福建省:廈門大學 | 福州大學
江西省:南昌大學
西南地區10所重慶市:重慶大學 | 西南大學
四川省:四川大學 | 西南交通大學 | 電子科技大學 | 四川農業大學 | 西南財經大學
雲南省:雲南大學
貴州省:貴州大學
西藏:西藏大學
東北地區11所遼寧省:大連理工大學 | 東北大學 | 遼寧大學 | 大連海事大學
吉林省:吉林大學 | 東北師範大學 | 延邊大學
黑龍江省:哈爾濱工業大學 | 哈爾濱工程大學 | 東北農業大學 | 東北林業大學
華中地區11所湖北省:武漢大學 | 華中科技大學 | 武漢理工大學 |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 華中師範大學 | 華中農業大學 |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河南省:鄭州大學
湖南省:湖南大學 | 中南大學 | 湖南師範大學
華南地區6所廣東省:中山大學 | 暨南大學 | 華南理工大學 | 華南師範大學
廣西:廣西大學
海南省:海南大學
西北地區12所陝西省:西北大學 | 西安交通大學 | 西北工業大學 | 長安大學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 陝西師範大學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甘肅省:蘭州大學
寧夏:寧夏大學
青海:青海大學
新疆:新疆大學 | 石河子大學
軍事系統3所第二軍醫大學 | 第四軍醫大學 | 國防科技大學

海南省高校一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