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軟體職業技術學院

海南軟體職業技術學院

海南軟體職業技術學院 ,是2003年3月經海南省人民政府批准設立,教育部備案,由原海南瓊海師範學校升格而成的主要培養信息、軟體行業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公辦全日制高等職業院校,至今已有95年的辦學歷史。學院是海南唯一一所連續兩次順利通過教育部人才培養工作評估的公辦高職院校,並獲得了專家組的高度評價。學院坐落在紅色娘子軍的故鄉、博鰲亞洲論壇永久會址所在地、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海南省東部中心城市——海南省瓊海市市中心。2016年8月,入選第二批國家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學校前身是瓊海師範學校,教育部備案的海南省第一所培養信息、軟體行業的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的國有公辦全日制高等院校。學院設有軟體工程系、網路工程系、信息管理系、數碼設計系、電子工程系、藝術傳媒系、基礎教育部、公共教學部等10個系部。

基本信息

學院簡介

學院占地326畝,建築面積近18萬平方米,固定資產總值25367.0萬元,教學科研儀器設備7452.5萬元,紙質圖書38.8萬冊,電子圖書70萬種,教學用計算機2773台。建有5箇中央財政支持建設的高規格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建有70個校內實踐基地,49個校外實習實訓基地,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建有千兆校園網、通訊網、監控廣播電視網三網合一的信息化虛擬平台,實現校園WIFI全覆蓋;建有大學生創業中心、軟體研發中心、信息處理中心、藝術設計研發中心;設有第65國家職業技能鑑定所、“紅旗Linux重點實驗室”;是國家動漫產業振興基地授權的“國家動漫遊戲人才培養工程授權合作夥伴”、海南東部僅有的高等教育自學考試考點。

院系設定

海南軟體職業技術學院海南軟體職業技術學院
學院設有軟體工程系、網路工程系、信息管理系、數碼設計系、電子工程系、藝術傳媒系、外語與旅遊系、基礎教育部、思政教學部、體育部等10個系部,有在校生的專業32個,形成了以電子信息大類為主,藝術設計傳媒、財經、旅遊、文化教育等大類為輔協調發展的專業布局。現有省級特色專業5個,省級精品課程7門,省級教學團隊4個。

學院現有來自全國27個省(直轄市自治區)的在校生6600多人,教職教職工396人,專任教師287人,其中教授21人、副教授80人,具有碩士學位159人,具有博士學位(含在讀)8人,具有雙師素質的教師153人。同時,還聘有校外兼職兼課教師51人,客座教授(特聘教授)60人,外籍教師2人。專任教師中有享受國務院頒發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人,省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家1人,省“515人才工程”第一層次專家1人和第三層次專家3人,省科技創新十大領軍人物1人,省優秀教師4人,省高校教學名師4人,省高等學校中青年骨幹教師2人。

學校榮譽

紅色娘子軍紀念館紅色娘子軍紀念館
近五年,學院不斷完善科研管理制度和激勵機制,推進學院科研工作實現跨越式發展。專任教師在省部級科研成果評比中獲得獎勵124項,其中,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4項、省教學成果獎二等獎2項、省高等學校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1項、三等獎6項,2位教師被評為“全國優秀社科普及工作者”、大學生創業項目—瓊海線上被授予“全國人文社科普及基地”;研發的5項成果獲國家實用新型發明專利;主持省級及以上各類科研項目120多項,其中,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專項任務項目1項、省重點科技計畫項目(套用技術研發與示範推廣專項項目)1項、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0項、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6項;出版著作30部﹑主編教材96部;在省級以上學術期刊公開發表論文753篇,其中,被《SCI》、《EI》、《ISIP》等國際權威刊物檢索收錄117篇,北大中文核心期刊38篇。

學院貫徹“人才為根本、教學為中心、技能為主線、質量為生命、特色為追求”的辦學方針,秉承“質量立校、人才強校、特色名校、服務興校、依法治校”的辦學理念,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走產學結合發展道路”的辦學方向,實施“實踐主導,能力本位,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推行“雙證書”制度,推進實踐教學與職業技能鑑定接軌。近五年,學院學生參加國家級、省部級各類比賽獲獎200多項,其中,參加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國軟體杯”大學生軟體設計大賽、中國大學生計算機作品大賽總決賽、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等國家級競賽活動等,獲得國家級一等獎6項,二等獎8項,三等獎10項;特別是2016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榮獲一等獎3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4項,以驕人的成績名列全省高職院校之首和全國高職院校前列;參加海南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高職組)、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大賽(海南賽區)、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海南賽區、海南省高職高專學生實用英語口語大賽等活動等,獲得省級一等獎50項;二等獎55項;三等獎92項。

學院設有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職業技能認證、國家信息產業部IT職業技能認證等機構18個,工種(含不同等級)類別98種。2012年至今,學生年均職業資格鑑定初次通過率達84.6%,年均畢業生雙證書獲取率達92.94%。學院深化校企合作,先後與海南生態軟體園、牡丹江牡大動畫有限公司、海南英立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海南科力電子技術有限公司(中國惠普)、海南楓華動漫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海南圖謀創意策劃發展有限公司、深圳萬泉河科技有限公司、瓊海春暉實業有限公司、博鰲亞洲論壇大酒店、瓊海電視台、深圳市亞成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達內為上軟體有限公司等57家企業開展產學合作,構建了校企合作互惠雙贏格局。近三年,畢業生就業率均在93.6%以上,用人單位對畢業生滿意度均在92%以上。學院連續八年被評為“海南省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優秀單位”。

學院堅持開放辦學,與立陶宛考納斯套用科學大學、俄羅斯北方聯邦大學、俄羅斯卡爾梅克國立大學及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等國家的高等院校,以及台灣首府大學、台灣景文科技大學、台灣修平科技大學等台灣院校建立合作交流關係,開展合作辦學、教學與學術交流、師生互訪。同時,學院國際學生招生工作穩步發展,現有來自烏克蘭、泰國、土耳其、俄羅斯、立陶宛等國家的留學生在學院學習,其中3名俄羅斯學生獲得海南省政府獎學金,1名立陶宛交換生獲得歐盟伊拉莫斯項目資助。

學院高質量的人才培養和良好聲譽得到社會各界的充分認同與高度評價。學院被授予“全國文明單位”“全國學校藝術教育先進單位”“國家首批職業院校數字校園建設實驗校”“國家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試點單位”“全國高職高專院校科研工作先進單位”“海南省依法治校示範校”“海南省教育工委系統廉政文化進校園示範點”“海南省學校安全工作先進單位”“海南省高新技術產業人才培訓示範基地”“海南省創新型科技人才培養先進院校”“海南省高等學校圖書館網路化建設合格單位”等二十多項榮譽稱號。

面對新的挑戰和機遇,學院將繼續堅持科學發展,加強內涵建設,全面提升綜合實力,力爭把學院建設成為特色突出、優勢明顯、國內知名的高職院校,為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海南信息智慧型島建設和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學校領導

學院現任領導

​黨委書記 詹少斌
​院長、黨委副書記 魏應彬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符史杭
​副院長 ​桂占吉
​副院長 ​劉明鵬

師資力量

學院現有專職教師276人,其中正副教授等副高以上職稱的65名,講師55名,具有博士學位2人、在讀博士3人,具有碩士以上學位教師50人。今後,學院將通過更加優惠的政策和強有力措施,引進大批教師。旨在建設一支專兼結合,專業結構合理,高學歷,高水平的“雙師型”師資隊伍。

辦學設備

硬體設施

圖書館圖書館
學院以培養學生的職業崗位技能為重點,不斷加大對教學儀器設備的投入力度,近年來每年增加和更新的教學儀器設備平均不少於300萬元,特別是2005年申請獲得了中央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建設項目,累計投入資金將近400萬元,購置了高端蘋果電腦,高配置PC機,筆記本電腦,大容量磁碟陣列,中、高端伺服器,攝錄一體機,雷射雕刻機,實物展示台,萬兆交換機路由器防火牆,網路安全模擬系統,電子商務模擬系統,套用電子實驗平台等一系列目前較為先進的教學儀器設備及教學模擬軟體系統。此外,學院相關專業教師還根據自身專業及學科特點,自主設計組合搭建實驗環境或開發實驗模擬系統。學院各專業都具有比較好的教學實驗設施,學院現有的各類實驗室、實訓室37個,總面積6348平方米。擁有國家級示範性計算機套用與軟體技術教育實訓基地一個,擁有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一個。全院教學儀器設備總值(單價800元以上)3034.25萬元。全院教學用計算機1813台。建設有多媒體教室和語音教室35間,共有座位2386個。設備大部分狀況良好、技術水平先進、利用率高,滿足教學要求。

軟體設施

在網路建設方面,累計投入資金400多萬元。學院校園網採用千兆光纖主幹乙太網,以學院科技樓網路中心為中心,通過光纜連線校內辦公樓、教學樓、圖書館和宿舍區等場所,實現了主幹頻寬1000Mbps,到桌面頻寬100Mbps,各建築物內共安裝上網信息節點4000多個,鋪設光纖達3000多米,基本覆蓋學院每個角落。校園網套用實現了WWW、E-mail、FTP、DNS、BBS、E_GOV等服務。各種服務的建立,充分利用了學院的網路優勢,僅內部FTP服務,日平均數據流量在200G左右,月平均流量在5T左右,加速了信息傳遞,增強了資源共享。校園網路建設與套用已經逐步走向成熟,在連續承擔2000-2007七年的海南省中等學校招生考試網上評卷和錄取工作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並為海南省高等學校招生考試網上評卷提供了借鑑。

資助方案

助學金

國家助學金(分為2500元/人·年和3500元/人·年兩個等級);學院設有愛心基金會,用於特困生生活補助,視學生的困難程度予以資助,解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生活問題。

勤工助學

學院積極開闢學生勤工助學渠道,鼓勵學生在學有餘力的前提下,積極參加勤工助學。

助學貸款

家庭貧困學生可以按國家規定申請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

設施設備

海南軟體職業技術學院海南軟體職業技術學院
計算機方面主要教學設施設備

學院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3550萬元,圖書館藏書53萬餘冊,實驗實訓計算機1800多台,閱覽室、多媒
體教室和語音室座位近5000個。建有“計算機套用與軟體技術”和“電工電子與自動化”兩個中央財政支持建設的高規格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建有具有高度仿真功能、設備先進的各類實驗、實訓室45間,建有運行良好、關係穩定的校外實踐基地47個,建有千兆校園網、通訊網、監控廣播電視網三網合一的信息化虛擬平台。學院設有“國家職業技能鑑定所”、“紅旗Linux重點實驗室”、“國家1+N複合型人才職業培訓項目教學基地”;學院計算機套用技術實驗中心被評為“海南省高等學校實驗教學示範中心”,軟體技術實驗室被評為“海南省高校優秀實驗室”。
藝術方面主要教學設施設備
5000平米建築面積的藝術館1棟,音樂教室9間;琴房128間;鋼琴118台;擁有50台電子琴多媒體教室1間;手風琴教室1間;400平米舞蹈練功房2間;美術室2間;配有全省一流燈光音響的可容納1500人的現代化演出廳1個。
網路資源
通過多方收集信息資源,採用專人網路下載,分批採購、郵購、轉錄、自製和與軟體開發公司合作開發等多種形式相結合,學校已擁有包括政治、語文、英語、數學、物理、化學、歷史、地理等中國小各個學科的全套題庫或案例、K12素材系列、科利華中國小全套教育系列、科環全套題庫等的優秀課堂教學案例和題庫。古今中外的名著萬餘冊,音樂3000餘首,電影2000餘部等。已經擁有包括四庫全書在內的各個學科的門類齊全的網路圖書及多媒體資料總計十餘萬冊(件)。學院已建成千兆校園網,構建了校園網、通訊網、監控廣播電視網三網合一的信息化虛擬平台,並寬頻與網際網路聯網。

專業調整

海南軟體職業技術學院海南軟體職業技術學院
普通專業

藝術類專業和普通類文理專業不能互為調整,即:藝術類“音樂表演”專業錄取的考生不能調整為普通類任一專業,普通類任一專業錄取的考生也不能調整為藝術類“音樂表演”專業。
普通類文科專業
動漫設計與製作、計算機網路技術會計電算化軟體技術、遊戲軟體、軟體測試技術、嵌入式技術與套用、廣告設計與製作、計算機套用技術、計算機系統維護、裝潢藝術設計市場行銷網路系統管理電子商務酒店管理、電視節目製作、旅遊英語、商務英語等18個專業之間可以相互調整,但不能調整為藝術類“音樂表演”專業及理工類“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套用電子技術”2個理科專業。
普通類理科專業
動漫設計與製作、電子信息工程技術、計算機網路技術、會計電算化、軟體技術、遊戲軟體、軟體測試技術、嵌入式技術與套用、廣告設計與製作、計算機套用技術、套用電子技術、計算機系統維護、裝潢藝術設計、市場行銷、網路系統管理、電子商務、酒店管理、電視節目製作、旅遊英語、商務英語等20個專業之間可以相互調整,但不能調整為藝術類“音樂表演”專業。

重點學科

軟體技術(遊戲軟體)專業
培養目標:培養具有一定藝術創作基礎與計算機專業素質,掌握遊戲編導、策劃、建模、編程技能和Flash3D動畫製作、JavaME手機遊戲開發等技術,適應遊戲製作、動畫製作等行業需求的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遊戲建模技術、手機遊戲Java語言基礎、JavaME手機遊戲開發技術、3D動畫基礎、遊戲場景角色合成製作、色彩學、平面設計基礎、C++程式設計基礎、數據結構、計算機網路技術、藝術概論、離散數學、3DMAX、Flash動畫製作、資料庫原理及套用、Flash遊戲製作、遊戲案例設計、角色設計、遊戲企劃等。
軟體技術專業
培養目標:培養具有嵌入式計算機系統套用能力與開發能力,能勝任企事業計算機套用和嵌入式系統生產、設計、開發、維護等工作的高等技術套用性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C語言程式設計、電工基礎、模擬電路、數字電路計算機組裝與維護、電路板設計、單片機原理及套用、電子工藝、VB與串口技術、嵌入式系統及軟體設計、ARM基礎、PLC可程式控制器、移植μ/OS-Ⅱ到ARM、嵌入式作業系統(Linux或Win-CE)、電子產品檢測技術、智慧型產品售後服務/行銷等。
軟體技術(軟體測試技術)專業(專業代碼:590108)
培養目標:培養熟練掌握軟體測試的基本原理、常用的測試方法和測試的組織管理,精通常見的軟體測試工具,能勝任各類軟體的套用層和功能層測試工作,具有軟體測試技術及編寫相關自動測試軟體的能力的套用型專業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數據結構、軟體工程、計算機網路技術、計算機組成原理、面向對象程式設計、作業系統、UML統一建模語言、SQLServer資料庫技術/Oracle資料庫技術、軟體測試基礎、軟體測試自動化、軟體測試質量管理、軟體開發質量保證、軟體測試工程實訓案例、軟體維護等。
計算機系統維護專業
培養目標:學會計算機軟硬體功能的擴充及軟硬體故障的合理恢複方法,能獨立組裝計算機硬體、安裝各種軟體、系統維護、排除各種常見故障,掌握計算機系統的組成原理、內部工作機制以及掌握網路的套用技術,掌握高級語言程式設計、軟體工程基本理論以及面向對象基本理論及編程,培養具有計算機系統的套用與維護、網路的管理與維護、現代辦公系統的管理與維護等方面技能的高級套用性人才。
主要課程:C語言程式設計、計算機組裝與調試、平面圖形處理、C語言實訓、資料庫基礎、初級網頁製作、Flash動畫製作、軟體技術基礎、電工與電子技術基礎、計算機網路基礎、作業系統、計算機組成原理、VisualBasic程式設計、網路組建與維護、WindowsServer、SQLServer資料庫套用系統管理、Linux作業系統、Oracle資料庫套用系統管理、信息安全技術、MIS系統設計與開發等。
計算機輔助設計與製造專業
培養目標:熟練掌握計算機輔助設計的基礎知識,具有較高文化素養和較強的計算機輔助設計與製造的能力,能在企事業、科研、教學等部門從事廣告設計開發、圖形圖像處理、各類工程圖設計和藝術創作工作的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C語言程式設計、色彩與素描、畫法幾何與機械製圖、平面圖形處理、計算機輔助設計基礎、平面設計、平面、立體、色彩構成、AutoCAD、計算機輔助三維實體設計、工業設計方法、3DMax等。
計算機套用技術專業
培養目標:培養掌握計算機硬體安裝維護,具有簡單網路的管理與維護能力,熟練掌握軟體安裝、操作、維護、開發和測試並能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套用型計算機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計算機組裝與維修、C語言程式設計、資料庫基礎(Access)、平面圖形處理、Flash動畫設計、初級網頁製作(DreamWeaver)、計算機組成原理、數據結構、計算機網路技術、VisualBasic程式設計、ASP動態網頁製作、SQLServer2000資料庫、WindowsServer2003系統管理等。
計算機通信專業
培養目標:掌握現代通信科學、電子信息科學和計算機網路科學的基本理論和核心技術,具有電子信息和通信系統的開發、維護的基本技能、能夠進行網路產品的軟硬體設計、調試以及通信系統、部件和設備的安裝、調試、使用、維護,並能深入掌握網路體系(網路的底層支持系統、加密安全技術、核心路由技術、上層套用軟體開發),解決計算機網路和通信網路故障,培養具有開發大中型通信軟體的基本技能的計算機和通信技術類高級工程技術套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數字電路、模擬電子線路、信號與系統、微機原理及套用、通信原理、程控交換原理、數據通信網路、C語言程式設計、計算機網路基礎、計算機通信網、通信系統分析與設計、TCP/IP協定原理、移動通信、網路、接入網技術、資料庫原理等、VisualC++程式設計。
計算機網路技術專業
培養目標:培養掌握計算機系統的基本原理和組成、網路技術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網路資料庫的管理和套用,能熟練進行網路方案設計、安裝實施、維護和管理、並能快速跟蹤計算機網路新技術的高級套用性專業網路管理員。
主要課程:計算機組成原理、計算機組裝和調試、網路基礎、C語言程式設計、網頁設計、資料庫管理系統、VisualBasic程式設計、網路信息安全技術、Linux作業系統、交換機及路由器技術、區域網路技術和組網工程等。
網路系統管理(網站規劃與開發技術)專業
培養目標:掌握程式設計基本方法、資料庫原理和網路套用技術,有較強的網路編程能力,能熟練地使用計算機從事網路資料庫開發、網頁設計、網站規劃和管理等工作的套用型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計算機組裝和調試、C語言程式設計、資料庫管理系統、網路基礎、網路作業系統、VisualBasic程式設計、Delphi6程式設計、網路資料庫開發、網頁設計製作、ASP、網站規劃與組建、網路信息安全技術等。
就業方向:畢業生可面向各企事業單位計算機網路套用崗位群或軟體公司從事:1、企事業單位或軟體公司的網站規劃、組建和管理;2、企事業單位或軟體公司的網頁設計、製作;3、網路編程、網路資料庫的開發;4、中小型計算機網路套用軟體、系統軟體的開發、維護、安裝和調試。
電子商務專業
培養目標:掌握計算機及電子商務基礎理論、基本技能,樹立先進的電子商務理念和現代行銷知識理念,能在計算機和信息技術、電子商務、市場行銷等領域,從事現代商務管理、開發和服務的運作型、創新型人才。
主要課程:電子商務技術基礎、電子商務安全技術、電子金融與網路支付、經濟學、市場行銷學、行銷與策劃、電子商務、物流管理、商務概論、網頁設計與製作、資料庫技術、網路技術等。
海南軟體職業技術學院
會計電算化專業
培養目標:會計電算化是由會計學科和計算機學科融合而形成的新學科,是計算機套用型的現代會計專業。本專業培養熟悉計算機基本原理及實用技術、掌握會計基本原理和會計基本技術和方法,掌握會計電算化原理、技術和方法,了解電算化會計信息系統開發技術,具有熟練使用會計電算化實用軟體處理會計實務的能力,並能跟蹤會計電算化新技術的技能型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計算機網路基礎、C語言程式設計、資料庫技術、基礎會計、財務會計、成本會計、管理會計、財務管理、會計實務、納稅實務、審計學、經濟法、會計電算化原理、會計電算化軟體實踐、會計電算化軟體開發技術及各種會計職業崗位證的培訓課程等。
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
培養目標:掌握電子信息工程科學和計算機科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能運用所學知識、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和計算機技能解決實際問題,能在家電、IT教育經濟部門進行基本操作、管理、維護、研發等工作的套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家電套用電路分析、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專用電子元器件檢測與套用、電子產品製造與藝、電子電路仿真技術、電子儀器及測量技術、感測器與檢測技術、信號與網路電視原理通信原理、單片機原理、移動通信、電子設計自動化(EDA)、PLC原理與套用等。
就業方向:畢業生可從事電子產品業的生產管理、服務等技術性工作,從事電子設備操作、管理和維修工作,也可以從事電子產品的開發、行銷及售後服務等工作。

榮譽

海南軟體職業技術學院海南軟體職業技術學院
學院辦學規範,治學嚴謹,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走產學結合發展道路”的辦學方向,實施“知識、能力與素質相統一”的“2+1”人才培養模式。歷經87年滄桑,學院取得了顯著的辦學成績,先後被教育部等部門授予“全國電化教育工作先進單位”、“全國學校藝術教育工作先進單位”、“海南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海南省信息化管理示範單位”、“海南省家長滿意學校”、“海南省第一屆十佳教育信用單位”、“海南省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優秀單位”等榮譽稱號。2007年底,學院以優異成績通過教育部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

海南省高校一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