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理工大學

長春理工大學

長春理工大學(Changchu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坐落在吉林省長春市,是一所以光電技術為特色,光、機、電、算、材相結合,工、理、文、經、管、藝、法多學科協調發展的教學研究型大學,吉林省、工業和信息化部、長春市共建院校,享有“中國光學英才搖籃”的美譽。是中國“卓越計畫”重點建設大學、“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又稱小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學校1958年由中國科學院創辦,已故著名科學家、兩院院士王大珩為學校創始人、第一任院長。建校以來,學校先後隸屬於中國科學院、國防科委、第五機械工業部、國家機械工業委員會、機械電子工業部、中國兵器工業總公司;1999年被劃轉為以吉林省管理為主,並與國防科工委共建;2002年更名為長春理工大學;2004年被確定為吉林省重點大學。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長春理工大學長春理工大學
1958年,兩院院士王大珩遵照聶榮臻元帥要建立一所主要為國防培養光學人才的高等學校的指示,創立了長春光學精密機械學院,並擔任第一任院長。

1959年6月,中國科學院吉林分院和吉林省教育廳將長春光學精密機械學院、長春機械學院、長春化學學院合併,定名為“吉林科學技術學院”。

1960年5月,又將校名改成“吉林科學技術大學”。

1960年11月,隨著長春光機所和長春機械所合併,長春光學精密機械學院與長春機械學院真正合為一校,校名仍用長春光學精密機械學院,吉林科學技術大學的名字不再沿用。
1960年底,辦學規模擴大,僅靠長春光機所自身的力量辦學,已經難以承當。鑒於此種情況,從1961年開始學校停止招生兩年。

1962年5月30日,吉林省委宣傳部宣布,長春光學精密機械學院停辦。但在王大珩的努力下,學校成為長春市1958年創辦的十餘所院校中唯一保留下來的學校,也成為當時全國407所大專院校之一。1962年12月,學校召開了第二次黨代會,選舉張希光、宮雷、張宗璞、馬春庭、陳慶洮、李桐林、劉萬平為黨委委員,張希光任黨委書記,宮雷任黨委副書記。從1963年開始,學校調整了學校規模和專業以及教學計畫。

1963年9月,學校在光學儀器、精密機械製造工藝、套用光學、套用物理4個專業恢復招生,115名學生報到入學。同年,首屆畢業生373名學生畢業,走上了工作崗位。1965年2月,中國科學院同意學校與長春光機所分開,人員編制和經費獨立核算,這時學校才真正成為中國科學院的一個直屬單位。
1971年,學校劃歸第五機械工業部領導。

1978年,學校首次招收碩士研究生。

1979年,學術委員會成立。1980年,與日本中央大學建立友好關係。

1982年至1993年,因國務院部委調整,學校先後劃由兵器工業部、機械工業委員會、機械電子工業部、兵器工業總公司主管。

1994年,高功率半導體雷射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批准立項。

長春理工大學長春理工大學
1996年,軍用光學博士點申報成功。

1999年,劃轉為以吉林省管理為主,並與國防科工委共建。

2000年,長春建築材料工業學校併入學校。 2002年4月,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批准,學校更長春理工大學(長春光機學院時期)名為長春理工大學,王大珩院士親筆為學校題寫了校名。

2004年,被確定為吉林省重點大學。

2007年,吉林省電信培訓中心併入。

2011年,學校成為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高校。

2013年5月22日,由教育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聯合印發的《中西部高等教育振興計畫(2012—2020年)》正式向社會公布,長春理工大學成功入選國家教育部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又稱中西部100所,小211工程)大學 ,成功進入繼985工程、211工程後國家第三階梯大學行列。

設施建設

校園校園
學校坐落在吉林省長春市朝陽區,現有3個校區,土地面積74萬餘平方米,建築面積64萬平方米,資產總值22億元,其中,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4億元;擁有中外文紙質圖書212萬冊、電子圖書10629GB。截至2013年,長春理工大學有東、西、南三個校區,分布在長春市朝陽區衛星路兩側。

東校區

東校區位於衛星路7089號,為長春理工大學校部機關所在地。主要分布理學和工學。主要建築物有辦公樓、圖書館、就業指導中心、大學生俱樂部、第一教學樓(電信學院和國防學院)、東配樓、西配樓、第二教學樓(理學院和計算機學院)、第三教學樓(光電學院)、一食堂、二食堂。

理學院、光電工程學院、機電工程學院、電子信息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技術學院、國防科學技術學院、成人教育學院位於東校區中。


西校區

西校區位於衛星路7989號,主要分布工學和文科。主要建築物有第一教學樓、第二教學樓(外國語學院)、圖書館樓(中部為西校區圖書館,東側為文學院和法學院,西側為生命學院,故又稱作文法樓或生命樓)、攀岩館、實驗樓、大學生俱樂部、第三食堂,大學生樂園。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生命科學技術學院、經濟管理學院、外國語學院、文學院、法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藝術學院位於西校區。


南校區

南校區位於衛星路7186號,為研究生學院和國際教育交流學院以及部分計算機學院學生所在地。主要建築物有理工科技大廈、國際教育與交流中心/華苑賓館、體育俱樂部、研究生教學樓、研究生公寓樓。

教學理念

學校堅持以培養創新套用型人才為目標,積極探索“個性化發展”的人才培養模式。

建校以來,一代代建設者秉承王大珩院士的辦學思路,堅持“育人為本、崇尚科學”的辦學理念和“明德、博學、求是、創新”的校訓,艱辛求索,不懈奮鬥,走出了一條特色鮮明的辦學之路,積澱形成了“志存高遠、堅毅自強、知行合一、追求卓越”的理工大學精神。當前,全校師生正朝著建成一所以工為主、理工結合、文理交融、軍民兼顧,光電技術特色鮮明,重點學科優勢突出,工、理、文、經、管、法、藝協調發展的多科性、開放式、高水平教學研究型大學的目標而不懈奮進。

校訓

校園校園
明德、博學、求是、創新

明德:“明德”,語出《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即認同、踐行和彰顯美德。“明德”在這裡,就是要求學校以德為立校之本,始終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自覺地把德育放在首位,推進以德治校與依法治校的有機結合。“明德”同時也要求全校師生員工以德為立人之本,愛國、愛校、愛民,友天、友地、友人,自立、自省、自強。

博學:“博”,大通也(《說文》),即寬廣、廣博之謂。現代大學,在專業、學科等方面都應具有“博”的特點,在學術思想、學術風格、學術觀點上應兼容並包、百花爭艷;作為教師,應學識淵博、造詣精深;作為學生,應打下厚實的功底,全面提升綜合素質。

求是:“求是”即指探究自然、社會和人本身運動的奧秘、規律,更指追求真理的科學態度、科學精神。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言:“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在今天,做人、做學問、做事情求真求是,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無論學校整體,還是學校中的每一個成員,只有求真求是,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

創新:既立足現實,又要眼界高遠。沒有創新就沒有發展和前進的動力。

校風

志存高遠、堅毅自強、知行合一、追求卓越。

學科建設

學校擁有1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3個國防特色學科、13個吉林省重點學科;6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7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5個博士學位授權學科(含自主設定二級學科),17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83個碩士學位授權學科(含自主設定二級學科);5種專業學位授權類別,57個本科專業。具有碩士研究生單獨招生考試權和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碩士學位推薦權。現有各類學生總數24892人,其中博士研究生367人,碩士研究生4304人(含專業學位碩士919人),本科生15863人,留學生175人,成人教育學生4183人。

院系設定

學院 下屬系別
長春理工大學理學院 套用數學系、物理系、電子科學與技術系
長春理工大學光電工程學院 光學工程系、探測與信息工程系、儀器科學與技術系
長春理工大學機電工程學院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系、機械電子工程系、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系
長春理工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 電子工程系、通訊工程系、自動化系
長春理工大學計算機學院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
長春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材料科學系、材料工程系
長春理工大學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 化學化工系、環境科學與工程系
長春理工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生物醫學工程系、生物工程系
長春理工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經濟系、管理系、會計系
長春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 英語系、日語系、俄語系、朝鮮語(韓國語)系
長春理工大學文學院 中國語言文學系、廣告學系、藝術設計系
長春理工大學法學院 法學系、社會學系
長春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中心
長春理工大學王大珩科學技術學院 ----------
長春理工大學國際教育交流學院 ----------
長春理工大學國防科學技術學院 ----------

碩博設定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6個

光學工程
物理學
機械工程
電子科學與技術
儀器科學與技術
信息與通信工程

碩士點

17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83個碩士學位授權學科(含自主設定二級學科);5種專業學位授權類別。

法學、文學、理學、工學、管理學

特色學科

截至2013年9月,學校擁有1個國家重點學科、3個國防特色學科、12個吉林省重點學科;6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包括物理學、光學工程、機械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儀器科學與技術及信息與通信工程;7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包括機械工程、光學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17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包括機械工程、光學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生物醫學工程、軟體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法學、馬克思主義理論、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物理學、化學。

一級國家級重點學科 光學工程
國防科工委重點學科 光學工程
光學
物理電子學
省級重點學科 光學工程
光學
物理電子學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機械電子工程
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
通信與信息系統
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
計算機套用技術
材料學
企業管理
生物醫學工程
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
光信息科學與技術
光電子技術科學
測控技術與儀器
光電信息工程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
吉林省特色專業建設點 光電子技術科學
光信息科學與技術
測控技術與儀器
光電信息工程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通信工程
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

師資隊伍

長春理工大學長春理工大學
截至2013年9月,學校有教職工2030人,其中,專任教師1267人,雙聘院士6人、博士生導師105人、正高職192人、副高職358人,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42人;有國防科技創新團隊2個、國家級優秀教學團隊2個、吉林省優秀教學團隊10個,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全國優秀教師3人、全國模範教師2人、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1人、全國教育系統職業道德建設標兵1人、吉林省教學名師7人。
有中央直接聯繫掌握的高級專家4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2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人,2006-2010年教育部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4人,中國兵器工業集團科技委委員1人,吉林省拔尖人才入選人員兩批23次,霍英東教育基金會高等院校青年教師獎(教學類)3人,享受長春市政府特殊津貼人員4人,國家重點學科帶頭人2人,省部級重點學科帶頭人8人,國家重點實驗室帶頭人2人。

科研學術

科研機構

截至2013年9月,學校建有1個高功率半導體雷射國家級重點實驗室,10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7個省部級工程研究中心,2個省部級國際科技合作基地,2個省部級科技創新中心、5個市級科技創新中心,1個省級人文社科基地以及國家知識產權局批准的智慧財產權研究中心。2012年成立了面向國防兵器工業現代化建設和吉林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2個協同創新中心。

國家級重點實驗室 高功率半導體雷射國家重點實驗室
部級重點實驗室 光電測控與光信息傳輸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省級重點實驗室 吉林省空間光電技術重點實驗室
精密與特種加工技術吉林省高等學校重點實驗室
光電功能材料吉林省高等學校重點實驗室
吉林省光電檢測裝備工程實驗室
空地雷射通信技術重點學科實驗室
部級工程研究中心 國際科技合作基地
光電功能材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省級工程研究中心 吉林省光電測控儀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吉林省網路資料庫套用軟體科技創新中心
吉林省光機電一體化研究與設計科技創新中心
雷射加工吉林省高等學校工程研究中心
吉林省空間光電技術工程研究中心
吉林省高功率半導體雷射工程研究中心
市級工程研究中心 雷射加工長春市科技創新中心
數位化製造長春市科技創新中心

科研建設

截至2013年9月,學校承擔國家、部委和省級科研項目1100多項,其中包括核高基”、“863”、“97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歐盟第七框架協定項目,200多項科研成果獲國家、省部級獎勵。長春理工大學科技園2013年被評為國家大學科技園,有力推進了吉林省光電子產業的發展。

交流合作

校園校園
校同美國、加拿大、俄羅斯、韓國、挪威、日本等20多個國家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建立了友好合作關係,設有吉林省對外漢語教學培訓中心、教育部出國留學培訓與研究中心和長春中俄大學生交流基地。2010年,學校入選上海合作組織中方項目院校。近年來派出300多名教師赴國外攻讀學位、進修學習或參加國際學術會議,每年通過國家留學基金委和校際交流項目派出近百名學生赴國外交流學習或者攻讀學位,70多個國家的千餘名留學生來校進行學歷學習或語言進修。在俄羅斯布里亞特國立大學建有1所孔子學院和1個孔子學堂。

現任領導

於化東於化東
黨委書記:駱孟炎
校長:於化東
副校長:孫偉志
副校長:史國權
副校長:李延忠
紀委書記:楊玉新
副校長:王清和

知名校友

學術界[19] 王大珩 中科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
龔祖同 中科院院士
張作梅 中科院院士
鄧錫銘 中科院院士
劉頌豪 中科院院士
王福熹 中科院院士
王之江 中科院院士、物理學家
唐九華 中科院院士
陳星旦 中科院院士
薛鳴球 中國工程院院士
潘君燁 中國工程院院士
王立鼎 中科院院士
楊雄里 中科院院士
林祥棣 中國工程院院士
姚駿恩 中國工程院院士
薛瀾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
黃葦町 經濟學家、黨建研究專家
商界 施正榮[20] 2005年中國大陸首富
樊友山[21]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黨組書記、副總經理
孫兵 新華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總裁
王樹山 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副總經理
裴愛華 中國聯合網路通信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劉躍森 北方國際合作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付萬成 原中國新時代科技發展公司總經理
謝毅 工信部電信研究院副院長
王松林 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
洪小秋[22] 揚子石化公司書記、副總
王茵桐 七星華電董事長
孫兆東 中國建設銀行總行處長
盧家金 成都光明光電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
袁曉敏 南京北方信息產業集團總經理
張信燦 南京洋格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
何玉林 江蘇寶至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
呂志宏 柯達公司華東地區總經理
王文清 中國平安養老保險江蘇分公司副總經理
彭國武 重慶建設摩托副總經理
王文遠 濟南燕興公司經理
政界 高金榜 國務院總理辦公室主任
張國清 中共重慶市委副書記
張恩禮 瀋陽鐵路局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李長江 全國“掃黃打非”工作小組專職副組長
高廣濱[23] 中共吉林省委常委、長春市委書記
李德成 原中共深圳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長
李偉 長春市副市長
劉長德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裝備部少將

榮譽獎項

校園校園
2000年被教育部授予“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

2010年被教育部授予“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預征工作先進集體”

2011年被教育部評為“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

被航天科技集團授予“航天人才突出貢獻獎”。

2009中國大學法學100強

法學包括法學、馬克思主義理論、社會學、政治學、公安學等5個學科類,共有12個本科專業。 據國務院學位辦公室發表的統計數據,我國大學授予的法學學士占學士總數的4.97%,授予的法學碩士占碩士總數的7.63%,法學博士占博士總數的4.15%。另據教育部高校學生司發布的博士生導師資料統計,在全國大學40110名博士生導師中,有1639名是法學博導,占博導總數的4.09%。
中國人民大學
北京大學
中國政法大學
武漢大學
清華大學
吉林大學
復旦大學
中山大學
廈門大學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西南政法大學
南京大學
南開大學
浙江大學
華中師範大學
華東政法大學
山東大學
北京師範大學
南京師範大學
華東師範大學
湘潭大學
蘇州大學
雲南大學
暨南大學
中央民族大學
四川大學
東北師範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
華南師範大學
外交學院
重慶大學
湖南師範大學
西北政法大學
上海大學
湖南大學
煙臺大學
蘭州大學
陝西師範大學
廣西民族大學
黑龍江大學
中南民族大學
首都師範大學
天津師範大學
深圳大學
西南財經大學
廣西師範大學
遼寧大學
河北大學
山西大學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湖北大學
安徽大學
揚州大學
南京財經大學
中國海洋大學
中南大學
同濟大學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
上海財經大學
西安交通大學
西南大學
寧波大學
鄭州大學
河南大學
瀋陽師範大學
廣東商學院
福建師範大學
甘肅政法學院
上海師範大學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
江西師範大學
上海外國語大學
寧夏大學
西北師範大學
安徽師範大學
東北大學
華僑大學
浙江工商大學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河北師範大學
海南大學
武漢理工大學
大連海事大學
西北大學
新疆大學
華東理工大學
浙江師範大學
青海民族學院
電子科技大學
溫州大學
華中農業大學
東北財經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陝西理工學院
長春理工大學
中央財經大學
河海大學
雲南民族大學

吉林大學一覽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