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質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校部]

中國地質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校部]

中國地質大學(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簡稱地大,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國土資源部共建的一所以地球系統科學為主體,套用科學、前沿科學,以及新興交叉學科協調發展的全國重點大學。系國家“211工程”、“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重點建設,國家“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列入”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111計畫”和“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是國家批准設立研究生院的大學,高水平行業特色大學優質資源共享聯盟”、“地球科學國際大學聯盟”、“七校聯合辦學”重要成員,被譽為“中國地球科學的最高學府”。 創建於1952年,前身是院系調整時期由北京大學地學系以及清華大學、天津大學等校的地質、工程等系科合併組建的北京地質學院。於1960年被中央確定為全國重點高校。文革時期外遷。1975年整體遷至武漢,更名為武漢地質學院。1987年,國家教委批准武漢地質學院更名為中國地質大學,在武漢、北京兩地辦學,總部設在武漢。2000年,進入教育部直屬高校序列。2006年,教育部、國土資源部簽署共建協定。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建校初期

新中國成立後,為了適應大規模社會主義建設的需要,1952年,中央根據“以培養工業建設人才和師資為重點,發展專門院校,整頓和加強綜合性大學”的方針,在全國範圍內進行院系調整。北京大學地質學系、清華大學地學系、天津大學(原北洋大學)地質工程系和西南交通大學(原唐山鐵道學院)採礦系地質組以及西北大學地質系合併成立了中國地質大學前身——北京地質學院。

1957年5月,劉少奇同志與學子親切交談 1957年5月,劉少奇同志與學子親切交談

1952年11月1日,在北京端王府夾道舉行了北京地質學院首屆開學典禮,中國著名地質學家、地質部部長李四光在講話中說:“現在新中國辦起了驚天動地的事業,北京航空學院是驚天,北京地質學院是動地。你們就是動地的勇士……你們是新的土地公公,土地婆婆,我代表地質部向你們祝賀。”領導的寄託,前輩的期望,使同學們對地質事業更加熱愛。學校決定11月7日為北京地質學院的“校慶日”。

1957年5月17日,劉少奇同志在中南海接見了學院畢業生代表,進行了長達3個多小時的親切交談。他說:地質工作者是“建設時期的游擊隊員”,要建設就要搞地質勘探,就要打“游擊”,你們是建設時期的游擊隊、偵察兵和先鋒隊。

1960年,學校被評為“北京市文教戰線紅旗學院”,並躋身國務院確立的64所全國重點大學之列。

文革歲月

中國地質大學歷史沿革 中國地質大學歷史沿革

1968年8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出《關於派工宣隊進駐學校的通知》。8月25日,工人、解放軍宣傳隊進駐北京地質學院,接管了學校的全部工作,進行大批判、大聯合、成立革命委員會、清理階級隊伍、整黨等所謂的“斗、批、改”,知識分子受到嚴重摧殘,造成了許多冤假錯案。

從1969年11月15日起,千餘名教職工舉家帶口、扶老攜幼,被送往江西峽江仁和公社“五七”幹校接受“再教育”。

1966年至1970年的5年時間中,學校停止招生。“四人幫”的倒行逆施,使高等教育事業遭受一場浩劫。

1970年,北京市原有的46所高校中,有13所被迫外遷,其中以地礦、農林院校為主,學校為受害學校之一,使學校更加雪上加霜。

自此,學校進入了動盪、顛沛流離狀態。在倉促的搬遷中,儀器、圖書資料、標本、教學文檔等損失慘重,教職員工失去了穩定的安身立命之所,美麗的校園被蠶食、侵占。

重建振興

遷址湖北

1970年,學校外遷大勢所趨。遷往何方?為全校上下所關注。學校派人分別前往陝西、江西、甘肅、湖南、湖北等地調查選址。

2012年,正在武漢考察的溫家寶總理回訪母校 2012年,正在武漢考察的溫家寶總理回訪母校

1970年5月,國家地質總局軍代表批覆同意北京地質學院遷往湖南省石門縣新建。鑒於倉促決策,9月18日,國家地質總局《關於北京地質學院遷往湖北江陵基本建設的批覆》,同意將擬遷往湖南石門縣建校計畫改為遷往湖北江陵縣。學校更名為湖北地質學院。

定址武漢

1975年,整體遷至湖北省省會武漢,更名為武漢地質學院。

1978年,武漢地質學院在原北京舊校址設立武漢地質學院北京研究生部。

1987年,國家教委批准武漢地質學院更名為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北京兩地辦學,總部設在武漢。

1997年12月6日,國家計畫委員會以計社會[1997]246l號文《關於中國地質大學“211工程”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的批覆》,同意中國地質大學“211工程“建設項目正式立項,確定了其建設方案。

2000年2月,學校由國土資源部劃歸教育部管理,學校進入教育部直屬高等學校序列。

2006年10月,教育部、國土資源部簽署共建中國地質大學協定。同年,學校申報的“優勢學科創新平台”得到教育部和財政部批准,中國地質大學正式成為國家“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建設的一部分。

2016年,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海洋學院正式揭牌成立。

2017年9月,中國地質大學入選國家“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2018年9月29日,重慶市政府與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等6所高校簽署戰略合作協定。

學術研究

科研成果

由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主持的“973”項目及專題、“863”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等各類國家級項目600餘項,科研經費穩步增長。殷鴻福院士主持完成的確定全球二疊系-三疊系界線層型“金釘子”(國際標準)的科技成果榮獲“2001年中國基礎研究十大進展”、“2001年度中國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和“2001年中國十大科技新聞”的殊榮。

學校師生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國際雜誌Nature上發表論文4篇,Science 1篇。5年來,學校共有50項科研成果獲得省部級以上科技獎勵,其中,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4項,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4項。學校主辦的《地球科學》中文版被國際著名檢索系統EI收錄,英文版被國際著名檢索系統SCIE收錄,學報(社會科學版)進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攬》和CSSCI。
科學研究始終面向國民經濟建設主戰場,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積極參與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引領行業科技發展,培養和輸送技術骨幹和管理人才。學校作為唯一高校參與了中國大陸科學鑽探工程,擁有軍工項目科研生產完整資質,成立了2個“教育部深空探測聯合研究中心”預研分中心,參與了“嫦娥工程”月球探測數據處理和月球套用研究,自主研發的MAPGIS軟體成功套用於“神舟”系列載人航天搜救。學校堅持開展產學研合作,推進協同創新體系建設。2008年汶川大地震發生之後,學校及時組織科技賑災專家組奔赴災區,為災區預防次生災害、做好災後重建與城鎮選址等工作提供了技術支持。

科研機構

截至2014年,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有各類科研機構、實驗室、研究院(所、中心)86個,其中國家重點實驗室2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1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人文社科研究基地14個。

國家重點實驗室
地質過程與礦產資源國家重點實驗室 生物地質與環境地質國家重點實驗室
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國家地理信息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部級科研機構
實驗室名稱類 別負責人成立時間
礦產資源定量評價及信息系統國土資源部重點研究實驗室國土資源部重點胡光道1994
國家遙感中心地殼運動與深空探測部科技部王焰新2005
岩土鑽掘與防護教育部工程技術中心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唐輝明2006
納米礦物材料及套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侯書恩2007
構造與油氣資源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教育部重點姚書振2007
教育部長江三峽庫區地質災害研究中心教育部重點唐輝明2008
國土資源法律評價工程中心國土資源部楊力行2012
省級科研機構
實驗室名稱類 別
資源環境經濟研究中心 湖北省人文社科研究基地
湖北省油氣勘探開發理論與技術重點實驗室 湖北省重點
湖北省地球物質與區域資源和環境重點實驗室湖北省重點
湖北省廢物地質處理與環境保護重點實驗室 湖北省重點
湖北省湖泊濕地與生態恢復重點實驗室湖北省重點
湖北省黃姜皂素循環經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湖北省工程中心
湖北省光譜與成像儀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湖北省工程中心
湖北省地理信息系統軟體開發及套用工程中心湖北省工程中心
聯合實驗室
油氣資源勘查研究中心中匈聯合環境科學與健康實驗室
貴陽·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循環經濟研究院中美聯合非開挖研究中心
檢測機構
中國地質大學珠寶檢測技術研究中心國土資源部武漢資源環境監督檢測中心

學術資源

•館藏資源

截至2014年,學校擁有紙質圖書資料155萬冊,中外文電子圖書100餘萬冊,中外文資料庫2067個,多媒體資源近60000小時;學校圖書館擁有豐富的文獻資源,形成了以科技文獻為主體、地球科學類文獻為特色的館藏體系。

•學術期刊

《地球科學一一中國地質大學學報》:中國自然科學核心期刊,《EI》、《CA》、(Pж)、《CBST》、日本《科學技術文獻速報》,美、德的《地球科學光碟資料庫》以及美國《地質文獻資料庫》收錄期刊。

《中國地質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CSSCI來源期刊”,是“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中國人文社科學報核心期刊”、“全國百強社科學報”和“湖北省優秀期刊”。

《地質科技情報》:《CA》、《GeoRef》、《PЖ》收錄,已進入《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2008版)》、《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

《工程地球物理學報 》:是由長江水利委員會、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長江大學聯合主辦,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工程地球物理類專業學術期刊。

《安全與環境工程》:本刊被收錄為《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全文收錄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來源期刊;入網中國期刊網(CNKI)、《萬方數據資源系統(China Info)數位化期刊群》。

《寶石和寶石學》:被美國《化學文摘》(CA)等收錄,入編《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等,榮獲首屆《CAJ-CD規範》執行優秀期刊獎。

辦學規模

院系設定

截至2017年3月,中國地質大學下設20個學院(課部),在64個本科專業招生。

學院 (課部)代碼本科專業學 制學位授予門類備註
地球科學學院070901地質學四年理學國家理科基地,兼有第二學士學位
070902地球化學四年理學
資源學院081403資源勘查工程四年工學部工科基地,兼有第二學士學位
081502石油工程四年工學
070701海洋科學四年理學
材料與化學工程學院070302套用化學四年工學
080401材料科學與工程四年工學
080403材料化學四年工學
環境學院082502環境工程四年工學
071001生物科學四年理學
070601大氣科學四年理學2016備案通過
工程學院081001土木工程四年工學
082901安全工程四年工學
081401地質工程四年工學
081402勘查技術與工程(鑽探工程)四年工學
地球與空間信息學院070801地球物理學四年理學
070903T地球信息科學與技術四年工學
081402勘查技術與工程(勘查地球物理)四年工學
機械與電子工程學院080202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四年工學
080205工業設計四年工學
080701電子信息工程四年工學
080703通信工程四年工學
經濟管理學院120102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四年管理學
120103工程管理四年管理學
120201K工商管理四年管理學兼有第二學士學位
120202市場行銷四年管理學
120203K會計學四年管理學
120204財務管理四年管理學
020101經濟學四年經濟學兼有第二學士學位
020401 國際經濟與貿易 四年經濟學
120901K旅遊管理四年管理學
071201統計學四年理學
外國語學院050201 英語 四年文學
地理與信息工程學院080706信息工程四年工學
080902 軟體工程 四年工學
081201 測繪工程 四年工學
081202 遙感科學與技術 四年工學
070504 地理信息科學 四年理學
070501地理科學四年理學
070502 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 四年理學
081205T地理空間信息工程四年工學2017備案通過
數理學院070101數學與套用數學四年理學
070102 信息與計算科學 四年理學
070201 物理學 四年理學
體育部040203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四年教育學
珠寶學院080410T寶石及材料工藝學四年工學
130504產品設計(珠寶首飾設計)四年藝術學
藝術與傳媒學院050302廣播電視學四年文學
130202音樂學四年藝術學
130502視覺傳達設計四年藝術學
130503環境設計四年藝術學
130508數字媒體藝術四年藝術學2016備案通過
公共管理學院 030101K 法學 四年法學
120404 土地資源管理 四年工學
120401公共事業管理四年管理學
120402行政管理四年管理學兼有第二學士學位
馬克思學院030503 思想政治教育 四年法學
計算機學院080901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四年工學
080903網路工程四年工學
080904K信息安全四年工學
080908T空間信息與數位技術四年工學
自動化學院080301測控技術與儀器四年工學
080801自動化四年工學
中國科學院殷鴻福院士在校授課 中國科學院殷鴻福院士在校授課

截至2015年12月,學校現有教職員工3215餘人,其中,專任教師1650多人,中國科學院院士11人,博士生導師217人,教授423人,副教授651人。國家“千人計畫”入選者13人(含“青年千人計畫”入選者5人),入選“長江學者獎勵計畫”17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3人,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31人,入選“湖北省百人計畫”6人,湖北省“楚天學者計畫”累計入選36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108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研究群體2個,教育部“長江學者和創新團隊發展計畫”創新團隊3個,國家級教學團隊6個,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湖北省教學名師9人。2008年,學校成秋明教授繼趙鵬大院士之後,成為榮獲國際數學地質學會最高獎——克倫賓獎的第二個亞洲人。

兩院院士
礦產普查及勘探、數學地質學家 趙鵬大 地質古生物學家 殷鴻福 地球化學學家 於崇文 岩石學家 莫宣學 石油地質學家 郝芳
礦床學家 翟裕生 地球化學學家 李曙光 構造地質學家
金振民
沉積學家 王成善
國家級教學團隊
地史古生物學教學團隊 龔一鳴
礦產(能源)資源勘查工程教學團隊王華
工程地質學教學團隊唐輝明
地球化學教學團隊張宏飛
礦物岩石學教學團隊馬昌前
地下水與環境教學團隊王焰新

學科建設

學校大力構建以地球系統科學為主導的學科體系,積極發展套用科學、前沿科學,以及與社會經濟發展密切相關的信息、納米、材料、生物、能源、環保等新興交叉學科。

學校參加地球科普活動 學校參加地球科普活動

截至2014年4月,學校有8個國家級重點學科和16個省部級重點學科,擁有12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3個一級學科博士點和38個一級學科碩士點;具有高校教師碩士學位授予權;有工程碩士、工商管理碩士(MBA)、公共管理碩士(MPA)、藝術碩士(MFA)、法律碩士(J.M)、資產評估碩士、翻譯碩士、會計碩士、旅遊管理碩士和工程管理碩士等10個專業學位授予權,其中工程碩士包含19個專業工程學領域。

2005年,新增管理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博士點、思想政治教育二級學科博士點,在文科博士點申報方面取得了突破。

在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發布的第三輪學科評估結果中,中國地質大學地質學、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2個學科排名全國第一,石油與天然氣工程排名第三,海洋學科排名第五;另有6個學科進入全國前二十名。

•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學科

地質學、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

重點學科
級別一級學科
國家重點學科地質學
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
湖北省重點學科套用經濟學
馬克思主義理論
地理學
海洋科學
地球物理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土木工程
水利工程
測繪科學與技術
石油與天然氣工程
環境科學與工程
安全科學與工程
管理科學與工程
公共管理
設計學
中國地質大學博士學位授權學科、專業
序號學科門類代碼、名稱學科代碼、名稱自設學科代碼、名稱授權級別
102 經濟學0202套用經濟學一級學科
203 法學030505思想政治教育二級學科
307 理學0707海洋科學一級學科
0708地球物理學一級學科
0709地質學0709Z1寶石學一級學科
0709Z2地球生物學
0709Z3行星地質與比較行星學
0709Z4水文地質學
408 工學0805材料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
0814土木工程一級學科
0815水利工程一級學科
0816測繪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
0818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0818Z1資源產業經濟一級學科
0818Z2資源與環境遙感
0818Z3地學信息工程
0818Z4地質裝備工程
0820石油與天然氣工程一級學科
0830環境科學與工程0830Z1資源與環境化學一級學科
0830Z2環境生物與生態技術
0837安全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
512 管理學1201管理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
120405土地資源管理二級學科
中國地質大學碩士學位授權學科、專業
序號學科門類代碼、名稱學科代碼、名稱自設學科代碼、名稱授權級別
101 哲學010108科學技術哲學二級學科
202 經濟學0201理論經濟學一級學科
0202套用經濟學一級學科
303 法學0301法學一級學科
030203科學社會主義與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二級學科
0305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
404 教育學0401教育學一級學科
040203套用心理學二級學科
040303體育教育訓練學二級學科
505 文學0502外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
0503新聞傳播學一級學科
607 理學0701數學一級學科
0702物理學一級學科
0703化學一級學科
0705地理學一級學科
070602大氣物理學與大氣環境二級學科
0707海洋科學一級學科
0708地球物理學一級學科
0709地質學0709Z1寶石學一級學科
0709Z2地球生物學
0709Z3行星地質與比較行星學
0709Z4水文地質學
0710生物學一級學科
0712科學技術史一級學科
0713生態學一級學科
0714統計學一級學科
708 工學0802機械工程一級學科
0804儀器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
0805材料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
0810信息與通信工程一級學科
0811控制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
0812計算機科學與技術0812Z1信息安全一級學科
0814土木工程一級學科
0815水利工程一級學科
0816測繪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
0817化學工程與技術一級學科
0818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0818Z1資源產業經濟一級學科
0818Z2資源與環境遙感
0818Z3地學信息工程
0818Z4地質裝備工程
0820石油與天然氣工程一級學科
0830環境科學與工程0830Z1資源與環境化學一級學科
0830Z2資源生物與生態技術
0835軟體工程一級學科
0837安全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
809 農學0903農業資源與環境一級學科
912 管理學1201管理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
1202工商管理一級學科
1204公共管理一級學科
1013 藝術學1305設計學一級學科
博士後流動站
地質學 地球物理學土木工程
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 石油與天然氣工程水利工程
環境科學與工程 測繪科學與技術安全科學與工程
海洋科學 管理科學與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

教學建設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校門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校門

截至2014年,學校已建成15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和52門省級精品課程,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示範區2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個;2004年學校以優異的成績通過了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和湖北省研究生培養條件評估。學校與中國科學院9家科研院所、中國地質科學院組建了“科教戰略聯盟”,開展深度合作,聯合培養本科生和研究生。學校設立了“李四光學院”和地球科學“菁英班”,致力於培養地學類拔尖創新人才;學校遠程繼續教育學院連續多年在教育總評榜中被評為“十佳網路教育學院”。

國家級精品課程
地貌學及第四紀地質學 周口店野外地質實踐教學 古生物學 地史學 石油及天然氣地質學
工程地質學基礎 地下水污染與防治 礦產勘查理論與方法 結晶學及礦物學 岩石學
構造地質學 岩土鑽掘工程學 管理學 變質地質學 地球物理勘探概論
湖北省精品課程
序號 課程名稱 項目負責人 所在學院 批准年份
1 地球化學 張宏飛 地學院 2003
2 工程地質學基礎 唐輝明 工程學院 2003
3 機械製圖 王巍 機電學院 2003
4 高等數學 趙晶 數理學院 2003
5 寶石學 袁心強 珠寶學院 2004
6 岩土鑽掘工程學 蔣國盛 工程學院 2004
7 古生物學 童金南 地學院 2004
8 地理信息系統 吳信才 信工學院 2004
9 地球科學導論 黃定華 地學院 2004
10 地史學 龔一鳴 地學院 2005
11 礦床學 呂新彪 資源學院 2006
12 管理學 余敬 經管學院 2006
13 礦產勘查理論與方法 曹新志 資源學院 2006
14 資源信息系統 吳沖龍 資源學院 2006
15 周口店野外地質實踐教學 袁晏明 地學院 2006
16 岩石學 馬昌前 地學院 2006
17 結晶學及礦物學 趙珊茸 地學院 2006
18 分析化學 趙中一 材化學院 2006
19 大學物理 羅中傑 數理學院 2006
20 機械設計基礎 孫立鵬 機電學院 2006
21 C語言程式設計 戴光明 計算機學院 2006
22 戶外運動 楊漢 體育課部 2007
23 石油及天然氣地質學 徐思煌 資源學院 2007
24 構造地質學 曾佐勛 地學院 2007
25 水文地質學基礎 梁杏 環境學院 2007
26 大學化學 金繼紅 材化學院 2007
27 地球物理勘探概論 張玉芬 地空學院 2007
28 VISUALC++t程式設計 朱莉 計算機學院 2007
29 地下水動力學 靳孟貴 環境學院 2007
30 地貌學及第四紀地質學 李長安 地學院 2008
31 岩體力學 劉佑榮 工程學院 2008
32 勘查地球化學 鮑征宇 地學院 2008
33 電路與電子技術(非電類) 葉敦范 機電學院 2008
34 鑽井液與岩土工程漿液 烏效鳴 工程學院 2008
35 金屬材料及熱處理 饒建華 機電學院 2008
36 數學建模 彭放 數理學院 2008
37 普通地質學 黃定華 地學院 2009
38 線性代數 李宏偉 數理學院 2009
39 油氣儲層地質學 姚光慶 資源學院 2009
40 財務管理 查道林 經管學院 2009
41 地下水污染與防治 王焰新 環境學院 2009
42 物理化學 何明中 材化學院 2009
43 土地管理學 李江風 資源學院 2010
44 市場行銷學 嚴良 經管學院 2010
45 材料晶體化學 何涌 材化學院 2010
46 大學英語 胡志紅 外語學院 2010
47 大學體育-特色課程 董范 體育課部 2010
48 首飾概論 張榮紅 珠寶學院 2010
49 地質學基礎 楊坤光 地學院 2011
50 高層建築結構設計 陳建平 工程學院 2011
51 測量學 吳北平 信工學院 2011
52 基礎工程學 黃生根 工程學院 2011
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示範區
項目名稱 負責人 單位 立項部門 立項時間
基於自然景觀資源的環境藝術設計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余瑞祥 藝媒學院 教育部 2009
工商管理國際型人才培養創新實驗區 嚴良 經管學院 教育部 2007
國家級特色專業
項目名稱單位立項部門立項時間
第一批特色專業 地質學地學院教育部2007
煤及煤層氣工程資源學院教育部2007
安全工程工程學院教育部2007
第二批特色專業資源勘查工程資源學院教育部2007
第三批特色專業地球物理學地空學院教育部2008
勘查技術與工程工程學院教育部2008
第四批特色專業寶石及材料工藝學珠寶學院教育部2009
水文與水資源工程環境學院教育部2009
第六批特色專業地球化學地學院教育部2010
環境工程環境學院教育部2010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固體礦產勘查實驗教學中心 口店野外地質實踐教學中心

國際合作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先後與美國、法國、澳大利亞、俄羅斯等國家的100多所著名大學簽訂了友好合作協定。成立了由學校牽頭,史丹福大學、麥考瑞大學、香港大學等十所世界知名大學組成的地球科學國際大學聯盟,在地學領域開展資源共享、國際交流與合作。

學校公派出國訪問、留學,攻讀碩士、博士學位的師生每年超過500人次,邀請來校訪問、講學、與會的境外專家每年超過300人次。學校3個項目被列入“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畫”(即“111工程”),以學校為支撐建立了美國布萊恩特大學孔子學院、美國阿爾弗萊德大學孔子學院、保加利亞大特爾諾沃大學孔子學院,建成了“中匈聯合環境科學與健康實驗室”和“中美聯合非開挖工程研究中心”等六所國際科研合作中心。

文化標識

校徽

學校校徽由中英文校名、學校成立時間、地質錘、羅盤、放大鏡、地球等元素構成,顯示學校優勢與特色,以及久遠的辦學歷史,指明學校向綜合性穩步發展的方向;放大鏡外圍為地球經緯線,不僅代表著中國地質大學與地球的親密關係,同時蘊含著地大人對實現開放型、現代型的高水平特色大學辦學目標的矢志追求和豪邁情懷。
中國地質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校部] 中國地質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校部]

校名

2012年3月下旬,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為我校題寫了校名。溫家寶總理為母校題寫校名,表達了對母校的赤子情懷和深情祝福,寄託了對發展地質教育、培育地質英才的殷切期望。
中國地質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校部] 中國地質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校部]

校訓

校訓“艱苦樸素 求真務實”,是著名校友溫家寶於1994年10月19日視察母校時為地大的題詞。
“艱苦樸素”就是要求師生要堅持樸實無華、艱苦奮鬥的優良作風。
“求真務實”,就是求大學之真,務艱苦奮鬥、開拓進取、創建地球科學領域世界一流大學之實。
中國地質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校部] 中國地質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校部]

校歌

中國地質大學的校歌是電影《年輕一代》的主題曲《勘探隊員之歌》。由佟志賢作詞、曉河作曲。 從北京地質學院時期起,新生們入學後學唱的第一首歌就是《勘探隊員之歌》,師生人人會唱。1990年6月19日,在第九次校務會議上正式決定將《勘探隊員之歌》定為校歌。 歌詞如下: 是那山谷的風,吹動了我們的紅旗, 是那狂暴的雨,洗刷了我們的帳篷。 我們有火焰般的熱情,戰勝了一切疲勞和寒冷。 背起了我們的行裝,攀上了層層的山峰, 我們滿懷無限的希望,為祖國尋找出豐富的礦藏。 是那天上的星,為我們點上了明燈。 是那林中的鳥,向我們報告了黎明。 我們有火焰般的熱情,戰勝了一切疲勞和寒冷。 背起了我們的行裝,攀上了層層的山峰, 我們滿懷無限的希望,為祖國尋找出豐富的礦藏。 是那條條的河,匯成了波濤的大海, 把我們無窮的智慧,獻給祖國人民。 我們有火焰般的熱情,戰勝了一切疲勞和寒冷。 背起了我們的行裝,攀上了層層的山峰, 我們滿懷無限的希望,為祖國尋找出豐富的礦藏。
中國地質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校部] 中國地質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校部]

校園景點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位於武漢東湖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腹地,東湖之畔,南望山麓,占地1700餘畝。學校擁有國家4A級旅遊景區——逸夫博物館,其他特色包括:地大隧道、化石林等。

逸夫博物館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逸夫博物館的前身是北京地質學院博物館,1982年在武漢重建。2001年,中國地質大學獲邵逸夫基金資助,建設新博物館大樓,新館總投資5000餘萬元,於2003年落成,2005年4月正式對外開放。新建後的博物館建築面積近萬平方米,陳列展示面積近五千平方米,是目前中南五省最大的自然科學類博物館,也是目前中國內地高校規模最大的博物館。2006年11月,被國家旅遊局批准為4A級風景旅遊區,使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成為擁有國家4A級旅遊景區的高校。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逸夫博物館館藏各類地質標本達3萬餘件,其中珍貴罕見的館藏珍品近3000件,包括體長10.5米、體高6.1米的恐龍化石珍品——黑龍江滿洲龍化石;長度和完整程度在世界上位居第一的魚龍化石之王——梁氏關嶺魚龍化石;面積達15平方米的世界最大的海百合化石等。

逸夫博物館 逸夫博物館

地大隧道

地大隧道連線校園西區與北區,呈為直線型,全長333米,淨空高4.5米,洞寬6米。該隧道投資600多萬元,於2003年6月動工,並與當年完工。校區內建隧道的高校,地大還屬第一個,此工程極大地方便了師生來往南北校區,因為西區北區之間往來不用再繞行南望山。地大隧道是地大的標誌性建築,也是一條實用型通道。夏天的隧道,由於沒有陽光直射,裡頭特別陰涼。

化石林

化石林始建於2002春季,占地1500平方米,由70多株產於遼寧、新疆、內蒙古等地的矽木化石組成。

知名校友

建校以來,畢業生中走出了以溫家寶總理為代表的一大批社會管理精英,成長了以“嫦娥工程”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等為代表的30位兩院院士,湧現了國家體育場館“鳥巢”總工程師李久林為代表的一大批工程奇才。

馬永生:1984年畢業於武漢地質學院地質學專業;1987年畢業於武漢地質學院研究生部,獲理學碩士學位;1990年畢業於中國地質科學院研究生部,獲理學博士學位,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油田勘探開發事業部總地質師、川東北地區普光氣田的主要發現者之一。地大武漢畢業生中第一名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的校友。

高山,男,中國科學院院士,1962年6月生,2016年5月3日逝世 ,生前任中國地質大學地球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雲南石屏人。中共黨員。1982年畢業於西北大學地質學系,1985年1月在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獲碩士學位,同時留校任教,1989年獲本校博士學位。1993年8月至1995年6月獲洪堡獎學金資助,在德國哥廷根大學從事研究。1992年晉升為教授,1995年遴選為博士生指導教師,1999年3月被聘為長江學者計畫西北大學特聘教授。現任國際大陸科學鑽探計畫(International Continental Drilling Program )科學顧問組(Science Advisory Group)成員、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評審委員會委員、教育部科技委員會委員。

郝芳,男,1964年5月生,內蒙古赤峰市人,中共黨員,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院士。1986、1989和1995年分別畢業於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獲礦產普查與勘探專業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1989年7月留校任教,2005年至2010年任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學術委員會主任,2010年12月至2017年1月任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黨委常委、副校長,2017年1月任中國石油大學(華東)黨委常委、校長。2015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

孫金龍:1962年生,1982屆本科探礦工程系畢業生,歷任中國地質工程公司總經理、共青團中央書記處書記、常務書記、中共安徽省委常委、省委副書記、中共湖南省委常委,湖南省委副書記(副部級),2016年2月任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副書記兼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黨委書記(正部級) 。

方曉宇:1976屆畢業生。原任海南省委常委、海南省常務副省長。2010年5月13日21時3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57歲。

李致新:國家級運動健將、中國登山協會常務副主席。1985屆畢業生。1988年參加中、日、尼雙跨珠穆朗瑪峰並獲成功,李致新是唯一登頂的漢族隊員。也是中國地質大學第二位登上世界高峰的運動員。是中國征服世界7大洲最高峰的兩位登山家之一。

王勇峰:國際級運動健將、中國登山隊隊長,1984屆畢業生,1993年參加海峽兩岸珠峰隊登頂成功。他和李致新為中國目前僅有的兩為征服世界7大洲最高峰的登山家。

佟璐:1985屆畢業生,1990年登上了海拔8012米的西夏邦瑪峰,成為中國第一位登上8000米以上獨立山峰的漢族女性。

次洛:1999屆畢業生,1998年5月登頂珠穆朗瑪峰,成為中國第一位登頂珠峰在校大學生。

高崚:羽毛球運動員,2004屆畢業生,2000年悉尼奧運會羽毛球混雙金牌、女雙銅牌,2004年雅典奧運會羽毛球混雙金牌、女雙銀牌。

袁復棟:2005級大學生,中國地質大學登山隊隊員,參與2008年北京奧運會珠峰火炬傳遞,並成功登頂珠峰,被選為2008年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

康學增:中國地質大學產業經濟學碩士,振華重工總裁。

曾玉康:教授級高級經濟師,畢業於湖北地質學院石油地質專業,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 副總經理、黨組成員。

郭清海: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環境學院副教授,2010年被國際地球化學協會(IAGC)授予埃貝爾蒙獎,以表彰其在高溫水熱系統的水文地球化學研究領域取得突出成績,是亞洲第一位獲得該獎的學者。

•李四光地質科學獎獲得者

張本仁,1989年獲得李四光地質科學獎

翟裕生,1997年獲得李四光地質科學獎

李思田,1999年獲得李四光地質科學獎

劉本培,2003年獲得李四光地質科學獎

唐輝明,2013年獲得李四光地質科學獎

蔣少涌,2015年獲得李四光地質科學獎

•校友中的李四光地質科學獎獲得者

吳奇之,1960年畢業於北京地質學院石油天然氣地質與勘探專業,2001年獲李四光地質科學獎

駱耀南,1962年畢業於北京地質學院地質測量及找礦專業,2001年獲李四光地質科學獎

龔再升,1962年畢業於北京地質學院石油天然氣專業,2001年獲李四光地質科學獎

何國琦,1956年畢業於北京地質學院,2001年獲李四光地質科學獎

劉本培,1952年畢業於北京地質學院,2003年獲李四光地質科學獎

何自新,1969年畢業於北京地質學院,2003年獲李四光地質科學獎

何漢漪,1962-1967年7月就讀於北京地質學院物探系,2003年獲李四光地質科學獎

葉天竺,1963年畢業於北京地質學院,2005年獲李四光地質科學獎

王雙明,1983年畢業於武漢地質學院北京研究生部獲碩士學位,2005年獲得李四光地質科學獎,2017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

鄭亞東,1957年畢業於北京地質學院石油地質與勘探專業,2005年獲得李四光地質科學獎

李惠,1964年8月於北京地質學院地球化學專業畢業,2007年獲李四光地質科學獎

周海民,1986年畢業於武漢地質學院,2007年獲李四光地質科學獎

李乾生 1965年畢業於北京地質學院石油及天然氣地質勘探專業,2007年獲李四光地質科學獎

馬永生,1984年畢業於武漢地質學院地質學專業,2007年獲李四光地質科學獎,中國工程院院士

彭善池,1968年畢業於北京地質學院地質系古生物學專業,2009年獲李四光地質科學獎

謝玉洪,2005年獲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礦物學、岩石學、礦床學專業博士學位,2011年獲李四光地質科學獎

汪嘯風,1961年畢業於北京地質學院地層古生物專業,2009年獲李四光地質科學獎

丁俊,1982年畢業於武漢地質學院地質力學專業,2013年獲李四光地質科學獎

杜時貴,1984年畢業於武漢地質學院地質系,1992年獲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工程地質碩士學位,2013年獲李四光地質科學獎

燕長海,1982年畢業於武漢地質學院地質找礦專業,2015年獲李四光地質科學獎

范立民,1988年畢業於中國地質大學煤田地質與勘探專業,2015年獲李四光地質科學獎

潘桂棠,1965年畢業於北京地質學院地質系地質測量及找礦專業,2015年獲李四光地質科學獎

彭建兵,1978年畢業於武漢地質學院地質專業,2015年獲李四光地質科學獎

漆立新,1984年畢業於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石油物探專業,1996年獲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石油物探專業碩士學位,2010年獲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石油物探專業博士學位。2017年獲李四光地質科學獎

薛永安,1987年畢業於武漢地質學院(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石油地質專業,2008年獲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礦產普查與勘探專業博士學位,2017年獲李四光地質科學獎

宋明春,1991年畢業於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地質礦產勘查專業,2003年獲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構造地質學碩士學位,2017年獲李四光地質科學獎

翟剛毅,1991、2002年分別獲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礦產普查與勘探專業碩士、博士學位,2017年獲李四光地質科學獎

周琦,2003年獲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地質工程專業碩士學位,2008年獲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古生物與地層學專業博士學位,2017年獲李四光地質科學獎

李榮社,1998年獲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構造地質專業碩士學位,2017年獲李四光地質科學獎

學校領導

黨委書記何光彩
校 長王焰新
黨委副書記朱勤文
黨委副書記傅安洲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成金華
副校長、研究生院院長唐輝明
副校長賴旭龍
副校長王 華
副校長萬清祥

參考資料:

時期 院校長 上任時間 卸任時間
北京地質學院 劉型 1952年 1958年
高元貴 1958年 1976年 1972年起,高元貴擔任湖北地質學院革委會主任
湖北地質學院 王 煥 1976年 1980年
武漢地質學院 王鴻禎 1980年 1983年
趙鵬大 1983年 1988年
趙鵬大 1994年 2005年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趙鵬大 1988年 1996年
殷鴻福 1996年 1997年
趙鵬大 1997年 2003年兼研究生院院長
張錦高 2003年 2010年
王焰新 2011年

高校任務(一)

該任務主要用於盤點全國各大高校。高校是高等學校的簡稱,泛指對公民進行高等教育的學校。
莆田廣播電視大學
紹興文理學院的元培學院
泉州師範學院軟體學院
河北聯合大學輕工學院
華北地質勘探局職工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管莊分院
西安財經大學
山東財經學院
廈門城市學院
廈門醫學高等專科學院
北京套用技術學院
福建船政交通職業學院
鞍山師範學院套用技術學院
福建華南女子學院
華僑大學泉州校區
廈門興才職業學校
廈門工程技術學院
廈門技師學院
成都醫學院校
廈門WECL英語學院
鄭州財經學院
福建外語外貿貿易職業技術學院
鄭州工業貿易學校
南京森林公安高等專科學院
山東外貿職業技術學院
湖南師範大學數計院
泉州市農業學校
漳州城市職業技術學院
湖南師範大學繼續教育學院
重慶醫藥高等專科學校
莆田市藝術學校
湖南師範大學旅遊學院
泉州兒童職業發展學院
北京青年政治學院分院
重慶房地產職業學院
華僑大學廈門工學院
湖南師範大學工學院
福州科技職業學院
北京聯合大學商學院
四川光華學院
北京電子工業學校
西安科技大學
重慶警官職業學院
河北信息工程學校
湖南師範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
天津工程師範大學
廣東食品藥品職業技術學院
莆田工程學校
撫順職業技術學院
廈門廣播電視大學
廈門東海職業學院
北京中醫藥大學
西北大學
西南科技大學
四川農業大學
天津中醫藥大學
天津師範大學
濟南大學
中國地質大學
河北農業大學
中國石油大學
重慶大學城市科技學院
西南交通大學
西安交通大學
西安工程大學
西安理工大學
廣州民航職業技術學院
山東大學
甘肅中醫學院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校區
北京化工大學
北京石油化工學院
北京民族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
中國政法大學
浙江越秀外國語學院
河南科技學院
吉林大學
華北電力大學
重慶工商大學
四川美術學院
重慶交通大學
聊城大學
青島理工大學
青島科技大學
中國海洋大學
山東科技大學
青島大學
浙江傳媒學院
成都大學
成都理工大學
電子科技大學
綿陽師範學院
安徽師範大學
西南財經大學
四川化工職業技術學院
成都中醫藥大學
四川外語學院重慶南方翻譯學院
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南京中醫藥大學
廣東工業大學

2009年中國大學排行榜(二)

在《2009中國大學評價》中,清華大學以280.15分再列榜首,北京大學、浙江大學分別以224.66分、219.14分獲得第2、第3名。至此,在《中國大學評價》中,清華大學已經連續13年位居榜首。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已經連續10年保持中國大學前三名。2009中國大學評價顯示,浙江大學在科學研究領域以122.01分首次領先北京大學(120.74分)。

2009中國大學理學100強

理學包括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科學、天文學、地質學、地理科學、地球物理學、大氣科學、海洋科學、力學、電子信息科學、材料科學、環境科學、心理學、統計學等16個學科類,共有31個本科專業。
北京大學
南京大學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浙江大學
清華大學
復旦大學
中山大學
南開大學
吉林大學
蘭州大學
北京師範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
廈門大學
武漢大學
四川大學
山東大學
華東師範大學
東北師範大學
中國海洋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
華中師範大學
西北大學
湖南師範大學
陝西師範大學
蘇州大學
西安交通大學
西南大學
哈爾濱工業大學
南京師範大學
山西大學
大連理工大學
雲南大學
華南師範大學
中國農業大學
同濟大學
中南大學
華東理工大學
山東師範大學
湖南大學
上海大學
西北師範大學
中國地質大學
安徽師範大學
中國地質大學
首都師範大學
東南大學
南京農業大學
北京林業大學
福建農林大學
鄭州大學
河南大學
河北大學
浙江師範大學
電子科技大學
揚州大學
河南師範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暨南大學
曲阜師範大學
上海師範大學
河北師範大學
華南理工大學
福州大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華中農業大學
湖北大學
遼寧師範大學
湘潭大學
西北工業大學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福建師範大學
哈爾濱師範大學
北京工業大學
汕頭大學
華南農業大學
聊城大學
重慶大學
新疆大學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天津師範大學
徐州師範大學
廣西師範大學
安徽大學
溫州大學
天津大學
內蒙古大學
成都理工大學
寧波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
四川師範大學
黑龍江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
江西師範大學
東北大學
中國石油大學
山東農業大學
東北林業大學
遼寧大學

湖北大學一覽表

中國211工程大學

地區學校數量所處省市學校
華北地區
30所
北京:清華大學 | 北京大學 | 中國人民大學 | 北京交通大學 | 北京工業大學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北京理工大學 | 北京科技大學 | 北京化工大學 | 北京郵電大學 | 中國農業大學 | 北京林業大學 | 中國傳媒大學 | 中央民族大學 | 北京師範大學 | 中央音樂學院 |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 北京中醫藥大學 | 北京外國語大學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 中國政法大學 | 中央財經大學 | 華北電力大學 | 北京體育大學
天津:南開大學 | 天津大學 | 天津醫科大學
河北:河北工業大學
山西:太原理工大學
內蒙古:內蒙古大學
華東地區30所上海:上海外國語大學 | 復旦大學 | 華東師範大學 | 上海大學 | 東華大學 | 上海財經大學 | 華東理工大學 | 同濟大學 | 上海交通大學
江蘇省:南京大學 | 東南大學 | 蘇州大學 | 南京師範大學 | 中國礦業大學 | 中國藥科大學 | 河海大學 | 南京理工大學 | 江南大學 | 南京農業大學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山東省:山東大學 | 中國海洋大學 | 中國石油大學
浙江省:浙江大學
安徽省: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安徽大學 | 合肥工業大學
福建省:廈門大學 | 福州大學
江西省:南昌大學
西南地區10所重慶市:重慶大學 | 西南大學
四川省:四川大學 | 西南交通大學 | 電子科技大學 | 四川農業大學 | 西南財經大學
雲南省:雲南大學
貴州省:貴州大學
西藏:西藏大學
東北地區11所遼寧省:大連理工大學 | 東北大學 | 遼寧大學 | 大連海事大學
吉林省:吉林大學 | 東北師範大學 | 延邊大學
黑龍江省:哈爾濱工業大學 | 哈爾濱工程大學 | 東北農業大學 | 東北林業大學
華中地區11所湖北省:武漢大學 | 華中科技大學 | 武漢理工大學 |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 華中師範大學 | 華中農業大學 |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河南省:鄭州大學
湖南省:湖南大學 | 中南大學 | 湖南師範大學
華南地區6所廣東省:中山大學 | 暨南大學 | 華南理工大學 | 華南師範大學
廣西:廣西大學
海南省:海南大學
西北地區12所陝西省:西北大學 | 西安交通大學 | 西北工業大學 | 長安大學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 陝西師範大學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甘肅省:蘭州大學
寧夏:寧夏大學
青海:青海大學
新疆:新疆大學 | 石河子大學
軍事系統3所第二軍醫大學 | 第四軍醫大學 | 國防科技大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