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僑大學泉州校區

華僑大學泉州校區

華僑大學是在周恩來總理關懷下,國家於1960年創辦的綜合性大學。學校直屬國務院僑務辦公室領導,是中國政府重點建設大學和教育部首批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的大學,是面向海外開展華文教育的主要基地和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在50多年的辦學歷程中,周恩來、李先念、習近平、胡錦濤、俞正聲、鄧穎超、賈慶林、李長春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先後為學校建設與發展做出重要指示,華僑大學將堅定不移地走內涵發展之路、特色興校之路、人才強校之路,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和整體辦學水平,致力於建設基礎雄厚、特色鮮明、海內外著名的高水平大學。泉州校區是華僑大學的主校區,位於泉州市豐澤區,環境優美,交通便利。泉州市是福建省沿海城市、重要港口,地處東南,北鄰福州,南接廈門,東望台灣寶島,是大陸對台的重要視窗。泉州經濟發達、人文底蘊濃厚,國家首批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唐朝時為世界四大口岸之一,素有“東方第一大港”的美譽 。

學校簡介

學校概述

華僑大學,創辦於1960年,校總部坐落於中國著名僑鄉——泉州市。學校直屬國務院僑務辦公室領導,是中國僅有的兩所國立華僑高等學府之一,現有泉州、廈門兩大校區,是福建省兩所中央部屬高校之一。華僑大學是國家重點建設的綜合性大學,1983年被中國政府確定為國家重點扶持大學,是福建省重點建設高校。學校入選福建省“2011協同創新中心”、福建省“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改革試驗點、“外專千人計畫”、是全國74所“特色重點學科項目”建設高校之一,是首批獲得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的大學,是新中國最早實行董事會制度的大學。

校區簡介

泉州校區地圖泉州校區地圖

華僑大學泉州校區坐落於泉州市豐澤區,豐澤區是海峽西岸經濟區現代化工貿港口城市核心區

,泉州市中心城市核心區,豐澤區交通便利,擁有泉州火車站、長途汽車站、客運中心站、汽車東站、汽車西站,以及曾被譽為“東方第一大港”現屬國家一類口岸的後渚港,距離泉州晉江機場僅12公里,已構成發達的立體交通體系。豐澤區風景名勝眾多:清源山、西湖公園、鄭成功公園等。華僑大學位於城華北路,北靠清源山,東鄰泉州市海峽體育中心,依山面水、風光秀麗、氣候宜人。

院系設定

泉州校區所在院系

專業 層次
國際學院 經濟學類(1+2+1中美聯合培養國際班) 本科
經濟學類(1+2+1中美聯合培養國際班,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全英文教學)
計算機類(1+2+1中美聯合培養國際班)
計算機類(1+2+1中美聯合培養國際班,軟體工程專業全英文教學)
土木類(1+2+1中美聯合培養國際班)
藥學(全英文教學)
工商管理類(1+2+1中美聯合培養國際班)
國際商務(全英文教學)
工商管理類(1+2+1中美聯合培養國際班,旅遊管理專業全英文教學)
經濟與金融學院 經濟學 本科
金融學
投資學
國際經濟與貿易
電子商務
工商管理學院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本科
工商管理
市場行銷
會計學
財務管理
國際商務
人力資源管理
物流管理
公共管理學院 公共事業管理(社會保障管理方向) 本科
行政管理
土地資源管理(可直修城鄉規劃專業雙學位)
城市管理(城市規劃管理方向)
法學院 法學 本科
法學(涉外法律方向)
文學院 漢語言文學 本科
新聞學
廣播電視學
廣告學
外國語學院 英語(可直修旅遊管理專業雙學位) 本科
日語
翻譯學
數學科學學院 數學與套用數學(直修金融學專業雙學位) 本科
信息與計算科學(移動通訊設備軟體開發)
旅遊學院 旅遊管理(可直修英語專業雙學位) 本科
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
酒店管理
會展經濟與管理
生物醫學學院 藥學(專業課雙語教學) 本科
藥學(全英文教學)
工學院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本科
信息工程(移動通信技術方向)
物聯網工程
美術學院 美術學(中國畫、油畫) 本科
設計學類(含視覺傳達設計<含動畫>、環境設計<室內設計>、產品設計三個專業)
視覺傳達設計(攝影攝像方向)
體育學院 體育教育(師範類) 本科

國際交流

1+2+1中美人才培養計畫

學校已有《1+2+1中美人才培養計畫》雙學位項目、國際青年交流生項目、英國威斯敏斯特大學合作培養項目、英國名校碩士預備項目(MPP)及“3+1”、“1+3”、“4+1”、“4+2”、“1+1+1”、“2+1”、“2+1+1”等本科、碩士、博士國際交流項目,與美、歐、日及台灣、香港、澳門等國家和地區的100餘所高校簽訂交換生及聯合培養等項目。同時,學校致力於建設特色鮮明的全英文國際課程體系,已開設“經濟管理國際課程”、“分子藥物學國際課程”、“中華文化通識課程”等全英文國際課程,全面形成本科、碩士、博士多層次、多學科、雙向的境內外聯合人才培養模式。

交流項目

交換生項目:日本歧阜大學、日本新瀉大學、泰國莊甲盛·叻察帕大學、泰國博仁大學、台灣淡江大學、台灣東海大學、台灣輔仁大學、台灣中原大學、台灣大同大學、台灣藝術大學、台灣台北教育大學、台灣彰化師範大學、台灣世新大學、台灣亞洲大學、美國關島大學、荷蘭溫德斯海姆套用科技大學等

中外聯合培養項目:特洛伊大學、北亞利桑那大學、塞勒姆州立大學、加州州立大學弗雷斯諾分校、賓夕法尼亞州印第安納大學、東華盛頓大學、恩波利亞州立大學、中佛羅里達大學、威斯敏斯特大學、迪肯大學、洪堡州立大學等。

短期交流項目:巴斯大學、曼徹斯特大學、阿斯頓大學、台灣中原大學、格拉斯哥大學、埃塞克斯大學、日本長崎縣立大學、台灣大同大學、拉夫堡大學、謝菲爾德哈勒姆大學等

獎助學金

獎學金

級別 名稱 等級及金額 對象
國家級 國家獎學金 金額8000元 全日制學生
國家勵志獎學金 金額5000元 全日制學生
港澳及華僑學生獎學金 金額2000~4000元不等 全日制港澳及華僑學生
台灣學生獎學金 金額2000~4000元不等 全日制台灣學生
境外生專項獎助學金 分華校師資獎學金、華社優秀青年獎學金、境外優秀學生獎學金及相關助學金,全免或半免學費 全日制優秀境外生
校級 校優秀學生標兵、校優秀學生和優秀學生幹部獎學金、校優秀畢業生獎學金、校優秀學生單項獎學金 金額1000~2000元不等 全日制學生
學院級 學院優秀學生獎學金、學院優秀學業獎學金、學院科技創新獎學金 金額400~1200元不等 全日制學生
華文學院優秀境外學生獎學金 一等獎1000元,二等獎600元 華文系優秀境外生
社會資助的獎學金 黃長水理工科學生獎勵基金 金額2000元 理工科優秀學生
邱季端文科學生學習獎勵基金 金額2000元 文科優秀學生
南益集團公共外語獎勵基金 金額2000元 英語單科優秀學生
駱忠信高等數學學習獎勵基金 一等獎3000元,二等獎2500元,三等獎1700元 高等數學單科優秀學生
陳明金澳門學生獎學金 分優秀學生獎、單項獎助學金,金額為1000~2000元不等 全日制澳門學生
林秀華香港學生獎學金 分優秀學生獎、單項獎和新生獎學金,金額為800~5000元不等 全日制香港學生
林偉高棉優秀學生獎學金 一等獎6000元,二等獎3000元 全日制高棉學生
上海和氏璧獎學金 一等獎3000元,二等獎1500元,三等獎1000元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優秀學生
匯友精化獎學金 一等獎3000元,二等獎1500元,三等獎1000元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優秀學生
中誠獎學金 一等獎3000元,二等獎1500元,三等獎1000元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優秀學生
華鋼獎學金 一等獎2000港元,二等獎1000港元,三等獎800港元 土木工程學院優秀新生
土木專業教育基金 一等獎3000元,二等獎1000元,三等獎500元 土木工程學院優秀畢業生
歐美大地獎學金 分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及單項獎,金額200~2000元不等 土木工程學院學生
集友陳嘉庚教育基金會獎學金 金額400元 華文學院學生
鄭崇琇教育基金 每年總額5萬澳元 全日制境外生

助學金

級別 名稱 等級及金額 對象
校級 臨時困難補助 一般生活補助300~800元和特種補助800~1200元; 全日制學生
勤工助學 工資標準為8元/小時 全日制學生
助學金 分為300、200、150元,每年按10個月發放 全日制學生
院系級 臨時困難補助 分為普通補助400、200、100元三等和特殊補助400~800元 全日制學生
社會資助的貸、助學金 陳進強貸學金 一等3000元,二等2000元,三等1000元 全日制學生
香港泉州慈善促進總會新生升學助學金 全免第一學年學費,每年20名 全日制香港學生
陳明金澳門學生獎助基金 金額1500元 全日制澳門學生
林淑惠助學金 金額1500元 全日制學生
集友陳嘉庚教育基金助學金 金額400元 華文學院學生
集美校友總會德慈助學金 金額1000元 華文學院學生
集美校友總會陳村牧助學金 金額1000元 華文學院學生
集美校友總會嘉澤助學金 金額1000元 華文學院學生
說明 助學體系每學年會有所變動,以當年學校公布的為準,每學年評選一次

生活條件

住宿條件

華僑大學泉州校區華僑大學泉州校區

單人間:(5800元人民幣/人/年)空調、彩電、電話、衛生間、熱水器、飲水機、專線連線國際網際網路、書桌、床上用品、公共廚房、洗衣房。

雙人間:(3800元人民幣/人/年) 空調、彩電、電話、衛生間、熱水器、飲水機、專線連線國際網際網路、書桌、床上用品、公共廚房、洗衣房。

四人間公寓(1300元人民幣/人/年):獨立衛生間、空調、熱水器、上床下桌、彩電、電風扇、飲水機、網路接口、書桌

六人間普宿(500元人民幣/人/年):公共衛生間、空調、公共浴室、上床下桌、彩電、電風扇、飲水機、網路接口、書桌

八人間普宿:泉州校區已無八人間

一伙食情況

華大食堂曾多次榮獲全國大學百佳食堂,我校共有數個學生餐廳,泉州校區有:第一清真餐廳、第一餐廳風味餐廳、第二餐廳、第三餐廳、東苑餐廳、西苑餐廳、南苑餐廳和可濃複合餐廳(為學校旅遊學院學生的實驗基地,經營西餐為主,並有中餐系列)。

金融服務

學校泉州校區校大門兩旁分別有中國銀行華大支行和工商銀行營業部,並有中國銀行、招商銀行、建設銀行的自動取款機(ATM),校大門對面往左行約150米左右有華大郵政儲蓄所。校內有郵政儲蓄自動取款機,中國銀行自動存取款機,紫荊園後門有中國銀行自動取款機。

通訊郵政服務

學校內有公共服務中心,是學校供應各種後勤服務、經營、管理的單位。下設有郵政電信服務部。並有中國郵政華僑大學校園支局,辦理各種郵政業務。

超市等其他生活配套設施

學校內有華大超市、眼鏡店、理髮店、洗衣店、新華書店、曉風書屋、水果店、服裝店等,校大門對面往右下行約200米左右有新華都大型購物中心,捷龍大型超市,肯德基等,新生的生活用品,皆可在超市內購置。設有田徑運動場、網球場、籃球場、游泳館、健身房等體育場館。設有藝術團、足球、外語、攝影、武術等60多個學生社團,活動豐富多彩。這些生活設施方便師生員工生活。

醫療保健

學校校內設有附屬醫院,是二級甲等醫院,擁有相當數量的高級專業技術醫務人員和較先進、完善的儀器設備,能為學生提供及時、有效和質優價廉的醫療保健服務。

校園文化

校徽

華僑大學泉州校區華僑大學泉州校區

華僑大學校徽為紅色圓形徽章圖形,以“為世界培育優秀人才,向全球傳播中華文化”為立意,彰顯全球化時代的華僑大學,將秉承“為僑服務”的辦學宗旨和“會通中外、並育德才”的辦學理念,全心全意培育華胄子孫和世界各國人才,責無旁貸地向全球傳播中華優秀文化。

該標識中心圖案取材於中文繁體“華”字意象,構成球狀經緯線,演繹成一個鏇轉的地球,寓意華僑大學“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台、面向國家社會經濟發展”的辦學方針和在變化的世界中謀發展的信念;典雅大方的中國紅,是吉祥與活力的象徵,作為校徽主色調,象徵華僑大學將以無與倫比的信心和熱情,把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涵養於莘莘學子心中,傳播到五洲百國之域,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和世界和平做出應有的貢獻!

校訓

華僑大學泉州校區華僑大學泉州校區

“會通中外”側重於強調某種治學方法,倡導做學問應具備國際視野,能夠融會中外文化而貫通之;“並育德才”則側重於闡明辦學方針,意指育人必須以品學兼優、德才兼備為原則。

華僑大學校訓由國學大師季羨林題寫。

校園精神

“一元主導 多元融合 和而不同“

華僑大學泉州校區華僑大學泉州校區

華僑大學50多年的辦學歷史所積澱和凝鍊出來的校園文化,生動地體現了這所僑校鮮活的特徵,而這種特徵既是校方的主體倡導與引領,也是師生客體的實踐與行為。所謂主導者,乃五千年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合”二字實為海納百川的博大胸懷,是對異域文化、異族文化的包容與尊重。“和而不同”出自《論語》之“君子和而不同”。“以和為貴”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根本特徵和基本價值取向,“和而不同”是對它的具體闡發,追求內在的和諧統一,而不是表象上的相同和一致。

影視拍攝

《拼爹時代》 主演:馬可 。取景地:華僑大學泉州校區 2012年

就業情況

2010年《中國新聞周刊》發布的“中國大學滿意度排行榜”,華僑大學名列全國第55名,福建排名第二。

2011年“中國校友會網”發布的“中國大學聲譽排行榜”,華僑大學名列全國第66名,福建省排名第二。

2011年“中國校友會網”發布的“中國大學校友捐贈排行榜”,華僑大學位列全國第21名。

2012年“武書連”發布的“福建省高校本科畢業生質量排行榜”,華僑大學名列福建省第3名。

由於學校的專業設定能夠緊跟經濟發展和社會需求,學校開展形式多樣的就業指導和就業服務,學生具有較強的就業競爭優勢,畢業生的就業情況良好。

1.就業率:近三年畢業生在畢業時的初次就業率達到90%以上。

2.就業地區:70%到北京、廈門、深圳、廣州、上海等沿海發達地區和中心城市就業。

3.20%左右在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含銀行、保險)等單位就業。

歷任主要領導

華僑大學歷任校長一覽姓名任職時間職務

廖承志 1960.10-1983.06校長

韋愨1964.04-1970.01副校長、代校長

葉飛 1983.10-1988.08 1988.08-1999.04校長

名譽校長

陳覺萬 1988.08-1993.08校長

莊善裕 1993.08-1999.12校長

吳承業 1999.12-2008.12校長

丘進 2008.12-校長

校董事會

1978年,華僑大學復辦不久,即在國務院僑務辦公室的領導下籌備設立華僑大學董事會,1980年元月,華僑大學董事會正式成立並召開第一屆一次會議。董事會的宗旨是“為把華僑大學辦出特色,辦出水平,使之適應海外和港澳台地區的需要,協助政府辦好華僑大學,對華僑大學的建設和發展,提供實質性的支持,對學校重大事務起決策和審議的作用”。 第一屆董事會由海內外熱心華僑高等教育事業的知名人士、專家學者和社會賢達組成,共45名。董事長由全國僑聯主席莊希泉擔任。1983年,召開華僑大學第一屆董事會第二次會議,董事會成員增至65名。 第二屆董事會任期從1986年7月至1992年10月。1986年7月至1988年10月由時任福建省省長的胡平擔任董事長,1988年10月至1992年10月由全國僑聯副主席黃長溪接任董事長。1986年11月董事會設立了華僑大學基金會,並在香港設立辦事處。 第三屆董事會任期從1992年10月至1997年10月,由時任福建省委書記賈.慶.林擔任董事長。1994年1月,董事會在香港註冊成立華僑大學香港教育基金有限公司,進一步激發了董事捐資興學的熱情。 第四屆董事會任期從1997年10月至2002年12月,由時任福建省委書記陳明義擔任董事長。 第五屆董事會於2002年12月成立,由時任福建省委書記宋德福擔任董事長。第五屆董事會現有董事102名,其中海外董事84名,來自菲律賓、泰國、印度尼西來、馬來西亞、新加坡、高棉、緬甸、日本、美國、加拿大、西班牙、澳大利亞、巴西、香港、澳門等15個國家和地區。 董事會成立近30年來,廣泛團結海內外華僑華人,獻計獻策,捐款捐物,在擴大學校海外影響、開拓海外生源、獎勵或資助優秀學生、資助教師海外學術交流、開展科學研究、開展海外華文教育以及教學生活硬體設施建設等方面為華僑大學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學科建設華僑大學貫徹“集中力量、重點突破、帶動整體”的建設思路,發揮以工科為主、工結合的多學科跨學科群體優勢,立足本省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面向學科前沿,使一批優勢突出、特色鮮明學科取得較好的學術成就和標誌性成果。學校堅持和強化海外華文教育學科特色、工程學科優勢,結合本省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需要,華僑大學現有22個學院,3個一級學科博士點,18個二級學科博士點,18個一級學科碩士點,101個二級學科個碩士點,工商管理碩士(MBA)、公共管理碩士(MPA)、法律碩士(JM)、工程碩士、建築學碩士等8個專業碩士學位點,以及9個高校教師在職攻讀碩士學位授權點,70個本科專業;1個國家重點學科,11個省部級重點學科;3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學科涉及理、工、經、管、法、文、哲、史、農、教育10大門類,形成理工結合、文理滲透、工管相濟、協調發展的學科體系。造就一支品德高尚、學術造詣精深、結構最佳化、創新能力強、團結奮進的學術創新團隊,遴選並聘任71名博士生導師,288名碩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48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人,列入國家級“百千萬人才工程”2人,列入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3人,雙聘院士3人,構建人才培養和學科建設創新平台,推進“福建省機械工程與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研究生教育創新基地”、“福建省數量經濟學研究生教育創新基地”、“脆性材料加工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分子藥物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省部級重點實驗室等平台建設。 在學科建設上,現有數量經濟學為國家重點學科;數量經濟學、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材料學、生物化工、結構工程物理、電子學、企業管理學、馬克思主義哲學、海外華文教育、建築學、計算機套用技術等福建省、國僑辦重點學科。院系設定學校設有工商管理學院、經濟與金融學院、土木工程學院、建築學院、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化工學院、機電及自動化學院、旅遊學院、法學院、文學院、工學院,華文學院、外國語學院、公共管理學院、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數學科學學院、美術學院、音樂舞蹈學院、體育學院、華僑大學華僑華人研究院、成人教育學院。 五十周年 滄桑砥礪,春華秋實。2010年11月1日,華僑大學將迎來五十周年華誕。在此,謹向長期以來關心、支持華僑大學建設和發展的各級領導、各界朋友,海內外校董、校友致以誠摯的感謝和由衷的敬意!弦歌不輟,薪火相傳。1960年,華僑大學創立於著名僑鄉——福建泉州,由中央華僑事務委員會和教育部共同領導。傑出的國務活動家、前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廖承志為首任校長。1983年,中央決定華僑大學由國務院僑務辦公室領導,列為國家重點建設大學。1997年,原集美華僑學生補習學校併入華僑大學。2002年,為進一步發揮華僑大學在僑務工作、國際友好和兩岸交流中的重要作用,國務院僑務辦公室決定建設華僑大學廈門校區。2006年,廈門校區正式啟用。目前華僑大學一校兩區、協調發展的辦學格局基本形成。 在近50年的辦學歷程中,學校始終牢記國家和民族之殷殷重託,遵循“為僑服務,傳播中華文化”之辦學宗旨,秉承“會通中外,並育德才”之辦學理念,勵精圖治,孜孜求索,實現了跨越式的科學發展。目前,華僑大學在校各類學生2.8萬人,其中來自30個國家和地區的華僑、港澳台和外國學生3600餘人,成為一所國際化色彩濃郁的綜合性大學。 承五秩積澱,譜盛世華章。五十年校慶既是華僑大學發展史上一個重要里程碑,也是學校承前啟後、再鑄輝煌的新起點。我們將以此為契機,總結辦學經驗,宣介辦學成就,振奮師生精神,擴大社會影響,為將華僑大學建設成為基礎雄厚、特色鮮明、海內外知名的高水平大學續寫新的壯麗篇章。 歲月流轉,光陰荏苒。春秋五十載,彈指一揮間,卻飽浸著一代又一代華僑大學建設者的辛勞和汗水,承載著十餘萬校友的光榮與夢想。華僑大學五十年校慶各項籌備工作已經正式啟動,慶典活動將於2010年11月6-7日舉行。我們至誠相邀各級領導、各界朋友,海內外華僑華人、校董、校友同聚華園,舉觴歡慶,共襄盛典。百場學術盛典慶建校50周年。華大從2月起至11月舉辦百場國際性、全國性等各種級別的重要學術及報告會議,其中包括有50多位院士參加的中國科學院技術與信息科學部院士常委擴大會議,邀請諾貝爾經濟學獎大師光臨的中國數量經濟學會年會,WTO總幹事拉米先生參加的第八屆中國WTO研究會年會及第三屆中國民營企業行銷高峰論壇等。同時,還將開展“奧運健將與華大”、環境綠化與園林植物展和各類以校慶為主題的校園文化活動。華僑大學第二屆世界校友聯誼大會,以及十多項僑捐工程項目奠基落成等活動也將在校慶期間舉辦。

高校任務(一)

該任務主要用於盤點全國各大高校。高校是高等學校的簡稱,泛指對公民進行高等教育的學校。
莆田廣播電視大學
紹興文理學院的元培學院
泉州師範學院軟體學院
河北聯合大學輕工學院
華北地質勘探局職工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管莊分院
西安財經大學
山東財經學院
廈門城市學院
廈門醫學高等專科學院
北京套用技術學院
福建船政交通職業學院
鞍山師範學院套用技術學院
福建華南女子學院
華僑大學泉州校區
廈門興才職業學校
廈門工程技術學院
廈門技師學院
成都醫學院校
廈門WECL英語學院
鄭州財經學院
福建外語外貿貿易職業技術學院
鄭州工業貿易學校
南京森林公安高等專科學院
山東外貿職業技術學院
湖南師範大學數計院
泉州市農業學校
漳州城市職業技術學院
湖南師範大學繼續教育學院
重慶醫藥高等專科學校
莆田市藝術學校
湖南師範大學旅遊學院
泉州兒童職業發展學院
北京青年政治學院分院
重慶房地產職業學院
華僑大學廈門工學院
湖南師範大學工學院
福州科技職業學院
北京聯合大學商學院
四川光華學院
北京電子工業學校
西安科技大學
重慶警官職業學院
河北信息工程學校
湖南師範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
天津工程師範大學
廣東食品藥品職業技術學院
莆田工程學校
撫順職業技術學院
廈門廣播電視大學
廈門東海職業學院
北京中醫藥大學
西北大學
西南科技大學
四川農業大學
天津中醫藥大學
天津師範大學
濟南大學
中國地質大學
河北農業大學
中國石油大學
重慶大學城市科技學院
西南交通大學
西安交通大學
西安工程大學
西安理工大學
廣州民航職業技術學院
山東大學
甘肅中醫學院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校區
北京化工大學
北京石油化工學院
北京民族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
中國政法大學
浙江越秀外國語學院
河南科技學院
吉林大學
華北電力大學
重慶工商大學
四川美術學院
重慶交通大學
聊城大學
青島理工大學
青島科技大學
中國海洋大學
山東科技大學
青島大學
浙江傳媒學院
成都大學
成都理工大學
電子科技大學
綿陽師範學院
安徽師範大學
西南財經大學
四川化工職業技術學院
成都中醫藥大學
四川外語學院重慶南方翻譯學院
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南京中醫藥大學
廣東工業大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