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文理學院

湖北文理學院

湖北文理學院是湖北省省屬重點大學,學校的前身是創辦於1958年的襄陽師範專科學校,1966年至1978年“武漢大學襄陽分校”在此設立,由原襄陽師範高等專科學校、襄樊職業大學、襄樊教育學院於1998年合併成立,2000年原湖北省工藝美術學校併入襄樊學院,2012年學校正式更名為湖北文理學院。學校是目前湖北省內規模較大、水平一流的高等學府之一,是國家重點建設的地方高校,是中央與地方共建高等學校。湖北文理學院位於湖北省襄陽市,學校占地面積96萬多平方米。

基本信息

學院簡介   

辦學思想

湖北文理學與 湖北文理學院

學校堅持立足襄陽,面向區域,輻射全國,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人才、科技、智力支撐與服務。以內涵建設和實力提升為核心,深入實施學科立校、人才強校、開放辦學、服務地方等四大發展戰略。以讓學生享有更好的教育為宗旨,突出人才培養中心地位,培養具有世界眼光、中國情懷,自由全面發展、善於創新實踐的套用型高級專門人才。全面推進綜合性大學創建工作,助推湖北省“一主兩副”發展戰略和“兩個中心、四個襄陽”建設。問、講學。

人才培養

湖北文理學院以本科教學質量為生命線,大力實施教學改革與質量工程,校園學術空氣濃厚,學風、校風良好。堅持以能力為本位,以就業為導向,創建了“2年基礎,1年專業,1年實踐”的“211”人才培養模式,即“用兩年左右的時間通過大類培養的方式集中進行通識教育課程、學科基礎課程的學習,以夯實人才基礎;用一年左右的時間通過專業核心課程的學習以提升專業素養;用一年左右的時間通過實踐性專業方向課程的學習以及校(課)內外實踐以強化專業套用能力”。以“211”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成果為基礎,創辦了套用型本科院校培養拔尖創新人才的“孔明學院”。學校堅持“育人為本、學生至上、全員育人,全面育人,全程育人”的理念,推行教師擔任班主任制、學生管理班主任負責制等學生教育管理體制改革,高度重視學生就業、創業工作,開展個性化就業指導,成立海外工作部,暢通海內外就業渠道,建立了以創業教育、創業實踐、創業保障三大平台為核心的創業資助體系,學生創業取得了可喜的成績。畢業生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位居湖北省高校前列,是教育部表彰的“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

歷史沿革

襄陽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文理學院 文理學院

1905年襄陽府師範學堂創建

1913年襄陽府師範學堂更名為湖北省第二師範學校

1928年湖北省立第十中學、湖北省第二師範學校合併組建湖北省立第五中學

湖北省立第五中學(師範部)改建為襄陽師範學校

1948年襄陽師範學校、湖北省立第五高級中學合併組建襄陽聯合中學

襄陽聯合中學(師範部)改建為襄陽師範學校

1958年襄陽師範學校升格為襄陽師範專科學校

1978年襄陽師範學校(高師班)、武漢大學(襄陽分校)合併組建襄陽師範專科學校

1966年武漢大學(襄陽分校)創建

1993年襄陽師範專科學校更名為襄陽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襄樊職業大學

1983年襄樊職業大學創建

襄樊教育學院

1984年襄樊地區教師進修學院更名為襄樊教育學院

襄樊美術學校創建

襄樊美術學校更名為湖北省工藝美術學校

襄樊學院

1998年襄陽師範高等專科學校、襄樊職業大學、襄樊教育學院合併升格為襄樊學院。

2000年湖北省工藝美術學校併入襄樊學院

湖北文理學院

2008年通過教育部本科學水平評估,獲得優秀的結論

2009年升格為本科第二批次(一)高校錄取本科生

2011年12月12日教育部批覆同意襄樊學院更名為湖北文理學院。

辦學條件

師資力量

校園風景 校園風景

湖北文理學院師資力量雄厚,擁有一支以兩院院士、長江學者、隆中學者為引領的師資隊伍。學校有教授200餘人,副教授300餘人。其中,院士1人,隆中學者7名,國家“教學名師”獎獲得者人、省級“教學名師”獎獲得者多人,多人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多名青年學者入選“新世紀優秀人才培養計畫”。

學校聘請長江學者、華中師範大學教授徐勇等7位知名學者為學校“隆中學者”特聘教授。聘請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終身教授、美國工程院院士、著名華裔科學家陳剛教授 ,澳大利亞Bond院士,中國人民大學校長紀寶成教授,世界著名小提琴演奏家盛中國等一批國內外知名的專家學者為客座教授。引進了北京理工大學新能源汽車學科團隊、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鄧文彬教授為首的醫學團隊,優秀海外博士黃硯農雲計算技術研究與套用開發協同創新團隊。

硬體設施

學校的建設與發展得到了中央部委和省市的大力支持,是中央與地方財政共建高校。學校占地面積943.9千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526.6千平方米,固定資產總值10.97億元,教學儀器設備總值1.19億元,紙質藏書185.32萬冊,電子圖書2830GB,各類實驗室50個,多媒體教室160個,校內外實訓基地250個。校園網覆蓋校園所有區域。

院系設定

管理學院、經濟與政法學院、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化學工程與食品科學學院、建築工程學院、物理與電子工程學院、數學與計算機科學學院、醫學院、教育學院、文學院、外國語學院、音樂學院、美術學院孔明學院。國際教育學院、繼續教育學院、湖北文理學院理工學院現有有地理科學、物理學2個國家級特色專業;機械工程、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政治學理論、車輛工程等4個省級重點學科;機械工程、中國語言文學、政治學3個校級重點學科和化學工程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臨床醫學、工商管理、藝術學理論5個校級重點培育學科。 

合作交流

湖北文理學院一貫重視國際交流與合作,與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韓國、俄羅斯、挪威、新加坡等國家的高校建立了長期的合作辦學關係,湖北文理學院國際教育學院舉辦6個專業的本專科國際合作辦學項目。常年選派教師出國進修、訪問或參加學術會議,選派出學生赴國外高校交流學習;常年聘請20多名外教來校任教;學校的留學生培養工作正逐步推進,招收有亞洲、非洲留學生30名。

學術科研

科研機構

國家科研平台6個(其中共建3個):

中國三國文化研究基地

中國屈原學會宋玉研究中心

國家汽車零部件檢測重點實驗室(與湖北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共建)、

國家動力電池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與湖北蓄電池質檢中心、武漢理工大學共建)

國家汽車質量監督檢驗中心(與湖北蓄電池質檢中心共建)

國家數控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湖北文理學院分中心

省級科研平台:

湖北省省級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鄂北區域發展研究中心

湖北省重點實驗室:低維光電材料與器件實驗室

湖北省協同創新中心(湖北省2011計畫)2個:

汽車零部件製造裝備數位化湖北省協同中心

漢江發展研究湖北省協同創新中心(籌)

湖北文理學院北京理工大學車用新能源汽車控制裝置聯合實驗室

襄陽市政府、省科技廳、華中科技大學、珠江數控裝備製造有限公司

聯合組建:襄陽華中科技大學先進制造工程研究所

科研成果

學校堅持產學研合作、協同創新的科研工作方針。在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上,走出了一條立足地方、服務地方的產學研結合之路。一是結合地方產業發展需要,加強學科和研究平台建設。二是面向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實際需要開展科學研究,注重科研成果的轉化套用。三是針對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為地方政府和行業決策提供諮詢服務。

堅持統籌規劃,突出重點,協調發展,努力服務人才培養,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現擁有國家和省級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2個,省級協同創新中心1個,省級重點實驗室1個,省級校企聯合研發中心2個,省級技術轉移示範中心1個,院士工作站1個,省級創新團隊4個。近3年獲得國家基金項目31項,省部級項目76項,市廳級項目356項;省部級科研成果獎22項;實現科研項目經費9900餘萬元;發表論文(作品)2600篇(幅),其中核心期刊1200篇(幅);出版專著200部;獲授權專利150項。

傑出校友

教育界

黃行九

牛津大學化學系的研究助理、88級襄陽師專(現襄樊學院)化學系校友。 從襄陽師專的一名普通大專生到武漢大學碩士研究生,從中國科技大學博士到韓國科學技術院博士後,從韓國科學技術院教授再到牛津大學化學系研究助理。現已入選中國科學院“百人計畫”,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院高級訪問學者和博士生導師。曾經獲得過武漢大學優秀研究生、中國科技大學優秀研究生稱號,在韓國也獲得過外國傑出學者稱號。研究領域涉及光催化、納米生物電子器件、電化學及半導體生物感測器、納米材料自組裝、微流控晶片等方面。一路走來,黃行九博士堪稱是“面對挑戰,無畏追求”直到走向成功的典範。 黃博士說,孤獨的求學路上需要我們有開始探索的勇氣和堅持下去的毅力,把別人用來休閒用來玩耍的時間拿來學習,並保持自始至終的自信,相信總有一天我們會取得成功 。

趙世舉 

男,1958年生,1977年考入襄陽師專(現襄樊學院)學習,研究生學歷,武漢大學博士,現任武漢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院長,武漢大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武漢大學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兼國語培訓測試工作站站長,兼任國家語言文字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語彙分委員會委員、教育部高等學校中文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湖北省高等學校專業建設委員會委員、世界漢語教育史研究學會理事、中國修辭學會中南分會副會長、中國辭書學會理事、湖北省語言學會常務理事等。

黃正海 

男,1965年出生,襄樊學院83級數學系校友。1988年本科畢業於華中師範大學數學系,1996年碩士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數學系,1999年博士畢業於復旦大學統計運籌系,其後在中科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做了兩年的博士後研究工作,博士後期間訪問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半年,2002年至2004年在新加坡國立大學做博士後研究工作,2004年至今任教於天津大學數學系。2007年在全國數學規劃會議上被邀請做大會報告,2007年在中奧運籌學會議上做大會報告。

葉本翠 

全國優秀教師,1990年從原襄陽師專(現襄樊學院)畢業,毅然決然地回到了養育她的故土,走上了三尺講台,挑起了山區教育的重擔.十多年來,她紮根山區,固守清貧,用師德和愛心薰陶和影響著自己的學生,為社會輸送了一批又一批合格人。

企業界

王宇  

曾經就讀於湖北文理學院化學工程系90級高分子班,2002年考入上海同濟大學理學院化學系有機合成專業,攻讀碩士研究生,現任上海宇昂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宇昂生物醫藥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上海大學碩士導師,湖北文理學院上海校友會副會長。王先生通過自己的學習和工作經驗生動的傳達了“愛拼才會贏”的主題精神。在校期間,他曾經擔任班長,積極地投入到學生工作中,較早的鍛鍊了自己。畢業以後,他頂住工作單位等各方面的壓力,克服了種種困難,經歷兩次備考,最終考上了上海同濟大學的碩士研究生。並在之後的工作中由一個信息調研員一步一步升到了總經理。金融危機時期,公司解體,他放棄了優厚的條件,選擇了自主創業。創業當初的艱難並沒有讓他退縮,而是用自己的拼搏精神及時抓住各種機遇,有效的結合了國家政策,最終走向了成功的道路。最後,他鼓勵在座的同學們要堅定信念,在面對逆境的時候勇往直前,“愛拼才會贏”。

曹玉傳  

襄樊學院機械系的03級畢業生,現任襄樊市優迅網路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襄樊市十大青年創業新銳 他強調我們要多實踐,多參加一些學生工作,以鍛鍊自己在為人處事等各方面的能力。不斷提高自己。另外做事要認真,做事的過程中不斷的反思,總結經驗教訓。反思是成功之母,思路是成功之父,堅持不懈的行動是成功的關鍵。他還結合見習基地發表了一些看法:當前形勢下,大學生面臨著很大的就業壓力,我們可以通過見習來增強將來就業的競爭力。認清自己所處的位置,不要眼高手低。創業就是將自己的綜合素質全面展示的過程,學的知識,獲得經驗,提高能力是很重要的。

國家部門

鮮鐵可 

男,1963年生,湖北天門人,最高人民檢察院《中國刑事法雜誌》副主編,法學博士,副研究員 。1984年、1992年、1995年分別畢業於襄陽師範專科學校物理系,四川大學法律系和武漢大學法學院。最高人民檢查院刑事申訴檢察廳副廳長。

李述永 

女,漢族,1968年7月出生,湖北棗陽人,1993年9月入黨,1990年7月參加工作,華中師範大學化學教育專業畢業,大學學歷,教育學碩士。1987.09——1990.07 湖北襄陽師範專科學校(現襄樊學院)化學專業學習;1990.07——1994.08 湖北省襄樊市第25中學教師;1994.08——1998.08 湖北省襄樊市第25中學副校長(其間:1995.09—1997.12華中師範大學化學教育專業本科學習);1998.08——2001.03 湖北省襄樊市第23中學黨支部書記、校長;2001.03——2002.01 湖北省襄樊市襄陽縣委常委;2002.01——2002.03 湖北省襄樊市襄陽區委常委、區總工會主席;2002.03——2003.12 湖北省襄樊市襄陽區委常委、區委宣傳部部長(其間:2003.10—2003.12上海虹口區文化局掛職鍛鍊);2003.12——2005.01 湖北省武漢市江夏區委常委;2005.01——2005.12 湖北省武漢市江夏區委常委、五里界鎮黨委書記(其間: 2001.09—2004.06華中師範大學教育管理專業在職研究生學習);2005.12——2007.06湖北省監察廳副廳長;2007.06——2009.05 湖北省紀委常委 、省紀委委員 、省監察廳副廳長; 2009.05——2009.07 湖北省襄樊市委常委;2009.07—— 湖北省襄樊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長、黨組成員。

萬建軍 

1967年7月生,1993年12月入黨,1990年7月參加工作,襄樊學院大學本科畢業,工程師。曾任湖北棗陽市經委、企業管理科科長 ;1999年3月至2004年3月,任湖北省棗陽市鹽硝廠黨委書記、廠長;2004年4月至2004年9月,任湖北省棗陽市鹽硝廠黨委委員、廠長;2004年9月至2005年9月,任鹽棗陽市鹽化有限公司董事長 、總經理;2005年9月至2009年2月,任中國鹽業總公司副總經理,兼中鹽棗陽化有限公司董事長;2009年2月至今,擔任中國鹽業 總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兼中鹽運城鹽化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 書記。

陳豐林 

男,漢族,湖北老河口人,1962年9月生,襄陽師專(現襄樊學院)大專,省委黨校研究生學歷,在職工商管理碩士學位,1982年8月參加工作,1985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襄樊市委辦公室副主任,襄樊市委副秘書長,保康縣委副書記,保康縣委副書記、副縣長,保康縣委副書記、代縣長、縣長,保康縣委書記。現任保康縣委書記、縣人大常委會主任。擬明確為副廳級幹部。

李傳寨 

男,湖北谷城人。1983年襄樊學院(原襄陽師專)中文系畢業,畢業後,被分配到穀城縣委任機關秘書;穀城縣委副秘書長;2002年穀城縣委副書記、縣長;2006穀城縣委書記;縣人大常委會主任,現任襄陽市人大秘書長。

其他

李娟  

1992級襄陽師範高等專科學校英語系,中央電視台新聞評論部東方時空記者。

現任領導

姓名 職務
馬小潔黨委書記
丁世學院長、黨委副書記
王化凱黨委副書記
李本林正院級幹部
宋雙偉紀委書記
魏躍春、王為一、劉倫釗黨委常委、副院長
汪 雲副院長
劉文衛黨委常委
曹 健曹 健
據2015年6月學校官網顯示

校園文化

校徽

校徽 校徽

“古有臥龍出隆中,今有智人藏文理”,校標主要由內外兩個圓形部分組成,外部圓形烘托出學院師生團結協作、與天和齊的校園人文精神。其輪廓為玉璧形,彰顯學院師生比德於玉的優良傳統;以湖北文理學院標誌建築圖書館為核心主體,九柱輪廓形象與下方“淡泊明志 寧靜致遠”校訓相結合,印證了學院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富有特色的大學精神;整體形象端莊大方、文雅肅靜,將湖北文理學院“淡泊明志,寧靜致遠”的校訓精髓展示的淋漓盡致。

玉壁上部“湖北文理學院”字樣採用了中國著名書法家米芾字型,下部分書寫英文字樣,呈弧形,似底座,穩穩托起核心建築,寓意學院吸納中外精髓,博採眾家之長,氣吞山河、海納百川之勢,為中華腹地培育國之棟樑的民族情懷和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開闊視野。

兩條智慧線(智慧風)似諸葛智慧之風環繞其周,闡釋了學院傳道授業解惑,培養現代化智慧精英的教學理念;吸天地靈氣,藏臥龍神韻,是精英培育的沃土,人才成長的搖籃。上環線寓意為天,下環線寓意為地,意味著湖北文理學院屹立於天地之間,上采天之精華,下引地之靈氣,上下環環呼應,暗含古時太極八卦運轉無窮,發展無限的立天之道、立地之道、立人之道。兩弧又如兩條蛟龍,生天地之間,立靈秀之地,環繞湖北文理學院,兩條文理巨龍相對呼應,直上九天。暗點隆中古蹟臥龍出山之筆,學院藏龍臥虎之意,躍然而出!

校訓

校訓 校訓

“淡泊明志 寧靜致遠”

學校校訓出自:諸葛亮《誡子書》——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冶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誡子書》

社團風采

湖北文理學院 湖北文理學院

湖北文理學院現有學生社團70多個。 分為技能培養、文藝藝術、科普公益、理論研究、科技創新、體育休閒、紅色社團7大類。湖北文理學院的社團種類頗多,部分社團歷史悠久。伴隨著社團群的發展壯大,它的管理、服務、協調機構——“湖北文理學院學社團聯合會”-校社團聯也於1999年成立。 為全方位展現校園社團文化,社團網正在創建之中。社團網是湖北文理學院社團入口網站,由湖北文理學院學生社團聯合會創建、管理,為全校校級學生社團及其會員提供新聞資訊、網上辦公、活動發布等功能的社團綜合資訊平台。

校學生會

湖北文理學院校學生會是湖北文理學院大型學生組織,負責舉辦重大校園活動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