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中醫學院

湖北中醫學院

湖北中醫藥大學創建於1958年,其前身是成立於1954年的湖北省中醫進修學校,是湖北省唯一一所高等中醫藥本科院校,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合格評估優秀學校。2003年,原湖北中醫學院與原湖北藥檢高等專科學校合併,成立新的湖北中醫學院。湖北藥檢高等專科學校成立於 1958年12月,它的前身是成立於1939年的湖北省立護士職業學校,是全國僅有的一所以藥學、醫學檢驗為主幹學科的高等專科學校,在藥學及醫學檢驗領域具有一定特色與優勢。2010年3月18日,教育部批准湖北中醫學院更名為湖北中醫藥大學。截止至2014年1月,學校現有普通高校全日制在校生18000餘人,其中研究生1100人,本科生14000人、職業技術學院在讀生2500人,港澳台生及外國留學生540人。

基本信息

學校概述

湖北中醫學院 湖北中醫學院

歷史沿革  其前身是成立於1954年的湖北省中醫進修學校。2003年,原湖北中醫學院與原湖北藥檢高等專科學校合併,成立新的湖北中醫學院。

環境設施
  學校占地面積107.33公頃(1610畝),共有建築面積42.29萬平方米,其中主校區(黃家湖校區)占地面積94公頃(1410畝),建築面積29.44萬平方米,教學行政用房17.78萬平方米,學生宿舍8.56萬平方米。學校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6564.56萬元,各類館藏紙質圖書、電子圖書113.45多萬冊。學校的教室、實驗室計算機室、語音室體育運動場館、學生活動用房、學生宿舍、食堂以及教學儀器設備、圖書資料和圖書閱覽室,均能較好地滿足本科教學需要。
 
關懷與鼓勵   學校創建初期,得到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關懷。毛澤東董必武李先念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曾親切接見了學校蔣玉伯副院長等著名中醫專家。學校的建設和發展始終得到教育部、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和湖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學校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正確的辦學方向,努力培養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辦學模式     學校以積極探索並努力遵循高等中醫藥教育規律。堅持以人為本,以德為先,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育人理念;堅持傳承與創新並重、科學與人文相融的辦學理念;堅持以中醫藥學科為主幹、中醫中藥並舉、多個相關學科協調發展的學科建設思路;不斷創新院校教育與師承教育結合,班級制與導師制互補的中醫本科人才培養模式;堅持“讀經典、跟名師、上臨床”,使學生建立中醫思維,最佳化知識結構,提高動手能力。學校為中醫藥事業發展和人民健康需要培養高素質中醫藥專門人才,充分發揮中醫藥資源大省的優勢,在教育培養模式、學科專業建設、師資隊伍建設、人才培養和管理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優勢。
教育規模     學校重點辦好普通本科教育,適度擴大研究生教育規模,努力發展港澳台生及留學生教育,積極發展成人教育和繼續教育。本科教育以服務湖北為主,同時面向全國29個省市自治區和港澳台地區招生,並接收外國留學生就讀。截至2006年12月,各類在校生11158人,其中全日制普通本科生6220人,專科生1794人,研究生1006人,外國留學生118人,成教生2020人,

學科體系

學校形成了以中醫藥本科教育為主體,多類型、多層次的中醫藥教育體系。學校是以中醫藥和醫學相關類學科為主體,並有醫、理、工、管、文5個學科門類。現有中醫學、中西醫臨床醫學針灸推拿學護理學中藥學中藥資源與開發、藥學、藥物製劑、製藥工程、醫學檢驗、生物技術、公共事業管理、市場行銷、醫學信息工程、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英語等16個本科專業。其中,中醫藥類及醫學相關類專業13個,占81%。學校的中醫藥主幹專業,包括中醫學、中藥學、針灸推拿學、中西醫臨床醫學均為省級品牌專業;中醫基礎理論、傷寒論經絡腧穴學、中藥鑑定學4門中醫藥主幹課程為省級精品課程;藥理學等16門課程為院級精品課程。學校現有1個國家局級重點學科、1個省級重點一級學科、14個省級重點二級學科,形成了以中醫藥學科為主幹,多個相關學科相互支撐、協調發展的學科專業體系。根據學科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需要,學校設有基礎醫學部、中醫系、針灸骨傷系、藥學院、護理系、醫學檢驗與技術系、管理系、信息技術系、社會科學部、外語教學部、體育部、研究生部、海外教育學院、繼續教育學院、臨床技能實訓中心和中醫藥實驗中心等16個教學系(院)部(中心),擁有包括8所附屬醫院在內的103個實踐教學基地。 

機構設定

黨委辦公室 
組織部、統戰部(黨校、直屬機關總支) 
宣傳部 
學生工作部(處)、團委     
紀委、監察處、審計處                
工會(教代會) 
教務處(評建辦)         
院長辦公室                         

湖北中醫學院 湖北中醫學院

科學技術處(科協辦、科技開發公司) 
研究生處(學位委員會辦公室)   
學科建設辦公室(學術委員會辦公室)   
人事處(人員交流中心) 
財務處   
設備管理處   
國際交流與合作處(港澳台事務辦公室)、海外教育學院 
保衛處、武裝部   
離退休工作處   
後勤保障部(後勤集團) 
基本建設處(新校區建設指揮部)    

院系介紹

中醫系      是湖北中醫學院最早成立的系,成立於1972年,其所屬的相關教研室在建立之初即擁有李培生、楊百茀等國內知名中醫專家。目前中醫系下屬5個教研室,兩個教學實驗室,一個學科實驗室以及一個經方運用研究所,擁有中醫臨床基礎學科博士學位點、碩士學位點各一個。設有中醫學本科五年制(含中醫教改實驗班)、中醫學本碩連讀七年制、中西醫結合本碩連讀七年制、中醫學(美容康復方向)、中西醫臨床醫學、中醫教改試驗班等專業和專業方向。截止2006年12月,在校博士生、碩士生、本科生共2484人,其中博士研究生49人,碩士研究生508人,本科生1927人。

中醫系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師隊伍,他們當中既有老一輩的中醫名家,也有全國知名的中青年學者。目前這些名家如全國名老中醫 李培生田玉美梅國強仍活躍在教學、臨床第一線。由於他們的卓
湖北中醫學院 湖北中醫學院
越工作,1991年中醫臨床基礎學科(傷寒論)被列為省級重點學科建設點,經過多年的建設,該學科在教材建設、臨床經典理論研究、實踐教學方面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傷寒論 血虛寒凝證實驗研究”,“心下痞辨證及其客觀化研究”,“傷寒論系列實驗研究”,分別榮獲省政府、省衛生廳、省教育廳科學技術成果二、三等獎,在“濕熱證本質及清熱化濕法作用機理研究”、“經方藥理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傷寒論》課程1994年、1997年兩次被省教委評為優質課程,2006年被評為省級精品課程。以李培生、梅國強、邱明義、 成肇仁李家庚、陳國權、 戴天木趙映前呂文亮等教授為代表的一批教師在教書育人、科研、臨床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績,主編、參編了多版本中醫藥院校教材,承擔了 國家科技攻關計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教育部博士點基金等資助地多項課題,多次為學校爭得了榮譽。

中醫系自創建以來,就注重科學管理及學生的思想教育和素質培養,形成了一套卓有成效的教學管理和學生管理模式,在專業建設、學科建設和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等方面均作出了貢獻。中醫學專業作為品牌專業立項建設,中醫系黨總支被省高工委、省教育廳評為先進基層黨總支。

 三十多年來,中醫係為國家培養了六千餘名中醫學人才,其中不少人已成為國內知名專家、學者,有的已成為單位骨幹。今後中醫系將繼續按照教、醫、研一體化同步發展的辦學思路,銳意教學改革,以特色立系,學科強系,圍繞提高教學質量及學術水平,增強學生綜合素質這一主線,更新教育觀念,不斷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和學歷層次,爭創一流的教學質量,努力培養高質量、具有創新能力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醫學專門人才。

針灸骨傷系
概況    該系成立於1983年。目前含針灸推拿骨傷兩個學科,兩個學科均屬省級重點學科,均為博士、碩士學位授予

湖北中醫學院 湖北中醫學院
點。針推學科設立了“ 楚天學者”特聘教授崗位,為湖北省高校本科教育品牌專業。
機構    系目前下設4個教研室(不包括附院部分),針灸、骨傷研究所,一個科研實驗室,3個辦公室(總支辦、行政辦、學工辦)。
人員    現有職工35人(不包括附院針灸科、推拿科、骨傷科)。其中正高職級7人,副高職11人,博導4人,碩導12人。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者占42%,碩士 學位者占65%。目前在校本、 專科生1168人, 碩士生156人, 博士生31人。總計學生1355人(不包括留學生)。
藥學院  
成立於1971年,原名中藥系;1997年更名為藥學系;2004年與原湖北藥檢高等專科學校藥學系合併,更名為 湖北中醫學院藥學院
人才培養:已形成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本科生、專科生等多層次辦學體系。設有中藥學、 藥學製藥工程藥物製劑中藥資源與開發5個本科專業。 
  
根據人才市場的需要,藥學院十分重視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不斷加強實驗室的建設和教學實習基地的建設。現有教學實習基地30餘家,能夠滿足本專科教學需要,為學生理論聯繫實際和培養學生的生產實踐能力和動手能力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幾十年來,為國家輸送了本、專科生5800餘人,碩士、博士生300餘人。

師資隊伍:藥學院已形成了以知名學者為核心、中青年骨幹教師為主體、學緣和學歷結構合理的學術隊伍。現有專任教師111人,其中教授16人,副教授46人,講師30人,助教19人。博士研究生導師3人,

湖北中醫學院 湖北中醫學院
碩士研究生導師44人。現有3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人享受省政府津貼,6人為湖北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有全國優秀教師2人,獲湖北 五一勞動獎章1人,湖北省優秀教師及湖北省師德標兵10餘人。主編教材8部,副主編教材16部,參編 教材28部,出版學術專著14部;發表科研和教學論文600餘篇,其中被 SCI收錄10餘篇。
實驗室建設:藥學院始終注重教學、科研基地及平台建設,現有實驗室面積8000餘平方米、儀器設備總值約1970餘萬元。擁有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二級科研實驗室4個,省級重點 實驗室和研究中心3個,市級、院級、校企共建等科研中心及研究室8個,教育部省部共建重點實驗室“中藥資源和中藥複方實驗室”已批准立項建設。
學科建設:藥學院注重加強學科建設,突出專業特色和優勢。中藥學、藥學學科為一級學科碩士點,現有碩士學位授權點7個;中藥學專業為湖北省首批品牌專業;中藥鑑定學為湖北省精品課程; 中藥炮製學中藥化學生藥學為院級重點學科。
                                                                                         
科學研究:近年來,藥學院承擔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7項,科技部及國家“十五”科技攻關項目8項,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科技專項3項, 湖北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項,湖北省廳級科研項目74項,市級科研項目6 項,與企業合作承擔項目26項,總經費2200萬元。榮獲湖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3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8項;武漢市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 中華中醫藥學會科學技術三等獎1項。獲得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新藥證書1項,臨床批件7項;獲準 國家專利10項。
學術交流:藥學院的對外交流日益頻繁。近幾年先後與 美國英國日本加拿大等國和港、澳、台地區的多所國內外大學建立了合作關係,聘請 外籍教授4名;派出10餘人赴國外合作研究、進修和講學;先後邀請數10名國外 學者來院訪問、講學。這些國際間的交流與合作,加強了院與世界的聯繫,提高了在國內和國際的地位,擴大了在國際上的影響。
優勢與特色:經過多年的建設和發展,現已成為規模適當、結構合理、特色與優勢明顯、在國內具有一定影響的藥學院。學院始終堅持以 中藥學科為龍頭、 中西藥學科並舉、醫理 工學科協調發展的辦學指導思想,積極探索和構建多層次人才培養的教學體系。始終堅持以教學為中心,以科研為先導,實現教學與科研的有機融合,以高水平的科研帶動高水平的教學,形成了科研教學互動、培養創新型人才的教學模式。一是將科研成果引入課堂教學,二是將科研成果編入教材,三是將科研成果套用於實驗教學,四是將科研課題與畢業專題相結合。實踐證明,科研轉化為教學內容,對培養學生的 創新精神實踐能力起到了良好的促進作用。

醫學檢驗與技術系

前身是湖北藥檢高等專科學校醫學檢驗系,創建於1950年。

1958年系在國內率先開辦醫學檢驗專業的高等專科教育。1972年由於歷史原因停辦。

1983年由李枷堯教授等竭力恢復了醫學檢驗專業,並創辦了衛生檢驗專業。系現有專科和本科兩個層次,專科為醫學檢驗專業和衛生檢驗專業,本科為醫學檢驗專業。兩個專業都是培養從事醫學檢驗及醫學類 實驗室的高級專門人才。 醫學檢驗專業培養具有基礎醫學臨床醫學檢驗醫學等方面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在各級醫院、血站及疾病控制等部門從事醫學檢驗及醫學類實驗室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衛生檢驗專業培養具有基礎醫學、預防醫學和衛生檢驗等方面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在各級疾病控制、職業病防治、環境監測及大型工礦和食品企業等部門及相關衛生單位從事衛生檢驗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1992年醫學檢驗專業經湖北省教委批准為省重點專業。系還是中國醫學檢驗教育委員會常委單位。建系50多年來為國家培養醫學檢驗和衛生檢驗專業人才 8000多人。經過幾代人的不懈努力,醫學檢驗與技術系積澱了濃厚的文化底蘊,醫學檢驗和衛生檢驗專業在全國同類行業中影響面較大。很多教師成為全國醫學檢驗專業教材的主編或編委。多項科研成果獲省級科學進步獎,並獲得專利兩項,每年公開發表各類論文18篇以上。

其中醫學檢驗專業1992年被湖北省教育廳確定為湖北省重點專業,2000年又被選定為湖北省高校專業建設改革試點專業,2005年臨床檢驗診斷學學科獲得士學位授予權,2006年臨床檢驗診斷學學科被評為湖北省重點學科。

現有教職員工51人,其中正教授3人,副教授18人,具有碩士或碩士以上學位的教師(含在讀)占全系教師的比例超過90%。現有臨床檢驗與血液學教研室、臨床生化檢驗教研室、臨床微生物教研室、衛生檢驗教研室、臨床醫學教研室等5個教研室及1個醫學檢驗實驗中心。醫學檢驗實驗中心具有多台大型專業實驗設備,總價值超過300萬元,能滿足教學和科研的需要。 近幾年來,系非常重視畢業生的就業工作,每年畢業生一次性就業率穩定在80%以上。畢業生分布全國20多個省市,深受用人單位好評。

目前,系教職員工在系行政、系黨總支的領導下,依託醫學檢驗與技術系、基礎醫學部和藥學院的技術、設備和師資力量,積極籌辦生物技術專業(本科)、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專科),從而為籌辦湖北中醫藥大學奠定厚實的基礎。

直屬單位

圖書館   
高等教育研究所   
期刊社 
教育部省部共建重點實驗室(省重點實驗室)   
中醫藥實驗中心   
臨床技能實訓中心 
網路與教育技術中心   
醫院(計生委)    
附屬門診部 

師資力量

學校本部現有教職工1058人,其中專任教師585人,具有正高職稱的教師81人、副高職稱的教師180人。教師隊伍中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25人、省級政府特殊津貼(專項津貼)9人,湖北省“楚天學者計畫”特聘教授3人,有11名中青年學術骨幹入圍全國“優秀中醫臨床研修人才”,有20人入選“湖北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2人被列為湖北省“百千萬”人才工程培養對象。教師中有博士生導師41人、碩士生導師(含臨床兼職導師)392人。先後有5人次獲得“全國勞動模範”、“全國優秀教師”等榮譽稱號;9人次獲得“湖北省勞動模範”、“湖北省優秀教師”和“湖北省優秀教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學校擁有一批在全國有較大影響的名醫名師,如全國著名中醫學家李培生、李今庸,全國知名中醫藥專家張六通孫國傑梅國強、塗晉文、陳如泉、邱幸凡、詹亞華、聞慶漢、劉焱文。

研究中心

學校建有國家中醫肝病臨床醫療中心、全國中醫醫院信息管理中心、全國針灸臨床治療中心湖北分中心、全國中醫藥文獻檢索中心湖北分中心等4個國家部局級醫療、研究中心;2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研Ⅲ級實驗室。教育部省部共建重點實驗室--中藥資源與中藥複方實驗室已批准立項建設;建有中藥資源與中藥化學省級重點實驗室、省中藥標準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省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省中小企業共性技術(中藥研發工程)推廣中心、武漢市中藥創新與規範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武漢市超臨界CO2萃取和大孔樹脂純化技術中試平台。還有10個院級研究所。在內經學傷寒學針灸學、中醫藥治療肝病、心血管病腎病甲狀腺病以及中醫信息工程、中藥資源與中藥新藥研究開發等領域具有較明顯優勢和特色。

辦學成果

學校是湖北省生物醫藥重點研究單位,取得了較豐富的科研成果,先後獲得省部級科研獎勵18項。近5年,學校獲得廳局級以上立項課題368項,其中國家級課題35項,省部級70項,廳局級263項,橫向課題71項;獲準科研經費4604萬元。學校是 湖北省“十五”重大科技項目“湖北道地藥材規範化種植研究及示範基地建設”牽頭單位,2003年被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科技服務湖北先進單位”光榮稱號。 

湖北中醫學院 湖北中醫學院
2004年以來,教師發表論文2499篇,其中 SCIEIISTP收錄5篇,核心期刊收錄393篇,出版各類專著179部。教學研究課題立項118項,其中國家級2項,省級21項;獲得省級教學成果獎5項;公開發表教學研究論文156篇。 學校主辦的《湖北中醫雜誌》、《湖北中醫學院學報》、《中西醫結合肝病雜誌》、《中國中醫骨傷科學雜誌》已在20多個國家和地區公開發行,其中 《湖北中醫雜誌》 、《中西醫結合肝病雜誌》、  《中國中醫骨傷科學雜誌》被評為中文核心期刊。 
學校競爭力和社會聲譽不斷提高。近三年 第一志願報考率均超過了100%,新生報到率均超過95%; 畢業生流向合理,近三年應屆畢業生年底就業率平均為89.6%,超過湖北省普通高校85%的平均水平。

中央、省、市多家新聞媒體對學校整體發展、教學改革、思想道德教育、社會實踐活動的成效和教師、學生的先進事跡,從不同方面進行了廣泛報導,尤其是中央電視台《焦點訪談》節目對我校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的專題報導,社會評價好。2003~2004年度、2005~2006年度學校連續兩次獲得湖北省“省級最佳文明單位”稱號。   

對外交流

經教育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批准,學院享有對港、澳、台地區招收本科生、研究生資格,並成為湖北省唯一的對外中醫藥繼續教育基地,至今已為韓國日本美國英國加拿大法國瑞典義大利比利時以及港澳台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培養了本科生、研究生、進修生1000餘人。 
學校加快開放辦學的步伐,先後與韓國大田大學英國普次茅斯大學法國克萊蒙第一大學俄羅斯薩拉托夫州國立醫科大學越南河內國家大學胡志明醫科大學,以及香港大學台灣台中科技大學等學校建立了長期校際交流合作關係。2003年學校被湖北省教育廳評為“全省教育系統外事教育先進單位”。 

校訓校徽

湖北中醫學院校訓:勤奮 求實 發掘 創新

其涵義主要內容是:
勤奮:好學上進,苦幹實幹,具有頑強拼搏精神。
求實:尊重科學,辦事認真,嚴格按客觀規律辦事,講求實效。
發掘:發掘祖國醫藥學寶庫,使之發揚光大。
創新:尊古不泥古,廣泛運用現代醫藥學理論和實踐成果與現代科學技術開拓創新。

湖北中醫學院校徽

湖北中醫學院湖北中醫學院校徽

設計者:湖北中醫學院  程月華  創作時間:1989年

含義:圖案上方園形為抽象太極,寓意中醫,其中字母“q”為“慶”字的拼音字第一字母(因1989年學院校慶),下方“S”有兩層含義,一為兩本書疊放,寓意文化機因,學府殿堂,表示大學。二似一片白,表示學院所在地“雲架橋”(當時學院地址為雲架橋110號)。
整個圖案如一輪紅日從地平線冉冉。

湖北大學一覽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