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科技攻關計畫

國家科技攻關計畫是第一個國家科技計畫,也是20世紀中國最大的科技計畫,1982年開始實施。 從國民經濟發展的“六五”計畫到“九五”計畫期間,國家科技攻關計畫先後安排了534個科技攻關重點項目,總經費投入379億元人民幣,獲得專利2434項,產生直接經濟效益2033.7億元人民幣。 “十五”國家科技攻關計畫繼續堅持從國民經濟建設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大需求出發,以促進產業技術升級和結構調整、解決社會公益性重大技術問題為主攻方向,通過重大關鍵技術的突破、引進技術的創新、高新技術的套用及產業化,為產業結構調整、社會可持續發展及提高人民生活質量提供技術支撐。

國家科技攻關計畫是第一個國家科技計畫,也是20世紀中國最大的科技計畫,1982年開始實施。 這項計畫是要解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帶有方向性、關鍵性和綜合性的問題,涉及農業、電子信息、能源、交通、材料、資源勘探、環境保護、醫療衛生等領域。
從國民經濟發展的“六五”計畫到“九五”計畫期間,國家科技攻關計畫先後安排了534個科技攻關重點項目,總經費投入379億元人民幣,獲得專利2434項,產生直接經濟效益2033.7億元人民幣。
僅在“九五”期間,國家科技攻關計畫就安排了251個項目、5100多個專題,中央財政支持52.5億元,地方配套和承擔單位自籌資金177.3億元,組織1000多個科研院所、700多所大學、5400多個專業的7萬多名科技人員參與其中,共取得成果2萬多項,國內外專利1300多項,建立了4500多個試驗示範基地,培養具有生產經驗和研究開發能力的人才近20000人,累計創造綜合經濟效益4300多億元人民幣,直接經濟效益950多億元。
“十五”國家科技攻關計畫繼續堅持從國民經濟建設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大需求出發,以促進產業技術升級和結構調整、解決社會公益性重大技術問題為主攻方向,通過重大關鍵技術的突破、引進技術的創新、高新技術的套用及產業化,為產業結構調整、社會可持續發展及提高人民生活質量提供技術支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