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出差去了》

《爸爸出差去了》

前南斯拉夫電影《爸爸出差去了》,講述發生在1948年南斯拉夫與蘇聯關係破裂,大捕政治犯時期的一個家庭的故事。導演:埃米爾·庫斯圖里卡,主演:米基·馬諾洛維克、Moreno D'E Bartolli、蜜兒珍娜·卡瑞諾維克。由Cannon Film Distributors(電影公司)於1985年9月發行上映。該片曾獲1985年第38屆坎城金棕櫚獎。

基本信息

簡要概述

《爸爸出差去了》電影海報《爸爸出差去了》電影海報
1948年,狄托史達林決裂,對於許多南斯拉夫的骨幹共產主義分子來說,標誌著一個混亂而危險的時期的開始。米薩不小心對報紙上的漫畫發表了一句評論,就不幸地加入到被逮捕的行列中去。他的家人不得不面對現實,等待他從監獄獲釋。故事由他的小兒子馬力克講述,馬力克一直相信媽媽說的話:“爸爸去出差去了”。本片用一個孩子的眼睛來敘述,表現極權社會裡的家庭悲歡。這部被稱為反狄托主義的喜劇片展現了庫斯圖里卡豐富的電影才能,幽默、嘲諷,而又溫情脈脈,使得該片在世界各國都贏得了良好的口碑,連一向排外的美國電影觀眾都對它敞開了胸懷。

劇情介紹

1950年夏天,塞拉耶佛六歲男孩馬力克(MorenoD'EBartolli飾)的生活中除了夥伴與足球,還時常見到成年人小心翼翼的舉止。父親米薩(MikiManojlovic飾)為人風流,與一位女體育教師有染但又毫無拆散自己家庭的打算,一家四口的生活溫馨而又波瀾不驚。不久馬力克小夥伴的父親被人帶走,米薩則因不合時宜的言論被大舅調查,並被派到礦場勞改,父親在馬力克割包皮的那天離開,母親對馬力克說爸爸出差去了。父親的礦場生涯終於結束,一家三口遷往小鎮茲沃爾尼克與父親團聚。父親在小鎮工作之餘,又恢復了偷食的習慣,馬力克也結識了新的夥伴——醫生的小女兒瑪莎。但回到塞拉耶佛的日子仍然遙遙無期。在當地的國慶典禮上,馬力克被選為獻禮的少先隊員,結果馬力克上台時也說錯了話……

精美劇照

1
1
1
1

影片特色

這部非常感性的影片從小孩的視角觀察世界,而且帶有日後回憶的懷舊感,將政治批判用童稚的純真加以談化,裡面有很多親切感人的場面,令人想起自己的童年。這是一部極為陌生而又極為熟悉的電影。陌生的是前南斯拉夫那個遙遠的一度社會主義兄弟國家,以及庫斯圖里卡的黑色幽默;熟悉的卻是從鏡頭語言到人物對白的那種似曾相識的感覺,總覺得這是一種已經熟知了的電影方式,並且也是一種熟知的社會生活。

導演資訊

1
埃米爾·庫斯圖里卡】南斯拉夫導演。1954年11月24日生於塞拉耶佛。被評論界和影迷譽為天才導演,他的幾乎每部影片都能獲得獎項。庫斯圖里卡導片不多,卻堪稱部部佳作。作品具有吉普賽的熱情和瘋狂,偏愛描繪世界的殘酷、生活的顛簸,卻絕不放棄樂觀與感性,會導致又哭又笑、情緒失控的狀態。政治上強烈反對塞爾維亞的極端民族主義運動,曾要求跟該運動的領袖公開決鬥,遭到拒絕。作為一位長期旅居西方的東歐藝術家,以及他複雜的出身背景,庫斯圖里卡的處境是頗為尷尬的,尤其是當他竟敢拍出《地下》這樣公然諷刺狄托政權下所謂革命者的影片,可想而知,最犀利的批判之聲立即從他的故鄉塞拉耶佛傳來;同時,一些西方學者又把他列入米洛舍維奇的同黨,譴責他“在博愛、民主和反法西斯的名義下”騙取藝術界的嘉賞。《地下》的批評和壓力曾一度使庫斯圖里卡灰心至極,對外宣稱不再拍片。不過三年之後,他推出了描寫吉普賽人的最新作品《黑貓白貓》。這些批評其實是對庫斯圖里卡的一種誤解,忽視了他笑鬧諷刺背後所深藏的鄉愁與痛惜。庫斯圖里卡這樣談到南斯拉夫,“我在這樣一個國家出生,希望、歡笑和生活之樂在那裡比在世上其他任何地方都更強有力——邪惡也是如此——因此你不是行惡就是受害。”
主要作品:
1979年就讀布格拉電影學院時,以學生電影獲得南斯拉夫學生影展首獎;改編拍攝南斯拉夫詩人薛維的長詩《你記得桃莉貝爾嗎?》,為其導演處女作,獲威尼斯影展金獅獎;
1985年《爸爸出差時》(Otacnasluzbenomputu,1985)仍然改編自薛維的長詩,獲坎城電影節金棕櫚獎;
1989年《流浪者之歌》(Domzavesanje,1988)又在坎城獲得最佳導演獎;
1993年《亞歷桑那之夢》(ArizonaDream,1993)在柏林獲銀熊獎;
1995年《地下》(Underground,1995)再次獲坎城金棕櫚大獎,導演時年三十九歲;
1998年《黑貓白貓》(cRNAmacka,belimacor,1998)在威尼斯獲銀獅獎。
2004年的浪漫喜劇《生活是奇蹟》(Zivotjecudo,2004)在法國凱撒電影評獎中獲最佳歐洲影片獎。
2005年擔任第58屆坎城電影節評審團主席。
2005年與其他名導合拍短片集《被遺忘的天使》;2006年導演紀錄片《球王馬拉多納》;2007年攜新作《給我承諾》赴坎城。

主要演員

米基·馬諾洛維克
MikiManojlović....Mehmed-MesaZolj,otac
MorenoD'EBartolli....Malik
蜜兒珍娜·卡瑞諾維克
MirjanaKaranovic....SenijaSenaZolj,majka
穆斯塔法·納達雷維克
MustafaNadarevic....ZijahZijoZulfikarpasic,daidza
米拉·福蘭MiraFurlan....AnkicaVidmar
PredragLakovic....Franjo,kucepazitelj
PavleVujisic....MuzamerZulfikarpasic,dedo
SlobodanAligrudic....OstojaCekic
EvaRas....IlonkaPetrovic
AcoDjorcev....Dr.Ljahaov(asAleksandarDorcev)
AleksandarDorcev....DoktorLjahaov
EmirHadzihafisbegovic....Mladjiujak
ZoranRadmilovic....Brko,Pilot
JelenaCovic....Natasha
TomislavGelic....Hamdo,berberin
DavorDujmovic....Mirza,brat
AmerKapetanovic
SilvijaPuharicZaimMuzaferija
BozidarkaFrajt....Doktorovazena
HarisBurina
SinisaDugaric
MilijanaZirojevic
DimitrijeVujovic
VejsilPecanin
JasminGeljo
NebojsaSurlan
FahrudinAhmetbegovic
AleksandarZurovac....(asSasaZurovac)
MirsadZulic

發行製作

【製作公司】ForumSarajevo[塞爾維亞和黑山]、CentarFilm[塞爾維亞和黑山]
【發行公司】CannonFilmDistributors[美國](USA)(subtitled)

獲獎情況

金球獎(GoldenGlobe)1986】——BestForeignFilm(提名)
坎城電影節1985】
“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埃米爾·庫斯圖里卡
“金棕櫚”埃米爾·庫斯圖里卡
奧斯卡(美國電影學院獎)1986】——最佳外語片(提名)
【PulaFilmFestivalofYugoslavianFilms1985】—— “最佳女主角”蜜兒珍娜·卡瑞諾維克

上映時間

國家/地區上映/發行日期(細節)
西德WestGermany1985年9月12日
加拿大Canada1985年9月13日......(TorontoFilmFestival)
法國France1985年10月16日
阿根廷Argentina1986年3月13日
芬蘭Finland1986年4月18日
瑞典Sweden1986年5月23日
捷克CzechRepublic2000年7月......(KarlovyVaryFilmFestival)
捷克CzechRepublic2005年1月13日

觀眾評價

這部影片講述的是1948年間南斯拉夫與蘇聯關係,破裂大肆搜捕“史達林主義者”政治犯時期,一直到1952年為他們平反之間一個家庭的遭遇。風流成性的父親,溫柔賢惠堅韌不拔的母親,神神叨叨的大兒子和古靈精怪的小兒子,一切都是那么熟悉和親切。這些類型化的人物形象就在我們的身邊。當你聽到人們互相稱呼對方為“同志”的時候,當你看到那個被迫害的父親是由於大舅子揭發的時候,當你看到勞動改造的礦山的時候,當你看到久別重複的夫妻為了不吵到孩子而極力小聲地在狹小的房間一角做愛的時候,你會覺得這一切都那么容易喚起內心一些潛藏許久的記憶。而那場飛機表演,還有那場在市長面前的朗誦,這種“活動”是如此的熟悉,好像曾經經歷過;甚至連鏡頭調度都跟80年代的國產電影那么的像——是共同來自蘇聯的社會主義寫實主義傳統,還是冥冥之中一種神秘的聯繫?所以這部電影看得我各種吃驚,一部來自遙遠的南斯拉夫的電影,卻是一個隱秘的存在,把那些我們以為已經忘掉的東西從潛意識的地下室里生生地拔了出來,放在太陽光下曝曬。
電影從一個孩子的視覺看這個世界,這個被政治搞得莫名其妙的世界。《爸爸去出差》里的爸爸只能用出差來掩蓋自己被抓的事實,孩子很奇怪爸爸為什麼出差這么久,媽媽為什麼一直在哭,為什麼自己不能買足球,所有的為什麼都讓他感到困惑,這個世界怎么這么難以理解。而電影裡哥倆的懂事和淘氣也讓人一邊笑著一邊心酸著。這部電影讓我想起了《狄托與我》,同樣的講述南斯拉夫的故事,同樣的是從孩子眼中看政治,同樣的政治顯得愚蠢可笑。兩部電影裡的小男孩都很可愛,很聰明,但都有點大智若愚,傻乎乎的,做出許多讓人哭笑不得的事情。《狄托與我》拍攝於1992年,不知是不是受了《爸爸去出差》的影響。
影片裡的政治氛圍,很容易讓人聯想起文革。無心的笑話便可以讓你坐牢,莫名其妙的讓人恐懼。而謎底揭曉時,那讓一家人遭受無盡苦難的罪竟然是看報紙時一句無心的評論,這讓我頓時領悟電影開始時,小舅子說,只有唱別人聽不懂的墨西哥民謠才是安全的。在那樣的環境裡,不但言論沒有自由,連唱歌都沒有自由。小舅子在電影裡是強權政治的代表,他懂得政治是什麼,所以他冷酷無情,他無視親妹妹的哀求,既便眾叛親離,他依舊堅持自己的政治原則。在他眼中,政治高於一切,因為他明白政治可以毀掉一切。
本片僅僅是庫斯圖里卡的第二部長片,可這個時候他已經是金獅和金棕櫚在手了。這個人帶來了一種完全不同的電影。他總能在俗濫的的情節劇中製造笑料和超越情節劇的深刻社會批判,一如法斯賓德和阿爾莫多瓦。有些橋段,比如白血病少女和片名“爸爸出差去了”的這個表述在今天看來已是濫套,可在他的影片裡風格竟是如此的濃烈,甚至拍到最近的片子還是那種味道,如同這部片中笑對“文革生活”的南斯拉夫人一樣。那個夢遊且早熟的小孩子,形象地提供了導演觀察這段歷史的方式。仿佛是導演的自指,於是夾纏在私人回憶之中,那個年代的社會歷史情境就以庫斯圖里卡獨有的方式講了出來。如今庫斯圖里卡也是當過坎城評審會主席的人了,可是誰又曾記得,在中國風靡一時的《瓦爾特保衛塞拉耶佛》中還有這箇中獎率高達80%的三大電影節寵兒扮演的一個角色——“瓦爾特”。

歷屆坎城電影節最佳影片金棕櫚獎

第一屆 《鐵路之戰》 法國 | 第三屆 《第三者》 英國 | 第四屆 《米蘭的奇蹟》 義大利 | 第四屆 《朱麗小姐》 瑞典 | 第五屆 《奧賽羅》 美國 | 第五屆 《兩分錢的希望》 義大利 | 第六屆 《恐懼的代價》 法國 | 第七屆 《羅生門》 日本 | 第八屆 《馬蒂》 美國 | 第九屆 《寂靜的世界》 法國 | 第十屆 《四海一家》 美國 | 第十一屆 《雁南飛》 蘇聯 | 第十二屆 《黑人奧威爾》 法國 | 第十三屆 《甜蜜的生活》 義大利 | 第十四屆 《維莉迪安娜》 西班牙 | 第十五屆 《諾言》 巴西 | 第十六屆 《豹》 義大利 | 第十七屆 《瑟堡的傘》 法國 | 第十八屆 《訣竅》 英國 | 第十九屆 《男歡女愛》 法國 | 第十九屆 《這些先生和太太們》 義大利 | 第二十屆 《放大》 英國 | 第二十二屆 《如果》 英國 | 第二十三屆 《陸軍野戰醫院》 美國 | 第二十四屆 《送信人》 英國 | 第二十五屆 《工人階級上天堂》 義大利 | 第二十六屆 《稻草人》美國 | 第二十六屆 《僱工》 英國 | 第二十七屆 《對話》 美國 | 第二十八屆 《烽火歲月志》 阿爾及利亞 | 第二十九屆 《出租汽車司機》 美國 | 第三十屆 《我父我主》 義大利 | 第三十一屆 《木屐樹》 義大利 | 第三十二屆 《鐵皮鼓》 西德 | 第三十二屆 《現代啟示錄》 美國 | 第三十三屆 《影子武士》 日本 | 第三十三屆 《爵士樂大全》 美國 | 第三十四屆 《鐵人》 波蘭 | 第三十五屆 《自由之路》 土耳其 | 第三十五屆 《失蹤》 美國 | 第三十六屆 《楢山節考》 日本 | 第三十七屆 《德克薩斯的巴黎》 德國、法國 | 第三十八屆 《爸爸出差去了》 南斯拉夫 | 第三十九屆 《傳道》 英國 | 第四十屆 《撒旦的陽光下》 法國 | 第四十一屆 《征服者佩爾》 丹麥 | 第四十二屆 《性,謊言,錄像帶》 美國 | 第四十三屆 《我心狂野》 美國 | 第四十四屆 《巴頓·芬克》 美國 | 第四十五屆 《善意的背叛》 丹麥 | 第四十六屆 《霸王別姬》 中國《鋼琴課》 澳大利亞 | 第四十七屆 《低俗小說》 美國 | 第四十八屆 《地下》 南斯拉夫 | 第四十九屆 《秘密和謊言》 英國 | 第五十屆 《櫻桃的滋味》 伊朗 | 第五十屆 《鰻魚》 日本 | 第五十一屆 《永遠的一天》 希臘 | 第五十二屆 《羅塞塔》 比利時 | 第五十三屆 《黑暗中的舞者》 丹麥 | 第五十四屆 《兒子的房間》 義大利 | 第五十五屆 《鋼琴家》 法國 | 第五十六屆 《大象》 美國 | 第五十七屆 《華氏911》 美國 | 第五十八屆 《孩子》 比利時 | 第五十九屆 《風吹稻浪》 法國/愛爾蘭/英國 | 第六十屆 《四月三周兩天》 羅馬尼亞 | 第六十一屆 《牆壁之間》 法國 | 第六十二屆 《白絲帶》 德國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