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德

西德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簡稱西德或聯邦德國(德語: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或非官方縮寫BRD)建立於1949年5月23日,其初期範圍包括二戰後由英國、美國和法國所占領的德國領土。1990年兩德統一之前,西德的首都是波恩。此外東德境內柏林西部(西柏林)在當時屬於西德領土,由於西柏林全境皆由德意志民主共和國領土包圍,使得它成為一個孤立在其他國家境內的"飛地"。本詞條主要是介紹1949年-1990年間存在於今日德國西半部、以西德之簡稱為人所熟知的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對於1990年後的同名國家,相關介紹請參考詞條德國。

基本信息

簡介

德國地圖德國地圖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簡稱西德或聯邦德國(德語: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或非官方縮寫BRD)建立於1949年5月23日,其初期範圍包括二戰後由英國美國法國所占領的德國領土。

在1990年兩德統一還都至柏林之前,西德的首都是設定於波恩(Bonn)。而除了德國西部的領土外,東德境內、德國原本的首都柏林市區西半部在當時也屬於西德領土,由於西柏林全境皆由東德領土包圍,使得它成為一個孤立在其他國家境內的飛地。

領土

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東鄰波蘭人民共和國,東南接捷克斯洛伐克社會主義共和國,西部與西南部同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接壤,北臨波羅的海。領土面積約為10.8333萬平方公里,柏林(東柏林)為其首都,官方貨幣是民主德國馬克。

成立與歷史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德國分裂為民主德國(DDR)(即東德,德語:Deutsche Demokratische Republik,前蘇聯殖民)和聯邦德國(BRD)(即西德,德語: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美國殖民)兩個國家。1955年又分別加入華沙條約組織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兩德長期相互對峙。1989年底,民主德國政局發生激烈變化。1990年3月,基督教民主聯盟主席德梅齊埃上台組閣,兩德政府正式談判統一問題。5月18日,簽署了關於建立兩德貨幣、經濟和社會聯盟的國家條約。規定從7月1日起,兩德都使用西德馬克,國家的經濟基礎是社會市場經濟,實行西德的勞動法規。8月31日,又簽署了關於兩德實行政治統一的第二個國家條約。規定民族恢復1952年7月行政區劃改革前的5個州建制,東西柏林合併成一個州,於10月3日按西德《基本法》集體加入聯邦德國。

9月12日,兩德外長又與美蘇英法外長簽署最後解決德國問題的條約,使德國的統一得到前戰勝國的同意。1990年10月3日,民主德國正式加入聯邦德國,兩德實現統一。12月2日,全德舉行議會選舉。基督教民主聯盟獲勝,科爾任統一後德國的第一任總理。 1990年5月18日,民主德國和聯邦德國在波恩簽署《關於建立貨幣、經濟和社會聯盟的國家條約》。8月31日,雙方又在柏林簽署《兩德統一條約》。10月3日民主德國正式加入聯邦德國。民主德國的憲法、人民議院、政府自動取消,分裂40多年的德國重新統一。

1990年10月3日零時,對於8000萬民主德國和聯邦德國人民來說,是一個非同尋常的時刻,在柏林帝國議會大廈前,伴隨著聯邦德國的國歌聲,特製的旗桿上徐徐升起了黑紅黃三色的聯邦德國國旗。這一儀式向全世界宣告,分裂長達45年之久的德國重新統一了。 走資本主義路線,稱德國。

歷任總統

特奧多爾·豪斯 Theodor Heuss (1949.9~1959.9)

海因里希·呂布克 Heinrich Luebke (1959.9~1969.6.30)

古斯塔夫·海涅曼 Gustav Heinemann (1969.7.1~1974.6.30)

瓦爾特·謝爾 Walter Scheel (1974.7.1~1979.6.30)

卡爾·卡斯滕斯 Karl Carstens (1979.7.1~1984.6.30)

里夏德·馮·魏茨澤克 Richard von Weizsacker (1984.7.1~1994.6.30)

羅曼·赫爾佐克 Roman Herzog (1994.7.1~1999.6.30)

約翰內斯·勞 Johannes Rau (1999.7.1~2004.7.1)

霍斯特·克勒 Horst Koehler (2004.7.1~2009.5~ )


基本資料

面積:357042平方公里(世界第63名)。

人口:7948萬。主要是德意志人,少數民族有丹麥人、吉卜賽人和索布族人。居民中的35.2%信奉羅馬-天主教,45.4%信奉基督教。
國慶日:10月3日(1990年德國重新統一日)
納粹受害者紀念日:1月27日(蘇聯紅軍解放納粹德國設在波蘭境內的奧斯威辛集中營紀念日,1996年1月3日確定)

國旗:呈橫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5∶3。自上而下由黑、紅、黃三個平行相等的橫長方形相連而成。三色旗的來歷眾說紛紜,最早可追溯到公元一世紀的古羅馬帝國,在後來16世紀的德國農民戰爭和17世紀的德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中,代表共和制的三色旗也飄揚在德意志大地上。1918年德意志帝國跨台後,魏瑪共和國也採用黑、紅、黃三色旗為國旗。1949年9月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成立,依然採用魏瑪共和國時期的三色旗;同年10月成立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國也採用三色旗,只是在旗面正中加了包括錘子、量規、麥穗等國徽圖案,以示區別。1990年10月3日,統一後的德國仍沿用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國旗。三色國旗可在機場、賓館、宴會和其他場合懸掛。聯邦政府機構和駐外使館等懸掛帶有黑鷹圖案的國旗。

國徽:為金黃色的盾徽。盾面上是一頭紅爪紅嘴、雙翼展開的黑鷹,黑鷹象徵著力量和勇氣。

國歌:“德意志之歌”的第三段,歌詞是奧古斯特海因利希·霍夫曼·馮·法勒斯雷本(1798—1874)於1841年撰寫的,曲調由約瑟夫·海頓(1732—1809)譜寫。1922年,魏瑪共和國第一任帝國總統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將“德意志之歌”升格為國歌。1952年,在聯邦總統豪伊斯和聯邦總理阿登納之間的一次通信中,這首歌重新被承認為國歌。聯邦總統魏茨澤克和聯邦總理科爾在1991年8月的通信中確認了”德意志之歌”對統一的德國的傳統意義。

國花:矢車菊,又名藍芙蓉、荔枝菊、翠藍,屬於菊科。經過德國人多年的培育,這種“原野上的小花”已經有淺藍、藍紫、深藍、深紫、雪青、淡紅、玫瑰紅、白等多種顏色。頭狀花序生在纖細莖稈的頂端,仿佛一位雋秀的少女,向著“生命之光”——太陽,祈禱幸福和歡樂。矢車菊是德國的名花,德國人用她象徵日耳曼民族愛國、樂觀、頑強、儉樸的特徵,並認為她有吉祥之兆,因而被譽為“國花”。 

國鳥:白鸛國鳥:白鸛

國鳥:白鸛,一種著名的觀賞珍禽。在歐洲,自古以來白鸛就被認為是“帶來幸福的鳥”,是吉祥的象徵,是上帝派來的“天使”,是專門來拜訪交好運的人的。白鸛被選為國鳥後,不少德國家庭特地在煙囪上築造了平台,供它們造巢用。

國石:琥珀

德國統一的象徵:布蘭登堡門,位於柏林市中心菩提樹大街和6月17日大街的交匯處,是柏林市區著名的遊覽勝地和德國統一的象徵。

國家政要:

國家元首:聯邦總統:霍斯特·克勒

政府首腦:總理:安格拉·默克爾

貨幣:2002年元月1日起開始為歐元,在此之前為德國馬克。

1德國馬克(縮寫DM)=100德國芬尼(縮寫Pf)。1歐元=1.95583德國馬克。硬幣上的字母說明造幣廠所在的城市,A:柏林、D:慕尼黑、F:斯圖加特、G:卡爾斯魯厄、J:漢堡。

時區:中歐時區(=格林威治時間+1小時)。

國際電話區號:49

國家代碼:DEU/GER

國際域名縮寫:.de

地理氣候

地形

德國位於歐洲中部,東面與波蘭和捷克接壤,南面臨奧地利和瑞士,西面與法國、盧森堡、比利時以及荷蘭相界,北面與丹麥相連並臨北海和波羅的海,是歐洲鄰國最多的國家。面積357021平方千米,國界線長3757千米,海岸線長2389千米。德國地勢呈現北低南高,呈階梯狀,南北農業有較大差異,分為4個地形區:德國北部是平均海拔不到100米的平原,臨北海和波羅的海,地勢低平,氣候夏季涼爽,冬季陰冷,土壤較為貧瘠,主要利用草場發展畜牧業,也種黑麥、燕麥和馬鈴薯;中部是由東西走向的高地構成的山地;西南部是萊茵河谷地區,萊茵河兩旁谷壁陡峭的山地為森林和高山牧場;東南部是巴伐利亞高原和阿爾卑斯山區,河谷地帶日照時間較長,土壤肥沃,盛產菸草、葡萄等水果和用於釀造啤酒的啤酒花,阿爾卑斯山脈中的楚格峰(海拔2963米)是德國境內的最高峰。德國境內有多條歐洲主要河流穿行而過,包括了萊茵河(長865公里)、易北河(700公里)以及多瑙河(686公里)等。較大湖泊有博登湖、基姆湖、阿莫爾湖、里次湖。德國面積的53.5%用於農業,29.5%是森林,12.3%用於居住和交通,1.8%是水域,其餘的是荒地。

氣候

德國西北部為溫帶海洋性氣候,往東部和南部逐漸過渡成溫帶大陸性氣候,氣候多變,盛行西風。德國氣溫適中,氣溫變化不大,最冷的1月份平均在攝氏0度左右,山區約攝氏零下10度,12月至3月為冬季,阿爾卑斯山區冬季一直到5月,夏季平均在20度,最熱月份為6月至8月。


行政區劃

行政區劃行政區劃

德國被劃分為16個“聯邦州”(Bundesland),其中有三個是獨立的“城市州”(Stadtstaat):
1.巴登-符騰堡州(Baden-Württemberg)

2.巴伐利亞州(Bayern)

3.柏林(Berlin,城市州)

4.布蘭登堡州(Brandenburg)

5.不萊梅州(Bremen,城市州)

6.漢堡市(Hamburg,城市州)

7.黑森州(Hessen)

8.梅克倫堡-前波莫瑞州(Mecklenburg-Vorpommern)

9.下薩克森州(Niedersachsen)

10.北萊茵-威斯伐倫州(Nordrhein-Westfalen)

11.萊茵蘭-普法爾茨州(Rheinland-Pfalz)

12.薩爾州(Saarland)

13.薩克森州(Sachsen)

14.薩克森-安哈特州(Sachsen-Anhalt)

15.什勒斯維希-霍爾斯坦州(Schleswig-Holstein

16.圖林根州(Thüringen)

德國進一步被劃分為36個“行政區”(Regierungsbezirke)和438個“縣”(Kreise)。

歷史

公元50年日耳曼部落的分布(不包括斯堪的那維亞半島)公元50年日耳曼部落的分布(不包括斯堪的那維亞半島)

1871年德意志帝國在普魯士王國的基礎上建立,德國才第一次形成了民族國家。由此往後的歷史才稱為德國歷史,之前的只是德意志地區和德意志各民族的歷史。

日耳曼部落(前100年-300年)

據推測,日耳曼部落的進化發生在青銅時代或者最晚是鐵器時代。公元前1世紀,部落開始從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和德國北部逐漸向南、向東和向西擴散,與伊朗人、波羅的人、凱爾特人的高盧部落以及東歐的斯拉夫人發生接觸。除了史料記載的日耳曼人與羅馬帝國的接觸以及考古發現外,科學家對早期日耳曼人歷史知之甚少。

在奧古斯都的統治時代,羅馬帝國軍隊開始入侵德意志地區,日耳曼部落在抵抗過程中逐步掌握了與羅馬軍隊相類似的戰鬥戰術。公元9年,舍羅斯克人首領阿米紐斯在條頓堡森林戰役中戰勝瓦盧斯所領導的羅馬軍團,位於萊茵河和多瑙河以北的德意志地區才得以獨立於羅馬帝國之外。至公元100年,日耳曼部落已在萊茵河-美因河-多瑙河沿岸定居,占據了如今德國的大部分地區。3世紀,出現了許多較大的西日耳曼部落,包括阿勒曼尼人、法蘭克人、薩克森人和弗里斯蘭人等。

民族大遷徙和法蘭克王國(300年-843年)

376年,匈奴人對日耳曼的一支西哥特人發動襲擊。西哥特人在得到羅馬帝國皇帝的批准後,以“同盟者”的身份進入羅馬帝國控制的土地,是為民族大遷徙的開始。此後日耳曼多個部落陸續跟進,並在今天法國和西班牙的部分地區建立了一系列的短命國家。由於不堪忍受壓迫,476年,日耳曼人與部分羅馬帝國人聯合,推翻了羅馬帝國。

5世紀末,克洛維一世建立法蘭克王國,日耳曼人進入法蘭克時代。法蘭克王國延續了數個世紀,經歷了墨洛溫王朝和加洛林王朝。在查理大帝的統治時期,法蘭克王國幾乎占據了整個西歐地區。由於領地內各地區間缺乏文化和經濟的聯繫,封建割據勢力強大,王國在查理曼大帝死後陷入一片混戰。

神聖羅馬帝國(843年-1806年)

843年,根據《凡爾登條約》,法蘭克王國分成西、中、東三個部分,其中萊茵河以西的西法蘭克王國成為後來法國的基礎;萊茵河以東的東法蘭克王國成為後來德意志王國的基礎,也是其後神聖羅馬帝國和今天德國的雛形;中部則成為後來法德爭端的起源。

919年,薩克森公爵亨利一世成為東法蘭克王國國王,建立了薩克森王朝,正式開創德意志國家,這是嚴格意義上的德意志歷史的開始。王國由洛林、薩克森、弗蘭肯、士瓦本、圖林根和巴伐利亞多個公國組成。962年,王國國王奧托一世由羅馬教皇加冕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成為羅馬的監護人和羅馬天主教世界的最高統治者。在弗蘭肯王朝統治期間(1024年-1125年),義大利北部和勃艮第加入神聖羅馬帝國,但主教敘任權之爭使皇帝的權力被削弱。在霍恩施陶芬王朝統治期間(1138年-1254年),帝國勢力進一步擴張到斯拉夫人居住的地區。德意志北部地區的城鎮因漢薩同盟而繁榮發展。

1356年金璽詔書頒布,規定帝國皇帝由七位選帝侯選舉產生,選帝侯則來自帝國內最具勢力的公國統治者和地方大主教。這一規定成為帝國的基本國體,直至其滅亡。從15世紀初起,帝國皇帝幾乎被奧地利大公國的哈布斯堡家族占據。

1517年,馬丁·路德撰寫了質問羅馬天主教的《九十五條論綱》,由此引發了宗教改革。宗教戰爭導致了三十年戰爭的爆發,戰爭使德意志領地遭受破壞。1648年,《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簽署,結束了德意志地區的宗教戰爭,但也使帝國實際上分成了眾多的獨立公國。從1740年開始,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和普魯士王國之間的戰爭占據了18世紀的德意志歷史。1806年,在拿破崙戰爭中,帝國皇帝弗蘭茨二世被迫退位,神聖羅馬帝國徹底瓦解。

復辟和革命(1814年-1871年)

隨著拿破崙·波拿巴戰爭失敗,1814年召開了維也納會議,一個由39個主權國家組成的鬆散聯盟---德意志邦聯成立。由於不滿意復辟,德意志人民興起了追求統一和自由的自由主義運動,但隨後被邦聯議會主席克萊門斯·文策爾·馮·梅特涅策劃的措施所鎮壓。1834年,德意志關稅同盟成立,極大促進了德意志國家的經濟統一。由於受法國大革命的影響,民族主義在德意志人民特別是年輕知識份子中迅速成為一股重要的力量。用來代表此次運動的黑色、紅色和金色後來也成為了德國國旗的顏色。

受1848年歐洲革命和法國建立共和國的影響,德意志知識份子和平民也發動了革命。國王腓特烈·威廉四世為緩和民眾的反抗情緒,同意制定憲法和成立議會,使運動暫時得以平息。1862年,威廉一世與議會鬥爭日益激烈並引發了軍事變革,奧托·馮·俾斯麥被任命為普魯士宰相。俾斯麥成功贏得了1864年普丹戰爭和1866年普奧戰爭的勝利,建立了北德意志聯邦,將奧地利排除在德意志邦聯之外。

德意志帝國(1871年-1918年)

隨著法國在普法戰爭中失利,1871年1月18日,威廉一世在凡爾賽宮加冕為德意志皇帝,德意志帝國宣布成立。普魯士霍亨索倫王朝開始統治新的帝國,首都柏林。帝國統一了除奧地利以外的各德意志國家,稱為小德意志。1884年初,德意志帝國開始在歐洲以外建立殖民地。

在統一德意志後的最初時期內,帝國皇帝威廉一世採取的外交政策是通過建立同盟以鞏固德意志強國地位、孤立法國和避免戰爭。但是在威廉二世統治期間,帝國又採取了新帝國主義政策,導致與鄰國關係緊張。原先有帝國參加的聯盟不復存在,而新的聯盟又將帝國排斥在外。與此同時,法國卻通過《英法協約》與英國建立新的外交關係,並鞏固了與俄羅斯帝國的聯繫。除了與奧匈帝國保持接觸,德意志帝國日益孤立。

德意志的帝國主義走出國內,與其它歐洲列強一道瓜分非洲。柏林會議後,德意志帝國獲得了包托德屬東非、德屬西南非、多哥和喀麥隆在內的非洲多塊土地。瓜分非洲使得列強之間的矛盾日趨激化並導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1914年6月28日,奧匈帝國皇儲弗朗茨·斐迪南大公被刺身亡,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直接導火線。作為被協約國戰勝的同盟國的成員,德意志帝國遭受了巨大的損失。1918年11月,德國革命爆發,威廉二世被迫退位。11月11日,德意志帝國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1919年6月,德意志帝國被迫簽署《凡爾賽和約》。此次談判與以往的戰後和談不同,作為戰敗國的德意志帝國被排除以外。由於條約被認為過於苛刻且令德國蒙羞,促進了納粹主義的興起。

魏瑪共和國(1919年-1933年)

1918年11月德國革命成功後,魏瑪共和國成立。1919年8月11日,《魏瑪憲法》經德國總統弗里德里希·埃伯特簽字生效。1918年,羅莎·盧森堡和卡爾·李卜克內西創立德國共產黨。1919年1月,德國工人黨成立,後來成為德國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即納粹黨。

魏瑪共和國的經濟曾遭受兩次嚴重打擊,第一次是1920年代初因《凡爾賽和約》所訂下的巨額賠款造成的。雖然20年代中期經濟迅速復甦,但是經濟大蕭條再次令共和國遭受打擊,一蹶不振。同時,共和政府十分不穩定,執政聯盟屢屢變更,人們逐漸對民主制度失去信心。此外,共和政府還要面對右翼的君主主義、民意主義及納粹主義勢力的挑戰。例如很多右翼份子散播的刀刺在背傳說,即宣稱德國革命是德國在一戰失敗的原因,並把革命黨人、社民黨、共產黨人甚至猶太人定義為“十一月罪犯”,藉此打擊共和制度。而左派的共產黨也反對共和國的資本主義統治,希望以議會共產主義取而代之。

革命過後,德國選民漸漸傾向支持反對民主的政黨,無論是右翼的德國國家人民黨、納粹黨或是左派的共產黨。大蕭條以後,政局兩極化明顯。1932年的兩次議會選舉中,納粹黨分別得到37.2%和33.0%的議席,而共產黨則在第二次選舉中得到17%的議席。因此,共和國後期的議會中有很多成員都不是民主派。社民黨一類的溫和民主政黨的票數也愈來愈少。

1930年代開始,德國政局岌岌可危。部分政黨如納粹黨使用準軍事化部隊威嚇選民,並藉助高失業率與民眾的貧困爭取民意。擁有巨大影響力的精英因恐反政府的政黨,經常借用魏瑪憲法第48條允許聯邦大總統以緊急法令統治國家,令民主制度漸漸崩潰。

在連續數個政府內閣失敗後,別無選擇的總統保羅·馮·興登堡在右翼部屬建議下,於1933年1月30日任命阿道夫·希特勒為新一任德國總理。

第三帝國(1933年-1945年)

1933年2月27日,國會縱火案發生,隨後頒發的緊急法令將民眾的一些基本權利取消。1933年的《授權法案》賦予了希特勒政府完全立法權。只有德國社會民主黨投票反對,而共產黨由於其國會議員被殺或被捕,已無法表達反對意見。在一系列行動和法案之後,德國成為一黨專政的中央集權國家,國家經濟納入戰爭軌道。1936年,德國軍隊進入萊茵蘭非武裝區,英國首相內維爾·張伯倫的綏靖政策被證明是不恰當的。1938年後,希特勒在膨脹主義的指引下逐步建立起大德意志。為避免兩線作戰,希特勒於1939年與蘇聯簽訂《蘇德互不侵犯條約》。

1939年9月1日,德國對波蘭發動閃電戰,兩天后法國和英國對德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德國很快就直接或間接地控制了歐洲的大部分地區。1941年,德國開始了大屠殺,有組織地殺害了約600萬猶太人、約1000萬斯拉夫人和吉普賽人以及約25萬德國籍殘疾人等。

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撕毀與蘇聯的條約,打開東方戰線併入侵蘇聯。在日本偷襲珍珠港後不久,德國對美國宣戰。雖然一開始德軍快速深入蘇聯境內,但隨後的史達林格勒戰役扭轉整個戰爭的局面。1945年5月8日,在紅軍占領柏林後,德國投降。

分裂和重新統一(1945年-1990年)

1945年德國被分區占領情況戰爭使近千萬德國士兵和平民死亡,大片國土喪失,約150萬名德國人被從原占領國驅趕回來,多個大城市被炸毀。戰後德國領土和柏林全市被盟軍劃分為四個軍事占領區。1949年5月23日美國、英國及法國占領區(包含西柏林)合併,成立以波恩為首都的德意志聯邦共和國(俗稱“西德”或“聯邦德國”);其中西柏林亦以特殊的城市地位,加盟位於波恩的聯邦政府。同年10月7日,蘇聯占領區(包含東柏林)則單獨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俗稱“東德”或“民主德國”),設立首都即為東柏林。

西德遵循自由主義,是個民主議會制共和國,施行“社會市場經濟”,與美國、英國和法國聯盟。西德從1950年代初開始經歷了長期的經濟成長,於1955年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1958年成為歐洲經濟共同體創始國之一。東德於1955年與蘇聯結盟,施行蘇聯模式的“計畫經濟”並迅速成為華沙公約組織中最富有、最現代化的國家。為阻止東德人逃往西德而於1961年建造的柏林圍牆被認為是冷戰的標誌。1970年代,西德總理維利·勃蘭特的東方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兩德之間的緊張關係。

日益增多的東德人從匈牙利逃往西德以及東歐劇變,東德於1989年11月突然撤除了柏林圍牆,這一舉動加速了東德的變革,最終促成了1990年10月3日的兩德統一。根據兩德協定,合併後的東、西柏林再次成為新國家的首都。

交通

交通方面,連通歐洲東西部和南北部的高速公路和鐵路都經過這裡,有歐洲路上“十字路口”之稱。法蘭克福國際機場是歐洲第二大機場,也是貨運量第一大的機場。而萊茵河優良的通航能力使得德國水運也相當發達。

密布在德國的鐵路網約達48215公里(2006年)長。每日約有50000輛的載客與載貨列車在行駛。自1994年1月起由私人企業德國鐵路股份公司接管原東德與西德的國家鐵路局,成為德國境內交通重要的一部份。除了德國鐵路股份公司之外,另外尚有約350家其它的私人鐵路公司在營運,共同組織成德國鐵路網。當德國政府將鐵路營運交給德國鐵路公司之時,也資助它一大部分金錢,以建構德國鐵路網和地區鐵路。

地區鐵路有區域特快鐵路(RegionalExpress,RE)、區域鐵路(RegionalBahn,RB)和城市鐵路(Stadtbahn,S-Bahn);遠程鐵路則有歐洲城際快車(EuroCity,EC),城際快車(InterCity,IC)和城際特快列車(InterCityExpress,ICE),都依照每日固定的時刻表行駛。遠程鐵路行運的範圍約達總長2000公里之長。

政治

德國國會大廈德國國會大廈

德國自1949年起是一個採用議會民主的聯邦制國家,聯邦議會由兩院組成,各聯邦州在教育、警察和其它方面享有高度的獨立主權。

德國的國家元首是聯邦總統(Bundespräsident),任期5年,由聯邦大會間接選舉產生。聯邦大會由聯邦議院議員以及同樣數目的各州代表組成,專門負責選舉國家元首。聯邦總統的權利受到限制,其角色大部分是象徵性的。

德國聯邦議會由聯邦議院和聯邦參議院組成,兩院一起組成了德國的立法機構。聯邦議院現擁有598席,代表由直選或間接選舉產生,任期4年,設有聯邦議院議長一人,在國內外禮儀上享有僅次於聯邦總統的第二高地位。聯邦參議院擁有69席,代表來自16個聯邦州,聯邦參議院議長由州總理輪流擔任,在國內外禮儀上享有第三高地位。

拂曉時分,萊茵河畔的科隆大教堂。拂曉時分,萊茵河畔的科隆大教堂。

聯邦總理(Bundeskanzler)雖然在國內外禮儀上僅享有第四高地位,卻是德國聯邦的政府首腦。聯邦總理往往是議會多數黨的成員,由議會選舉產生。聯邦政府設一位副總理,由聯邦總理從各政府部長中確定一人,在聯邦總理缺席時代理行使聯邦總理的職權。現行的德國《基本法》力圖避免重蹈魏瑪共和國的覆轍,規定了例如總理的間接產生、政黨必需獲得5%選票或3個直選席位才能進入議會、只有下院全體議員都同意繼任者後才能免去總理、軍隊除救援外不許使用於國內事務等等。也正因為如此,到目前為止的歷屆德國政府都是聯合內閣。此外,基本法中的1至20款(“人的尊嚴不可被侵犯”等)被看作是不許被更改的部分。德國聯邦的憲法體制(Verfassungsrecht)由基本法、統一協定(Einigungsvertrag)以及其它國際協定組成,各州另外有自己的憲法,但受聯邦憲法體制約束。

德國擁有一個分立的聯邦司法系統,且違憲審查權採集中制,故設有聯邦憲法法院、聯邦最高行政法院、聯邦最高普通法院以及對財政、勞工以及社會議題方面有管轄權的法院。又因為德國為歐洲共同體的成員,歐洲法院的判決對其有拘束性。各州另外設有州憲法法院(Landesverfassungsgericht)。公民在充分理由情況下可以通過行政訴訟撤銷或廢止政府行政的行政行為,通過憲法訴訟解除政府立法,通過歐洲法院確保歐體與歐盟條約適用的一致性,這樣就確保了憲法解釋的統一性、歐盟條約在全歐洲解釋的統一性,並保護了公民的基本權利。

經濟

德國德國

德國的自然資源相對匱乏,國土面積中的一大部分用於農業,但從事農業工作的人口僅占從業人員的2%至3%,產業主要以工業和服務業為主。德國的國內生產總值約2.2萬億歐元(2004年),在歐盟國家中高居第一位,國民經濟排名世界第三,是全球第三大工業國。根據人類發展指數,德國的生活水平排名世界第21位。2006年因國內需求增加,經濟成長率達到2.8%。德國是全球最大的出口國,幾十年來,德國在對外貿易方面處於世界的絕對領先地位,被譽為“出口冠軍”,2006年出口增長13%,達到8940億歐元。

1970年代的第一次石油危機以來,德國的失業率逐年攀高,經濟也受到高失業率的困擾,尤其是在德國東部地區。一些企業團體和新自由主義的經濟學家認為,由於德國一直在建設社會福利國家,東歐鄰國的工資水平相對德國低很多,使得生產從德國向這些國家轉移,導致德國國內的工作崗位不斷減少。2006年起德國經濟復甦,失業率始負增長。

德國經濟的體制一般被稱為社會市場經濟,這是德國總理艾哈德的傑出貢獻,對改革中的中國也有深遠影響。德國是歐洲貨幣聯盟的創建成員,今歐洲中央銀行設在德國的法蘭克福。

德國是全球工業科學含量第三高的經濟體,僅次於美國和日本。然而它的社會市場經濟體系卻出現重大問題,長期為許多社會問題所拖累。經濟結構的僵化導致高失業率,成為長期而非周期性的經濟問題,人口高齡化問題也帶給社會保障體系造成了莫大的壓力。東德的經濟發展也是一個長期的、耗資巨大的挑戰。德、法主導的歐元區計畫之啟動,給德國經濟帶來了發展空間。

隨著目前大聯合政府所推進的各項改革逐步深入,加之國際經濟環境的好轉,德國正在逐步復甦經濟,消費力開始提高、失業人口逐年下降。

工業

德國是全球八大工業國之一。魯爾區是德國的傳統煤鋼工業區。慕尼克(寶馬汽車總部所在地)、漢堡、斯圖加特(賓士和保時捷總部所在地)、沃爾夫斯堡(大眾汽車總部所在地)也形成了強大的製造業集群。柏林、萊比錫、德勒斯登則是德國東部的工業重鎮。新興工業集中在慕尼克一帶。

德國的主要部門有電子工業、航太工業、汽車製造、精密機械、裝備製造、軍工生產等。德國工業產品以品質精良著稱,技術領先,做工細膩,但成本較高。德國的工業品在世界享有盛譽。

農牧業

農業發達,機械化程度很高。2007年共有農業用地1690萬公頃,約占德國土面積的一半。2007年農林漁業產值為218.1億歐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0.9%。農業就業人口85萬,占國內總就業人數的2.14%。 

服務業

包括商業、交通運輸、電信、銀行、保險、房屋出租、旅遊、教育、文化、醫療衛生等部門。德國鼓勵發展“補充養老保險”

旅遊業

德國旅遊業發達。每年有大量國內外遊客在德國旅遊。著名景點有科隆大教堂,柏林國會大廈,波恩文化藝術展覽館,羅滕堡,慕尼黑德意志博物館,海德堡古城堡,巴伐利亞新天鵝石宮德勒斯登畫廊等。

交通運輸

德國商業銀行大樓德國商業銀行大樓

德國交通運輸業十分發達。公路、水路和航空運輸全面發展,特別是公路密度為世界之冠。民航運輸業發達。

財政金融

德國主要銀行:

(1)德國聯邦銀行:1948年成立,是德國的中央銀行,決定國家貨幣政策、負責貨幣發行並管理外匯黃金儲備。

(2)德意志銀行:1870年成立,德國最大的商業銀行。1998年11月,該行收購資產總額在美國占第八位的信孚銀行後,資產總額高達8200億美元,超過瑞士聯合銀行,一度成為全球最大的商業銀行。

(3)德勒斯登銀行:1872年成立。2001年7月,德國安聯保險集團增持其股份到96%。2007年底資產總額為5002億歐元。

(4)巴伐利亞抵押聯合銀行(又稱德國裕寶聯合銀行):1997年7月,巴伐利亞聯合銀行和巴伐利亞抵押和匯兌銀行宣布進行合併後,總資產達7430億馬克。2005年,該行被義大利聯合信貸銀行兼併,2007年底資產總額達4221億歐元。2008年9月1日,德國商業銀行宣布收購該行。

(5)商業銀行:1870年成立,2007年底資產總額約為6165億歐元。

對外貿易

德國是世界貿易大國,同230多個國家和地區保持貿易關係。德國出口業素以質量高、服務周到、交貨準時而享譽世界。主要出口產品有汽車、機械產品、化學品、通訊技術、供配電設備和醫學及化學設備。主要進口產品有化學品、汽車、石油天然氣、機械、通訊技術和鋼鐵產品。主要貿易對象是西方工業國,其中進出口一半以上來自或銷往歐盟國家。

1986~1990年,德國的出口額曾為世界第一,從1991年起次於美國。2003年之後,連續五年保持世界第一出口大國地位。外貿長期順差,2007年德國出口額達9691億歐元。2003年至2008年連續六年保持世界頭號出口大國地位。2008年,德國出口額達9949億歐元,同比增長2.7%。德國2007年繼續榮膺“世界出口冠軍” 

2002年2月28日24時,德國馬克正式停止流通,歐元(EURO)成為德國法定貨幣。

著名公司

(1)戴姆勒股份公司(DaimlerAG),1998年由戴姆勒-賓士公司與美國克萊斯勒汽車公司合併而成,主要生產各種車輛、飛機發動機和內燃機等。

(2)西門子股份公司(Siemens):1847年成立,主要生產經營各類電氣設備、電子元件等。

(3)大眾汽車股份公司(Volkswagen),成立於1938年,主要生產銷售各式汽車、發動機和有關配件。2007年7月,歐委會批准保時捷公司收購大眾。

(4)巴斯夫集團(BASF):又稱巴登苯胺蘇打公司,1865年建立,主要經營石油、化工產品和藥品等。

(5)安聯保險集團(AllianzGroup),成立於1890年,主要提供保險、風險管理諮詢及投資理財服務。

軍事

聯邦國防軍為為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武裝力量的統稱,於1956年正式建立,兵力約25萬人。最高軍事決策機構是聯邦安全委員會,主席為聯邦總理。軍隊和平時期由國防部長領導,戰時由聯邦總理任軍隊最高統帥。聯邦國防軍總監為軍隊最高指揮官。

國防政策的最高目標是確保德國的和平、自由和獨立,並規定聯邦國防軍是一支純粹防禦性軍隊,實施必要的安全預防措施,不掌握和謀求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建軍重點是:組織快速反應部隊,制定新軍備規劃,壓縮部隊規模,裁減武器裝備。實行徵兵制,服役期為9個月。

人口

德國人口主要是德意志人。在德國北部有丹麥少數民族居住,薩克森地區則有少部分索布斯拉夫人口,全國仍有少數猶太人居住。德國境內有大約七百萬定居的外國人,包括了外國雇員、政治庇護人士及其家屬。還有一些來自土耳其、克羅埃西亞、義大利、俄羅斯、波蘭以及越南的移民。德國境內有外來背景的居民有一千五百三十萬,約占全國人口兩成。1940年到1945年期間,在德國及其鄰近國家,有超過600萬猶太人被毒殺。


宗教

柏林大教堂柏林大教堂

基督教天主教是德國的兩大主要宗教,現在各占總人口的33%。基督教主要分布在北部和東部,天主教主要在南部和西部。除此之外還有1.7%的人口信奉伊斯蘭教,其餘的26.3%的人口則沒有宗教信仰,或屬於其他較小規模的宗教。當今德國的猶太人人口為約12萬人。

德國是16世紀早期馬丁·路德領導宗教改革的原鄉。總數超過5500萬的人正式屬於某個基督教教派。

大部分德國新教徒屬於基督教路德教派(德國福音教會)。此外還有幾十萬東正教徒(主要來自希臘和塞爾維亞)

將近320萬穆斯林。其中大部分來自土耳其,包括土耳其人和庫德族人。

德國的猶太人數量居西歐第三位。

在前東德地區,宗教熱情明顯低於前西德地區。只有5%的人每周至少參加一次禮拜,而西部有14%。總人口中約有30%。

文化

不萊梅市街景不萊梅市街景

德國文明起步雖然很晚,但是近代對世界文化貢獻良多。科學家如愛因斯坦,馬克斯·普朗克,卡爾·弗里德里希·高斯等。至今德國科學家一共獲得了超過60項諾貝爾物理、化學和生理醫學獎。德國是飛彈、火箭的發源地,也是現代計算機技術的創始人馮· 諾依曼的祖國。

德國官方語言是德語,屬於印歐語系、日耳曼語族。

19世紀在德國誕生了世界上第一個共產黨——德國社會民主工黨,這是馬克思親自創建的,第一國際也產生於德國。馬克思逝世後,德國社會民主工黨中的一部分人放棄階級鬥爭,走議會路線,被列寧抨擊為“修正主義”,在此基礎上產生了第二國際,德國是歐洲第二國際的大本營。由此可見德國工人運動和社會主義的傳統極為深厚。

20世紀30年代,在希特勒策動下,德國成為國家社會主義的發源地。

德國法典是有世界重大影響的法典,它和法國《拿破崙法典》構成大陸法系的基石。

哲學

德國哲學史上影響深遠的人物有庫薩的尼古勞斯(NikolausvonKues)、萊布尼茨、康德、黑格爾、費爾巴哈、馬克思、叔本華、尼采、胡塞爾和海德格爾。德國是許多重要哲學流派的發源地,如德國唯心論,以及馬克思和恩格斯創立的馬克思主義。以阿多諾和霍克海默為代表的法蘭克福學派,提出的批判理論是20世紀重要的哲學理論,哈貝馬斯是法蘭克福學派的繼承者和當代德國最重要的哲學家之一。


文學

德語文學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中世紀,當時的代表人物如詩人福格爾魏德的瓦爾特(WalthervonderVogelweide)。德國最傑出的作家有歌德、海涅、席勒和格林兄弟等,多位文學家在20世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他們是特奧多爾·蒙森(1902年)、保羅·海澤(1910年)、格哈特·霍普特曼(1912年)、托馬斯·曼(1929年)、赫爾曼·黑塞(1946年)、海因里希·伯爾(1972年)和君特·格拉斯(1999年)。


音樂

德國是音樂家的搖籃,為古典音樂貢獻了多位世界級的音樂家,包括巴赫、古典主義音樂最重要代表人物之一的貝多芬。其他世界知名的作曲家還有亨德爾、克拉拉·舒曼、羅伯特·舒曼、華格納、勃拉姆斯、理察·施特勞斯、泰勒曼、馬克斯·雷格(MaxReger)、奧爾夫、興德米特、漢斯·維爾納·亨策(HansWernerHenze)和卡爾海因茨·施托克豪森(KarlheinzStockhausen)等。


博物館

德國擁有超過6000家博物館,其中包括私人展覽、公共展覽、宮殿和花園。慕尼黑的德意志博物館是全世界最大的自然科學技術博物館,紐倫堡的日耳曼國家博物館(GermanischesNationalmuseum)擁有從史前史、古代史一直到現今的最重要文化和藝術收藏之一,而柏林則憑藉博物館島及其它不計其數的世界級博物館構成了博物館業的重心。

科學

愛因斯坦愛因斯坦

德國的科學研究和教學機構包括綜合性大學(Universität)、工業大學(或稱理工大學,TechnischeUniversität)和套用科學大學(Fachhochschule),綜合性大學和工業大學擁有博士學位和大學任教資格的授予權。絕大多數德國大學是國立大學,但是大學的科研經費則由第三方資助,如德國科學基金會及其他基金會和企業等。

除了大學外,德國還有很多大學外的研究機構,這些機構之間以及同大學之間聯繫緊密。馬克斯-普朗克學會負責基礎研究,下設有78個研究所,年經費13億歐元。亥姆霍茲聯合會是德國最大的科學學會,下設有15個研究中心,進行跨學科研究。弗勞恩霍夫協會是德國最大的套用科學研究機構,下設56個研究所,將基礎研究結果付諸於商業化開發,他們因開發了MP3音頻格式而聞名世界,MP3音頻格式是德國享有的最重要專利之一。萊布尼茨學會是獨立研究機構的聯合會,即致力於基礎科學研究,也進行套用科學研究。

愛因斯坦(1879年-1955年)在現代科學的各個領域,德國誕生過許多有卓越貢獻的科學家。愛因斯坦和普朗克的研究成果奠定了理論物理學的關鍵基礎,海森堡和玻恩等又將其進一步深入。在他們之前還有亥姆霍茲、夫琅和費和華倫海特等。倫琴因發現了X射線而於1901年成為第一位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赫茲在電磁輻射領域的研究成果是現代電信發展的關鍵。德國重要的化學家有奧托·哈恩(1944年諾貝爾化學獎),他是輻射化學的先驅和“核化學之父”。李比希是有機化學的創立者和“肥料工業之父”。1879年,威廉·馮特在萊比錫大學設立實驗室,建立起作為獨立學科的心理學。亞歷山大·馮·洪堡是生物地理學的奠基人。

德國還擁有許多發明家和工程師,例如歐洲活字印刷術的發明者古騰堡,蓋格爾計數器的發明者蓋格爾(HansGeiger)和全自動電子計算機的發明者康拉德·楚澤(KonradZuse)等。本生完善了科學實驗室常用的高溫加熱工具本生燈,齊柏林伯爵發明了齊柏林飛船,是人類航空史的重要人物之一。多位德國科學家為汽車的誕生做出過革命性的貢獻,奧托發明了內燃機,狄塞耳發明了柴油引擎,戴姆勒發明了第一台快速運轉的點燃式發動機和第一輛四輪汽車,本茨是汽車工業的先驅。此外還有電子工程的創立者和西門子公司的創始人西門子,火箭專家和宇宙飛行的先驅沃納·馮·布勞恩,完成了人類第一次滑翔飛行的航天界先驅奧托·李林塔爾(OttoLilienthal),以及胡戈·容克斯(HugoJunkers)。

許多著名數學家誕生在德國,包括亞當·里斯(AdamRiese)、貝塞爾、戴德金、高斯、希爾伯特、埃米·諾特、黎曼、魏爾施特拉斯、約翰·繆勒和萊布尼茨

其他重要的科學家還有克里斯汀·紐斯林-沃爾哈德、特奧多爾·蒙森、羅伯特·科赫和馬克斯·韋伯等。

教育

慕尼黑大學慕尼黑大學

德國的教育體系為12至13年義務教育,大致上為國中等教育的階段,實際上教育體制因邦而異。學前教育端賴家長的意願,可將兒童送往託兒所,純屬非強迫性。國小階段除了少數邦為六年(如柏林)之外,其餘為四年。在中等教育階段,德國主要採行的制度為"一本三枝",在晉升至中學階段期間,存有一為期兩年的定向階段(Orientierungsstufe),藉此可以透過老師的建議以及學生與家長的意願,決定往後就讀的學校。中等教育主要有三種學校可供選擇,依次為主幹學校(Hauptschule)、實科中學(Realschule)以及文法高中(Gymnasium)。

學業程度較好的學生通常選擇文法高中就讀,為期約九年,乃進入高等教育必經之路,學生以升大學為主要出路,政府領導階層、社會精英多半出自於此。1972年文教部長聯席會議議決簽署的“關於改組中等教育第二階段文法中學高級部協定”(VereinbarungzurNeugestaltungdergymnasialenOberstufeinderSekundarstufeII)為文法高中奠定了健全的架構,其內容如下:1.文法高中高級部(GymnasialeOberstufe)一律自第11到12或13學級,學校可自行設計選修形式的“導入階段”,以高中會考文憑(Abitur)及大學入學為終極目的,各邦之間對會考文憑的資格必須相互承認。2.文法高中高級部具有大學預科的性質。其必修與選修課程均在各分成基礎課程(Grundkurs)及專長課程(Leistungskurs)兩類,必修課程分為語言-文學-藝術社會科學、數理與科技、宗教、體育等領域。選修課程通常即為大學各學域的基礎課程或入門課程。學生必修兩門以上的專長課程,其中一科必須為語文、數學或自然科學。高中會考共考四門學科,必修的兩門專長課程是其中之二,另兩門為基礎課程。此外,為擴充選修課程的範圍與深度,也加入心理學、法學、社會學、經濟學、資訊學等課程。

學業程度次好的學生常常會進入實科中學,學程約五或六年。學校以培養中等的工商業界、政府機關的實務人才為主。其課程以現代科目、現代語言為主要特色,特彆強調配合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科目,其中必修部分又可歸納為下列五類:1.外國語(常為英文)2.數學-自然科學:數學、物理、化學與生物。3.社會與經濟:歷史、經濟學與地理。4.家政與社會科學5.音樂藝術。到了七年級有選修科目,如自然、工藝、美勞與第二外語(常為法文)。學生可以選擇必修科目中的兩至三類參加結業考試;畢業生泰半繼續接受全時制的高級職業技術教育或科技類的高等教育,少部分接受所謂二元職業訓練。

學業程度欠佳的學生則就讀五年制的主幹中學,學生所學的課程內容較簡單,課程有宗教學、德語、地理、歷史、音樂、美勞、工藝、經濟學、英文、數學、理化、生物學及體育課,畢業生多繼續進入二元職業教育體系(DualesAusbildungssystem)完成學徒訓練,並以從事手工業、製造業為主。此外,某些邦中尚有綜合高中(Gesamtschule),學年3-7年視不同形式而定,是改革傳統中學三分學流的產物;目標在提供所有學生均等的教育機會與適當的學習環境,讓個體獨特的性向、能力能充分發展,避免過早分化與決定,給予學生多樣化的課程選擇。

海德堡大學德國高等教育依據1976年《聯邦高等教育基準法》(Bundeshochschulrahmengesetz,HRG)放寬高等教育機構的認定範圍,將所有具(Hochschule)之名的學校都概括稱為大學,而高等教育人口也在社會大量需求下迅速擴充膨脹。目前(2000/2001)德國高等教育人口約172萬,占19-26歲人口中的33%,分布在四所綜合大學、90所大學、6所教育學院、16所神學院中,這四類機構是真正具有大學地位的高等教育機構。此外尚有46所藝術學院、146所專門高等學校和30所公共行政專門高等學校。這些機構相當於中國專科學校與技術學院之間,與大學同樣授予學士學位(Diplom,Magister),但其學位比大學所授予相同名稱的學術地位低,德國的大學原本無碩士學位,研究所是為了念博士的學生而設,只提供博士學位,碩士學位是配合其他歐盟國家才設立。2007年夏季學期開始德國的國立高等教育開始收取每個學期500歐元的學費,除了通過ZVS中央分配的少數所謂numerusclausus有學習位置限制的學科以外,不需要入學考試而是採用入學申請的方式。申請則與大學審核標準依據高中會考文憑的成績,即三部分成績的總合:1.基礎學程22個科目,最低110點;2.專長課程8個科目,最低70點;3.畢業會考,四個科目最低100點,意即大學入學資格的最低門檻為總分280點。此外,學生至少必須在15個計算成績的基礎課程、四個計算成績的專長課程以及會考的兩科成績至少達到4以上的第等。德國政府對中低收入水平家庭的子女提供大學就讀時期的生活費補助,其中一半作為貸款。1%的大學生獲得不需償還的獎學金。二戰以後,自1950年迄1991年,進入大學的德國青年人數成長了十三倍,高達一百六十萬人(實際一百二十四萬人註冊入學)。德國的大部分民眾屬於中產階級,良好的社會福利制度為人民提供了相對世界水平來說較高的醫療服務、失業保障以及其他社會需要。

體育

慕尼黑安聯球場慕尼黑安聯球場

體育在德國人的生活中占據重要地位,約2700萬德國人是89000個體育俱樂部的成員(2006年)。

足球是德國最受歡迎的體育運動,德國足球協會有630多萬會員和17萬支足球隊,是世界上最大的足球協會。德國足球甲級聯賽吸引了數量巨大的觀眾到現場或通過電視轉播觀看比賽。德國國家足球隊是世界老牌強隊,除了1930年棄權和1950年因二戰被剝奪參賽權外,參加了其餘的每一屆世界盃足球賽,7次闖入冠亞軍決賽,3次贏得冠軍(1954年、1974年和1990年)。德國主辦了1974年世界盃足球賽和2006年世界盃足球賽,還是唯一一個獲得過女子足球和男子足球歐洲和世界冠軍的國家。

德國手球聯賽是世界頂尖賽事,德國國家男子手球隊在2007年第三次獲得世界冠軍。德國男子曲棍球隊是2002年、2006年和2008年奧運會的世界冠軍,女子曲棍球隊則是2004年奧運會冠軍。射擊運動在德國具有悠久的歷史,德國射擊協會擁有約150萬會員。德國的網球運動曾經在1980年代和1990年代經歷了輝煌,鮑里斯·貝克爾和施特菲·格拉芙締造了德國網球的傳奇,德國網球協會擁有百萬數量的會員。麥可·舒馬赫在一級方程式賽車中7次奪冠的輝煌戰績,使得他成為歷史上最成功的一級方程式賽車手,也吸引了德國人對賽車運動的關注。揚·烏爾里希在1990年代和21世紀初是世界最成功的腳踏車運動員之一。此外,排球、拳擊、桌球、擊劍、騎馬、賽艇、皮划艇、田徑、游泳也是比較受歡迎的運動。

歷史上,德國運動員是奧運會獎牌最強有力的競爭者之一。德國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上獲得的獎牌數排名第六。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德國以16枚金牌共41枚獎牌位居獎牌榜第五。冬季運動也是德國人的強項,在有舵雪橇、無舵雪橇、冬季兩項、越野滑雪和速度滑冰等項目,經常在歐洲和國際賽事中奪得獎牌,跳台滑雪和高山滑雪是在德國很受歡迎的傳統冬季體育運動,德國在2006年冬季奧運會上獲得的獎牌數排名第一。

新聞出版

新聞出版事業十分發達,報刊種類繁多。

報紙

1999年出版的日報有367種,1620個地方版和地區版,由380個出版社和135家編輯部出版發行,總發行量約為2500萬份,人均報紙擁有量占世界第四位,僅次於日、英和瑞士;雜誌1600多種,總發行量約1.4億份;各種專業刊物8000多種。1994年德國有新聞出版企業2661家,從業人員26.3萬。發行量最大的日報是《圖片報》,1999年第二季度達451萬份。其它全國性大報有:《南德意志報》、《法蘭克福匯報》、《時代》周報、《世界報》

最大的地方性報紙是《西德意志匯報》,發行量113萬份。時事政治性周刊《明鏡》發行量103.9萬份,《明星》畫報107.8萬份。大報業托拉斯施普林格報業集團壟斷了全國報紙出版量的1/5。

通訊社

(1)德意志新聞社,1949年成立,為私營股份有限公司,下設報紙廣播和電視新聞200多個部門,屬於世界大通訊社之一。總社在漢堡,圖片新聞編輯總部在法蘭克福。在波恩設有一個聯邦分社,在國內其它50多個城市設有分社或編輯部,在80多個國家派駐記者或聘用撰稿人。是德國大眾傳媒的主要訊息來源。德新社通過衛星、電傳等通訊手段用德語、英語、西班牙語和阿拉伯語每天發稿,內容包括國內外的政治、經濟、科技、和文化等各個領域,在德國日報中的採用率達99%。

(2)德意志電訊社:1971年成立,總社在波恩,主要向國內報紙提供新聞稿,對外只用德文向瑞士、盧森堡發訊息,德統一後,該社與前民德的德通社合併。此外還有一些專業性通訊社:福音教新聞社、體育新聞社、聯合經濟新聞社等。

主要廣播電台

(1)德國廣播電台,由聯邦政府和州廣播電台出資興辦,主要負責對國內廣播;

(2)德國之聲電台,1960年成立,總部設在科隆,由聯邦出資興辦,用包括中文在內的31種語言向全世界廣播。此外還有11家州電台。

主要電視台

(1)德國電視一台(ARD),由各州電台、德國廣播電台和德國之聲電台組成德國廣播協會,共同經營,播放全國性的“第一套節目”及地方性的“第三套節目”。

(2)德國電視二台(ZDF),是德國最大的電視台,1961年由各州共同組建,總部設在美因茲,播放“第二套節目”。另外一些衛星電視節目如德國電視台的“1PLUS”和私營電視台如“SAT1”、“RTL”、“PRO7”也擁有大量觀眾。

對外關係

奉行與西方結盟的外交政策,外交政策的重點依次是:推動深化和擴大歐盟,鞏固與北約的關係並致力於建立歐洲獨立安全和防務體系,保持同美國的緊密聯盟,保持和發展與俄羅斯的關係,大力開拓中東歐,加強與開發中國家的關係,謀求在國際組織中發揮更大作用。

與中國關係

1972年10月11日,聯邦德國與中國建立外交關係(1949年10月27日,民主德國與中國建交)。近年來,中德兩國在各領域的互利友好合作不斷取得新進展,在國際事務中的磋商與合作日益加強。2003年12月,施洛德總理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2004年5月,溫家寶總理對德國進行正式訪問,雙方並發表聯合聲明。在經貿合作方面,德國已經成為中國在歐洲最大的合作夥伴。2003年,中德雙邊貿易額為418億美元。截至2003年年底,德國在華投資總額已達885億美元。

同法、英的關係

重視與法、英的合作,推動歐盟內的大國關係均衡發展。德法特殊關係是德歐盟政策的核心和對外政策的基石之一。二戰後德主動與法和解,共同致力於歐洲聯合進程,德法軸心成為歐盟一體化的“發動機”。德法領導人堅持6至8周會晤一次及每年舉行兩次聯合內閣會議的機制。德重視英國在跨大西洋關係中的特殊作用和英國在歐盟的實力和影響,在應對氣候變化問題上,德英兩國外長發起共同倡議,建立採取有效的歐盟和多邊戰略來應對氣候變化的挑戰,但雙方在應對金融危機的思路上出現嚴重分歧。

同美國的關係

對美關係是德對外關係兩大支柱之一。重視維繫和發展與美的盟友關係。施洛德政府曾堅決反對美對伊動武,導致德美關係一度陷入低谷。德新政府上台後,將重新改善德美關係作為其外交政策的一個主要目標,德美交往明顯增強,兩國關係回暖。2008年4月,德外長施泰因邁爾訪美並在哈佛大學發表演講,提出建立“跨大西洋議程”(newtransatlanticagenda),認為面對貧富分化、資源緊缺、氣候變化、亞洲崛起和國際恐怖主義猖獗的挑戰,歐美必須更新並擴大夥伴關係。2008年6月,布希總統訪問德國,7月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歐巴馬訪問德國。

同俄羅斯關係

俄羅斯為政治、軍事大國,看重俄在解決全球與地區衝突、打擊國際恐怖主義以及歐洲政治、安全事務中的作用,認為從地緣政治角度考慮,德俄及歐俄關係具有戰略意義。默克爾政府上台後,堅持兩國政府磋商、民間對話等各種合作機制,致力於繼續發展和深化與俄的戰略夥伴關係,推動雙方在經貿和能源領域的合作,但同時突出對俄民主、人權等問題的關注。2008年雙方高層互訪頻繁。梅德韋傑夫總統5月就職後,施泰因邁爾外長作為首位外國政要訪俄。6月,梅德韋傑夫訪德。8月,默克爾總理在索契與俄總統會晤,雙方重點就南高加索危機進行磋商。10月,德總理赴俄聖彼得堡參加德俄一年一度的“德俄聖彼得堡對話”。

同亞洲國家的關係

德認為亞洲在世界政治和經濟舞台上迅速崛起,在未來政治、安全政策和經濟中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看重亞洲的巨大市場和發展潛力,積極謀求通過雙邊和多邊渠道加強與亞洲國家的關係,以謀取經濟利益。同時認為亞洲的發展仍存在不穩定因素,正日益從戰略角度認識亞洲的政治、經濟和安全挑戰。認為中國和印度的崛起不僅對本地區,也將對未來世界格局產生重要影響。重視同日本的關係,希進一步發展與日密切而充滿信任的關係,加強雙方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中的合作。默克爾總理上任後訪華三次,訪日、印各一次。2008年11月,施泰因邁爾外長訪印。

同非洲、拉美國家的關係

德重視發展與非洲關係,加大對非投入,增加對非發展援助。德視拉美為全球治理夥伴,認為應全面提升21世紀德拉夥伴關係。2008年5月,默克爾總理赴秘魯出席歐拉峰會,並首次訪問巴西、秘魯、哥倫比亞和墨西哥。2008年9月,德外長在聯大期間首次會見古巴外長。

旅遊

德國一直受到旅遊者的青睞,根據德國旅遊業中心(DeutscheZentralefürTourismus,DZT)的報告,2004年來德國的外國遊客首次超過4500萬人次,並且持續增長,這些遊客中的大部分來自歐洲其他國家、美國和亞洲。柏林、慕尼黑、法蘭克福和科隆是最受外國遊客歡迎的德國城市,最受歡迎的聯邦州是巴伐利亞州、北萊茵-威斯伐倫州和巴登-符騰堡州。

除了文化歷史景觀外,德國的各類音樂會、藝術展覽、戲劇表演、國際性大型體育比賽、街頭慶祝活動和聖誕市場也吸引了不計其數的遊客。德國的節慶活動很多,比如慕尼黑啤酒節、科隆“克里斯托夫上街日”(ChristopherStreetDay,驕傲遊行)、柏林文化狂歡節(KarnevalderKulturen)、美因茨狂歡節、科隆狂歡節等,都是享有悠久歷史和國際聲譽的民間節慶。

相比較外國遊客喜歡遊覽大城市,德國人自己更喜歡去小城鎮和具有鄉村風味的地區,北海海岸、波羅的海海岸、黑森林和博登湖是最受歡迎的度假勝地。德國擁有15座國家公園、93座自然公園和14個自然保護區,從北部的河口一直到南部的阿爾卑斯山。德國人還喜歡步行遠足和騎腳踏車出遊,總長超過190000千米的遠足路線貫穿整個德國,腳踏車線路也長達40000千米。

民俗風情

斯圖加特啤酒節斯圖加特啤酒節

九月“斯圖加特啤酒節”

每年九月底的周日,裝飾華麗的啤酒車、來自全國各地身著民族服裝的團隊,在音樂和沿街歡樂人群的陣陣喝彩的伴隨下從巴特--勘施塔特的療養院大廳一直行進到勘施塔特大草坪。伴隨這多彩的遊行隊伍、鞭炮和打開的酒桶,斯圖加特最大的民族節日“斯圖加特啤酒節”又名:“勘施塔特民眾節”拉開了序幕。24米高,裝飾華美的水果柱矗立在節慶場地中央。該傳統源自1818年。節日舉辦的期間,不論遠近的客人都會齊聚斯圖加特勘施塔特大草坪,湧入多個巨大的啤酒帳篷。他們在那裡品嘗烤子雞、大口痛飲節慶啤酒,並沉醉在本土樂隊優美的民族音樂中。外面,空氣中瀰漫著烤杏仁的香味,一台迷幻的摩天輪正盛情邀請人們到節慶場地上空一游,氣球漂浮在空中,8字迴旋滑道和鬼屋帶給客人緊張刺激的難忘體驗。射擊棚有運氣在等候神勇的人們。這一傳統的節日持續15天,這就是德國最魅力無窮的、第二大民族節日,節日的高潮則一定是美妙的焰火表演。

慕尼黑十月啤酒節

慕尼黑正在過節,啤酒節時刻已經來臨:鐵釺上的牛肉在炭火燒烤中散發著濃郁的香味,穿著典型南德民族服裝的啤酒女郎,面帶詼諧的微笑,將裝滿新鮮啤酒的單耳大酒杯親切的送到餐桌上,響亮的傳統吹奏樂傳遍巨大的帳篷里每一個角落。1892年玻璃做的大啤酒杯第一次在歡慶中進入大草坪,而許多傳統主義者卻堅持使用陶製的大啤酒杯。今天,十月慕尼黑啤酒節以600多萬參加者成為德國,乃至世界規模最大的啤酒主題盛會。祝您啤酒節快樂!

歷史名人

康德康德

康德(1724-1804):生於1724年4月22日,1740年入哥尼斯貝格大學。從1746年起任家庭教師4年。1755年完成大學學業,取得編外講師資格,任講師15年。在此期間康德作為教師和著作家,聲望日隆。除講授物理學和數學外,還講授邏輯學、形上學、道德哲學、火器和築城學、自然地理等。18世紀60年代,這一時期的主要著作有:《關於自然神學和道德的原則的明確性研究》、《把負數概念引進於哲學中的嘗試》、《上帝存在的論證的唯一可能的根源》。所著《視靈者的幻夢》檢驗了有關精神世界的全部觀點。1770年被任命為邏輯和形上學教授。同年發表《論感覺界和理智界的形式和原則》。從1781年開始,9年內出版了一系列涉及廣闊領域的有獨創性的偉大著作,短期內帶來了一場哲學思想上的革命。如《純粹理性批判》、《實踐理性批判》、《判斷力批判》。1793年《在理性範圍內的宗教》出版後被指控為濫用哲學,歪曲並蔑視基督教的基本教義;於是政府要求康德不得在講課和著述中再談論宗教問題。但1797年國王死後,他又在最後一篇重要論文《學院之爭》中重新論及這一問題。《從自然科學最高原理到物理學的過渡》本來可能成為康德哲學的重要補充,但此書未能完成。1804年2月12日病逝。

歌德(1749-1832):德國詩人。生於萊茵河畔法蘭克福一個富裕市民家庭。1765年入萊比錫大學學法律,但更醉心於藝術和自然科學,1770年轉入斯特拉斯堡大學,深受盧梭等先進思想影響。次年結束學業,回到故鄉當律師,但主要精力卻在文學創作。從1775年,他在魏瑪公國從政十年,任魏瑪公國樞密院顧問,主張改革,但未實現。歌德一生勤勉寫作,確立了他作為世界大作家的地位。其作品數量之大達到驚人地步,《歌德全集最後手定本》達40冊,他逝世後的補充本《歌德遺著》達20冊。寫有中篇小說《少年維特之煩惱》,代表作詩劇《浮士德》是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相結合的著作。

貝多芬(1770—1827年):德國作曲家。生於波恩城,自幼隨父學鋼琴。1787年曾經到維也納向海頓學習作曲,並結識莫扎特。1792年定居維也納,從事教學、演出和創作。貝多芬生活在法國大革命、拿破崙戰爭和維也納體系的反動時代,歐洲的民主和民族意識此時正日益興起。他的作品正反映了這些時代的特徵,或歌頌英雄,或反對封建,爭取民主自由和美好未來。其主要作品有《第三交響曲》(《命運》)、《第六交響曲》(《田園》)、《第九交響曲》(《合唱》),以及《悲愴》奏鳴曲、《月光》奏鳴曲等。

海涅海涅

黑格爾(1770-1831年):德國唯心主義哲學家。生於德國南部斯圖加特的一個紳士家庭。1788—1793年在圖賓根神學院學習,畢業後當過六年家庭教師,後在紐倫堡中學當校長。1816年任海德堡大學哲學教授。1830年任柏林大學校長,1831年死於霍亂。主要著作有:《精神現象學》、《邏輯學》、《哲學全書》、《法哲學原理》》、《哲學史講演錄》、《歷史哲學》和《美學》等。

海涅(1797-1856年):1797年12月13日生於德國杜塞道夫,童年和少年時期經歷了拿破崙戰爭。1815年拿破崙兵敗後,曾在銀行工作。1819年後,曾在波恩大學、格廷根大學、柏林大學學習。在柏林時結識法恩哈根·封·恩澤夫婦以及作家沙米索、富凱等。恩澤夫婦家的文學沙龍是柏林的文學中心。在它的影響下,海涅的第一部《詩集》於1821年在柏林出版。1823年發表《悲劇——抒情插曲》。1824年1月重返格廷根大學學習法律,並繼續寫詩,完成了《還鄉集》。1825年獲法學博士學位。《還鄉集》增訂後與《哈爾茨山遊記》和《北海紀游》中的第一部分組詩,於1826年彙編為《旅行記》發表,引起強烈的反響。1827年《旅行記》第2卷出版。從英國旅行回到漢堡後,他的《歌集》出版,收入在此之前發表的大部詩歌,奠定了海涅作為傑出的抒情詩人的地位。1829年《旅行記》第3卷出版。以後海涅陸續發表了《法蘭西現狀》、《論法國的畫家》、《德國近代文學史略》、《路德維希·伯爾納,亨利希·海涅的備亡錄》、《德國,一個冬天的童話》等文章和詩歌。1848年5月完全癱瘓,他以驚人的毅力堅持寫作,口授完成詩集《羅曼采羅》,於1851年出版。後還寫了一些散文作品。1856年2月17日,海涅在巴黎逝世。

孟德爾頌(Mendelssohn,1809-1847):生於德國漢堡,父母均為猶太人。12歲開始創作,17歲即完成《仲夏夜之夢序曲》,21歲起研究和整理巴赫的作品,為這位音樂之父的作品得以復生作出了最重要的貢獻。27歲在萊比錫任指揮,1843年創辦德國第一所音樂學院,38歲時即病故。他在短暫的一生中創作了大量的各種體裁的音樂作品,作品風格溫柔舒適、優美恬靜、完整嚴謹、極少矛盾衝突、富於詩意幻想,反映出他生活上的安定富足。他的交響曲《蘇格蘭》、《義大利》,序曲《芬格爾山洞》,《平靜的海與幸福的航行》,《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等都是著名作品。《仲夏夜之夢序曲》是音樂作品中最早描寫神仙境界的。他還獨創了“無詞歌”的鋼琴曲體裁,共八冊四十八首,形象生動多姿,是早期標題音樂的代表。以他為中心的萊比錫樂派對十九世紀德國音樂生活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華格納(RichardWagner):1813年5月22日生於萊比錫。自幼喜愛貝多芬、莫扎特和韋伯的音樂,自學鋼琴和作曲。同時,也受莎士比亞、歌德、席勒的戲劇影響,15歲時就寫了一出5幕的詩悲劇,晚年又受叔本華、尼采甚至弗洛伊德等哲學家的影響。1833年夏天在維爾茨堡擔任歌劇指揮,並開始歌劇創作。1840年寫成《黎恩濟》,1841年創作了他的第一部歌劇代表作《漂泊的荷蘭人》。1843年被任命為德勒斯登宮廷歌劇院指揮。1845年演出他根據德國傳說所作的《湯豪塞》。1849年後,在國外流亡15年。1875年完成了《指環》的全部寫作,並於1876年8月在新落成的拜羅伊特劇院上演,獲極大成功。其著名的作品尚有《羅亨格林》、《特里斯坦與伊索爾德》、《紐倫堡的名歌手》等。其著作有《論德國音樂》、《藝術與革命》、《未來的藝術作品》以及《歌劇與戲劇》等。1833年2月13日逝世。他的音樂戲劇的舞台作品具有極為深遠的意義,特點是都是由自己創作的(包括情節、人物、劇詞、表現方法和音樂)。他對音樂形式本身從不感興趣,只把它作為情感的和心理的表現手段而已。他徹底改革了作曲的技術,從而對音樂作為一種藝術的發展具有決定性的影響,並導致表現主義音樂的形成。

馬克思馬克思

馬克思(1818-1833年):1818年5月5日出生於德國普魯士萊茵省特利爾城一個猶太人律師家庭。1835—1841年,先後在波恩大學和柏林大學攻讀法學,得哲學博士學位。1842年任萊茵報主編,1843年和燕妮結婚並遷居巴黎。1844年和恩格斯會見,合著《神聖家族》、《德意志意識形態》。1847年11月出席共產主義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會,1848年2月發表與恩格斯合寫的《共產黨宣言》;1848年歐洲革命爆發後回到德國,創辦《新萊茵報》;1840年被驅逐出普魯士,先到巴黎,後定居倫敦;1846年在倫敦創立“國際工人協會”(即第一國際),領導國際工人運動,開展反對機會主義的鬥爭。1833年3月14日與世長辭,和先他兩年逝世的夫人燕妮一起,安葬在倫敦的海格特公墓。

恩格斯(1820—1895年):1820年11月28日出生於德國普魯士萊茵省巴門市一個紡織工廠主家庭。1837年中學還未畢業,就到不萊梅一家大貿易公司經商,1841年在步兵炮團服兵役,同時在柏林大學聽哲學課,參加了青年黑格爾派小組。1842年9月到英國曼徹斯特其父與人合營的企業工作。1844年在巴黎與馬克思相見,並於當年合著《神聖家族》。1845年出版《英國工人階級狀況》,同年春遷居布魯塞爾,與馬克思合著《德意志意識形態》,1848年2月又共同發表《共產黨宣言》。1848年德國革命爆發,曾親自參加武裝起義。1850年11月重返英國經商,在經濟上支持和幫助馬克思。參加創建和領導第一國際的工作。1877-1878年寫成《反杜林論》;1885年整理出版了《資本論》第二卷;1894年出版了第三卷。1889年領導建立第二國際。1895年8月5日在倫敦病逝。

奧托·馮·俾斯麥(OttoVonBismarck,1851-1898):德國近代史上一位舉足輕重的人物。作為普魯士德國容克資產階級的最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他是“從上至下”統一德國的代表人物。俾斯麥於1815年4月1日出生於普魯士布蘭登堡阿爾特馬克雪恩豪森莊園一家大容克貴族世家。俾斯麥幼時受過良好教育,曾經在哥廷根大學和柏林大學學習法律、歷史和外語。大學期間,他曾與同學作過27次決鬥。畢業後服兵役。俾斯麥體格強壯、個性粗野,為了追求目標可以不擇手段,持現實主義態度。1839年以後,他回到自己的領地,經營莊園經濟,採用新的耕作方法,改進農具,作物輪種,進行商品生產。1847年,俾斯麥成為普魯士議會議員;1851—1858年被任命為普魯士邦駐德意志聯邦代表會的代表,1859年任駐俄公使,1866年改任駐法公使。1862年任普魯士宰相兼外交大臣,極力推行“鐵血政策”,主張通過戰爭,由普魯士統一德國。他相繼發動了對丹麥、奧地利和法國的戰爭,逐步實現了德國統一。1871年俾斯麥出任新成立後的德意志帝國宰相,並受封為公爵。此後的20年間,他權傾朝野。對內加強普魯士和帝國政府的權力,促進容克和資產階級的聯盟和經濟收益,鎮壓工人運動;對外採取現實主義態度,爭霸歐洲,並向海外積極擴張,他本人成為19世紀下半期歐洲政治舞台上的風雲人物。1890年,他被新皇威廉二世命令辭職,回到莊園。1898年去世。

貝爾托·布萊希特貝爾托·布萊希特

貝爾托·布萊希特:1898年2月10日生於德國巴伐利亞省奧格斯堡鎮。年輕時任劇院編劇和導演。曾投身工人運動。1933年後流亡歐洲大陸。1941年經蘇聯去美國,但戰後遭迫害,1947年返回歐洲。1948年起定居東柏林。1951年因對戲劇的貢獻而獲國家獎金。1955年獲列寧和平獎金。他一直從倡導歌劇改革入手,在理論和實踐上進行史詩劇實驗,特別吸收中國戲劇藝術經驗,逐步形成了獨特的表演方法。他的主要戲劇理論著作有:《梅辛考夫》等。代表性劇作有:《母親》、《四川好人》、《高加索灰闌記》、《伽利略傳》等等。

海德格爾 當代德國哲學界最有創見的思想家、存在主義的主要代表。

海德格爾在《形上學導言》中,將對人類生存的研究看作現實的根本原則。他是當代哲學家中最有影響的本體論學者。其重要著作還有《存在與時間》《什麼是形上學》等。1976年5月26日海德格爾逝世,享年87歲。這是海德格爾的畫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