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鸛

白鸛

白鸛(學名:Ciconia ciconia)為鸛科鸛屬的大型涉水鳥。其羽毛以白色為主,翅膀具黑羽,成鳥具細長的紅腿和細長的紅喙。其具兩個亞種,大小略有不同。分布於歐洲(北至愛沙尼亞),非洲西北部,亞洲西南部(東至哈薩克斯坦南部)和非洲南部。其為長途遷徙性鳥類,在撒哈拉以南至南非地區或印度次大陸等熱帶地區越冬。白鸛為食肉動物,其食性廣,包括昆蟲,魚類,兩棲類,爬行類,小型哺乳動物和小鳥。覓食地大部分為具低矮植被的淺水區。一夫一妻制,但非終生。巢大型,可使用數年。雌鳥通常每年產4枚蛋,孵化需33~34天,58~64天后出巢。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白鸛

白鸛白鸛

二名法:Ciconiaciconia

界:動物界Animalia
門:脊索動物門Chordata
綱:鳥綱Aves
目:鸛形目Ciconiiformes
科:鸛科Ciconiidae
屬:鸛屬Ciconia
種:白鸛C.ciconia

簡介

白鸛(學名:Ciconiaciconia)是鸛科鸛屬的一種大型涉禽,生活在中歐和南歐、非洲西北部和亞洲西南部。白鸛是候鳥,冬季遷徙到非洲和印度熱帶地區和,可以一直達到南非的南部。
白鸛身高100~125厘米,兩翼展開寬155~200厘米,體重2.3~4.5千克。除了翅膀外,全身羽毛均為白色,喙部和腿部為紅色,幼鳥則為黑色。一般在地面上緩慢而穩重地行走。飛行時將脖子伸展。
已知共有兩個亞種:
指名亞種CiconiaciconiaciconiaLinnaeus,1758.
中西亞亞種CiconiaciconiaasiaticaSevertsov,1873.
東方白鸛(Ciconiaboyciana)過去也被認為是白鸛的一個亞種,現在獨立為一種。

外形特徵

白鸛白鸛
白鸛是一種大型的涉禽,體態優美。它的體長為110~128厘米,體重3.9~4.5千克。長而粗壯的嘴十分堅硬,呈黑色,僅基部綴有淡紫色或深紅色。嘴的基部較厚,往尖端逐漸變細,並且略微向上翹。眼睛周圍、眼先和喉部的裸露皮膚都是朱紅色,眼睛內的虹膜為粉紅色,外圈為黑色。身體上的羽毛主要為純白色。翅膀寬而長,上面的大覆羽、初級覆羽、初級飛羽和次級飛羽均為黑色,並具有綠色或紫色的光澤。初級飛羽的基部為白色,內側初級飛羽和次級飛羽的外 除羽緣和羽尖外,均為銀灰色,向內逐漸轉為黑色。前頸的下部有呈披針形的長羽,在求偶炫耀的時候能豎直起來。腿、腳甚長,為鮮紅色。

生活習性

白鸛白鸛
東方白鸛屬於大型涉禽,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在中國約有2500~3000隻。常在沼澤、濕地、塘邊涉水覓食,主要以小魚、蛙、昆蟲等為食。性寧靜而機警,飛行或步行時舉止緩慢,休息時常單足站立。3月份開始繁殖,築巢於高大喬木或建築物上,每窩產卵3~5枚,白色,雌雄輪流孵卵,孵化期約30天。在東北中、北部繁殖;越冬於長江下游及以南地區。

東方白鸛在繁殖期主要棲息於開闊而偏僻的平原、草地和沼澤地帶,特別是有稀疏樹木生長的河流、湖泊、水塘,以及水渠岸邊和沼澤地上,有時也棲息和活動在遠離居民區,具有岸邊樹木的水稻田地帶。冬季主要棲息在開闊的大型湖泊和沼澤地帶。除了在繁殖期成對活動外,其他季節大多組成群體活動,特別是遷徙季節,常常聚集成數十隻,甚至上百隻的大群。覓食時常成對或成小群漫步在水邊或草地與沼澤地上,步履輕盈驕健,邊走邊啄食。休息時常單腿或雙腿站立於水邊沙灘上或草地上,頸部縮成S形。有時也喜歡在棲息地的上空飛翔盤鏇。在地面上起飛時需要首先要奔跑一段距離,並用力煽動兩翅,待獲得一定的上升力後才能飛起。飛翔時頸部向前伸直,腿、腳則伸到尾羽的後面,尾羽展開呈扇狀,初級飛羽散開,上下交錯,既能鼓翼飛翔,也能利用熱氣流在空中盤鏇滑翔,姿態輕快而優美。它的性情機警而膽怯,常常避開人群。如果發現有入侵領地者,就會通過用上下嘴急速啪打,發出“嗒嗒嗒”的嘴響聲,並且伴隨著頸部伸直向上,頭仰向後,再伸向下,左右擺動,兩翅半張和尾羽向上豎起,兩腳不停的走動等動作,表現出一系列特有的恐嚇行為。

在東方白鸛的全部食物中,魚類占79~90%以上,所捕食的魚類中最大的個體可達0.5千克以上,但隨著季節的不同,取食的內容也有變化,在冬季和春季主要採食植物種子、葉、草根、苔蘚和少量的魚類;夏季的食物種類非常豐富,以魚類為主,也吃蜥蜴蝸牛、軟體動物、節肢動物、甲殼動物、環節動物、昆蟲和幼蟲,以及雛鳥等其他動物性食物;秋季還捕食大量的蝗蟲,此外平時也常吃一些沙礫和小石子來幫助消化食物。覓食主要在白天,以早晨6~7時和下午4~6時活動最為頻繁,中午在樹上休息或在領地的上空盤鏇滑翔。繁殖期覓食活動的範圍大約在500米左右,在食物缺乏時也常飛到1~2公里,甚至5~6公里以外的地方去覓食。春季和夏季大多單獨或成對覓食,秋季和冬季則大多組成小群覓食。在地面上尋覓食物主要依靠視覺,常常伸長頸部,低垂著頭,一邊大步而緩慢地在地面上行走,一邊四處尋覓,發現食物後急速向前,迅猛的進行啄食。在水中覓食則主要通過觸覺,通常單獨漫步在水邊的淺水處,有時也進到齊腹深的水中,一邊緩慢地向前行走,一邊不時的將半張著的嘴插入水中,每分鐘將嘴插入水中的次數一般都在17次以上,平均每5分鐘就能捕獲到1~1.5個食物,捕食的成功率可達65.5%。
性溫和而警覺,飛行緩慢,常在高空中翱翔。休息時常以一足站立。受驚時常彈嘴,發出“噠噠”聲。

生長繁殖

白鸛白鸛
夏季繁殖,在大樹高處以枝丫、茅草等營巢,每窩產卵3~5枚,白色。6月開始繁殖,營巢於樹上。每窩產3~5枚白色卵。卵為圓形乳白色,重150克,雌雄白鸛共同產卵,但以雌鳥為主,卵孵化期約32天左右。
繁殖地:黑龍江撫遠三角洲,洪河,蘿北,寶清,伊春,樺南,迎春。黑河地區的嫩江,富裕,扎龍,吉林莫莫格,內蒙古科爾沁
越冬地:江蘇洪澤湖,鹽城,邵伯湖。安徽升金湖武昌湖石臼湖。江西鄱陽湖,湖北沉湖洪湖梁子湖。廣東梅州、深圳、台灣、湖南洞庭湖、天津、陝西平利、貴州草海、西藏瀘沽湖、上海崇鳴島。
2004~2006年,安徽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楊陳等,在安慶市望江縣武昌湖地區對東方白鸛的繁殖生物學進行了研究。東方白鸛在當地開始營巢時間不一致,最早為2月5日,而受干擾的繁殖個體則延至5月6日。產卵期最早開始於2月11日,最晚6月21日,窩卵數4.2±0.4(4~5)枚(n=6)。育雛期71.0±16.1d(n=3),日育雛5.1±2.6(n=38),雛鳥離巢時間最早6月14日,最晚9月20日。2004和2005年東方白鸛在該地區共營巢8窩,產卵25枚,孵出雛鳥9隻,出飛7隻。繁殖失敗5巢,其中,人工干擾造成4巢失敗,高壓電擊毀1巢。繁殖不同時期,親鳥的覓食、休息、警戒、取材、翻卵、育雛、交配、在巢、視野外行為時間分配差異顯著,而飛翔、行走、理羽、擊喙、整巢和其它行為差異不顯著。雛鳥在發育的不同時期,覓食、飛翔、休息、整巢、在巢、行走、視野外行為時間分配差異顯著,理羽、警戒、擊喙和其它行為差異不顯著。

人工繁殖

白鸛白鸛
上海動物園1984年首次籠養繁殖成功,1987年合肥逍遙津動物園繁殖成功。此後,成都動物園哈爾濱動物園也繁殖成功。1992年中國有22個動物園共飼養方白鸛120隻,其中雌雄各36隻,性別不明者48隻。

飼養管理

白鸛白鸛
白鸛可以成對籠養,也可成群飼養,一般用鐵絲網籠或散放飼養,鐵絲網籠空間以50立方米為宜,籠過小不利於繁殖.籠內的食、水具宜深大、堅固,以防被啄壞。野外散養可倚水搭一涼棚,食、水用具規格一般為50厘米×100厘米,深30厘米左右。飼料以魚為主,幼鳥期每天三次集中餵養,以泥鰍 、虎魚、彈塗魚、鯽魚為主。在野外,常食小魚、水生昆蟲、鼠、蛙、等。2日齡時將魚剪成小段,讓它們自行吞食,15日齡後可整條吞食,日飼餵量在300~400克之間。它們覓食時,將魚叼起,調整好方向,魚頭先入,即可吞食。每次餵食均任它們隨意採食,直至食管充盈成筒狀。幼雛對食物的消化過程相當迅速,只需2~3小時食道便空了,4~5小時後即發出似仔豬的單鳴聲,顯示出飢餓感。正常情況下,白鸛幼雛的生長發育異常迅速,3日齡即能嗑喙發聲,6日齡長出正羽黑色羽芽,8日明顯,10日齡初級、次級飛羽黑色羽芽排列顯著,17日出現正羽,喙灰黃色,眼圈、下頜、喙基桔紅色,肩羽、三級飛羽羽軸先端黑色,長20毫米,40日齡飛羽長出,65日齡開始試飛,70日齡則可自由飛翔。人工孵化白鸛較自然界野生幼雛飛翔時間約晚10天,其它生長指標均高於同日齡的自然雛鳥。管理上最重要的是控制溫差,不能時高時低,此外幼雛的衛生也是育雛成功的關鍵措施之一。

種群現狀

在中國主要越冬地的總數量約為2000~2500隻,1991~1992年冬季洞庭湖有404隻(1988~1989年為917隻),沉湖等635隻,鄱陽湖625隻,升金湖1105,鹽城1隻(1993~1994年為68隻),以上共為1 775隻。1984~1986年繁殖區統計有211隻、25個巢。北戴河南遷東方白鸛的數量1986年10月11日至11月16日為2 729隻,1990年11月2日至11月14日見848 只。

保護級別

保護級別:中國一級保護動物
白鸛:德國國鳥

歷史文化

白鸛白鸛
東方白鸛從前在東亞地區是常見的鳥類,甚至在日本東京市教堂屋頂上也曾有營巢繁殖的,但在1868~1395年間,由於非法狩獵、農藥和化學毒物污染等原因,東方白鸛的種群數量在日本逐漸減少,現在僅能在冬季偶爾發現少量的越冬個體。分布在朝鮮韓國的繁殖種群也已於70年代初絕滅。由於人口密集,工農業的發展,使得在俄羅斯遠東地區和東北黑龍江吉林兩省殘存的繁殖地也變得極為狹小,總數有3000隻左右,1994年在湖北武漢沉湖發現的越冬群體達900多隻,是目前發現的最大的東方白鸛群體。

天台籍著名散文家陸蠢寫了一篇《鶴》,文中敘述他十七八歲時,鄰哥兒在平頭潭邊捉到一隻鳥,“長腳尖喙,頭有纓冠,羽毛潔白”。開始,以為是一隻鶴,搶回家裡養,只見這隻鳥“樣子確相當漂亮,瘦長的腳,走起路來大模大樣,象個“宰相步”、“頭上有一簇纓 毛,略帶黃色,尾部很短”、“老是縮著頭頸,有時站在左腳上,有時站在右腳上,有時站在兩隻腳上,用金紅色的眼睛斜看著人。”他們將這隻鳥養了相當時日,有一天,他的舅父來了,才知道這是一隻 “長腳鷺鷥”。 陸蠢所描述的這隻漂亮的鳥,實際上應叫“東方白鸛”,在始豐溪兩岸的樹林中,蘆葦叢里棲居。《辭海》載:“鸛,烏綱……大型涉 禽。形似鶴亦似鷺;嘴長而直。翼長大而尾圓短,飛翔輕快,常活動 於溪流近旁,夜宿高樹。主食魚、蛙、蛇和甲殼類。在中國分布較廣的種類如黑鸛……另種白鸛較前種為大,頭頸和背部均白色。都在我國北方繁殖,至長江流域及以南地區越冬。”由此可見,《辭海》上說的白鸛是一種候鳥。而天台特有的東方白鸛卻是在當地繁殖,當地越冬的,因此是鸛類中一個珍稀的品種。

亞洲白鸛

白鸛白鸛
鸛屬鸛科,全世界大約有19種,和鷺和䴉有親緣關係。它們體型大,腿長,腳趾有蹼。尖而筆直的喙比頭大,而且強健。歐洲白鸛是一種普通的遷徙鳥,身長大約1米,頭。頸和身體都是潔白的白色。翅膀有一些黑顏色。喙和腿都是紅色。脖子很長。胸部的羽毛長而且下垂,白鸛經常把它的長喙藏在胸部的羽毛裡面。它們常在潮濕的沼澤地出沒,吃鰻鱺和其他魚類,以及兩棲動物、爬行動物、幼鳥和小型哺乳動物。它們粗糙的窩築在高大的樹頂、建築物的廢墟或者擯棄的煙囪上,一般用樹枝和蘆葦搭成。

白鸛是一種無聲的鳥類,它們在很高的高空飛翔,顯得強健而有力。在食物豐富的地方,它們會大批地聚集在一起。亞洲南部的印度東部的禿鸛頭和頸裸露無羽。最大的身高達2米,以食腐肉為主。在印度受到保護。

產於亞洲的白鸛數量稀少,屬於瀕危動物。發布在我國東北、西北和東南沿海一帶的白鸛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分布在東北、華北、西南和東南沿海的黑鸛也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分布在廣東、浙江福建的彩鸛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盤點世界各國確定的國鳥

1960年,國際鳥類保護大會在日本東京召開,建議每個國家都確定自己的“國鳥”。紅胸鴝(英國);白鸛(德國);綠雉(日本);藍孔雀(印度);綠孔雀(緬甸);戴菊鶯(盧森堡);紅隼(比利時);百舌鳥(瑞典);矛隼(冰島);河烏(挪威);鳳尾綠咬鵑(瓜地馬拉);蜂鳥(特立尼達和多巴哥);極樂鳥(巴布亞新幾布亞);藍鶴(南非);黑尾原雞(斯里蘭卡);幾維鳥(紐西蘭)。

鸛形目百科

鸛形目(Ciconiiformes) 鳥綱的1目,為中型涉禽。頸和腳均長,腳適於步行;嘴形側扁而直;眼先裸出;脛的下部裸出;後趾發達,與前趾同在一平面上。棲於水邊或近水地方。覓吃小魚、蟲類及其他小型動物。在高樹或岩崖上營巢。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鳥綱

觀賞鳥大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