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爾沁

科爾沁

科爾沁是著名的蒙古族地域文化--科爾沁文化的發祥地,歷史上科爾沁草原是成吉思汗之弟哈斯爾的領地。蒙古語中,科爾沁的意思是“造弓箭者”,科爾沁草原是中國四大草原之一,地處內蒙古東部,大興安嶺南坡,松遼平原西端。即從大興安嶺到松遼平原。

基本信息

行政區劃

科爾沁科爾沁草原
科爾沁區聳立在美麗富饒的科爾沁大草原。位於日新月異的環渤海經濟圈,處於華北、東北兩大經濟區的交匯地帶,扼華北、東北之咽喉,聯京津冀、黑吉遼之樞紐。素有“七省通衢”之美譽。同時有科爾沁區是通遼市的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行政區域面積為2821平方公里,轄10個鎮(蘇木)、5個國有農牧場、11個街道,居住著蒙、漢、滿、回、朝等民族的74萬草原兒女。
科爾沁區轄11個街道、10個鎮(蘇木)、5個國有農牧場:科爾沁街道、西門街道、永清街道、明仁街道、施介街道、清真街道、東郊街道、鐵南街道、霍林街道、建國街道、紅星街道;大林鎮、錢家店鎮、餘糧堡鎮、木里圖鎮、豐田鎮、清河鎮、育新鎮、慶和鎮、敖力布皋鎮、莫力廟蘇木;胡力原種繁殖場、莫力廟羊場、哲南農場、三義堂農場、半截店牧場。

地理

地理位置

科爾沁草原科爾沁草原
科爾沁,蒙語意為著名弓箭手。在歷代,是成吉思汗二弟哈布圖哈薩爾管轄的遊牧區之一,位於內蒙古東部,在松遼平原西北端,包括整個興安盟和通遼市的一部分地方。科爾沁草原西與錫林郭勒草原相接,北鄰呼倫貝爾草原,地域遼闊,資源豐富。
科爾沁草原現大部分已變為農耕地以及部分沙地,也有稱科爾沁沙地。它是沿用古代蒙古族科爾沁部落名稱命名。位於北緯42°5′~43°5′,東經117°30′~123°30′。海拔250~650米,處於西拉木倫河西岸和老哈河之間的三角地帶,西高東低,綿亘400餘千米,面積約4.23萬平方千米。屬中國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科爾沁區、通遼市開魯縣、通遼市科爾沁左翼中旗、科爾沁左翼後旗、奈曼旗、庫倫旗、興安盟科爾沁右翼中旗、突泉縣、科爾沁右翼前旗和赤峰市翁牛特旗、敖漢旗、黑龍江省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遼寧省阜新蒙古族自治縣)、吉林省雙遼市、洮南市、白城市等地!

地質構造

地質構造上屬於松遼台向斜、吉林準褶皺帶和內蒙古褶皺帶三大地質構造單元。第四紀以來草原西部緩慢上升,東部輕微下沉,由下更新世到全新世相繼沉積了厚達200餘米的鬆散岩系,組成了坨、甸的物質基礎。

地貌形態

科爾沁科爾沁
科爾沁草原坨、甸並存。坨子地是指相對高度2米以上的流動、半流動沙丘和半固定沙丘,土壤為白沙土和黃沙土,植被主要有沙米隱子草、蘆葦、小黃柳、榆樹等。?甸是指相對高度在2米之內較平緩的沙土地,土壤為黃沙土和栗沙土,植被主要有隱子草、羊草、冰草等。甸子地則指分布在坨、甸地內部及其之間的低濕地,多由各類草甸土組成,植被主要由羊草、寸草苔、地榆、拂子茅、馬藺等組成。科爾沁草原歷史上曾為河川眾多、水草豐茂之地。據記載,公元10世紀時自然條件是“地沃宜耕植,水草便畜牧”。直至19世紀初科爾沁大部分地區還留有大面積草植被以及森林。但至19世紀中後期開始,因遼河上游地區濫墾、森林砍伐以及移民等諸多因素,導致下游水源嚴重破壞,生態平衡遭到嚴重破壞,曾號稱“平地松林八百里”的赤峰以北而今已成茫茫沙地。由於人類對草原的不合理利用,甸子地不斷縮小,坨子地擴大,沙化面積急劇增加,最終形成了大片沙地。坨甸兩者所占相對面積為3∶1,生產發展和人類生活受到直接威脅。為防止沙化、草場退化和土壤鹽化,採取了草場封育,翻耕補播、人工種草、引洪淤灌、防止過牧及營造防護林等措施,取得了良好成效。
科爾沁草原是以蒙古族為主體,漢、滿、朝鮮族等多民族聚居區。

草原概況

科爾沁科爾沁
科爾沁草原現大部分已變為農耕地以及部分沙地,也有稱科爾沁沙地。它是沿用古代蒙古族科爾沁部落名稱命名。屬中國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開魯縣、通遼市科爾沁左翼中旗、科爾沁左翼後旗、奈曼旗、庫倫旗、原興安盟科爾沁右翼中旗、科爾沁右前旗和赤峰市翁牛特旗、敖漢旗以及遼寧省阜新蒙古族自治縣(即蒙古貞地區)等轄區。
地質構造上屬於松遼台向斜、吉林準褶皺帶和內蒙古褶皺帶三大地質構造單元。第四紀以來草原西部緩慢上升,東部輕微下沉,由下更新世到全新世相繼沉積了厚達200餘米的鬆散岩系,組成了坨、甸的物質基礎。
氣候冬寒冷、夏炎熱,春風大。年均降水量360毫米,年際變化較大,年內分配不均,多集中6~8月份,冬季以西北風為主,春秋則為西南風,年均風速3.5米/秒,最大風速可達21.7米/秒,大風日數常達30天左右。大風是沙地形成和發展的重要因素。全區日照2900小時,日照率達67%,10℃以上活動積溫3160℃,無霜期140~150天。
科爾沁草原坨、甸並存。坨子地是指相對高度2米以上的流動、半流動沙丘和半固定沙丘,土壤為白沙土和黃沙土,植被主要有沙米隱子草、蘆葦、小黃柳、榆樹等。甸是指相對高度在2米之內較平緩的沙土地,土壤為黃沙土和栗沙土,植被主要有隱子草、羊草、冰草等。甸子地則指分布在坨、甸地內部及其之間的低濕地,多由各類草甸土組成,植被主要由羊草、寸草苔、地榆、拂子茅、馬藺等組成。
科爾沁草原歷史上曾為河川眾多、水草豐茂之地。據記載,公元10世紀時自然條件是“地沃宜耕植,水草便畜牧”。直至19世紀初科爾沁大部分地區還留有大面積草植被以及森林。但至19世紀中後期開始,因遼河上游地區濫墾、森林砍伐以及移民等諸多因素,導致下游水源嚴重破壞,生態平衡遭到嚴重破壞,曾號稱“平地松林八百里”的赤峰以北而今已成茫茫沙地。由於人類對草原的不合理利用,甸子地不斷縮小,坨、地擴大,沙化面積急劇增加,最終形成了大片沙地。坨甸兩者所占相對面積為3∶1,生產發展和人類生活受到直接威脅。為防止沙化、草場退化和土壤鹽化,採取了草場封育,翻耕補播、人工種草、引洪淤灌、防止過牧及營造防護林等措施,取得了良好成效。
科爾沁草原是以蒙古族為主體,漢、朝鮮、回族等多民族聚居區。

歷史

科爾沁科爾沁區
東北是大清王朝的發祥地,也是其祖陵(其遠祖葬永陵,太祖高皇帝努爾哈赤葬福陵,太宗文皇帝皇太極葬昭陵)所在地。康熙皇帝於康熙十年(1671年)第一次到東北巡幸祭祖,從此定下大清皇帝要親自來東北謁陵的祖制。康熙在位六十一年,三次(1671年、1682年、1698年)到東北來祭祖。此後,乾隆四次(1743年、1754年、1778年、1783年)來東北祭祖,嘉慶二次來東北祭祖,道光一次(1829年)來東北祭祖。從道光皇帝1829年到東北來以後,大清皇帝來東北祭祖也就成了“絕後”的一次。由於大清王朝內外交困,江河日下,各地農民不斷起義,外國列強入侵,國無寧日,財力匱乏,道光以後的皇帝很少巡幸,也就沒能把來東北祭祖的這個“祖制”遵從下來。

大清皇帝來東北祭祖,很少從山海關直接走,多是經過驛道繞到內蒙古、吉林,然後到盛京(今瀋陽)。祭祖活動完後,從山海關返回京師,不走“回關路”。當時出關到內蒙古的驛道有五條,即經喜峰口、古北口、獨石口、殺虎口、張家口出關。喜峰口驛道關外設十六個驛站,經二十個旗,哲里木盟的十個旗全包括其中。古北口驛道關外設有十個驛站,經扎魯特左右翼、巴林左右翼、翁牛特左右翼等和哲盟臨近的九個旗。喜峰口驛道和古北口驛道往往是大清皇帝來東北祭祖的首選線路。因為這兩條線路都經過蒙古部落,通過皇帝的巡幸能夠進一步加深清廷與蒙古各部的感情,同時驛道所經過的克什克騰、翁牛特、喀喇沁、敖漢、科爾沁蒙古諸部地區是天然的圍場。大清盛世的兩位帝王———康熙和乾隆都酷愛行圍打獵。康熙曾經對侍衛說,他一生共射虎135隻、野豬132隻、鹿數百隻。乾隆一生行圍次數更難以統計了,他最後一次參與指揮打獵時已經是80歲的老人了。他們把祭祖省親、稽查地方、了解民情與遊樂狩獵結合在一起,科爾沁草原也就成了他們的必經之地。

乾隆皇帝在位六十一年,四次到東北來祭祖,三次路經科爾沁草原。

乾隆第一次巡幸科爾沁草原

乾隆繼位後,於乾隆元年(1736年)對東北三祖陵及瀋陽故宮進行了修繕。乾隆二年(1737年)十月工程告竣。乾隆三年(1738年)十一月,乾隆皇帝降旨,決定於乾隆四年(1739年)秋到東北來祭祖。皇帝巡幸很多工作要提前一年準備。皇帝出行不僅有嚴格的護衛制度,而且途經御路也很講究。清代規定,皇帝所經之路的路幫寬三尺,中心正路一丈六,兩旁馬路各七尺,路面要堅實、平整,路面要灑水除塵,排場很大,扈從人員一般不少於一萬二千。乾隆四年,因為風雨不調,收成不好,乾隆改變了主意,“雖行營一切所需,俱系官辦,絲毫不以累民,而沿途經過地方,預先籌備,如米糧草束之類,恐致價值高昂,於民間未便,俟豐稔之年,朕另降諭旨,前往展謁”。這一拖就拖了四年。

乾隆八年七月七日(1743年8月26日),乾隆皇帝帶著皇太后鈕祜祿氏、皇后富察氏及隨員等共一萬二千多人從北京的圓明園起駕,經懷柔、密雲,從古北口出關。名義上是乾隆陪同皇太后來祭祖。十四日到達承德避暑山莊,休息四天后就帶著巡幸隊伍浩浩蕩蕩向內蒙古草原走來,經敖漢旗、奈曼旗、扎魯特左翼旗(今開魯縣一帶)。當時正是禽獸肉質最肥美的秋圍好時節。一路上,草原花香四溢,美景醉人。乾隆興致很高,數百名蒙古王公也前來一路護駕,陪同行圍打獵,八月上旬,到達科爾沁左翼中旗達爾罕王府(舊址在今科左中旗花吐古拉鎮白音花林場)駐蹕。

乾隆在達爾罕王府駐蹕期間的八月十三日(陽曆9月30日),適逢乾隆皇帝三十三歲生日。清朝有三大節日,即:萬壽節(萬壽節是皇帝的生日,為人君之始)、冬至(冬至為一陽之始)、元旦(清時稱春節為元旦。元旦為一歲之始)屆時要舉國同慶。中國是以孝道治天下的,作為“民之父母”的封建帝王的生日,歷朝都非常重視。在我國,祝壽的風俗開始的也很早,金文中關於“壽”字的寫法就有多種。這說明商周時期已有了祝壽之風。在清代,皇帝的威嚴高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清代諸帝王的生日慶賀禮儀繁瑣、規模盛大,更是前所未有。

乾隆三十三歲的生日慶典在科爾沁草原的達爾罕王府舉辦,這在科爾沁草原有記錄的歷史上,還是唯一的一次。這天,京師與各直隸省都“各建道場,誦經祝壽”京中百官分隊而列,“望闕叩頭”。但乾隆八年萬壽節的“主會場”是在科爾沁草原的達爾罕王府。在這裡,乾隆皇帝大宴蒙古王公。據說慶典的序幕從半夜子時就開始了,折騰了半宿一天,個個都精疲力竭方結束。在這次萬壽節上,科爾沁蒙古王公聯合向乾隆皇帝進獻了“九龍盒”即九九八十一盒食品。食品有:萬字餅、壽字酥、福字餅、祿字酥、吉祥餅如意酥、福壽餅、鶴年酥、長春餅、百花酥、七星餅、桃花酥、三桃餅、松仁酥、松壽餅、蘋果、百合、鴨梨、廣橙、蜜餞桃脯、蜜餞杏脯、蜜餞果脯、蜜餞雜脯、熏豬肉、熏雞肉、熏鴨肉、熏雜肉,計二十七種,每種三盒,共八十一盒。“九龍盒”的喻意在於九字,九是數目字中最大的數,古人說“天地之至數,始於一,終於九焉”蒙古王公以最大的數字向乾隆帝進呈食品,以表示祈祝皇帝萬壽無疆,永久統治。

乾隆選擇在達爾罕王府駐蹕,除體現大清皇帝對科爾沁蒙古的厚愛外,也帶有對第四代達爾罕王羅卜臧袞布家族考察的性質。因為羅卜臧袞布的第三子色布騰巴勒珠爾,九歲時作為備指額駙(皇帝女婿的候選人),正在宮中讀書。色布騰巴勒珠爾聰明伶俐,讀書用功,很受乾隆皇帝的喜愛。這次在科爾沁草原巡幸期間,達爾罕王給乾隆皇帝留下了深刻的美好印象,因此也鑄就了達爾罕王與乾隆皇帝的兒女親緣。乾隆十二年(1747年),也就是乾隆第一次巡幸科爾沁草原之後的第四年,乾隆為三女兒定下了終身大事。把十七歲的固倫和敬公主(孝賢純皇后所生第一女)指嫁給色布騰巴拉珠爾。色布騰巴拉珠爾與固倫和敬公主的婚禮是在皇宮舉辦的,乾隆皇帝親自為他們主婚。

乾隆在達爾罕王府過完生日後,即往東行進,八月下旬,經克爾蘇邊門進入吉林界,九月十六日(陽曆11月1日)才到達他的祖陵去祭典,十月二十五日(陽曆12月10日)返回北京。乾隆第一次東北祭祖總共用了一百零五天。

科爾沁科爾沁草原
乾隆第二次巡幸科爾沁草原

乾隆第二次來東北祭祖是在乾隆十九年(1754年),所經路線與第一次的基本相同,也是途經科爾沁草原。這年乾隆四十四歲。同來祭祖的有皇太后鈕祜祿氏和皇后烏拉那拉氏。皇后富察氏於乾隆十六年(1751年)去世後,烏拉那拉氏由皇貴妃晉封為皇后。乾隆名義上也是陪同皇太后來東北祭祖,五月五日(陽曆6月25日)從北京啟駕,經古北口出關後,到承德避暑山莊避暑兩個月。七月五日(陽曆8月22日)從承德出發向蒙古方向進發,在《乾隆帝御製詩》卷五十二、《蒙古風土雜詠·序》中,乾隆是這樣記述的“甲戌(乾隆十九年)東巡,由熱河出中關,即入喀爾沁境,經敖漢、奈曼、土默忒、科爾沁諸部、匝月乃至吉林”。

這次乾隆東巡在科爾沁達爾罕王府“駐蹕數日”。乾隆十七年(1752年)第四代達爾罕王羅卜藏袞布病逝後,由他的三兒子色布騰巴拉珠爾承襲爵位,任科爾沁左翼中旗第五任扎薩克。色布騰巴拉珠爾是乾隆的“乘龍快婿”,來到了女兒家,乾隆喜不自勝。面對皇室姻親的科爾沁蒙古王公,乾隆龍顏大悅,詩性大發,覺得這莽莽蒼蒼的草原,綿延萬里的邊陲,由這些皇室姻親的蒙古王公駐牧,屏藩溯漠,是大清最安全的屏障;深感這道“情感長城”比以往歷代統治者用石頭築起的長城要堅固得多。因而,他對太祖高瞻遠矚,制定的與蒙古王公世結國姻的“基本國策”,讚嘆不已,並寫詩歌頌:

塞牧雖稱遠,姻盟向最親;

嗣徽彤營著,綿澤礪山申。

設候嚴喧沓,清塵奉狩巡;

敬誠堪愛處,未忍視如賓。

乾隆是歷史上詩詞歌賦最多產的皇帝。他在位六十年,做詩四千多首。乾隆說:自己一生最大的習慣就是寫詩,政務以外,用詩“托興寄情,朝吟夕諷”。

乾隆從科爾沁草原經吉林九月五日(陽曆10月20日)到達永陵拜祭。十月十一日(陽曆11月24日)返回京師,共用五個多月時間。

乾隆第三次巡幸科爾沁草原

乾隆第三次到東北來祭祖,是在乾隆四十三年七月二十日(1778年9月10日)在北京起駕,經山海關去,九月二十六日(陽曆11月14日)又原路返回京師,沒有到科爾沁草原來。這次巡幸往返僅用了66天,是來東北巡幸時間最短的一次。

乾隆第四次來東北巡幸是在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當時乾隆已是73歲的年愈古稀的老人。乾隆在第三次祭祖時敕命在盛京修建的太廟已經告竣,乾隆要親去盛京主持慶典。《四庫全書》也已修完,乾隆要把它放入盛京故宮的文淵閣收藏。

五月二十四日(陽曆6月23日)乾隆帶皇十五子(即後來的嘉慶皇帝)、皇十一子(成親王)皇十七子(慶親王)從北京啟駕,經古北口,三十日(陽曆6月29日)到承德避暑山莊。乾隆在避暑山莊住了二個多月後,八月十七日(陽曆9月12日)向喀喇沁旗進發,二十三日(陽曆9月18日)到哈那達大營駐蹕,在這裡接見了喀喇沁郡王喇特納第。二十九日(陽曆9月24日)在五里屯大營駐蹕,在這裡乾隆會見了科爾沁左翼中旗的和碩卓哩克圖親王恭格喇布坦、巴林部郡王巴圖。九月一日(陽曆9月26日)乾隆在四堡子東大營駐蹕時觀賞了隨從扈員和蒙古王公子弟們的聯合騎射表演。演武、閱兵、騎射是乾隆歷次巡幸中的主要活動之一,認為這是鞏固政權的必要手段。他時時教誨皇子和官員要重武備,勤騎射,並將此作為嘉獎、擢升官員的條件。我們知道,清王朝在入主中原以前,基本上是個遊牧民族,善騎射,靠武備開國。當年的清軍是一支訓練有素,騎射嫻熟,威力強大的鐵流勁旅。乾隆在巡幸中進行騎射演練,決不單純是遊玩取樂,而是帶有加強武備、檢閱邊疆部隊素質的政治目的。他把三位皇子帶到科爾沁草原既有尋祖認親的想法,也有讓他們走出宮禁,觀察社會,了解下情,磨練意志,增長才幹,心繫國家,不耽於安樂,以便日後擔當起治理國家重任的良苦用心。乾隆通過巡幸對皇子進行武備教育,是一種開放式的教育,不是書齋式的教育。它強調親和自然,親身實踐,重視素質的培養和提高。今天看來,仍然不失借鑑意義。

在東大營搞完演武表演後,九月五日(陽曆9月30日)乾隆就直接東行向盛京進發,十日(陽曆10月5日)到達永陵祭拜。在盛京祭拜完祖陵,主持完太廟落成大典後,十月五日(陽曆10月30日),乾隆返回京師。

乾隆通過三次到科爾沁草原巡幸,進一步鞏固了和科爾沁蒙古的姻親和盟好關係,使科爾沁蒙古王公不僅在政治上、經濟上,而且在血統上、心理上都與滿洲貴族建立了牢固的依從關係,科爾沁蒙古為大清王朝的建立、鞏固和發展也做出了重要的歷史貢獻。清王朝對科爾沁蒙古也特殊優禮,位“列內扎薩克二十四部之首”,這也是理所應當的。

文化美食

科爾沁“風乾牛肉干”(牛肉干最為出名)、乾鍋牛肉、奶茶、乳酪、各種乳品和蒙古族風味的食品。

資源情況

農產資源

科爾沁草原科爾沁草原
通遼作為世界上兩大黃金玉米帶之一與美國、加拿大齊名。這裡素有"內蒙古糧倉"之稱,是全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幾十年形成的精耕細作生產方式和以水利為中心的農田基本建設成果,使旱澇保收面積達到90%以上,年平均玉米產量穩定在300萬噸以上。這裡是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常年蔬菜種植面積50萬畝,年產蔬菜8.6億公斤。紅乾椒產量達20萬噸;麻黃草、甘草等野生資源,品種獨特,質地優良,待開發利用。

畜禽資源

通遼市享有"黃牛之鄉"的盛譽,特別以蒙古牛、科爾沁牛、西門塔爾牛著稱。全市黃牛存欄90萬頭,年出欄育肥牛44萬頭。以肉質鮮嫩、營養價值高、微量元素豐富、蛋白質含量多著稱的"科爾沁肥牛"已成為享譽大江南北的知名品牌。這裡有"風吹草低見牛羊"的美景,190萬隻存欄綿羊,年產1萬噸羊毛,20萬隻存欄山羊,年產80噸羊絨,是紡織業加工增值的絕好原料。目前全市奶牛飼養量已達18萬頭,有可擠奶牛4.7萬頭,日供鮮奶450餘噸。但與科爾沁乳業和蒙牛乳業每日1500噸的需求仍存在較大差距。通遼市又是遠近聞名的草地白鵝之鄉,全年白鵝飼養量1000萬隻,鴨飼養量200萬隻,雞飼養量871萬隻,可提供羽絨450萬公斤,是理想的羽絨加工基地。年可提供各類皮張250餘萬張,是皮革工業的絕佳原料資源。

林業資源

這裡是一片綠色的海洋,全市有林面積2250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20%以上,活立木蓄積量1520萬立方米,年可批采50萬立方米,40餘萬畝充裕的宜林基地,是林木深加工的重要原料基地和商業開發宜林基地。被譽為“神奇植物”具有藥用和保健作用的沙棘,已形成12.5萬畝規模,年產量1400萬斤。另外,山杏等野生資源品種獨特,質地優良,尚待開發利用。

礦產資源

通遼市物華天寶,礦產資源豐富,境內已探明煤炭、石油、矽砂、有色金屬、黑色金屬、非金屬等礦產41種,礦床和礦點190多處,總潛在價值1.3萬億元。其中,煤炭儲量235.6億噸,而儲量119億噸的全國五大露天煤礦之一的霍林河煤礦就坐落在美麗的科爾沁草原北部。具有很高藥用、保健和美容價值,功能神奇,蜚聲海內外的中華麥飯石儲量1700多萬噸。這裡是矽砂儲量的王國,儲量50億噸,SiO2含量高達92%以上,是玻璃製造業和鑄造用砂的精品。這裡的石灰儲量3億噸,高嶺土儲量90萬噸,是創業者依託資源開拓新領域的首選之地。做為新興的工業城市,“十五”期末將形成30萬噸電解鋁生產能力,是投資者進行鋁製品深加工的理想之地。

電力資源

通遼市電力資源豐富,裝機容量已達80萬千瓦的通遼發電廠就坐落在科爾沁區,明年將達到140萬千瓦,“十一五”期末將達到200萬千瓦。這裡用電將長期供大於求,可享受邊疆少數民族地區優惠電價,平均工業基礎電價為0.375元/度。這裡有充足的土地資源和廉價的勞動力資源,有幾億元的國有閒置資產,是有識之士投資興業的潛在資源,是投入少,產出多的理想之地。

文化資源

早在舊時器時代(5000年前),科爾沁草原就已經開始有人類棲息活動。在他們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過程中,開始接受璀璨的紅山文化和富河文化的影響、輻射,逐步形成了具有獨特品味和風格魅力的多元複合文化——科爾沁草原文化。在這裡曾先後湧現出清代國母孝莊文皇后、愛國將領僧格林沁、民族英雄嘎達梅林等歷史名人。目前,科爾沁區按照創建文化大市的目標,正在認真研究和積極推進文化事業,文化產業的發展,構建具有民族特色和現代精神相統一的科爾沁民族文化框架。

旅遊資源

科爾沁科爾沁草原
科爾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科右中旗東北部的新佳木蘇木(鄉)境內,它是一個以保護科爾沁草原,濕地生態系統及棲息在這裡的鸛類、鸛類等珍稀鳥類為對象的綜合性自然保護區。可以說,保護區濃縮了科爾沁劃原典型生態的代表類型,較為完整地保留了科爾沁草原生態系統的基本結構,使得人們在保護區內就能夠充分領略整個草原的風貌。
向海自然保護區
它位於白城西南100公里處,是尋找草原和仙鶴的必經要道,到向海自然保護區僅有2個小時的客運班車。去草原深處則要換乘白城到阿爾山的普客列車,午夜1時左右在索倫站下車,再由索倫乘小公共汽車前往滿族屯就可以了。
科爾沁區
科爾沁草原現大部分已變為農耕地以及部分沙地,也有稱科爾沁沙地。它是沿用古代蒙古族科爾沁部落名稱命名。位於北緯42°5′~43°5′,東經117°30′~123°30′。海拔250~650米,處於西拉木倫河西岸和老哈河之間的三角地帶,西高東低,綿亘400餘千米,面積約4.23萬平方千米。屬中國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開魯縣、通遼市科爾沁左翼中旗、科爾沁左翼後旗、奈曼旗、庫倫旗、原興安盟科爾沁右翼中旗、科爾沁右前旗和赤峰市翁牛特旗、敖漢旗以及遼寧省阜新蒙古族自治縣(即蒙古貞地區)等轄區。
地質構造上屬於松遼台向斜、吉林準褶皺帶和內蒙古褶皺帶三大地質構造單元。第四紀以來草原西部緩慢上升,東部輕微下沉,由下更新世到全新世相繼沉積了厚達200餘米的鬆散岩系,組成了坨、甸的物質基礎。
氣候冬寒冷、夏炎熱,春風大。年均降水量360毫米,年際變化較大,年內分配不均,多集中6~8月份,冬季以西北風為主,春秋則為西南風,年均風速3.5米/秒,最大風速可達21.7米/秒,大風日數常達30天左右。大風是沙地形成和發展的重要因素。全區日照2900小時,日照率達67%,10℃以上活動積溫3160℃,無霜期140~150天。
科爾沁草原坨、甸並存。坨子地是指相對高度2米以上的流動、半流動沙丘和半固定沙丘,土壤為白沙土和黃沙土,植被主要有沙米隱子草、蘆葦、小黃柳、榆樹等。?甸是指相對高度在2米之內較平緩的沙土地,土壤為黃沙土和栗沙土,植被主要有隱子草、羊草、冰草等。甸子地則指分布在坨、甸地內部及其之間的低濕地,多由各類草甸土組成,植被主要由羊草、寸草苔、地榆、拂子茅、馬藺等組成。
科爾沁草原歷史上曾為河川眾多、水草豐茂之地。據記載,公元10世紀時自然條件是“地沃宜耕植,水草便畜牧”。直至19世紀初科爾沁大部分地區還留有大面積草植被以及森林。但至19世紀中後期開始,因遼河上游地區濫墾、森林砍伐以及移民等諸多因素,導致下游水源嚴重破壞,生態平衡遭到嚴重破壞,曾號稱“平地松林八百里”的赤峰以北而今已成茫茫沙地。由於人類對草原的不合理利用,甸子地不斷縮小,坨、地擴大,沙化面積急劇增加,最終形成了大片沙地。坨甸兩者所占相對面積為3∶1,生產發展和人類生活受到直接威脅。為防止沙化、草場退化和土壤鹽化,採取了草場封育,翻耕補播、人工種草、引洪淤灌、防止過牧及營造防護林等措施,取得了良好成效。
科爾沁草原以蒙古族為主體,漢、朝鮮、回族等多民族聚居區。

通遼美食

通遼地區靠近遼寧省,所以主食以米飯為主。牧區還保留著手抓肉等飲食習慣。物產豐富的科爾沁區,牛羊肉是其特色,烤全羊、手把肉是每逢過年過節都會有的重點餐目。牛肉晾成肉干,可供冬天食用。現科爾沁區的肉干早已是文明全國的佳品了。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