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鳽

黑鳽

黑鳽為鷺科葦鳽屬的鳥類,俗名黑葦鳽、烏鷺、黑長腳鷺鷥、黃頸黑鷺。分布於印度、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巴布亞紐幾內亞、索羅門群島、澳大利亞、台灣島以及中國大陸的廣東、海南、雲南、長江以南、貴州、偶見於甘肅、陝西、河南等地,一般生活於蘆葦叢、沼澤、灘涂、紅樹林及林間溪流、在貴州分布於700~1000米以及營巢於蘆葦叢中、樹上或竹林中。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黑鳽黑鳽
黑鳽雄鳥從頭到尾包括兩翅在內的整個上體均呈輝亮的石板黑色,頭和後頸綴有藍色;頦白色;頸兩側橙黃色,喉淡皮黃色,具栗色和黑色斑點,前頸和上胸為淡皮黃白色,具黑色和棕色斑點形成的條紋向下延伸到上胸,並與喉部栗色與黑色斑點形成的條紋連結成一長形縱紋。胸褐色,羽緣黃白色。下體餘部黑褐色,腹部中央羽端具黃白色羽緣。

雌鳥上體羽色暗褐,無藍色,也無光澤。頭兩邊、眼下栗色。頦、喉和前頸白色,具棕色或黑褐色羽端斑。腹面餘部淡褐色而具黃白色羽緣。

幼鳥似雌鳥,但上體羽毛具皮黃色羽緣,下體暗褐色。

虹膜紅色或橙黃色,嘴黑褐色,下嘴角黃色,嘴基和臉部裸露皮膚綠色。跗跖暗褐色。

大小量度為:體重雄性260~340克,雌性200~360克;體長雄性190~590毫米,雌性520~575毫米;嘴峰雄性74~79毫米,雌性77~83毫米,翅雄性208~225毫米;尾雄性58~84毫米,雌性60~75毫米,跗跖雄性65~70毫米,雌性65~72毫米。

分布範圍

黑鳽分布圖黑鳽分布圖
分布於歐亞大陸及非洲北部(包括整個歐洲、北回歸線以北的非洲地區、阿拉伯半島以及喜馬拉雅山-橫斷山脈-岷山-秦嶺-淮河以北的亞洲地區),印度次大陸及中國的西南地區(包括印度、孟加拉、不丹、錫金、尼泊爾、巴基斯擔、斯里蘭卡、馬爾地夫以及中國西藏的東南部地區等),中南半島和中國的東南沿海地區(包括緬甸、越南、寮國、高棉、泰國以及中國的東南沿海地區、香港、海南島),太平洋諸島嶼(包括中國的台灣省、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以及菲律賓、汶萊、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爪哇島以及巴布亞紐幾內亞),華萊士區(指傳統的華萊士線(從棉蘭老島的東側海域經望加錫海峽至巴厘島與龍目島之間)以東、巴布亞紐幾內亞以西的區域,包括印度尼西亞的蘇拉威西島、努沙登加拉群島、西南群島、摩鹿加群島(馬魯古群島)、東帝汶等島嶼),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包括澳大利亞、紐西蘭、塔斯馬尼亞及其附近的島嶼),中國有分布。

生活習性

黑鳽黑鳽
黑鳽分布於東亞、南亞和東南亞一帶。棲息於溪邊、湖泊、水塘、蘆葦、沼澤、水稻田、紅樹林和竹林中。常單個或成對在開闊的多植物的水域地方活動,有時也進到村屯附近的竹林和小樹林。夜出性。主要在黃昏和夜間活動,但有時白天也活動。活動時沉默無聲,但繁殖期間也發出高而粗獷的鳴叫。性較膽怯而好奇,常一動不動的站在地上,頭頸垂直向上伸直並注視四周。以小魚、泥鰍、蝦和水生昆蟲為食。常單獨在黃昏和夜間在溪邊、水田、湖岸和蘆葦沼澤地上覓食。有時白天也在蘆葦叢或水邊低矮灌叢和小樹林內覓食。

野外觀察記錄

黑鳽在長江中下游地區分布較廣,在沼澤地、濕地、蘆葦盪均可以看到,甚至在某些城市的公園的小水塘裡面也可以觀察到,如南京雨花台植物園杭州植物園等,但數量普遍較少。黑鳽飛行時非常容易辨認,脖子處扭結形狀特殊,和鷺類容易區分。

生育繁殖

黑鳽黑鳽
繁殖期為5~7月。通常營巢於水域岸邊沼澤地上蘆葦叢中,也在水邊灌叢、柳樹或其他樹上營巢。有時也見在竹林內營巢。甚至在房舍附近庭園中的竹林和路邊樹上營巢。營巢位置最高距地3~5米。巢由枯枝和草莖構成。形狀呈盤狀,中心稍微下凹。每窩產卵4~6枚,顏色為淡綠色、淡藍色、藍綠色或白色。形狀為卵圓形。大小為43~44×31~35毫米。

亞種分布

(1)黑葦鳽Ixobrychus flavicollis flavicollis分布於中國中部到印度、馬來西亞、蘇拉威西;

(2)黑葦鳽帝紋亞種Ixobrychus flavicollis Australis分布於摩鹿加群島、帝汶島、紐幾內亞、澳大利亞;

(3)黑葦鳽所羅門亞種Ixobrychus flavicollis woodfordi分布於索羅門群島。

保護等級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ver 3.1:2008年鳥類紅色名錄。

鸛形目百科

鸛形目(Ciconiiformes) 鳥綱的1目,為中型涉禽。頸和腳均長,腳適於步行;嘴形側扁而直;眼先裸出;脛的下部裸出;後趾發達,與前趾同在一平面上。棲於水邊或近水地方。覓吃小魚、蟲類及其他小型動物。在高樹或岩崖上營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