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腹角雉

灰腹角雉

灰腹角雉(學名:Tragopan blythii)體長53-59厘米,猩紅色頸及眉線與黑色頭部成明顯反差的角雉。黃色臉頰裸皮為本種特徵。肉垂及肉質角藍色。下體鱗斑狀的胸、腹部有別於其他角雉。由於臉裸出部和體羽斑紋顏色的不同。共分化為2個亞種,指名亞種臉的裸出部為深藍色,僅見於雲南西北部的貢山;藏南亞種臉的裸出部為金黃色,分布於西藏南部、東南部的察隅、錯那、墨脫等地。主要以植物嫩芽、種子、漿果為食,也吃昆蟲、小蛙等動物性食物。殖期為4-6月。營巢於森林中的樹上。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灰腹角雉灰腹角雉
灰腹角雉雄鳥的體長為53-59厘米,體重1650克。前額、頭頂、頸縱紋黑色;肉角藍色;臉的裸出部深藍色或金黃色;項下的肉裙也是黃色,邊緣為淺藍色;頭側、後頸、上背、上胸等為紅色,其餘上體羽毛黑褐色,腹部菸灰色,通體密布白色和栗赤色眼狀斑,上體的較小,下體的較大;尾黑色具不規則橫斑。

雌鳥上體深濃褐色並布滿了黑色的斑紋;下體及兩脅為暗褐色並雜有棕色和灰白色斑紋尾為暗棕色。

它們的虹膜為褐色;嘴角褐色;腿、腳粉紅色或肉褐色。

大小量度:體重1650g;體長530-680mm;嘴峰(從額量起)19mm;翅♂248-250mm,♀232mm;尾195-205mm;跗蹠♂76-87mm。(註:雄性—♂;雌性—♀)

分布範圍

灰腹角雉分布於印度東北部、不丹、緬甸北部以及中國雲南西北和西藏東南部。

由於臉裸出部和體羽斑紋顏色的不同,共分化為2個亞種,在中國都有分布。指名亞種臉的裸出部為深藍色,僅見於雲南西北部的貢山;藏南亞種臉的裸出部為金黃色,分布於西藏南部、東南部的察隅錯那墨脫等地。

生活習性

灰腹角雉灰腹角雉

灰腹角雉棲息于海拔2000-3000米的山地常綠闊葉林中,尤其是林下植被發達的潮濕常綠闊葉林帶,冬季有時也下到2000或1500米左右的低山地帶越冬。

巢築在樹上,喜歡躲藏在林下灌叢或草叢中,多呈4—5隻的小群活動。主要以植物嫩芽、種子、漿果為食,也吃昆蟲、小蛙等動物性食物。

雄鳥叫聲響亮並具挑戰性,聲如gnau,gnau。炫耀時發出gock…gock…gock的叫聲,似雙角犀鳥

繁殖方式

繁殖期4-6月。通常4月初即進入繁殖期。雄鳥發情時頭部一對綠藍色肉質角不斷充氣、膨脹,逐漸從頭部伸出和延長,喉下部鑽藍色肉據亦逐漸擴展和膨大起來。此時雄鳥首先昂首闊步,頭部一點一點地點頭活動,繼而半蹲,聳起的一對肉角和半張的兩翅微微抖動,尾亦展開如扇,肉據充氣膨脹,不斷向前彈跳、飛舞,達到高潮時全身幾乎僵直,痴立數秒不動。然後肉據和肉角開始萎縮,頭一點一點地將肉據收至項下,肉角亦慢慢縮回,直至下次發情。雌鳥發情時常不停地來回走動,並發出‘wa,wa’的叫聲。通常待雄鳥到發情高潮時,它才來到雄鳥身邊,於是雄鳥立刻跳到雌鳥背上,用嘴銜住雌鳥羽毛進行交尾。營巢於森林中的樹上。巢較粗糙而笨重。主要由樹枝和草葉構成。每窩產卵2-5枚,多為3-4枚。卵的顏色為淺皮黃色或灰黃色,被有少許褐色斑點。長徑5.3-5.9厘米,短徑4.1-4.5厘米。

種群現狀

灰腹角雉灰腹角雉
灰腹角雉的2個亞種野外數量都非常稀少,其中指名亞種的數量不足5000隻。在中國更為罕見,僅於20世紀80年代在雲南高黎貢山採到過一隻雄鳥標本,收藏於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標本室,對它的野外情況所知甚少。
致危因素:主要是棲息地的林木砍伐以及揀蛋毀巢、獵殺等。因為該物種的總數量被認為是很少,又處於分散和嚴重分割的範圍內,這個小亞群的物種處於弱勢。大量的狩獵和棲息地持續的破壞,將不可避免地加劇了這種減退的情況。

致危因素

主要是棲息地的林木砍伐以及揀蛋毀巢、獵殺等。

保護級別

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Ⅰ級保護動物
列入《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鳥類》稀有種。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3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易危(VU)。
列入《華盛頓公約》CITES附錄Ⅰ瀕危物種。

亞種分化

灰腹角雉有2亞種
序號 亞種名 拉丁屬名
1 灰腹角雉指名亞種 Tragopan blythiiblythii
2 灰腹角雉西藏亞種 Tragopan blythii molesworthi

發現記錄

2016年12月30日,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人員在保護區內發現灰腹角雉群體,這是中國20多年來首次發現該物種,這次發現對該物種的研究與保護都有著重要意義。

雞形目百科

雞形目在生物分類學上是鳥綱中的一個目。人們通常把這一目的鳥中體形較大種的統稱為點擊此處添加圖片說明“雞”,體形較小的一些種類稱為“鶉”。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鳥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