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斑吐綬雞

眼斑吐綬雞

眼斑吐綬雞也叫眼斑火雞,是一種家禽,今天在中美洲宏都拉斯、瓜地馬拉等地區還能見到野生品種。

基本信息

概述

眼斑吐綬雞 分布:北美
羽色:雌雄不同
遷徙:不遷徙
附註:本屬僅一種

吐綬雞也叫眼斑火雞,是一種家禽,今天在中美洲宏都拉斯瓜地馬拉等地區還能見到野生品種。眼斑吐綬雞的個子比普通火雞略小些,它們的尾部覆蓋看一些眼狀的斑點。眼斑吐綬雞的名字就是這樣來的。

它們的近親是野外火雞,故有時會被分類在自己的屬中。它們與野外火雞的分野要有更多的發現才能處理。雌雞相對較為大隻,長70-120厘米,重3公斤,而雄雞則沒有。

形態特徵

眼斑吐綬雞眼斑吐綬雞

眼斑吐綬雞(Ocellated Turkey)體長1米左右,體重4~6公斤,雄性比雌性略大,長得很差勁,藍色的禿腦袋上冒出幾個橙黃色的疙瘩。但是它羽色艷麗,在美洲鳥類的選美比賽中名列前茅,這一現實仿佛是在告誡你千萬不要以貌取人。

眼斑吐綬雞的身體呈銅色及綠色。雖然雌雞較深及綠色,胸部羽毛與雄雞相似。雄雞及雌雞都沒有鬍鬚。尾巴羽毛是藍灰色的,在金色的近端位置有一個像眼睛及呈藍銅色的大點。這個大點令一些學者認為它們與孔雀有關。上身及次級飛羽底呈虹銅色。初級及次級飛羽有像北美洲的火雞的斑紋,但次級飛羽及邊緣的白色較多。

雄雞及雌雞的頭部呈藍色,有橙色或紅色的小節,在雄雞尤為明顯。雄雞的頭上有一個藍色的冠,冠上有像頸上的小節。在繁殖期間,它們的冠會豎起及變得更鮮色。眼眶沒有羽毛,呈鮮紅色,繁殖期的雄雞特別明顯。腳呈深紅色,比北美洲火雞較短及幼。超過1歲的雄雞腳上有長4厘米的距,比北美洲火雞的長及幼。
眼斑吐綬雞較野外火雞的北美洲亞種細小。雌雞在生蛋時重4公斤,平時重3公斤;繁殖期的雄雞重約5-6公斤。

分布及保護狀況

眼斑吐綬雞分布圖 紅色區域眼斑吐綬雞分布圖 紅色區域

火雞早在歐洲移民到達美洲之前就已經被印第安人馴化為家禽,這一美洲獨有的雉科鳥類共有兩種,一種就是我們常見的嘴上長著鮮紅色肉垂的家火雞(學名叫吐綬雞,俗名七面鳥),另外一種是人們較為陌生的眼斑吐綬雞(Agriocharis ocellata)。眼斑吐綬雞主要分布於中美洲的宏都拉斯、瓜地馬拉等地。眼斑吐綬雞在墨西哥的分布地只有約30萬地方,包括金塔納羅奧州、坎佩切州及尤卡坦州。

野生數量較少,目前名列世界瀕危物種保護貿易公約附錄Ⅲ。但人工飼養相當廣泛。

行為習性

眼斑吐綬雞大部分時間會在地上,面臨威脅時情願逃跑也不會飛走,但它們並不是不懂飛行,而是可以急速飛行一段短距離。它們會在高樹上棲息,避免在地上被其他掠食者獵殺

雌雞每次會在地上生8-15隻蛋。孵化期為28日。小雞很早熟,出生後一晚就可以離開鳥巢。它們接著會跟隨母雞直至成年。

眼斑吐綬雞的叫聲很獨特,並不像野外火雞的,包含了6-7個小鼓聲,尾聲會加快及加大聲浪,最終的音節很高音及鏇律優美。 它們一般會在日出前20-25分鐘開始啼叫。
眼斑吐綬雞棲息於沼澤及森林邊緣地區,一般單獨活動,以草籽、樹葉、漿果和各種昆蟲為食,也吃蜥蜴之類的小動物。雖然翅膀很大,但飛行能力已經嚴重退化,只能做短距離飛行。

繁殖

眼斑吐綬雞眼斑吐綬雞

眼斑吐綬雞於每年春季2~4月間交配繁殖,婚姻方式為一夫多妻制,母雞的懷孕期約2個月左右,每次產11~20枚,孵化期約4周,幼雛於6月出世,1歲左右性成熟,壽命約10~12年。
魚類、兩棲類和鳥類在某些特定情況下可以進行無性生殖,火雞和眼斑吐綬雞在這方面的能力比較著名。就算沒有公雞母雞生產的未受精卵也可以孵化,使這兩種鳥具有較高的繁殖率,但這樣產生的後代通常體弱多病並且幾乎都是公雞。

營養價值

眼斑吐綬雞以體型大、生長迅速、抗病性強、繁殖率和瘦肉率高的優點而倍受青睞,這種雞不僅肉質細嫩味道清淡,而且在營養價值上有"一高二低"的優點(高蛋白質、低脂肪、低膽固醇),在國外被認為是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的理想保健食品。在前幾年瘋牛病和口蹄疫肆虐於歐洲的時候,大量火雞肉和鴕鳥肉的出口保證了許多西方國家肉類貿易所帶來的經濟效益。如今這兩種雞肉在歐洲和北美已成為僅次於牛肉的主要肉食之一。

雞形目百科

雞形目在生物分類學上是鳥綱中的一個目。人們通常把這一目的鳥中體形較大種的統稱為點擊此處添加圖片說明“雞”,體形較小的一些種類稱為“鶉”。

雞形目鳥類

界: 動物界 (Animalia) |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亞門: 脊椎動物亞門 (Vertebrata) | 綱: 鳥綱 (Aves) | 目: 雞形目(Galliformes)
雞形目(Galliformes)多數擅長在地面奔跑,只能作短距離的飛翔,多數為留鳥,以植物性食物為食。雞形目有6科,中國有2科,其中有不少種類是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代表鳥類
雉科(Phasianidae)在生物分類學上是鳥綱中的雞形目中的一個科。雉科包括雞形目絕大多數成員,多達26屬166種,中國有21屬49種。野雞包括原雞(jungle fowl)、山鶉(partridge)、孔雀(peacock)、雉(pheasant)和鶉(quail)等。山鶉孔雀
塚雉科(Megapodiidae),塚雉主要產於澳大利亞和紐幾內亞一帶的熱帶森林中,共6屬10種。塚雉具有獨特的繁殖習性,採用類似爬行動物的孵化方法。塚雉
鳳冠雉科(Cracidae),鳳冠雉科特產於拉丁美洲,是中,大型的雉類,棲息於密林中,有11屬44種,如大鳳冠雉和山冠雉。大鳳冠雉山冠雉
松雞科(Tetraonidae),松雞多生活在北方的亞寒帶針葉林中,鼻孔和腳上都被有羽毛,適應在寒冷的氣候中生活。有6屬11種,中國有5屬8種,如細嘴松雞,黑琴雞,雷鳥和花尾榛雞等。 細嘴松雞黑琴雞雷鳥花尾榛雞
珠雞科(Numididae),珠雞分布於非洲大陸和馬達加斯加島,雌雄羽色相似,為黑色基底上遍布白色點斑,如同珍珠。共有4屬7種。珠雞
吐綬雞科(Meleagrididae),吐綬雞科是大型雞類,頭,頸具肉冠,羽毛有金屬光澤。吐綬雞科分布於北美洲南部,有2屬2種,為火雞和眼斑吐綬雞。火雞眼斑吐綬雞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