雉鶉

雉鶉

雉鶉(Tetraophasis obscurus),雞形目雉科雉鶉屬,體型中等 (48厘米)的灰褐色鶉類。為中國特產鳥類,喜活動于海拔4000米左右的松、杉林或針闊混交林及杜鵑灌叢中的多岩地區。

基本信息

生物標籤

雉鶉雉鶉

中文學名:雉鶉

中文目名: 雞形目

中文科名: 雉科

中文屬名: 雉鶉屬

中文俗名: 貝母雞、木坪雉雷鳥、四川雉鶉、四康雉鶉

物種命名人及年代: Madarász, 1885

英文俗名: Buff-throated Partridge  

形態特徵

雉鶉雉鶉

雉鶉體重平均300克左右,體長約310~320毫米。上體大都褐色,頭頂與兩側深灰,頭頂與枕羽中央有黑褐色縱紋。飛羽暗褐色,羽緣具白色和棕色端斑。中央一對尾羽灰褐色具白色端斑,外側尾羽灰裼色具黑褐斑,近端部為深黑色,羽端純白。頦、喉、前頸至尾下覆羽紅栗色,胸腹褐灰色,胸羽具黑褐色縱紋,腹羽雜以淡黃和棕色。

雄性成鳥鼻孔羽黑色;額白,各羽端黑;頭頂和枕部深栗色,雜以黑色或淡橄欖綠的灰色點斑;眼後具1條散黑斑的白色縱帶,伸展到後頸;眼下左右各有1條同色縱帶自額開始,通過眼角,延至頸側,並與喉的後部相連;耳羽深栗色。背、腰、尾上覆羽均為栗色,具清晰而有規則的黑色橫斑,各羽具狹窄的淡灰色羽端;外側尾羽黑褐色,具有若干狹形白色橫斑和羽端,中央1 對尾羽栗棕色,雜以黑色蟲蠹狀細斑,並具7~8條黑和棕白並列的橫斑;大、中、小覆羽棕褐或栗褐色,具黑色蟲蠹斑或塊斑,並雜以白色羽乾紋;初級飛羽暗褐色,外側雜以淡栗色邊緣;次級飛羽暗褐,外側具有不規則黑斑的淡棕色寬闊橫斑,羽端亦淡棕色。頦、喉黑色,邊緣圍以白色縱帶;胸與兩肋均淺栗色,具黑色橫斑和白色或棕白色羽端,胸羽更雜以白色羽乾紋;腹羽均呈黑、白相間的橫斑,形成耀眼的斑駁;尾下腹羽淡棕栗色,具寬闊的白色羽端和狹窄的黑色次端斑。

雌性成鳥與雄鳥相似,但體色較暗鈍,不鮮艷。鼻孔羽毛不成黑色,而與額同為淡栗棕色,具黑斑,眼後縱帶淡黃綴白;頦、淡棕黃色,羽端沾黑,其周圍不具白色縱帶。虹膜褐色;嘴褐色或黑褐色;腳呈角黃色。

生長習性

雉鶉雉鶉

四川雉鶉在繁殖期間主要棲息于海拔3500一4500米左右的針葉林、高山杜鵑灌叢和林線以上的岩石苔原地帶,冬季可下到3500米以下的混交林和林緣地帶活動。夜間多棲息於低的樹枝上,除繁殖期多成對或單獨活動外,其他時候多呈小群活動。

活動主要在林間的地面上,善於在地面行走和奔跑,不善飛翔。除危急情況時一般很少起飛,每次飛翔的距離也不大,大多為數米至數十米。

主要以植物的根、葉、芽和果實與種子為食,也吃少量昆蟲,已經記錄到的食物種類為20多種。

四川雉鶉喜歡鳴叫,往往是在天剛蒙蒙亮時就開始,先是一、二隻首先鳴叫,緊接著就是群鳥齊鳴,叫聲宏亮、嘈雜,在深山幽谷中傳得很遠。每當大霧或雨雪即將來臨之時,它們的叫聲則更加頻繁,因此當地的藏族和羌族居民中有這樣的說法:“羊角雞叫,不陰則雨”,並用來預測天氣的變化。羊角就是當地對杜鵑植物的叫法,羊角雞就是指生活在杜鵑灌叢中的四川雉鶉。

生育繁殖

雉鶉雉鶉

繁殖期在每年的5—6月間,這時大多成對活動,有時也能見到仍然結成小群的亞成體。營巢多在峭壁岩石下的洞穴或灌木、雜草叢中的地面上。

地面巢比較簡陋,只是岩石邊的一個淺坑,內有少量羽毛。雉鶉巢的大小為直徑13—24厘米,深3.5—7.0厘米。每窩產卵3—7枚,卵的顏色為淡黃色到暗褐色,布有紅褐色斑點和斑塊,大小為44—52×32—34毫米,重量為23—24克。孵卵由雌鳥承擔,它的警覺性比較高,如果有人接近時,就會立即從巢中飛走,還會發出一串驚叫聲。待危險解除後,它才返回巢中,繼續孵化。而其他的自然因素,如雨、雪,甚至較大的冰雹等都不能使雌鳥離巢。剛出殼的雛鳥嘴為黑褐色,虹膜栗色,腳黃褐色,全身披著絨羽,頭頂、頸的上部為栗色,頭的兩側各有一條淡黃白色的縱紋,下體喉部為污白色,其餘均為淺灰褐色。初生雛鳥的量度為全長96—125毫米,嘴峰長9—10毫米,翅長50—55毫米,尾長25—28毫米,跗跖長24—28毫米。雛鳥出殼後不久就能隨親鳥離巢覓食,遇到危險時,雌鳥首先一邊驚叫,一邊逃離,雛鳥隨即四散奔逃,很快鑽進草叢或岩縫之中,直到危險過後,雌鳥返回,發出召喚聲時,它們才從隱匿處走出。

有趣的是雉鶉營造兩種類型的巢,除了地面巢外,還在樹上營巢,這在雞類中還是獨一無二的。它的樹上巢要比地面巢複雜一些,由樹枝和枯草堆積而成,形狀象一個杯子,巢中還鋪墊著苔蘚,離地面高度約有1.9米。為什麼雉鶉營造兩種巢,有待科學家的不斷研究解決。

分布範圍

青藏高原東部至中國中部。 分布狀況:全球性近危(Collar et al., 1994)。地方性不罕見,分布在西藏東南部及東部、青海南部、四川西南部及雲南西北部海拔3350~4600米之間。為中國的特產種,主要分布於四川西部的康定至巴塘,青海玉樹以南至雲南西北部,西至西藏的芒康、察雅、江達、昌都、類烏齊、左貢、波密、林芝、米林、朗縣等地。

四川雉鶉的野外數量也相對較多,在西藏的最高密度竟達到每公頃4隻以上,西藏的總蘊藏量估計在40000隻左右。

用途

雉鶉由於其良好的肉用性和營養價值、藥理作用而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成為農民養殖的新熱點。

瀕危現狀

雉鶉雉鶉

瀕危等級

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等級:易危
生效年代:1996

瀕危因素

雉鶉的野外數量還相對較多,在四川北川寶興兩地的密度分別為每公頃0.05隻和每公頃0.07—0.08隻。

不過由於棲息地的海拔都比較高,由於地形、地貌的限制,使種群間並不能形成連續的分布,再加上近年來亞高山地帶人類的經濟活動日益頻繁,使其生存的環境受到越來越多的威脅和破壞,當地民眾偷獵和揀拾鳥卵的事情也時有發生,撿取鳥卵和捕殺成鳥限制了其種群數量的發展。

猛禽及小型食肉獸的捕食,限制了其種群數量的發展。影響正常的繁衍,對這種珍禽的保護工作還應進一步加強。

保護措施

雉鶉雉鶉

根據調查資料顯示,發現在目前所記述的種類中,屬於中國特有種的雞形目鳥類共有19種,占該類群總種數的30.16%。此外,藏雪雞、四川雉鶉、高原山鶉血雉紅腹角雉藏馬雞白腹錦雞等種類除在中國鄰近國家有少量分布外,主要的分布區位於中國境內。

1980年中國正式加入了CITES公約,開始對包括珍稀瀕危雉類在內的野生動植物的國際貿易進行嚴格的控制。1988年,全國人大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將38種雞形目鳥類列入國家重點保護動物名單,使中國的珍稀雉類獲得了法律的有效保護。與此同時,中國加大了自然保護區的建設力度。截止到2004年底,我國共建設各種類型的自然保護區1999個,面積占國土面積的14%。在這些自然保護區中,有多個是以保護珍稀瀕危雉類為主的自然保護區,比較著名的有山西龐泉溝(褐馬雞)、蘆芽山(褐馬雞),河北小五台山(褐馬雞), 甘肅蓮花山(斑尾榛雞), 河南董寨(白冠長尾雉), 浙江烏岩嶺(黃腹角雉)、古田山(白頸長尾雉),貴州雷公山(白頸長尾雉)等保護區。此外,還有近1000個各種類型的自然保護區中有野生雞類分布。這些保護區在中國雞形目鳥類資源的保護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保護建議

1、開展中國珍稀瀕危雉類的專項調查,對以往資料缺乏的地區(如海南西藏東南部、四川西部、雲南廣西的邊境地區)和珍稀物種(如山鷓鴣、馬雞、角雉、長尾雉孔雀雉)的資源狀況進行全面普查。建立中國雞形目鳥類資源監測技術規程,在不同地區選擇30個地點開展長期監測工作。利用所獲得的數據,根據國際通行的受脅物種等級劃分的標準,對中國雞形目鳥類資源進行科學評估,調整國家重點保護物種名錄,建立中國雉類資源和保護狀況的資料庫。
2、利用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和退耕還林工程的契機,恢復、改善和擴大中國珍稀瀕危雞類的棲息地和生態環境。繼續新建、擴大一批珍稀瀕危雞類的自然保護區,完善自然保護區的機構建設,提高保護區的管理水平。堅決制止各種非法捕獵的行為,控制干擾珍稀雉類繁殖活動的現象。
3、加強國內野生動物飼養單位之間的交流與合作,積極探索珍稀瀕危雞類飼養繁殖的關鍵技術,加強對人工種群的譜系管理,提高卵的受精率和雛鳥成活率;開展血雉、勺雞、斑尾榛雞、海南山鷓鴣等種類的引種馴化研究;建立褐馬雞、藏馬雞、黃腹角雉、綠尾虹雉、白冠長尾雉等珍稀瀕危物種的種源基地;通過再引入的方式,擴大黃腹角雉、褐馬雞和白冠長尾雉的分布範圍和種群數量。
4、建立全國雉類研究中心,協調和組織國內的科研技術力量,從國內外多渠道籌集研究經費,開展中國珍稀瀕危雞類的保護生物學研究。對國內自然保護區的科研和管理人員進行定期培訓,培養我國雉類研究的專業人才。
5、編制中國雉類資源合理利用的規劃,對雉類資源的綜合利用進行專題研究。建設白鷳斑翅山鶉灰胸竹雞、紅腹錦雞等研究基礎較好的經濟雉類的商品基地,滿足國內外市場的需要。在北京廣東上海等經濟發達地區規劃並建立雉類運動狩獵場,探索雉類資源利用的新途徑。積極培育雉類資源的新品種,開發新產品,在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同時,通過雉類資源的合理利用促進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科目演變

雉鶉雉鶉

雞形目是一個起源古老的鳥類類群。在長期演化過程中,該類群所具有的一些生物學特性(如體型大、地棲、飛翔能力差、不遷徙、繁殖率低等)限制了種群的發展。另外,一些人為因素也導致了野生雞類分布和數量的縮減、一些種類瀕臨滅絕。其中棲息地的減少和片段化是一個最突出的問題。棲息地是鳥類賴以生存的場所,其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鳥類的分布、數量和存活。隨著中國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和人類活動範圍的日益擴大,對野生動物棲息地的影響在不斷加劇。在雞形目鳥類中,馬雞屬角雉屬長尾雉屬錦雞屬孔雀雉屬、原雞屬和山鷓鴣屬均為典型的森林鳥類,大規模的森林砍伐和樹種改造使許多珍稀雉類典型棲息地的面積逐漸減少, 片斷化現象日趨嚴重。

已有研究表明,但由於砍伐森林、燒山墾植和農業侵占等人類活動的影響,造成白頸長尾雉棲息地的破壞與喪失、導致棲息地的片斷化,這已是白頸長尾雉目前面臨的最主要脅迫。浙江省開化縣的水塢山區白頸長尾雉棲息地面積逐年下降,1984年至1995年該地白頸長尾雉棲息地共減少了39.82%。過度捕獵曾經是導致中國雞形目資源遭到破壞的另一個重要原因。20世紀80年代以後,隨著野生動物保護法的頒布和實施,這種狀況有了明顯改觀。但在一些偏僻的山區,獵捕珍稀雉類的現象仍時有發生。在中國許多地區,一些農民為了保護莊稼,在山區小塊耕地的周邊布放毒餌,造成雉類中毒死亡的現象也很普遍,應引起我們的注意。

中國是世界上雞形目鳥類資源最為豐富的國家之一,該類群鳥類的保護不僅是我國野生動物資源保護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且對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自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國家逐漸加強了對雞形目鳥類的保護和研究工作,尤其在特產珍稀瀕危雉類的研究與保護方面取得了明顯的進展。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鳥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