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雞屬

錦雞屬,屬於雉科。分布 西藏、四川、貴州、雲南、廣西。

基本信息

相關信息

錦雞屬 
學名 :白腹錦雞紅腹錦雞
雉科Phasianidae
分布 西藏四川貴州雲南廣西
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白腹錦雞

學名 Chrysolophus amherstiae
英文名 Chinese copper pheasant
雄鳥全長約140厘米,雌鳥約60厘米。雄鳥頭頂、背、胸為金屬翠綠色;羽冠紫紅色;後頸披肩羽白色,具黑色羽緣;下背棕色,腰轉朱紅色。飛羽暗褐色。尾羽長,有黑白相間的雲狀斑紋。腹部白色。嘴和腳藍灰色。雌鳥上體及尾大部棕褐色,綴滿黑斑。胸部棕色具黑斑。
棲息于海拔2000-4000米的山地,活動於多岩的荒蕪山地、灌叢及矮竹間。以農作物、草籽、竹筍等為食,兼食昆蟲。4月下旬開始繁殖,築巢於人畜罕至的山坡地面的倒木枯枝下或巨岩縫隙里,以枯葉或殘羽為材,非常隱蔽。每窩產卵5-9枚,淺黃褐色或乳白色,光滑無斑。孵卵期為21天。

紅腹錦雞

學名 Chrysolophus pictus
英文名 goledn pheasant
雉科 Phasianidae
分布 青海、甘肅、陝西、四川、貴州、湖北、湖南、廣西。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雄鳥全長約100厘米,雌鳥約70厘米。雄鳥頭頂具金黃色絲狀羽冠;後頸披肩橙棕色。上體除上背為深綠色外,大都為金黃色,腰羽深紅色。飛羽、尾羽黑褐色,布滿桂黃色點斑。下體通紅,羽緣散離。嘴角和腳黃色。雌鳥上體棕褐,尾淡棕色,下體棕黃,均雜以黑色橫斑。棲息于海拔600-1800米的多岩山坡,活動於竹灌叢地帶。以蕨類、麥葉、胡頹子、草籽、大豆等為食。3月下旬進入繁殖期,築巢於喬木樹下或雜草叢生的低洼處,每窩產卵5-9枚,淡黃褐色,無斑,孵卵期22天。

雉科的分類

雉科在生物分類學上是鳥綱中的雞形目中的一個科。雉科包括雞形目絕大多數成員,多達26屬166種,中國有21屬49種。
分類原雞屬(gallus),馬雞屬(Crossoptilon),長尾雉屬(Syrmaticus),孔雀屬孔雀雉屬(Chrysolophus),鷳屬(Lophura),血雉屬(Ithaginis),勺雞屬(Pucrasia),雪雞屬竹雞屬(Perdix),石雞屬(Alectoris),雉雞屬(Phasianus),雉鶉屬鶉屬(Callipepla),鷓鴣屬(Francolinus),錦雞屬(Chrysolophus),角雉屬(Tragopan),虹雉屬(Lophophorus)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