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山噪鶥

玉山噪鶥

玉山噪鶥(學名:Garrulax morrisonianus)為雀形目、鶲科、噪鶥屬的鳥類,是台灣的特有物種。主要棲息於溫帶森林、幼竹以及矮柏叢。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台灣玉山。國內分布於甘肅南部、四川、雲南和西藏南部。國外分布於尼泊爾、錫金、不丹等東喜馬拉雅山地區以及印度阿薩姆、緬甸北部和越南北部(北方為熱帶氣候,氣溫在20℃-28℃間波動。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玉山噪鶥玉山噪鶥

名稱:玉山噪鶥 Garrulax morrisonianus
雀形目 > 鶯科 > 噪鶥屬 ,英名White-whiskered Laughingthrush
PASSERIFORMES > Sylviidae > Garrulax morrisonianus
虹膜-褐色;嘴-黃色;腳-粉褐。
叫聲:響亮悅耳的哨音似重複鈴聲di, di, di…
分布範圍:台灣特有種。
分布狀況:分布於台灣中部的山區。甚常見於海拔1800~3500米至林線。
習性:典型的棲於林下植被及棘叢的噪鶥
註:有時被列入黑頂噪鶥。

科學分類

玉山噪鶥玉山噪鶥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鳥綱 Aves
目: 雀形目 Passeriformes
科: 鶲科 Muscicapidae
屬: 噪鶥屬 Garrulax
種: 玉山噪鶥 G. morrisonianus

分布環境

玉山噪鶥玉山噪鶥

國內分布於甘肅南部、四川、雲南和西藏南部。國外分布於尼泊爾、錫金、不丹等東喜馬拉雅山地區以及印度阿薩姆、緬甸北部和越南北部(北方為熱帶氣候,氣溫在20℃-28℃間波動。季節的劃分也受東南亞季風的影響,一段乾燥卻較溫和的冬季(10月到4月)過後,是兩個月短暫的過渡期。
從5月到9月,是有名的“雨季”。同時還要注意影響中部和北部的颱風。從7月到9月,這種來自東部的強烈颱風,時常出其不意地襲擊這個國家。為了換取外匯,東南亞其它國家:泰國、緬甸、寮國、印度尼西亞大肆砍伐森林(再加上美國小型軍事化學工業造成的破壞),從生態角度講,他們對當地異常氣候的改善幾乎沒有作出任何貢獻)。

外形特徵

玉山噪鶥玉山噪鶥

中等體型(26厘米)的褐色噪鶥。白色長眉紋及髭紋顯著;頂冠灰而具白色的鱗狀斑紋;臉側及頦褐色,及頸背褐色並具灰色羽緣而成的鱗狀紋。腹部灰,臀栗色。兩翼及尾青石藍灰,外側羽羽緣黃褐,初級飛羽羽緣黃褐。

虹膜(鳥類眼光學系統中一個重要的控制單元,其顏色也就是鳥類眼睛的顏色。虹膜的顏色是由色素組織和表層血管所產生,可從暗褐色到白色。有些鳥類的虹膜使其眼睛與頭部和軀幹的顏色融為一體;而有些鳥類虹膜的作用正好相反,能使其眼睛更加明顯;更有些鳥類的虹膜可以隨著年齡而有所變化。

以上這些觀察提示,鳥類的虹膜顏色具有適應或選擇性的特徵,但是現在我們對其功能還不太清楚。有些鳥類的虹膜還能反應其情緒和性成熟)-褐色;嘴-黃色;腳-粉褐。叫聲:響亮悅耳的哨音似重複鈴聲di,di,di…。體重♂60-85g,♀52-78g;體長♂240-284mm,♀228-270mm;嘴峰♂17-24mm,♀17-23mm;翅♂90-109mm,♀95-104mm;尾♂115-144mm,♀116-137mm;跗蹠♂31-40mm,♀33-39mm(滇西亞種)。

生活習性

玉山噪鶥玉山噪鶥

主要棲息于海拔900-3400m的山地闊葉林(落葉闊葉林分布區的氣候具有海洋性特點,與同緯度的內陸地區比較,夏季較涼爽而冬季較溫暖。氣溫達10℃以上的時期每年至少有 4個月。最熱月平均溫度為13~23℃,最冷月平均溫度為-6℃,在蘇聯則可達-10~-12℃。年降水量大約為500~700毫米,有的地區可達1000毫米或1000毫米以上。

中國落葉闊葉林的分布區地處中緯度和東亞海洋季風邊緣地區,夏季酷熱而多雨,冬季嚴寒而晴燥。年平均氣溫一般為8~12℃,由北向南遞增。除沿海一帶外,通常是冬季比同緯度歐美的落葉闊葉林區寒冷,而夏季則較熱。最冷月平均氣溫多在0℃以下,甚至可達-3~-22℃。最熱月平均氣溫為24~28℃,年溫差大於西歐和北美。

年降水量除少數山嶺外,平均在 500×1000毫米之間。雨量的季節分配不勻,冬季僅為年降水量的3~7%,而夏季可占60~70%,華北平原夏季降水量竟達全年的3/4左右)、針闊葉混交林、竹林、針葉林和林緣灌叢中。

苔蘚植物體的形態、構造雖然如此簡單,但由於苔蘚植物具有似莖、葉的分化,孢子散發在空中,對陸生生活仍然有重要的生物學意義)的潮濕灌叢地區尤為常見,有時甚至上到雪線以上的高山灌叢草甸(植被以多種杜鵑 (Rhododendron spp.)、柳 (Salix spp.) 等灌叢為主。善鳴叫,鳴聲宏亮動聽,但較嘈雜,多為三聲或四聲一度的哨聲,其聲似“欺、欺、吐、威”。性活潑、頻繁地在樹枝或灌木叢間跳上跳下或飛進飛出,遇人等干擾,立刻下到樹叢基部,躲躲閃閃和毫無聲響地在低枝間穿梭或藏匿,待危險過去後,則又竄上枝頭開始鳴叫。當敵害逼近等緊急情況時,也起飛逃走,但飛不多遠又落下,一般不做遠距離飛行,有時也通過在地上急速奔跑逃走。

生長繁殖

玉山噪鶥玉山噪鶥

繁殖期5-7月。通常繁殖在海拔1500-3400m的山地森林(大、小興安嶺、長白山、晉冀山地、秦嶺、神農架、贛西北山地、桂北南嶺山地、閩西北山地、滇南金平、海南島山地、甘南山地、大、小金川山地、金沙江中游山地、藏東南山地、天山和阿爾泰山等地)中,巢多置於林下或林緣灌叢中,距地1-2m。巢呈杯狀,主要由苔蘚、細枝、枯草莖等材料構成。

每窩產卵2-4枚,藍色、鈍端具少許粗著的紫黑色斑點,卵的大小為28.5mm-21mm。卵淺藍色或白色,卵的大小據22枚卵的測量為26.2 (22.5-28.2)mm×20.6 (19-21)mm,重5.3 (4-6)g。產卵後期親鳥即開始孵卵,孵卵由雌雄親鳥輪流承擔,孵卵期15-17天,剛卵出的雛鳥全身赤裸無羽和未睜眼,雌雄親鳥共同育雛。

物種家族

黑領噪鶥 黑領噪鶥

黑領噪鶥

身長約29cm。體色與小黑領噪鶥類似,區別在於體形稍大,並且眼先為棕色,耳羽白色雜發黑紋,且下緣為黑色並延伸到嘴基。棲息在低山的茂密灌叢間,常與其他噪鶥尤其是小黑領噪鶥混群,在枝杈間跳躍同時振翅展尾,不斷鳴叫。取食昆蟲、種子、果實。營巢杯狀巢於距地面不高的灌叢間,卵藍綠色。黑領噪鶥分布於歐亞大陸及非洲北部(包括整個歐洲、北回歸線以北的非洲地區、阿拉伯半島以及喜馬拉雅山-橫斷山脈-岷山-秦嶺-淮河以北的亞洲地區),印度次大陸(包括印度、孟加拉、不丹、錫金、尼泊爾、巴基斯坦、斯里蘭卡、馬爾地夫)以及中國西藏的東南部地區等,中南半島(包括緬甸、越南、寮國、高棉、泰國)以及中國的東南沿海地區、香港、海南島,中國國內為華中及長江以南地區常見的留鳥。

黑喉噪鶥

鳥綱雀形目畫眉科。華南和西南熱帶山區常見留鳥。小群活動,喜在次生林、竹叢、灌叢中出沒。鳴叫聲響亮清晰,圓潤悅耳,其聲似“滴卟-,滴卟-”。黑喉噪鶥因叫聲響亮動聽,俗稱“山呼鳥”,常被作為觀賞鳥飼養。雲南中部和南部。中國華南和西南地區。捕食:在樹枝和灌叢間用嘴啄取食物。食物:昆蟲,植物漿果和部分種子。

黑臉噪鶥黑臉噪鶥

黑臉噪鶥

體型略大(30厘米)的灰褐色噪鶥。特徵為額及眼罩黑色;上體暗褐;外側尾羽端寬,深褐;下體偏灰漸次為腹部近白,尾下覆羽黃褐。 虹膜-褐色;嘴-近黑,嘴端較淡;腳-紅褐。 叫聲:聯絡及告警時的叫聲響亮刺耳;唧唧喳喳的群鳥叫聲。分布範圍:留鳥於中國華東、華中及華南和越南北部。常見於華南及華東的適宜的低地生境,見於從陝西南部往南、四川中部及雲南東部往東的除海南島外的地區。結小群活動於濃密灌叢、竹叢、蘆葦地、田地及城鎮公園。取食多在地面,性喧鬧。

灰翅噪鶥

中型鳥類,體長21-25cm。額黑色,頭頂黑或灰色,眼先、臉白色。上體橄欖褐至棕褐色,尾和內側飛羽具窄的白色端斑和寬闊的黑色亞端斑,外側初級飛羽外翈藍灰色或灰色,顴紋黑色。下體多為淺棕色;嘴、腳黃色。特徵極明顯,野外不難識別。 雌雄羽色相似。前額、頭和後頸黑色,或前額黑色、頭頂至後頸暗灰色(老鳥亦變為黑色),眉紋淡栗色或橄欖棕色,眼先、頰和耳羽基部白色或灰白色沾棕,耳羽後部棕或栗色,顴紋黑色。

上體橄欖褐色或橄欖灰色,腰部沾棕色;翅上內側覆羽與背同色,小覆羽內翈褐色,外翈灰色,初級覆羽黑色;最外側7枚初級飛羽飛翈藍灰色,內翈黑色,其餘飛羽橄欖褐色具寬闊的黑色次端斑和窄的白色端斑。尾羽橄欖褐色亦具寬闊的黑色亞端斑和窄的白色端斑,白色端斑從中央尾羽向外側尾羽逐漸擴大。頦白色或灰白色,喉、胸至上腹灰褐色沾葡萄紅色或淡葡萄灰色,尤以胸部較灰或棕黃沾葡萄色,喉具細的黑色羽乾紋,兩脅銹褐色或橄欖褐色,下腹淡棕色,尾下覆羽棕褐色。 虹膜褐色或淡褐色,上嘴暗褐色,下嘴黃色,腳黃褐色。

大噪鶥 大噪鶥

大噪鶥

中型鳥類,體長32-36cm。額至頭頂黑褐色,背栗褐色滿雜以白色斑點,斑點前緣或四周還圍有黑色。初級覆羽、大覆羽和初級飛羽具白色端斑。尾特長,均具黑色亞端斑和白色端斑。頦、喉棕褐色,喉具棕白色端斑和窄的黑色亞端斑,其餘下體棕褐色。野外特徵極明顯,容易識別。相似種眼紋噪鶥體型較小,尾亦較短,喉和頸側黑色,胸具黑白相間橫斑。區別較明顯,野外不難鑑別。雌雄羽色相似。額至頭頂暗褐或黑褐色,眼先近白色,頰後部、耳覆羽和頸側栗色,翕灰色。其餘上體暗栗色或栗褐色,每枚羽毛在端部都有一近似圓形的白色斑點,白色斑點前或四周圍有黑色,使白色斑點尤為醒目;兩翅內側覆羽與背同色,初級覆羽和大覆羽黑色具白色端斑。

初級飛羽內翈黑褐色,除最外側兩枚為黑褐色外,其餘初級飛羽外翈基部暗灰色,端部黑褐色並由外向內灰色部分逐漸擴大,逐漸占據整個外翈的大部分,最內側飛羽與背同色,所有飛羽均具白色端斑。中央尾羽棕褐或灰褐色,羽緣綴灰色具窄的白色尖端;外側尾羽黑褐色往基部逐漸變為藍灰或暗灰色、具若干黑褐色橫斑和寬的白色端斑,且愈向外側尾羽白斑愈擴大。頦、喉和上胸棕褐色或栗褐色,上胸有時具細窄的黑色次端斑和棕白色端斑,其餘下體純棕褐色或皮黃色。 虹膜黃色,嘴黑褐色,下嘴黃色,腳黃色。

藍翅噪鶥藍翅噪鶥

藍翅噪鶥

中型鳥類,體長22-25cm。上體棕橄欖褐色密被黑色鱗狀斑,眼藍白色,眼上有一長而寬闊的黑色眉紋,從眼先直到頸側。下體棕褐色被黑色鱗狀斑;尾上和尾上覆羽栗色,尾黑色具棕色端斑;上覆羽栗色,初級覆羽灰黑色;飛羽黑褐色,外側飛羽外翈藍色,內側飛羽基部亮栗色。特徵極明顯,野外不難識別。 相似種純色噪鶥上下體亦具鱗色斑,體型大小和羽色亦與本種很相似。但純色噪鶥無黑色眉紋,翅緣不為藍色而具黃色塊斑,外側尾羽具白色端斑。區別亦甚明顯,野外不難識別。上體頭至尾橄欖褐色或暗棕色,各羽均具黑色端斑,形成明顯的黑色鱗狀斑。眼藍白色,眼先灰色或茶黃褐色,眼上有一長而寬闊的黑色眉紋從眼先向後延伸至頸側。

頭側和頸側淡棕褐色,羽緣黑色,兩翅內側覆羽淡棕褐色或栗色;初級覆羽黑褐色,大覆羽棕紅色或栗色,飛羽黑色,外側初級飛羽外翈藍色,內側初級飛羽外翈黑色,基部棕紅色或栗色,次級飛羽外翈基部亦為棕紅色或栗色,彼此與大覆羽棕紅色共同構成大塊棕紅色或栗色翅斑,最內側飛羽先端有的還具白色斑點。尾上覆羽栗色,尾黑色具窄的棕黃色端斑。下體棕褐或暗黃褐色,各羽具黑色羽緣,形成明顯的鱗狀斑。本種亦有部分個體頭頂、頭側和頸側沾橄欖灰色,上體少棕色,下體橄欖沾灰。 虹膜淡綠色、藍白色或暗褐色,嘴角黑色,尖端和下嘴基部較淡和灰,腳和趾淡肉色或肉褐色。

白頰噪鶥 白頰噪鶥

白頰噪鶥

中型鳥類,體長21-25cm。頭頂栗褐色,眼先、眉紋和頰白色,在暗色的頭部極為醒目。上體棕褐色,尾棕栗色。下體栗褐色,尾下覆羽紅棕色。特徵明顯,野外容易識別。 相似種畫眉眼周白色,頰不為白色,明顯可與之區別。 形態描述 雌雄羽色相似。前額至枕深栗褐色,眉紋白色或棕白色、細長,往後延伸至頸側,眼先和頰白色或棕白色,眼後至耳羽深棕褐色或黑褐色,後頸和頸側淺棕色或葡萄褐色。

背、肩、腰和尾上覆羽等其餘上體包括兩翅表面棕褐或橄欖褐色,尾栗褐或紅褐色,飛羽暗褐色,外翈羽緣沾棕。頰、喉和上胸淡栗褐色或棕褐色,下胸和腹變淡、多呈淡棕黃色或淡棕色,兩脅暗棕色,尾下覆羽紅棕色。 虹膜栗色,暗褐或茶褐色,嘴黑褐色,腳黃褐或灰褐色。

世界鳥類百科

我們人類的世界多姿多彩,同樣在我們的生活中也存在著一個五彩繽紛的動物王國,在這個“國度”中有哺乳類、爬行類、魚類、犬類還有鳥類等等。在科學的探索中我們不斷的去發掘新的事物,在動物的王國中我們不斷的尋覓新的生命,本次任務的主題是“世界鳥類百科”,在這裡我們收集了較多世界各國的珍奇鳥類名單,讓我們一起為它們做出最完美的名片吧^_^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