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

青銅

青銅,是鉛、銅和錫的合金,有特殊重要性和歷史意義。後除黃銅﹑白銅以外的銅合金均稱青銅﹐並常在青銅名字前冠以第一主要添加元素的名。錫青銅的鑄造性能﹑減摩性能好和機械性能好﹐適合於製造軸承﹑蝸輪﹑齒輪等。鉛青銅是現代發動機和磨床廣泛使用的軸承材料。鋁青銅強度高﹐耐磨性和耐蝕性好﹐用於鑄造高載荷的齒輪﹑軸套﹑船用螺鏇槳等。鈹青銅和磷青銅的彈性極限高﹐導電性好﹐適於製造精密彈簧和電接觸元件﹐鈹青銅還用來製造煤礦﹑油庫等使用的無火花工具。

基本信息

概述

青銅鼎青銅鼎

青銅是人類歷史上一項偉大發明,它是紅銅的合金,也是金屬冶鑄史上最早的合金。青銅發明後,立刻盛行起來,從此人類歷史也就進入新的階段-青銅時代

銅和錫的合金,有特殊重要性和歷史意義。早在公元前3000年就已製造出青銅,但用作一般套用的人工製品要晚得多。荷馬《伊利亞特》史詩中提到希臘火神赫斐斯塔司把銅、錫、銀、金投入他的熔爐,結果煉成阿基里斯所用的盾牌。銅和錫的比例變化範圍很大(從殘存人工製品中測得,銅含量為67~95%);但在中世紀已經知道不同的比例可以產生不同的效用。威尼斯聖馬可教堂圖書館收藏的11世紀希臘手抄本中列舉了1磅銅與2盎司錫的合金,即8比1的比例,這與後來使用的炮青銅相近。青銅較銅堅硬,熔點較低,容易熔化和鑄造;青銅也較純鐵堅硬,不同合金成分的青銅適於製造炮管和機器軸承。在工具和武器中,歷史上以鐵代替青銅並不是鐵本身有任何特殊優點,而是由於鐵較銅和錫豐富。鍾青銅的特性是受敲擊時能發出洪亮的聲音。其含錫量較高,為1/4~1/7。雕塑青銅含錫量低到1/10,有時還加入鋅和鉛的混合物。能提高硬度,軸承合金中通常含少量的鋅。青銅中加入少量的能改善其性能和強度;磷青銅含磷量鑄錠可達1~2%,鑄件只含微量;它的強度高,特別適用於作泵的柱塞、閥和套。在機械工業中也使用錳青銅,它含有少量錫或甚至不含錫,但含有大量鋅和錳。除用作工具和武器外,青銅也廣泛用於製作錢幣;很多銅幣實際上是用青銅鑄造的,其典型成分是4%的錫和1%的鋅。

物理特性

青銅器遇冷會反常地膨脹。

不含錫的青銅

有許多名稱中有“青銅”,但不含錫的銅合金,如鋁青銅、鈹青銅、錳青銅、矽青銅。在銅合金的分類中,黃銅和白銅(銅鎳合金)以外的都稱為青銅。

時代

青銅青銅
中國使用銅的歷史年代久遠。大約在六、七千年以前就發現並開始使用銅。1973年陝西臨潼姜寨遺址曾出土一件半圓型殘銅片,經鑑定為黃銅。1975年甘肅東鄉林家馬家窯文化遺址(約公元前3000左右)出土一件青銅刀,這是目前在中國發現的最早的青銅器,是中國進入青銅時代的證明。相對西亞、南亞及北非於距今約6500年前先後進入青銅時代而言,中國青銅時代的到來較晚,但卻不能否認它是獨立起源的,因為中國存在一個銅器與石器並用時代,年代距今約為5500~4500年。中國在此基礎上發明青銅合金,與世界青銅器發展模式相同,因而可以排除中國青銅器是由境外傳播而來之說。
夏代(21世紀B.C━━16世紀B.C)的青銅器中已經有了象徵身份等級的禮器,與禮制的政治制度相呼應。
商代(16世紀B.C━━11世紀B.C)青銅器發展到鼎盛,大型器物迭見,花紋繁縟精緻,並有一些神秘主義的色彩。
西周時期(11世紀B.C━━776B.C)青銅器與禮制的結合更加緊密,冶鑄技術日趨成熟,出現了長篇銘文,成為珍貴的歷史資料。
春秋戰國(776B.C━━221B.C)時青銅器一改過去的設計,風格纖巧、清新,普遍採用更高水平的製作工藝,極富地方性和生活色彩。
秦代以後(221B.C━━1840A.D),禮器比重大減,錢幣、度量衡和銅鏡經過更新、創製,成為中國封建社會青銅器的主流,在漫長的時間裡,中國的青銅器鑄造技藝一直保持著其他國家望塵莫及的水平。

發展時期

形成期

鎏金銀蟠龍紋銅壺鎏金銀蟠龍紋銅壺

距今4500~4000年龍山時代,相當於堯舜禹傳說時代。古文獻上紀載當時人們已開始冶鑄青銅器。黃河、長江中下游地區的龍山時代遺址里,經考古發掘,在幾十處遺址里發現了青銅器製品。從現有的材料來看,形成期的銅器有以下特點:
1、紅銅與青銅器並存,並出現黃銅。甘肅省東鄉林家遺址,出土一件范鑄的青銅刀;河北省唐山大城山遺址發現兩件帶孔紅銅牌飾;河南省登封王城崗龍山城內出土一件含錫7%的青銅容器殘片;山西省襄汾陶寺墓地內出土一件完整銅鈴,系紅銅;山東膠縣三里河遺址出土兩件黃銅錐;山東省棲霞楊家圈出土黃銅殘片。發現銅質製品數量最多的是甘肅、青海、寧夏一帶的齊家文化,有好幾處墓地出土刀、錐、鑽、環和銅境,有些是青銅,有些是紅銅。製作技術方面,有的是鍛打的,有的是用范鑄造的,比較先進。
2、青銅器品種較少,多屬於日常工具和生活類,如刀、錐、鑽、環、銅鏡、裝飾品等。但是應當承認當時人們已能夠製造容器。此外,在龍山文化中常見紅色或黃色陶鬹,且流口,腹襠部常有模仿的金屬柳釘,如果認為這時的銅鬹容器與夏商銅鬹,爵、斝容器功能一樣的話,當時的青銅器已經在或開始轉向禮器了。
3、一般小遺址也出土銅製品,一般居民也擁青銅製品。此外,這個時期的青銅製品多樸實無飾,就是有紋飾的銅鏡也僅為星條紋、三角紋等等的幾何文飾,絕無三代青銅器紋飾的神秘感。

鼎盛期

鼎盛期即中國青銅器時代,包括夏、商、西周、春秋及戰國早期,延續時間約一千六百餘年。這個時期的青銅器主要分為禮樂器、兵器及雜器。樂器也主要用在宗廟祭祀活動中。禮器是古代繁文縟節的禮儀中使用的,或陳於廟堂,或用於宴飲、盥洗,還有一些是專門做殉葬的明器。青銅禮器帶有一定的神聖性,是不能在一般生活場合使用的。所有青銅器中,禮器數量最多,製作也最精美。禮樂器可以代表中國青銅器製作工藝的最高水平。禮器種類包括烹炊器、食器、酒器、水器和神像類。這一時期的青銅器裝飾最為精美,文飾種類也較多。
青銅器最常見花紋之一,是饕餮紋,也叫獸面紋。這種紋飾最早出現在距今五千年前長江下游地區的良渚文化玉器上,山東龍山文化繼承了這種紋飾。饕餮紋,本身就有濃厚的神秘色彩。《呂氏春秋·先識》篇內雲“周鼎著饕餮,有首無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故此,一般把這種獸面紋稱之為饕餮紋。饕餮紋在二里頭夏文化中青銅器上已有了。商周兩代的饕餮紋類型很多,有的像龍、像虎、像牛、像羊、像鹿;還有像鳥、像鳳、像人的。西周時代,青銅器紋飾的神秘色彩逐漸減退。龍和鳳,仍然是許多青銅器花紋的母題。可以說許多圖案化的花紋,實際是從龍蛇、鳳鳥兩大類紋飾衍變而來的。
蟬紋,是商代、西周常見的花紋,到了春秋,還有變形的蟬紋。春秋時代,螭龍紋盛行,逐漸占據了統治地位,把其他花紋差不多都擠掉了。
中國古代青銅器的另一個突出特徵是製作工藝的精巧絕倫,顯示出古代匠師們巧奪天工的創造才能。用陶質的複合范澆鑄製作青銅器的和范法,在中國古代得到充分的發展。陶范的選料塑模翻范,花紋刻制均極為考究,渾鑄、分鑄、鑄接、疊鑄技術非常成熟。隨後發展出來毋需分鑄的失蠟法工藝技術,無疑是青銅鑄造工藝的一大進步。
在青銅器上加以鑲嵌以增加美觀,這種技術很早就出現了。鑲嵌的材料,第一種是綠松石,這種綠色的寶石,至今仍套用在首飾上。第二種是玉,有玉援戈,玉葉的矛,玉刃的斧鉞等。第三種隕鐵,如鐵刃銅鉞,鐵援銅刃,經鑑定,鐵刃均為碩鐵。第四種是嵌紅銅,用紅銅來組成獸形花紋。春秋戰國時也有用金、銀來鑲嵌裝飾的青銅器。
東周時代,冶鑄技術發展較高,出現了製造青銅器的技術總結性文獻《考工記》。書中對製作鐘鼎、斧斤、弋戟等各種器物所用青銅中銅錫的比例作了詳細的規定。由於戰爭頻繁,兵器鑄造得到了迅速發展。特別是吳、越的寶劍,異常鋒利,名聞天下,出現了一些著名的鑄劍的匠師,如干將,歐治子等人。有的寶劍雖已在地下埋藏兩千多年,但仍然可以切開成疊的紙張。越王勾踐劍等一些劍,其表面經過一定的化學處理,形成防鏽的菱形、鱗片形或火焰形的花紋,異常華麗。
中國青銅器還有一特點,就是迄今為止沒有發現過任何肖像。不少的青銅器用人的面形作為裝飾品,如人面方鼎、人面鉞等,但這些人面都不是什麼特定人物的面容。更多的器物是人的整體形象,如人形的燈或器座;或者以人的整體作為器物的一部分,如鍾架有佩劍人形舉手托住橫樑,銅盤下有幾個人形器足之類,這些人形大部分是男女待從的裝束,而且也不是特定婢奴的肖像。四川廣漢三星堆出土的立體像、人頭像,大小均超過正常人,均長耳突目,高鼻闊口,富於神秘色彩,應是神話人物。
商周青銅器中數以萬計的銅器留有銘文,這些文字,現在一般叫金文。對於歷史學者而言起著證史、補史的作用。
中國青銅器的銘文,文字以鑄成者為多。凹入的字樣,稱為陰文,少數文字凸起,稱陽文。商代和西周,可以說銘文都是鑄成的,只有極個別用鋒利的工具刻字的例子。
西周晚期,開始出現完全是戰國中期,大多數銘文已經是刻制的,連河北省平山中山王漢墓的三件極為典重的禮器,都是契刻而成,其刀法異常圓熟,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古人認為青銅器極其牢固,銘文可以傳流不朽,因此要長期流傳的事項必須鑄在青銅物之上。因此,銘文已成為今天研究古代歷史的重要材料。

轉變時期

轉變時期一般指戰國末年至秦漢末年這一時期。經過幾百年的兼併戰爭及以富國、強兵為目的的政治、經濟、文化改革,以郡縣製取代分封制,具有中央集權性質的封建社會最終建立,傳統的禮儀制度已徹底瓦解,鐵製品已廣泛使用。社會各領域均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青銅器在社會生活中的地位逐漸下降,器物大多日用化,但是具體到某些青銅器,精美的作品還是不少的。如在陝西臨潼秦始皇陵掘獲的兩乘銅車馬。第一乘駕四馬,車上有棚,御者為坐狀。這兩乘車馬均為青銅器鑄件構成,大小與實際合乎比例,極其精巧。車馬上還有不少金銀飾件,通體施以彩繪。第二乘馬,長3.17、高1.06米,可以說是迄今發掘到的形制巨大、結構又最複雜的青銅器。
到了東漢末年,陶瓷器得到較大發展,在社會生活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從而把日用青銅器皿進一步從生活中排擠出去。至於兵器,工具等方面,這時鐵器早已占了主導地位。隋唐時期的銅器主要是各類精美的銅鏡,一般均有各種銘文。自此以後,青銅器除了銅鏡外,可以說不再有什麼發展了。

文化

中國歷史上的商代及西周時期是奴隸制社會鼎盛的時期,也是一個以青銅文化為主要特徵的時期,青銅冶鑄業曾達到很高的水平,歷史學家們將這一時期稱之為“青銅時代”。在青銅時代,銅器的工藝最能反映物質文化發展的水平和特徵。楚文化,是中國青銅時代的一種區域文化,青銅文化成為構成楚文化的主體的支柱之一。

青銅禮器是楚國銅器最重要的組成部分,“當時的風俗好尚、意識形態、工藝水平、文化進程”均“蘊蓄於其中”。楚國的青銅禮器有鼎、簋、敦、盞、壺(圖1)、缶(圖2)等。
鼎居青銅禮器之首。周代任何一種區域文化的銅禮器的風格,都較為生動地體現在鼎上的風貌特徵上。楚國的鼎與其他各個區域文化的鼎相比,有成熟的富於個性的形態特徵,稱為“楚式鼎”。在楚式鼎的造型系列中,兩種具有代表性的鼎是升鼎和於鼎。這兩種鼎從春秋中晚期開始到戰國晚期在楚國一直都很流行。

升鼎因這種鼎上銘文“[升鼎]”而得名,其特徵是束腰和平底(圖3)。最有代表性的是河南淅川下寺出土的王子午升鼎。這種風格的鼎為楚國所獨有,一般在高級貴族墓葬中發現,為楚國貴族身份的標誌。楚式升鼎束腰收腹,對鼎這一產生於原始社會的三足炊煮器,歷經夏、商、周三代沿襲數千年之久的傳統器形的一項最大膽的突破。這一造型樣式上的翻新,一改傳統鼎呆板、死氣沉沉的風貌,而給人一種靈巧、生動的視覺效果。鼎的造型的這一變化與楚人審美意識有著切的關係。“楚王好細腰,國中多餓人”,人體審美中對細腰的喜愛,反映到青銅禮器的鑄造上就是束腰升鼎的產生。
商朝以來傳統鼎的形制中,只有方鼎為平底,如商代著名的司母戊大方鼎。圓鼎的器身一般採用與缶、罐、盂等器相類似的圈底。而圓形的升鼎卻空前地在以優美柔和的圓弧線為主構成的器形中,引人了方硬而富有力度的水平橫線。腹底由圓而變平,方折的口沿、底沿和耳沿,與外撇耳、蹄形足和內收的鼎腹等部位的圓弧線形成對比,剛柔相濟,使得鼎的造型賦於節奏和韻律。

在以禮樂文化為主體文化的社會中,禮器與樂器同是為禮樂文化服務的。楚國青銅樂器最具代表性的是鍾。青銅鐘分為甬鍾、鈕鍾、鎛鍾三種,按一定的先後次序組合起來,稱為編鐘。

由於戰爭的需要,青銅被大量作來製造武器。楚國出土最多的青銅後期器有劍、戈、戟、矛等。劍在各類青銅兵器中數量最大,據不完全統計,在已發掘的3000餘座楚墓中共出600多把劍(圖4)。
戰國時代,隨著鐵器的長足發展以及社會的大變革,青銅禮樂器逐漸衰落,青銅的運用開始由禮樂文化轉向世俗生活。楚人開始大量使用青銅製造日常生活用品。楚人製造的最成功的銅器日常生活用品當數銅鏡和帶鉤。

楚國銅鏡獨具特色,稱為楚鏡或楚式鏡。楚鏡以其類型和數量眾多而遠勝於其它地區。據統計,出土楚鏡總數已達1000面左右,其數量遠勝於現以在中原地區出土的銅鏡。湖南長沙是當時楚國的制鏡的中心,其次則是安徽壽縣和湖北江陵。楚式鏡據其形態可分為方、圓兩種,以圓鏡為多。按鏡背的裝飾,可分為多種類型,主要有:素鏡、純地紋鏡、花葉鏡山字鏡、菱紋鏡、蟠螭紋鏡連弧紋鏡、透雕鏡、彩繪饒。其中山字鏡、菱紋鏡、透雕鏡、彩繪鏡最富代表性。
山字鏡(圖5)和菱紋鏡是楚國最流行的鏡類。山字鏡因鏡背以“山”字為主體圖案用紋飾而得名。根據“山”字出現的數量,分為三山鏡、四山鏡、五山鏡、六山鏡。而以四山鏡為最多。山字鏡以湖南地區出土最多,占楚墓所出銅鏡80%左右。山字鏡在中原也偶爾有發現,在河北易縣甚至更遠至朝鮮和前蘇聯境內阿爾泰山與巴澤雷克等地也有發現,可見楚銅鏡流傳之廣。

透雕鏡又稱夾層透紋鏡,由鏡面和鏡背兩塊銅片合貫而成。鏡背的透雕圖案,以蟠螭紋為主。江陵張家山201楚墓所出蟠螭紋透雕鏡(圖6),構圖勻稱,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
彩繪鏡是在素鏡背上用彩漆描繪紋樣,目前主要在楚墓中出現,如信陽長台關、湖北江陵望山楚墓都有彩繪青銅鏡出土。
帶鉤即束腰革帶上的鉤扣。在楚國貴族那裡,帶鉤不僅僅是服裝的附屬檔案,而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徵。帶鉤的選用的材質、製作精細程度以及大小都是成為判斷帶鉤價值的標準。楚人的帶鉤通常是用青銅鑄成,名貴的則是用黃(白)金打就或玉石雕刻而成的。江陵望山1號墓中出土了一件帶鉤,弧長46.2厘米,寬6.5厘米,如此之大的帶鉤,在現已出土的先秦諸國的帶鉤中可算是絕無

僅有的。湖北宜城楚皇城出土了錯金嵌玉銅帶鉤,造型奇特,呈變體鱉形,並嵌有薄玉片,製作極為精緻。

在長期的青銅器製造過程中,楚人不斷提高青銅器的水平,製作工藝也日趨精湛。楚人最常使用的青銅器製造工藝有陶范法、失蠟法、鑄鑲法。
陶范法是一種採用陶土製作鑄型(范)製作青銅器的方法。河南信陽長台關楚墓中出土有兩套共26枚編鐘,在青銅編鐘表面有陶范鑄造時的鑄縫痕跡。曾侯乙墓出土19口紐鍾,同信陽楚墓編鐘一樣是採用陶范鑄成。

失蠟法是熔模鑄造青銅器的一種方法。所謂“失蠟”法,是製作一個略小製成品的粘士模型,在它上面塗上一層蠟,在蠟上雕刻花紋後,再加上一層粘士,然後進行整個加熱,蠟熔化後留下空隙,然後將青銅注入空隙。在古代希臘、埃及都曾使用這種方法鑄造青銅器。在中國失臘法有使用僅見於楚國。淅川下寺2號楚墓出土的銅禁(圖7)和曾侯乙墓出士的尊盤,均為失蠟法鑄造,它們是中國目前發現的最早採用失蠟法的青銅鑄件。經鑑定商周時期1000多件青銅器,可以肯定使用失臘法的鑄造的不過10件,均出自楚墓。
鑄鑲法是將紋飾是通過鑄造成型並通過鑄造的方法而鑲在青銅器的表面。河南淅川下寺2號楚墓中出土的銅浴缶,其蓋和身均鑲有紅銅的夔龍紋和雲紋,蓋上4龍,腹部分兩組,共有18條龍。這些紅銅紋飾先採用鑄造成型,經修整後再與器物本身鑄接在一起。

銘文

青銅銘文對後世的影響巨大,首先是銘文內容豐富,是第一手歷史記錄,可據此研究商周歷史,其次作為文字,上承甲骨文,下接秦朝小篆,如春秋中期秦公簋銘文即為石鼓、秦篆雛形,故是漢字演變的重要環節。另外,金文的用筆和布局都大有講究,具有一種審美的自覺,而之前的甲骨文,刻寫者很難說有自覺的美學追求,其美學色彩相當淡薄,金文的出現,標誌著中國書法藝術覺醒的開端。
中國青銅銘文內容的豐富,超出了很多人的想像。據考古資料統計,現已發現和著錄的金文總數已達數萬字。世界各地的上古青銅器,除印度河流域發現有少量刻有銘文外,絕大部分都沒有鑄刻,這也是中國青銅器與世界上其他國家的青銅器一個明顯的區別。銘文一般記載有作器者的姓名和緣由,內容包括征伐記功,冊命祭祀,賞賜訓誥,宴饗田獵,土地轉讓,盟誓契約,婚姻爭訟,奴隸買賣,宮室廟宇,典章制度等各個方面。由於青銅時代尚未發明紙張,而當時記載在竹簡木牘、絲帛上的文字資料大都早已腐爛無存,那個時代遺留下來的文獻也極少,只有《尚書》《詩經》和春秋三傳等。即便是這些極少的文獻,也經過了歷代傳抄,已不是原來的面貌,與真實的歷史必有出入。而青銅器銘文,一般是歷史事件的當事人作器留傳下來,沒有經過後世的修改,保留了當時的真實面貌。這些銘文文字精練,有的還語句工整,前後對韻,如同鑄刻在青銅上的史詩,時時引發今人的思古之幽情。

保養

青銅文物保護學者進行了多年的研究,以尋求更有效、簡便而完善的保護方法。目前,在青銅器保護處理方面有許多行之有效的辦法,可分為兩方面:
一方面通過控制光、溫度、相對濕度、空氣污染物、微生物等外部條件[1-2],達到降低文物腐蝕速度的目的,如日本正倉院古物庫房,在採用空調設備控制溫度和濕度的同時,對通入室內交換的空氣,以技術手段脫除其中的有害氣體,目前世界上僅有很少的博物館能做到這一點[3];呂慶[4]等人研究了在現代大氣中青銅的腐蝕因素,認為在含有0.1%SO2的大氣中,對於不含有Cl-附著物的青銅器,相對濕度值應控制在50%以下,對含有Cl-附著物的青銅器,此值應更低。
另一方面從文物本身著手,除去青銅器表面的泥土、浮銹等,封閉、穩定腐蝕產物。已報導的方法,大致有四種:(1)物理清除或轉化方法;(2)化學清除或轉化方法;(3)緩蝕劑保護方法;(4)封護劑封護方法。每一種方法又有很多具體措施。
1.物理清除或轉化方法
物理清除或轉化方法主要包括機械去銹、超音波法[5]等方法。機械去銹是利用手工工具如鋼針、手術刀等直接剔除銹,方法簡單,效果較好。超音波法是利用超聲振動所產生的能量產生快速清洗的效果。還有其他一些方法,但所有這些方法還有待於進一步發展。
2.化學清除或轉化方法
化學清除或轉化方法主要包括倍半碳酸鈉法、氧化銀法、PbO法、鋅粉轉化法[5-7]等。倍半碳酸鈉法是將青銅器浸入Na2CO3·NaHCO3溶液,用CO32-取代CuCl中的Cl-形成穩定的銅鹽,這種方法在實際套用中所需時間很長。氧化銀法是利用下反應使CuCl轉化為Cu2O:Ag2O+2CuCl=2AgCl+Cu2O此法有一定的效果,Ag2O雖能轉化一部分有害銹,但並不徹底,反應生成的AgCl的導電性很強,從電化學反應角度考慮,時間一長,它對青銅器的保護作用減少,進而演化為青銅器腐蝕的促進因素。PbO法的原理同Ag2O法。鋅粉轉化法是利用鋅的活潑性,其反應式如下:
CuCl2+Zn→Cu2O+Zn(OH)2·ZnCl2
CuCl+Zn→Cu2O+Zn(OH)2·ZnCl2
反應中生成的Zn(OH)2是一種膠體狀物質,能夠起封閉作用。化學藥品處理法的弱點是會傷害文物本體,因此它們的套用受到了限制。
3.緩蝕劑保護方法
緩蝕劑保護法包括BTA法、BTA衍生物法[8-12]、2-氨基-5-巰基-1,3,4-噻二唑(AMT)法[1,13-14]、2-巰基苯並惡唑(MBO)法[15-18]、2-巰基苯並噻唑(MBT)法、2-巰基苯並咪唑(MBI)法[19]和咪唑(IM)與苯並三氮唑的協同緩蝕[20-21]、8-羥基喹啉(HQ)與苯並三氮唑[22]的協同緩蝕對青銅器的緩蝕效應等方法。BTA法是將青銅器浸入BTA溶液中,進行自然浸滲或減壓滲透處理,使BTA與銅器表面充分接觸反應,形成保護膜,BTA法是目前青銅器保護中使用最廣泛、最普遍的方法,但BTA在青銅器上形成的緩蝕膜並不完整,不能完全阻止水和氧的滲透。BTA衍生物是BTA苯環上的氫原子被其他各種基團如烷基、烷氧基、氨基、羥基、羧基等取代而得到的,某些BTA衍生物對銅的緩蝕效果要優於BTA,但其在文物保護中的套用尚待開發。AMT法是利用AMT可與銅銹中的銅離子形成絡合物從而達到保護目的,據文獻報導AMT可完全祛除粉狀銹,但經AMT處理過的青銅器表面輕微變色。2-巰基苯並惡唑(MBO)對Cu的腐蝕具有顯著的緩蝕作用,MBO可與一價銅離子作用,在電極/溶液界面形成三維的緩蝕膜,從而對Cu的腐蝕過程產生緩蝕作用,其緩蝕效率很高,而且基本上不影響青銅器外觀,是一種性能優良的緩蝕劑。MBT和MBI對銅的緩蝕效率不高,而且對青銅器外觀影響嚴重,因此不適宜在青銅器保護中套用。張大全[20-22]等人研究了咪唑(IM)與苯並三氮唑、8-羥基喹啉(HQ)與苯並三氮唑對銅的協同緩蝕作用,發現IM與BTA能共吸附於銅表面,IM的存在有利於BTA的吸附,二者具有良好的協同效應;BTA和HQ復配使用後提高銅電極的膜電阻,降低了電極的膜電容,二者具有協同緩蝕作用。4.封護塗層保護方法
封護塗層保護法一般是青銅文物保護過程中的最後步驟,目前國內外在青銅文物保護處理過程中所使用的塗護材料,大部分為丙烯酸類塗料。西北大學的王蕙貞[23]等人對已腐蝕青銅器的保護;西安文物保護修復中心的馬琳燕[24]等人對西周青銅目紋鬲的保護修復;劉林西[25]對漢代青銅鍪的修復保護;中國歷史博物館的楊小林[26]等人對唐代鎏金銅天王像的保護;甘肅省博物館文物保護部[7]對靈台80件青銅器的保護修復;中國歷史博物館的宋曼[27]對安徽壽縣蔡侯墓出土的編鐘、犀牛尊、何尊的保護等使用的封護材料都是丙烯酸樹脂。也有使用其他封護材料的,如故宮博物院的陸壽麟和中國文物保護科學技術研究所的李化元[28]等人使用聚乙烯醇縮丁醛作為封護塗層對已腐蝕青銅器進行保護,在封護劑配方中還加入了適量的BTA作為防腐蝕的補充;故宮博物院的趙振茂[29]等人保護青銅器使用蠟封,但蠟易吸塵土,這是它的弱點。田金英[30]等人曾對天津油漆北廠、上海造漆廠、北京紅獅塗料研究所、北京造漆廠等多個廠家生產的多種樹脂如丙烯酸清漆、硝基清漆、聚氨酯清漆、有機矽類塗料等按照塗料行業的標準檢驗方法進行實驗驗證,結果發現,有機矽類塗料產品,具有抗腐蝕、抗潮濕、抗黴菌等性能,但是,該塗料施工操作溫度必須加熱在50-65℃之間,乾燥過程需要烘乾,由於文物本身最忌諱的就是材質溫度改變,因此該塗料不宜採用;聚氨酯樹脂具有很好的力學性能,但是樹脂黏度大,顏色深,不適宜文物保護;硝基清漆乾燥快、光澤好,堅硬耐磨,但是,耐酸鹼性能較低;丙烯酸樹脂無色透明,使用方便,常溫固化迅速,強度高,耐光、耐老化、耐熱性高,熱塑性好,耐腐蝕性強,戶外耐久性好,所以在選擇的幾種類型的塗料中,丙烯酸樹脂效果最好,可以用於金屬文物表面保護。但是並非所有的丙烯酸類產品都能使用於金屬文物的表面保護,只有某些能滿足文物保護要求。北京化工大學許淳淳等人研製了一種青銅文物水性防蝕複合封護劑,該封護劑由底層封護劑和面層封護劑組成,底層封護劑是由緩蝕劑等對一種性能優良的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進行改性獲得的,面層封護劑是採用納米材料等對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改性獲得的。將緩蝕劑復配到水性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中可顯著提高青銅器的抗腐蝕能力,用納米材料改性所獲得的納米複合體系封護劑,實現了功能的飛躍。採用多種試驗方法,研究其性能,結果表明,該複合封護劑對銅及銅合金具有較強的保護能力,納米材料充分發揮其吸收紫外線特性,有效提高了塗層抗紫外光老化能力,並且具有一定的超雙疏特性,使其具有自潔淨功能,同時該封護材料的耐酸性、耐鹼性、耐鹽水性、耐鹽霧性等均由於緩蝕劑的加入有明顯提高。所研製的複合封護劑不含有機溶劑,無毒無味,利於環保,而且,它無色、透明、無光,能保持文物的本來面貌,符合文物保護原則,是一種綜合性能優異的青銅文物防蝕封護劑。關於該封護劑的論文已被《材料保護》、《腐蝕科學與防護技術》、《北京化工大學學報》等刊物錄用。一般情況下,人們往往利用上述方法中的幾種組合起來保護青銅器。

鑑別

龍紋的鑑別一、爬行龍紋,即上述龍紋形象,和獸面紋一樣,此種龍紋也有各種不同的類型,其盛行時代約在商代早期至西周早期。
二、雙體龍紋,即以一個龍頭的正面形象為中心,軀體向兩側展開,常飾於青銅器頸部的狹長範圍內,流行於商晚期至西周中期。
三、卷龍紋,龍的軀體作捲曲狀,其中一種是龍頭的正面形象居中,軀體盤繞其外,形成一圓形,多飾於盤的中心,見於商末周初,還有一種是龍的側面形象盤捲成圓形,多見於西周至春秋時期的簋、壺等器蓋的圓形捉手內。
四、雙頭龍紋,是一條龍體的兩端各有一個戈頭。多作斜角線構圖,一個龍頭在上,一個龍頭在下,常見於西周及春秋早期。
五、交龍紋,即兩條以上的龍體相互交纏盤繞,構圖較為複雜,盛行於春秋戰國時期。

珠寶常用材料

材質分類具體材料名稱
貴金屬 · · · ·
貴金屬合金銀金(Electrum) · 玫瑰金 · 純銀(Sterling silver) · 白金
卑金屬黃銅 · 青銅 · · 不鏽鋼
礦物寶石東陵玉(Aventurine) · 瑪瑙 · 變石(Alexandrite) · 紫水晶 · 海藍寶石(Aquamarine) ·紅玉髓(Carnelian) · 黃水晶(Citrine) · 鑽石 · 祖母綠 · 石榴石 · · 碧玉 · 孔雀石 · 青金石 · 月長石(Moonstone) · 縞瑪瑙(Onyx) · 蛋白石 · 翠綠橄欖石(Peridot) · 石英 · 紅寶石 · 藍寶石 · 方鈉石(Sodalite) · 日光石(Sunstone) · 坦桑石(Tanzanite) · 虎眼石 · 黃玉 ·綠松石 · 電氣石
有機寶石琥珀 · 柯巴脂(Copal) · 貴珊瑚(Precious coral) · 煤玉(Jet) · 珍珠 · 象牙 · 硨磲 · 玳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