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代

夏代

夏朝(約公元前2070—約公元前1600)是中國史書中記載的第一個世襲制朝代。一般認為夏朝是多個部落聯盟或複雜酋邦形式的國家。夏時期的文物中有一定數量的青銅和玉制的禮器,年代約在新石器時代晚期、青銅時代初期。夏朝歷史上慣稱為“夏”根據史書記載,禹傳位於子啟,改變了原始部落的禪讓制,開創中國近四千年世襲王位之先河。夏族的十一支姒姓部落與夏後氏中央王室在血緣上有宗法關係,政治上有分封關係,經濟上有貢賦關係,大致構成夏王朝的核心領土範圍。夏西起河南省西部、山西省南部,東至河南省、山東省和河北省三省交界處,南達湖北省北部,北及河北省南部。這個區域的地理中心是今偃師、登封、新密、禹州一帶夏朝都斟鄩(今洛陽)共傳十四代,十七後(夏朝統治者在位時稱”後“,去世後稱”帝“),延續約471年,為商朝所滅。後人常以“華夏”自稱,使之成為中國的代名詞。

基本信息

概述

夏朝歷史上慣稱為“”。關於“夏”字的名義來源學界主要有十種說法,其中較為可信的觀點認為“夏”為夏族圖騰的象形字。司馬遷記載“夏”是姒姓夏後氏、有扈氏、有男氏、斟鄩氏、彤城氏、褒氏、費氏、杞氏、繒氏、辛氏、冥氏、斟灌氏十二個氏族組成的部落的名號,以“夏後”為首,因此建立夏朝後就以部落名為國號。唐張守節則認為“夏”是大禹受封在陽翟為“夏伯”後而得名。又說,“夏”是從“有夏之居”、“大夏”地名演變為部落名,再成為國號,後世稱夏朝。

根據史書記載,夏朝是的兒子廢除了傳統的部落“禪讓”制,殺死伯益而稱王,建立的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國家。夏禹傳子代替了以前的禪讓制度,由禪讓制變成王位的世襲制。夏朝共傳13代,16王。夏朝其中心區域在今天的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一帶。據說啟死後,太康即位,出現了一時的政權更迭,即所謂“失國”。再經少康中興,重建夏朝。到孔甲統治時,夏朝走向衰落。此後,三傳至,夏朝滅亡。約400年,後為商朝所滅。
由於夏朝沒有文字直接流傳下來,所以,長期以來對其了解還主要依賴古代文獻的記載,包括夏朝的國王、官吏、軍隊以及刑獄情況。現代以來,河南省偃師縣二里頭村遺址中大型宮殿、墓葬以及許多青銅器的出土,則從一個側面揭示了作為奴隸制的夏朝的政治、經濟及社會文化、生活等等方面的情況。

國號

夏朝歷史上慣稱為“夏”。關於“夏”字的名義來源學界主要有十種說法,其中較為可信的觀點認為“夏”為夏族圖騰的象形字。司馬遷記載“夏”是姒姓夏後氏、有扈氏、有男氏、斟鄩氏、彤城氏、褒氏、費氏、杞氏、繒氏、辛氏、冥氏、斟灌氏十二個氏族組成的部落的名號,以“夏後”為首,因此建立夏朝後就以部落名為國號。唐張守節則認為“夏”是大禹受封在陽翟為“夏伯”後而得名。又說,“夏”是從“有夏之居”、“大夏”地名演變為部落名,再成為國號。

歷史

淵源

據中國古代文獻記載,在夏後氏建立之前,曾出現過夏部族與周圍其他部族之間爭奪聯盟首領的頻繁戰爭。夏部族大約是在中國古史傳說中的顓頊以後逐漸興起的。有不少古代文獻均把夏族追溯到顓頊。其中《史記·夏本紀》與《大戴禮記·帝系》稱鯀為顓頊之子,但還有某些文獻說鯀是顓頊的五世孫[注22]。這些文獻表明,夏族很有可能是顓頊部落的一支後裔。一說夏族起源於川甘青三省交界處岷江上游的岷山山脈一帶,而後逐漸沿隨古漢水上游,經過渭水中下游東遷至晉南、豫西伊洛流域[。

夏世系

夏朝君主於古籍中被稱為後、夏後、夏後氏,亦有稱之為帝者。自啟至桀凡十三代,十六傳,歷四百七十二年(一說四百三十二年),是為後人所推算。如夏代的開始從夏禹算起,自至履癸(),則共十四代、十七王,前後經過了四百餘年.
1、啟——2、太康——3、仲康——4、相——5、少康——6、予——7、槐(芬)——8、芒(荒)——9、泄(世)——10、不降——11、扁(局、禺)—— 12、胤甲——13、孔甲——14、皋(吳、皋苟)——15、發(發惠)——16、履

建立

標誌著漫長的原始社會被私有制社會所替代,這是一個歷史的進步。但是,一種新制度的建立,必然會遭到保守勢力的反對。夏啟即位後,在鈞台大宴各地首領,以期對他的地位予以確認。有扈氏對啟破壞禪讓制度的做法十分不滿,拒不出席鈞台之享。夏啟發兵對有扈氏進行征伐,大戰於甘,有扈氏戰敗被滅。這次戰爭的勝利,使新生的政權得到初步鞏固。

夏朝建立者大禹是治水安民的歷史英雄人物。夏的國土由原來的中原地區擴充到了黃河流域和大江南北,各民族部落在大禹的統領下,以一種聯盟的形式存在,大禹的兒子啟即位後,經過甘之戰消滅了有扈氏,又在西河之戰中取勝殺掉武觀,從而鞏固了自己的地位,成了一統天下的天子。

神話傳說中“后羿射日”中的后羿即是夏朝時的人物,他驅逐了啟的兒子太康攝政,但后羿卻沉溺於射獵,不理朝政,最後也被殺死了。

夏的最後一個國王是,他是歷史上有名的暴君,自大禹至桀共有十七個王。桀雖然有智有勇,但很殘暴兇殘,殺人成性,加上酗酒好色,勞民傷財,殘害百姓。東邊的商國便趁機騎兵伐桀,滅掉了夏朝。

大禹治水

夏朝 大禹治水(浮雕)

夏王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王朝。夏王朝的建立,從禹開始。禹的父親崇伯鯀,是雄據大河南岸位於嵩山中的有崇氏部落首領。有崇氏與在大河北岸太行山東麓的共工氏,都是富有治水經驗的部落。在堯舜時期,為了爭奪王權,鯀與共工先後對堯舜展開了激烈的鬥爭,都失敗了。
後來,禹又繼續聯合共工氏以及其他眾多的部落,在伊、洛、河、濟一帶,逐步展開治水的工作。他們糾正了過去以塞為主的錯誤作法,改為以疏導為主,就是依據地勢的高下,疏導高地的川流積水,使肥沃的平原能減少洪水泛濫的災害。

經過治理之後,原來大都集中在大平原邊沿地勢較高地區的居民,紛紛遷移到比較低平的原野中,開墾那些肥沃的土地。那些草木茂盛、禽獸繁殖的藪澤地,成為人們樂於定居的地方。社會生產力有了顯著的提高,這就為奴隸制國家的建立提供了必要的經濟基礎。

太康失國

夏啟死後,其子太康繼承後位。太康只顧遊玩,不理政事[參70],在位期間,夏部族權威削弱,東夷族太昊與少昊部落趁機西進。東夷族有位善射的首領羿[注53][注54]。羿率軍從東夷屬地鉏[注55]遷至夏後氏的屬地窮石[注56],與當地的夏人通婚,形成了有窮氏[注57]。羿在夏民的擁護下奪得了夏政[注58]。隨之太康投奔斟鄩[注59]的斟鄩氏。
羿奪得權位後並沒有稱王,而是把太康之弟中康立為王。但事實上國事全由羿來治理。此舉引起不少部落的不滿。其中主持天象活動的和氏與羲氏公開反對。羿說他們廢時亂日,派胤[注60]率兵討伐羲和二氏,戰前作誓師辭《胤征》[注61],在戰中取勝[注62]。
中康死後,其子相繼位。隨後投奔與夏同姓的斟鄩[注59]、斟灌二氏[注63]。從此,羿獨承王位。羿好射獵,不善治理,得權後,他像太康一樣,好狩獵而荒廢國事。他廢棄武羅、伯困、龍圉等忠臣,重用被伯明氏驅逐的不孝子弟寒浞[注64]。寒浞年少時因造謠惑眾被伯明氏君主所逐,後被有窮氏首領羿收養,成為有窮氏的一員,得到重用[注65]。寒浞勢力日益強大,後來趁羿在外射獵的機會將羿及其家人殺掉,霸其權、奪其妻,生下豷[注66]、澆[注67]二子。寒浞把戈[注68]封給了他的兒子豷,把過[注69]封給了他的另一個兒子澆。澆受父命率兵先後滅掉親夏的斟灌氏與斟鄩氏,殺了在斟鄩躲避的相。相的妻子[注70]緡[注71][注72]當時已懷下相的兒子,她從牆洞逃走至其母親有仍氏[注73][注74]家裡避難,不久生下遺腹子少康[注75]。

少康中興

少康長大後,為有仍氏牧正[注76]。澆聞訊後,派人追殺有仍氏,少康無奈投奔有虞氏(舜之後裔),作了庖正[注77]。有虞氏首領
夏朝形勢圖夏朝形勢圖
虞思[注78]膝下無子,僅有二女[注79]。他將二女許配少康,賜給他田一成、眾一旅[注80][注81],並把綸邑[注82][注83]交由少康管理。少康以綸邑為根據地組織餘下的夏族民眾,設官分職。派女艾到澆廷中密探,準備恢復夏室[參72]。此時,躲避在有鬲氏[注84]的夏室遺臣靡[注85]得知少康準備奪回政權,親自帶領斟灌、斟鄩氏的殘餘民眾與少康會師,聯合擊敗了寒浞。復立少康為夏後。而後少康滅澆於過,又派他的兒子杼[注86]滅豷於戈。至此,控制中原三代四後近百年的東夷族有窮氏覆滅,結束了四十載的“無王”時期[參2]。夏由此復國,後世稱“少康中興”。通過太康失國至少康中興的這段敘史可以看到華夏族平定中原方國部落(尤其是東夷族)的歷程[參5]。
少康之子杼繼承後位。他了解東夷對夏室的不滿,為了鞏固在東方的勢力,他把都城從原[注87]東遷至老丘[注88]。他重視發展武器和製造兵甲。文獻中常常有“杼作甲”、“杼作矛”的說法。他還派人討伐東南沿海地區的東夷(今山東南部、安徽東部、江蘇一帶)。傳說其獲取了吉祥物九尾狐。夏朝的版圖在杼的統治下擴張到了東海(今黃海)之濱。杼在位期間是夏朝最昌盛的時期。夏人對杼格外尊重,為杼舉行過“報祭”[參41]。《國語·魯語》說道“杼能帥禹者也,夏後氏報焉,”認為杼全面地繼承了禹的事業。
杼之子槐在位時,東夷族與華夏族開始和平共處。其中畎夷、於夷、方夷、黃夷、白夷、赤夷、玄夷、風夷、陽夷,居於淮河、泗水流域的九個部落(即九夷)通常向夏後納貢祝賀。槐逝後,其子芒繼位。芒逝後,其子泄繼位。這期間東夷族與華夏族逐漸同化。泄在位期間東夷族已基本同化,於是他開始向西方發展。同時,他開始對順從夏室的方國部落封土封號。這便是數世紀後諸侯制的起始。泄逝後,其子不降[注89]繼位。他曾多次率兵征討西方的九苑[注90]。

塗山之會

禹在確立王權的過程中,又繼續征伐三苗。他統領眾多邦國君長,並以奉行天命自居,這表明他已掌握了最高的王權,取得了“夏後”的地位。經過激烈的戰鬥,三苗戰敗了。這是一次規模較大的武力征伐,通過這些征伐活動,不斷加強了夏禹的王權。

禹在確立王權後,就在有崇部落所在地——嵩山之陽建立了陽城(河南登封縣告成鎮)作為都城。後又遷往陽翟(河南禹縣)。

為了鞏固王權,禹又沿潁水南下,在淮水中游的塗山(安徽蚌埠西郊懷遠縣境),大會夏、夷諸部眾多邦國或部落的首領,這就是“塗山之會”。原來的眾多部落首領,到此時大都轉化成世襲貴族,分別成為各個邦國的君長。這次大會,是夏王朝正式建立的重要標誌。

鈞台之享

禹死後,子繼立。由於傳統的“禪讓”觀念沒有完全消除,東方偃姓之族的伯益就曾藉此與啟爭奪王位。這就是《竹書紀年》中所說的:“益乾啟位,啟殺之。”

同時,西邊的同姓諸侯有扈氏(陝西戶縣)更起兵反對。啟親領大軍討伐,大戰於甘(河南洛陽市西),剿滅了有扈氏。夏啟排除了這些干擾,鞏固了王權,正式確定了世襲制度,開始了中國歷史上的“家天下”局面。
為了使世襲王權為眾多的諸侯所確認,夏啟就在都城陽翟召集眾多的諸侯,舉行盛大的“鈞台之享”。表明夏王朝的統治基礎,已經完全確定了。

後裔

夏滅亡後,剩餘勢力除了主要留居中原,還有兩支分別向南方、北方遷移。桀帶著不少夏族民眾從歷山南遷至南巢,這便是南支。北支進入蒙古高原,與當地諸族融合,有人認為這便是後人所稱的匈奴。《史記·匈奴列傳》載道“匈奴,其先祖夏後氏之苗裔也,曰淳維”。《括地譜》更詳細地解道“其(指桀)子獯粥妻桀之妻妾,避居北野,隨畜移徒(即北原遊牧民族),中國謂之匈奴。”商湯王因帝寧之故都,封夏室的一支姒姓貴族於杞國,以奉祀宗廟祖先。《史記·陳杞世家》載夏裔在“殷時或封或絕”。周武王滅商為王之後,封大禹的後裔東樓公於杞地,延續杞國國祚,主管對禹的祭祀。春秋末期,孔子因為崇尚夏禮,還特意去杞國訪問考察。在浙江紹興會稽山禹陵村,夏禹姒姓後代世代為禹守陵至今。郭沫若、胡厚宣、程憬等認為甲骨文中的土方就是戰敗後的夏。根據卜辭記載,土方是位於殷西北方的一個強大方國,是武丁以及先前商王的長期征討的對象。武丁征服土方後,在其腹地“唐土”建設大型城邑“唐”,鎮壓控制土方人民,此後不再有土方叛變的記載。周初,成王封晉國始君唐叔虞於此。

疆域

夏朝疆域夏朝疆域

由於尚未發現夏朝文字,後世記載的史料也相當匱乏,且文獻記載與考古文化有一定的距離,所以目前完全搞清夏朝疆域還不太可能。但以河南西部、山西西南部為中心,包括周邊的豫晉其他地區及陝西、山東、河北、安徽、湖北等省與狹義的中原交界地區都在夏王朝的政治疆域之內,這當沒有疑義。因為夏王朝的政治疆域不光是夏人或夏族的活動區域,而且包括那些與夏同時存在的,接受夏王朝政治統治的方國、部族地區,如商人先祖活動的先商文化區域,周人先祖活動的先周文化區域,皋陶活動地區,東方夷人活動區域,三苗活動區域等。在中國早期國家階段,都城往往都不是一個,夏朝的都城是不斷遷移的,過去人們往往認為是廢前都而居新都,其實多數情況並非如此,而是在新建都城、擴大統治疆域的同時,舊都仍然存在,數都並存 ,夏王朝就是通過都城的“點”來控制四周的“面”,形成了以都城的中央,統治四方的政治地理結構。最初的“九州”就是在這種政治地理結構下形成的,其範圍遠遠超過狹義的“中原”。

家天下

禹死後,益沒有得到權位,反而在民眾的擁護下,啟得到了權位。關於這一段歷史的記載不一。《古本竹書紀年》記載稱,益即位後,啟殺益而奪得君位。另一說益繼位後,有些部族並沒有臣服益,而擁護啟,並對益的部族展開戰爭,最後啟勝而奪得權位。之後益率領著東夷聯盟討伐啟。經過幾年的鬥爭後,啟確立了他在部族聯盟中的首領地位。先秦文獻記載此事的共同點就是“公天下”變成“家天下”,中國中原地區從此出現“國家”的概念。這便是不少歷史學家所認為中國的第一個世襲王朝夏朝的起始。隨後不少傾向禪讓傳統的部族質疑啟的權位。啟都郊外的有扈氏仗義起兵,率領部族聯盟向啟都討伐,與啟軍大戰於甘。戰前啟稱他的權位是“恭行天”的,這便是之後周朝天子論的雛形。啟擁有中原民眾的贊同,在人數方面占有絕大優勢,最終擊敗有扈氏,罰貶做牧奴。這兩次勝利代表中原地區的主流社會觀念已從原始的禪讓制度轉向了世襲制度。
夏氏族原姓姒,但從啟開始改用國名“夏”為姓。同時啟不再使用伯這個稱號而改用後,即“夏後啟”。啟能歌善舞,常常舉行盛宴。其中最大的一次是在鈞台,此即鈞台之享,還在“天穆之野”表演歌舞。《山海經·海外西經》記載到啟在舞蹈時“左手操翳,右手操環,佩玉璜。”甚至有些文獻傳說啟曾經上天取樂舞。中國古老的樂舞文獻《九辯》、《九歌》與《九招》均稱啟為其原作者。啟統治期間,其子武觀時常作亂。《韓非子·說疑》說他“害國傷民敗法”,最終被誅殺[參69]。除了夏氏族內部的糾紛,為爭奪部落聯盟的權威,亦常常與東夷作戰。

制度

統治方式

夏奴隸制國家是在原始公社制度的廢墟上建立起來的。在原始公社制度解體的過程中,父權家長制家庭成為它的一種對抗力量。而奴隸制國家的世襲王權和世襲貴族,就是以父權家長制家庭為基礎逐步發展起來的。

由於奴隸制國家組織是以父權家長制家庭為基礎不斷發展起來的,所以在國家形成之後,各級貴族組織仍然要保持舊的血緣聯繫,嚴格區分姓氏。王室分封諸侯,除保持它所由出生的姓之外,又以封國建立新氏,大夫以邑為氏。在各級貴族之間,就依姓氏的區別建立了各自的宗族關係。
這種宗族關係,雖然沿襲了舊的氏族組織的遺制,但在實際上是以父權家長制為核心,按其班輩高低和族屬親疏等關係來確定各級貴族的等級地位的。

統治黎民

與各級貴族相對立,從事田間耕作的勞動者,統稱為“民”。其中主要的是“黎民”,還有泛稱為“眾”的,他們大多數是被奴役在田間耕作的奴隸民眾。

另外,還有“平民”,即一般的自由民。他們大都是各級貴族比較疏遠的宗族成員,或由原來的氏族公社一般成員轉化的。他們雖然保持有自由民身份,但同為各級貴族的屬民,同樣受到各級貴族的剝削和壓迫。

為了加強對眾多“黎民”的統治,自顓頊以來,就不斷出現了分管各種“民事”的“民師”。到夏代奴隸制王國正式建立之後,這些“民師”就發展成為各級官尹。夏啟稱他的“六卿”為“六事之人”,這些人是當時地位較高的官尹,他們既管“民事”,又統軍旅。在他們之下,各有不少的屬僚。由此可見,當時的國家統治機構是相當龐大的。

軍隊制度

夏朝軍隊,是維護暴力統治的重要手段。禹征三苗,稱他所統領的軍隊為“濟濟有眾”;啟征有扈,嚴厲告誡所屬的軍隊要嚴格聽從他的指揮。足見當時已有強大的軍隊。

奴隸制刑法

到夏王朝建立之後,為了進一步加強鎮壓人民民眾的反抗鬥爭,就在以往的基礎上制定了《禹刑》,這是我國歷史上的第一部奴隸製法典。

夏朝的科學技術

在夏代,農業文明到了很高的程度,傳說禹的大臣儀狄開始造酒,夏王少康又發明了秫酒的釀造方法。為了適應農業生產的需要,探索出農事季節的規律,現代仍舊流行的有時稱為夏曆的農曆就是那個時代發明的。
畜牧業有一定發展。有一大批奴隸從事畜牧工作,還有一些專門從事畜牧業的氏族部落。馬的飼養得到很大重視。此外製陶業在夏代可能已經成為一個獨立的極為重要的行業。至於青銅器,中國已經發現了二里頭文化的銅刀。如果二里頭文化被認為是夏朝時期的文化,那么這件青銅器就是夏朝時期的。夏朝人使用的工具都是以石器為主。夏朝都城出現了車,但還不能確認是人力車還是馬車,因為車轍只有1米寬,和商朝的2米寬車轍不同,商朝已經確認使用馬車了。

發展

前期 太康失國

夏朝夏禹

當夏王朝的統治基本穩定之後,以啟為首的貴族統治者,就肆意奴役和剝削廣大庶民民眾,放縱於“淫湎康樂”的生活。啟死之後,由子太康繼立,夏王朝內部發生內訌。

先有“五子”(太康的兄弟五人)爭立,接著又有武觀叛亂,廣大庶民民眾就藉此展開了強烈的反抗鬥爭。這就使有窮后羿有機可乘,他“因夏民以代夏政”,一度奪取了夏王室的統治權力。

有窮后羿,以善射見稱,是東方夷人諸部勢力比較強大的首領之一。當夏王室發生內亂,統治力量大為削的時候,他攻入夏都,趕走太康。但后羿也是一個殘暴的統治者,他自恃有強大的武力,“不修民事”,只管田獵遊樂,把政事交給寒浞經營。後來,寒浞又勾結后羿的“家眾”,殺死后羿及其家屬,篡奪了統治權。

少康中興

太康失國,與弟仲康一同逃往東方,不久就死去。仲康子相在帝丘(河南濮陽縣南),依靠斟灌(山東壽光縣東北)等東方諸侯。

同時,又有夏的貴族靡帶領一部分餘眾逃往有鬲(山東德州市附近)。寒浞殺死后羿,大力消除親夏勢力,又攻殺相於帝丘。當時,相的妻子緡已經懷孕,從牆洞逃出,逃回母家有仍(山東金鄉境),生子少康。少康長大後,積極招納夏的餘眾,作恢復夏王朝的準備。

靡在有鬲,也在收集殘存力量,與少康相配合。最後,終於滅掉寒浞,由少康稱王,重新恢復了夏朝的統治地位。
由太康失國到少康中興,前後經歷了大約四十年左右。這一曲折而複雜的鬥爭事實說明,當國家開始建立的時候,就已存在著激烈的階級鬥爭和統治集團內部的鬥爭。夏王朝因為擁有比較深厚的社會基礎,才能恢復它的統治,並取得進一步的發展。少康以後,由季杼繼立。

中期

季杼徹底肅清了寒浞的殘餘勢力,又大力征伐東夷各部,一直打到東海。後來,又還都伊洛之間。在季杼統治時期,形成為夏代中期的極盛時期。

季杼以後,到孔甲以前,在這期間經歷了五代六帝,夏王朝的統治一直是比較穩定,基本上保持著向上發展的趨勢。
夏王朝以伊、洛一帶的河南地為中心,東通東海,西連西河,北及燕山,南逾長淮,所有夏、夷諸部的眾多邦國,大都臣服在它的統治之下。

二里頭文化

有關夏代社會發展的情況,古代文獻記載既少,又多模糊不清。關於夏代的地下考古工作,目前還在繼續探索中。經過多年的調查和發掘,在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等地,發現了一種介於河南龍山文化和鄭州二里崗早商文化之間的文化遺存,以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的內涵較典型,稱為“二里頭文化”。

這一文化遺存的時間,據測定,約在公元前1900年左右,屬於夏代紀年範圍內。目前,雖然還沒有足以確定它是夏代文化的直接證據,但所提供的豐富考古資料,有力地推動了探索夏代文化的工作。

生產工具

二里頭文化遺址出土的生產工具,仍以石器為主,骨角器和蚌器也還在使用,在一些房基、灰坑和墓葬的壁土上留有

二里頭宮殿復原圖二里頭宮殿復原圖
用木質耒耜掘土的痕跡。當時的勞動人民使用這些比較原始的工具,發揮他們的勤勞和智慧,平治水土,發展農業生產。

雖然至今還沒有在夏代的遺址中發現較大的青銅器,但在二里頭文化遺存中有青銅鑄造的刀、錐、錛、鑿、鏃、戈、爵等工具、武器和容器,同時還發現有鑄銅遺址,出土有陶范、銅渣和坩鍋殘片。
出土的銅容器系採用複合范鑄成,反映當時的鑄銅工藝已有一定規模和水平。

手工業發展

除青銅器外,在二里頭遺址里,還發現有製造骨器的作坊和陶窯遺址。出土的陶器在形制、紋飾和器物群的組成等方面,都具有比較明顯的特徵,既不同於河南龍山文化,與代表商代前期的鄭州二里崗文化也有一定的差別。
此外,還出土有成批的製作工藝水平較高的玉器,有綠松石鑲嵌的裝飾品,還有石磬一類的樂器,手工業的製作技術和內部分工都有了進一步的發展。

據早期傳說記載,夏代時,人們用秫釀酒,說明穀物的產量提高了。

《左傳》定公元年記載,奚仲封於薛(山東滕縣東南),為夏王室“車正”,專管車輛製造事宜,足見車輛製造當已成為一種比較重要的手工業。

房屋基址已採用夯築技術。二里頭遺址發現的長方形圓角、中間鼎立三個柱穴的房基比較特殊,說明房屋建造技術已有很大進步。

在二里頭還發現有貝,當是作為貨幣之用的,說明交換也有一定的發展。
關於夏代的文化,雖因文獻不足,還看不到它的全貌,但正如孔子所說:“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論語·為政》)夏代文化的發展,直接為商、周兩代文化的繁榮奠定了基礎。

文明

乾支紀年紀日法

中國傳統的乾支紀年紀日法,起源是很早的。夏代末期的帝王有孔甲、胤甲、履癸(桀)等,都用天干為名,說明當時用天干作為序數已較普遍。
夏代的曆法,是我國最早的曆法。當時已能依據北斗星鏇轉斗柄所指的方位來確定月份,夏曆就是以斗柄指在正東偏北所謂“建寅”之月為歲首。保存在《大戴禮記》中的《夏小正》,就是現存的有關“夏曆”的重要文獻。它按夏曆十二個月的順序,分別記述每個月中的星象、氣象、物象以及所應從事的農事和政事。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夏代農業生產發展水平,保存了我國最古的比較珍貴的科學知識。

文字

學術界對夏朝是否存在一直存有爭議。雖然二里頭遺址被很多學者認為是證明夏朝存在的一個有力證明,但由於迄今為止在考古學上還沒有找到公認的夏朝存在的文字依據(中國最早的文字記載出於商朝),因此其真實存在性沒有得到正式確認。目前中國公認的最早的文字是商朝的甲骨文,但由於甲骨文很明顯已經是很成熟的文字,所以很多學者推測,傳說中的夏朝的文字可能就是甲骨文的雛形,但目前尚無考古資料可以佐證。

文化藝術

夏朝手工藝夏朝手工藝
夏代在承襲前人積累的知識的基礎上,天文曆法有了新的發展與提高。如《左傳》所引《夏書》中的“辰不集於房”,就是記錄當時發生在房宿位置上的一次日食。這是世界上最高的日食記錄。又如《竹書紀年》中記載夏桀時“夜中星隕如雨”,也是世界上最早流星雨的記錄。當時已經使用傳統的乾支紀日法。如在夏王朝後期的諸王中,胤甲、孔甲和履癸等都是用日乾為名。夏代的曆法,依據北斗星的鏇轉確定月份,並把斗柄的正月定為歲首,比較正確地反映了天象。孔子說“行夏之時”。《大戴禮記》保存的《夏小正》等,就是流傳下來的“夏時”。
夏代的文字在目前的發掘材料中尚不多見。只是在部分陶器或陶片上,發現有刻劃的陶文記號。在偃師二里頭和偃師商城的發掘中,都還沒有發現甲骨文,所以目前尚無可靠材料證明夏代就有甲骨文。
夏代的有些陶器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胎薄似“蛋殼”的磨光黑陶器,不但造型秀麗、製作精湛和器表黑亮,而且在器表還刻有精細美觀的劃紋與鏤孔。禹縣瓦店遺址出土的一件紅陶盉,盉蓋有展翅的鳳,鳳頭昂起、雙目前視、羽毛密集、刻劃精細而逼真。登封程窯龍山文化中晚期遺址出土的一件黑陶殘瓮,在瓮的磨光肩部,用小圓狀物飾印出類似獸面紋的圖案裝飾。登封王城崗出土的一件殘陶瓮,在黑亮的肩部,用朱紅繪製出很醒

目的成排圓點,有人認為是太陽紋,均為罕見的藝術珍品。
近年來在河南禹縣閻寨和山西翼城陶寺的龍山文化遺址中,都發現有製作精緻、作折角形的石磬,折角處有懸掛的圓孔。樂器的出現,說明夏代文化藝術已進至較高水平。

衰亡

諸侯的叛離

夏王朝到了帝孔甲時,開始轉入後期,《史記·夏本紀》說:“帝孔甲立,好方鬼神,事淫亂。夏後氏德衰,諸侯畔之。”他的淫亂暴虐激起了民眾的反抗鬥爭。夏王朝的統治制度從此遭到破壞,引起不少諸侯國的叛離。從孔甲開始,夏朝逐步走上了衰亂的道路。

孔甲三傳到桀(履癸),桀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暴君。桀繼立時,為了制服叛離的諸侯,以武力威逼東方的許多邦國,在仍舉行朝會,結果反而激起了有緡(山東金鄉東北)等更多諸侯的叛亂。夏桀出兵征討有緡,有緡雖然戰敗了,但夏朝也為之元氣大傷,加速了它的滅亡。夏代末年,夏王室內政不修,外患不斷,階級矛盾日趨尖銳。夏桀即位後不思改革,驕奢淫逸,築傾宮、飾瑤台,揮霍無度。他日夜與妹喜飲酒作樂,置百姓的困苦於不顧,百姓指著太陽咒罵夏桀。大臣忠諫,他囚而殺之。四方諸侯也紛紛背叛,夏桀陷入內外交困的孤立境地。商湯看到伐桀的時機已經成熟,乃以「天命」為號召,說「有夏多罪,天命殛之」,要求大家奮力進攻,以執行上天的意志。鳴條之戰,商湯的軍隊戰勝夏桀的軍隊,桀出逃後死於南巢,夏王朝從此滅亡。一個強大的國家經歷了四百餘年歷史,卻被一個小國所滅,不能不引起人們的震驚與思考,所以後來出現了「殷鑑不遠,在夏後之世」的告誡。

夏王朝滅亡

《史記·夏本紀》說:“桀不務德,而武傷百姓,百姓弗堪。”這說明夏桀對廣大庶民民眾是極其兇狠殘暴的。廣大民眾憤怒地發出了“時日曷喪?予及汝皆亡”的呼聲!

外而諸侯叛離,內而眾人反抗,夏桀的統治已經無法維持下去了。此時,商湯已在東方的孟諸地區興起,他乘機興兵伐夏。夏桀勢孤力窮,戰敗逃亡,死於南巢(安徽巢湖北岸)。夏亡。

從禹到桀,共傳十四代、十七王。夏王朝大約從公元前21世紀到公元前16世紀,統治了約五百年左右。

由於流傳至今有關夏代的史料十分匱乏,所以歷史上是否有夏代存在,曾被許多人懷疑。但是《史記·夏本紀》中記載的夏代世系與該書《殷本紀》中記的商代世系一樣明確,商代世系在安陽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辭中得到證實,因此《史記·夏本紀》中所記的夏代世系被多數學者認為是可信的。這樣,在考古學家對安陽殷墟、鄭州商城等商代的物質文化遺存有了進一步認識的基礎上,提出了夏文化探索的研究課題,希望用考古手段去找到夏代的物質文化遺存,進而恢復夏代歷史。

古史學家依據文獻資料,提出有兩個地區可能是夏人的活動地區:一個是河南西部嵩山附近的登封、禹縣和洛陽平原;一是山西南部的汾水下游地區。因為傳說中夏代的都邑和一些重要的歷史事件,大多同這兩個地區有關。1959年開始「夏墟」調查,拉開了夏文化探索的序幕。四十年來在豫西、晉南開展了一系列考古調查和發掘工作,使夏文化探索的目標逐漸縮小。目前,多數學者認為:以偃師二里頭遺址命名的「二里頭文化」(包括二里頭類型和東下馮類型)和豫西地區的「龍山文化」是探索夏文化的主要對象,並對夏文化問題發表了各種看法。惟因缺乏文字等直接證據,目前學術界對哪種遺存是夏代文化還沒有形成共識。但是無論是豫西地區的「龍山文化」還是「二里頭文化」,均已積累了相當豐富的資料,它為最終解決這個問題創造了很好的條件。

國家機構

夏朝是一個奴隸制國家。奴隸主是由氏族貴族轉化而來,處於統治的地位。廣大勞動者為奴隸身份。國家機構主要是奴隸主為保護他們的既得利益而管制鎮壓奴隸的工具。國王亦稱天子,其下有“百吏”,主要官吏有羲氏、和氏,掌政教和農業;有牧正、庖正、車正等,分掌畜牧、膳食、車服等事;六卿掌軍事。又有法律和刑罰,著名的監獄叫做“夏台”,用於鎮壓反抗行為。

經濟

農業

夏朝實行土地國有制。土地所有權由原屬於氏族公社或農村公社而轉向屬於國家。原來的氏族或村社成員這時轉變為奴隸身份,在官府或貴族們的指揮下從事勞動,接受“貢法”剝削。《孟子·滕文公》(上)曰:“夏後氏五十而貢。”夏後氏即夏朝。這是說每戶奴隸領種公田五十畝,以五畝的產量為貢賦,即“什稅一”。當時的主要農具為木器和石器,有木耒耜、石鏟、石鐮、石斧、石刀等,此外還有骨鏟、蚌鐮、蚌刀等。

手工業

夏朝的手工業最有代表性的是青銅手工業。青銅是合金。在製作青銅器時,先用細泥製成器范,再以木炭為燃料,用陶製的坩堝冶煉銅、錫礦石,再將銅、錫溶液注入范中,就鑄成青銅器。銅和錫一起冶煉,熔點低,合金硬度高。根據器具用途的不同,銅與錫的配合比例也有不同。在二里頭文化中發現的屬於這一時期的青銅器有爵、鈴、刀、鏃、錛、鑿、錐等。

制陶業

器型有觚、爵、角、斝、盆、鬲、瓮、甑等。此外還有器製造業,所制玉戈、玉琮、玉版等,技藝水平都很高。

外交

三苗

主詞條:三苗
“苗”與“蠻”在上古漢語中同音同意,三苗與後世的南蠻應是同源。《戰國策·魏策》記載了三苗的地望,東面洞庭,西面彭蠡,北起文山,南接衡山。堯舜時期,洪水泛濫,三苗趁機在東南作亂,曾與驩兜、共工和治水失敗的鯀被四岳合稱為天下“四罪”,必懲之方才鹹服民眾。舜派禹降服苗民,未得結果。舜晚年又親自南征,途中在蒼梧之野病逝。禹繼續征苗事業,作誓師詞《禹誓》,與苗軍展開了一場歷時七十天的大戰,克服苗師,平定三苗.從此三苗衰微不振,退出了歷史的舞台。

東夷

主詞條:東夷、九夷、有窮氏
夷人位居中原之東,故稱東夷。東夷族起初分布在河北保定易縣至燕山南麓一帶,在夏商時期分作四部,一支留居冀中,北支環繞渤海灣遷至遼東、朝鮮半島,南支經山東南下到江淮地區,另有西支遍及華北平原西部山西、河南二省,最遠達陝西,這一支在夏朝早期與夏後氏構成矛盾,曾在太康至杼的期間對夏後氏政權構成不小的威脅。有窮氏興於窮桑,其後北遷至渤海之濱鬲,在那裡逐漸壯大。五帝時期曾加入有虞氏的部落聯盟,協同舜帝驅逐大風、十日、九嬰、猰貐、鑿齒、封豨、修蛇等逆盟部落,威望一度振興。夏初,有窮氏西遷於鉏,逼近夏後氏的心臟區域。太康時,夏室中衰,有窮氏首領羿藉機西進。南渡黃河,滅結封豨、夔、洛伯、河伯四個夏後屬國,占據嵩山北麓、河伯故地窮石。遂後奪取夏都斟鄩,淫放太康於豫東,另立其弟中康。中康陟,子相立,羿遂代之,如此奪取了政權。八年後,羿被義子寒浞殺害。寒浞烹羿之肉強迫羿子吞食,羿子不肯便被寒浞殺害。寒浞又娶羿妻純狐氏,生豷、澆二子。寒浞殘暴昏庸,夏後少康聯合有鬲氏降臣靡、有虞、有仍、斟灌、斟鄩等親夏氏族一舉滅掉了豷、澆和寒浞。有窮氏族人自此離開河洛地區,向西南遷徒。東夷族的東南支分為九族,統稱“九夷”。《竹書紀年》記載,相時,“於夷來賓”,而少康復國時,只有方夷歸附,其餘八支繼續與夏族抗爭。少康子杼在位期間,大力改善軍事裝備,作甲作矛,屢敗夷族,把夏後的勢力擴張到東海之濱。至杼子槐時,九夷紛紛歸附夏後,往後夷夏彼此和睦

主詞條:商朝
商族子姓,源於黃帝曾孫帝嚳高辛氏,始祖契為帝嚳妃有娀氏簡狄所生。契為禹同期人物,居於黃河下游,曾協助大禹治水。經昭明、相土、昌若、曹圉、冥五位先公,商族從冀東發展到豫北。冥任夏後水官,在治水過程中死去。冥子王亥在位時,商族經濟達到新的高峰,《卜辭》記載王亥一次祭祀可用牲多達五十頭牛。為解決牲口過剩、不易畜養的問題,王亥將一部分牛羊托寄於河伯氏和有易氏。有易氏首領綿臣卻得寸進尺,強迫王亥交出所有牲口,王亥拒絕,綿臣便將其殺害,奪走牛羊。後來王亥之弟王恆從綿臣手中奪回了牛羊。王恆之子上甲微又聯合河伯氏討伐有易氏,殺死綿臣。商族在有易氏沒落的同時強大了起來。主壬、主癸時期,商族勢力不斷上升,他們拉攏黃河下游各氏族部落,一步步逼近中原夏後氏地區。天乙湯繼位後,網羅人才,在伊尹、仲虺、女鳩、女房的協同下,始征葛,又先後消滅韋、顧、昆吾等親夏氏族,削弱夏後勢力,“十一征而無敵於天下。”湯趁夏地發生旱災,起兵西進,在鳴條與夏後桀展開激戰,桀抵擋不過,經歷山逃至南巢。湯在西亳稱王,夏朝覆滅,商朝成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