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言》

《諾言》

《諾言》(Versprechen, Das)是瑪格雷特•馮導演的一部愛情電影。獲得第十五屆嘎納電影節金棕櫚獎。

基本信息

影片簡介

《諾言》本片講述索菲和康拉德是一對戀人,在1961年秋,柏林圍牆建起後,兩人企圖逃過西柏林,索菲成功地越過了邊境,康拉德卻未能如願。兩人只好隨著歲月的流失生活也也現了一些變化,但他們的相思相戀之情卻保持如初。直到1989年11月10日,柏林圍牆倒塌,這對戀人才衝破長達二十八年的人為阻隔,在史普累河橋上終於實現了團聚。導演瑪格雷特·馮·特洛塔在本片中把兩位相思戀人的戀情刻畫得入木三分,不能不引起觀眾的同情。

故事梗概

這是一個關於誠信和責任的故事,表現的是情感和信念之間的衝突。臨江市的林豐在一個雨夜酒後駕車肇事導致行人沈石死亡,這件事情使林豐陷入兩難之中:作為一個有良知和責任感的人,他不願就此逃之夭夭;但是作為丈夫和父親,作為家庭不可或缺的支柱,他又不願因此讓妻子和孩子變得無所依靠。於是經過一番痛苦的抉擇後他悄悄掩埋了沈石的屍體,逃避了應該承擔的法律責任。為了安慰自己的良心和承擔道義上的責任他以“沈愧”的化名按時給沈石的妻兒寄錢,使這個家庭不會因為失去沈石而陷入困境。

幾年後林豐身患不治之症,在臨終前他將這個秘密告訴了住在江城市的好友羅陽,委託羅陽替自己承擔起繼續供養沈家母子的責任,但是為了不破壞了自己在妻兒心目中的形象,他要求羅陽不要把這個秘密告訴任何人。羅陽答應了他的請求。作為一個將誠信等同於生命人,羅陽謹守自己的諾言,寧可自己和女兒節衣縮食也要十年如一日的把錢省下來寄給沈家母子,以不負朋友的臨終所託。

十年後,一心要揭開父親失蹤真相的沈石之子沈波考入了警校,並且和羅陽的女兒羅娜相愛。暑假到了,沈波來到羅陽所在的江城市尋找那個名叫“沈愧”的人,他來到女友家中做客,在羅娜的追問下他沈波透漏了自己的尋找計畫,從而使得知訊息的羅陽順利躲過了他的追查。但是意外還是發生了,女兒在無意之間發現了父親的秘密。面對女兒的追問羅陽無法辯解,因為他不能違背自己的諾言說出真相。失望的羅娜誤以為是自己父親導致了沈石的死亡,這讓她陷入了矛盾和痛苦中。為了保護多年來一直相濡以沫的父親,她不能讓沈波發現這個秘密。當父女親情和她的愛情以及作為警察的職責相衝突的時候她選擇了前者,但是這個選擇讓她的心裡感到非常痛苦。而此時身為父親的羅陽內心的矛盾鬥爭之激烈並不亞於女兒,他也必須在對女兒的愛和對諾言的忠誠之間做出選擇。羅陽還是選擇了後者。為了避免父親的秘密被沈波發現,羅娜被迫犧牲愛情和男友分手,但是沈波對這個不明不白的結果難以接受,羅娜卻無法解釋。作為父親,羅陽不希望女兒為了一個自己本不存在的秘密犧牲未來的幸福;但是作為朋友,他無法違背對好友的臨終承諾。羅陽在焦灼苦惱中徘徊不定,難以取捨。羅娜因為感到自己包庇犯了罪的父親已經沒有資格去成為一名警察,於是決定從警校退學。但是丟棄自己的夢想終究是一個艱難的過程,她總是無法完成自己的退學申請。羅陽看到了女兒退學申請的草稿,他的情感再一次被強烈震動。他意識到如果這個誤解不能澄清,已經為了父親捨棄掉愛情和夢想的女兒很可能會因此失去一生的幸福,但是澄清誤解唯一的方法就是向女兒和沈波說明真相,這就意味著將背棄自己的諾言。他沒有料到遵守諾言的代價竟會變得如此巨大……

朋友間的千金一諾,父女間的相濡以沫,對戀人的生死不負,對職責的忠誠恪守......這些都是人性中美好的一面。可是當它們之間無法共存的時候,主人公又將做出何種選擇呢?

幕後花絮

導演把兩位相思戀人的戀情刻畫得入木三分,藉助這樣一個被折磨了半個世紀的苦戀故事來諷刺政治的不仁和荒謬,並用這對戀人的命運象徵了德國的分離和重聚,在片中導演還表現出女性面對生活壓力的堅強不屈。

歷屆坎城電影節金棕櫚獎獲獎影片

屆數
年份影片導演
國家
第3屆坎城電影節1949年《第三人》卡羅爾·里德英國
第4屆坎城電影節
1951年《米蘭的奇蹟》/《茱莉小姐》維托里奧·德·西卡
/阿爾夫·斯約堡
義大利/法國
第5屆坎城電影節
1952年《兩分錢的希望》/《奧賽羅》雷納托·卡斯特拉尼/
奧遜·威爾斯
義大利/美國
第6屆坎城電影節1953年《恐懼的代價》亨利-喬治·克魯佐法國
第7屆坎城電影節1954年《地獄門》衣笠貞之助日本
第8屆坎城電影節1955年《君子好逑》德爾伯特·曼美國
第9屆坎城電影節1956年《寂靜的世界》路易·馬勒法國
第10屆坎城電影節1957年《四海一家》威廉·惠勒美國
第11屆坎城電影節1958年《雁南飛》米哈依爾·卡拉托佐夫東德
第12屆坎城電影節1959年《黑人奧菲爾》馬賽爾·加謬法國
第13屆坎城電影節1960年《甜蜜的生活》費德里科·費里尼義大利
第14屆坎城電影節1961年《維莉迪安娜》/《長別離》路易斯·布努埃爾/Henri Colpi西班牙/法國
第15屆坎城電影節1962年《諾言》Anselmo Duarte葡萄牙
第16屆坎城電影節1963年《豹》盧奇諾·維斯康蒂義大利
第17屆坎城電影節1964年《瑟堡的雨傘》雅克·德米法國
第18屆坎城電影節1965年《決竅,如何得到》理察·萊斯特英國
第19屆坎城電影節1966年《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 /
《紳士現形記》
克勞德·勒魯什/皮亞托·傑米法國/義大利
第20屆坎城電影節1967年《放大》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英國
第22屆坎城電影節1969年《如果》林賽·安德森英國
第23屆坎城電影節1970年《風流醫生俏護士》羅伯特·奧特曼美國
第24屆坎城電影節1971年《送信人》約瑟夫·羅西英國
第25屆坎城電影節1972年《通往天堂的勞動階梯》/
《企業家之死》
Elio Petri/弗朗西斯科·羅西匈牙利/義大利
第26屆坎城電影節1973年《稻草人》/《受僱者》Jerry Schatzberg/阿蘭·布里吉斯美國/法國
第27屆坎城電影節1974年《竊聽大陰謀》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美國
第28屆坎城電影節1975年《烽火歲月志》Mohammed Lakhdar-Hamina瑞典
第39屆坎城電影節1976年《出租汽車司機》馬丁·斯科塞斯美國
第30屆坎城電影節1977年《我父我主》保羅·塔維安尼/
維克托里奧·塔維亞尼
義大利
第31屆坎城電影節1978年《木屐樹》埃曼諾·奧爾米義大利/法國
第32屆坎城電影節1979年《鐵皮鼓》/《現代啟示錄》沃爾克·施隆多夫/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西德/美國
第33屆坎城電影節1980年《影武者》/《浮生若夢》黑澤明/鮑勃·福斯日本/美國
第34屆坎城電影節1981年《鐵人》[波蘭電影]安傑依·瓦依達波蘭
第35屆坎城電影節1982年《失蹤》[美國電影]/
《自由之路》
科斯塔·加夫拉斯/尤馬茲·古尼美國/法國
第36屆坎城電影節1983年《楢山節考》今村昌平日本
第37屆坎城電影節1984年《德克薩斯的巴黎》維姆·文德斯法國
第38屆坎城電影節1985年《爸爸出差時》埃米爾·庫斯圖里卡南斯拉夫
第39屆坎城電影節1986年《戰火浮生》羅蘭·約菲英國
第40屆坎城電影節1987年《惡魔天空下》莫里斯·皮亞拉法國
第41屆坎城電影節1988年《征服者佩爾》比利·奧古斯特瑞典/丹麥
第42屆坎城電影節1989年《性、謊言和錄像帶》史蒂文·索德伯格美國
第43屆坎城電影節1990年《我心狂野》大衛·林奇美國
第44屆坎城電影節1991年《巴頓·芬克》喬爾·科恩 伊桑·科恩美國
第45屆坎城電影節1992年《善意的背叛》比利·奧古斯特英國
第46屆坎城電影節1993年《霸王別姬》/ 《鋼琴別戀》陳凱歌/簡·坎皮恩中國/法國
第47屆坎城電影節1994年《低俗小說》昆汀·塔倫蒂諾美國
第48屆坎城電影節1995年《地下》埃米爾·庫斯圖里卡法國
第49屆坎城電影節1996年《秘密與謊言》邁克·李法國
第50屆坎城電影節1997年《櫻桃的滋味》/《鰻魚》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
今村昌平
伊朗/日本
第51屆坎城電影節1998年《永恆的一天》西奧·安哲羅普洛斯希臘
第52屆坎城電影節1999年《美麗羅塞塔》讓·皮埃爾·達內/
呂克·達內
比利時
53屆坎城電影節2000年《黑暗中的舞者》拉斯·馮·提爾丹麥
第54屆坎城電影節2001年《兒子的房間》南尼·莫萊蒂義大利
第55屆坎城電影節2002年《鋼琴家》羅曼·波蘭斯基法國
第56屆坎城電影節2003年《大象》格斯·范·桑特美國
第57屆坎城電影節2004年《華氏911》麥可·摩爾美國
第58屆坎城電影節2005年《孩子》讓·皮埃爾·達內/
呂克·達內
比利時
第59屆坎城電影節2006年《風吹稻浪》肯·羅奇法國
第60屆坎城電影節2007年《四月三周兩天》克里絲蒂安·蒙吉羅馬尼亞
第61屆坎城電影節2008年《牆壁之間》Chris Staron法國
第62屆坎城電影節2009年《白絲帶》麥可·哈內克奧地利/法國
第63屆坎城電影節2010年《能召回前世的布米叔叔》阿彼察邦·韋拉斯哈古泰國

歷屆坎城電影節最佳影片金棕櫚獎

第一屆 《鐵路之戰》 法國 | 第三屆 《第三者》 英國 | 第四屆 《米蘭的奇蹟》 義大利 | 第四屆 《朱麗小姐》 瑞典 | 第五屆 《奧賽羅》 美國 | 第五屆 《兩分錢的希望》 義大利 | 第六屆 《恐懼的代價》 法國 | 第七屆 《羅生門》 日本 | 第八屆 《馬蒂》 美國 | 第九屆 《寂靜的世界》 法國 | 第十屆 《四海一家》 美國 | 第十一屆 《雁南飛》 蘇聯 | 第十二屆 《黑人奧威爾》 法國 | 第十三屆 《甜蜜的生活》 義大利 | 第十四屆 《維莉迪安娜》 西班牙 | 第十五屆 《諾言》 巴西 | 第十六屆 《豹》 義大利 | 第十七屆 《瑟堡的傘》 法國 | 第十八屆 《訣竅》 英國 | 第十九屆 《男歡女愛》 法國 | 第十九屆 《這些先生和太太們》 義大利 | 第二十屆 《放大》 英國 | 第二十二屆 《如果》 英國 | 第二十三屆 《陸軍野戰醫院》 美國 | 第二十四屆 《送信人》 英國 | 第二十五屆 《工人階級上天堂》 義大利 | 第二十六屆 《稻草人》美國 | 第二十六屆 《僱工》 英國 | 第二十七屆 《對話》 美國 | 第二十八屆 《烽火歲月志》 阿爾及利亞 | 第二十九屆 《出租汽車司機》 美國 | 第三十屆 《我父我主》 義大利 | 第三十一屆 《木屐樹》 義大利 | 第三十二屆 《鐵皮鼓》 西德 | 第三十二屆 《現代啟示錄》 美國 | 第三十三屆 《影子武士》 日本 | 第三十三屆 《爵士樂大全》 美國 | 第三十四屆 《鐵人》 波蘭 | 第三十五屆 《自由之路》 土耳其 | 第三十五屆 《失蹤》 美國 | 第三十六屆 《楢山節考》 日本 | 第三十七屆 《德克薩斯的巴黎》 德國、法國 | 第三十八屆 《爸爸出差去了》 南斯拉夫 | 第三十九屆 《傳道》 英國 | 第四十屆 《撒旦的陽光下》 法國 | 第四十一屆 《征服者佩爾》 丹麥 | 第四十二屆 《性,謊言,錄像帶》 美國 | 第四十三屆 《我心狂野》 美國 | 第四十四屆 《巴頓·芬克》 美國 | 第四十五屆 《善意的背叛》 丹麥 | 第四十六屆 《霸王別姬》 中國《鋼琴課》 澳大利亞 | 第四十七屆 《低俗小說》 美國 | 第四十八屆 《地下》 南斯拉夫 | 第四十九屆 《秘密和謊言》 英國 | 第五十屆 《櫻桃的滋味》 伊朗 | 第五十屆 《鰻魚》 日本 | 第五十一屆 《永遠的一天》 希臘 | 第五十二屆 《羅塞塔》 比利時 | 第五十三屆 《黑暗中的舞者》 丹麥 | 第五十四屆 《兒子的房間》 義大利 | 第五十五屆 《鋼琴家》 法國 | 第五十六屆 《大象》 美國 | 第五十七屆 《華氏911》 美國 | 第五十八屆 《孩子》 比利時 | 第五十九屆 《風吹稻浪》 法國/愛爾蘭/英國 | 第六十屆 《四月三周兩天》 羅馬尼亞 | 第六十一屆 《牆壁之間》 法國 | 第六十二屆 《白絲帶》 德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