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人》

《第三人》

《第三人》美國通俗小說作家馬丁斯應朋友哈里之邀來到二戰後的維也納,剛一抵達便驚聞哈里車禍逝世的訊息,而且警方告訴他哈里是無惡不作的黑幫分子。但馬丁斯在追查真相時發現了破綻,有一個神秘的第三者是其中關鍵。同時,馬丁斯也認識並愛上了哈里的女友安娜。可是,哈里的突然出現,使馬丁斯了解了醜陋的真相。

基本信息


劇情介紹

《第三人》
《第三人》
二戰後,美國作家馬丁(約瑟夫•科頓JosephCotten飾)應好友哈里(奧遜•威爾斯OrsonWelles飾)邀請到維也納工作,豈料剛到達目的地就傳來了哈里車禍身亡的訊息。哈里葬禮上,馬丁遇到了當地軍官卡洛維,卡洛維很不客氣的請他馬上離開維也納。馬丁沒有理會,決心留下調查出好友死亡的真相。
馬丁找到哈里的女友斯科姆特小姐(阿莉達•瓦莉AlidaValli飾)一起調查事件的真相。隨著調查的深入,他們發現內幕越加撲朔迷離,首先是他們的房東遇害,接著馬丁自己發現被人跟蹤,而且他查出哈里死的時候還有個第三人在場。於是,一切關鍵就在於找出這個神秘的第三人。[2]

視點

《第三人》
《第三人》
影片的導演是黑色電影大師卡羅爾·里德,製片人更是如雷貫耳,他便是《亂世佳人》的製片人大衛·O·塞茲尼克,再加上“公民凱恩”奧森·威爾斯客串出演大反派哈利,整部電影的陣容可謂是異常強大。雖然是一部好萊塢製作的電影,但是電影中體現了強烈的導演的個人風格。加之影片在歐洲實景拍攝,影片才沒有像《亂世佳人》那樣成為一部塞茲尼克的“製片人電影”。正是這些因素的綜合,才使得這部電影成了影視上的經典之作,而沒有成為一部讓人迅速遺忘的純粹的好萊塢商業電影。
影片雖然主打懸疑因素,但是卻融合了戰爭、政治、愛情甚至人性等多種因素。戰後到處斷壁殘垣、百廢待興的維也納成了故事最佳的發生地,美蘇英法多方勢力共存的不安定的社會為故事提供了絕佳的背景。多種因素綜合起來,以至於最後使觀眾忘記了懸疑、忘記了推理,開始關注人物的命運。

角色介紹

《第三人》
《第三人》
霍利.馬丁先生:在一陣頗為歡快的背景音樂中,他出場了,來自美國,應維也納的朋友哈里.萊姆之邀前來工作。但是,一到維也納就得知了哈里的死訊,而在哈里的葬禮上又遇到一個看起來很欠揍的軍官卡羅維“請”他離開,而霍利不吃這套,希望留下調查出真相。霍利將查出好友哈里死亡的真相,而卡羅維怎么看都像一個試圖掩蓋內幕的反面人物,將是霍利的直接對手,正是開始給觀眾一種表面的第一印象,才為後面的轉折打下了很好的鋪墊。
斯科姆特:哈里的女友,雖然不那么“蛇蠍”,但是絕對的“麻煩”。霍利試圖從斯科姆特身上找到些線索,兩人一時成了臨時拍檔,而隨著調查的深入,麻煩事也越來越多,房東被害,霍利被人跟蹤,更令霍利疑惑的是在哈里遇害時有個神秘的“第三人”?誰是“第三人”就成了最大的懸念,而這個過程中卡羅維又不時竄出來“搗亂”,加上斯科姆特的護照問題,可能被蘇聯勢力遣送回捷克。

導演簡介

卡羅爾·里德
卡羅爾·里德
卡羅爾·里德生於1906年12月30日,英國倫敦。逝世於1976年4月25日(英國倫敦,心臟病)
英國電影導演卡洛爾·里德擅長處理懸疑和紀錄片,是英國二戰後極具代表性的導演之一,和大衛·里恩齊名。一般認為,里德最重要的電影有三部:《虎膽忠魂》(1947)、《坍塌的偶像》(1948)和《第三人》(1949)。里德其它的名作還有《海隅逐客》(1951)、《夾在中間的人》(1953)以及那部根據音樂劇改編的奧斯卡獲獎片《奧利弗》。1962年他在執導馬龍·白蘭度主演的《叛艦喋血記》時因與米高梅公司意見不合而被中途換掉。

幕後製作

《第三人》
《第三人》
1949年,導演卡羅爾·里德最經典的作品[第三人]上映,在影片製作之初,製片人大衛·O.塞茲尼克(DavidO.Selznick)希望影片的故事有一個樂觀的基調,希望使用能夠保證畫面質量的攝影棚拍攝。如果里德採用這個意見,那么[第三人]一上映便注定要被遺忘。里德與製片人爭論之後,選擇了一個令人糾結的故事基調,選擇了在維也納戰後被轟炸還未修葺的瓦礫堆中拍攝,選擇了詭譎的畫面影調。影片在1949年獲得坎城評審團大獎,英國電影學會獎最佳影片。
50年後的1999年,[第三人]入選英國電影協會將評選的“20世紀最佳英國電影”,名列榜首。
亞歷山大·科爾達,倫敦電影公司的創建者,英國歷史上首位被授予騎士稱號的電影工作者;大衛·O.塞爾茲尼克,好萊塢的“最後一個大亨”,《亂世佳人》等傳世名作的締造者,出了名的工作狂。當二位決定走到一起合作一部表現戰後生活的影片時,他們找到了英國著名小說家格拉漢姆·格林。三個人一道,一邊討論一邊編,攢出了這樣一個將戰後的維也納和黑色犯罪題材揉雜在一起的偵探故事。格林為其編寫了一個大綱,取名叫做《第三個人》,他們找來英國導演卡羅爾·里德,卡羅爾又找來了當時名動天下的奧森·威爾斯出演。塞爾茲尼克還貢獻了手下的兩名好萊塢簽約演員(約瑟夫·科頓和阿麗達·瓦里,前者的單純面孔非常符合其飾演的角色形象,後者則憑藉在《淒艷斷腸花》中的冷艷表演而被選中),以換取北美地區的發行權。但整個拍攝過程都是在歐洲進行,塞爾茲尼克雖然非常關心影片的進程,但大部分時間都無法在片場盯梢。諷刺的是,也許正是這一“失察”,反而成就了《第三個人》這部獨特的黑色經典。
由於擁有較為寬鬆的創作空間。卡羅爾·里德和同時代的新現實主義代表人物維斯康蒂、德·西卡一樣,決定在維也納取實景拍攝影片。這一決定最終讓維也納二戰後百廢待興的景象永遠鐫刻在了人們的記憶中,《第三個人》劇組出色的工作近乎完美地榨乾了維也納這個城市的每一景,從教堂樓宇到殘垣廢墟,從濕漉漉的街道到陰暗的地下水道,還有那令人難忘的摩天輪。直到今日,維也納仍將《第三個人》看作屬於自己城市的影片,每個周末都要在排片密集的影院裡擠出兩個固定的場次放映。
《第三人》
《第三人》
雖然僅僅只是一部犯罪題材的黑色懸疑劇,但《第三個人》出神入化的攝影完全超越了類型本身。攝影師羅伯特·克拉斯科是一位極富天才的藝術家。他名下的作品除了為其贏得奧斯卡肯定的《第三個人》外,還有和大衛·里恩合作的《相見恨晚》和兩部畫面極其華麗的史詩片《萬世英雄》和《羅馬帝國淪亡錄》。他在《第三個人》中和導演一道,創造性地使用了非常規傾斜鏡頭,為影片營造了一種恰當的不安氣氛。雖然里德的老友威廉·惠勒(《黃金時代》《賓虛》的導演)看過影片後寄給他了一個水平儀(“下次你拍電影時,記得把它放在攝影機上”),但顯然絕大多數觀眾和影評人對他們破壞好萊塢電影製作法則的嘗試持欣賞態度。除了常常出現的傾斜鏡頭,克拉斯科的天才還體現在對影子和黑白對比的運用上。
在許多人眼裡,《第三個人》是不可多得的黑白片,“有這樣的黑白影像,還要彩色做什麼?”能配得上這種評論的黑白影片實在不多,但《第三個人》的確神奇地做到了。
主演:奧森·威爾斯。當時34歲的威爾斯已經拍出《公民凱恩》八年了,距離他那場引起美國人恐慌的《世界之戰》廣播則已經十一年之久。所有這些已經讓他成為了一個擁有國際知名度的偶像級人物,雖然兩年前他已經因為事業瓶頸第一次出走好萊塢(按他自己的說法,離開好萊塢前往歐洲是為了“追求自由”),但他所到之處仍然是媒體關注的焦點。所以當他答應為《第三個人》“客串”最重要一角——HarryLime時,威爾斯儼然是劇組絕對的最大牌。這也由此君後來的所作所為而證實,在奧地利的下水道拍了一天戲之後,威爾斯就拒絕再移步那個臭氣熏天的片場了。劇組無奈之下採用了兩個彌補措施,一是為其尋找替身拍攝無需露臉的下水道追逐戲,二是在英國的謝潑頓片廠搭建了一部分下水道布景,請威爾斯大師現身補拍。不過,這個率性而為的麻煩製造者為《第三個人》帶來的並非只是虛名,他的的確確憑藉自己出色的表演和更出色的即興發揮將影片提升了不止一個檔次。當影片進行到一個多小時、處於各種猜測和漩渦中央的HarryLime終於從陰影中現身時,威爾斯完成了世界電影史上最拉風、最跩的出場,短短几分鐘、沒有台詞的表演卻搶走了觀眾所有的目光。這簡直是世界上最簡單、最划得來的主角演出。
許多人說威爾斯的風格影響了《第三個人》。某種程度上說也許確實如此,沒有《公民凱恩》《上海小姐》,就很難想像《第三個人》會以何種方式呈現,但奧森·威爾斯並沒有直接對卡羅爾·里德進行居高臨下的指導——實際上作為與大衛·里恩齊名的英國大導演,里德也根本不需要。威爾斯唯一對影片原創性的貢
《第三人》
《第三人》
獻來自那場著名的摩天輪對質戲。在那令人難忘的一幕中,他講出了自己編寫的、也許是有史以來最憤世嫉俗的台詞:
“你知道人們怎么說?在博爾吉亞統治義大利的時期,到處都是戰爭、恐懼、殺戮和流血,可是他們給世界帶來了米開朗基羅達文西文藝復興。在瑞士人們互相友愛,他們擁有五百年的民主與和平——可他們給世界帶來了什麼?布穀鳥鍾。”
奧森·威爾斯後來打趣地說,在影片公映後,有瑞士人對我澄清:我們從來沒有製造過布穀鳥鐘!
可是誰在乎呢,這句台詞已經和哈利·萊姆這個角色一道載入了史冊。並以各種形式(電台劇、電視劇、電影)被他本人和後人“復活”。

原聲音樂

影片的配樂。在40年代,使用單獨一門樂器從始至終為一部電影配樂還是破天荒之舉。選擇的樂器是土產的齊特琴。演奏者只不過是在俱樂部里偶遇的無名小輩。但導演卡羅爾·里德似乎就是有這種讓人稱羨的點金之術,他將當時默默無聞的安東·卡拉斯請到賓館中連夜錄音,大膽地使用他演奏的各種樂曲作為推動影片情節發展的重要輔助劑。在影片公映之後,安東·卡拉斯搖身一變成了國際巨星,這首“《第三個人》主題曲”也得以在英美樂壇發行了單曲並錄製到了唱片上。也許他並非為電影奏曲的最大牌樂師,但他絕對是歷史上最受益於電影的音樂人。

影片賞析

黑色的故事
《第三人》
《第三人》
從類型上說,[第三人]仍是一部黑色電影,但這部電影並未在意黑色電影的一般規律,其中所運用的種種手法,令自身不斷擺脫黑色電影規則的羈絆,朝一種更高的境界攀升。影片行進中可不斷發現,它繼承黑色電影元素、超越黑色電影境界的高明處。
影片的懸念設定,與希區柯克一脈相繼。一開始,始終有懸念在不斷放出,美國流行小說家馬丁斯到維也納投奔朋友哈里,卻得到哈里車禍死去的訊息,哈里朋友對哈里死亡現場的描述,使馬丁斯產生懷疑,他從哈里住處的守門人那裡得知,死亡現場有一個未露面“第三人”,而哈里的朋友否認這個人的存在。警探卡羅威堅稱哈里是個罪大惡極的詐欺犯,而哈里的女友安娜嘴裡,哈里卻是一個值得迷戀的傢伙。這些懸念提出後,影片便開始了哈里死亡底真相的調查與推理。“第三個人”是誰,是電影最大的劇情驅動力。
而在希區柯克式劇情之外,更值得注意的是導演里德自己的風格所在。
潤滑劑
大約因為里德是英國人,儘管這是好萊塢的製作,但仍有些英國式冷幽默於其中起效。比如主角霍利·馬丁斯常常弄不清身邊這些歐洲人拗口的名字,時常叫錯。而哈里的女友安娜,卻是總也記不住馬丁斯的名字“霍利”,常常一張口就成了哈里,令馬丁斯十分尷尬。但這設定卻也巧妙地告訴觀眾安娜是如何對哈里始終念念不忘的。
《第三人》
《第三人》
最幽默之情節,當數馬丁斯應邀參加維也納文學愛好者們組織的演講會,組織的老頭認為美國文學總該是“反傳統的”,於是認為馬丁斯這個靠寫流行西部小說為生的美國“文學家”一定也很高明的反傳統。演講完畢,邀請馬丁斯的老頭已經滿頭是汗,讀者提問更叫人啼笑皆非,先是有人問“您怎樣理解意識流?”馬丁斯目瞪口呆,另一讀者又問:“您將詹姆斯·喬伊斯放在什麼地位上?”馬丁斯乾脆不知道這位寫出《尤利西斯》的作家是哪方神仙,人們紛紛退場,不歡而散。然而電影的幽默絕非只為幽默,而是與劇情之推進聯繫得萬分緊密,首先,若是沒有老頭邀請馬丁斯演講,馬丁斯便早被遣送回了美國。演講結束,哈里的同夥波佩斯庫欲置馬丁斯於死地,並用絕妙的對話將兩人的對峙串聯起來。波佩斯庫來到演講會場,在人們紛紛退場的時候裝作觀眾向馬丁斯提問,“您是否有下一步的創作計畫”,自然,這是指馬丁斯正在進行的對哈里的調查。隨後兩人的問答,即是對查明真相的表態。波佩斯庫指出馬丁斯即將創作的下一部小說中“混淆了事實與虛構”,這樣是“非常危險的”,而馬丁斯堅持自己如果感興趣,“創作不會很慢”。
這些精心的幽默設定,仿佛是情節潤滑劑,並非要使劇作構架的機件松活下來,反而是要更緊張而順暢的運行下去。
結尾
[第三人]的結尾十分高明。最後馬丁斯為了正義,殺死自己的摯友哈里,這回哈里真的下葬,人們再次參加他的葬禮,這與影片開頭的假葬禮遙相呼應。在影片開頭的葬禮上,安娜對人不理不睬,逕自走開。在結尾,安娜經過許多事,與馬丁斯幾乎要墜入愛河,但終究因為馬丁殺死了自己深愛的惡棍哈里,仿佛世界對她不再有意義,仍舊在葬禮上失魂落魄,對馬丁斯未作理睬。馬丁斯以為安娜喪失了男友,自己也與之有一段曖昧的時光,於是想照顧她。卡羅威探長勸馬丁斯
《第三人》
《第三人》
理智,還是應該坐飛機回國,馬丁斯堅持跳下探長的吉普車,等在路邊,看著安娜遠遠走過來。
製片人塞茲尼克原先的設計,安娜與馬丁斯相見,挽起馬丁斯的手,並肩走在長長的墓園小道上。卡羅爾·里德不同意,堅決改成:安娜目中始終無人,目光絕不斜視,就那樣走過馬丁斯,走遠在長長的墓園小道上;畫面切回馬丁斯,他有些不知所措的劃根火柴,點上煙,扔掉火柴。畫面里一片悵惘油然而生。
這結尾,既不是好萊塢的善惡各有結果,皆大歡喜;也不像黑色電影那樣惡者在費盡心機之後雞飛蛋打,令人徹底絕望。[第三人]的結局產生了一種叫人迷惑的效果,馬丁斯成為一個成就了正義卻有些感傷、有些悲劇色彩的英雄;安娜不要道德的正義,但她痴情的愛,卻使她成為惹人憐愛、令人不忍心咒罵的女人;哈里從一個惡之神,到最後淒迷的眼神,使他成了迷人的壞蛋。這結尾仿佛是黑暗的黎明之後迎來一個有霧的清晨,有光,卻無法照明路途。那條長長的墓園小道給觀眾留下的模糊去向,完美地展現出一種開放的電影結尾手法,不論人們怎樣回味,終究還是能有新的思考。

其他相關

99年標準版DVD上的修復對比花絮
99年標準版DVD上的修復對比花絮
1996年,在倫敦的Soho實驗室,《第三個人》迎來了歷史上唯一一次也是非常成功的一次修復。修復師們從倫敦郊外的Pinewood工作室獲得了《第三個人》的原始負片。這本原始負片的儲存狀況良好(也就是說膠片的主要成分硝酸纖維並沒有發生分解),但難免有些劃傷和灰塵。在經過常規的清理後,這本負片完成了它最後的使命——工作人員從它出發洗印出了一本質量上乘的細粒中間片。這箇中間片後來為法國的Canal+獲得,被用於在全世界製作各種《第三個人》的音像製品。
在塞爾茲尼克去世後,《第三個人》在美國就不幸淪入了公版發行的領域。直到1996年才通過烏拉圭回合法案(UruguayRoundAgreementsAct)重新獲得了著作權保護,美國的標準公司於1999年11月30日發行了《第三個人》的五十周年紀念版DVD,所使用的正是Soho實驗室的修復成果。這張碟在當時是炙手可熱的老片示範天碟,直到現在許多資深碟友的倉庫里還放著它捨不得扔。2007年5月22日,標準公司與時俱進,將這張譽滿天下的DVD自洗成雙碟版,他們對96年的中間片進行了重新清理,進一步除去了殘餘的灰塵和劃痕,讓正片素質變得更加穩定。他們還請來大家都很熟悉的導演史蒂芬·索德伯格為影片錄製評論音軌,並從世界各地搜羅了數個紀錄片以充實花絮內容。僅僅一年後,2008年12月16日,標準公司將本片列入他們首批藍光碟發行計畫中推出。配置基本照搬雙碟版DVD,但正片音畫規格全部升級到高清格式,並採用標準自行設計的紙殼包裝。
標準公司發行首批藍光碟的計畫公布之後,大家立即這個文藝片迷心目中殿堂級的碟商充滿了期待。在DVD時代一度獨領經典影片DVD風騷的標準公司,如何在技術和品位上適應藍光的要求?要知道,進入1080p的時代後,無論是普通電影愛好者還是專業級影迷,對電影欣賞的要求都水漲船高。由於華納/新線、福克斯、派拉蒙等涉足高清領域較早的公司已經趟出了一條血路(也就是說製造出了不少反面教材),此時上賊船的標準顯然是有備而來。去年12月,他們給出了自己的“標準”答案。在首批藍光節目中,《第三個人》是年代最久遠的一部影片,但實際上也是畫面素材最佳的一部。經歷了Soho和標準自己的兩次清理,《第三個人》在藍光碟上的表現用“驚為天人”形容並不為過。無論是在圖像的銳利度還是在膠片完整顆粒結構的保留上,標準都做到了百分之百的成功。前文中已經提到,《第三個人》本來就是黑白攝影的典範,藍光介質所擁有的能力正好充分地將影片的魅力展現了出來。

歷屆坎城電影節金棕櫚獎獲獎影片

屆數
年份影片導演
國家
第3屆坎城電影節1949年《第三人》卡羅爾·里德英國
第4屆坎城電影節
1951年《米蘭的奇蹟》/《茱莉小姐》維托里奧·德·西卡
/阿爾夫·斯約堡
義大利/法國
第5屆坎城電影節
1952年《兩分錢的希望》/《奧賽羅》雷納托·卡斯特拉尼/
奧遜·威爾斯
義大利/美國
第6屆坎城電影節1953年《恐懼的代價》亨利-喬治·克魯佐法國
第7屆坎城電影節1954年《地獄門》衣笠貞之助日本
第8屆坎城電影節1955年《君子好逑》德爾伯特·曼美國
第9屆坎城電影節1956年《寂靜的世界》路易·馬勒法國
第10屆坎城電影節1957年《四海一家》威廉·惠勒美國
第11屆坎城電影節1958年《雁南飛》米哈依爾·卡拉托佐夫東德
第12屆坎城電影節1959年《黑人奧菲爾》馬賽爾·加謬法國
第13屆坎城電影節1960年《甜蜜的生活》費德里科·費里尼義大利
第14屆坎城電影節1961年《維莉迪安娜》/《長別離》路易斯·布努埃爾/Henri Colpi西班牙/法國
第15屆坎城電影節1962年《諾言》Anselmo Duarte葡萄牙
第16屆坎城電影節1963年《豹》盧奇諾·維斯康蒂義大利
第17屆坎城電影節1964年《瑟堡的雨傘》雅克·德米法國
第18屆坎城電影節1965年《決竅,如何得到》理察·萊斯特英國
第19屆坎城電影節1966年《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 /
《紳士現形記》
克勞德·勒魯什/皮亞托·傑米法國/義大利
第20屆坎城電影節1967年《放大》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英國
第22屆坎城電影節1969年《如果》林賽·安德森英國
第23屆坎城電影節1970年《風流醫生俏護士》羅伯特·奧特曼美國
第24屆坎城電影節1971年《送信人》約瑟夫·羅西英國
第25屆坎城電影節1972年《通往天堂的勞動階梯》/
《企業家之死》
Elio Petri/弗朗西斯科·羅西匈牙利/義大利
第26屆坎城電影節1973年《稻草人》/《受僱者》Jerry Schatzberg/阿蘭·布里吉斯美國/法國
第27屆坎城電影節1974年《竊聽大陰謀》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美國
第28屆坎城電影節1975年《烽火歲月志》Mohammed Lakhdar-Hamina瑞典
第39屆坎城電影節1976年《出租汽車司機》馬丁·斯科塞斯美國
第30屆坎城電影節1977年《我父我主》保羅·塔維安尼/
維克托里奧·塔維亞尼
義大利
第31屆坎城電影節1978年《木屐樹》埃曼諾·奧爾米義大利/法國
第32屆坎城電影節1979年《鐵皮鼓》/《現代啟示錄》沃爾克·施隆多夫/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西德/美國
第33屆坎城電影節1980年《影武者》/《浮生若夢》黑澤明/鮑勃·福斯日本/美國
第34屆坎城電影節1981年《鐵人》[波蘭電影]安傑依·瓦依達波蘭
第35屆坎城電影節1982年《失蹤》[美國電影]/
《自由之路》
科斯塔·加夫拉斯/尤馬茲·古尼美國/法國
第36屆坎城電影節1983年《楢山節考》今村昌平日本
第37屆坎城電影節1984年《德克薩斯的巴黎》維姆·文德斯法國
第38屆坎城電影節1985年《爸爸出差時》埃米爾·庫斯圖里卡南斯拉夫
第39屆坎城電影節1986年《戰火浮生》羅蘭·約菲英國
第40屆坎城電影節1987年《惡魔天空下》莫里斯·皮亞拉法國
第41屆坎城電影節1988年《征服者佩爾》比利·奧古斯特瑞典/丹麥
第42屆坎城電影節1989年《性、謊言和錄像帶》史蒂文·索德伯格美國
第43屆坎城電影節1990年《我心狂野》大衛·林奇美國
第44屆坎城電影節1991年《巴頓·芬克》喬爾·科恩 伊桑·科恩美國
第45屆坎城電影節1992年《善意的背叛》比利·奧古斯特英國
第46屆坎城電影節1993年《霸王別姬》/ 《鋼琴別戀》陳凱歌/簡·坎皮恩中國/法國
第47屆坎城電影節1994年《低俗小說》昆汀·塔倫蒂諾美國
第48屆坎城電影節1995年《地下》埃米爾·庫斯圖里卡法國
第49屆坎城電影節1996年《秘密與謊言》邁克·李法國
第50屆坎城電影節1997年《櫻桃的滋味》/《鰻魚》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
今村昌平
伊朗/日本
第51屆坎城電影節1998年《永恆的一天》西奧·安哲羅普洛斯希臘
第52屆坎城電影節1999年《美麗羅塞塔》讓·皮埃爾·達內/
呂克·達內
比利時
53屆坎城電影節2000年《黑暗中的舞者》拉斯·馮·提爾丹麥
第54屆坎城電影節2001年《兒子的房間》南尼·莫萊蒂義大利
第55屆坎城電影節2002年《鋼琴家》羅曼·波蘭斯基法國
第56屆坎城電影節2003年《大象》格斯·范·桑特美國
第57屆坎城電影節2004年《華氏911》麥可·摩爾美國
第58屆坎城電影節2005年《孩子》讓·皮埃爾·達內/
呂克·達內
比利時
第59屆坎城電影節2006年《風吹稻浪》肯·羅奇法國
第60屆坎城電影節2007年《四月三周兩天》克里絲蒂安·蒙吉羅馬尼亞
第61屆坎城電影節2008年《牆壁之間》Chris Staron法國
第62屆坎城電影節2009年《白絲帶》麥可·哈內克奧地利/法國
第63屆坎城電影節2010年《能召回前世的布米叔叔》阿彼察邦·韋拉斯哈古泰國

間諜特工類影視作品大搜羅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