態度

態度

態度,就是個體對待他人或事物的穩定的心理傾向,包括認知、情感、意向三個方面。對態度的理解主要是從四個方面展開。態度是一種內部狀態。態度是一種行為選擇狀態。態度往往表現為對一些類型行為的趨向與迴避、喜愛與厭惡、接受與排斥等。它決定人們願意不願意去完成某些任務。態度是學習的結果。純生物學意義的人是無所謂態度的,只有在與他人、群體、社會相互交往的活動中,人們才可能形成一定的態度,並根據情況的變化而改變自己的態度。因此,態度是通過經驗組織或學習而產生的。態度具有導向性。態度一經形成,就會對後續信息的加工起著方向性的引導作用,指導著後續信息的感知、過濾、加工和提取,從而影響個體的社會行為。

基本信息

定義

態度態度

態度是人們在自身道德觀和價值觀基礎上對事物評價和行為傾向。態度表現於對外界事物的內在感受(道德觀和價值觀)、情感(即“喜歡-厭惡”、“愛-恨”等)和意向(謀慮、企圖等)三方面的構成要素。

首先,態度是主體對客體(他人或事物)的一種反應傾向,它對主體即將採取的行為具有指導性和動力性的影響。其次,態度是一個複雜的心理活動體系,由認知、情感和意向三個因素構成,缺一不可。

態度,是對具體的對象或主張的肯定或否定的情感反應。態度具有許多種心理功能。它們是工具性的(我們都喜歡看到符合我們需要的事情,還會促使這種態度產生),知識性的(產生於我們認識世界和我們生活的需求),也可以是價值表現性的和社會順應性的。

概述

態度態度

態度指個人對於特定對象的肯定或否定的內在反應傾向,是個性傾向性的表現。態度是有對象的,它總是針對某種事物的;態度具有評價性,它意味著是否贊同該事物;態度具有穩定性,它是一種對事物比較持久的而不是偶然的傾向;態度是個體內在的心理狀態,往往不能為別人所直接觀察到,但它最終會通過當事人的言行表現出來。
態度是個人複雜的心理狀態,與其認識、情感有著直接的聯繫。例如一個學生對學習的認真、刻苦的態度,就是他認識到學習的重要的社會意義,並不斷地體驗到取得好成績時的愉快心情的結果。態度在個人心理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不僅是構成人的性格特徵的重要方面,而且是人的理想、信念、世界觀等個性傾向性的表現。例如,優秀人民教師對學生積極熱情的態度,就是和他們獻身教育工作的事業心、責任感分不開的。

概念

態度是人們在自身道德觀和價值觀基礎上對人或事物的評價和行為傾向。態度表現於對外界人或事物的內在感受(道德觀和價值觀)、情感(即“喜歡-厭惡”、“愛-恨”等)和意向(謀慮企圖等)三方面的構成要素。具體反映過程為內心的認知、認可、服從、反對、迷茫、不安。激發態度中的任何一個表現要素,都會引發另外兩個要素的相應反應,這也就是感受(道德觀價值觀)、情感(即“喜歡-厭惡”、“愛-恨”等)和意向(謀慮、企圖等)這三個要素的協調一致性。一般來說,態度的各個成分之間是協調一致的,但在他們不協調時,情感成分往往占有主導地位,決定態度的基本取向與行為傾向。
內在感受
態度中的內在感受是指人們對事物存在的價值或必要性的認識,它包括道德觀和價值觀,價值觀以得可償失為條件來影響人們的行為,而道德觀則能使人們不惜任何代價甚至是不惜生命來達到一些目標目的;態度中的情感是和人的社會性需要相聯繫的一種較複雜而又穩定的評價和體驗,它包括道德感和價值感兩個方面;意向是指人們對待或處理客觀事物的活動,是人們的欲望、願望、希望、意圖等行為的反應傾向。
態度來源於人們基本的欲望、需求與信念,從認知過程來說也就是道德觀與價值觀,就行為過程來講其由從低到高產生可分為個體利益心理、群體歸屬心理榮譽心理三個層次。
在人們的日常理解中,態度往往是很具有感情色彩的。平時的日常生活之中可以通過態度了解一個人的愛好,興趣以及厭惡的事情。當然有的時候態度也成為不良情緒的代言。心理學上對態度的釋義為自我道德觀念以及價值觀念的事物評價。不同的角度對於事物的認識以及了解的差異性非常大,如果加有主觀的情緒,其反應更是非常強烈的。

類型

態度態度

對態度進行分類可以是多種形式的。美國的D.卡茨和E.A.斯托特蘭德(1959)認為,態度可分為情感聯繫態度、智慧型態度、動作定向態度、平衡態度和自我防禦態度五種類型。一次情感反應在類似情境中可以成為比較穩定的態度,就是情感聯繫的類型。例如,小學生因為遲到受到嚴厲的斥責,可能形成對教師學校概括化的不愉快的態度。如果一個人的態度具有充分的認知成分,就稱為智慧型態度。動作定向的態度是對客體滿足需要的自然反應,認知成分是很少的。平衡態度是在尋求目標過程中獲得的,是在滿足需要中得到強化的。自我防禦態度是由內部矛盾引起的代替反應。例如一個兒童雖然承認打了人,但卻歪曲事實,硬說是因為被人推倒,出於無奈才打人的。

分類

態度態度

人有各種各樣的態度,為了觀察分析和研究的便利,社會心理學家對它們作了各種各樣的分類。其中有兩種分類法較受到注意。
一是就態度表現形式分類,即以何種心理成分占優勢來分。如卡茨和斯托特蘭德把態度分為五種類型。
1.與情緒、感情聯繫的態度-由一次情感反應(如歡快、恐懼、痛苦等)的經驗構成對某些客體的態度,當遇到類似情境就會出現同樣的體驗。有時人在遇到某些物品會產生莫名其妙的好感或反感,大多屬於這一類態度。
2.理智性或認知性的態度-當人們依據他人的介紹或書本知識而產生對事物的態度,其中有明顯的分析、聯想、類比與評判,而無強烈的情感伴隨。如我們在候選人間接介紹時對他所產生的看法與抉擇。
3.動作定向的態度──由於某種需要的激活而產生對有關客體接近或迥避的反應,其中認知成分很不明顯。
4.知情意均衡的態度──這裡既有認知與思考、伴有強烈的情感,還有行動意向,三者交融在一起或交替出現。如我們對祖國的態度。
5.自我防衛的態度-由於情勢不明、內心衝突或出於防衛的動機而產生某種疑惑、拘謹或暖昧不定的態度。
二是就態度的內容及其關聯分類。弗格森認為,人對許多事物的態度是有關聯的,它們構成了態度束,而由關聯的態度束合成為態度叢,即有關一類事物的總態度。因此態度是有層次的系列化結構。他曾要求大學生對戰爭、上帝的存在、愛國、罪犯處理、死刑、新聞檢查、進化、節育,法律共產主義十種現象發表看法,結果發現其中某些態度之間存有高相關。如相信上帝存在者,會反對進化論與節育;而承認進化論者則否認上帝的存在,不認為節育是犯罪。於是他將對進化、上帝的存在和節育的相關態度,稱作宗教主義的態度束。又如主張罪犯應從輕處理者大都反對死刑與戰爭,反之亦然。於是他將對罪犯處理、死刑和戰爭的相關態度,稱作人道主義的態度束。同樣,還發現主張愛國者(即愛資本主義國家者),大多贊同新聞檢查、維護法律和反共,反之亦然。於是他將對愛國、新聞檢查,維護法律、共產主義的關聯態度稱作國家主義(nationalism)的態度束。這種分類決不止上述三束,它是分析不完的。它作為一種研究,對於深入了解態度間的關係及分層結構,以及從某人一種態度推知他必有其它態度,是有意義的。

形成

態度態度

態度不是生來就有的,而是後天習得的,是個體在家庭學校社會生活中,通過交往接受別人的示範、指導、勸說而逐漸形成的。
個人態度的形成是有階段性的。兒童最初從家庭中獲得很多待人接物的態度,這時的態度是十分具體的,範圍是狹窄的,概括性和穩定性都很低。後來,隨著活動範圍的擴大,知識的增長,少年兒童的態度就逐漸概括化。到了青年期,隨著對人生意義的探索,理想、信念和世界觀基礎的形成,個人比較穩定的態度就出現了。
大多數心理學家認為,從態度的習得方式來看,條件反射的學習是態度形成的基礎。人們在滿足需要過程中,可以形成特殊的態度。對於能滿足需要並引起快感的客體一般會形成肯定的態度,而對妨礙需要滿足的事物就容易形成否定態度。美國心理學家B.E.洛特和A.J.洛特等人1960年做過如下實驗;被試者是互不相識的兒童,分成 3人小組,每組分配玩一種有趣的遊戲,有的小組兒童獲得獎品,而另外的小組不發獎品,然後要求每個兒童提出共度假期的名單。結果發現,得獎組兒童選擇同組兒童作玩伴者較多,而無獎組兒童選擇同組兒童作玩伴者則較少。實驗說明,得獎的快感促使同組兒童彼此產生了肯定態度。
態度也能以社會讚許或不讚許的獎懲方式按照條件學習的原則形成。因此,兒童的某些態度有時是可以按照教育者的某些要求,或言語的暗示,經過條件學習而形成的。C.J.厄爾利對此曾進行過有趣的研究。被試者是60名四、五年級的國小生,在彼此熟悉的基礎上經過社交測量,其中有個別兒童喜愛單獨活動,被認為是“孤獨者"。實驗者先讓全體學生學習一些做為配對用的形容詞,然後要求學生把一些積極的形容詞如"友好的"、“幸福的”跟一半“孤獨者”的名字相匹配(實驗組),而另一半“孤獨者”(對照組)的名字則要求配以不好不壞的中性形容詞。在實驗後,對學生遊戲中的行為進行觀察,結果發現,許多學生願意接近實驗組的而不願接近對照組的 “孤獨者”。實驗表明,學生對 “孤獨者"的態度是可以通過言語性條件反射的建立而改變的。
個人對沒有直接經驗和親身感受的事物的態度,可以在觀察別人情緒反應的基礎上產生,這稱為替代性的情緒激發。兒童許多待人接物的態度,就是通過觀察模仿權威性的社會範例(父母、教師、同伴)習得的。有人認為,通過概念形成的程式獲得某種態度也是可能的,因為當人們對某客體進行歸類和評價時,就形成了對該客體的態度。

改變

態度態度

生活條件的日新月異必然引起人們新舊態度的交替,日常所說對某件事物改變了看法就是態度的改變。態度改變一般是在社會交往過程中進行的。交往過程中影響者與接受者的關係和交往方法對態度改變的影響,是研究的主要課題。

研究表明,從影響者的特點來看,那些信譽高而又富有經驗的人,比那些信譽低而又缺乏經驗的人,有更大的成效,能引起接受者更多的態度改變;從影響者與接受者的相似性來看,有相似性的影響者比沒有相似性的說服力要大,這是因為他們對於接受者具有更大吸引力和可信任性的緣故。在交往方法方面,一般來說,為了使接受者信服影響者的觀點,有單面說明和雙面說明兩種辦法。所謂單面說明,就是只提對影響者觀點有利的論據(理由);雙面說明則是同時提出有利與不利的論據,但指明前者優於後者。研究表明,兩種方法的效果和接受者的原始態度有關係。對於開始傾向影響者觀點的接受者,單面說明更有效果,可以加強其過去的肯定態度;而對於那些開始時反對影響者觀點的接受者,雙面說明則更為有效。
激發接受者的情緒反應,也是促進態度改變的方法。多數影響者的勸說以講明道理為主,但如能注意用不良態度造成的具體後果激發接受者的情緒反應,一般能引起更多的態度改變。有的研究表明,接受者的特點對態度改變也有影響。有的人接受影響較順利,而另外一些人卻對說服常常持對抗態度。這和他們的智力水平和個性特點有關。在智力水平與態度改變的關係上,有兩種意見:一種意見主張智力水平與態度改變有正相關,認為高智力會增強理解,能克服對說服的異議;另一種意見認為聰明人比智力低的人更容易發現說服觀點中的弱點和漏洞,從而接受勸說的可能更小,所以二者有負相關。一般說來,二者關係不大。最易被說服的人可能是對說服理解清楚而抗拒力不強的人。另外,影響態度改變的個人特點是自尊。在這方面,早期的研究表明,高自尊的人對自己的能力和態度有自信,被說服的可能較少;近期的研究則發現二者的關係是交錯的,最易被說服者是中等自尊的人,高自尊和低自尊的人是最難說服的人。
改變學生的不良態度或建立一種新態度雖然比較困難,但並不是不可能的。在這方面有的教師採取強制命令,甚至體罰的辦法,這最多也只能引起暫時表面上的改變,有時甚至會引起學生的情緒緊張和抗拒。只有當教師耐心細緻地引導學生對改變態度的要求有所認識,並由學生自己作出選擇和決定時,真正的態度改變才是可能的。

教師引導學生的主要措施:①及時向學生提出明確具體的要求。例如,在遇到新情況時教師預先指出情況的變化,提出改變態度的必要性,學生就有可能自己想方設法改變舊態度,並以新的態度適應新情境。②引導學生通過相應的活動去改變原有的態度。例如,當學生不喜愛某一門學科時,如果教師能組織學生參觀或參加套用這門學科知識的活動,使他逐步理解它的重要性,並設法使之在學習實踐中經過努力取得成功,他的態度就會逐漸改變。③教師持續的要求和及時表揚是學生改變舊的不良態度形成新態度的前提。因為舊的不良態度是比較穩固的,因此要改變它,沒有堅持不懈的要求和在有所改變時及時表揚是不行的。④依靠集體改變學生的態度,其效果往往更好。團結的集體對成員的態度有較大影響。集體有效地影響個體的態度有賴於以下條件:a.個人必須願意歸屬於這個集體;b.集體對個人具有吸引力;c.集體應當有更大的凝聚力;d.改變態度的要求必須成為集體一致的要求;e.提出態度要求的成員必須有威信;f.要全力發現並設法消除集體中存在的某些阻礙個體態度改變的因素,如隱蔽的輿論與“規範”。

警句

態度

1.傳不習乎?---《學而》
2.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為政》
3.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里仁》
4.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5.學問對人們要求最大的緊張和最大的熱情。---巴甫洛夫
6.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陶淵明:《五柳先生傳》
7.重要的不是知識的數量,而是知識的質量,有些人知道很多很多,但卻不知道最有用的東西。---托爾斯泰
8.生命,那是自然會給人類去雕琢的寶石。——諾貝爾
9.生命不等於是呼吸,生命是活動。——盧梭
10.生命是一條艱險的狹谷,只有勇敢的人才能通過。——米歇潘
11.一個偉大的靈魂,會強化思想和生命。——愛默生
12.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那就是了解生命而且熱愛生命的人。——羅曼·羅蘭
13.我們只有獻出生命,才能得到生命。—泰戈爾
14.內容充實的生命就是長久的生命。我們要以行為而不是以時間來衡量生命。——小塞涅卡
15.如能善於利用,生命乃悠長。——塞涅卡
16.生命在閃耀中現出絢爛,在平凡中現出真實。——伯克
17.壽命的縮短與思想的虛耗成正比。——達爾文

18.珍惜生命就要珍惜今天。——諺語
19.人生包含著一天,一天象徵著一生。——諺語
20.誰能以深刻的內容充實每個瞬間,誰就是在無限地延長自己的生命。——庫爾茨我們的生命只有一次,但我們如能正確21.地運用它,一次足矣。——英國諺語
22.生命不可能有兩次,但許多人連一次也不善於度過。——呂凱特
23.人生有一道難題,那就是如何使一寸光陰等於一寸生命。——佚名
24.金錢是好僕人、壞主人——《茶花女》
25.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佚名
26.有錢的人從來不肯錯過一個表現俗氣的機會。——巴爾扎克
27.大凡不親手掙錢的人,往往不貪財;親手賺錢的人才有一文想兩文。——柏拉圖

28.為什麼一個人要富有?為什麼他一定要有馬匹,精緻的衣服,漂亮的住宅,到公共場所與娛樂場所去的權利?因為缺少思想。你給他的心靈一個新的形象,他就會逃遁到一個寂寞的花園或是閣樓上去享受它,這夢想使他們那樣富有,即使給他一州作為采邑,也還抵不過它。但是我們最終是因為沒有思想,所以才發現我們沒有錢。我們最初是因為耽溺於肉慾,所以才覺得一定要有錢。——愛默生
29.金錢能做很多事,但它不能做一切事。我們應該知道它的領域。並把它限制在那裡;當它想進一步發展時,甚至要把它們踢回去。——卡萊爾
30.一個人要在年輕的時候,感到世界上一切都生氣勃勃、趣味無窮,那才需要錢財啊。老天爺為什麼不把通常的過程顛倒一下,讓多數為首先獲得財富,慢慢把它花掉,然後讓他們在不需要再有錢的時候,變成一個窮光蛋死去呢?——馬克吐溫
人從生到死的生活每一步都應是一種隔著櫃檯的現錢買賣關係,如果我們不是這樣登天堂的話,那么天堂也就不是為政治經濟學所支配的地方,那兒也就沒有我們的事了。——狄更新
31.金錢是能讓我們去除了天堂以外的任何地區性方面軍的一份護照;同時,它也能向我們提供除了幸福以外的任何東西。——查爾斯·蘭姆
32.一個非常喜愛錢財的人,是很難在任何時候也同樣非常喜愛他的兒女的。這二者就仿佛上帝和財神一樣,形同冰炭。——塞繆爾·巴特勒
33.金錢!金錢是人類所有發明中是近似惡魔的一種發明。再沒有其它東西比在金錢上有更多的卑鄙和欺騙,因而也沒有其它方面能為培植偽善提供這么豐脾的土地。——馬卡連柯
一切對財富的過於仔細的關心都散發著貪婪的氣味,甚至以一種過於有意的不自然的慷慨去處理錢財,也是不得去費心指揮和關心的。——蒙田
34.如果你把金錢當成上帝,它便會像魔鬼一樣折磨你-----菲爾丁
35.如果您失去了金錢,失之甚少;如果您失去了朋友,失之甚多;如果您失去了勇氣.失去一切。——(德)哥德36.上做很多事,唯有青春卻無法用金錢來購買。——萊曼特
37.金錢和享受的貪求不是幸福.——《伊索寓言》
38.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李白

三要素

態度通常是指個人對某一客體所持的評價與心理傾向。換句話說,就是個人對環境中的某一對象的看法,是喜歡還是厭惡,是接近還是疏遠,以及由此所激發的一種特殊的反應傾向。態度的心理結構主要包括三個因素,即認知因素、情感因素和意向因素。
1.認知因素。認知因素就是指個人對態度對象帶有評價意義的敘述。敘述的內容包括個人對態度對象的認識、理解、相信、懷疑以及贊成或反對等。
2.情感因素。情感因素就是指個人對態度對象的情感體驗,如尊敬——蔑視,同情——冷漠,喜歡——厭惡等。
3.意向因素。意向因素就是指個人對態度對象的反應傾向或行為的準備狀態,也就是個體準備對態度對象做出何種反映。

特性

《心理學大辭典》及通常的心理學教科書都確認:態度具有對象性評價性穩定性內在性四個特性。

對象性

態度具有對象性,態度是有對象的,它總是針對某種事物的;

評價性

態度具有評價性,它意味著是否贊同該事物;

穩定性

態度相對於情緒具有穩定性,它是一種對事物比較持久的而不是偶然的傾向;

內在性

態度是個體內在的心理狀態,往往不能為別人所直接觀察到,但它最終會通過當事人的言行表現出來。

影響因素

態度不是與生俱有的,而是在後天的生活環境中,通過自身社會化自身的過程逐漸形成的。在這個過程中,影響態度形成的因素主要有如下幾點:
(一)欲望
態度的形成往往與個人的欲望有著密切的關係。實驗證明,凡是能夠滿足個人慾望,或能幫助個人達到目標的對象,都能使人產生滿意的態度。相反,對於那些阻礙目標,或使欲望受到挫折的對象,都會使人產生厭惡的態度。這種過程實際上是一種交替學習的過程,它說明欲望的滿足總是與良好的態度相聯繫。有人曾對某種種族偏見(態度)的發展進行過研究,認為這種偏見具有滿足某些個人慾望的功能。例如有些人需要借蔑視其他種族,以發泄自己在生活中壓抑已久的敵意或衝動行為。這說明態度中的情感和意向成分與欲望的滿足有著密切的關係。
(二)知識
態度中的認知成分與一個人的知識密切相關。
個體對某些對象態度的形成,受他對該對象所獲得的知識的影響。例如,一個人閱讀過某種科技著作,了解到原子武器爆破力的殺傷性,就會產生對原子武器的一種態度,這就是說態度的形成是受知識影響的。
可是,並不是說態度的形成,單純受知識的影響。心理學家進行過有趣的調查,他們把調查對象分成兩種態度組,即有嚴密組織的宗教態度者(特徵是:態度分明無意成分少情緒色彩低)與無嚴密組織的宗教態度者。結果發現前者能夠認識並且接受自己的優點和缺點,而後者則只接受自己的優點,把自己的缺點掩蓋起來。
因此,還有人在高中學生中調查了對猶太人的態度,發現反猶太態度的人,對非猶太人也不友善,而沒有反猶太偏見的學生,對其他人也都友善。這說明種族偏見(態度)與個人的寬容性有密切關係。
(三)個人經驗
一個人的經驗往往與其態度的形成有著密切的聯繫,生活實踐證明,很多態度是由於經驗的積累與分化而慢慢形成的。例如,四川人喜歡吃辣椒,山東人喜歡吃大蔥的習慣,就是由於長期的經驗而形成的一種習慣性態度。當然有時也會出現只經過一次戲劇性的經驗就構成了某種態度。例如,在某一次逗狗的遊戲中被狗咬傷,很可能從此就不喜歡狗,甚至害怕狗,即所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功能

心理學家認為,態度具有如下功能。
(1)工具性功能(Utilitarian):也叫適應功能,這種功能使得人們尋求酬賞與他人的讚許,形成那些與他人要求一致並與獎勵聯繫在一起的態度,而避免那些與懲罰相聯繫的態度。如孩子們對父母的態度就是適應功能的最好表現。
(2)認知功能:從認知心理學的觀點出發,態度有助於我們組織有關的知識,從而使世界變得有意義。對有助於我們獲得知識的態度對象,我們更可能給予積極的態度,這一點相當於認知圖式的功能。
(3)自我防禦功能:態度除了有助於人們獲得獎勵和知識外,也有助於人們應付情緒衝突和保護自尊,這種觀念來自於精神分析的原則。比如某個人工作能力低,但他卻經常抱怨同事和領導,實際上他的這種負性態度讓他可以掩蓋真正的原因,即他的能力值得懷疑。
(4)價值表現功能:態度還有助於人們表達自我概念中的核心價值,比如一個人青年人對志願者的工作持有積極的態度,那是因為這些活動可以使他表達自己的社會責任感,而這種責任感恰恰是他自我概念的核心,表達這種態度能使他獲得內在的滿足。

維度

(1)方向,即態度指向,個體對態度對象是肯定指向還是否定指向。包括是與否、贊同與反對、接納與拒絕、喜歡與厭惡。
(2)強度,即態度方向的強度。
(3)深度,即個體對態度對象的捲入程度。
(4)向中度,即某種態度在其整個態度價值體系中的核心程度。
(5)外顯度,即某種態度在其行為方式和行為方向上的外露程度。

近義詞語

價值觀

價值觀影響甚至決定了態度,並需通過態度去體現。態度和價值觀的異同點在於:二者都有助於明確個人經驗和指導行動,態度和價值觀都可以維持和改變,但一般認為態度比價值觀更易於改變。態度是比較具體的,眾多的,價值觀則超越具體事物而涉及行動的標準和目的。價值觀可以說是對抽象目標的積極的反應傾向,如對正義、真理、自由等。

心向、定勢

態度與心向或定勢有所不同。心向或定勢是普通心理學的概念,而態度是社會心理學的概念。心向或定勢是指在一定情境下採取一定行動的準備性傾向性,這種準備性或傾向性是暫時的。態度則是指對一定社會客體採取一定反應的傾向性,這種傾向性是較為持久的、穩定的。心向或定勢一般是無意識的,或處於低意識狀態下;而態度一般是有意識的,態度並不是都處於同一的意識水平上,有些處於高意識水平上,有些處於低意識水平上,處於低意識水平的態度之間的不一致,難於被覺察。提高這種不一致的意識水平,就可能解決這種不一致,這對於態度改變有一定的啟示。

理論

態度形成的三階段理論
凱爾曼提出了態度形成的三階段理論,即依從-認同-內化。
1.依從:依從指個體為了獲得獎勵或逃避懲罰而採取的與他人表面上相一致的行為。依從不是個體自願的,而是迫於外界的強制性壓力採取的暫時性的行為。在態度形成的過程中,依從是很普遍的現象,在個體早期生活中,態度的形成很大程度上依賴於依從。
2.認同:認同是個體自願地讓自己的態度和行為與心目中榜樣的觀念態度相一致。實際上,我們很多時候都是依照社會中其他角色的態度來指導我們自己的思想和行為。
3.內化:內化是指個體真正從內心相信並接受他人觀點,使之納入自己的態度體系成為有機組成部分。內化在個體態度形成的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們知道,每個團體都有其一定的規則,有的明確,有的模糊,但團體不可能對所有的行為都制定一定的規則,這就要求成員在大多數場合下都自覺地按照社會的期望來行動。
態度轉變模型理論
美國學者霍夫蘭德等人提出一個態度轉變模型強調信息和背景的作用:
(一)傳遞者
1.信息的傳遞者 其威信、與接受者的相似性都會影響他提出的信息的說服效果。威信越高,與接受者的相似性越大,說服的效果越好。
2.說服的意圖 如接受者認為傳遞者刻意影響他們則不易改變態度;但如果他們認為傳遞者沒有操縱自己的意圖,心理上沒有阻抗,對信息的接受較好,易於轉變態度。
3.說服者的吸引力 接受者對高吸引力的傳遞者有較高的認同,因而容易接受他的說服。
(二)溝通信息
1.信息差異 任何態度轉變都是在溝通信息與接受者原有態度存在差異的情況下發生的。如果傳遞者的威信較高,這種差異越大,引發的態度轉變就越大;如傳遞者威信低,這種差異適中,引發的態度改變也較大。
2.畏懼 它與態度轉變的關係不是線性關係。在大多數情況下,畏懼的喚起能增強說服效果。但是,如果畏懼太強烈,引起接受者心理防禦以至否定畏懼本身,結果卻只能是態度轉變較少。研究發現,中等強度的畏懼信息能達到較好的說服效果。
3.信息傾向性 對一般公眾,單一傾向信息說服效果較好;對文化水平高的信息接受者,提供正反兩方面的信息,說服效果較好。
(三)接受者
1.原有的態度與信念 已經內化了的態度作為接受者信念的一部分,難於改變;已成為既定事實的態度,即說服者根據直接經驗形成的態度不易改變。
2.接受者的人格因素 依賴性較強的接受者信服權威,比較容易接受說服;自尊較高、自我評價較高的接受者不易改變態度。社會讚許動機的強弱也是影響態度轉變的閒素,高社會讚許動機的接受者易受他人及公眾影響,易於接受說服。
3.個體在面臨改變態度的壓力時,其逆反心理、心理慣性、保留面子等心理傾向會使其拒絕他人的影響,從而影響態度轉變。人們通常會利用一些自我防衛的策略來減少說服信息對自己的影響,比如籠統拒絕、貶損來源、歪曲信息、論點辯駁等。
(四)情境
態度轉變是在一定背景下進行的,以下情境因素會影響態度轉變。
1.預先警告 它有雙重作用。如接受者原有態度不夠堅定,預先警告可促使其態度改變;但預告也可能有抵制說服的作用,例如,預告與接受者的利益有關時往往使其抵制態度轉變。
2.分心 它的影響也是複雜的:如果分心使接受者分散了對溝通信息的注意,將會減弱他對說服者的防禦和阻抗,從而促進態度轉變;如果分心干擾了說服過程本身,使接受者得不到溝通信息則會削弱說服效果。
3.重複 溝通信息重複頻率與說服效果呈倒U型曲線關係,即中等頻率的重複,效果較好;重複頻率過低或過高,說服的效果均不好。

態度平衡理論

海德的態度平衡理論重視人與人之間的相互影響在態度轉變中的作用。海德認為,在人們的態度系統中存在某些情感因素之間或評價因素之間趨於一致的壓力,即如果出現不平衡,則向平衡轉化。海德指出,人們在改變態度時,往往遵循“費力最小原則”,即個體儘可能少地改變情感因素而維持態度平衡。

認知失調論

費斯廷格的認知失調理論認為,態度改變是為了維持各項態度之間的一致。如果態度中有兩種認知不一致,就會造成認知失調;如果失調認知的成分多於協調認知的成分,則會引起更大的失調;認知失調給個人造成心理壓力使之處於不愉快的緊張狀態。此時,個體就會產生清除失調、緩解緊張的動機,通過改變態度的某些認知成分,達到認知協調的平衡狀態;費斯廷格認為,認知失調有四種原因:邏輯的矛盾、文化價值衝突、觀念的矛盾以及新舊經驗相悖。
消除、減少認知失調的途徑:
1.改變或否定失調的認知因素的一方,使二個認知因素協調。
2.引起或增加新的認知因素以改變原有的不協調關係。
3.降低失調的認知因素雙方的強度。

社會交換論

社會交換理論從個體對得失權衡與比較後產生的趨向與迴避動機的角度解釋態度的形成與轉變,認為決定個體採取何種態度以及轉變態度的關鍵是誘因的強度。態度持有者不是被動接受環境的影響,而是主動對誘因周密計算的選擇者。態度是肯定因素(得)與否定因素(失)的代數和。個體選擇何種態度取決於這種態度能使其獲得什麼,失去什麼,總收益如何。但是個體並非永遠是理智計算的決策者,而且個體對這種精確的計算過程也未必意識到。(也就是態度改變是“兩害相權從其輕兩利相權從其重”,平衡利弊孤獨者的結果。)

態度的習得模仿理論

個人態度的形成是有階段性的。兒童最初從家庭中獲得很多待人接物的態度,這時的態度是十分具體的,範圍是狹窄的,概括性和穩定性都很低。後來,隨著活動範圍的擴大,知識的增長,少年兒童的態度就逐漸概括化。到了青年期,隨著對人生意義的探索理想信念世界觀基礎的形成,個人比較穩定的態度就出現了。
從態度的習得方式來看,條件反射的學習是態度形成的基礎。人們在滿足需要過程中,可以形成特殊的態度。對於能滿足需要並引起快感的客體一般會形成肯定的態度,而對妨礙需要滿足的事物就容易形成否定態度。美國心理學家B.E.洛特和A.J.洛特等人1960年做過如下實驗;被試者是互不相識的兒童,分成3人小組,每組分配玩一種有趣的遊戲,有的小組兒童獲得獎品,而另外的小組不發獎品,然後要求每個兒童提出共度假期的名單。結果發現,得獎組兒童選擇同組兒童作玩伴者較多,而無獎組兒童選擇同組兒童作玩伴者則較少。實驗說明,得獎的快感促使同組兒童彼此產生了肯定態度。
態度也能以社會讚許或不讚許的獎懲方式按照條件學習的原則形成。因此,兒童的某些態度有時是可以按照教育者的某些要求,或言語的暗示,經過條件學習而形成的。C.J.厄爾利對此曾進行過有趣的研究。被試者是60名四、五年級的國小生,在彼此熟悉的基礎上經過社交測量,其中有個別兒童喜愛單獨活動,被認為是“孤獨者"。實驗者先讓全體學生學習一些做為配對用的形容詞,然後要求學生把一些積極的形容詞如"友好的"、“幸福的”跟一半“孤獨者”的名字相匹配(實驗組),而另一半“孤獨者”(對照組)的名字則要求配以不好不壞的中性形容詞。在實驗後,對學生遊戲中的行為進行觀察,結果發現,許多學生願意接近實驗組的而不願接近對照組的“孤獨者”。實驗表明,學生對“孤獨者"的態度是可以通過言語性條件反射的建立而改變的。
個人對沒有直接經驗和親身感受的事物的態度,可以在觀察別人情緒反應的基礎上產生,這稱為替代性的情緒激發。兒童許多待人接物的態度,就是通過觀察模仿權威性的社會範例(父母、教師、同伴)習得的。有人認為,通過概念形成的程式獲得某種態度也是可能的,因為當人們對某客體進行歸類和評價時,就形成了對該客體的態度。
態度改變一般是在社會交往過程中進行的。交往過程中影響者與接受者的關係和交往方法對態度改變的影響,是研究的主要課題。研究表明,從影響者的特點來看,那些信譽高而又富有經驗的人,比那些信譽低而又缺乏經驗的人,有更大的成效,能引起接受者更多的態度改變;從影響者與接受者的相似性來看,有相似性的影響者比沒有相似性的說服力要大,這是因為他們對於接受者具有更大吸引力和可信任性的緣故。在交往方法方面,一般來說,為了使接受者信服影響者的觀點,有單面說明和雙面說明兩種辦法。所謂單面說明,就是只提對影響者觀點有利的論據(理由);雙面說明則是同時提出有利與不利的論據,但指明前者優於後者。研究表明,兩種方法的效果和接受者的原始態度有關係。對於開始傾向影響者觀點的接受者,單面說明更有效果,可以加強其過去的肯定態度;而對於那些開始時反對影響者觀點的接受者,雙面說明則更為有效。

對學生不良態度的改變

改變學生的不良態度或建立一種新態度雖然比較困難,但並不是不可能的。在這方面有的教師採取強制命令,甚至體罰的辦法,這最多也只能引起暫時表面上的改變,有時甚至會引起學生的情緒緊張和抗拒。只有當教師耐心細緻地引導學生對改變態度的要求有所認識,並由學生自己作出選擇和決定時,真正的態度改變才是可能的。教師引導學生的主要措施:①及時向學生提出明確具體的要求。例如,在遇到新情況時教師預先指出情況的變化,提出改變態度的必要性,學生就有可能自己想方設法改變舊態度,並以新的態度適應新情境。②引導學生通過相應的活動去改變原有的態度。例如,當學生不喜愛某一門學科時,如果教師能組織學生參觀或參加套用這門學科知識的活動,使他逐步理解它的重要性,並設法使之在學習實踐中經過努力取得成功,他的態度就會逐漸改變。③教師持續的要求和及時表揚是學生改變舊的不良態度形成新態度的前提。因為舊的不良態度是比較穩固的,因此要改變它,沒有堅持不懈的要求和在有所改變時及時表揚是不行的。④依靠集體改變學生的態度,其效果往往更好。團結的集體對成員的態度有較大影響。集體有效地影響個體的態度有賴於以下條件:a.個人必須願意歸屬於這個集體;b.集體對個人具有吸引力;c.集體應當有更大的凝聚力;d.改變態度的要求必須成為集體一致的要求;e.提出態度要求的成員必須有威信;f.要全力發現並設法消除集體中存在的某些阻礙個體態度改變的因素,如隱蔽的輿論與“規範”。
態度改變與智力、自尊特性
多數影響者的勸說以講明道理為主,但如能注意用不良態度造成的具體後果激發接受者的情緒反應,一般能引起更多的態度改變。有的研究表明,接受者的特點對態度改變也有影響。有的人接受影響較順利,而另外一些人卻對說服常常持對抗態度。這和他們的智力水平和個性特點有關。在智力水平與態度改變的關係上,有兩種意見:一種意見主張智力水平與態度改變有正相關,認為高智力會增強理解,能克服對說服的異議;另一種意見認為聰明人比智力低的人更容易發現說服觀點中的弱點和漏洞,從而接受勸說的可能更小,所以二者有負相關。一般說來,二者關係不大。最易被說服的人可能是對說服理解清楚而抗拒力不強的人。另外,影響態度改變的個人特點是自尊。在這方面,早期的研究表明,高自尊的人對自己的能力和態度有自信,被說服的可能較少;近幾年來的研究則發現二者的關係是交錯的,近幾年來的研究則發現二者的關係是交錯的,最易被說服者是中等自尊的人,高自尊和低自尊的人是最難說服的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