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粹黨

納粹黨

納粹黨,德國法西斯政黨。即德意志民族社會主義工人黨。曾譯為德國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簡稱國社黨)。納粹是德語Nationalsozialist(民族社會主義者)一詞的縮寫詞Nazi的漢語音譯。是20世紀前半葉的一個德國政黨,創立於威瑪共和時代,前身是的德國工人黨,後由阿道夫·希特勒領導,在德國議會大選中獲勝,擔任黨魁的希特勒於1933年出任德國總理。1921年6月29日,希特勒任黨的主席。1933年6月22日,納粹黨成為德國唯一政黨。1946年9月30日,被紐倫堡國際軍事法庭宣判為犯罪組織。

基本信息

簡介

納粹黨 納粹黨
德意志 家社會主義工人黨(德語:Arbeiterpartei,縮寫:NSDAP),簡稱 納粹黨,是20 世紀上半葉的一個德國政黨,創立於魏瑪共和時代,前身是的德國工人黨(德語:Deutsche Arbeiterpartei,縮寫:DAP),後由阿道夫·希特勒領導,在德國議會大選中獲勝,擔任黨魁的希特勒於1933年出任德國總理。納粹黨執政後,魏瑪共和國時代結束,德國進入納粹 時代,俗稱“納粹德國”或“第三帝國”。1945年5月8日, 德國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戰敗並由盟國占領後,盟國管制理事會( 英語:AlliedControlCouncil)第2號法令將納粹黨解散並宣布其為非法。納粹黨,英文為Nazi Party,德國政黨。前身為1919年1月5日由安東·德萊克斯勒和C.哈勒建立的德國工人黨。1920年9月30日,該黨用德意志國家社會主義 工人聯盟的名義在慕尼黑登記。1921年6月29日,阿道夫·希特勒任黨的元首。1946年9月30日被紐倫堡國際軍事法庭宣判為犯罪組織。
1919年,希特勒 參加了一個默默無聞的黨“德意志工人黨”,並成為該黨主席。他將該黨更名為“德意志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簡稱“國社黨”。中文簡稱“納粹黨”是來源於對其 德文簡寫Nazi的譯音。

歷史

納粹黨極力宣揚國家社會主義與反猶主義,喚起德國人對 法國人、 馬克思主義者和猶太人的刻骨仇恨,同時竭力 宣揚種族優劣論、個人獨裁論和生存空間論,為其國土擴張和戰爭政策製造 理論根據。
納粹黨的社會成分十分 複雜,既有經歷過一戰的退役老兵、在一戰後居無定所的流浪漢,也有殷實的中上層資產階級,還有一般店主、職員、工人和樸實的農民。納粹黨領導人除希特勒外,還有G.施特拉塞、R.赫斯、H.戈林、下轄組織有衝鋒隊、黨衛隊、蓋世太保、外事局、希特勒青年團、婦女聯合會等。黨報為《民族觀察家》、《進攻》、《民族社會主義通訊》。綱領性的讀物為希特勒的自傳《我的奮鬥》。黨旗上有紅底白圓心、中間是一個黑色卐字的圖案。納粹黨宣稱紅底象徵社會主義,白圓象徵民族主義。黨徽上的卐象徵爭取雅利安人 勝利的鬥爭的使命。

成立

1919年希特勒成為德國工人黨黨員。1920年2月該黨公布他與德萊克斯勒合作起草的25點綱領,後改名為德意志民族社會主義工人黨,1923年啤酒館暴動失敗後納粹黨被取締,1925年2月重建。重建後利用德國人民對《凡爾賽和約》的不滿大肆煽動日耳曼民族主義情緒,黨員人數激增,1928年為10萬人,1932年達140萬人。在1930~1932年的國會選舉中,該黨議席從12席增至230席。

1929~1932年的世界經濟危機,為納粹運動的發展提供了土壤,愈來愈多的壟斷資本家支持納粹黨。1932年11月,大資產階級和大地主聯名上書魏瑪共和國總統興登堡 ,要求委任希特勒為總理,並最終於次年1月30日將希特勒推上台,納粹黨成為執政黨。希特勒當權後,宣揚泛日耳曼主義,打擊和取締其他政黨,確立法西斯一黨專政。

在國內取消民主自由,煽起排猶運動,實行法西斯恐怖統治。對外撕毀《凡爾賽和約》,瘋狂擴軍備戰,組織軸心國集團,實行侵略擴張政策,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戰,給德國和世界人民帶來深重災難。

納粹黨的成分十分複雜,既有經歷過納粹運動早期風險的亡命之徒、種族主義空談家,也有殷實的資產階級,還有一般店主、職員、工人和農民。納粹黨成立伊始,便培植對領袖的崇拜,編造關於希特勒的神話,貫徹對獨裁者的絕對服從。納粹黨頭目除希特勒外,還有G.施特拉塞、 R.赫斯、戈林、P.J.戈培爾等。在州、區、鄉設地方和基層組織,統歸全國委員會領導。下轄組織有衝鋒隊黨衛軍蓋世太保、納粹黨外事局、希特勒青年團、納粹婦女聯合會等。宣傳喉舌為《民族觀察家》、《 進攻 》、《 民族社會主義通訊》。綱領性的讀物為希特勒的《我的奮鬥》。黨旗上有紅底白圓心、中間是一個字的圖案。納粹黨徒聲稱紅的象徵社會主義,白的象徵民族主義。黨徽上亦有字圖案。 

發展

在1930年9月14日德國國會選舉中,希特勒納粹黨獲得選票640萬張,占全部選票的18.3%,獲國會席位107席。1932年7月31日國會舉行選舉,納粹黨選票又增加1倍,達1

納粹黨旗納粹黨旗
370萬張,占全部選票的37.3%,國會席位增至230席。儘管納粹黨在1932年11月 選舉中失掉200萬張選票,但它仍然得到1/3德國選民——1100萬人1 的擁護,其中主要是德國的小資產階級和一部分工人。

納粹黨1919年初建立後的頭10年內,一直是個微不足道的小黨,1928年國會選舉僅獲選票2.6%,共81萬張。此 後兩三年內,納粹黨迅速發展,1930年成為國會第二大黨,1932年成為國會第一大黨。人們不禁要問:為什麼納粹黨能夠如此迅速地發展,一躍而為德國最有影響的政治勢力呢?本文試圖從1929—1932年經濟危機2 對德國小資產階級的影響,以及納粹黨怎樣利用這場危機贏得小資產階級的支持,進行一些探討。

納粹黨運動的社會基礎主要是城鄉小資產階級和部分工人。德國工人運動著名領導人蔡特金當時指出,貧困化的小資產階級、小農和知識分子有投向法西斯陣營的趨勢。她說:“成千上萬名民眾擁向法西斯陣營,它成為政治上無家可歸者的收容所。很顯然,按照法西斯大軍的社會成分,他們是社會上喪失立足之地的人、喪失生存能力的人和失望的人,其中也包括使資本主義社會極不舒服、對它相當危險的人。”

參加希特勒運動的小資產階級分子如此之多,與德國城鄉小資產階級的數量很大有關。德國是一個小資產階級“王國”,小資產階級占全部人口的40%以上。據1907年統計,德國有小企業主、商人以及中小農524.7萬人,職員和官吏677.5萬人。

造成龐大的小資產階級隊伍的主要原因是德國工業壟斷的高級形式康采恩集中在重工業部門,輕工業食品加工部門雖然也出現了壟斷組織,但主要是在生產上保持獨立性、由中小企業聯合起來的較低級的壟斷形式卡特爾。在紡織、食品加工、造紙、皮革等部門,歷來存在著數量很大的中小企業,包括早期資本主義的工場手工業、傳統工業、農民家庭手工業。據統計,1882—1895年間,德國食品加工業中(50人以上)的大企業由1125家增加到1826家,職工由148512人增加到246490人;中小企業(職工不超過5人為小企業)由244161家增加到268145家,職工由595369人增加到775000人。8在德國農村,由於普魯士道路,農業資本主義發展緩慢,在存在容克地主大莊園的同時,也存在著大量的中、小農經濟。據1925年統計,經營20公頃以下土地的小農莊園有3046302個,占農業經營總面積的47.2%;經營20—100公頃土地的大農莊園有199825個,占農業經營總面積的26.4%;經營100公頃以上土地的容克地主大莊園有18671個,占農業經營總面積的20.2%。

納粹黨納粹黨魁希特勒

然而,城鄉大量小資產階級分子湧向納粹運動,還是1928年以後的事。這主要是因為1929—1932年的經濟危機給德國小資產者帶來嚴重影響,這種影響被納粹黨充分地利用了。

在1929年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到來時,德國受到沉重打擊。1923—1928年資本主義相對穩定時期,德國工業生產上升的趨勢是以美國提供的短期貸款為基礎的。此時,這筆約200億馬克的貸款被美國收回,由此觸發了德國歷史上最深刻、最持久的經濟危機。

危機期間,工業生產直線下降。1929—1932年,煤產量下降32.7%,生鐵產量下降70.3%,鋼產量下降64.9%,機器製造業產值下降62.1%,發電量下降23.4%。工業生產總值下降約40%,生產資料生產減少53%,消費品生產下降25.3%,出口總額減少69.1%,進口總額減少70.8%,國庫黃金儲備銳減4/5。10 與此同時,勞動時間平均削減約47%,在建築業中勞動時數減少約66%。各行業職工人數大大減少,其中鋼鐵、機械和電力工業的職工減少約64%,硬煤開採業職工減少約47%。

經濟危機對工人階級的生活帶來災難性影響。失業人數迅速增加。1929年9月,失業人數為130萬,一年後達到300萬,1931年9月上升為435萬12,1932年2月除幾百萬人臨時做短工外,失業人數達800萬。失業救濟金波動於每周16.44馬克(大城市)和13.14馬克(小城市)之間。只有82%的失業登記者能夠領取失業金。

經濟危機對城鄉小資產階級的打擊也相當沉重。在經濟危機期間,城市小工商業者、小企業主和手工業者的經濟地位動盪不定。許多工廠倒閉,中小企業大量破產。據德國官方統計,1928—1931年工廠年倒閉總數由10595家上升到19254家,幾乎增長一倍。同時期內,工廠年合併總數由3147家上升到8628家,幾乎增長2倍。其中,個體商販的處境十分窘迫,1931年有6664家商店倒閉,3581家被迫合併。

納粹黨納粹黨

正當小資產階級經濟社會地位受到嚴重威脅,對共和制感到失望,並逐漸脫離傳統資產階級政黨尋找出路,對小資產階級社會主義充滿憧憬時,希特勒的納粹黨抓住了時機。它有針對性地對小資產階級展開了蠱惑性煽動,把他們拉到納粹運動中來,成為納粹運動的主要的社會基礎。

納粹黨充分利用1929—1932年經濟危機的影響和小資產階級的憤懣情緒,採取以下幾種手段對廣大城鄉小資產階級分子進行欺騙和拉攏。

納粹黨各級組織的積極分子在競選運動和發展黨員方面,也起了重要的作用。在很多情況下,他們通過非正規途徑,在酒吧間、俱樂部和工作地點當面談話,爭取選票,吸收了很多黨員。其人數和通過參加黨的集會或閱讀宣傳品而入黨的人數一樣多。

1933年之前,納粹黨並未成為執政黨,很難採取直接有利於小資產階級的措施。但是在奪取政權的道路上,它並未忽視這方面的措施。納粹黨利用壟斷資本資助的部分資金,向人們提供一些具體的物質利益。例如,為失業者、復員軍人和無家可歸者建立“食物施捨所”,“提供住房,發放衣服和食品”。這種行動給小資產者和失業者造成一種假象,仿佛希特勒的納粹黨在行動中確實代表他們的利益,使他們認為應同納粹黨一起為了一種共同的事業同舟共濟。

由此可見,希特勒的納粹黨在危機期間之所以得到迅速發展,在於它了解民心,進行欺騙民眾的煽惑活動。當小資產階級深受危機的打擊,面臨落入無產者境地的威脅而彷徨沮喪,深感前途暗淡時,納粹黨向他們灌輸“民族社會主義”的思想,提出迎合他們心愿的綱領和政策,並用欺騙性的宣傳和聲勢浩大的集會遊行喚起人們的熱情;而法西斯暴力的“主動行動”又使追隨者感到有壓倒弱者的力量。希特勒的納粹黨冒充小資產階級的“救星”和“民族革命運動”的旗手,而小資產階級把納粹黨視作自己的“希望”。

1933年6月22日希特勒政府採用快刀斬亂麻的方法取締了社會民主黨,將最後一個反對希特勒的大黨清除出內閣。它還廢除了3月選舉的結果,當時社會黨人的影響僅次於納粹。

背景

納粹黨納粹黨
納粹黨運動的社會基礎主要是城鄉小 資產階級和部分工人。德國工人運動 著名 領導人蔡特金當時指出, 貧困化的小資產 階級、小農和知識分子有投向法西斯陣營的趨勢。她說納粹黨“成千上萬名民眾擁向法西斯陣營,它成為政治上無家可歸者的收容所。很顯然,按照法西斯大軍的社會成分,他們是社會上喪失立足之地的人、喪失生存能力的人和失望的人,其中也包括使資本主義社會極不舒服、對它相當危險的人。”
參加希特勒運動的小資產階級分子如此之多,與德國城鄉小資產階級的數量很大有關。德國是一個小資產階級“王國”,小資產階級占全部人口的40%以上。據1907年統計,德國有小企業主、商人以及中小農524.7萬人,職員和官吏677.5萬人。
造成龐大的小資產階級隊伍的主要原因是德國工業壟斷的高級形式康采恩集中在重工業部門,輕工業和食品加工部門雖然也出現了壟斷組織,但主要是在生產上保持獨立性、由中小企業聯合起來的較低級的壟斷形式卡特爾。在紡織、食品加工、造紙、皮革等部門,歷來存在著數量很大的中小企業,包括早期資本主義的工場手工業、傳統工業、農民家庭手工業。據統計,1882—1895年間,德國食品加工業中(50人以上)的大企業由1125家增加到1826家,職工由148512人增加到246490人;中小企業(職工不超過5人為小企業)由244161家增加到268145家,職工由595369人增加到775000人。8在德國農村,由於普魯士道路,農業資本主義發展緩慢,在存在容克地主大莊園的同時,也存在著大量的中、小農經濟。據1925年統計,經營20公頃以下土地的小農莊園有3046302個,占農業經營總面積的47.2%;經營20—100公頃土地的大農莊園有199825個,占農業經營總面積的26.4%;經營100公頃以上土地的容克地主大莊園有18671個,占農業經營總面積的20.2%。然而,城鄉大量小資產階級分子湧向納粹運動,還是1928年以後的事。這主要是因為1929—1932年的經濟危機給德國小資產者帶來嚴重影響,這種影響被納粹黨充分地利用了。

經濟危機

在1929年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到來時,德國受到沉重打擊。1923—1928年資本主義相對穩定時期,德國工業生產上升的趨勢是以美國提供的短期貸款為基礎的。此時,這筆約200億馬克的貸款被美國收回,由此觸發了德國 歷史上最深刻、最持久的經濟危機。
危機期間,工業生產直線下降。1929—1932年,煤產量下降32.7%,生 產量下降70.3%, 產量下降64.9%, 機器製造業產值下降62.1%,發電量下降23.4%。工業生產總值下降約40%,生產資料生產減少53%,消費品生產下降25.3%,出口總額減少69.1%,進口總額減少70.8%,國庫黃金儲備銳減4/5。10與此同時,勞動時間平均削減約47%,在建築業中勞動時數減少約66%。各行業職工人數大大減少,其中鋼鐵、機械和電力工業的職工減少約64%,硬煤開採業職工減少約47%。
經濟危機對工人階級的生活帶來災難性影響。失業人數迅速增加。1929年9月,失業人數為130萬,一年後達到300萬,1931年9月上升為435萬12,1932年2月除幾百萬人臨時做 短工外,失業人數達800萬。失業救濟金波動於每周16.44馬克(大城市)和13.14馬克(小城市)之間。只有82%的失業登記者能夠領取失業金。
經濟危機對城鄉小資產階級的打擊也相當 沉重。在經濟危機期間,城市小工商業者、 小企業主和手工業者的經濟地位動盪不定。許多工廠倒閉,中小企業大量破產。據德國官方統計,1928—1931年工廠年倒閉總數由10595家上升到19254家,幾乎增長一倍。同時期內,工廠年合併總數由3147家上升到8628家,幾乎增長2倍。其中,個體商販的處境十分窘迫,1931年有6664家商店倒閉,3581家被迫合併。正當小資產階級經濟社會地位受到嚴重 威脅,對共和制感到失望,並逐漸脫離傳統資產階級政黨尋找出路,對小資產階級社會主義充滿憧憬時,希特勒抓住了時機。他有針對性地對小資產階級展開了遊說,把他們拉到納粹 運動中來,成為納粹運動的主要的社會基礎。
納粹黨各級組織的積極分子在競選運動和 發展黨員方面,也起了重要的作用。在很多情況下,他們通過非正規途徑,在酒吧間、俱樂部和工作地點當面談話,爭取選票,吸收了很多黨員。其人數和通過參加黨的集會或閱讀宣傳品而入黨的人數一樣多。

掌握政權 

1933年之前,納粹黨並未成為執政黨,很難採取直接有利於小資產階級的措施。但是在奪取政權的道路上,它並未忽視這方面的措施。納粹黨利用壟斷資本資助的部分資金,向人們提供一些具體的物質利益。例如,為失業者、復員軍人和無家可歸者建立“食物施捨所”,“提供住房,發放衣服和食品”。這些行動給小資產者和失業者留下了一種印象:希特勒的納粹黨在行動中確實代表他們的利益,他們應該跟納粹黨一起為了一種共同的事業同舟共濟。
由此可見,希特勒的納粹黨在危機期間之所以得到迅速發展,在於它了解民心,懂得如何迎合民眾的需求。當小資產階級深受危機的打擊,面臨落入無產者境地的威脅而彷徨沮喪,深感前途暗淡時,納粹黨喚醒了他們的“民族主義”思想,提出迎合他們心愿的綱領和政策,並用聲勢浩大的演講、集會和遊行喚起人們的熱情。

鞏固政權

1933年6月22日,希特勒政府採用快刀斬亂麻的方法取締了德國 社會黨,將最後一個反對希特勒的大黨清除出內閣。它還廢除了3月選舉的結果,當時社會黨人的影響僅次於納粹。希特勒因無法控制衝鋒隊的街頭暴力並視之為對權力的威脅,故欲除去 衝鋒隊及其領導者恩斯特·羅姆。他還想安撫害怕及厭惡衝鋒隊的國防軍高層,特別是當羅姆企圖想把國防軍納入自己領導的衝鋒隊之下。1934年6月30日至7月2日,納粹黨發動“長刀之夜”行動,清算其政權的政敵,特別是忠於副總理帕彭的人馬。至少有85人死於清算,不過最後的 死亡人數可能達幾百個。超過一千的反對者被逮捕,大部分參與行動的是黨衛隊及蓋世太保,此次行動加強並鞏固國防軍對希特勒的支持。

納粹主義

 

納粹主義或國家社會主義指1933年至1945年間統治德國的獨裁政治,即“第三帝國”。儘管納粹通常聲明支持極權民族主義國家社會主義形式(與馬克思的馬克思主義相反),但納粹主義通常與法西斯主義有關聯。獨裁者阿道夫·希特勒成為國家社會德國工人黨(Nationalsozialistische Deutsche Arbeiterpartei,或縮寫為NSDAP)這一政黨的領袖。這一時期的德國也稱為納粹德國。納粹主義也稱為國家社會主義(德語Nationalsozialismus)。納粹主義的信徒稱為納粹。當代德國已取締納粹主義,儘管有少量的殘餘份子仍在德國和其他國家活動,即新納粹。一些歷史修正主義者仍然散布否認和淡化大屠殺及其他納粹行徑的宣傳,並努力美化納粹政權的政策和行為。

納粹主義,是德文“Nationalsozialismus”縮寫“Nazismus”的音譯,意譯為“民族社會主義”,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希特勒等人提出的政治主張。納粹主義的基本理論包括:宣揚種族優秀論,認為“優等種族”有權奴役甚至消滅“劣等種族”;強調一切領域的“領袖”原則,宣稱“領袖”是國家整體意志的代表,國家權力應由其一人掌握;鼓吹社會達爾文主義,力主以戰爭為手段奪取生存空間,建立世界霸權;反對共產主義思想體系和社會主義制度,惡毒攻擊馬克思主義理論。

納粹主義萌芽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德國,是德國內外矛盾尖銳的產物。當時的德國面臨承擔戰爭責任和戰爭賠償,以及遷出非德意志人居住地等問題,經濟上陷入困境,民族感情遭受挫折。希特勒等人正是利用了德國民眾對《凡爾賽和約》的仇恨和經濟危機爆發的絕佳時機,將民族主義演變為民族復仇主義,使納粹主義得以形成。德國納粹主義首先把矛頭指向國內的猶太人,宣稱雅利安—北歐日耳曼人是上蒼賦予了“主宰權力”的種族,而猶太人是劣等民族,應予淘汰和滅絕。反猶主義得逞後,納粹主義又主張世界是弱肉強食、優勝劣汰的叢林,各民族必須在激烈的生存競爭中求勝,實行對外侵略擴張,將全世界引向戰爭和災難。

納粹主義是政治投機者可恥地偷換了社會主義的概念,操縱病態的民族主義,演變成的極端化、惡質化的民族主義。納粹主義自我標榜為“社會主義”,卻與社會主義“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的本質背道而馳,主張通過對內獨裁和對外侵略謀求發展,實質是極端野蠻的帝國主義種族主義恐怖主義,必會對人類文明造成毀滅性的災難。

標誌

納粹黨 納粹黨標誌

“卐”是上古時代許多部落的一種符咒,在古代印度、波斯、希臘、埃及、特洛伊等國的歷史上均有出現,後來被古代的一些宗教所沿用。最初人們把它看成是 太陽或火的象徵,以後普遍被作為吉祥的標誌。 隨著古代印教的傳播,“卍”字也傳入中國。這個字梵文讀“室利踞蹉洛剎 那”,意思是“吉祥海雲相”,也就是呈現在大海雲天之間的吉祥象徵。它被畫在佛 祖如來的胸部,被佛教徒認為是“瑞相”,能湧出寶光,“其光晃昱,有千百色”。中國佛教對“卍”字的翻譯也不盡一致,北魏時期的一部經書把它譯成“萬”字,唐 代玄奘等人將它譯成“德”字,強調佛的功德無量,唐代女皇帝武則天又把它定為 “萬”字,意思是集天下一切吉祥功德。“卍”字有兩種寫法,一種是右鏇,—種是左鏇(“卐”)。佛家大多認 為應以右鏇為準,因為佛教以右鏇為吉祥,佛家舉行各種佛教儀式都是右鏇 進行的。這個被佛教徒視為吉祥和功德的具有神秘色彩的符號,竟被德國 法西斯子希特勒用來做了他的黨旗標誌。當然這與佛教毫無關係。希特勒親自設計的黨旗為紅底白圓心,中間嵌一個黑色“卐”字。希特勒對他 們設計非常滿意,認為“這是一個真正的象徵”。他在《我的奮鬥》一書 中說:“紅色象徵我們這個運動的社會意義,白色象徵民族主義思想。 卐字象徵爭取雅利安人勝利鬥爭的使命。”後來,希特勒還為他的沖 鋒隊員和黨員設計了“卐”字臂章和“卐”字錦旗。納粹黨”即“德意志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政治主張主要為國家社會主義、民族主義和沙文主義,是德意志第三帝國的執政黨。在德文中“國家”和“社會”的字頭都是“S”,兩個字頭交錯重疊在

納粹黨標誌 納粹黨標誌
一起,就形成了“卐”字形狀。在維京人的符文字母中,“S”代表太陽,正義,戰勝魔鬼,用這個標誌做標誌,正好符合希特勒的必勝理念和濃厚的西歐情結。

二戰後,在英美為首的盟軍管制下的德國取締了納粹黨,並於“紐倫堡審判”中處決了絕大部分國社黨成員。

黨歌

《霍斯特威塞爾之歌》(The Horstwessel Song),衝鋒隊頭目霍斯特·威塞爾生前所作的進行曲《威塞爾倒下了》,由戈培爾(Joseph Goebbels,1897年10月25日—1945年5月1日),德意志第三帝國時期的宣傳部長定作為納粹黨歌,1934年後作為非正式的納粹德國國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