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雀庵

白雀庵

白雀庵,位於邢台市南和縣境內,是中國著名的佛教聖地,始建於建於1600多年前的晉朝,隋唐時期已成為佛教名庵。為河北省人民政府最早批准開放的三個道場之一,是目前河北省規模最大的一座二僧道場,也是河北省唯—一處允許對外開放的僧尼活動場所。也是全國佛教最有影響的二僧道場.占地l00多畝,主要建築有大悲殿、地藏殿、文王殿、玉皇殿、大雄寶殿及部分配殿等殿宇,平時有40餘名僧尼從事正常教務活動,與全國各地教聖地有密切聯繫和頻繁人員往來。白雀庵是黃河以北最大的女眾道場,也是冀南文化旅遊中的一顆明珠。

基本信息

簡介

白雀庵白雀庵
廟內供奉的是千手觀音(“千手千眼”菩薩),為興林國國王妙莊嚴的三女兒妙善,人稱“三皇姑”。南北朝時,草莽皇帝妙莊嚴在今天邢台的南和縣一帶建立興林國,妙善曾在白雀庵為尼,因父王得怪病——人面瘡,需用親生女兒的手和眼作藥引子,三皇姑便捨出自己的手和眼為父王治病。妙莊王本想把三皇姑封為全手全眼菩薩,由於過分激動,竟說成“千手千眼”。妙莊王本是天神下界,真龍天子都是“金口玉言”,一句“千手千眼”,三皇姑果然又生出許多隻手和眼來,即為如今的“千手千眼”菩薩。 庵院香火旺盛,特別是農曆四月初四、九月二十五的兩個廟會,香客遍及河北山西河南等省,會期長達15天左右。

歷史沿革

白雀庵白雀庵
白雀庵始建於南北朝北周時期,庵院座北朝南,占地百餘畝。在南北朝時期,這裡是一片帶狀森林,溝渠如織,水明草秀,白雀成群。由江蘇鎮江德真法師參學至此,感嘆這裡“不是江南,卻勝似江南”。於是發願在此建一處庵院,普渡眾生,以解除眾生凡塵苦難,此之謂白雀庵啟建之始也。此後庵院女眾僧人達五百餘人,香客如流,參眾如雲。後觀世音菩薩以妙莊王之女化現順德府(今邢台)白佛店出家修行。又為父舍目療疾,慈心至極,而道業成就,感生“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護持眾生。由此,“白雀庵觀音菩薩女眾道場”的世名由此而生。此後,歷代朝政崇敬備至,先後於元至正元年,明正德十五年,清康熙五十年,乾隆四十年,
白雀庵白雀庵
嘉慶三年(以上碑文,現白雀庵猶存)都對此庵進行了擴建,至民國六年,白雀庵毀於戰亂,僅存殿堂兩間,但香火仍然有續,尼和尚覺林法師慘澹經營,維繫三寶,續佛慧命。時至1988年黨的宗教政策落實以後,白雀庵經河北省人民政府、河北省佛教協會批准開放為“河北省南和縣白雀庵女眾道場”,其也是河北省最早開放的佛教場所之一。住持釋能文法師收徒百餘名,攜其弟子應緣募化,恢復重建,先後在舊址重建了大悲庵(1988年)、地藏殿(1989年)、大雄寶殿(1998年)等。其影響力涉及到周邊多個省市,是河北省最大的二僧(女眾)道場,被譽為“華北第一庵”。住持釋能文法師於2002年農曆三月初八圓滿示寂後,由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河北省佛教協會會長淨慧老和尚親自住持荼毗儀式,得舍利數枚。後白雀庵住持由其弟子釋悟貴法師接任,又建起了天王殿(2001年),東西寮房,磐若殿(2002年)等殿堂。

寺廟現狀

白雀庵白雀庵
現在白雀庵常住僧人30餘名,每年舉行兩次大型法事活動(四月初四、九月五)。從2004年開始,每年還定期舉辦佛教文化書法筆畫會。2005年8月23日,白雀庵成功舉辦了“邢台市佛教界紀念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座談會”。多年來,白雀庵在各級黨委、政府以及市縣兩級佛協的指導和幫助下,加強制度建設和僧團建設,建立健全了寺院組織,制定完善了各項規章制度,對寺院進行科學化、規範化管理。白雀庵非常重視僧眾素質的提高和人才培養,經常組織寺院教職人員參加省、市佛協舉辦的教務管理和政策法規培訓,每年都會推薦年輕僧才到佛學院繼續學習深造。近年來,白雀庵在寺院建築建設方面進行了大量投資,維修了古建築,擴建了殿堂,為佛事活動的開展提供了較好的條件。現任主持悟貴法師悲願宏深,為滿能文老和尚心愿,正在籌建白雀庵觀音殿的重建工作。建築面積千餘平方米,能夠同時容納千餘人進行佛事活動,建成後將成為河北省最大的觀音殿堂,預計總造價3000餘萬元。該殿位於白雀庵西院,採用明代建築風格。建成後的觀音殿與四周建築相互輝映,莊嚴瑰麗,將為千年古剎再添異彩。相信在大德居士和社會賢達的熱情幫助下,白雀庵觀音殿堂不久將宏偉出世,使這座觀音菩薩的殊勝道場得以吉祥圓滿。

傳說

白雀庵白雀庵
相傳白雀庵建於南北朝北周時期,庵院坐北朝南,廟內供奉“千手千眼”菩薩,為興林國國王妙莊王的三女兒妙善,人稱“三皇姑”。妙善喜歡修行,曾出家在白雀庵為尼,因妙莊王逼迫其還俗,而火燒白雀庵,致使數百名尼姑身亡,妙善於是乘白虎遠走蒼岩山修行,後因父王得怪病——人面瘡,需用親生女兒的手和眼作藥引子,三皇姑便捨出自己的手和眼為父王治病。妙莊王病癒後,想把三皇姑封為全手全眼菩薩,為其建造廟宇,更塑金身,由於過分激動,竟說成“千手千眼”。妙莊王本是天神下界,真龍天子都是“金口玉言”,一句“千手千眼”,傳達聖旨給修築者,於是建造廟宇時就給三皇姑的金身多出許多手眼,手裡又長眼,即為如今的“千手千眼”菩薩。庵院香火旺盛,特別是農曆四月初四、九月二十五的兩個廟會,香客遍及河北、山西、河南等省,會期長達15天左右。1988年9月,河北省佛教協會將其定為“河北省南和縣白雀庵女道場”。三皇姑的傳說早在隋朝時期,就變得人人皆知,《搜神記》二十卷,視觀音為神。略記曰:“妙莊王有三女,長妙音,次妙緣,三妙善,妙善即觀音大士。王令贅婿不從,逐之御花園,居之白雀寺,苦以搬運,極所不堪,旁役鬼力代之。王怒,命焚白雀寺,寺僧俱毀於焰,大士無恙如初。命暫之,刀三折;命縊以白練,忽黑風遮天,一白虎背之去。至屍多林,青衣童侍立,遂歷地府,過奈河橋,救諸苦難。還魂再至屍多林,遇一耆碩,指香山修行。後,莊王病急,剜目斷臂救之,爾時道成。空中現千手眼,故曰:南無大慈大悲救苦救難靈感觀世音菩薩。”

重修白雀庵碑記

白雀庵白雀庵
白雀庵位於南和縣治東北二十餘里白佛村。此庵始建周末,在晉南北朝隋已成佛教聖地。周朝末年東途興林國國王妙莊嚴三女兒妙善步入佛門修身之地,庵堂規模之大擁有尼姑五百餘名,占地二十餘畝,四個大殿,東西配殿和七十二間觀花樓,計房屋一百九十三間,歷代多有修繕,但隨著歷史的變遷,庵堂歷遏破壞多不復存。在宗教政策逐步落實和旅遊業迅速發展的形勢下於一九八六年在白雀庵舊址重建庵堂,歷時五年之久,計大殿四座,僧舍十餘間,配房二十餘間,駐庵僧尼二十餘名。一九八八年六月經河北省佛教協會研究批示,準為河北省二僧道場,至此香客之多,涉三省二十七個縣市鄉民,絡繹虔誠朝拜。謹呈題銘於上。公元一九九一年四月四日立
白雀庵白雀庵
白雀庵主持釋悟貴
立碑處大殿上的對聯是仰看慧目麗中天同開覺路,普渡蒼生於苦海共濟慈航。
庵內有趙朴初題“大雄寶殿”四字。
廟內有兩塊石碑記錄著兩位居士的捐款:一是山西太原市和梅琴居士代功資助大雄寶殿塑佛像叄萬元整,一九九八年四月十二日。一是山西省太原市韓密枝居士為建設大雄寶殿資助壹萬元整,特立碑留念,一九九八元月十五日。

相關詞條

中國寺廟5

寺廟--我國的藝術瑰寶庫,它是我國悠久歷史文化的象徵。從廣義上來說,寺廟不僅僅與佛教一家有關。但在佛教中,寺廟就有許多種稱謂:如“寺”,最初並不是指佛教寺廟,從秦代以來通常將官舍稱為寺。在漢代把接待從西方來的高僧居住的地方也稱為寺,從此之後,“寺”便逐漸成為中國佛教建築的專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