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庵

天台庵

天台庵,位於平順縣城東北25公里處的壇形孤山上,始建於唐末天佑四年(907年),是佛教創立最早的宗派“天台宗”的庵院。因他久居天台山,故以天台為名。庵院的規模並不大,由於它是目前僅存的四座唐代木結構的古建築之一,因而也是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信息

天台庵天台庵
天台庵位於平順縣城東北25公里處的壇形孤山上,始建於末天佑四年(907年),庵院的規模並不大,由於它是目前僅存的四座唐代木結構的古建築之一,因而也是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天台庵東傍山谷、西臨漳水,坐北向南,占地面積970平方米,建築面積90餘平方米。院子的東部矗立著唐碑一通,由於數百年的風雨剝蝕,字跡已經風化,已無法再看清上面的文字。

名字起源

天台庵天台庵
天台庵是佛教創立最早的宗派“天台宗”的庵院。隋唐時期,佛教在修行方法上出現了南義北禪的局面,即南方重義理,重智慧;北方重止,重禪定。為結束這種分裂的局面。智順應潮流,提出“義觀並重”,“定慧雙修”的“止觀”學說,認為這兩種方法如同車之雙輪,鳥之雙翼,不可偏廢。他創立了第一個有中國特色的統一的佛教宗派,因他久居天台山,故以天台為名。

寺內景觀

天台庵天台庵
佛殿建在1米高的石台基上,廣深各3間,面闊7.15米,進深7.12米,平面看去,近似一正方形。大殿單檐歇山頂,舉折平緩,出檐深廣,其翼角下四根粗大的擎檐柱均為後世所加。屋頂施灰筒瓦及碩大的琉璃鴟吻。此殿的琉璃脊飾當為金代所改,但仍保留古風。佛殿檐下四周設台明,正面明間台明下安裝踏跺,殿身四周為圓形木柱,柱間施闌額,不用普拍枋。殿身各柱柱頭卷殺平緩優美,柱上施斗口跳斗拱,均用足材拱,跳頭上施替木承托撩檐槫。壁內施兩道單材柱頭方,方間用小斗承托。柱頭方表面柱頭部位刻出泥道重拱,各面柱頭鋪作之慢拱拱身甚長,形制古樸。正立面明間正中施補間鋪作一朵,亦為斗口跳,但用單材。山面及北立面明間無斗口跳,僅於上層柱頭方上隱刻一斗三升斗拱。轉角鋪作45°斜向出跳用足材拱,正方向上的出跳均用單材。殿身結構為典型的四架椽屋,通檐用二柱。現存的幾根直抵於四椽栿下之柱均為後世所補加。明間前後檐平槫下施襻間。平樑上施駝峰+蜀柱承托橫拱,拱上施替木承托脊槫。山面斗拱柱頭鋪作里轉出一跳華拱承托箚牽。角部用45°遞角梁。殿內梁架及斗拱上保留有簡單的清式彩繪,山花壁內尚有部分清代壁畫殘跡。天台庵大殿規模不大,但結構簡練,相交嚴實,沒有繁雜裝飾之感,這體現了唐代建築的特點。天台庵大殿雖然具有很多後期修繕的痕跡,但其依然是我國現存唐代木結構古建築的珍貴實例,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

建築特點

天台庵天台庵
天台庵東傍山谷、西臨漳水,坐北向南,占地970平方米,建築面積90多平方米。院東矗立一唐碑,字跡風化不清。佛殿建在1米高的石台基上,廣深各3間,面闊7.15,進深7.12米,屋坡舉折平緩,四翼如飛,單檐簡板布瓦,琉璃脊獸歇山頂。佛殿檐下四周設台明,正面明間台明下安裝踏垛,殿身四周為圓形木柱,柱間施闌額,柱礎為常見的覆盆式,柱頭形捲舌較緩,柱上安有斗拱,承托屋檐,正側兩面明間較大,次間僅為明間的一半。殿內沒有一根柱子,結構簡練,相交嚴實,沒有繁雜裝飾之感,而且使殿內的空間更顯得空闊,充分體現了唐代建築的特點。

佛學聖地

天台庵天台庵
一聽到天台庵的名字,大家就會把它同佛教聯繫在一起,確實如此,它是中國佛教創立最早的宗派“天台宗”的庵院。我們知道,隋唐二代是中國佛教的鼎盛期,這時期出現的佛教諸宗派,大多另闢蹊徑,以自家的理解對印度佛教進行重新編排,“說己心中所行之法門”,當時,傳人中國的佛教在修行方法上曾出現南義北禪的局面,即南方重義理,重智慧,北方重止,重禪定。政治上的統一為結束佛教南義北禪的分裂局面創造了條件,智顓順應潮流,提出了“止觀並重”、“定慧雙修”的“止觀”學說,認為“止”、“觀”二法是轉迷開悟,成菩薩作佛的兩種最基本的修行方法,這兩種方法就如同車之兩輪,鳥之雙翼,不可偏廢。在此基礎上,智顓創立了第一個具有中國特色的統一的佛教宗派,因他久居浙江天台山,故以“天台”為宗名,隨之各地紛紛建起了天台宗的寺廟、庵院。以往的佛教學說,在談及佛性時,都認為佛性是至純至淨,盡善盡美的,天台宗則一反佛教的傳統說法,主張佛性不但本具善,而且本具惡,它把一切眾生包括諸佛菩薩分成十界,即佛、菩薩、緣覺、聲聞、天、人、阿修羅、畜生、地獄。前四界稱“四聖”,後六界稱“六凡”,而每一界又都具有其它界的特性。天台宗這種不依經教的精神,使得有人責備它改變了印度佛教的本來面目。其實,這也可以說是天台宗學說富有創造性,富有中國特色的一個重要表現。

交通提示

天台庵雖然在平順縣,但是地理位置離潞城比較近,所以建議從此地去比較合適。 長治市到潞城有很多的汽車,13路公車當然是最便宜的了,行程為1小時左右,從潞城有公共汽車前往辛安莊,全天流水發車,20分鐘一趟。末班車會開至實會,並在那裡住宿,次日早返回,票價2元。從辛安莊向北是一條土路,4千米到天台庵。

相關詞條

聖水寺 萬祥寺 蓮花山寺 道源寺 萬佛禪寺永吉寺

中國寺廟5

寺廟--我國的藝術瑰寶庫,它是我國悠久歷史文化的象徵。從廣義上來說,寺廟不僅僅與佛教一家有關。但在佛教中,寺廟就有許多種稱謂:如“寺”,最初並不是指佛教寺廟,從秦代以來通常將官舍稱為寺。在漢代把接待從西方來的高僧居住的地方也稱為寺,從此之後,“寺”便逐漸成為中國佛教建築的專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