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力寺

勝力寺

勝力寺,位於雲山,楚南勝境。七一奇峰,景秀於遠近;六九福地,名播於古今。故歷代為儒、釋、道所重。

勝力寺勝力寺
明萬曆(1573)初,南嶽高僧無涯弘法於茲,復增修寺院。增修後,寺規模宏大,傑出湘南,僧侶達500餘人。萬曆皇帝嘉勉無涯,賜龍藏錦衣。衣存南嶽方廣寺。天啟六年(1626),無涯圓寂,寺復破敗。清順治十三年(1656),釋燕居應僧徒所請,主持重修。康熙十三年(1674),於別雲峰建別雲禪院,於書房槽建講經台。建築錯綜複雜,香火鼎盛一時,嘉慶(1796——1821)之際,武岡僧侶達3849人,而勝力寺僧眾倍於它寺。光緒三十三年(1907),寺遭回祿,釋登岸繼起重建,歷三年而成。後因無力管理而夷為平地。1984年,釋麒伶於舊址兩度重建。因規模窄小,難容佛眾,2000年7月,經市府首肯,鼎力重修,耗資450萬元。寺分三進,彌勒殿居前;觀音殿其後;中為大雄寶殿,四圍環廊相擁,和諧融洽,渾然一體,規模宏大,為歷代之最。2002年5月,工竣。

歷史紀實

勝力寺勝力寺
雲山,楚南勝境。七一奇峰,景秀於遠近;六九福地,名播於古今。故歷代為儒、釋、道所重。秦漢以來,相傳道家盧、侯二生首披荊棘,煉丹求仙;名宦陳與義、曹一夔、潘應星、鄧葆之等接踵而來,吟唱不疲;佛教更不絕如縷,傳承此間。山水精華,人文靈氣,莫不以勝力寺為軸心焉。故高僧無量壽佛、無涯、燕居、登岸等前趨後繼,迭起修建。惜年月日久,寺或朽於風雨,或毀於人禍,致山水失卻神韻,梵音幾成絕響。今逢盛世,政通人和,循國家宗教之律,市府當承其責,拓市民文化之需,公僕焉敢辭勞?遂於2000年7月,踏勘規劃,議決依舊址而重修。焚膏繼晷,克寒暑而築建。社會各界,應者雲集。捐資者聯袂傾囊,不計多寡;助力者絡繹於途,勇蹈崎嶇。寺成於2002年5月。工竣一覽,寺祥雲護頂,綠翠擁牆,境界開闊,殿堂巍峨。寺頂高18·8米,供眾佛於三殿,方圓6千餘平方米,容萬眾而寬餘,寺門西向,禮佛祖於西方;鐘磬南傳,應南嶽而遠揚。首倡者,市佛教協會、市林場;規劃者,省建築科學設計院;承建者,武岡第二建築工程公司;捐助者,另銘於碑石。

重修

勝力寺勝力寺
雲山,楚南勝境。七一奇峰,景秀於遠近;六九福地,名播於古今。故歷代為儒、釋、道所重。秦漢以來,相傳道家盧、侯二生首披荊棘,煉丹求仙;名宦陳與義、曹一夔、潘應星、鄧葆之等接踵而來,吟唱不疲;佛教更不絕如縷,傳承此間。山水精華,人文靈氣,莫不以勝力寺為軸心焉。故高僧無量壽佛、無涯、燕居、登岸等前趨後繼,迭起修建。惜年月日久,寺或朽於風雨,或毀於人禍,致山水失卻神韻,梵音幾成絕響。今逢盛世,政通人和,循國家宗教之律,市府當承其責,拓市民文化之需,公僕焉敢辭勞?遂於2000年7月,踏勘規劃,議決依舊址而重修。焚膏繼晷,克寒暑而築建。社會各界,應者雲集。捐資者聯袂傾囊,不計多寡;助力者絡繹於途,勇蹈崎嶇。寺成於2002年5月。工竣一覽,寺祥雲護頂,綠翠擁牆,境界開闊,殿堂巍峨。寺頂高18·8米,供眾佛於三殿,方圓6千餘平方米,容萬眾而寬餘,寺門西向,禮佛祖於西方;鐘磬南傳,應南嶽而遠揚。首倡者,市佛教協會、市林場;規劃者,省建築科學設計院;承建者,武岡第二建築工程公司;捐助者,另銘於碑石。是為記

武岡雲山勝力寺

勝力寺勝力寺

雲山勝力寺,素為武岡名勝,相傳隋唐即有,但據現存塔碑記載,始創於元僧志惠、克潨二師。至明代,無涯、顓愚觀衡相繼卓錫該寺。
清初,破山海明嗣法弟子燕居德申因迫於當時法諍捨棄經營多年的黔南,入湘開法武岡,以棒喝接人,僧侶雲從。於燕居處吃棒飲喝者,皆各得受用,登堂入室者眾。嗣法四十九人,皆各飛錫各地,弘化一方。士紳宿儒皆相從過訪,接法居士數十。
勝力寺以燕居德申傳雲樹合知,知傳鍾遠乾引,引傳汰凡坤祖,祖傳弗器陶賢,賢傳嗣裔鑄相,相傳一元洪鏡,鏡傳續燈均照,照傳應徹彌亮,亮傳玉蘭綸琢,琢傳如瑞法朗,朗傳福田界藍等,師弟相傳,法脈不絕,各代均碩德層出,分派各地。至光緒年間,福田界藍傳登岸萬皈,勝力寺自登岸而重興,新建殿宇,大開戒堂,時稱“雲山堂上中興祖師”。登岸萬皈傳慈齋古仁。慈齋重新開派,敷演四十八字,以續祖流。慈齋古仁傳開亮一光,光傳伏神心浩,浩傳麒伶智瞿。麒伶智瞿傳無礙,無礙傳脫業玄妙。

原方丈脫孽法師小記

勝力寺勝力寺
夏日,在湖南武岡市的雲山腹地雲山堂大雄寶殿朝里,當地的文聯主席楊悠正在和脫孽法師參悟禪機,我有幸陪坐在側。楊主席問:“請問法師,假如我在一個三岔路口迷路了,這時我應當求神打卦讓菩薩指引我走其中的一條,還是自己決定走其中的一條,或者前面的路都不走,自己從原路回?”脫孽法師不假思索,立即說:“自以為是。”看著楊主席大惑不解的樣子,法師解釋說:“求神打卦,這都是迷信行為,是不可信的。”

我和法師結識多年,曾好幾次在一起高談闊論過佛教中的種種典籍趣事,他還慨然見贈,將好幾本有關佛教的書送給了我。我也自以為是地認為,對他是比較了解的,可法師的這種回答我還是第一次聽到,於是,我順著楊主席的話問法師:“有人說雲山的菩薩很靈驗,對這事您怎么看?”

勝力寺勝力寺
法師毫不猶豫,敏捷作答:“不可思儀。”看著我也陷入大惑不解的樣子,法師繼續說:“佛教是一種智信,不是一種迷信,也就是說,信迷信並不等於信佛教,迷信和佛教是截然不同的兩回事,迷信是一種盲從,佛教是一門科學,是一門經得起實踐檢驗的科學。”法師十六歲出家,今年七十八歲,一九四九年,他參加湖南佛學講習所學習,一九九四年,他又參加湖南省佛教協會舉辦的執事進修班學習,作為一個潛心修行的佛門弟子,竟然不祈求菩薩保佑,這,可真是不可思議。是法師塵心未泯,身入而心未入?還是看透紅塵,深得佛理真諦?我對他的回答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一有空就找法師聊一聊,以期從中理解點什麼。
勝力寺勝力寺
終於,從脫孽法師的談話中,我理解到,佛理是深奧的,深奧得真有點不可思議,深奧得讓人難以接受。但同時她又是淺顯的,淺顯得一點就通,一點就會。那么這“深”與“淺”的分界線就在於如何樣地去看待佛教,去理解佛理。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有的人拜了一輩子菩薩,吃了一輩子齋,自認為與佛結了緣,其實卻根本沒有入佛門,還一直在佛門外徘徊,所謂“身入而沒有心入”,還有的人不講究道德修養,只一味地拜菩薩,以為這樣,菩薩就會保佑自己,這種想法,是愚昧的,至少是不理解佛門真諦,因為菩薩只是先知先覺,並沒有保佑世人的能力,反過來說,即使菩薩真的有靈,也不會去保佑那些犯罪作惡的人。因為佛教的教義就是勸人為善。既然勸人為善,那么,菩薩還能去保佑壞人嗎?更何況,真正的佛不是泥塑木雕的,而是“人”的本身,“人”的思維,“人”的一切行為,所謂“心中有佛,”“佛就是自己”。假如連這一點常識都不曾具備,那么,既使你整天抱住“”腳,也無濟於事的。不是嗎,人世間的一些違法犯罪分子儘管也“誠心向佛,”不是同樣難逃法網,受到法律的制裁嗎?
勝力寺勝力寺
恕我直言吧,我在一些古剎禪院中,看到有一些身披袈裟的和尚,一邊念經,一邊為香客打卦,求籤,騙取香客的錢財,他們這樣做,其本身也是與佛教的教理相通違背的,因為由出家人來搞,所以就更具有欺騙性,對人的思想也就危害更大。

難怪脫孽法師說:“我不相信迷信,同時也勸香客施主也不要相信迷信,比如,有人要我打卦求菩薩保佑,我就告訴他,一個人的命運不是菩薩決定的,而是由自己的作為決定的,更沒有命中注定的。”

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我從脫孽法師這裡終於得到了佛家的一點真諦。

佛無時不在,佛理無處不在,佛門內外,願天下參悟者心有靈犀,各有所得,阿彌陀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