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庵

寺庵

僧或尼所居的寺廟。宋吳自牧《夢粱錄·恩霈軍民》:“更有兩縣置漏澤園一十二所,寺庵寄留槥櫝無主者,或暴露遺骸,俱瘞其中。”

寺庵
文字

基本信息

三國時,東吳騎都尉虞翻謫居嶺南,在原南越國趙建德王府舊址立宅。虞翻卒後,家人北歸,舍宅為寺,名制旨寺。此為見諸史載的廣東最早的佛寺。據黃佐《廣東通志》記載,西晉初,廣州城內有三皈、仁王二寺(至明代僅剩故址),為梵僧迦摩羅所創。晉哀帝時,梵僧支法防於羅浮山結庵傳法。晉安帝時,罽賓(今克什米爾)高僧曇摩耶舍曾駐番禺白沙寺,講誦《毗律沙拉》,廣收信徒,後在虞翻舊苑內建大殿五間,名王苑朝延寺(俗稱王園寺,即今光孝寺)。
南北朝時期,廣東的佛寺逐漸增多,主要分布在廣州和粵北韶州、清遠峽山、羅浮山等地,廣州有10多處。劉宋文帝時(425—453年),梵僧求那跋摩在始興虎市山建寺。元嘉十二年(435年),中天竺僧人求那跋陀羅在王園寺始建戒壇,增築毗盧殿,王園寺至此初具規模。梁武帝天臨元年(502年),天竺僧智藥三藏至韶州(今韶關),促成當地官府在曹溪(今曲江縣境內)江畔建寺,歷時3年建成,名寶林寺,即今南華寺。智藥後在韶州建檀特、靈鷲二寺。梁武帝普通元年(520年),舒州(今安徽)沙門貞俊、靈靄(一說瑞靄)在清遠建峽山寺。普通八年(527年),中國禪宗初祖菩提達摩從海路到廣州,後人在其登岸處建西來庵(即今華林寺)紀念。梁大同元年(535年)來粵的梵僧真諦曾在始興、梁安郡(今惠陽一帶)等地建寺譯經。曇裕法師於大同二年(537年)在寶莊嚴寺(今六榕寺)內建舍利塔。漢地沙門景泰禪師於大同中到廣州,在白雲山建寺傳法。
唐代佛寺已遍布省內各地,粵中、粵北地區的佛寺數量大增,粵東、粵西地區也出現不少寺院。省內現存較大的寺院大多始建於唐代。據《鼎湖山志》記載,當時環山四面有三十六招提(現存如蓮庵、雲棲庵、般若庵憩庵等數處遺蹟),地處山上的白雲寺由惠能高徒智常創建於高宗儀風三年(678年)。高宗弘道元年(683年)六祖惠能命門人在故居新州(今新興縣)創建國恩寺。陽江石覺寺(原名開元寺)建於開元年間;現為潮汕最大佛寺的潮州開元寺創建於玄宗開元二十六年(738年)。有雷州半島第一古剎之稱的天寧寺創建於大曆五年(770年)。被譽為潮汕第二名剎的潮陽靈山寺由大顛創建於貞元七年(791年)。除靈山寺外,大顛還創建了潮陽東山白牛岩(即卓錫岩)、龍溪郡(今惠來縣)的虎頭岩、白花尖、銘湖岩、榕石寺等寺院。此外,創建於唐代的佛寺還有高州靈惠寺,大埔萬福寺,梅州靈光寺、新興極寺、秀羅寺、岱山寺,高要峽山寺,德慶乾明寺、開元寺、慈力寺、白鶴寺,懷集華光寺等。原有的廣州法性寺(今光孝寺)、寶莊嚴寺(今六榕寺)、韶州寶林寺(今南華寺)、新會玉台寺在唐代都曾多次重修,規模擴大。唐代禪宗興盛,省內的寺庵多屬禪寺。
唐武宗會昌滅佛,廣東許多佛教寺院被改作道觀,如光孝寺曾被改為西雲道宮,佛寺數量有所減少。但南漢五位君主都喜好佛法,大興佛寺,佛教在嶺南再次興盛。君主劉應天上二十八星宿,在國都興王府(今廣州)周圍建寺28座,皆金碧輝煌。莊嚴寺改稱長壽寺,作為皇室女修道場所。今大佛寺、海幢寺前身即分別為南漢二十八寺之新藏寺、千秋寺。文偃禪師獲南漢王劉恩準在雲門山創建佛寺,於乾亨(923年)動工,歷時五年建成,劉賜名光泰禪院(今雲門寺),盛極一時,文偃在此廣收徒眾.開創禪宗雲門宗法系。南漢時創建的佛寺還有肇慶的梅庵、順德的寶林寺(初名柳波庵)等。
宋、元兩代,本省佛寺數量略有增加,大的寺院也曾多次大修。光孝寺曾四次大修,宋真宗時創建六祖殿。六榕寺在宋代曾兩次重建;舍利塔(今花塔)於宋哲宗時重建,元代再次重建。宋代創建的佛寺主要有揭陽雙峰寺(始建於宋紹興十年,公元1140年)、珠海金台寺(初名金台精舍)、南澳島三寶寺(後稱雲蓋寺)。元代,貶到潮州的帝師膽巴曾創建一所名寶積寺的藏式佛寺。宋、元時期,佛教影響深入民間,不少寺院成為遊覽憩息的名勝風景。如宋元廣州的“羊城八景”中就有佛教的“光孝菩提”“大通煙雨”、“蒲澗濂泉”、“景泰僧歸”等。南華寺、開元寺、雲門寺、六榕寺等都是當時文人墨客經常駐足之處,六榕寺便是因大文豪蘇東坡題寫“六榕”二字得名。
明初,政府控制佛教。洪武六年(1373年)十二月,詔令限制各州縣寺觀數量。嶺南佛寺受到衝擊,六榕寺大半寺址被改建為糧倉;南華寺隨著明代前期禪門的衰落而殿宇殘破。明中期以後,廣東佛教逐漸復甦。憨山修復南華寺殿宇,收回寺產。棲壑得平南王之子尚之孝捐資,將慶雲庵改建為慶雲寺,大規模擴建,使該寺成為嶺南著名叢林,屬下有峽山寺、白雲寺、躍龍庵、梅庵、國恩寺、五台寺等近20處子孫廟。
明朝滅亡後,許多不願向新王朝稱臣的明末遺民削髮為僧,遁人佛門。清初四朝皇帝為籠絡人心,對佛教採取扶持態度。因此,明末清初,廣東的佛寺林立,名剎大寺遍布省內各地。粵西的高州有大小寺庵22間,電白有25間,化州有29間,信宜有25間。廣州的光孝寺、華林寺、大佛寺、海幢寺、六榕寺號稱五大叢林,高僧雲集,除光孝寺沒有擴充外,其餘四寺都曾大規模修葺或擴建,形成了寺院的園林化模式。同期,在廣州一地還創建規模較小的寺庵40餘處。
清末,張之洞提出“廟產興學”主張,對廣東佛寺造成重大衝擊。民國時期,國民政府內政部又多次重申這一主張,許多佛寺被毀,寺產被沒入官。廣州長壽寺首先被沒收,光孝寺也部分被占。海幢寺則於民國17年(1928年)闢為公園,六榕寺面積因開築馬路而一再被縮小。民國11一17年(1922—1928年)間,廣州市政廳為籌集北伐軍餉和市政建設經費,先後將大佛寺、華林寺、西禪寺、浮邱寺、無著庵等全市寺庵列為公產拍賣。各寺庵僧尼設法籌款,贖回全部或部分寺產,但部分寺庵被富商買下改建為商店或民房。其他地區的寺庵,除鼎湖山慶雲寺、潮州開元寺等少數佛寺尚能保持香火外,大多數殿堂殘破,走向衰落。徐聞的華捍寺被沒收辦學,雷州的天寧寺被占用開辦鄉村師範。
民國23年(1934年),高僧虛雲應李漢魂之請來粵。到南華寺任住持。他多方募款,經十年建設,新建殿堂房產庵塔243楹,將該寺原來的四合院布局改為階梯式中軸線布局。民國29年(1940年),虛雲募捐重修大鑒寺,成為抗日戰爭時期廣東佛教總會所在地。民國32年(1943年),虛雲又移錫雲門寺,用9年時間建成殿堂樓閣等180餘間。粵北佛寺稍振,其他地區的寺庵則日趨衰落。
建國初期,全省有寺庵873間,其中許多已沒有僧人居住。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開始後,寺庵遭到嚴重破壞,佛像被砸,經典、法器被毀,全省寺庵全部被關閉、占用,佛事活動完全停止。1978年後,政府重申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各地陸續恢復開放寺庵。1982年,全省開放寺庵18處,至1988年,達到410處,並開放簡易活動場所63處、自發活動點50處。至1990年,有佛教活動場所520處,其中寺庵470處,居士林、精舍50處。
改革開放後,各地寺庵相繼進行了較大規模的重修、重建。光孝寺1986—1990年第一期重建,建成山門、迴廊、鐘鼓樓等建築物;六榕寺重建大殿、天王殿,重修花塔;華林寺重建五百羅漢堂;無著庵新建大殿;南華寺重修六祖殿,新建虛雲紀念塔、惟因舍利塔,重建曹溪門、禪堂等;雲門寺重建天王殿和大雄寶殿等殿堂樓閣;慶雲寺重修大殿、祖師殿等殿堂,並建成榮睿紀念堂;開元寺重建大雄寶殿、天王殿、觀音殿、地藏殿;別傳寺、靈山寺、雙峰寺、靈光寺、疊石岩寺、玉台寺、國恩寺、天寧寺、華捍寺、石覺寺、福壽山玉佛寺等一大批歷史悠久的寺庵都進行重修。各地易地重建或新建一批寺庵,如順德寶林寺、珠海金台寺、深圳弘法寺等。至1998年,全省開放佛教活動場所916處。

光孝寺

寺庵光孝寺

位於廣州市光孝路109號,為省內現存的最古佛寺,是禪宗的祖庭之一。原址為南越國趙建德王府。三國時,著名經學家、東吳騎都尉虞翻謫居在此講學,在園內廣植苛子樹,時人稱之為虞苑,又稱苛林。虞翻卒後,家人被赦回故里,舍宅為寺,名制旨寺。東晉隆安年間(397—401年),罽賓國(今克什米爾)僧曇摩耶舍到廣州,在此創建佛殿,名王苑朝延寺,俗稱王園寺。劉宋元嘉十二年(435年),印度僧求那跋陀羅至廣州,在此寺創建戒壇和毗盧殿,設“制旨道場”。梁天監元年(502年),印度僧智藥三藏到廣州,帶來菩提樹一株,植於戒壇前。大通元年(527年)九月,達摩到廣州,曾駐錫此寺。陳武帝元嘉三年(562年),西天竺優禪尼國波羅末陀(真諦)至廣州,居此寺,譯出《佛阿毗曇經》《金剛般若經》《俱舍論》《佛性論》等佛經。
唐貞觀十九年(645年)改寺名為乾明法性寺。儀鳳元年(676年)正月,惠能在此以風幡論心性,並削髮受戒傳法,至今有瘞發塔遺址。高僧義淨西行求法,經海道回國,於永昌元年(689年)七月二十日到廣州,駐該寺近三個月。天授元年(690年) 七月,應武則天詔令,改稱大雲寺。天寶八年(749年),鑒真和尚第五次東渡日本失敗,漂流到廣州,曾駐寺講經論律。會昌五年(845年)詔改西雲道宮。宣宗大中十三年(859年),復稱乾明法性寺。南漢年間(917—971年)名乾亨寺。宋建隆三年(962年)更名乾明禪院。崇寧二年(1103年)改稱崇寧萬壽禪院。政和元年(1111年)易名天寧萬壽禪寺。宣和元年(1119年)改為道宮。紹興七年(1137年)詔改報恩廣孝禪寺。紹興二十一年(1151年)改稱報恩光孝禪寺,苛林易名訶林,一直沿用至今:明憲宗成化十八年(1482年)敕賜“光孝禪寺”匾額。
宋、明朝屢有修建。清順治七年(1650年)清軍南下,炮轟廣州城,光孝寺建築遭嚴重破壞:清軍進入廣州後,光孝寺房舍多被占用為兵營,規模大為縮小:順治八年(1651年)因廣東貢院毀於兵火,曾以光孝寺權作貢院。順治十一年(1654年)擴建大殿,由原來的五開間變成七開間:康熙十一年(1672年)平南王、靖南王重修殿宇,立有碑記。清末至民國,光孝寺長期為文化教育等部門及軍政機關占用。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廣南中學、八旗國小曾借用寺舍為校舍;民國元年(1912年),劃出部分寺址建/—州市第二十匕國小:民國2年(1913),借用部分房屋作校舍創辦廣東法官學校:同年,警監學校(後改為警官學校)又借用寺內房屋:廣東課吏館亦曾在寺內辦公。鐘鼓樓、伽藍殿、六祖殿、東廊、西廊、客堂等建築被破壞。民國27年(1938年)日軍侵占廣州後,光孝寺被鳴松學校、廣東大學附中占用。抗戰勝利後,省義理學院臨時遷入寺內,該學院遷出後,行政院指撥光孝寺為廣州地方法院院址,經佛教界據理力爭,沒有實施。省政府又令省立藝術專科學校遷入寺內。
建國後,原被占用的房地仍由省文化部門、文藝團體接管使用。1961年3月,國務院公布光孝寺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74年起對寺院進行全面維修,1979年,國務院撥款60萬元維修大殿和祖堂等。1986年3月5日,國務院批准恢復光孝寺為宗教活動場所,對外開放。同年12月,省文物管理委員會正式將光孝寺移交省佛教協會接管,省佛教協會會址設在寺內。本煥和尚為恢復開放後的首任住持。此後,開始大規模重修、重建,至1990年共投資260餘萬元,重修大殿、天王殿、六祖殿、禪堂風幡堂、瘞發塔等建築物,重建山門、鐘樓、鼓樓等。1988年5月,省佛協在寺內創辦《廣東佛教》(雙月刊)。1996年新成大和尚任住持,至2006年底,全寺有僧人60名,明生和尚任住持。
光孝寺早期規模宏大,史稱“方圓幾里及三里”。明崇禎年間所編《光孝寺志》提及的殿、堂、閣、院、寺、庵、軒、壇、亭、台、樓、橋、井、池、門、塔、廊、室、幢等建築物有40多處。乾隆增修寺志提及殿宇等建築已減至20多處。民國年間,寺院長期被占用,但寺址無大變化。至1990年,寺院占地面積為30490平方米,殿堂、房舍總建築面積共約12690平方米。寺院坐北向南,以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為中軸線,西側有睡佛殿、西鐵塔、大悲幢,東側為六祖殿、瘞發塔、伽藍殿、洗缽泉,再東有睡佛閣、碑廊、東鐵塔、蓮池。訶子樹和菩提樹在大殿後面。寺內重點文物有大雄寶殿、菩提樹、六祖殿、瘞發塔、大悲幢、訶子樹、東鐵塔、西鐵塔等。

南華寺

寺庵南華寺

位於曲江縣馬壩東南郊曹溪之畔,始建於梁武帝天監元年(502年),三年後建成,梁武帝賜額“寶林寺”。隋末因兵火荒落。唐高宗儀鳳二年(677年),惠能來寺弘法,重建殿宇,遂成禪宗道場。惠能以“頓悟”立禪宗法門,在寺弘法37年,得法弟子43人。後形成臨濟、溈仰、曹洞、雲門、法眼五宗,即所謂“一花五葉”,該寺為禪宗祖庭,影響深遠。萬歲通天元年(696年),武則天特賜水晶缽盂、磨衲袈裟等物。神龍元年(705年),賜改寺名中興寺,神龍三年(707年)又賜改為法泉寺。開元元年(712年)惠能在新州國恩寺圓寂,次年遷真身及所傳衣缽回寺。宋初,寺宇半毀於火,開寶元年(968年)修復,太祖賜名為南華禪寺,一直沿用至今。明萬曆二十八年憨山德清大力中興。清康熙七年(士668年)平南王尚可喜重修全寺。
民國23年(1934年),虛雲和尚來寺禮拜,次年任住持,籌款重建祖庭。經過十年建設,新建殿堂房產庵塔243楹,新塑大小佛像690尊,並重飾六祖真身。將四合院布局改為階梯式中軸線布局。全寺從曹溪門到卓錫泉,南北長503.33米,由東寺牆到禪堂西壁寬131.67米,建築面積達1.2萬平方米。民國33年(1944年),虛雲移錫雲門寺,釋復仁繼任住持。
建國後,釋惟因任住持。人民政府多次撥款修繕該寺。“文化大革命”期間,部分殿堂遭受破壞,四大天王像被砸毀。 1979年後政府又多次撥款重修,1981年重修六祖殿。1985年恢複方丈制,釋惟因重新任住持,寺中早晚功課、三壇大戒、水陸法會等佛事活動正常開展。 1992年5月釋佛源繼任住持。 1990年後,先後建成虛雲紀念塔、惟因舍利塔、曹溪門、禪堂、藏經閣,重修僧舍、廂房。1981年有僧7人,現任方丈傳正法師,有僧人百餘人。
寺內現存主要古建築有:建於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的寶林門;建於元大德五年(1301年)的鐘樓、鼓樓,鐘樓頂層懸有宋代鑄造的萬斤銅鐘;建於明成化十年(1474年)的羅漢樓,清代重建改為天王殿;建於元大德十年(1306年)的大雄寶殿,民國23年(1934年)移位重建;初建於唐憲宗元和七年(812年)的靈照塔,初為木塔,宋時改為磚塔,明、清、民國多次重修,1990年再次重修。
寺內珍貴文物有,六祖真身坐像、武則天聖旨、元代八思巴文字的聖旨、明正統十年(1445年)頒賜《藏經》聖旨、元代藏文帝師法旨、千佛袈裟、北宋慶曆五年至八年(1045—1048年)木雕五百羅漢等。

國恩寺

寺庵國恩寺

位於新興縣集成鎮龍山山麓,又名“龍山寺”,為禪宗祖庭之一。唐弘道元年(683年),惠能命弟子將自己新州故居改寺,初名“報恩寺”。神龍三年(707年),中宗敕賜改寺額為“國恩寺”,沿用至今。先天元年(712年)建成報建為恩塔,惠能從曹溪寶林寺返回此寺住持,同年八月初二在寺中圓寂。唐宋時期,國恩寺香火旺盛。明永樂末年殿宇破敗,1800多畝寺田多為豪強侵占。明正統十三年至十四年(1448-1449年),住持釋正照籌資擴建大雄寶殿、六祖殿、金剛樓,重塑佛像。至嘉靖年間,寺將傾圮。明末清初,邑紳、官府先後捐資興建龍粵庵、浴身亭、山門第一地牌坊、鏡池、金剛樓左右禪房、經堂、法堂等,再次中興。民國19年(1930年),寺產稻田三千餘畝被縣政府沒收。民國28年(1939年)春,日軍空襲縣城期間,縣立中學搬至寺內上課,寺舍改作課室和師生宿舍,只餘六祖殿及少數僧房。民國32年(1943年)春,學校遷返縣城原址,寺舍被征作糧倉。民國34年(1945年)春,廣東佛教會新興分會成立,會址設在此寺,住持釋自覺任會長。同年夏,搶修六祖殿和大雄寶殿,新建藏經閣。1951年春,以寺內部分房舍開辦集東國小。 “文化大革命”期間,寺內所有佛像、法器、碑刻、楹聯全被沒收毀壞,僧人紛紛離寺。1980年春,國恩寺交還僧人管理,籌資修繕。歷時一年半,恢復原貌。1981年8月29日,正式恢復對外開放,並陸續增建功德堂、思鄉亭、觀音殿、海外廳、方丈室、禪房、客房。1984年10月,新興縣佛教協會成立,會址設在此寺。1990年9月,重建一座八角七層28.88米高的報恩塔。1991年後,相繼建成山門、禪宗聖域大牌坊、側門牌坊、六祖紀念堂、功德堂、觀音殿、六祖齋堂,重塑五百羅漢像。1989年6月29日,被確定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國恩寺坐東北向西南,依山而築,總體布局為四進院落。寺前有珠亭、鏡池、“第一地”山門牌坊。寺內以金剛殿、大雄寶殿、六祖殿為主軸,左右兩側為地藏殿、達摩殿、文殊普賢殿、大勢至殿、四配殿及鐘樓、鼓樓、方丈室、客堂、齋堂、沐身池、禪房等。寺左側為報恩塔、六祖手植荔枝樹、觀音殿、功德堂,寺右側為六祖父母墳、挹翠亭、思鄉亭等c主體建築天王殿、大雄寶殿、六祖殿均為明代建築,至民國五百年間,曾維修過十多次,1981年進行大修。天王殿寬14米,深7.7米;大雄寶殿寬14米,深工2米;六祖殿寬14米,深12米。山門“第一地”牌坊建於明代,牌坊上鑲嵌石灣瓷塑“龍虎匯”,長1,2米,寬0,5米,工藝精緻,為嶺南現存最早石灣瓷塑之一。寺東側一棵惠能手植的佛荔樹,高18.5米,幾經枯死而又萌芽抽枝,枝繁葉茂,已有1300餘年歷史。
清末民初,有寺產3000畝,100多名常住僧人。民國30年(1941年),有數十名僧人留住寺中。建國初期,寺內有僧10餘人,農禪並舉,參加生產勞動。“文化大革命”期間只有鼎光和尚一人居寺。1998年起釋如禪任住持。

雲門寺

寺庵雲門寺

位於乳源瑤族自治縣縣城東北6公里的雲門山慈悲峰下。南漢乾亨七年(923年),文偃禪師創建,南漢白龍二年(927年)竣工,南漢王劉賜名光泰禪院。後敕改為證真禪寺。南漢大寶六年(962年)又賜改為大覺禪寺,一直沿用至今。因寺院坐落在雲門山下,故稱雲門寺。文偃住持時,常住僧人數百人,殿堂莊嚴,盛極一時。宋、元、明三朝均有修葺。至清初僅存祖殿和大殿,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重修祖殿、大殿,裝飾佛像,建照壁,新建—殿供奉韋馱及接引聖像。嘉慶、道光、鹹豐年間曾重修。至民國時期,特別是抗日戰爭時期,已剩殘牆斷壁。民國33年(1944年),虛雲駐寺修復,歷時九年,先後建成殿、堂、閣、樓、庫、寮等180餘間,建築面積7000多平方米,雕塑佛像80餘尊。
1953年6月,釋佛源任住持。50年代後期,房產被占用,全寺只剩4名僧人。1968年10月被用作乳源縣“五七幹校”校址。1969年12月底,寺內80餘尊佛像被當作“四舊”砸爛,佛經被毀,寺內珍貴古樹木被砍伐。1982年,縣政府撥款3萬多元維修。同年夏,在北京佛學院任教的佛源法師返寺主持重修工作。1983年4月9日,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恢復宗教活動,對外開放。此後,按政策陸續收回寺產l,5萬多平方米,樹林1500畝,水田40畝,果園130畝。1984年,省、市、縣三級政府撥款40萬元重建, 至1988年,先後重建天王殿、大雄寶殿、禪堂、鼓樓、明月樓、放生池、鐘樓、齋堂、旭日樓、香積廚、虛雲紀念堂、舍利塔、玉佛殿、延壽堂、伽藍殿、車庫等殿堂樓閣,維修法堂、藏經樓、祖師殿、方丈室等。
1983年恢複方丈制,釋佛源重新任方丈。1986年舉行傳戒法會,800多人參加受戒。1996年秋再次舉行傳戒活動。1998年有常住僧110人,釋佛源任住持。現任住持明向法師

靈山寺

寺庵靈山寺

位於梅州市梅縣區雁洋鎮陰那山。唐鹹通年間(860—874年)僧人潘了拳(自號慚愧)創建,初名聖壽寺。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擴建,並改名為靈光寺。1962年7月,被確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文化大革命”期間,寺僧被迫還俗,佛像被打碎,殿堂被改作他用。1980年批准開放,同時成立修復委員會。歷時8年,全寺修茸一新。1988年10月正式對外開放。現寺占地面積2萬平方米,依山而建,主要建築有山門、大雄寶殿、金剛殿、諸天佛殿、地藏閣、鐘樓、鼓樓、經堂、齋堂、客堂和李二何太史館等。其中大雄寶殿屋頂為螺鏇形藻井,俗稱“波羅頂”,是珍貴的建築文物c 1980年有僧人5名,1998年增至15人,釋瑞基任住持。

開元寺

位於潮州市區中心的開元路東段,前身為荔峰寺,唐玄宗開元二十六年(738年) 敕建為開元寺,為潮汕地區最大佛寺。元代稱開元萬壽禪寺,明稱開元鎮國禪寺,又稱鎮國開元禪寺,通稱開元寺。宋代曾多次加以修葺,宋康定元年(1040年)至慶曆三年(1043年)增建御書樓、鐘樓,重建羅漢殿,重飾佛像和五百羅漢像,殿堂樓閣已達五百楹。明清兩代,曾多次重修。清乾隆元年(1736年),曹洞宗密因和尚住持該寺,改為十方叢林。
民國10年(1921年),寺僧純密東渡日本求法,回國後在寺弘揚密教,同時在城北隅創密宗道場“蘇悉地園”。民國11年(1922年)8月2日遭大風災,殿閣受損嚴重,寺僧募資對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樓、石經幢、佛像等進行大修,經兩年完工。民國14年(1925年)潮安縣佛教會成立,駐開元寺辦公。民國34年(1945年)日本投降後,省立金山中學占用開元寺部分房產作校舍。建國後,開元寺部分房地被占用作為市場、印刷廠及電影院、縣文化局辦公場地。1961年,開元寺被確定為第一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文化事業管理局、潮安縣人民委員會多次撥款維修寺宇,1975年國務院文物局撥款5萬元修復香積廚、初祖堂、六祖堂、走廊、方丈廳及大雄寶殿。“文化大革命”期間,寺中許多文物被毀壞,僧人全部被遣散。
1977年6月,開元寺交文化部門管理,占用單位一律遷出。 1978年7月,省革委會重新公布開元寺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0年1月成立修建籌委會,動工修建,1982年2月8日舉行大雄寶殿、觀音殿、地藏閣落成典禮。1983年2月,香港李嘉誠獨資為其母重建的天王殿落成。同年4月,國務院確定開元寺為全國漢族地區佛教重點寺院。
開元寺現占地1.6萬平方米。寺院為宮殿式建築,中軸線依次為照牆、金剛殿、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樓、後花園,東路為諸天閣、鐘樓、地藏閣、客堂、雲水堂、香積廚、伽藍殿,西路為方丈廳、觀音閣、十方堂、初祖堂、六祖堂、五觀堂、藥王殿。大雄寶殿為五開間單層重檐歇山頂,四周有石欄,共有78塊唐代石刻欄板,經歷代更換,現多為明清之物。殿前左右各豎立唐代經幢一座,上刻《準提咒》《尊勝咒》經文。寺內還有北宋政和四年(1114年)鑄造的重1500餘公斤的大銅鐘,元泰定二年(1325年)雕刻的隕石香爐,明代的金木雕千佛塔,清乾隆御賜雍正版《大藏經》一部共7240卷, 日文《大藏經》一部48冊,智誠法師於民國26年(1937年)以舌血所書《華嚴經》8l卷等重要文物。
民國22—24年(1933—1935年),開元寺曾開辦嶺東佛學院,太虛任院長,學員30名。同時編輯出版《人海燈》《海漚集》《南詢集》等佛教書刊。民國26-27年(1947—1948年)舉辦第二期。1988年舉辦僧伽培訓班,首屆學員43名,學制3年。1991年10月28日,復辦嶺東佛學院,首屆學員57名(僧25名,尼32名)。
建國前夕,寺中僧人50餘人;1984年常住僧15人;1986年增至30人;1998年64人,釋弘澈任住持。現任住持達詮法師。

慶雲寺

位於肇慶鼎湖山南麓蓮花峰,為嶺南四大名剎之一。 明崇禎六年(1633年)由當地村民創建,初稱蓮花庵。後草建佛殿一處三間,改稱慶雲庵。崇禎九年(1636年),棲壑和尚來此主持,擴建殿宇,改名慶雲寺。經明末清初四次大規模修建,至康熙十二年(1673年)殿堂規模基本定型。寺坐西向東,大小殿房100餘間,建築面積9000多平方米,占地面積1.7萬平方米。鹹豐十年(1860年)因兵燹被焚毀,次年重修。光緒十九年(1893年)慈禧太后六十大壽,敕賜“萬壽慶雲寺”木匾及《龍藏經》、《釋迦事跡應化圖》並修葺寺宇。同治、光緒年間,僧眾1000多人,為該寺最盛時期。
民國11年(1922年)孫中山來寺遊覽,題贈“眾生平等,一切有情”對聯。 1963年,鑒真和尚逝世1200周年紀念委員會撥款在寺東側建榮睿紀念碑。 “文化大革命”期間受到嚴重破壞,所藏《龍藏》及千佛袈裟下落不明,佛像被毀。
1979年後,政府撥款修繕,相繼修復大雄寶殿、祖師殿、韋馱殿、塔殿、臥佛樓及佛像。1988年建成榮睿紀念堂。慶雲寺依地形將山肩緩坡削為七級,從下而上依次為方池印月(放生池)、桂花園、第十七福地山門、韋馱殿、大雄寶殿、藏經閣、舍利塔殿、祖堂、法堂、禪堂、客堂、方丈寮、印經寮、古龍泉、旃檀林等,大小殿堂100餘座,主體建築按中軸線對稱布局,占地面積9萬平方米。寺內現存舍利子、鹹豐大銅鐘、千人鑊、翡翠玉佛像和慈禧贈匾、平南王尚可喜贈方丈寶座、二代祖師手植的白茶花樹等文物。1983年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重點開放寺院。現任住持念果法師。

六榕寺

位於廣州市六榕路,創建於南朝劉宋(420—479年),初稱寶莊嚴寺。梁大同三年(537年), 內道場沙門曇裕法師自扶南求得佛舍利返國,抵廣州時,因病留居此寺,在殿前建塔瘞藏部分佛舍利,梁武帝敕賜為“寶莊嚴寺舍利塔”。唐高宗永徽元年(630年)重修。上元二年(675年)十一月,王勃往交趾途經廣州,遊覽該寺期間,應請撰寫《廣州寶莊嚴寺舍利塔碑》碑文。南漢時,寶莊嚴寺改為南漢王劉氏宗室女修道所,易名長壽寺。每逢上元、中秋佳節,信眾登塔燃燈懸燭以兆豐年,稱為“賽月金燈”。南漢大寶十四年(970年),北宋大軍南征時,寺及塔均毀於戰火。宋太宗端拱二年(989年)重建,逾年竣工,稱淨慧精舍。元祐元年(1086年)在原塔址重建寶塔,紹聖四年(1097年)六月三日落成,同塔頂層有千佛銅柱,塔壁佛龕供賢劫千佛像,故名千佛塔。康州(今德慶縣境)刺史趙叔盎撰寫《重修廣州淨慧寺塔記》。元符三年(1100年)九月底,遇赦北歸的蘇軾抵寺遊覽,見寺內六株古榕濃蔭蔽日,題書“六榕”二字。宋寶祐(1253一1258年)初年火災,燒毀殿宇多間。元至正十八年(1358年)重鑄千佛銅柱。明洪武六年(1373年),大半寺院被改為“永豐穀倉”,主要殿堂僅存千佛塔和觀音殿。洪武八年(1375年),住持愈堅在塔東面新建大殿覺皇殿,殿前建山門,山門東向。永樂九年(1411年)山門懸榜“六榕”,六榕寺之名由此得之。明正統五年(1440年)、弘治四年(1491年)、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萬曆二年(1574年)、萬曆四十二年至四十四年(1614一1616年)、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先後對寺塔進行部分修繕。順治七年(1650年)清兵人粵,環寺而居,望見千佛塔色彩斑斕,遂稱之為花塔,稱寺為花塔廟。乾隆六年(1741年)寺僧宗乘和尚在寺周圍購地重建禪堂、齋堂、僧寮、客堂、倉廚,開闢園圃。同治十三年(1874年),廣東巡撫張兆棟與兩廣總督瑞麟、廣州將軍長善協商撥出海防經費之羨餘,重修千佛塔,塔上八十八佛像由木雕改為陶塑。次年四月竣工,張兆棟撰《重修六榕寺塔記》,“六榕”正式成為寺名,沿用至今。民國8—9年(1919—1920年),廣州市政公所拆城築路,在六榕寺東闢建花塔街(今六榕路)和淨慧公園,六榕寺山門向後退讓,與天王殿相連。民國22—24年(1933—1935年)花塔重修,梁致廣撰《重修六榕寺花塔記》。自此,“花塔”成為正式塔名。
建國後,1952年、1955年、1963年先後三次修飾花塔。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後,寺內佛像除六祖銅像外全部被毀,寺院全被占作倉庫。
1972年春為接待美國總統尼克森到訪參觀,廣州市革委會撥款30萬元人民幣重修花塔,占據六榕寺的工廠、倉庫遷出。1978年冬正式動工全面維修花塔,1982年2月竣工。
1979年3月,恢復開放為宗教活動場所,雲峰長老任住持,1982年8月,市文物管理委員會將六榕寺交還市佛教協會管理。1983年4月,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漢族地區重點保護寺院之一。1983年6月,在花塔西面新建大雄寶殿,一年後落成。接著重建說法堂,新建友誼殿(亦稱泰佛殿)、功德樓、僧房,改建觀音殿。上述五項工程建築總面積為1600多平方米。1995年夏建成藏經閣。現任住持法量法師。
寺內現存主要文物有花塔、三尊銅佛像、觀音銅像、惠能銅像、重刻王勃塔碑、祖師墓園、歷代名畫家畫觀音像石刻30幅等。

相關資料

1.http://www.51766.com/img/nhs/
2.http://www.guoensi.com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