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北京》

《流浪北京》

《流浪北京》被認為是中國第一部真正的記錄片。該片圍繞一群1980年代末、1990年代初的“北漂族”(那時被稱作“盲流”)展開,這群人中有作家有畫家也有導演,儘管各有離開生活多年的家鄉的原因,他們來到北京卻都是為了追求更為純粹的藝術理想,然而,他們迎上的更多是尷尬的現實,表面上他們都很樂觀,那是因為他們不願告訴別人難以承受的生命之重。當現實越來越嚴峻時,他們中的多數人,隨其時的出國潮想方設法走出了國門,想在國外追求人生價值,而誓死想在北京找回藝術家尊嚴的幾位,有的終獲機會展示自己的才華,有的精神分裂。

基本信息

簡介

《流浪北京》流浪北京
《流浪北京》,講的就是自由作家張慈、自由畫家張大力、張夏平、自由攝影家高波、自由戲劇導演牟森他們五人在北京尋夢的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當中,充滿了艱辛,充滿了矛盾,沒有結果,探索還將繼續。《流浪北京》還有一個副標題,《最後的夢想者》。由於改革開放,西方的各種思潮湧入中國,八十年代的大學生和大學畢業的知識青年們比任何時候都追求自由,不僅是政治上的自由,也包括藝術創作的自由。雖然他們的夢想並不符合當時的社會現實,但他們從不停下他們追求的腳步。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正是知識青年從崇尚夢想,轉為注重現實的時期。這也是《流浪北京》紀錄的年代。那五個“盲流”也就成了名副其實的最後的夢想者。

劇情內容

《流浪北京》《流浪北京》

《流浪北京》是一部從1988年開始拍攝,1990年剪輯好的關於“北漂一族”的紀錄片,講述的是87到89年在北京的五個藝術家的故事,被稱作中國第一部紀錄片的。該片圍繞一群1980年代末、1990年代初的“北漂族”(那時被稱作“盲流”)展開,這群人中有作家有畫家也有導演,儘管各有離開生活多年的家鄉的原因,他們來到北京卻都是為了追求更為純粹的藝術理想,然而,他們迎上的更多是尷尬的現實,表面上他們都很樂觀,那是因為他們不願告訴別人難以承受的生命之重。當現實越來越嚴峻時,他們中的多數人,隨其時的出國潮想方設法走出了國門,想在國外追求人生價值,而誓死想在北京找回藝術家尊嚴的幾位,有的終獲機會展示自己的才華,有的精神分裂。片子記錄了五位自由藝術家80年代末在北京的一段生活。五位人物是:寫作的張慈、拍照片的高波、畫畫的張大力張夏平以及戲劇導演牟森。他們戶口所在地分別是雲南、四川、黑龍江等,他們放棄老家的工作來到北京、或者在北京大學畢業後自動留在北京,途徑不一,但目的大致相似,即在北京實現自己的藝術夢想。這部片子從頭到尾都瀰漫著一股“人肉的味道”,藝術家們絢麗的理想在陽光中閃閃發光,而現實卻如沼澤一般。作為藝術家,他們不斷地創作,充滿期望,作為卑微的人,他們在生活的巨輪前無力地掙扎。唯一充滿浪漫主義色彩的,只是他們的夢想。《流浪北京》被認為是中國第一部真正的記錄片。吳文光之於中國新記錄片的意義相當於崔健之於中國搖滾。該片先後拿去參加了多個國際電影節:香港國際電影節,加拿大蒙特婁國際電影節,日本山形國際記錄片電影節,美國夏威夷國際電影節,新加坡國際電影節等。 影片分為六段:1、為什麼到北京;2、住在北京;3、出國之路;4、1989年10月;5、張夏平瘋了;6、《大神布朗》上演。

基本資料

《流浪北京》《流浪北京》

中文名 流浪北京(含花絮)

出品年代 1990

MPAA級別 N/A

IMDB連結 N/A

IMDB評分 N/A

國家 中國

類別 紀實

檔案格式 XviD + MP3

檔案大小 1CD 45x15MB

視頻尺寸 576x432

導演

《流浪北京》《流浪北京》

吳文光,雲南昆明人。1982年畢業於雲南大學中文系。拍攝紀錄片《流浪北京---最後的夢想者》、《1966,我的紅衛兵時代》、《四海為家》(《流浪北京》續集)。被評論界譽為新紀錄片的創始人,但他本人另持看法。
吳文光簡歷

一、個人簡歷

1956年10月出生雲南昆明

1974年中學畢業後到農村當"知識青年"務農至1978年

1982年畢業於雲南大學中文系

1982年至1985年在昆明和新疆的中學任教

1985年至1988年在昆明電視台做記者

1988年至今,定居北京,寫作和拍攝紀錄片

二、著作

《1966,革命現場》(台灣時報出版公司,1993年)

《流浪北京》(台灣萬象出版公司,1994年)

《江湖報告》(《芙蓉》文學雜誌自1999年第4期起連載)

與國家主義紀錄片的區別

第一,《流浪北京》的敘述語言是極度個人化的。它是沒有任何解說詞的,僅有少數字幕。這部紀錄片的行進主要靠人物的互相評述進行。而國家主義紀錄片的語言帶有國家意識形態的印痕,國家主義人物類紀錄片多採用突出主要人物,其他人對他進行評論,眾星拱月的形式。

第二,《流浪北京》所表達的內容和思想也是個人化的。它表達的是五個京漂一族在北京的生活以及他們矛盾的思想和內心。他們的行為和思想並不是主流的,而是帶有極度的個人主義色彩的,這是國家主義紀錄片所絕對不會表現的。

第三,《流浪北京》的構圖是傾斜的,不標準的。國家主義的紀錄片,對人物進行採訪,被採訪人物總是位於畫面的中心,景別也是固定不變的。而在《流浪北京》中,被採訪的人沒有一個位於畫面的中心,全都是偏向一旁的,採訪的景別也不是一成不變的。這既是為了與國家主義紀錄片有所區別,同時也從一個側面表示人物處於社會的邊緣,他們心中充滿矛盾。

第四,《流浪北京》採訪時的燈光布置也與國家主義紀錄片有很大的不同。國家主義紀錄片為了突出採訪人物,往往把被採訪者置於比較強的自然光底下,或者採用三點布光法。而《流浪北京》卻採用了截然相反的做法,它把被採訪者置於相對昏暗的地方,也許昏暗的色彩更容易表達人物當時的處境吧。

從以上幾點看來,《流浪北京》是一部不同於國家主義紀錄片的個人紀錄片,它表達的是民間的聲音,邊緣的聲音,盲流的聲音。

拍攝背景

《流浪北京》導演《流浪北京》導演

1988年4月的一天,在北京靠寫作謀生的張慈在她租住的小四合院里告訴吳文光,她準備結婚出國。張慈的對象是個美國人,叫喬治,一頭銀髮,張慈叫他作“我爺爺”。吳文光當時想,這群自八十年代初滿懷藝術夢想,拋棄職業和戶口約束盲流在北京的人或許不久都會以各自的方式結束自己“流浪北京”的歷史,吳文光應該動手拍點東西來記錄下來。拍攝方式是朋友幫忙,在各個劇組“蹭”不花錢的機器。張慈之後,張大力、高波、牟森、張夏平又以朋友的身份陸續進入到吳文光的鏡頭前。1990年初,吳文光在昆明老家的一個朋友管的機房裡剪出這部片子,當時才想到這個名字《流浪北京》。吳文光和片子裡的人物有過類似的生活,希望過也失望過,痛苦過也快樂過,幼稚過也瘋狂過。把中國這么一群特殊藝術族記錄下來是我當時的簡單想法,同時也想第一次不受任何約束和干擾地把自認為“真正的記錄樣式”玩一把。這部片子完成之後,整個20世紀80年代這一頁已被翻過。對於一類中國青年來說,也許是一種浪漫的夢想主義時代的結束,以及進入的20世紀90年代會完全是另一種面目,即便是《流浪北京》里的人物,他們操行的“藝術人生”也可能會變成“人生藝術”。當然這都是吳文光拍片後這么想的,而當時拍攝過程中,吳文光只是想著如何老老實實、如一個真正的旁觀者那樣把他們記錄下來。

影片簡評

《流浪北京》最大的特色就是真實,吳文光在接受採訪時談到他想把那個時代記錄下來,因為他感到巨變即將發生。果然,在1988年之後5位藝術家有四位先後出國。在片中真實的記錄了畫家張夏平在她自己的畫展上精神失常的狀態,給人極強烈的震撼。時間到了2004年,當看到這部片子時,會深深感到他們生活的艱辛和對藝術的執著最讓人喜歡的就是牟森,也許是因為仰慕已久的緣故吧,真的沒想到十多年前的牟森居然是那樣堅強和自信的人,他對話劇的熱愛和對生活方向沉穩的把握委實讓我自嘆不如。吳文光採用的是以訪談為主的拍攝方式,著重表現每一個人他們對於生活的想法以及對彼此的看法,而5位藝術家各有各的打算,但又共同的對藝術有著難以割捨的瘋狂的熱愛,這也構成了此片的一大亮點。

獲獎及展映

1991:日本福岡亞洲電影節;香港國際電影節;山形國際紀錄片電影節;蒙特婁國際電影節(加拿大);夏威夷國際電影節;倫敦國際電影節;柏林國際電影節"新電影國際論壇"
1992:新加坡國際電影節
1993:巴黎盧弗宮電影院;柏林文化宮"中國新電影";蒙特尼爾藝術節;悉尼 當代藝術博物館
1994:布魯塞爾藝術節
1995:廣州"首屆現代藝術小劇場展演";倫敦ICA藝術中心
1996:維也納國際電影節; 里斯本國際紀錄片電影節
1997:代藝術博物館"新中國/新視覺"

關於主演

海外華文女作家協會成員張慈海外華文女作家協會成員張慈
張慈
海外華文女作家。雲南大學中文系畢業,中國作協雲南分會會員。作品有《朴滿》、《島村》、《錯嬰》、《狗湖》、《鳥印》等短篇小說系列;《獨步人生》、《倒下的樹》、《隨風而去》、《吃、寫、死》、《太陽》、《春夏秋冬獻詞》等散文。
1988年出國,出版長篇小說《浪跡美國》,紀實報告文學《美國女人》。現居矽谷,將出版長篇神性小說《噴泉》,長篇性愛小說《浮雲》,滇西抗戰紀實長篇小說《雲南妹妹》及紐約喜劇《哈羅》。

關於北京的夢想和現實

《流浪北京》,講的就是自由作家張慈、自由畫家張大力、張夏平、自由攝影家高波、自由戲劇導演牟森他們五人在北京尋夢的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當中,充滿了艱辛,充滿了矛盾,沒有結果,探索還將繼續。
《流浪北京》還有一個副標題,《最後的夢想者》。由於改革開放,西方的各種思潮湧入中國,八十年代的大學生和大學畢業的知識青年們比任何時候都追求自由,不僅是政治上的自由,也包括藝術創作的自由。雖然他們的夢想並不符合當時的社會現實,但他們從不停下他們追求的腳步。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正是知識青年從崇尚夢想,轉為注重現實的時期。這也是《流浪北京》紀錄的年代。那五個“盲流”也就成了名副其實的最後的夢想者。
北京對當時的青年來說是一個理想中的舞台,他們認為來到北京,就能從事他們想作的工作,發揮他們的才能。張慈因為忍受不了雲南箇舊編輯部的陰冷與平淡,而最終選擇來到北京。張夏平來到北京的原因是北京是首都,“北京”兩個字吸引人,其實吸引人的是她自己對北京的理想。張大力來到北京是因為他離開了畫畫,他就無法生存。高波留在北京,是他想拍一些自己要拍的照片,他說盲流就是freelance,每個人身上都應該有一些盲流性。牟森則夢想在北京擁有一個自己的劇團,演一些自己的戲。

大陸獨立電影之紀錄片

大陸獨立製作紀錄片的出現,從根子上通向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民間先鋒藝術的小小傳統。1990年後,獨立製作電影開始登台亮相,逐漸成為不可忽視的風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