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死不如賴活著》

《好死不如賴活著》

《好死不如賴活著》從網路傳播、海外頻繁獲獎,到現在已經成為這一題材內繞不開去的作品,不過,這個片子正式的DVD版卻是遲到了,拖延到最近才推出,四年以後大家再看這部紀錄片,或許我們能有一些略為不同的收穫,我不知道是否有人也像我們當初在大學宿舍里看片時一樣沉默和震驚。

基本信息

劇情

馬深義一家住在中國河南上蔡縣文樓村,他的家庭就是愛滋病的受害者。他們一家五口人,有四人感染了愛滋病,只有9歲的大女兒是健康的。《好死不如賴活著》沒有故事、沒有情節、沒有背景音樂、沒有字正腔圓的敘述、沒有宏大的場面,整部影片就是在紀錄這個家庭的日常生活。影片的鏡頭從2001年的春末夏初開始,歷經盛夏、深秋、嚴冬,一直到春節,近距離地拍攝了馬深義一家面對愛滋病和死亡的人生經歷。

夏至:馬深義的妻子雷妹面對已經發病來日無多的現實,已經完全崩潰。在鏡頭面前,她時而歇斯底里地哭喊,時而神色飛揚地回憶自己當年結婚時的紅火風光。馬深義無奈地訴說自己對家庭和孩子的絕望。

大暑:小兒子馬占槽因為愛滋病的關係一直在腹瀉,已經消瘦了很多。口腔已經潰爛的雷妹已經遇見到自己過不了今年就要死亡,平靜地面對鏡頭安排自己的後事。

立秋:因為弟弟的死亡和媽媽的去世,雷妹的病突然加重,這時的雷妹已經不能起床。每天躺在一個板車上,被馬深義推進推出。秋日的下午,已經失去神志的雷妹躺在板車上,蒼蠅在她的口裡進進出出,她連趕蒼蠅的力氣都沒有了。

中秋:今年的玉米是個豐收年,小院子裡的玉米堆成了孩子們的娛樂場,垂死的雷妹被拖到診所打吊針,孩子們暫時忘記了家庭的災難,歡樂的笑聲飄蕩在玉米堆上。中秋節的夜晚,勞碌了一天的馬深義照顧自己的幾個孩子。

霜降:在這個清冷的秋夜,草本植物的大限的節氣中,雷妹去世了。面對妻子痛苦的死亡過程,馬深義恐懼到了極點,他忍不住對著鏡頭訴說自己對死亡的恐懼。

立冬:雷妹死後的馬家,因為家中少了一個痛苦掙扎的標本,重新歸於平靜。馬深義對金錢的看法也因為雷妹的死亡開始有了變化。在上“五七”墳的時候,已經懂事了的馬寧寧的哭聲縈繞在初冬的田野上。

冬至:在雷妹百日墳的前後,下了一場大雪。這時的馬占槽已經會走路了。

春節:馬深義給自己的孩子買了過年的新衣,一家人暫時忘了愛滋病帶來的痛苦,開始迎接新的一年的到來。

簡介

2005年的冬天,我提著一袋水果,走進了馬深義的家,當時他新買了一輛三輪車,蓋了間廂房,在廂房裡,有一台半新的VCD機擺電視機旁,機器上放著幾張碟片,他告訴我,“這是別人捐的”。

在文樓村,馬深義是明星戶,很多的捐贈直接寄到他家,這讓不少村民為之忌妒。而馬深義為人所知,應該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紀錄片《好死不如賴活著》。

武漢電視台的陳為軍往返多次到河南上蔡縣文樓村,拍攝了這部讓很多人為之落淚的片子。當時,馬深義的妻子雷妹已經臥床不起,站起來的氣力都沒了,幾隻蒼蠅在她的耳邊飛來飛去,馬深義就這么推著板車,每日送她去縣醫院看病,雷妹的生命完全在維繫階段,但並沒有過多久,她就拋下了三個孩子離開了。

《好死不如賴活著》像很多“敏感”題材的作品一樣,並沒有機會在電視台公開放映,但是,這絲毫不妨礙它在網路上的廣泛傳播,當時,在大學宿舍之間,我們互相傳看著這部片子,每個人看完的反應都是一樣的,悶不作聲,女生則哭了起來。

就在離當時的我不足五個小時車程的地方,有這么一個家庭如此活生生地面臨著愛滋病的威脅,雷妹的死並沒有宣告他們和這個病毒的了解,因為在馬深義和他兩個孩子的身體裡,也感染上了愛滋病,這個恐怖的病毒應該是無時無刻都威脅著他們的生命。就在村子前後的麥地里,隆起的墳包特別刺眼,而一群群孩子就在墳包和墳包中間的村路嬉戲著,對著我的相機扮著鬼臉。當時,我眼圈裡的淚珠在打轉。

我在文樓村逗留了兩天,後來除了給一戶人家寄過我幫他們拍攝的全家福,幾年來幾乎和他們沒了聯繫,只是每年逼近年底,媒體的年終盤點中,我會看到同行到文樓村探訪他們。馬深義的大女兒馬妞應該已上高中,而我所認識的文樓村小那位對工作抱怨很多的語文老師,是否還在他原來的崗位,我也是不得而知。

文樓村是一個不斷有外界關注並介入的中原村莊,媒體的報導,慈善機構、基金會的進入,使得這個村成為“明星村”的同時,醫療設備、居住環境、學校硬體都有了很大的改觀。這是陳為軍在拍攝《好死不如賴活著》時所無法想到的,不過,我覺得他進入這個家庭的用意也並不完全在此,因為對於一個公認弱勢人物的資助,往往會比切實容納這樣的群體並身體力行幫助更多的感染者會容易很多。

大陸獨立電影之紀錄片

大陸獨立製作紀錄片的出現,從根子上通向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民間先鋒藝術的小小傳統。1990年後,獨立製作電影開始登台亮相,逐漸成為不可忽視的風景。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