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然是誰》

《浩然是誰》

這是蘇中平原地區的一群小鎮少年,一群厭惡學習、喜歡打架鬥毆的國中生。他們三天兩頭被請去政教處受訓寫檢查,受處分、離家出走、被勸退學的總是他們。他們似乎飛揚跋扈,自認為強大無敵,但遇到事情又會洗脫責任,其實成人世界的規訓始終是一種隱隱威脅,他們既反抗,又畏懼。

基本信息

劇情簡介

浩然是誰》說的是這群小鎮少年的一件“預謀打人未遂事件”,這樣的事情每天都可能發生,幫會、打架、跟老師作對、兄弟、女孩兒的事情就是這些少年最日常的生活,他們有無數“未遂”的衝動,有使不完的勁頭,時間還沒有緊迫地追趕他們,他們還能遊蕩、荒廢、拋擲、妄為,而現實又給他們積聚了那么多危機,那么多要“打浩然”的理由,但他們以為萬無一失的打浩然計畫真正實現起來並不容易,他們看著浩然從眼皮底下溜掉,他們耗掉全部力氣發狠、追擊、圍堵,都不能把浩然找出來,他們看到他,但是根本打不到他,浩然自身,有不被他們打到的靈敏素質,浩然背後,有他們不敢打的背景。他們的反叛指向一個找不到的打擊目標。

後來松松們會去當廚師,當工人、娶妻生子或者繼續遊蕩,就像他們的父親一樣。他們既想、又不想那么快長大,成年生活就這么在猶猶豫豫中開始了,而現實積聚了更多危機在他們身上。

導演簡介

楊弋樞,女,中國藝術研究院電影學博士生。曾獲《上海文學》小說新人獎,主要在國內刊物發表小說、隨筆、評論、理論等作品20餘萬字。《浩然是誰》是作者第一部紀錄片

獲獎情況

由年輕作者楊弋樞獨立製作的紀錄片《浩然是誰》入選今年的第59屆瑞士洛加諾國際電影節FilmmakersofPresent單元。這個是洛加諾電影節國際競賽單元外的另一個競賽性的單元。

《浩然是誰》導演闡述

十幾年前,我也曾是D鎮的一名國中生,也是片中這群少年的年紀,我記得我的哥哥、鄰居的男孩子們、還有我的很多同學也是這樣的遊蕩少年,當年我毫不關心他們整天干了什麼,作為好學生的我對他們敬而遠之、自動與他們劃界、不與之為伍。但誰知道呢,時間以另一種形式迴轉,當我遇到這群少年並開始拍攝他們的時候,我心裡卻在不斷回溯我自己的少年時光。你知道,那些我們自我規約所擯棄的生活里,暗藏了另一個不可能的自己;你知道,那些在匆匆趕往成年的路上所丟失的,一定有我們要找回來的東西。

在整個拍攝中,數十小時的素材帶里,浩然出現的時間不超過幾十秒,在我想來,這幫小豹一般的男孩們周密計畫、埋伏等候要將之打敗的對象,一定比他們自己更強悍、兇狠。但是浩然根本不,他不過是一個戴一頂有小絨球的帽子、穿著臃腫棉衣、身高不過一米五、躲藏逃竄的初二小男生。也許松松們想打的人,可能不是浩然,可能是某個路人、是對他們皺眉頭的一個鄰居、是訓斥了他們老師、也可能是某個讓他們看不順眼的有錢人、某個大搖大擺的官員,任何一個人都有可能是他們想打的對象,只是這一次碰巧是浩然,因此浩然是誰一點也不重要,浩然是否出現也不重要。也許比浩然是誰稍稍有意味一點的是,浩然是他們根本打不到的想像目標。

“浩然”是這些孩子的現實隱喻與成長寓言,它證明這些少年們為自我構建的世界的脆弱性、暴力指向的虛妄性。在與這群孩子在一起的許多個日子裡,隱隱的“浩然寓言”不是不讓我有一點心驚的。很奇怪拍這些孩子我總是遭遇陰天,於是這群動感十足的孩子們總是出現在灰色調的畫面里,這種反差,我想,其實就是我理解的他們,我理解的成長。

朋友說我像個藏在他們中間的臥底,的確是,只不過這個臥底帶著友好的心而來,她沒有責任感,沒有社會問題意識,她有一點好奇,有一點個人的成長情結在裡面,還有一點為一種說不清的力量所激動的心情,她還為一個年齡的身姿、動作、神情等等那些影像感十足的畫面所吸引,她呈現、體會、參與、感嘆,但是不關懷,她認為關懷是個需要太高高度的行為,她不想站得太高。

作為一個臥底,她不想出賣她拍的人,她更願意跟她拍的人共謀而不是跟觀看的人共謀,因此她保守了他們的大部分秘密。她不能擔保她拍的這些人就是真正的他們,她只能擔保這些人當然不是虛假的他們,就是說,被看到的他們是她願意呈現的他們的截片。當然,誰又不是以截片出現,時間、地域、甚至歷史,能被看到的誰說不是截片。

紀錄片就是截片的藝術,所以她總是寬恕自己沒有拍到某個場景、將某個有意思的片斷割捨等等。捨棄的總是會比選擇的多得多。她寬恕自己說,拍紀錄片就要排除這些抱憾的心思。也許每一個拍紀錄片的人都是這樣一個臥底,帶著不可告人的目的,持著攝影機侵入別人的空間,投入對方的生活,最終用影像呈現出來的很少很少的那一部分,人們稱之為紀錄片。真正的紀錄片,永遠大於影像可能呈現的那部分。

大陸獨立電影之紀錄片

大陸獨立製作紀錄片的出現,從根子上通向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民間先鋒藝術的小小傳統。1990年後,獨立製作電影開始登台亮相,逐漸成為不可忽視的風景。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