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文光[紀錄片導演]

吳文光[紀錄片導演]

吳文光,紀錄片導演,1956年出生於雲南昆明,主要作品有《1966,革命現場》、《流浪北京》等,1988年至今定居北京,寫作和拍攝紀錄片,被稱為“中國獨立紀錄片之父”。

人物經歷

1956年10月出生雲南昆明

1974年中學畢業後到農村當“知識青年”務農至1978年1982年畢業於雲南大學中文系

1982年至1985年在昆明和新疆的中學任教

1985年至1988年在昆明電視台做記者

1988年至今,定居北京,寫作和拍攝紀錄片

主要作品

《1966,革命現場》(台灣時報出版公司,1993年)

《流浪北京》(台灣萬象出版公司,1994年)

《江湖報告》(《芙蓉》文學雜誌自1999年第4期起連載)

作品介紹

《流浪北京:最後的夢想者》

長度:150/70分鐘;1990年

簡介

片子記錄的是五位自由藝術家80年代末在北京的一段生活。五位人物是:寫作的張慈、拍照片的高波、畫畫的張大力和張夏平以及戲劇導演牟森。他們戶口所在地分別是雲南、四川、黑龍江等,他們放棄老家的工作來到北京、或者在北京大學畢業後自動留在北京,途徑不一,但目的大致相似,即在北京實現自己的藝術夢想。

影片分為六段:1、為什麼到北京;2、住在北京;3、出國之路;4、1989年10月;5、張夏平瘋了;6、《大神布朗》上演。

製作人的話

八八年四月的一天,在北京靠寫作謀生的張慈在她租住的小四合院裡告訴我,她準備結婚出國。張慈的對象是個美國人,叫喬治,一頭銀髮。在張慈處見過喬治的高波說他像海明威。張慈叫他作“我爺爺”。

我當時想,我們這群自八十年代初滿懷藝術夢想,拋棄職業和戶口約束盲流在北京的人或許不久都會以各自的方式結束自己“流浪北京”的歷史,我應該動手拍點東西來記錄下來。這就是當時拍這部片子的原始動機。拍攝方式是朋友幫忙,在各個劇組“蹭”不花錢的機器。張慈之後,張大力、高波、牟森、張夏平又以朋友的身份陸續進入到我的鏡頭前。拍攝時間斷斷續續從八八年夏天持續到八九年底。

九零年初我在昆明老家的一個朋友管的機房裡剪出這部片子,當時才想到這個名字“流浪北京”。

我和片子裡的人物有過類似的生活,希望過也失望過,痛苦過也快樂過,幼稚過也瘋狂過。把現在中國這么一群特殊藝術族記錄下來是我當時的簡單想法,同時也想第一次不受任何約束和干擾地把自認為“真正的記錄樣式”玩一把。

這部片子完成之後,整個八十年代這一頁已被翻過。對於一類中國青年來說,也許是一種浪漫的夢想主義時代的結束,以及進入的九十年代會完全是另一種面目,即便是《流浪北京》里的人物,他們操行的“藝術人生”也可能會變成“人生藝術”。

當然這都是我此刻在這么想的,而當時拍攝過程中,我只是想著如何老老實實、如一個真正的旁觀者那樣把他們記錄下來。

1991年1月

三、參展放映

1991:日本福岡亞洲電影節;香港國際電影節;山形國際紀錄片電影節;蒙特婁國際電影節(加拿大);夏威夷國際電影節;倫敦國際電影節;柏林國際電影節“新電影國際論壇”

1992:新加坡國際電影節

1993:巴黎盧弗宮電影院;柏林文化宮“中國新電影”;蒙特尼爾藝術節;悉尼當代藝術博物館

1994:布魯塞爾藝術節

1995:廣州“首屆現代藝術小劇場展演”;倫敦ICA藝術中心

1996:維也納國際電影節; 里斯本國際紀錄片電影節

1997:代藝術博物館“新中國/新視覺”

《我的1966》

長度:165分鐘;1993年

一、簡介

片子主要以五位曾經是紅衛兵的人物訪問構成,他們是:劉龍江(現在身份為北京一飯店經理);胡曉光(現在身份為北京某公司幹部);徐友漁(現在身份為北京某研究所哲學研究員);黃玲(現在身份為北京某研究所工程師);田壯壯(現在身份為電影廠導演)。片子分為五段:1、長在紅旗下;2、加入紅衛兵;3、拿筆做刀槍;4、見到毛主席;5、砸爛舊世界;6、建立新世界;7、回到九二年。

製作人的話]

1966年我十歲。我居住的城市是距首都北京有三天三夜火車旅途的昆明。我家視窗正對市中心的紅太陽廣場,這個廣場是在文化大革命中模仿天安門廣場修建而成的。

二十五年後,1991年的冬天,我在當年紅衛兵的策源地北京開始尋訪那些“大革命的過來人”。持續一年的尋訪過程,曲曲折折的人物接觸,最終形成了這部紀錄片。

這是一次進入歷史隧道的摸索,我時常感覺身處巨大的黑洞之中。

我相信:具體的人與事就是歷史。我希望在一次“歷史的倒帶”中,讓某一時間“定格”,看看歷史是怎么在進行,人們是如何具體地活動。

五位歷史的經歷者關於“過去時”的敘述和一支女子搖滾樂隊“眼鏡蛇”排演名為“1966,紅色列車”新曲的“現在時”過程構成這部片子。這是一個並不複雜的構成。我希望有心於這段歷史的人們能夠直截了當地直入具體的人與事件之中。當然,企求從中愉悅的人肯定要大失所望,因為這部片子沒有提供這種享受。

僅僅是共同在一條隧道里跋涉一次。

1993年1月

三、參展放映

1993:山形國際紀錄片電影節並獲“小川紳介”獎;香港國際電影節;柏林國際電影節“新電影國際論壇”;悉尼當代藝術博物館;悉尼國際紀錄片會議

1994:紐約林肯中心 “中國新電影”;布魯塞爾藝術節;德國奧格斯堡電影節

1996:新加坡國際電影節

1997:紐約當代藝術博物館“新中國/新視覺”

《四海為家》

長度:165分鐘;1995年

一、簡介

這部片子是《流浪北京》的續片,同樣五位人物在五年之後、分別在五個不同國家的一段生活記錄。片子分為五段:1、家在北京;2、家在巴黎;3、家在義大利;4、家在奧地利;5、家在美國。

製作人的話

《流浪北京》完成時是1990年,片子裡五個人物中的四個已經陸續離開北京移居其它國家。九零年的夏天,我和唯一留在北京的牟森在北京一個胡同里喝酒,他當時是《流浪北京》的唯一觀眾。酒喝的半醉時,牟森問我:《流浪北京》的續片還打算拍嗎?我說打算的;牟森說:那好,不過那時我肯定不在北京了。

那時我們對北京都非常失望,我自己也想離開北京。我當時存有續拍《流浪北京》的願望是想問:在北京還有夢想嗎?如果北京不給我們夢想,巴黎會給嗎?美國會給嗎?

三年後,也是夏天,《流浪北京》的續片《四海為家》在北京開始拍。牟森依然在北京,他是去了西藏,也去了美國,但後來還是回到北京。鏡頭是從他開始的,到九四年春夏,鏡頭移到海外,尋訪拍攝了已經定居在外的高波、張大力、張夏平和張慈。這時人物已不止五個,原因是他們都有了配偶或孩子。

補充一點,片子臨近完成時,高波、還有張大力帶著他們的妻子、還有孩子回到北京定居。

五年過去,人的生活足跡就像畫了個圓圈地輪迴了一次。以後若干年,他們中的一些人也許還會再離開北京或是又返回北京。這一點他們不能肯定,我也不能肯定。我能肯定的是,我是希望用記錄的方式關注著中國人這種永無歸宿的肉體與精神的流浪。

1995年2月

三、參展放映

1995:山形國際紀錄片電影節

1996:香港國際電影節;維也納國際電影節;新加坡國際電影節;里斯本紀錄片電影節

1997:紐約當代藝術博物館“新中國/新視覺”

《江湖》

長度:150分鐘;1999年。

一、簡介

這部紀錄片記錄的是一個名為“遠大歌舞團”的大棚演出團。這個大棚來自河南農村,大棚老闆老劉帶著他的兩個兒子、兩個兒子的女朋友和一群家鄉村子附近的愛唱歌跳舞的青年男女在路上巡迴演出。他們“上路”的目的只是一個:離開沒有什麼機會的老家,出門掙錢。他們所到之處都要在當地政府各種部門辦好關係;演出節目是唱目前最走紅的流行歌和通俗舞蹈;演出地點多半選擇在大城市的郊區和附近的小鎮。

老劉和大兒子小劉有了矛盾,在老劉回家後,大兒子接他的班管理這個團,但生意仍不見好轉,一些人因為拿不到錢想要離開。小劉的一個好朋友從別的大棚跑來,說要幫助小劉,但他欺騙了小劉,帶走了大棚的一個女孩。大風把帳篷吹塌,演出停止了,以後生意一直不好,兩個月的工資發不出來,有的離開了。大棚的幾個主要演員密謀向小劉要錢,不給錢就走人。小劉發了部分工資給他們,穩住了他的大棚。他們繼續巡迴下去,但掙錢的前景依然黯淡。

二、製作人的話

“江湖”是一個非常中國的詞,直接的詞意是“江”與“湖”,但其暗指的並非純粹地理的概念,而是身體離開習慣支撐的土地之後漂浮在兇險難測、前途未明的“另一種生活”中,或者說,就象人被從家裡拋棄到路上之後。所以這部片子裡的人們經歷的並不是一種吉普賽式的生活,而是被迫出門、上路、然後夢想著有朝一日掙到錢回家。這種生活注定與浪漫無關。

10年前我第一次獨立拍攝的紀錄片是《流浪北京:最後的夢想者》,那是關於5個年輕的外省藝術家到北京尋找藝術夢想的故事;現在一群離開土地、以大棚歌舞方式開始他們四處漂泊的掙錢謀生道路的年輕農民又成為我的紀錄對象,我想其原因是因為我們命中注定是被拋棄在“路上”上了。

1999年10月

三、參展放映

1999:山形國際紀錄片電影節;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電影節

2000:雲南大學影視人類學研究所;柏林國際電影節“新電影國際論壇”;北京“紀錄片研討會”;新加坡國際電影節;瑞士尼昂紀錄片電影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