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文光[紀錄片導演]

吳文光[紀錄片導演]

吳文光,1956年10月出生於雲南省昆明市,中國內地紀錄片導演,畢業於雲南大學中文系。

1990年,執導個人首部紀錄片《流浪北京》 。1993年,執導紀錄片《1966,我的紅衛兵時代》,該片獲得第2屆山形國際紀錄片電影節“小川紳介”獎 。1999年,執導紀錄片《江湖》 。2001年,擔任紀錄片《和民工跳舞》的導演 。2004年,執導紀錄片《時間/空間》。2005年,開啟“村民影像計畫” 。2009年,開啟“民間記憶計畫” 。2010年,執導紀錄片《治療》 。2016年,擔任紀錄片《調查父親》的導演 。

基本信息

人物經歷

吳文光 吳文光

1974年,吳文光從中學畢業後到農村當“知識青年”務農 。1978年,考入雲南大學中文系 。1982年,從雲南大學中文系畢業 ;同年,開始在昆明和新疆的中學任教 。1985年,開始在昆明電視台做記者 。

1990年,執導個人首部紀錄片《流浪北京》,該片記錄了五位自由藝術家20世紀80年代末在北京的一段生活 。1993年,執導紀錄片《1966,我的紅衛兵時代》,該片主要由五個紅衛兵,劉龍江、胡曉光、徐友漁、黃玲、田壯壯對“文革”的回憶組成,獲得第2屆山形國際紀錄片電影節“小川紳介”獎 。

1995年,執導紀錄片《四海為家》 ,該片是紀錄片《流浪北京》的續集,通過對這五位藝術家的持續關注,向觀眾揭示了北漂一族的生活現狀以及無奈的出路或者結局 。1999年,執導紀錄片《江湖》,該片講述了一個叫作“遠大歌舞團”的農村大棚演出隊的故事 。2000年,執導紀錄片《日記:1998年11月21日,雪》。

2001年,執導紀錄片《尋找哈姆雷特》;同年,執導紀錄片《你的名字叫外地人》 ;隨後,執導紀錄片《和民工跳舞》 。2004年,執導紀錄片《時間/空間》。2005年,開啟“村民影像計畫”,該計畫目的是讓具有“草根背景”的村民親自參與拍攝。他們來自中國的不同省份的農村,其中多數作者生活在當地村子,而且從未使用過攝像機,他們自己選擇拍攝題材,拍攝一個短片,由草場地工作站剪輯 。

2006年,吳文光建了郵件組與村民作者交流 。2009年,開啟“民間記憶計畫”,該計畫除了村民作者之外,也有許多學生、實習生參與 。2010年,執導紀錄片《治療》 ;同年,執導紀錄片《亮出你胯下的傢伙》 ;隨後,他開始整理與村民作者在郵件組裡的文字往來,並編寫了一本書,書名叫《農民與攝影機》 ;此外,還在紀錄片《我年輕時也打老虎》中出鏡。2016年,執導紀錄片《調查父親》,該片講述了吳文光追索已逝父親隱瞞的故事,並從中梳理父子關係 。

個人生活

1913年,吳文光的父親吳廷章出生。之後,吳廷章成為了一個單位的會計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吳廷章被送去單位農場 。1977年,吳廷章從農場歸來 。1989年,吳廷章在昆明一家醫院逝世,終年76歲 。之後,吳廷章葬在昆明郊外的一個公墓里,他的墓碑上刻著:“1913年出生於四川合江” 。

主要作品

導演作品

時間名稱類型
2016年《調查父親》紀錄片
2010年《亮出你胯下的傢伙》紀錄片
2010年《治療》紀錄片
2004年《時間/空間》紀錄片
2001年《和民工跳舞》紀錄片
2001年《你的名字叫外地人》紀錄片
2001年《尋找哈姆雷特》紀錄片
2000年《日記:1998年11月21日,雪》紀錄片
1999年《江湖》紀錄片
1995年《四海為家》紀錄片
1993年《1966,我的紅衛兵時代》紀錄片
1990年《流浪北京》紀錄片

文學作品

時間名稱出版社
2010年《農民與攝影機》(回憶錄)/
1999年《江湖報告》文學雜誌《芙蓉》
1994年《流浪北京》台灣萬象出版公司
1993年《1966,革命現場》台灣時報出版公司

編劇作品

時間名稱類型
1990年《流浪北京》紀錄片

監製作品

時間名稱類型
1990年《流浪北京》紀錄片

剪輯作品

時間名稱類型
1993年《1966,我的紅衛兵時代》紀錄片

錄音作品

時間名稱類型
1993年《1966,我的紅衛兵時代》紀錄片

攝影作品

時間名稱類型
2010年《亮出你胯下的傢伙》紀錄片
2010年《治療》紀錄片
1993年《1966,我的紅衛兵時代》紀錄片

參演電影

上映時間劇名扮演角色導演合作演員
2010 我年輕時也打老虎 ---- 薛鑒羌, 張贊波 張贊波

獲獎記錄

榮譽獎項
  • ▪ 1993 第2屆 山形國際紀錄片電影節“小川紳介”獎 《1966,我的紅衛兵時代》 (獲獎)

人物評價

在紀錄片《江湖》中,吳文光不局限於長鏡頭、固定鏡頭的跟拍,而是採用更大膽,更加具有主觀意識 。《江湖》的拍攝使吳文光被賦予了一個新的評價:關注底層。吳文光開始從拍攝城市文化精英、關注“文革”歷史題材轉向關注底層。把被拍攝者變成拍攝者,讓被拍攝者自己記錄自己的生活,這是吳文光關於紀錄片新的思考和探索,也是他對紀錄片拍攝方式的創新。這種拍攝方式的創新來源於他對傳統紀錄片拍攝對被拍攝者毫無幫助的倫理困境的掙脫,也是吳文光自己在紀錄片生涯里的一次自我否定和創新,這種創新屬於吳文光,也屬於中國獨立紀錄片。吳文光開創的這樣一種新的拍攝和記錄方式,不僅是對自己的革命,對中國獨立紀錄片領域的影響也是廣泛而深刻的,這樣一種新的探索和可能,豐富了中國獨立紀錄片的理論和實踐 (東北師範大學鄭亦亭、安徽大學宋倩倩綜合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