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潮》

《新潮》

《新潮》月刊是在1919年元月創刊,由北京大學新潮社所編,編輯部由傅斯年、羅家倫、楊振聲3人組成,傅斯年擔任主任編輯,直到1919年底他赴歐留學。《新潮》是在的直接影響之下出版的,在五四運動前後,舉起倫理革命和文學革命的旗幟,表現了鮮明的反對封建道德和封建文學的戰鬥色彩。《新潮》雜誌以“文藝復興”相號召,刊登了許多鼓吹文學革命的論文和小說、詩歌等白話文學作品。

基本信息

簡介

《新潮》《新潮》

“五四”文學革命初期重要的新文化刊物月刊,以“The Renaissance”(“文藝復興”)為英文譯名。1919年1月,由北京大學學生組織的“新潮社”(另有少數教員及校外人士參加)編輯出版。“五四”以前,編輯部由傅斯年、羅家倫、楊振聲組成,傅斯年為主任編輯;“五四”之後不久,傅、楊出國留學,改由羅家倫一人編輯;羅出國後,周作人擔任主任編輯,毛子水顧頡剛陳達材孫伏園編輯。《新潮》創辦過程中,曾得到李大釗陳獨秀魯迅等人的支持和幫助。

《新潮》是在《新青年》的直接影響之下出版的,在五四運動前後,舉起倫理革命和文學革命的旗幟,表現了鮮明的反對封建道德和封建文學的戰鬥色彩。《新潮發刊旨趣書》表示反對“桎梏行為,宰割心性”的宗法社會及其“惡劣習俗”,主張民主思想和解放個性;反對因循枯萎、“塊然獨存”的封建文化和學術,提倡用“現世的科學思想”引導中國“同浴於世界文化之流”。該刊先後發表了一些文章,揭露了從君主專制到家長尊嚴等一整套封建秩序和倫理關係的罪惡,反對“出世主義”、“達生觀”、“物質主義”等反映封建階級沒落思想的人生觀,提倡建設“自由的,活潑的,理性的,適應的真道德”,以代替封建的舊道德

《新潮》雜誌以“文藝復興”相號召,刊登了許多鼓吹文學革命的論文和小說、詩歌等白話文學作品。傅斯年的《怎樣做白話文?》,羅家倫的《什麼是文學?》、《駁胡先驌君的〈中國文學改良論〉》,俞平伯的《社會上對於新詩的各種心理觀》等文章,進一步闡發了文學革命的宗旨,對於反對新文學的復古守舊勢力進行了批駁。《新潮》刊載了康白情、俞平伯、葉紹鈞、楊振聲、羅家倫、顧誠吾、汪敬熙、朱自清、寒星(劉半農)等人的新詩作品。發表小說創作較多的是葉紹鈞、汪敬熙、楊振聲。魯迅除了曾寫信表示支持之外,還在該刊發表了小說《明天》和尼采《察拉圖斯忒拉的序言》的譯文。該刊還以較多的篇幅翻譯介紹了易卜生蕭伯納蘇德曼梅特林克戲劇托爾斯泰、高爾基、王爾德的小說。這些都擴大了新文化運動的影響、是對倡導中的文學革命的有力支持。

《新潮》雜誌主持者傅斯年、羅家倫等人,對文學革命的鼓吹,一開始就存在著否定一切傳統、“極端崇外”和“全盤歐化”的傾向。隨著新文化統一戰線的逐漸分化,刊物原有的資產階級右翼立場更為明顯,2卷1號以後陸續發表了許多有關西方資產階級哲學的論文。1922年3月出至3卷2號停刊。

使命

關於《新潮》月刊之使命,觀其首期第一卷第一號之《新潮發刊旨趣書》,可略而知之。其大要曰:
今日幸能漸入世界潮流,欲為未來中國社會作之先導。本此精神,循此途徑,期之以十年,則今日之大學固來日中國一切新學術之策源也;而大學之思潮未必不可普遍國中,影響無量。……一則以吾校真精神喻與國人,二則為將來之真學術鼓動興趣。同人等深慚不能自致於真學者之列,特發願為人作前驅而已。
由此可知,《新潮》之使命乃在鼓動覺醒意識,倡導研究學術,主張“以批判為精神”,“非敢立異以為高”,“凡能以學問為心者,莫不推誠相與”。
另外,傅斯年在回答顧誠吾的信中,也提到“要改革風氣,不要遷就社會——這是我的基本主張”(見第一卷第四號通信),可以代表當時同人氣魄不同凡俗,是充滿朝氣與理想的。

批判精神

五四時期所揭櫫的兩大主義,“德先生”(Democracy)與“賽先生”(Science),可說是響徹雲霄,蔚為風潮,造成一股革舊布新之態勢,勇銳不可擋。
《新潮》文字表現強烈批判精神,可說俯拾皆是,每期都是精彩的論述,其中尤力於抨擊傳統。以對中華民族的劣根性提出反省而言,傅斯年就罵中國人之卑劣在於好行小慧,沒有主義①,[傅斯年:《心氣薄弱之中國人》,《新潮》,第1卷,第2號。]而中國人的社會混亂,秩序太差,沒有辦事的條理與正軌,所以中國人只有民眾的生活,卻沒有社會的生活。②[傅斯年:《社會--民眾》,《新潮》,第1卷,第2號。]俞平伯在《民主政治與倫常主義》一文更是激烈而露骨地指出,民主政治的精神是自覺,與傳統倫常主義的服從精神是不相容的,要政治革命的真正成功,就得有社會革命,而社會革命是產除服從的倫常主義,以人格主義代替之③;[見《新潮》,第2卷,第2號。]此外,俞氏寫了一篇《狗和褒章》的小說,記一位婦人守寡30年,與一條喚作“花兒”的小狗相依為命,當貞節牌坊章頒下之際,此婦人也一命嗚呼了,對斬喪人性的傳統禮教,發出沉痛的控訴,極為哀怨感人④,[見《新潮》,第2卷,第3號。]作者其餘如《現行婚制底片面批評》⑤[見《新潮》,第3卷,第1號。]及《我的道德談》⑥[見《新潮》,第1卷,第5號。]等文,都是一貫抨擊傳統虛偽名教的舊道德,主張尊重個性之自由發展。
傳統人際關係,講究五倫,即是儒家所謂的“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其中父子、夫婦、長幼,都是因為家庭關係的建立而形成,足見家庭在傳統道德所扮演角色之重要性。《新潮》雜誌對於傳統的抨擊,以女子沒有獨立人格(見後討論)及舊家庭制度為其關注核心,博斯年在首號《新潮》雜誌即拈出以《萬惡之原》為題,以為中國的傳統家庭破壞個性的發展⑦,[傅斯年此文為《新潮》雜誌反對中國家庭制度的首要文字,以後的作者對傳統舊家庭的抨擊,傅氏大多持肯定態度,可以想見當時風潮。]可為反對舊家庭制度最激烈的代表作。以後吳康的《論吾國今日道德之根本問題》,甚至主張廢棄舊家庭制度傳統孝道觀念⑧,[見《新潮》,第1卷,第2號。]而羅家倫《是愛情還是苦痛》小說,描述舊家庭婚俗之束縛與不得離婚之痛苦①,[見《新潮》,第1卷,第3號。]顧誠吾發表了《對於舊家庭的感想》系列長文,更是嚴厲指出舊家庭的弊病在於名分主義、習俗主義及運命主義,造成的遺毒是沒有是非、沒有愛情,所以就不認為有人格的存在,其目的是實利與虛榮,其手段是老例和世故②,[顧誠吾《對於舊家庭的感想》系列長文,分三次登載在《新潮》,第1卷,第2號、第2卷,第4號、第2卷,第5號,由內容可知作者因病而繼續發表,此文當有四篇綴成,今僅見三篇,第四篇付之闕如。]傅斯年對此文極表讚賞,特加按語介紹,張厚載也呼應顧文的看法,主張對舊家庭若不能積極的改革,就以生活獨立作為消極的改革,並提出生活獨立之可貴。③[見《新潮》,第1卷,第4號。]
除了對於傳統抨擊之外,表現在學術上的批判精神,即是書刊的批評文章,一類是故書新評,另一類是書報評論。為何要故書新評呢?在首卷首號有段前言,說得極好:
吾人研求文籍雖不可不偏重今世,勢不能盡棄故作,以往著述,因多存永久價值者,志為學人,理必從事。
由此可知,新學舊知並重,是《新潮》書評一貫的風格。故書新評另一原因,是古書沒有系統與清晰眉目,讀來很費勁,為解決此種披沙揀金之負擔,“不是就一部舊書的本身批評,只是取一部舊書來借題發揮,討論讀故書的方法”。④[博斯年:《故書新評》前言,《新潮》,第1卷,第4號。]
關於書報評論方面,新近書刊不論中西學術著作,皆能以平等眼光與忠實態度為之。西學多評介哲學、科學、社會學與教育領域著作,中學以王國維《宋元戲曲史》最受矚目,評價極高,以為“此書前此別未有作者,當代亦英之與京,所以托體者貴,因而其書貴也”,又“此書取材不易,整理尤難,籀覽一過,見其條貫秩然,能深尋曲劇進步變遷之階級,可以為難矣”,“王君治哲學,通外國語,平日為文,時有達旨”,且具有世界眼光云云,可見王氏在當時是能以新方法治學而受推崇之學者,比起馬敘倫、蔣維喬諸人著作被評為一文不值,真有雷壤之別焉。①[馬敘倫《莊子札記》、蔣維喬譯《論理學講義》均被傅斯年批判得體無完膚,以為沒有任何學術價值。俱見《新潮》,第1卷,第4號。]

人道關懷

五四時期的思潮是強調個性解放,在文字表現上則是充滿人道關懷,首要是揭露女子沒有獨立人格之傳統積弊。如葉紹鈞《女子人格問題》主張尊重女子人格,以平等相待②,[見《新潮》,第1卷,第2號。]朱洪《女權與法律》則斥責法律種種輕忽女子權益之荒唐,更是充滿為女子打抱不平之精神③,[見《新潮》,第2卷,第5號。]而郭須靜翻譯日人界利彥《男女關係的進化》,以進化觀點描述未來男女交往當立於平等地位,女子在婚姻離合與經濟生活要完全能夠自由作主④,[見《新潮》,第1卷,第5號。]羅家倫《婦女解放》一文提出一個極重要的觀點,強調女子自覺意識,“婦女固然應當解放,而婦女解放尤賴婦女自己解放起”⑤。[見《新潮》,第2卷,第1號。]
在文學小說創作上,楊振聲《貞女》寫一位女子冥婚後上吊自殺的過程,在反映女子沒有獨立人格的悲劇,令人掬起一把同情之淚⑥,[見《新潮》,第2卷,第5號。]葉紹鈞《這也是一個人》描述一位女子婚姻不幸福,最終慘遭被賣之下場⑦,[見《新潮》,第1卷,第3號。]是皆有抗議傳統禮教之下,女子平白被犧牲之苦況,不輕意地流露作者人飢己飢、人溺己溺之偉大同情胸懷!
故適之更以北大名教授的身份,親自為一名尋常卑微的人物寫傳記——記載一位名叫李超女士獨自在家覺得沒意思,便發憤要出門求學,在廣州先後進公立女子師範、聖神學堂與公益女子師範等,因不滿意,於是好不容易籌得旅費到北京入國立高等女子師範學校,而不幸那年冬天她病倒,次年病重死在法國醫院。後來由李超的遺稿發現,她所以要出遠門求學,主要是要逃避逼婚的壓力,但其兄嫂不肯,就斷絕一切所需費用,李超仍堅決而行,最後被各方催促信函而致病死。這本是芸芸眾生中一件小小插曲,所以引起胡適的關注,竟要為一位素不相識的女子,費盡六、七千字做一篇長傳記,主要是他對李超的遭遇很表同情,因為其一生“可以用做無量數中國女子的寫照,可以用做中國家庭制度的研究材料,可以用做研究中國女子問題的起點,可以算是中國女權史上的一個重要犧牲者”,可以引發諸多對女子不公的討論與反省,所以胡適自己說“我覺得替這一個女子作傳,比替什麼督軍做墓志銘重要得多咧”。①[胡適:《李超傳》,見《新潮》,第2卷,第2號。]
除此之外,人道關懷也表現在市井階層卑微人物身上,以他們日常生活力素材,以其感同身受的心情投入創作,所以頗能引起讀者的共鳴。如沈性仁翻譯俄國Maxim Gorky小說《一個病的城》,說明小孩與貓皆無食物可吃,生活在飢餓瀕臨死亡邊緣之慘狀。②[見《新潮》,第1卷,第3號。]譯者情感豐富,文筆流暢而扣人心弦,仿佛就在眼前般,令人不忍卒睹!在民國初年軍閥割據、擁兵自重的國度里,最苦痛的還是一般平民,因此傅斯年《去兵》一文即直接喊出個人對軍閥擁兵的深惡痛絕:
兵是沒用的,兵是代表獸性的,兵是野蠻時代的遺蹟。兵是現在社會上一切罪惡的根源,兵是文明進化的大障礙物。③[見《新潮》,第1卷,第1號。]
傅氏之言雖憤慨激切,但也並非故作危言聳動聽聞,只要看楊振聲小說《一個兵的家》,寫一家祖孫乞討苦相,因其父親當兵已死,母親與姊姊又沒能謀生,全家生活陷入愁城①,[見《新潮》,第1卷,第4號。]就能心領神會,想見軍閥為割據勢力而強行徵兵,老百姓流離困頓之絕境,仿佛是杜甫《石壕吏》的翻版。②[杜甫尚有《新安吏》、《垂老別》、《新婚別》等詩,都是描寫別離室家、遣戍從軍之苦,極盡哀怨之能事,可與此處數篇小說對讀,真是歷歷悲慘,古今同慨!]而楊鍾健小說《一個好百姓》記一戶尋常百姓,被強盜與官軍搶劫搜刮慘狀,作者借著一位男主人被強押離家,行進中喊出“這就是我當順民的下場”之口吻,似乎說出彼時政治黑暗,平民內心煎迫的哀號,恨不得起來拚命造反!③[見《新潮》,第2卷,第2號。]
現實社會的關心,有的往往蘊含人性光輝的一面,寫出一曲人們內在的心聲,楊振聲《磨麵的老王》小說就是最佳的例子。全篇記述以磨麵為生的老王,孑然孤身,心中極羨慕家庭妻小稚趣融融的溫暖,後來病倒無人理,內心深處經歷渴望慰藉而失落的冷清。④[見《新潮》,第3卷,第1號。]其人物性格刻畫細膩,感情模擬豐富深刻,正展現對社會低階層百姓生活之關照的縮影。現實社會的關心,也有的表達對教育問題高度的反省,並溯源到社會整體層面的檢討,如有北大青年學生自殺,李大釗、蔣夢麟、羅家倫等人分別撰文提出一己看法,其中以羅家倫的結論最值得深思,他以為中國青年因沒有美術生活與男女社交公開的活動,是人生觀改變的消極反響,青年自殺是教育上轉變的大問題,是社會殺了青年。⑤[見《新潮》,第2卷,第2號。]

引進西學

梁啓超《清代學術概論》對晚清西洋留學生深表不滿,以為西洋留學生殆全體未嘗參加引介西洋思想之運動,運動之原動力及其中堅,“乃在不通西洋語言文字之人,坐此為能力所限,而稗販、破碎、籠統、膚淺、錯誤諸弊皆不能免,故運動垂二十年,卒不能得一健實基礎,鏇起鏇落,為社會所輕”。其實,就外來思想之傳播而言,彼時中國處於新舊觀念衝擊之際,欲得一健實基礎,即令留學生能全體參與,亦難冀於短短二十年有所成效,因此,梁氏之觀點,未免過於苛求。
《新潮》作者群對西學的引介,不妨從兩方面來看,一是翻譯,二是觀念或學門的引進。翻譯多集中在心理學、哲學與社會學等人文知識領域,另外西洋小說與戲劇也有大量的翻譯,往往經由此文學作品引進,反省社會的改革。如潘家洵翻譯Margaret小說《爐火光里》,借著一個迷信宗教而古板頑固的舊家庭,因各人觀念不同,發生種種問題,以為中國可以作為借鏡,即是一例。①[見《新潮》,第2卷,第2號。]在觀念或學門的引進方面,有經濟學如劉秉麟的《經濟學上之新學說》與《分配問題發端》②,[分見《新潮》,第1卷,第3號、第4號。]有哲學如崧格年的《哲學數學關係史論引》與《數之哲學》③、[分見《新潮》,第1卷,第2號、第4號。]何思源的《思想的真意》與《近世哲學的新方法》等④、[分見《新潮》,第1卷,第4號、第2卷,第1號。]馮友蘭的《柏格森的哲學方法》⑤[見《新潮》,第3卷.第1號。]、吳康與羅家倫共同記錄杜威的演講《思想的派別》⑥[杜威到北京演講,其講稿由羅家倫與吳康共同記錄,分四次在《新潮》連載,始自第2卷,第3號,迄於第2卷,第5號。]等,有社會學如何思源的《社會學中的科學方法》與《社會共同化》⑦[分見《新潮》,第2卷,第4號、第3卷,第1號。],有心理學如汪敬熙的《心理學之最近趨勢》與《什麼是思想》。⑧[分見《新潮》,第2卷,第5號、第1卷,第4號。]比較有意思者,任(釒開)以心理學的角度寫成小說《新婚前後七日記》⑨,[見《新潮》,第1卷,第5號。]已將西學與文學創作做了新的嘗試;康白情更是結合生理學、心理學、人口學、地理學、民族學及社會學諸門知識,寫成《論中國之民族氣質》一文,探索中國各區域種族特性,說明近世民族不競之原因,主張發展教育,振興交通事業,才能使中國有再生(the Renaissance)之機①;[見《新潮》,第1卷,第2號。]而蔡元培以西方民族裝飾起源之理論,說明《美術的起源》,亦能有一己獨特見解。②[見《新潮》,第2卷,第4號。]
可見,此時西學或以翻譯原著,或以觀念或學門的引進方式,絕大多數是能讀西文原著之人,已超越梁啓超《清代學術概論》中的批評③,[梁啓超:《清代學術概論》,第72頁,台灣中華書局,台北,1980年1月。]即此而論,能讀西文之人已逐漸在思想界取得發言之重要位置,殆無疑也。以《新潮》最後一期(第三卷第二號)推出“一九二○年名著介紹特號”為壓軸看來,作者清一色是正在美國的留學生,有饒疏泰、朱經、羅家倫、馮友蘭、汪敬熙、楊振聲、何思源、劉光一、金岳霖、江紹原與袁同禮,主編羅家倫亦是留美學人,這期介紹西方著作為專題,集中在心理學、宗教、哲學、歷史、社會學等人文學科,有個特點,即是每位作者都是學有專精,不是僅僅一書的介紹與評論,也涵蓋整門學科的相關領域發展概況,為當時西方學術的最新研究成果,做了最直接而忠實的引進;可惜只是曇花一現,《新潮》停刊後,這期以專門引介西方人文學科最新成就的雜誌,在中國也成為絕響!

文學革命

《新潮》月刊刊載新詩,始自第一卷第二號由胡適領銜發表《十二月一日到家》起,葉紹鈞、羅家倫、顧誠吾、傅斯年、康白情、俞平伯等人繼之,均是一時之俊也,此後幾乎每期都有新詩在《新潮》發表,正代表呼應胡適新詩嘗試用白話文書寫的明確表態。在這些闖將支持下,白話文學運動的聲勢確是浩大,胡適晚年接受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做口述歷史時,不無心悅地說:
當我在一九一六年開始策動這項運動時,我想總得有二十五年至三十年的長期戰鬥才會有相當結果;它成熟得如此之快,倒是我意料之外的。我們只用了短短的四年時間,要在學校內以白話代替文言,幾乎已完全成功了,在民國九年(1920),北京政府教育部便正式通令全國,於是年秋季始業,所有國民國小中第一、二年級的教材,必須完全用白話文。①[唐德剛譯註:《胡適口述自傳》,第164頁,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上海,1993年4月。]
因此,如果我們細加考察《新潮》諸篇討論白話文學的理論文字,可知背後不無胡適的影子,有著推波助瀾的力量,即以羅家倫《駁胡先繡君的中國文字改良論》一文,就是明顯為胡適的主張大張旗鼓,副題標為“解答幾種對於白話文學的疑難”,則可思過半矣。②[見《新潮》,第1卷,第5號,其中引用胡適《建設的文學革命論》文字作為佐助,即是一例。]羅氏另有一篇《今日中國之小說界》文章,把中國新出小說分為黑幕派、濫調四六派與筆記派三大類,同時對寫小說與翻譯西洋提出忠告,以為當有社會責任感,並將矛頭指向林琴南以古文翻譯西洋小說,視為反面教材之例子說明③,[見《新潮》,第1卷,第1號。]亦可作如是觀。
顯然地,《新潮》除了幾乎期期有白話新詩外,域外小說與戲劇譯作的大量刊登,均可看出胡適的主張此際已廣為青年普遍接受與支持,吳康《我的白話文學研究》(第二卷第三號)、傅斯年《怎樣做白話文》(第一卷第二號)與《白話文學與心理的改革》(第一卷第五號)等,可說皆是當時風潮之下的產物,而胡適被聘為新潮顧問也絕非偶然!

相關評論

《新潮》月刊所反映的問題,有的已經成為歷史陳跡,留予後人作為史料的一部分,如倡導婦女爭取平等與獨立人格、白話文的全面推行運用、舊家庭威權制度的全面瓦解等,反傳統主義已成為當時思潮主流,是無容為諱之事實;有的仍在步履蹣跚之中行進,尚未能建立起新的制度與規範。五四運動經過80年的歷程,中國人曾經走過軍閥混戰、對日抗戰、國共內戰、反右運動、大躍進、文化大革命等一連串巨大波瀾,乃至於改革開放20年後,似乎又回到五四的原點,重新再出發,在這漫漫兮長夜孤寂,中國人耗盡了難以估量的精英分子,也付出了慘痛而沉重的經驗與教訓,緬懷於此,不禁令人感慨萬千!

民國期刊

“民國雜誌”指1912年至1949年10月1日前出版發行的雜誌、期刊等。它的內容反映了我國近現代政治、經濟、文化、科技、軍事等諸領域的歷史發展軌跡。20世紀50年代的北京琉璃廠和上海福州路文化街上,民國雜誌賣價只有幾角、幾分錢一本,如今作為收藏品已升值到十幾元至近百元,且堂而皇之進入拍賣殿堂,成了收藏家手中的珍品,其價值亦隨之登上新台階,令人刮目相看。
《科學畫報》
《觀察》
《時與文》
《展望》
《國訊》
《柯達商報》
《孔教會雜誌》
《國際新聞周報》
《浙江潮》[民國期刊]
《不忍》
《文學界》
《時與潮》
《時代精神》
《大眾》
《南風》
《月華》
《再生》[民國期刊]
《青年界》
《每周情報》
《風雨談》
《金鋼鑽》
《黑白》[民國期刊]
《天地人》[民國期刊]
《文潮》
《文友》[民國期刊]
《永安月刊》
《作家》
《孤軍》[民國期刊]
《禮拜六》
《學燈》
《新壘》
《史地學報》
《人世間》
《新醫藥刊》
《小說大觀》
《生活教育》
《國藥新聲》
《讀書與出版》
《拓荒者》[民國期刊]
《紫羅蘭》[韓雪歌曲]
《紅玫瑰》[民國期刊]
《南國》[民國期刊]
《文章》[民國期刊]
《宇宙風》
《晨報副鐫》
《新語林》
《郵友》
《中國紡織學會會刊》
《經濟導報》
《教育與民眾》
《經濟導報周刊》
《經濟周刊》
《時與文》
《評論報》
《文萃》
《社會新聞》
《新社會半月刊》
《新月》
《新潮》
《新青年》
《月月小說》
《金剛鑽》
《矛盾》
《香艷雜誌》
《金屋》
《眉語》
《海潮音》
《民間報》
《集美周刊》
《民俗》
《正中》
《社會之花》
《北洋周刊》
《抗戰》
《烽火》[民國期刊]
《海燕》
《中國工人》
《青鶴》
《戰士》[民國期刊]
《經史關係》
《燕京學報》
《小說林》
《中國評論周報》
《水產月刊》
《秦鍾》
《犁頭》
《上海醫報》
《文藝陣地》
《百病自療》
《農業論壇》
《總動員》
《生存》[民國期刊]
《夜鶯》[民國期刊]
《中國學生》
《政治周報》
《社會科學論叢》
《醫事雜誌》
《新中華》
《音樂教育》
《旅行雜誌》
《禹貢》[民國期刊]
《新生》[民國期刊]
《食貨》
《主日學校期刊》
《近思》
《青年公論》
《中央周刊》
《曙光》[民國期刊]
《魯迅風》
《古今》
《世紀評論》
《故宮周刊》
《政衡》
《飯後鍾》
《上海無線電》
《故宮》[民國期刊]
《文學周報》
《紅旗周報》
《工程界》
《南洋史料》
《國際文化》
《大眾醫學》
《國風》[民國期刊]
《中國童子軍》
《青運文獻》
《立言畫刊》
《新潮》
《友誼》[民國期刊]
《萬象》
《文瀾學報》
《生活》[民國期刊]
《啟示》[民國期刊]
《南京中央日報》
《茶話》
《南社湘集》
《實報》
《出版周刊》

《小說月刊》
《中流》
《譯文》
《現代評論》
《光明》
《國文月刊》
《文學》
《太白》
《現實文學》
《詞學季刊》
《東方雜誌》
《譯報周刊》
《逸經》
《中國新書月報》
《讀書生活》
《星期六》[民國期刊]
《世界知識》
《大道》[民國期刊]
《制言》
《吾友》
《平明雜誌》
《國民雜誌》
《紅雜誌》
《麒麟》
《聖經報》
《東北文化月報》
《庸言》
《農業通訊》
《農報》
《進展月刊》
《我存雜誌》
《中原》[民國期刊]
《新生路》
《文壇》
《學林雜誌》
《更生》
《大中華》
《砥柱》
《新認識》
《橄欖月刊》
《新光雜誌》
《莽原》
《中國建設》
《增濤》
《質文》
《實業金融》
《文藝月報》
《中國工業》
《說文月刊》
《希望月刊》
《金屋》
《文華》
《矛盾》[民國期刊]
《中建半月刊》
《長壽》
《時兆》
《高爾基研究年刊》
《文藝春秋》
《中華圖書館協會會報》
《人物雜誌》
《廣西文獻期刊》
《氣象研究所集刊》
《中華英文周報》
《統計月報》
《統計界簡訊》
《化學世界》
《中國文摘》
《快樂家庭》
《新少年》

《敬佛月刊》
《觀宗概況》
《大乘月刊》
《中日密教》
《佛學周刊》
《連漏聲》
《大佛學報》
《宜昌佛教居士林林刊》
《西藏班禪駐京辦公處月
《威音》
《頻伽音》
《仁智林叢刊》
《佛化周刊》
《微妙聲月刊》
《弘慈佛學院年刊》
《南瀛佛教會會報》
《北平佛教會月刊》
《東方文化》
《建設》
《亞洲世紀》
《創造月刊》
《中央邊報》
《現代法學月刊》
《朝花》
《新學生》
《千秋》[民國期刊]
《見聞》
《永生》[民國期刊]
《小說季報》
《染化》
《台樟通訊》
《中堅》
《土本工程》
《五洲》
《健美運動》
《生活星期刊》
《軍聲》
《氣象季刊》
《突進》
《風土什志》
《海濤》
《進步青年》
《勵志》
《讀書通訊》
《大俠魂》
《政治周刊》
《國聞周報》
《川康建設》
《西北風》
《時事類編》
《野草》[民國期刊]
《大千》
《航務通訊》
《科學》[民國期刊]
《水星》
《英語周刊》
《西風》[民國期刊]
《土書集刊》
《共產黨人》
《中國稻作》
《突崛》
《地質評論》
《家庭周刊》
《學藝彙刊》
《廣播周報》
《教育通訊》
《中學生》
《科學大眾》
《時代》[民國期刊]

新文化運動主導人物及重要期刊

新文化運動是指20世紀初反對封建文化的思想啟蒙運動。新文化運動為學術界一種革新運動。1919年5月4日前夕,陳獨秀在其主編的《新青年》刊載文章,提倡民主與科學,批判中國文化,並傳播馬克思主義思想;一方面,以胡適為代表的溫和派,則反對馬克思主義,支持白話文運動,主張以實用主義代替儒家學說,即為新文化運動濫觴。在這一時期,陳獨秀、胡適、魯迅等人成為新文化運動的核心人物,這一運動並成為五四運動的先導。

主導人物:陳獨秀李大釗魯迅胡適易白沙吳虞錢玄同
重要期刊:《新青年》《每周評論》《新潮》《星期評論》《建設》《民國日報》副刊、《覺悟》《少年中國》《新社會》《天津學生聯合會報》《覺悟》
重要社團:五四以前的重要社團有北京的“少年中國學會”、“國民雜誌社”、“新潮社”、“北京大學平民教育講演團”;湖南的“新民學會”;湖北的“互助社”;五四以後出現的重要社團有三四百個,重要的有北京的“工讀互助團”;湖南的“文化書社”、“俄羅斯研究會”;湖北的“利群書社”、“共存社”;廣東的“新學生社”;天津的“覺悟社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