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雜誌》

《國民雜誌》這是一冊極盡美化的期刊,書面色彩鮮麗,仿佛一家新店開市大古。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書籍作者:縮微中心
圖書出版社:縮微中心
圖書品相:10成品相
庫 存 量:1 本
圖書售價:2600.00元
圖書類別:舊期刊
圖書標籤:雜誌 民國 期刊 精裝 16開
上書時間:2009-03-30
出版時間:2006

介紹

《國民雜誌》是一份創辦於1941年1月(北平)的大型綜合性刊物。以時事、政治文藝為主要內容,兼有科學常識、歷史地理、風土人情方面的版面。1944年12月出至第4卷第12期後終刊,是具有官方背景的刊物,讀者對象定位於社會的中下層民眾。第一卷主編是王君時,後數度易人,先後有伊籐左千夫,柳龍光,王則,祝彥威,王真夫等人任主編。參加編務的另有王維,張金壽,謝人堡等作家。

刊物宗旨

在特定的歷史背景下,《國民雜誌》奉行的辦刊旨趣有幾個方面,一是對使中國“走入此種歷史大環境試煉的中國固有文化,要加以新的檢討與新的估定”。二是要檢討中國過去的錯誤“更要從這些錯誤里獲得新的覺悟,知道怎樣擺布自己的前途”。三是“介紹近代知識,鼓吹科學思想,並確立外交路線,與鄰邦共趨東亞繁榮大道”。這樣的宗旨,當然是定位在日偽宣傳的軌道上的,但其調門是比較低的。比較豐富的文學藝術內容是《國民雜誌》的價值體現,眾多的文藝欄目亦留存下不少文壇資料,如評傳、名人生活、國粹、詩詞、隨筆、雜俎、學生徵文、論壇、史乘。現代作家評傳中有徐志摩、謝冰心、丁玲、林語堂;也有漢奸頭面人物如汪精衛、王揖唐、江亢虎、湯爾和等寫的詩詞。文壇概述中有資料性很強的《近數年來的中國雜誌界》、《目前華北文藝界批判》。

推出專輯

1942年該刊革新,文藝內容得到加強,不斷地推出專輯,如“短篇小說特輯”、“新人短篇文藝作家推薦特輯”、“書簡特輯”、“雜文特輯”、“譯文特輯”、“幽默創作特輯”、“劇運之輯”、“羅曼•羅蘭逝世紀念特輯”。於《國民雜誌》上發表作品的眾多作家中,不乏當時頗具影響者:梅娘、蕭菱、高深、馬驪、麥靜陳慎言公孫燕、楊絮等。

蔡元培作序

蔡元培蔡元培

《國民雜誌》者,北京學生所印行也。學生唯一之義務在求學,胡以犧牲其求學之時間與心力,而從事於普通國民之業務,以營此雜誌?曰:迫於 愛國之心,不得已也。向使學生而外之國民,均能愛國,而盡力於救國之事 業,使為學生者得專心求學,學成而後有以大效於國,誠學生之幸也。而我 國大多數之國民,方漠然於吾國之安危,若與己無關。而一部分有力者,乃 日以椓喪國家為務。其能知國家主義而竭誠以保護之者,至少數耳。求能助 此少數愛國家、喚醒無意識之大多數國民,而抵制椓喪國家之行為,非學生 而誰?嗚呼!學生之犧牲其時間與心力,以營此救國之雜誌,誠不得已也。 學生既不得已而出此雜誌,則所出雜誌之務有以副學生之人格,其要有三:

一曰正確。有一事焉,與吾人之所預期者相迎合,則乍接而輒認為真; 又有一事焉,與吾人之所預期者相抗拒,則屢聞尚疑其偽。此心理上普通作 用也。言論家往往好憑藉此等作用,以造成民眾心理,有因數十字之電訊而 釀成絕大風潮者,當其時無不成如荼如火之觀,及事實大明而狂熱頓熄,言 論家之信用蕩然矣。故愛國不可不有熱誠;而救國之計畫則必持以冷靜之頭 腦,必灼見於事實之不誣而始下判斷,則正確之謂也。

二曰純潔。救國者,艱苦之業也。墨翟生勤而死薄,勾踐臥薪而嘗膽,

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斷未有溺情於耳目之娛,侈 靡之習,而可以言救國者。近來我國雜誌,往往一部分為痛哭流涕長太息之 治安策,而一部分則雜以側艷之詩文,戀愛之小說,是一方面欲增進國民之 人格,而一方面則轉以陷溺之也。願《國民雜誌》慎勿以無聊之詞章充篇幅。 三曰博大。積小群而為大群,小群之利害,必以不與大群之利害相牴觸 者為標準。家,群之小者也,不能不以國之利害為標準。故有利於家,而又 有利於國,或無害於國者,行之。苟有利於家,而有害於國,則絕對不可行。 此人人所知也。以一國比於世界,則亦為較小之群。故為國家計,亦當以有 利於國,而有利於世界,或無害於世界者,為標準。而所謂國民者,亦同時 為全世界人類之一分子。苟倡絕對的國家主義,而置人道主義於不顧,則雖 以德意志之強而終不免於失敗,況其他乎?願《國民雜誌》勿提倡極端利己
的國家主義。

以上三者,皆關於內容者也。至於《國民雜誌》社之進行,最所希望者 曰“有恆”。《國民雜誌》之醞釀,已歷半年,卒底於成,不能不佩社員之 毅力。自此以前,尚為一鼓作氣之時期。若前數期出版以後,漸漸弛其責無旁貸之決心,則此後之困難,正不弱於醞釀時期。願社員永永保此朝氣,進行怠,則於諸君喚醒國民之初心,始為無負也。

詩歌欄目

《國民雜誌》上的詩歌欄目性質的變化,無疑是一個頗具代表性的例子。該雜誌的第一卷(共出4號,自1919年1月1日至1919年4月1日)辟有“舊體詩詞”欄,不僅發表章炳麟、黃侃、汪東、吳梅等著名的“新詩”反對者的舊體詩詞,還發表一些以舊體詩形式翻譯的外國詩歌。在停頓半年多之後,由於受到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巨大衝擊,1919年11月1日重新出刊的《國民雜誌》已撤消了“舊體詩詞”欄目,不再發表舊體詩詞,而代之以“新詩”欄目,在這個新欄目里發表了俞平伯、羅家倫、黃日葵等人的“新詩”作品。從“舊詩”到“新詩”,話語場地的這一替代現象,富有象徵意涵,它醒目地展示了“新詩”如何以一種勝利者的姿態,堂而皇之地“接管”“舊詩”原有地盤的過程。

創刊號篇目

《藏園主人自書詩冊題記》 (傅岳芬)
《論研究書畫之有益》 (周養庵)
《今爾雅》(董哲香)
《百禽言題辭》(覺道人)
《題蔣兆和畫冊》 (齊白石)
《詩人徐志摩評傳》(李翰章)
《詩宮詩話》 (趙羨漁)
《北京井窩的水夫》(文 俊)
《閒話五代書板》 (張騰笑)
《三十六計考》(楊雲史)
《蚊蟲藥》(周作人)
《小說碎筆》 (李薰風)
《袁項城與陳蔡》 (徐凌霄)
《薄戀》 (俞平伯)
《致一傷感者》(陳夢家)
《錢沈遇合之隆》 (柯亞藩)
《中國現存琴曲考》(傅惜華)

民國期刊

“民國雜誌”指1912年至1949年10月1日前出版發行的雜誌、期刊等。它的內容反映了我國近現代政治、經濟、文化、科技、軍事等諸領域的歷史發展軌跡。20世紀50年代的北京琉璃廠和上海福州路文化街上,民國雜誌賣價只有幾角、幾分錢一本,如今作為收藏品已升值到十幾元至近百元,且堂而皇之進入拍賣殿堂,成了收藏家手中的珍品,其價值亦隨之登上新台階,令人刮目相看。
《科學畫報》
《觀察》
《時與文》
《展望》
《國訊》
《柯達商報》
《孔教會雜誌》
《國際新聞周報》
《浙江潮》[民國期刊]
《不忍》
《文學界》
《時與潮》
《時代精神》
《大眾》
《南風》
《月華》
《再生》[民國期刊]
《青年界》
《每周情報》
《風雨談》
《金鋼鑽》
《黑白》[民國期刊]
《天地人》[民國期刊]
《文潮》
《文友》[民國期刊]
《永安月刊》
《作家》
《孤軍》[民國期刊]
《禮拜六》
《學燈》
《新壘》
《史地學報》
《人世間》
《新醫藥刊》
《小說大觀》
《生活教育》
《國藥新聲》
《讀書與出版》
《拓荒者》[民國期刊]
《紫羅蘭》[韓雪歌曲]
《紅玫瑰》[民國期刊]
《南國》[民國期刊]
《文章》[民國期刊]
《宇宙風》
《晨報副鐫》
《新語林》
《郵友》
《中國紡織學會會刊》
《經濟導報》
《教育與民眾》
《經濟導報周刊》
《經濟周刊》
《時與文》
《評論報》
《文萃》
《社會新聞》
《新社會半月刊》
《新月》
《新潮》
《新青年》
《月月小說》
《金剛鑽》
《矛盾》
《香艷雜誌》
《金屋》
《眉語》
《海潮音》
《民間報》
《集美周刊》
《民俗》
《正中》
《社會之花》
《北洋周刊》
《抗戰》
《烽火》[民國期刊]
《海燕》
《中國工人》
《青鶴》
《戰士》[民國期刊]
《經史關係》
《燕京學報》
《小說林》
《中國評論周報》
《水產月刊》
《秦鍾》
《犁頭》
《上海醫報》
《文藝陣地》
《百病自療》
《農業論壇》
《總動員》
《生存》[民國期刊]
《夜鶯》[民國期刊]
《中國學生》
《政治周報》
《社會科學論叢》
《醫事雜誌》
《新中華》
《音樂教育》
《旅行雜誌》
《禹貢》[民國期刊]
《新生》[民國期刊]
《食貨》
《主日學校期刊》
《近思》
《青年公論》
《中央周刊》
《曙光》[民國期刊]
《魯迅風》
《古今》
《世紀評論》
《故宮周刊》
《政衡》
《飯後鍾》
《上海無線電》
《故宮》[民國期刊]
《文學周報》
《紅旗周報》
《工程界》
《南洋史料》
《國際文化》
《大眾醫學》
《國風》[民國期刊]
《中國童子軍》
《青運文獻》
《立言畫刊》
《新潮》
《友誼》[民國期刊]
《萬象》
《文瀾學報》
《生活》[民國期刊]
《啟示》[民國期刊]
《南京中央日報》
《茶話》
《南社湘集》
《實報》
《出版周刊》

《小說月刊》
《中流》
《譯文》
《現代評論》
《光明》
《國文月刊》
《文學》
《太白》
《現實文學》
《詞學季刊》
《東方雜誌》
《譯報周刊》
《逸經》
《中國新書月報》
《讀書生活》
《星期六》[民國期刊]
《世界知識》
《大道》[民國期刊]
《制言》
《吾友》
《平明雜誌》
《國民雜誌》
《紅雜誌》
《麒麟》
《聖經報》
《東北文化月報》
《庸言》
《農業通訊》
《農報》
《進展月刊》
《我存雜誌》
《中原》[民國期刊]
《新生路》
《文壇》
《學林雜誌》
《更生》
《大中華》
《砥柱》
《新認識》
《橄欖月刊》
《新光雜誌》
《莽原》
《中國建設》
《增濤》
《質文》
《實業金融》
《文藝月報》
《中國工業》
《說文月刊》
《希望月刊》
《金屋》
《文華》
《矛盾》[民國期刊]
《中建半月刊》
《長壽》
《時兆》
《高爾基研究年刊》
《文藝春秋》
《中華圖書館協會會報》
《人物雜誌》
《廣西文獻期刊》
《氣象研究所集刊》
《中華英文周報》
《統計月報》
《統計界簡訊》
《化學世界》
《中國文摘》
《快樂家庭》
《新少年》

《敬佛月刊》
《觀宗概況》
《大乘月刊》
《中日密教》
《佛學周刊》
《連漏聲》
《大佛學報》
《宜昌佛教居士林林刊》
《西藏班禪駐京辦公處月
《威音》
《頻伽音》
《仁智林叢刊》
《佛化周刊》
《微妙聲月刊》
《弘慈佛學院年刊》
《南瀛佛教會會報》
《北平佛教會月刊》
《東方文化》
《建設》
《亞洲世紀》
《創造月刊》
《中央邊報》
《現代法學月刊》
《朝花》
《新學生》
《千秋》[民國期刊]
《見聞》
《永生》[民國期刊]
《小說季報》
《染化》
《台樟通訊》
《中堅》
《土本工程》
《五洲》
《健美運動》
《生活星期刊》
《軍聲》
《氣象季刊》
《突進》
《風土什志》
《海濤》
《進步青年》
《勵志》
《讀書通訊》
《大俠魂》
《政治周刊》
《國聞周報》
《川康建設》
《西北風》
《時事類編》
《野草》[民國期刊]
《大千》
《航務通訊》
《科學》[民國期刊]
《水星》
《英語周刊》
《西風》[民國期刊]
《土書集刊》
《共產黨人》
《中國稻作》
《突崛》
《地質評論》
《家庭周刊》
《學藝彙刊》
《廣播周報》
《教育通訊》
《中學生》
《科學大眾》
《時代》[民國期刊]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