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刺錐

扁刺錐

扁刺錐,殼斗科錐屬植物,在中國主要分布於川、黔、滇等省。

基本信息

外觀形態

扁刺錐扁刺錐墨線圖

扁刺錐也叫石栗、猴栗(貴州),絲栗、白絲栗(四川)、黑鏟栗(雲南),扁刺栲,峨眉栲(圖版11:5-8),喬木,高達20米,胸徑達1米,樹皮灰褐黑色,枝、葉均無毛。

扁刺錐葉革質,卵形,長橢圓形,常兼有倒卵狀橢圓形的葉,長10-18厘米,寬3-6厘米,頂端短尖或彎斜的長尖,基部近於圓或闊楔形,通常一側略偏斜,葉緣中或上部有鋸齒狀裂齒,或兼有全緣葉,中脈在葉面平坦或上半段微凹陷,側脈每邊9-13條,支脈通常不顯,嫩葉葉背有紅棕色細片狀易抹落的蠟鱗層,成長葉黃灰或銀灰色;葉柄長8-15毫米。

花序特徵

扁刺錐花序自葉腋抽出,雄花序穗狀或為圓錐花序,花被裂片內面被短柔毛,每殼斗有雌花1-3朵,花柱2-3枚。果序長8-15厘米,殼斗近圓球形或闊橢圓形,連刺徑30-40毫米,不規則2-4瓣開裂,刺長4-8毫米,下部合生成刺束,有時連生成雞冠狀刺環,殼壁及刺被灰棕色微柔毛,每殼斗有堅果1-3個;堅果闊圓錐形,每殼斗有1堅果的,則果寬稍過於高,橫徑14-20毫米,每殼斗有堅果2-3個的,則堅果有一面平坦,較小,密被棕色伏毛,果臍約占堅果面積的1/3。花期5-6月,果次年9-11月成熟。

生境分布

扁刺錐產於貴州省西北部、四川省雲南省東北部。生於海拔約1500-2500米山地疏或密林中,乾燥或濕潤地方,有時成小片純林。模式標本采自四川省寶興。

生長習性

扁刺錐(Castanopsisalatyacantha),又稱扁刺栲或峨眉栲,是中亞熱帶濕性常綠闊葉林區扁刺栲-華木荷群落中的優勢喬木樹種,同時也是該區域內發展前途很大的重要鄉土闊葉樹種之一。該群落是中國西南部中山山地尤其是四川盆地西南緣山地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的主要代表群落類型之一,樹種組成複雜,尤多珍、稀、古、特植物,是極可貴的植物資源寶庫,最西分布至二朗山東坡及邛崍山脈南端,東迄大婁山之西北、金佛山和七岳山,向南達雲南東北的永善、大關、綏江、宜良、鎮雄等地。在該區域內的大的原生常綠闊葉林遭破壞後,由於扁刺栲樹樁或乾基處萌芽能力強,自然更新的次生闊葉林中的大部分扁刺栲是無性繁殖的萌條,植株密度大,生長快,與極物種華木荷和少數先鋒樹種山蒼子、川泡桐、楊葉木姜子等占據喬木上層。而在穴狀整地、小密度造林培育的針闊混交林群落內,無性繁殖或實生的扁刺栲是喬木亞層的優勢樹種。

殼斗目百科(一)

殼斗目(學名Fagales),又名山毛櫸目,在生物分類學上屬真雙子葉植物之下的豆類植物分支,包括很多最常見的樹木。

殼斗科·錐屬植物

屬(Castanopsis),又稱屬、栗屬或苦櫧屬。殼斗科,約120種,分布於亞洲南部及東南部。中國約60種,秦嶺以南各地均有,為常綠喬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