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鵝耳櫪

峨眉鵝耳櫪

峨眉鵝耳櫪(Carpinus omeiensis Hu et Fang),樺木科,鵝耳櫪屬的一種植物。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種中文名:峨眉鵝耳櫪

峨眉鵝耳櫪峨眉鵝耳櫪

種拉丁名:CarpinusomeiensisHuetFang
科中文名:樺木科
科拉丁名:Betulaceae
屬中文名:鵝耳櫪屬
屬拉丁名:Carpinus
國內分布:產於四川南部及峨眉山、貴州東北部
海拔:1000-1900
命名來源:[ActaPhytotax.Sin.9(3):295.1964]
中國植物志:21:088
英文植物志:4:299

形態特徵

喬木,高5-7米;小枝暗褐色,近無毛。葉厚紙質,橢圓形或卵狀橢圓形,長6-8厘米,寬2.5-3.5厘米,頂端長漸尖至尾狀,基部近圓形或寬楔形,邊緣有刺毛狀的單鋸齒,上面無毛,下面疏被平貼的長柔毛,被白粉而呈蒼白色,側脈14-16對;葉柄長約5-8毫米,密被淡黃色長柔毛。果序長6-10厘米;序梗長2-3厘米,序梗、序軸均密被白色長柔毛,有白粉;果苞半卵形,外側基部無裂片,內側基部微內折,中裂片的內緣直,外緣戶具疏細齒,兩面沿脈疏被長柔毛。小堅果寬卵圓形,長約4毫米,密生白色短柔毛。具數肋。

喬木或小喬木,稀灌木;樹皮平滑;芽頂端銳尖,具多數覆瓦狀排列之芽鱗。單葉互生,有葉柄;邊緣具規則或不規則的重鋸齒或單齒,葉脈羽狀,第三次脈與側脈垂直;托葉早落,稀宿存。花單性,雌雄同株;雄花序生於上一年的枝條上,春季開放;苞鱗覆瓦狀排列,每苞鱗內具1朵雄花,無小苞片;雄花無花被,具3-12(-13)枚雄蕊,插生於苞鱗的基部;花絲短,頂端分叉;花葯二室,藥室分離,頂端有一簇毛;花粉粒赤道面觀寬橢圓形或近圓形、極面觀近圓形,具棱,通常具3-4孔,極少為2、5孔,外壁兩層,均不加厚,孔明顯突出;雌花序生於上部的枝頂或腋生於短枝上,單生,直立或下垂;苞鱗覆瓦狀排列,每苞鱗內具2朵雌花;雌花基部具1枚苞片和2枚小苞片,三者在發育過程中近癒合(果時擴大成葉狀,稱果苞),具花被;花被與子房貼生,頂端具不規則的淺裂;子房下位,不完全二室,每室具2枚倒生胚珠,但其中之一敗育;花柱2;果苞葉狀,三裂、二裂或不明顯二裂。小堅果寬卵圓形、三角狀卵圓形、長卵圓形或矩圓形,微扁,著生於果苞之基部,頂端具宿存花被,有數肋;果皮堅硬,不開裂。種子1,子葉厚,肉質。

生存環境

生於海拔1000-1900米的山坡林中或村旁。摸式標本采自四川峨眉山。

簡介

本屬約40種,分布於北溫帶及北亞熱帶地區。我國有25種15變種,分布於東北、華、北、西北、西南、華東、華中及華南。喜生於較濕潤的低海拔及中海拔的山坡及河谷地,貧瘠的石質山坡亦能生長。
屬的模式種:C.betulusL.

在第三紀的地層中,發現大量的鵝耳櫪屬的葉、果苞花粉及小堅果的化石,本屬為第三紀化石植物區系組成中的重要類群之一。

用途

本屬的喬木樹種木材堅硬,紋理緻密,但易脆裂,可製作農具、家具及作一般板材;種子含油,可制皂及作滑潤油。

殼斗目百科(一)

殼斗目(學名Fagales),又名山毛櫸目,在生物分類學上屬真雙子葉植物之下的豆類植物分支,包括很多最常見的樹木。

鵝耳櫪屬植物

鵝耳櫪屬(Carpinus L.),榛木科,40種以上,分布於北溫帶,但主產東亞,我國約22種,廣布於南北各省區,有些種類的木材質堅而紋理密緻,適為用具的把柄和小工具用材,喜生於石灰岩母質發育的土壤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