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皮錐

吊皮錐

吊皮錐,稀有種。常綠大喬木,高可達28米,胸徑達80厘米。星散分布於台灣、福建局部地區海拔1000米以下的常綠闊葉林中。花期3、4月,果第二年成熟。對植物區系和植物地理和殼半科分類的研究有科學價值。果大,味甜,可食用;木材堅實耐腐,紋理美觀,是良好用材樹種。

基本信息


種屬概述

吊皮錐吊皮錐
植物名稱:吊皮錐
植物別名:格氏栲、青鉤栲
拉丁學名:Castanopsiskawakamii
拉丁科名:Fagaceae
保護級別:3級
現狀:稀有種。吊皮錐又名格氏栲、青鉤栲,星散分布在我國東南沿海至台灣的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中,是第三紀子遺植物。由於堅果大,富含澱粉,味甜美,果熟時,大多被鳥、鼠搬食,因此林中幼苗稀少,天然更新困難。目前除福建三明葦口有一小片近於衰老的天然林及少量人工林外,
即使在森林保存較好的山區吊皮錐也罕見。
海拔下限(米)
海拔上限(米):1000

形態特徵

吊皮錐吊皮錐
常綠大喬木,高可達28米,胸徑達80厘米;樹皮暗灰褐色,縱向淺裂,成大片衰衣狀剝離;枝暗紫色,散生灰白色皮孔,無毛。葉革質,長圓形至卵狀披針形,長(5.5-)7-13厘米,寬(1.7-)2.5-4.5厘米,先端長漸尖,基部近圓形,略下延或少有寬楔形,通常全緣,乾後栗褐色,兩面無毛,側脈6-13對;葉柄長1-1.5厘米。雌花序長5-8厘米,花序軸無毛;雌花單生於總苞內;雄花序圓錐狀或穗狀,直立,成熟殼斗近圓球形,連刺直徑6-8厘米,整齊四瓣開裂,壁厚約4毫米,外壁為密生的刺完全遮蓋,刺長2-3厘米,4-5次分叉,末級分叉長1-1.5厘米,刺基部合生成束,粗2-5毫米;每殼斗有堅果1;堅果扁圓錐形,高1.2-1.5厘米,直徑1.7-2厘米,密被金黃色至銹褐色短柔毛,果臍與果基部近等大。

生長習性

吊皮錐吊皮錐殼斗
吊皮錐所在地屬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冬季溫暖即使在分布區北界,霜期也很短暫,年降水量約1500毫米。土壤為酸性紅壤或黃壤。通常星散生長在以殼斗科和樟科為主要樹種的照葉林中。福建三明莘口有一片以吊皮錐為主的天然林,但目前林子已近衰老,林相稀疏,林中很難找到幼苗和幼樹。成年大樹基部常有寬大的板狀根,可適應雨季及颱風的環境。花期3-4月,果第二年秋後成熟。常年僅少量結果,並為鳥、鼠搬食殆盡,只有每隔3-5年大量結實的年份,才有部分果實萌髮長成幼苗。

分布範圍

星散分布於台灣東部密雲宜蘭、玉山、嘉義及西部南投、台中,福建中部永安、三明和平步青雲同部連城、漳州、上杭、永定、武平,江西南部安遠、龍南、人南、信豐,廣東乳源、連山、英德、新豐、龍門、從化、德慶、支浮、大埔、平遠。生於海拔1000米以下的常綠闊葉林中。

種子休眠與萌發

吊皮錐吊皮錐堅果
吊皮錐種子透水性良好,據此推斷種子休眠不是種皮的不透水性造成的;種子各部分抑制物質生物測定結果顯示,種子不同部位都不同程度地含有發芽抑制物質;100、300、500mg·L-1GA3浸泡24h可以解除其種子休眠,促進萌發。組織培養中褐化控制研究瀕危植物吊皮錐頂芽為試材,對其組織培養過程中褐化的發生及防止措施作了系統研究,結果表明:選取吊皮錐下部枝條頂芽為外植體,選用1/2MS為基本培養基並附加0.1-1.5mg/LBA和0.1-1.0mg/LIBA,適當提高培養基硬度培養初期適宜的低溫處理是褐化控制的有效措施;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二硫蘇糖醇(DTT)、抗壞血酸(VC)3種防褐化劑對褐化的抑制作用較為明顯,其效果PVP>DTT>VC。

瀕危及保護

吊皮錐吊皮錐殼斗與堅果
保護價值
殘存於台灣及大陸東南沿海的吊皮錐與分布於加里曼丹的CastanopsisborneensisKing有密切的親緣關係,形態特徵與栗屬Castanea相近,對植物區系和植物地理和殼半科分類的研究有科學價值。果大,味甜,可食用;木材堅實耐腐,紋理美觀,是良好用材樹種。
保護措施
已在福建三明市莘口建立以保護吊皮錐為主的天然栲櫧林自然保護區,目前也在附近營造人工林。

栽培方法

吊皮錐吊皮錐幼苗
堅果成熟後立即採收,應沙埋保鮮,否則種子失水後失去發芽力。宜選擇肥沃濕潤的腐殖土作苗床,直接播種,保持適當的光照條件。本種幼苗主根很長,側根稀少,如欲移植,則應注意不要挖斷主根,並要深挖樹穴,保持主根的直立狀態。
一、栽培

1、整地

(1)全面整地整地應於每年12月中旬前完成。整地深度20cm以上為宜。為了便於間作,減少水土流失,全面整地後,應實行坡改梯,梯面寬度在2m以上,並根據地形特點,逐段開挖較深的縱向排水溝,在梯內再開挖小的橫向排水溝。
(2)深挖大穴全面整地後,在水平梯內按株行距3×5m挖穴,穴規格為80×80×80cm。挖穴時要注意心土和表土分開堆放,揀去石塊。
2、栽植
(1)備足基肥12月底前完成。基肥以農家肥為主,輔以長效的化肥。每穴要施40-50Kg家雜肥(豬牛等廄肥、堆肥、塘泥、牆土、灶土和火糞等)、0.5Kg餅肥、0.5Kg磷肥。餅肥和家雜肥要漚熟後使用磷肥要充分細碎,堅決不用城鄉垃圾肥。
(2)適時回土回土在每年元月底進行,可先在穴底部墊入厚約15-20cm鍘碎的作物秸桿,然後在其上填10-20cm厚的表土,再將經過凍垡的表土、心土與腐熟的有機肥、磷肥充分拌勻後,填入至離穴面約20cm處。對已挖穴心土和表土沒有分開放置的,回土時應儘量選用坡面鬆散的表土。對於沙礫與粘盤含量高的穴,應進行客土移栽。
吊皮錐吊皮錐葉上面
3、選用良種壯苗
根據當地的自然和社會經濟條件以及市場要求,選擇其中2-4個作為主栽品種,並選擇一些與主栽品種同一產地、花期相近的優良品種作為授粉品種配置,授粉品種要占主栽品種的20%左右。江淮丘陵以選擇地理位置靠近的舒城產區優良品種為好。吊皮錐的1-2年生嫁接苗均可使用,但以1年生苗為好。1年生嫁接苗的地徑應在1cm、苗高在80cm、主側根長在20cm以上,並無病蟲害及機械損傷。若用2年生嫁接苗,必須擴大根盤起苗,以保證其宿存足夠的側根和吸收根。
4、栽植
一般在2月底至3月上旬栽植為宜。先將苗木傷殘根段及過長根端剪整後,放入100ppmABT3號生根粉的泥漿中(1g生根粉於0.5Kg酒精溶解後,再倒入10Kg水中,待攪勻後拌土成漿)浸蘸全根,然後把苗木放入穴的中心扶正,並使苗木根展開,填土時先用表土埋苗根,當填土到三分之二左右,把苗木向上略提,再踩實,再填土到穴滿,再踩,最後在植穴表面覆蓋一層厚約5cm的鬆土,以防土表開裂和水分散失(即“三埋兩踩一提苗”栽植技術)。栽植時,還要注意澆透定根水。吊皮錐栽植以穴面踏實的土層略比苗木根頸(以苗木在圃地形成的根表土印為準)稍高即可,切忌過深,以防穴內土壤落實後,苗木下沉,而發生爛根現象。
栽植時,沒有完全腐熟的基肥不能直接與根部接觸,以防基肥發熱灼根。如基肥系栽植時施入,必須在基肥與苗木之間覆蓋一層土壤
吊皮錐吊皮錐分布圖
二、管理

1、鬆土

當年造林後10月至翌年2月均可,但以秋季為好。鬆土深度為30-40cm,鬆土時,根系分布較淺較多的樹幹四周應淺,根系分布較少的樹冠外圍可深,並隨鬆土,揀去石塊,施入基肥。
2、擴穴
擴穴宜在栽植後第2-3年的春季或秋季進行。擴穴在原有樹穴的基礎上,每年向四周擴大50cm左右,深度80cm,擴穴時,表土與心土分開,揀出石塊,先將表土混入基肥後填入穴底,然後再填入心土至略高於地面為止。擴穴時應注意保護根系。
3、中耕除草
一年進行二次,分別於5-6月和8月中下旬進行,除下雜草應淺埋於樹幹四周。
4、合理間作
間作的目的是以耕代撫、以短養長、以農養林。間作應選擇株桿矮小、生長期短、吸收肥水較少、能夠提高林地肥力、改良土壤結構以及與栗樹沒有共同病蟲害的作物。江淮地區以選擇豆科作物中花生、蠶豆、豌豆、綠豆、黃豆等為好。栗樹栽植後一、二年內,間種作物應距樹幹1m以上,隨著樹齡的增加、樹冠的擴大,間種作物離樹幹逐漸加大,直至中止間作。對間種的作物秸稈要就地還田。如林地肥力較差,在間種作物開花之前刈割,進行翻壓埋青。
吊皮錐吊皮錐葉背面
5、施肥和灌溉
吊皮錐適應較強,但要達到穩產、豐產,必須有充足的營養,比如沒有6Kg折合的純肥(N、P、K比為3.5:1:1.5)就不可能結出1Kg栗子。江淮地區由於土壤坂結、肥力差,有的地方吊皮錐造林後忽視水肥管理,不僅多年不見效益,而且嚴重挫傷了民眾對吊皮錐生產的積極性。因此,在吊皮錐生產中要注意做好施肥和灌溉工作。
(1)基肥:一般應以遲效性的有機肥(如家雜肥、餅肥等)為主,也可施複合肥,必要時還要施磷鉀肥。基肥結合秋季翻地與擴穴,在結凍以前施入為好。造林前五年,每株應施家雜肥20-30Kg或餅肥和磷肥各0.5Kg或複合肥1Kg。施肥採用環狀施肥方法為好,即在沿樹冠的邊緣挖一深約30-50cm、寬約40cm的環狀溝,將肥料均勻地施入,然後埋好土。家雜肥應深施,餅肥、磷肥和複合肥可淺施。進入結果期後,可按每生產1Kg栗子施入6Kg有機肥的比例進行施肥。
(2)追肥:幼樹以人糞尿、尿素、碳酸氫銨、硫酸銨等速效氮肥為主,進入結果期後,以追施氮、磷、鉀肥為主。幼樹通常於5-6月追肥一次,進入結果期後,通常追肥二次,第一次於4月追施促花肥(促進雌花形成),第二次於果實膨大前的7月追施壯果肥。追肥量應根據樹齡、樹勢、林地肥力、肥料種類定。為滿足樹體對肥料需要,在其生長期中,可用濃度為0.3-0.5%的尿素和0.5-2.0%的過磷酸鈣以及0.3-0.5%的磷酸二氫鉀噴施葉面,花期可加噴濃度為0.2%的硼肥,果期還可噴濃度為0.5%的複合肥。
(3)灌溉:吊皮錐較耐乾旱,江淮地區除常發生“夾秋旱”需要灌溉外,一般很少進行灌溉。灌溉的時間、次數和水量應根據樹體需要、氣候變化、土壤水量等來確定。灌溉方法以滴灌、噴灌為好,也可漫灌、溝灌和在根部刨穴澆水。灌溉時可結合施肥。灌溉後要做好保墒工作。

樹體管理

吊皮錐吊皮錐樹形
1、整形修剪
(1)定乾:嫁接苗木定植的當年春季發芽前,根據品種特性、芽體狀況、經營方式等逐株剪頂定乾,定乾高度以60-90cm為宜。
(2)整形:吊皮錐的樹形因樹而異,通常可根據品種乾性的強弱、立地的好壞、苗木長勢的優劣等,整成疏層形或自然開心形。
(3)修剪:吊皮錐的幼樹應輕剪緩放,開張枝角,充分利用膛內輔養枝,要慎重採用短截修剪法。修剪一般於冬春季疏除過密枝、交叉枝、病蟲枝。對於少數長勢過旺的骨幹枝,最好於夏季採用摘心方式,促其早分枝、早成形,如夏季未進行摘心的,也可於冬季對其適當短截。對於分布不均勻或長勢不齊的一些骨幹枝,可著重採用拉乾、撐枝等技術措施,以促其排列有序和均衡生長
2、病蟲害防治
吊皮錐的主要病蟲害有栗疫病、枝枯病、膏藥病、白粉病、栗癭蜂、栗球蚧、栗鏈蚧、栗大蚜、袋蛾、刺蛾、金龜子、透翅蛾、紅蜘蛛、雲斑天牛、剪枝象鼻蟲、栗實象蟲、桃蛀螟等。防治應以營林為基礎,因地制宜地採用物理、化學、生物等方法綜合防治。發現病蟲要及時清除林內林緣其它寄主、修除病蟲枝條、揀燒落地病蟲刺苞,冬季實行樹幹塗白等措施。對江淮地區經常出現的袋蛾、金龜子、刺蛾等食葉害蟲,在每年6月份噴施一次樂果與敵敵畏混合液(樂果、敵敵畏與水比例為1:1:1500),有較好的防治效果。

營養價值

吊皮錐吊皮錐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的范志紅博士解釋說,吊皮錐果實屬於堅果類,但它不像核桃、榛子、杏仁等堅果那樣富含油脂,它的澱粉很高。乾吊皮錐果實的碳水化合物達到77%,與糧穀類的75%相當;鮮吊皮錐果實也有40%之多,是馬鈴薯的2.4倍。鮮吊皮錐果實的蛋白質含量為4%-5%,雖不如花生、核桃多,但略高於煮熟後的米飯。但某些方面吊皮錐果實的營養更高於糧食。吊皮錐果實的維生素B1、B2含量豐富,維生素B2的含量至少是大米的4倍,每100克還含有24毫克維生素C,這是糧食所不能比擬的。
吊皮錐果實所含的維生素C比公認含維生素C豐富的西紅柿還要多,更是蘋果的十多倍!吊皮錐果實所含的礦物質也很全面,有鉀、鎂、鐵、鋅、錳等,雖然達不到榛子、瓜子那么高的含量,但仍然比蘋果、梨等普通水果高得多,尤其是含鉀突出,比號稱富含鉀的蘋果還高4倍亮油油的吊皮錐果實還有較高的藥用價值。吊皮錐果實有健脾胃、益氣、補腎、強心的功用,主治反胃、吐血、便血等症,老少鹹宜。吊皮錐果實富含柔軟的膳食纖維,血糖指數比米飯低,只要加工烹調中沒有加入白糖,糖尿病人也可適量品嘗它。
吊皮錐果實的營養保健價值雖然很高,但也需要食用得法。范博士說:吊皮錐果實不能一次大量吃,吃多了容易脹肚,每天只需吃6-7粒,堅持下去就能達到很好的滋補效果。范博士還建議,人們最好在兩餐之間把吊皮錐果實當成零食,或做在飯菜里吃,而不要飯後大量吃。這是因為吊皮錐果實含澱粉較多,飯後吃容易攝入過多的熱量,不利於保持體重。范博士提醒消費者,選購吊皮錐果實的時候不要一味追求果肉的色澤潔白或金黃。金黃色的果肉有可能是經過化學處理的吊皮錐果實,相反,如果炒熟後或煮熟後果肉中間有些發褐,是吊皮錐果實所含酶發生“褐變反應”所致,只要味道沒變,對人體沒有危害

殼斗目百科(一)

殼斗目(學名Fagales),又名山毛櫸目,在生物分類學上屬真雙子葉植物之下的豆類植物分支,包括很多最常見的樹木。

殼斗科·錐屬植物

屬(Castanopsis),又稱屬、栗屬或苦櫧屬。殼斗科,約120種,分布於亞洲南部及東南部。中國約60種,秦嶺以南各地均有,為常綠喬木。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