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

土壤

土壤(英文名稱:Soil)位於地球陸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夠生長植物的疏鬆層。土壤是在特定成土條件下,經過漫長的成土過程逐漸發育和形成的歷史自然體。土壤是固態地球表面具有生命活動,處於生物與環境間進行物質循環和能量交換的疏鬆表層。土壤是發育於地球陸地表面具有生物活性和孔隙結構的介質,是地球陸地表面的脆弱薄層土壤是各種陸地地形條件下的岩石風化物經過生物、氣候諸自然要素的綜合作用以及人類生產活動的影響而發生髮展起來的。土壤是一個複雜而多相的物質系統。它由各種不同大小的礦物顆粒、各種不同分解程度的有機殘體、腐殖質及生物活體、各種養分、水分和空氣等組成。

基本信息

解釋

1.泥土;土地。

土壤土壤
淮南子·說林訓》:“土壤布在田,能者以為富。”
後漢書·公孫述傳》:“ 蜀地沃野千里,土壤膏腴。” 李賢註:“無塊曰壤。”
宋 蘇舜欽 《昇陽殿故址》詩:“瓦礫雖費犁,土壤頗肥衍。”

2.封地;領土。

史記·孔子世家》:“今孔子得據土壤,賢弟子為佐,非楚之福也。”
《資治通鑑·晉恭帝元熙元年》:“ 魏 與我風俗略同,土壤鄰接,自 統萬 距 魏 境裁百餘里。”
唐 無名氏 《靈應傳》:“朝廷以西陲陷虜,蕪沒者三十餘州。將議舉戈,復其土壤。”

3.指鄉里。

漢書·孫寶傳》:“ 文( 侯文 )曰:‘我與 穉季 幸同土壤,素無睚眥,顧受將命,分當相直。’”
後漢書·光武帝紀上》:“天下士大夫捐親戚,棄土壤,從大王於矢石之間者,其計固望其攀龍鱗,附鳳翼,以成其志耳。”
楊樹達 《讀後漢書札記·光武紀上》:“土壤,謂鄉里。”

概述

自然土壤剖面圖自然土壤剖面圖
土壤(英文名稱:Soil)位於陸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夠生長植物的疏鬆層。土壤是各種陸地地形條件下的岩石風化物經過生物氣候諸自然要素的綜合作用以及人類生產活動的影響而發生髮展起來的。土壤是一個複雜而多相的物質系統。它由各種不同大小的礦物顆粒、各種不同分解程度的有機殘體、腐殖質及生物活體、各種養分、水分和空氣等組成,各組成物質的容積比例如圖所示。土壤的各種組成物質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相互制約,處在複雜的理化、生物化學的轉化之中,具有複雜的理化、生物學特性。土壤具有供應和協調植物生長發育所需水分、養分、部分空氣和熱量的能力,這種能力被稱為土壤肥力。土壤是陸地植物著生的基地,是人類從事農業生產的物質基礎。

組成與成分

土壤是由礦物質、有機質水分空氣組成的三相多孔體系,礦物質和有機物質組成固相,約占50%,氣相存在於未被水分占據的土壤空隙中。

土壤礦物質

組成土壤的礦物質是指含鈉、、鎂、鋁等元素的矽酸鹽氧化物、硫化物、磷酸鹽。土壤礦物按成因分為原生礦物和次生礦物,前者由物理風化而成,後者經化學風化而成,次生礦物對土壤理化性質很大影響。

土壤中普遍存在的次生礦物是粘土礦,亦稱層狀矽酸鹽,它是構成土壤粘粒的主要成分。粘土礦有多種類型,主要有伊利石、蒙脫石、高嶺石、綠泥石、葉臘石等。

土壤有機質

土壤有機質中以腐殖質最為重要。它是由C、H、O、N和少量S元素組成的具有多種官能團的天然絡合劑。目前研究最多的腐殖質有腐殖酸富里酸胡敏素三種,腐殖質能與金屬離子結合是最重要的環境性質,土壤中的腐殖質強烈吸著水中的溶質,且對多價陽離子有特殊的親和力,土壤中腐殖質的存在使土壤具有一定的淨化能力。

土壤中有機物質可分為兩大類:
a.殘落物 (Litter)→植物的枯枝落葉或動物的屍體,分解作用並未開始。
b.腐殖質(humus)→ 半分解的殘落物,呈黑色或褐色。

水攜帶植物必需的營養成分從固相土壤顆粒進入植物根部、莖部、葉部,最後進入大氣。水存在於土壤孔隙中,被粘土顆粒吸附,土壤中大量水分的存在不利於多數植物的生長,因為根部缺氧。

土壤是一個多孔體,在孔隙里主要貯存著水分和空氣。土壤中空氣和水分的數量是相對的。雨天時,土壤孔隙大部份為水分所占據,空氣成份稀少。晴天時,土壤中的水分大量消耗,空氣成份便增加。

土壤中的水分可以分為束縛水和自由水兩種。束縛水又細分為吸濕水和膜狀水,自由水則分為毛管水和重力水。束縛水是水分受土粒間的吸力所阻,不輕易在土壤中移動。吸濕水是被礦物吸收的水分,膜狀水是被吸引在土粒間呈薄膜狀的水分。自由水是在土壤中自由移動的水分。正常情況下,水分是受重力作用影響向下移動,稱為重力水。如果在氣候乾旱地區,蒸蒸率大於下滲率,水分會在泥土中向上移動,稱為毛管水。

土壤空氣

土壤土壤
土壤空氣對植物的生長和微生物的活動有很大的影響。任何植物在生長期對土壤空氣都有一定需求。

土壤空氣來自大氣,但由於生物活動的影響,土壤空氣與大氣的組成有差異。土壤空氣通常濕度較高、二氧化碳成份較高、氧氣成份較少。

分類

分類原則

第二次全國土壤普查匯總的中國土壤分類系統,採用土綱、亞綱、土類、亞類、土屬、土種、變種7級分類,是以土類和土種為基本分類單元的分級分類制。土類以下細分亞類,土種以下細分變種。土屬為土類和土種間的過渡單元,具有承上啟下作用。土類以上歸納為土綱、亞綱,以概括土類間的某些共性。

1.土綱

根據土類間的發生和性狀的共性加以概括。全國土壤共分鐵鋁土、淋溶土、半淋溶土、鈣層土、乾旱土、漠土,初育土、半水成土、水成土、鹽鹼土、人為土、高山土等12土綱。

2.亞綱

土壤結構體類型土壤結構體類型
根據土壤形成過程的主要控制因素的差異劃分。土壤水分狀況和土壤溫度狀況的差異常用作亞綱的劃分依據,如鐵鋁土綱根據溫度狀況不同劃分為濕熱鐵鋁土和濕暖鐵鋁土兩個亞綱。

3.土類分類的基本單元

它是在一定的綜合自然條件或人為因素作用下,經過一個主導的或幾個附加的次要成土過程,具有一定相似的發生層次,土類間在性質上有明顯的差異。劃分土類的依據是:
1)地帶性土壤類型和當地的生物氣候條件相吻合;非地帶性土壤類型(如岩成土、水成土)可由特殊的母質或過多的地表水或地下水的影響而形成。

土壤土壤
2)在自然因素與人為因素(如耕作、施肥、灌溉、排水等)作用下,具有一定特徵的成土過程,如灰化過程或潛育化過程粘化過程、富鋁化過程、水耕熟化過程等。
3)每一個土類具有獨特的剖面形態及相應的土壤屬性,特別是具有作為鑑定該土壤類型特徵的診斷層,例如,灰化土的灰化層、褐土的粘化層、紅壤的富鋁化層。
4)由於成土條件和成土過程的綜合影響,在同一土類內,必定有其相似的肥力特徵和改良利用的方向與途徑。例如紅壤的酸性、鹽土的鹽分、褐土的乾旱問題。

4.亞類

在土類範圍內的進一步劃分。亞類劃分的主要依據是:
1)同一土類的不同發育階段,表現為成土過程和剖面性態上的差異。例如,把褐土劃分為淋溶褐土和石灰性褐土,就是反映了褐土中碳酸鹽的積聚與淋溶的不同發育階段。
2)不同土類之間的相互過渡,表現為主要成土過程中同時產生附加的次要成土過程,例如,鹽土和草甸土之間的過渡類型有草甸鹽土亞類和鹽化草甸土亞類。

5.土屬

具有承上啟下的特點,是土壤在地方性因素的影響下所表現出的區域性變異,這些區域性變異因素主要有:
1)成土母質類型:例如,殘積的、洪積的、沖積的母質;酸性鹽類及基性岩類等母岩風化物。

磚紅壤磚紅壤
2)地形部位特徵:崗坡地——燥性的,暖性的;窪地或陰坡——涼性的、冷性的以及某些以地形為主體的綜合表現,如塝田、沖田、峒田、洋田等概念。
3)水文地質條件:主要指區域水文地質條件及地下水或土壤的化學組成,例如,平原區不同礦化度的地下水引起鹽分組成上所發生的差異;山麓鈣質水對土體中砂姜形成的影響等。
4)古土壤形成過程的殘留特徵:例如,殘餘鹽土、殘餘沼澤土等。
5)耕種影響:某些農業土壤,例如黃壚土(耕種褐土)、耕種草甸土、黃剛土(耕種黃棕壤)等,尚未形成獨特的土類及亞類,則均可列入土屬。

6.土種

基層分類的基本單元。同一土種發育在相同的母質上,並且有相似的發育程度和剖面層次排列。表現為主要層次的排列順序、厚度、質地、結構、顏色、有機質含量和pH值等基本相似,只在量上有些差異。至於具體反映變異的指標,應根據各地區、各土種的特點而進行具體規定。

7.變種

中國土壤類型分布中國土壤類型分布
土種範圍內的細分。劃分的依據是土種在某些性狀上的差異,例如,表層或表層以下某些質地的變化;沖積平原表土層以下某些較次要的質地層次的出現;某些質地層位、厚度的變異;地面覆蓋程度的變異;新修梯田、其他新形成的田地土壤中所表現出的不十分穩定的熟化特徵等。

演變

中國在20 世紀三、四十年代,曾採用美國馬伯特制訂的的土壤分類;50 年代初期開始,採用蘇聯的地理髮生學土壤分類。1958 年-1960 年全國第一次土壤普查時,總結農民民眾鑑別土壤農業性狀的經驗,提出了第一個農業土壤分類系統。1978 年中國土壤學會提出了《全國土壤分類暫行草案》。在此基礎上,全國第二次土壤普查開始時,於1979 年7 月提出《暫擬土壤工作分類系統》(修改稿);在此次土壤普查的野外工作接近完成時,於1987 年12 月在太原召開土壤分類會議擬訂出《中國土壤分類系統》,經過修改,於1992 年定稿,確立了12 個土綱、29 個亞綱、61 個土類和231 個亞類的高級分類單元;基層分類單元為土屬、土種和變種,而以土種為基本單元。

形成

赤紅壤赤紅壤
在19世紀末,俄國土壤學家道庫恰耶夫(V.V.Dokuchaisv)從土壤發生學的觀點,認為土壤的性質是氣候生物地形、母質和時間等成土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土壤是發育於地球陸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且能夠生長植物的疏鬆表層(包括海、湖淺水區)。它是地球表面上的附著物,人力可以搬動土壤。

土壤形成因素:

(1)母質因素

風化作用使岩石破碎,理化性質改變,形成結構疏鬆的風化殼,其上部可稱為土壤母質。如果風化殼保留在原地,形成殘積物,便稱為殘積母質;如果在重力、流水、風力冰川等作用下風化物質被遷移形成崩積物、沖積物、海積物、湖積物、冰磧物和風積物等,則稱為運積母質。成土母質是土壤形成的物質基礎和植物礦質養分元素

黃壤黃壤
除外)的最初來源。母質代表土壤的初始狀態,它在氣候與生物的作用下,經過上千年的時間,才逐漸轉變成可生長植物的土壤。母質對土壤的物理性狀和化學組成均產生重要的作用,這種作用在土壤形成的初期階段最為顯著。隨著成土過程進行得愈久,母質與土壤間性質的差別也愈大,儘管如此,土壤中總會保存有母質的某些特徵。

首先,成土母質的類型與土壤質地關係密切。不同造岩礦物的抗風化能力差別顯著,其由大到小的順序大致為:石英→白雲母→鉀長石→黑雲母→鈉長石→角閃石→輝石→鈣長石→橄欖石。因此,發育在基性岩母質上的土壤質地一般較細,含粉砂和粘粒較多,含砂粒較少;發育在石英含量較高的酸性岩母質上的土壤質地一般較粗,即含砂粒較多而含粉砂和粘粒較少。此外,發育在殘積物和坡積物上的土壤含石塊較多,而在洪積物和沖積物上發育的土壤具有明顯的質地分層特徵。

其次,土壤的礦物組成和化學組成深受成土母質的影響。不同岩石的礦物組成有明顯的差別,使其上發育的土壤

黃棕壤黃棕壤
的礦物組成也就不同。發育在基性岩母質上的土壤,含角閃石、輝石、黑雲母等深色礦物較多;發育在酸性岩母質上的土壤,含石英正長石白雲母等淺色礦物較多;其他如冰磧物和黃土母質上發育的土壤,含水雲母和綠泥石等粘土礦物較多,河流沖積物上發育的土壤亦富含水雲母,湖積物上發育的土壤中多蒙脫石和水雲母等粘土礦物。從化學組成方面看,基性岩母質上的土壤一般鐵、錳、鎂、鈣含量高於酸性岩母質上的土壤,而矽、鈉、鉀含量則低於酸性岩母質上的土壤,石灰岩母質上的土壤,的含量最高。

(2)氣候因素

氣候對於土壤形成的影響,表現為直接影響和間接影響兩個方面。直接影響指通過土壤與大氣之間經常進行的水分和熱量交換,對土壤水、熱狀況和土壤中物理化學過程的性質與強度的影響。通常溫度每增加10℃,化學反應速度平均增加1~2倍;溫度從0℃增加到50℃,化合物的解離度增加7倍。在寒冷的氣候條件下,一年中土壤凍結達幾個月之久,微生物分解作用非常緩慢,使有機質積累起來;而在常年溫暖濕潤的氣候條件下,微生物活動旺盛,全年都能分解有機質,使有機質含量趨於減少。

氣候還可以通過影響岩石風化過程以及植被類型等間接地影響土壤的形成和發育。一個顯著的例子是,從乾燥的荒漠地帶或低溫的苔原地帶到高溫多雨的熱帶雨林地帶,隨著溫度、降水、蒸發以及不同植被生產力的變化,有機殘體歸還逐漸增多,化學與生物風化逐漸增強,風化殼逐漸加厚 。

(3)生物因素

生物是土壤有機物質的來源和土壤形成過程中最活躍的因素。土壤的本質特徵——肥力的產生與生物的作用是密切相關的。在生物作用下從岩石到土壤的形成過程見圖9-7。

岩石表面在適宜的日照和濕度條件下滋生出苔薛類生物,它們依靠雨水中溶解的微量岩石礦物質得以生長,同時產生大量分泌物對岩石進行化學、生物風化;隨著苔蘚類的大量繁殖,生物與岩石之間的相互作用日益加強,岩石表面慢慢地形成了土壤;此後,一些高等植物在年幼的土壤上逐漸發展起來,形成土體的明顯分化。

土壤土壤

在生物因素中,植物起著最為重要的作用。綠色植物有選擇地吸收母質、水體和大氣中的養分元素,並通過光合作用製造有機質,然後以枯枝落葉和殘體的形式將有機養分歸還給地表。不同植被類型的養分歸還量與歸還形式的差異是導致土壤有機質含量高低的根本原因。例如,森林土壤的有機質含量一般低於草地,這是因為草類根系茂密且集中在近地表的土壤中,向下則根系的集中程度遞減,從而為土壤表層提供了大量的有機質,而樹木的根系分布很深,直接提供給土壤表層的有機質不多,主要是以落葉的形式將有機質歸還到地表。動物除以排泄物分泌物和殘體的形式為土壤提供有機質,並通過啃食和搬運促進有機殘體的轉化外,有些動物如蚯蚓白蟻還可通過對土體的攪動,改變土壤結構、孔隙度和土層排列等。微生物在成土過程中的主要功能是有機殘體的分解、轉化和腐殖質的合成。

(4)地形因素

地形對土壤形成的影響主要是通過引起物質、能量的再分配而間接地作用於土壤的。在山區,由於溫度。降水和濕度隨著地勢升高的垂直變化,形成不同的氣候和植被帶,導致土壤的組成成分和理化性質均發生顯著的垂直地帶分化。對美國西南部山區土壤特性的考察發現,土壤有機質含量、總孔隙度和持水量均隨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增加,而pH值隨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降低。此外,坡度和坡向也可改變水、熱條件和植被狀況,從而影響土壤的發育。在陡峭的山坡上,由於重力作用和地表徑流的侵蝕力往往加速疏鬆地表物質的遷移,所以很難發育成深厚的土

暗棕壤暗棕壤
壤;而在平坦的地形部位,地表疏鬆物質的侵蝕速率較慢,使成土母質得以在較穩定的氣候、生物條件下逐漸發育成深厚的土壤。陽坡由於接受太陽輻射能多於陰坡,溫度狀況比陰坡好,但水分狀況比陰坡差,植被的覆蓋度一般是陽坡低於陰坡,從而導致土壤中物理、化學和生物過程的差異。

(5)時間因素

在上述各種成土因素中,母質和地形是比較穩定的影響因素,氣候和生物則是比較活躍的影響因素,它們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隨著時間的演變而不斷變化。在酷熱、嚴寒、乾旱和洪澇等極端環境中,以及堅硬岩石上形成的殘積母質上,可能需要數千年的時間才能形成土壤發生層,例如在沙丘土中,特別是在林下,典型灰壤的發育需要1000~1500年。但在變化比較緩和的環境條件中,以及利於成土過程進行的疏鬆成土母質上,土壤剖面的發育要快得多。

土壤發育時間的長短稱為土壤年齡。從土壤開始形成時起直到目前為止的年數稱為絕對年齡。例如,北半球現存的土壤大多是在第四紀冰川退卻後形成和發育的。高緯地區冰磧物上的土壤絕對年齡一般不超過一萬年,低緯未受冰川收用地區的土壤絕對年齡可能達到數十萬年至百萬年,其起源可追溯到第三紀。

由土壤的發育階段和發育程度所決定的土壤年齡稱為相對年齡。在適宜的條件下,成土母質首先在生物的作用下進入幼年土壤發育階段,這一階段的特點是土體很薄,有機質在表土積累,化學-生物風化作用與淋溶作用很弱,剖面分化為A層和C層,土壤的性質在很大程度上還保留著母質的特徵。隨著B層的形成和發育,土壤進入成熟階段,這一階段有機質積累旺盛,易風化的礦物質強烈分解,在澱積層中粘粒大量積聚,土壤肥力和自然生產力均達到最高水平。經過相當長的時間以後,成熟土壤出現強烈的剖面分化,出現E層,並使A層和B層的特徵發生顯著差異,有機質累積過程減弱,礦物質分解進入最後階段,只有抗風化最強的礦物殘留在土體中,澱積層中粘粒積聚形成粘盤,土壤進入老年階段,這一階段土壤的肥力和自然生產力都明顯降低。

(6)人類因素

褐土褐土
在五大自然成土因素之外,人類生產活動對土壤形成的影響亦不容忽視,主要表現在通過改變成土因素作用於土壤的形成與演化。其中以改變地表生物狀況的影響最為突出,典型例子是農業生產活動,它以稻、麥、玉米大豆等一年生草本農作物代替天然植被,這種人工栽培的植物群落結構單一,必須在大量額外的物質、能量輸入和人類精心的護理下才能獲得高產。因此,人類通過耕耘改變土壤的結構、保水性、通氣性;通過灌溉改變土壤的水分、溫度狀況;通過農作物的收穫將本應歸還土壤的部分有機質剝奪,改變土壤的養分循環狀況;再通過施用化肥和有機肥補充養分的損失,從而改變土壤的營養元素組成、數量和微生物活動等。最終將自然土壤改造成為各種耕作土壤。人類活動對土壤的積極影響是培育出一些肥沃、高產的耕作土壤,如水稻土等;同時由於違反自然成土過程的規律,人類活動也造成了土壤退化如肥力下降、水土流失鹽漬化、沼澤化、荒漠化和土壤污染等消極影響。

成土因素學說的基本觀點可概括為:

①土壤是一種獨立的自然體,它是在各種成土因素非常複雜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

②對於土壤的形成來說,各種成土因素具有同等重要性和相互不可替代性。其中生物起著主導作用。土壤是一定時期內,在一定的氣候地形條件下,活有機體作用於成土母質而形成的。

特徵及改良

①塊狀結構體

土壤土壤
近似立方體型,長、寬、高大體相等,走私一般大於3cm,1-3cm之內的稱作核狀結構體,外形不規則,多在粘重而乏有機質的土中生成,熟化程度低的死黃土常見此結構,由於相互支撐,會增大孔隙,造成水分快速蒸發跑墒,多有壓苗作用,不利植物生長繁育。

改良方法:可在墒情合適時耙耱,冬季凍土後,輾壓,以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也可摻河沙或爐渣灰來改良。

②片狀結構體:

水平面排列,水平軸比垂直軸長,界面呈水平薄片狀;農田犁耕層、森林的灰化層、園林壓實的土壤均屬此類。不利於通氣透水,造成土壤乾旱,水土流失

改良方法:鬆土施用有機肥,公園街道綠地行人常經過的地方,可進行透氣鋪裝、種植地被植物或進行必要的圍欄保護,結皮和板結的可採取適墒深翻,增施有機肥解決。

③柱狀結構體和棱狀結構體:

沿垂直軸排列,垂直軸大於水平軸,土體直立,結構體大小不一,堅實硬,內部無效孔隙占優勢,植物的根系難以介入、通氣不良、結構體之間有形成的大裂隙,既漏水又漏肥。

改良方法:通過深翻施肥和深翻種植綠肥。

④團粒結構體:

這是最適宜植物生長的結構體土壤類型,它在一定程度上標誌著土壤肥力的水平和利用價值。其能協調土壤水分和空氣的矛盾;能協調土壤養分的消耗和累積的矛盾;能調節土壤溫度,並改善土壤的溫度狀況;能改良土壤的可耕性,改善植物根系的生長伸長條件。

相關名詞

土壤土壤
土壤:地球陸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夠生長植物的疏鬆表層,是一個獨立的歷史自然體,具有自身的發生髮展過程,是連線無機界和有機界的紐帶,是生物的生長點和營養泉。是人類生存的重要自然資源。土壤是成土母質在一定水熱條件和生物的作用下,並經過一系列物理化學和生物化學過程形成的。土壤的基本屬性和本質特徵是具有肥力。且能從物質組成、形態、結構和功能上進行剖析的物質實體。

土壤肥力:是指土壤為植物生長不斷的供應和協調養分,水分,空氣和熱量的能力,這種能力是由土壤中一系列物理、化學、生物過程所引起的,因而也是土壤的物理、化學、生物性質的綜合反映。土壤中的水、熱、氣、肥並不孤立,而是相互聯繫,相互制約的。土壤肥力可分為自然肥力和人為肥力

土壤形態:是指土壤和土壤剖面外部形態特徵。如土壤剖面構造、土壤顏色、質地結構、土壤結持性、孔隙度、乾濕度、新生體和侵入體等。這些特徵可以通過觀察和感覺來認識。土壤的這些特徵是成土過程的反應和外部表現,以土壤的外部形態,可以區分土壤和風化殼的差別,也是區別各土類的重要依據

土壤剖面:是指從地表垂直向下的土壤縱剖面,也就是完整的垂直土層序列。它是由性質和形態各異的土層重疊在一起構成的。這些土層大致呈水平狀,是土壤成土過程中物質發生淋溶、澱積、遷移和轉化形成的。一般將這些土層稱為土層或土壤發生層,每一種成土類型都有其特徵性的發生層組合在一起,形成不同的土壤剖面。

土壤質地:是指土壤顆粒的大小、粗細及其匹配狀況,即土壤的組合特徵,一般分為砂土、壤土和粘土等。

土壤結構:是指土壤顆粒之間的膠結、接觸情況。土壤結構有團粒結構、塊狀結構、核狀結構、柱狀結構、棱狀結構、片狀結構等。

土壤新生體:是指土壤發育過程中形成的新的物質(物質重新淋溶澱積的生成物)。根據新生體的性質和形狀可判斷出土壤類型、發育過程及歷史演變特徵。新生體包括化學起源的和生物起源的兩種。

土壤侵入體:指由外界進入土壤的特殊物質。

包括①岩石類中的碎石、礫石和巨石;

②人為物質中的瓦片、碎磚塊、陶片、玻璃、墓葬遺物、金屬遺物等;

③冰凍的冰成物,如冰膠紋、冰結核、冰透體、冰間層等;

④生物遺存物,有動植物化石、動物骨、埋藏的植物根、軟體動物的甲殼等。

土壤物質組成:土壤是由固相、液相、氣相三相物質組成的。固相包括礦物質、有機質及一些活的微生物。三者之間是相互聯繫、相互轉化和相互作用的有機整體。

土壤礦物質:是土壤的主要組成物質,構成了土壤的骨骼。土壤礦物質基本上來自成土母質,母質又起源於岩石,按成因分為原生礦物和次生礦物。

原生礦物:指各種岩石受到不同程度的物理風化,而未經化學風化的碎屑物,其原有的化學組成和結晶構造均未改變。它們是土壤中各種化學元素的最初來源。

次生礦物:是由原生礦物經風化後重新形成的新礦物,其化學組成和構造都經過改變而不同於原生礦物。

土壤有機質:指土壤中動植物殘體和微生物體及其分解和合成的物質,是土壤固相組成部分。土壤有機質在土壤中數量雖少,但對土壤的理化性質和土壤肥力發展影響極大,而且又是植物和微生物生命活動所需養分和能量的源泉。

土壤機械組成:土壤是由大小不同的土粒按不同的比例組合而成的,這些不同的粒級混合在一起表現出的土壤粗細狀況,稱土壤機械組成或土壤質地。影響著土壤水分、空氣和熱量運動,也影響養分的轉化,還影響土壤結構類型。土壤質地分類是以土壤中各粒級含量的相對百分比作為標準,劃分為砂土、壤土、粘土。

土壤的緩衝性:是指土壤加酸或加鹼時具有緩和酸鹼度改變的能力。土壤緩衝性主要來自土壤膠體及其吸附的陽離子和土壤所含的弱酸及其鹽類。土壤的緩衝性可使土壤避免因施肥、微生物和根的呼吸、有機質的分解等引起土壤酸鹼度的劇烈變化,這對植物的正常生長和微生物的生命活動都有重要意義。

土壤年齡:土壤有絕對年齡和相對年齡。是重要的一種成土因素,可說明土壤在歷史過程中發生髮展和演變的動態過程,也是研究土壤特性和發生分類的重要基礎,土壤的形成隨時間的增長而加強。

絕對年齡是指土壤在當地新風化層或新的母質上開始發育時起直到目前所經歷的時間;

相對土壤年齡是指土壤發育的階段或發育的程度,即土壤剖面發生層次明顯,層次厚度較大的土壤發育程度高相對年齡長,層次發育不明顯厚度較薄的土壤發育程度低,相對年齡短。

診斷層:凡是用於鑑別土壤類型,在性質上有一系列定量說明的土層診斷層。

診斷特性:如果用來鑑別土壤類型的依據不是土層,而是具有定量說明的土壤性質,則稱土壤診斷特性。

土壤分布的地帶性規律:是指廣域土壤與大氣和生物條件相適應的分布規律。他包括由於大氣候生物條件緯度、經度及海拔高度變化所引起的土壤地帶性分布規律。

土壤的水平分布,主要包括緯度地帶性和乾濕度地帶性分布。

土壤分布的緯度地帶性:是因太陽輻射從赤道向極地遞減,氣候、生物等成土因子也按緯度方向呈有規律的變化,導致地帶性土壤大致呈平行於緯線並依緯度呈帶狀分布的規律。表現為全球性的和區域性的分布。

土壤分布的乾濕度地帶性:是因海陸分布的態勢不同,水分條件和生物因素從沿海至內陸發生有規律的變化,土壤帶譜也從沿海至內陸呈大致平行於經線的帶狀分布規律。

土壤分布的垂直地帶性:是指隨山體海拔升高,熱量遞減,降水在一定高度內遞增,超出一定高度後降低,引起植被等成土因素按海拔高度發生有規律的變化,土壤類型也相應呈垂直分帶現象。

山地土壤各類型的垂直排列順序結構型式,稱土壤垂直帶譜。

位於山地基部與當地的地帶性相一致的土壤帶,稱為基帶。

除基帶外,垂直帶譜中的主要土壤帶稱建譜土帶。

土壤分布的地域性(地方性)規律:是指廣域地帶範圍內土壤與中、小地形及人為耕作影響、母質、水文地質等地方性因素相適應的分布規律。

土壤資源:是指具有農林牧生產性能的土壤類型的總稱,是人類生活和生產最重要的自然資源,屬於地球上陸地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土壤污染

當土壤中含有害物質過多,超過土壤的自淨能力,就會引起土壤的組成、結構和功能發生變化,微生物活動受到抑制,有害物質或其分解產物在土壤中逐漸積累,通過“土壤→植物→人體”,或通過“土壤→水→人體” 間接被人體吸收,達到危害人體健康的程度,就是土壤污染

土壤污染物

土壤污染物可分為三類。一類是病原體,包括腸道致病菌、腸道寄生蟲(蠕蟲卵)、破傷風桿菌、黴菌病毒等。它們主要來自做肥料的人畜糞便和垃圾。或直接用生活污水灌溉農田,都會使土壤受到病原體的污染。這些病原體能在土壤中生存較長時間,如痢疾桿菌能在土壤中生存22~142天,結核桿菌能生存一年左右,蛔蟲卵能生存315~420天,沙門氏菌能生存35~70天。第二類是有毒化學物質,如鎘、鉛等重金屬以及有機氯農藥等。它們主要來自工業生產過程中排放的廢水、廢氣、廢渣以及農業上大量施用的農藥和化肥。第三類是放射性物質,它們主要來自核爆炸的大氣散落物,工業、科研和醫療機構產生的液體或固體放射性廢棄物,它們釋放出來的放射性物質進入土壤,能在土壤中積累,形成潛在的威脅。由核裂變產生的兩個重要的長半衰期放射性元素是90鍶(半衰期為28年)和137銫(半衰期為30年)。空氣中的放射性90鍶可被雨水帶入土壤中。因此,土壤中含90鍶的濃度常與當地降雨量成正比。

土壤污染危害

1. 土壤污染導致嚴重的直接經濟損失——農作物的污染、減產。對於各種土壤污染造成的經濟損失,目前尚缺乏系統的調查資料。僅以土壤重金屬污染為例,全國每年就因重金屬污染而減產糧食 1000 多萬噸,另外被重金屬污染的糧食每年也多達 1200 萬噸,合計經濟損失至少 200 億元。

2. 土壤污染導致生物品質不斷下降

我國大多數城市近郊土壤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有許多地方糧食、蔬菜、水果等食物中鎘、鉻、砷、鉛等重金屬含量超標和接近臨界值

土壤污染除影響食物的衛生品質外,也明顯地影響到農作物的其他品質。

有些地區污灌已經使得蔬菜的味道變差,易爛,甚至出現難聞的異味;農產品的儲藏品質和加工品質也不能滿足深加工的要求。

3. 土壤污染危害人體健康

土壤污染會使污染物在植(作)物體中積累,並通過食物鏈富集到人體和動物體中,危害人畜健康,引發癌症和其他疾病等。

4. 土壤污染導致其他環境問題

土地受到污染後,含重金屬濃度較高的污染表土容易在風力和水力的作用下分別進入到大氣和水體中,導致大氣污染地表水污染、地下水污染和生態系統退化等其他次生生態環境問題。

土壤污染途徑

當土壤被病原體,有毒化學物質和放射性物質污染後,便能傳播疾病,引起中毒和誘發癌症

被病原體污染的土壤能傳播傷寒、副傷寒、痢疾、病毒性肝炎等傳染病。因土壤污染而傳播的寄生蟲病有蛔蟲病和鉤蟲病等。人與土壤直接接觸,或生吃被污染的蔬菜、瓜果,就容易感染這些寄生蟲病。土壤對傳播這些寄生蟲病起著特殊的作用,因為在這些蠕蟲的生活史中,有一個階段必須在土壤中度過。例如,蛔蟲卵一定要在土壤中發育成熟,鉤蟲卵一定要在土壤中孵出鉤蚴才有感染性等。

結核病人的痰液含有大量結核桿菌,如果隨地吐痰,就會污染土壤,水分蒸發後,結核桿菌在乾燥而細小的土壤顆粒上還能生存很長時間,這些帶菌的土壤顆粒隨風進入空氣,人通過呼吸,就會感染結核病

有些人畜共患的傳染病或與動物有關的疾病,也可通過土壤傳染給人。例如,患鉤端螺鏇體病的牛、羊、豬、馬等,可通過糞尿中的病原體污染土壤,這些鉤端螺鏇體在中性或弱鹼性的土壤中能存活幾個星期,並可通過黏膜、傷口或被浸軟的皮膚侵入人體,使人致病。炭疽桿菌芽孢在土壤中能存活幾年甚至幾十年;被傷風桿菌、氣性壞疽桿菌、肉毒桿菌等病原體,也能形成芽孢,長期在土壤中生存。破傷風桿菌、氣性壞疽桿菌來自感染的動物糞便,特別是馬糞。人們受外傷後,傷口被泥土污染,特別是深的穿刺傷口,很容易感染破傷風或氣性壞疽病。此外,被有機廢棄物污染的土壤,是蚊蠅孳生和鼠類繁殖的場所,而蚊、蠅和鼠類又是許多傳染病的媒介,因此,被有機廢物污染的土壤,在流行病學上被視為是特別危險的物質。

土壤被有毒化學物污染後,對人體的影響大都是間接的,主要是通過農作物、地面水或地下水對人體產生影響。在生產過磷酸鈣工廠的周圍,土壤中砷和氟的含量顯著增高。鉛、鋅冶煉廠周圍的土壤,不僅受到鉛、鋅、鎘的嚴重污染,而且還受到含硫物質所形成的硫酸的嚴重污染。任意堆放的含毒廢渣以及被農藥等有毒化學物質污染的土壤,通過雨水的沖刷、攜帶和下滲,會污染水源。人、畜通過飲水和食物可引起中毒。

土壤被放射性物質污染後,通過放射性衰變,能產生α、β、γ射線,這些射線能穿透人體組織,使機體的一些組織細胞死亡。這些射線對機體既可造成外照射損傷,又可通過飲食或呼吸進入人體,造成內照射損傷,使受害者頭昏、疲乏無力、脫髮白細胞減少或增多,發生癌變等。

20世紀70年代以來,通過對癌物質的研究,還發現許多工業城市及其近郊的土壤中含有苯並(a)芘等致癌物質。

被有機廢棄物污染的土壤還容易腐敗分解,散發出惡臭,污染空氣,有機廢棄物或有毒化學物質又能阻塞土壤孔隙,破壞土壤結構,影響土壤的自淨能力;有時還能使土壤處於潮濕污穢狀態,影響居民健康。

土壤污染特點

土壤污染具有隱蔽性和滯後性。大氣污染、污染和廢棄物污染等問題一般都比較直觀,通過感官就能發現。而土壤污染則不同,它往往要通過對土壤樣品進行分析化驗和農作物的殘留檢測,甚至通過研究對人畜健康狀況的影響才能確定。因此,土壤污染從產生污染到出現問題通常會滯後較長的時間。如日本的“痛痛病”經過了10~20年之後才被人們所認識。

土壤污染的累積性。污染物質在大氣和水體中,一般都比在土壤中更容易遷移。這使得污染物質在土壤中並不象在大氣和水體中那樣容易擴散和稀釋,因此容易在土壤中不斷積累而超標,同時也使土壤污染具有很強的地域性。

土壤污染具有不可逆轉性。重金屬對土壤的污染基本上是一個不可逆轉的過程,許多有機化學物質的污染也需要較長的時間才能降解。譬如:被某些重金屬污染的土壤可能要100~200年時間才能夠恢復。

土壤污染很難治理。如果大氣和水體受到污染,切斷污染源之後通過稀釋作用和自淨化作用也有可能使污染問題不斷逆轉,但是積累在污染土壤中的難降解污染物則很難靠稀釋作用和自淨化作用來消除。

土壤污染一旦發生,僅僅依靠切斷污染源的方法則往往很難恢復,有時要靠換土、淋洗土壤等方法才能解決問題,其他治理技術可能見效較慢。因此,治理污染土壤通常成本較高、治理周期較長。鑒於土壤污染難於治理,而土壤污染問題的產生又具有明顯的隱蔽性和滯後性等特點,因此土壤污染問題一般都不太容易受到重視。

與施肥

施肥必須考慮土壤,這是因為:第一,只有在土壤對某一養分供應不足時,才需要施肥,並不需要把所有的必需元素施入土壤,因為大多數營養元素,土壤(或大氣)已能充分供應,否則會造成浪費,甚至造成作物中毒。這一點有時被忽視。第二,肥料施入土壤後會發生一些列變化,會在不同程度上影響影響肥料效果,不考慮土壤,也就談不上真正的合理施肥。如在水田中施用硝態氮肥,必然會降低肥效等。

一、作物的土壤營養環境
作物的土壤營養環境包括:物理環境、化學環境和養分環境。
土壤物理環境首先影響作物的水分和空氣供應,也直接影響養分的供應和保蓄。土壤是由大小不同的顆粒組成,這些顆粒構成了土體的三相,即固相、液相和氣相。一般肥沃土壤,它的固相占整個土壤體積的一半以上,另外不到一半的體積,充滿水分和空氣。土壤孔隙不僅承擔著作物水分、空氣的供應,本身也對作物生長有重要作用,同時也直接影響養分在土壤中的擴散。土壤粘粒、土壤有機質和土壤酸度是影響土壤化學環境的重要因素。土壤養分即使在施肥的情況下也對植物生長起著重要的作用。據估計,在一般施肥情況下,中等產量水平時,植物吸收的氮中有30%~60%、磷中50%~70%、鉀中40%~60%是來自土壤,可見土壤養分環境對作物營養的重要作用。

二、中國土壤養分概況

氮:中國土壤耕層中的全氮含量大概變動在0.05%~0.25%。其中東北地區的黑土是我國土壤平均含氮量最高的土壤,一般為0.15%~0.035%。而西北黃土高原華北平原的土壤含氮量較低,一般為0.05%~0.1%。華中華南地區,土壤全氮含量有較大的變幅,一般為0.04%~0.18%。在條件基本相近的情況下,水田的含氮量往往高於旱地土壤。中國絕大部分土壤施用氮肥都有一定的增產效果。

磷:磷是農業上僅次於氮的一個重要土壤養分。土壤中大部分磷都是無機狀態(50%~70%),只有30%~50%是以有機磷形態存在的。

中國北方土壤中的無機磷主要是磷酸鈣鹽,而南方主要是磷酸鐵、鋁鹽類。其中有相當大的部分是被氧化鐵膠膜包裹起來的磷酸鐵鋁,稱為閉蓄態磷。中國土壤全磷含量變動在0.02%~0.11%,其中北方土壤的全磷含量,一般比南方土壤高,我國土壤的全磷含量大體上從南向北有增加的趨勢。如東北地區的黑土、白漿土全磷含量一般為0.06%~0.15%,而我國南方的紅壤和磚紅壤全磷含量一般為0.01%~0.03%。

土壤全磷含量的高低,通常不能直接表明土壤供應磷素能力的高低,它是一個潛在的肥力指標,但是當土壤全磷含量低於0.03%時,土壤往往缺磷。’在土壤全磷中,只有很少一部分是對當季作物有效的,稱為土壤有效性磷。隨著產量的提高,中國土壤缺面積不斷擴大,原來那些對磷肥效果不明顯的地區表現了嚴重的缺磷現象,如廣大的黃淮海平原,西北黃土高原以至新疆等地都大面積缺磷。而原來缺磷的地區,由於長期施磷,磷肥效果下降,這主要是指華中、華南某些缺磷水稻土。在華中華南中高產水稻土上,隨著有機肥的施入,磷已可滿足作物需要,而大面積的酸性旱地土壤以及部分低產水田,缺磷仍然是相當嚴重的。

鉀:土壤中鉀全部以無機形態存在,而且其數量遠遠高於氮磷。我國土壤的全鉀含量也大體上是南方較低,北方較高。南方的磚紅壤,土壤全鉀含量平均只有0.4%左右,華中、華東的紅壤則平均為0.9%,而我國北方包括華北平原、西北黃土高原以至東北黑土地區,土壤全鉀量一般都在1.7%左右。因此,缺鉀主要在南方,北方已開始出現缺鉀現象。

土壤中的微量元素大部分是以矽酸鹽、氧化物、硫化物、碳酸鹽等無機鹽形態存在。在土壤溶液中可有一部分微量元素以有機絡合態存在。通常把水溶液或交換態的微量元素看作是對作物有效的。土壤中微量元素供應不足的一個原因是土壤本身含量過低,另一種原因是含量並不低,甚至很高但是由於土壤條件(主要是土壤酸鹼度和氧化還原條件)造成有效性降低而供應不足。在前一種條件下,需要靠補施微量元素肥料,後一種情況下,有時只需改變土壤條件,增加土壤微量元素的有效性,就可增加供應水平。

三、施肥對土壤的影響

增加土壤養分無論施用有機肥料無機肥料都能增加土壤養分。無機肥料大多易於溶解,施用後除部分為土壤吸收保蓄外,作物可以立即吸收。而有機肥料,除少量養分可供作物直接吸收外,大多數須經微生物分解,作物方能利用。在分解過程中,會產生二氧化碳以及各種有機酸無機酸。二氧化碳除被植物吸收外,溶解在土壤水分中形成的碳酸和其它各種有機酸、無機酸都有促進土壤中某些難溶性礦質養分溶解的作用,從而增加土壤中有效養分的含量。有些肥料(如石灰、石膏)除直接增加土壤養分,還能通過調節土壤反應,提高土壤中有效養分的含量。

改善土壤結構施用有機肥料和含鈣質多的肥料,除了能增加土壤養分外,還能促進土壤團粒結構的形成。因為有機肥料在土中微生物的作用下,進行礦化作用增加土中有效養分,同時,增加土壤腐殖質含量。腐殖質在土中遇到鈣離子就會和土粒凝聚在一起形成水穩定性團粒結構。改善粘土的堅實板結以及沙土的跑水漏肥等不良性狀,提高土壤肥力。

改善土壤的水熱狀況一般有機質都有吸水和保水的能力,特別象腐殖質這一類親水膠體,保水能力更強。土壤中的腐殖質和粘土粒結合形成團粒,在團粒內部有許多毛管孔隙,也能保存很多的水分,能被植物利用。由於腐殖質是綜黑色的物質,土壤中腐殖質含量多,土壤顏色較深,可增加吸收日光熱能,有利於提高土溫。同時,腐殖質保水能力強,比熱較大,導熱性小,土壤溫度變化慢,有利於作物生長。

增加生理活性物質增施有機肥能促進微生物的活動。由於微生物活動的結果,除了增加土壤中的礦物質營養和腐殖質以外,還能產生多種維生素、抗生素、生長素等,具有促進根系發育,刺激作物生長,增強抗病能力。

生態意義

土壤是岩石圈表面的疏鬆表層,是陸生植物和陸生動物産生的根源性基質和基底。土壤不僅為植物提供必需的營養和水分,而且也是地球上生物賴以生存的棲息的表層。土壤的形成從開始就與生物的活動密不可分,所以土壤中總是含有多種多樣的生物,如細菌、真菌、放線菌、藻類、原生動物輪蟲線蟲、蚯蚓、軟體動物和各種節肢動物等,少數高等動物(如鼴鼠等)終生都生活在土壤中。據統計,在一小勺土壤里就含有億萬個細菌,25克森林腐植土中所包含的黴菌如果一個一個排列起來,其長度可達11千米。可見,土壤是生物和非生物環境的一個極為複雜的複合體,土壤的概念總是包括生活在土壤里的大量生物,生物的活動促進了土壤的形成,而眾多類型的生物又生活在土壤之中。

土壤無論對植物來說還是對土壤動物來說都是重要的生態因子。植物的根系與土壤有著極大的接觸面,在植物和土壤之間進行著頻繁的物質交換,彼此有著強烈影響,因此通過控制土壤因素就可影響植物的生長和產量。對動物來說,土壤是比大氣環境更為穩定的生活環境,其溫度和濕度的變化幅度要小得多,因此土壤常常成為動物的極好隱蔽所,在土壤中可以躲避高溫、乾燥、大風和陽光直射。由於在土壤中運動要比大氣中和水中困難得多,所以除了少數動物(如蚯蚓、鼴鼠竹鼠穿山甲)能在土壤中掘穴居住外,大多數土壤動物都只能利用枯枝落葉層中的孔隙和土壤顆粒間的空隙作為自己的生存空間。

土壤是所有陸地生態系統的基底或基礎,土壤中的生物活動不僅影響著土壤本身,而且也影響著土壤上面的生物群落。生態系統中的很多重要過程都是在土壤中進行的,其中特別是分解和固氮過程。生物遺體只有通過分解過程才能轉化為腐殖質和礦化為可被植物再利用的營養物質,而固氮過程則是土壤氮肥的主要來源。這兩個過程都是整個生物圈物質循環所不可缺少的過程。

世界各地土壤類型

亞、歐大陸:亞、歐大陸是最大的大陸。山地土壤占1/3,灰化土和荒漠土分別占16%和15%,黑鈣土和栗鈣土占13%。地帶性土壤沿緯度水平分布由北至南依次為:冰沼土—灰化土—灰色森林土—黑鈣土—栗鈣土—棕鈣土—荒漠土—高寒土紅壤—磚紅壤。但在東、西兩岸略有差異:大陸西岸從北而南依次為:冰沼土—灰化土—棕壤—褐土—荒漠土;大陸東岸自北而南依次為:冰沼土—灰化土—棕壤—紅、黃壤—磚紅壤。在灰化土和棕壤帶中分布有沼澤土。半荒漠和荒漠土壤中分布著鹽漬土。在印度德乾高原上分布著變性土。

美洲北美洲灰化土較多,約占23%。由於西部科迪勒拉山系呈南北走向伸延,從而加深了水熱條件的東西差異,因此,北美洲西半部土壤表現明顯的經度地帶性分布。北美大陸西半部(灰化土帶以南,95°W以西,不包括太平洋沿岸地帶)由東而西的土壤類型依次為濕草原土—黑鈣土—栗鈣土—荒漠土;而在東部因南北走向的山體不高,土壤又表現出緯度地帶性分布,由北至南依次為冰沼土—灰化土—棕壤—紅、黃壤。北美灰化土帶中有沼澤土,栗鈣土帶中有鹼土,荒漠土帶中有鹽土。南美洲磚紅壤、磚紅壤性土的分布面積最大,幾乎占全洲面積的一半,主要分布於南回歸線以北地區,呈東西延伸。在南回歸線以南地區,土壤類型逐漸

轉為南北延伸,自東而西依次大致為:紅、黃壤—變性土—灰褐土、灰鈣土,再往南則為棕色荒漠土。安第斯山以西地區土壤類型是南北向排列和延伸的,自北向南依次為:磚紅壤—紅褐土—荒漠土—褐土—棕壤。

非洲:非洲土壤以荒漠土和磚紅壤、紅壤為最多,前者占37%,後兩者占29%。由於赤道橫貫中部,土壤由中部低緯度地區向南北兩側成對稱緯度地帶性分布,其順序是磚紅壤—紅壤—紅棕壤和紅褐土—荒漠土,至大陸南北兩端為褐土和棕壤。但在東非高原因受地形的影響而稍有改變。在磚紅壤帶中分布有沼澤土,在沙漠化的熱帶草原、半荒漠和荒漠帶中分布有鹽漬土。

澳大利亞:土壤以荒漠土面積最大,占44%,次為磚紅壤和紅壤,占25% 。土壤分布呈半環形,自北、東、南三方面向內陸和西部依次分布熱帶灰化土—紅壤和磚紅壤—變性土和紅棕壤—紅褐土和灰鈣土—荒漠土。

質地

土壤分為:土壤可以分為砂質土、黏質土、壤土三類

砂質土的性質:含量多,顆粒粗糙,滲水速度快,保水性能差,通氣性能好

黏質土的性質:含沙量少,顆粒細膩,滲水速度慢,保水性能好,通氣性能差

壤土的性質:含沙量一般,顆粒一般,滲水速度一般,保水性能一般,通風性能一般。

類型

紅壤

1、土壤呈酸性,土壤過酸或種植不適應酸性土壤的作物時,可以用石灰改良土壤。
2、游離鐵、鋁氧化物多,固磷作用強,施用磷肥增產顯著,以施用鹼性的鈣鎂磷肥為好。
3、土質粘重,氮、磷、鉀養分和有機質都很低,需要大量增施有機肥來改良土壤、和增施複合肥來提高土壤肥力。
4、土壤一般缺鋅和硼微量元素,對敏感作物需要補充鋅肥和硼肥。

黃壤

黃壤所處地勢比紅壤高,一般分布在海拔700—1200米。黃壤特點與紅壤相似,但有機質含量較高,質地較紅壤為輕。

水稻土

水稻在淹水環境下的硫化物毒害:H2S對水稻具有毒害作用(H2S是細胞色素酶和過氧化氫酶的抑制劑,影響水稻的生理代謝),特徵主要是生理性黑根,嚴重的剛拔起時可聞到一些臭氣。H2S和土壤中的Fe2+生成的FeS沉積在水稻根系表面,也會形成(化學性)黑根。H2S數量的控制因素中,pH起決定性作用,pH越高,H2S含量越低。酸性水稻土可以通過施石灰來提高土壤pH(即降低土壤酸性),以避免硫化物毒害。

紫色土

1、紫色土物理風化強烈而化學風化微弱,土壤質地輕,有機質含量低,需要增施有機肥改良土壤和促進土壤熟化。
2、礦物質養分豐富,全磷全鉀含量都很高,一般鉀能滿足作物的需求,但因為土壤的速效磷並不高,所以仍需要施用磷肥
3、土壤氮素不足,需要施用氮肥。
4、土壤一般缺、硼和鉬微量元素,對敏感作物需要補充相應微肥。

石灰土

1、一般呈中性至鹼性反應,磷肥應選用過磷酸鈣。對於淋溶強烈的酸性紅色石灰土,選用鹼性的鈣鎂磷肥為好 。
2、土壤有機質含量較高,腐殖酸與鈣凝聚成腐殖酸鈣,土壤質地較粘重,上層多為粘壤土至壤土,下層為粘土,土壤結構較好。
3、土壤速效磷、水平中等,鈣、鎂豐富。在鹼性較強的土壤上硼、鋅和有效性較低。

市場空間

計算我國未來的土壤修復市場空間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一方面,目前我國還沒有官方公布的整體污染情況的明確數據;另一方面,由於我國的土壤修復技術還很不成熟,成本普遍偏高且不均衡,因此以什麼樣的單位成本來計算也是難以衡量的。

例如,2011年4月10日,武漢市環保局發布訊息稱,武漢市擬投資24億元人民幣,治理約1260畝受重金屬污染的土壤。按照這樣計算,每畝受污染土壤的初期治理費用達到了190萬元;但在2012年11月,四川省古藺縣石屏鄉土壤污染修復示範工程正式啟動,根據四川省環保廳的數據,苗兒壩60畝土壤修複試點項目將由中央、省及縣財政總計投入約450萬元,而要修復石屏鄉4000畝受硫磺渣污染的土壤,預計總費用將高達1.2億元。按照這樣計算,每畝受污染的的治理費用分別為7.5萬元和3萬元。可見對於不同類型的污染土壤、不同的治理主體,治理成本差異之大。不過,環保行業內有這樣一個數據,或許可以為我們展示土壤修復的市場空間有多么大:在環境產業發達的國家,土壤修復產業占環保產業的市場份額高達30%~50%。而這一數字在我國當前還不到1%,可見土壤修復市場未來空間之大。

按照《“十二五”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和《關於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的意見》,到2015年,我國節能環保產業總產值將達到4.5萬億元,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2%左右。這無疑是土壤修復產業未來產值的一個龐大基數。根據研究機構EnvironmentalBusineseInternationalInc.的預測,到2015年,美國環保產值將達到3600億美元。金融危機過後,環境修復產業占美國環保業產值的比例降到20%,如果以此比例推算,到2015年,美國以土壤和地下水修復為主的環境修復業產值預計在700億美元左右。荷蘭在20世紀80年代已投資15億美元進行土壤污染的修復,而德國在1995年一年之內就投資了60億美元淨化污染土壤。由此也可以看出,剛剛拉開大幕的國內土壤修復產業,其市場前景十分廣闊,我們認為我國土壤修復的市場將在“十二五”末至“十三五”迎來爆發式增長。

土壤學論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